八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课件 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53 MB
- 文档页数:2
2023年《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2023年《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1一、引入。
写下“荷风莲韵”这四个字的时候,我又怀念起清塘里亭亭玉立的莲花,仿佛又嗅到了丝丝缕缕的莲香,相信莲花清丽的容颜和遗世独立的风姿,也曾打动在座的每一个人。
现在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借助大屏幕重回夏日,欣赏无边无际的清塘莲韵吧。
[播放电视散文《赏荷》]二、品荷翻开中国的文学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莲香,让人默默地感动。
文人们对莲的歌咏就从未停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些写莲的经典名篇吧。
1、复习《爱莲说》(出示幻灯)1)在众多的咏莲诗文中,将荷的品格刻划得淋漓尽致,成为咏莲千古绝唱的,恐怕要算周敦颐的《爱莲说》,所谓“怜君独自高格,爱莲谁若敦颐”。
周敦颐爱莲的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予独爱……)2)莲是花中的……(君子!)3)莲具有怎样的品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4)师总结:在周敦颐看来,莲是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莲美在它的品格,美在神。
2、欣赏《荷塘月色》(出示幻灯)1)齐读2)在朱自清笔下,莲是羞涩的女子,是刚出浴的美人。
莲美在它的仪态万方,美在形。
3、若莲是人,它必有优雅的姿态、高洁的品格;若人是莲,不知又有怎样的风华,怎样的心事?1)先请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幻灯显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2)再请大家来听一段《采莲曲》。
(边听赏析书本上朱湘的《采莲曲》)(主题:写纯洁的爱情;修辞:谐音双关)3)由双关导入到《西洲曲》的学习。
4)总结: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一时不知是芙蓉如人面,还是人面如芙蓉。
此情此景,真是美不胜收,让人心驰神往。
三、忆莲当然,写莲的诗文远不止这些,课后,我们已背了不少,下面,我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得分计入平时成绩)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3)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并学会围绕共同话题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4、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四、教学辅助手段1、请全班同查找有关莲花的资料,注重搜集“莲文化的历史”“咏莲诗文”“莲花的别名”“莲花植物特性”“莲花名胜”“莲花民俗”等方面的信息,以语文活动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2、观赏莲花,细心观察,画一画你眼中的莲花,写一写你心中的莲花。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荷花颂》。
《荷花颂》让我们感受到荷花的美好。
荷花,这种古老而美丽的植物,被人们赋予了高贵的品质——纯洁、脱俗、正直、深情、廉洁……她,为何会得到如此高的赞誉,到达有何魅力?今天,就让我们去感受莲文化的魅力。
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1、初识莲花真面目2、认识莲的文化内涵3、学习咏荷诗文赏莲、知莲、爱莲、咏莲有信心达成目标吗?(二)、赏荷轩翻开中国的文化史,扑鼻而来的是淡淡的荷花清香。
与莲有关的散文诗词歌赋很多,不经意间,就能觅到莲花的芳踪。
例如周敦颐的《爱莲说》。
大家已是非常熟悉。
先齐读一遍。
你能找出文中关于莲的姿态的诗句吗?你同意周敦颐对莲花的描述吗?你曾仔细欣赏观察过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好好欣赏莲花的机会。
请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去发现莲的魅力所在。
展示莲花图片。
一湾碧水之上,莲亭亭玉立,整个莲塘像一块绿色的陆地,间或有一枝枝或白或粉的花,在翡翠般油亮的叶间闪现,迎着微风摇曳……拥有者婀娜的身姿,穿这绿衣荷裙,跳动着轻盈的舞姿,传送着罪人的芬芳。
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答案)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1.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③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战争名言: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战国·孟子)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国·孟子)③兵民是胜利之本。
(毛泽东)3.军事成语: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揭竿而起。
4.说出与下面的成语故事、历史事件或小说情节有关联的主要人物:闻鸡起舞(祖逖)、破釜沉舟(项羽)、多多益善(韩信)、“空城计”(诸葛亮)、“苦肉计”(周瑜)、四面楚歌(项羽)、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过五关斩六将(关羽)。
5.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但世界范围内仍时时燃起战争的硝烟,比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6.战斗英雄及其主要事迹:战斗小英雄王二小在他十三岁时。
一群日本鬼子来扫荡,他们迷了路就找王二小帮忙带路。
王二小假装很听话的样子把敌人们带进了埋伏区,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们知道上了当,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八路立即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而二小却牺牲了。
二、“让世界充满爱”1.含爱的成语:爱屋及乌、仁者爱人、爱莫能助、爱不释手、爱财如命。
2.关于“爱”的名言:①爱祖国高于一切。
(波兰)肖邦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④爱是美德的种子。
但丁⑤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3.你所在的小组活动的主题是什么?示例:①“你心,我心,暖人心”的主题。
②“人人都献出一份爱”的主题。
③“感恩社会,与爱同行”的主题。
④“爱的奉献”的主题。
⑤“爱伴我成长”4.送给同学关于爱的名言: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莲文化的魅力”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莲花朵朵扑鼻香——“莲文化的魅力”综合实践活动案例【主题的提出】《莲文化的魅力》编排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前面的课文《爱莲说》已经给学生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莲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发动学生自己找资料去不断充实莲形象,是能够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者,莲历来为众多文人所钟爱,在流传中,我们赋予莲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
莲,是中国传统审美架构中光彩夺目的碧玉,也是中国文人不甘流于世俗、执着追求高洁品质的真实写照。
对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精神道德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活动目标】1、了解关于莲的科学知识,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2、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文,培养学生对有关莲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3、通过学生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
4、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互相协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
【学法点拨】1、收集整理法:让学生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明星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让学生表达、讨论、倾听、质疑、交流。
【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准备阶段(两周,课外活动)1、明确目的。
教师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中三个专题的任何一个2、确定分组。
把全班学生根据活动需要划分为若干个小组,以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教科书上提供的四个活动主题进行有侧重的资料搜集、筛选工作。
3、准备一份活动记录表,要能体现学生参加活动的项目、内容、方式,以及活动成果、结果等,以作为评价的依据。
注备:教师要向学生介绍有关莲文化的书籍、网站,以便学生查阅。
(二)展示阶段(一课时,在多媒体教室)1、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莲花的生长、繁殖、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命、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和中华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步:了解莲花的基本知识1.观看莲花的图片和视频,了解莲花的生长习性、分类和分布规律等知识。
2.利用关键词检索莲花相关的资料,形成学习笔记。
第二步:观察莲花的生长过程1.制作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莲花的花朵、叶子、茎和根等部位。
2.记录观察结果,并与同桌分享观察体验。
第三步:模拟莲花的繁殖过程1.分组进行莲花的繁殖模拟实验,包括种子发芽、插枝播种等。
2.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第四步:欣赏莲花的文化意义1.分享莲花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绘画、诗词、故事等。
2.制作与莲花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表达对莲花文化的情感认同。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集体展示各小组的观察笔记、实验结果和手工艺品。
2.在班级、学校展览或校内外比赛中展示成果。
活动评价本次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既能让学生了解莲花这一自然珍品的生长过程和品种分类,又能使学生感受到莲花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从观察莲花的生长到模拟莲花的繁殖,再到制作手工艺品和分享文化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同时,活动设计注重多元发展,涉及学科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是一次值得推广的教育活动。
《莲文化的魅力》课例分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课例分析——《莲文化的魅力》葛洲坝外国语学校陈晓兰一、教学背景学校:湖北宜昌葛洲坝外国语学校班级:八年级(1)班学生37人教师:教龄14年语文教师教法:自主探究——协作商讨——汇报表演——知识扩展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
说明: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要求学习了解关于莲的科学知识并阅读,背诵有关莲的诗句。
目的是培养学生围绕共同课题进行讨论,培养对有关莲的好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二、知识目标 1、本次综合性学习有四项内容,每项活动都有各自的任务和目的。
2、全班划分4个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合作小组围绕研究主题查阅资料。
3、培养对有关莲的文化的文学作品的初步理解、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利用合作探究,了解莲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行为目标:1、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让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充分了解莲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有关莲的诗句的欣赏。
难点:采莲曲的编唱。
三、教学设计方案: 1、教材内容材料简析: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活动,它揭开了莲的神秘面纱,让我们走近它。
揭开莲文化的一隅。
2、教学对象简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网络搜寻资料的训练,已有很强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文学习兴趣浓厚,有很强的求知欲。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小组合作制作课件,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让他们自己交流演示,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积累,既培养了分析整理能力,又锻炼了动手能力。
四、困难分析:由于初次尝试,部分学生不能很好把握时间环节,任务完成的有快有慢。
节外生枝处开花也结果——堂意外生成的综合实践课《莲文化的魅力》-中学语文在线节外生枝处开花也结果——堂意外生成的综合实践课[案例背景]一、知识背景:一星期以前学习完周敦颐的《爱莲说》时,老师就布置同学们去多多收集有关莲的各种资料,为本单元的综合实践课服务。
二、预设学习内容:综合性学习课《莲文化的魅力》三、预设学习目标:1、了解莲的各种相关知识2、品味莲文化3、布置以“莲”为话题的学生作文[案例描述]一、节外又生枝上课铃响了。
我拿着书本,面带微笑,步履轻松地踏进了教室。
师生相互问好后,我开始对学生进行自己成竹在胸的“莲文化”解读。
师:同学们,不久前我们刚学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周敦颐眼中,莲有哪些优秀品质?作者为什么对莲情有独衷?(同学们纷纷回答,或译课文原句,或自行表达——我颔首,微笑,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满意:答案尽在我的预想中。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
就让我们把《爱莲说》齐背一遍,再次品味作者眼中莲花的高贵品质……在我的设想中,由《爱莲说》导入“莲文化”,让学生在感知莲的品质﹑特征后去探究与“莲”相关的话题,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就在学生背诵时,我发觉后排的几个男生根本没有开口,而是低着脑袋,双手伸在抽屉里,摸摸索索的不知在干些什么。
我径直向他们走去。
我想我得知晓他们为什么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
可当我走到他们座位边时,他们恰便似真有第六感官,顷刻间一个个又坐得笔直。
我疑惑地返回到讲台边。
突然,前排的女生们一阵骚动,其中一个甚至惊恐地尖叫起来。
继而我发觉几乎全班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有的还带着”邪乎”的笑。
怎么回事?我打量自己。
天哪,我的衣摆周围,竟然爬着好多个蠕蠕而动的胖虫子!这些搞“恶作剧”的家伙!一阵无名火“嗖”得在我心中升腾,我的怒气难以抑制,只是尚未来得及发作。
惊骇之中,我用书本拍掉了虫子,伸脚就要抹去!突然,几个同学纷纷站起“发言”。
生1:别,别抹!那不是普通的虫,是可爱的蚕宝宝。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莲文化的起源、发展和重要象征意义。
2. 了解莲的特点及其在文化中的应用。
3. 能够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对莲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者绘画、摄影等相关图片。
2. 莲相关的艺术品、书籍或视频。
3. 艺术活动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对莲花的印象,导入“莲文化”的话题。
2. 展示莲花的图片或艺术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1. 介绍莲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分享莲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如佛教中常用莲花来象征纯洁和雅致等。
活动展示:1. 组织学生观看精选的视频或图片,了解莲花在艺术中的应用,如绘画、摄影等。
2. 引导学生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分享莲文化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探究活动:1. 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艺术形式表达对莲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2.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摄影、写诗等方式来表达,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展示和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论。
2. 评价学生对莲文化的了解与表达的程度,注意给予肯定和建议。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莲文化在绘画、雕塑等领域的应用。
2. 鼓励学生进行研究,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莲文化的特点、发展与传承。
总结:1. 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总结莲文化的重要性和魅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莲文化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反思:1. 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2. 评估学生对莲文化的了解和表达的程度。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情况,对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学扩展:继续深入学习莲文化的相关内容,可以进行以下教学扩展活动。
1. 莲花特点观察:组织学生进行莲花特点的观察实践活动。
可以选择在校园或公园等地方,观察不同品种的莲花。
学生可以绘制观察莲花的草图并记录观察到的特点,如莲的形状、颜色、叶片的构造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一)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1、矗立在联合国总部前四十多年的雕像用一个成语表示是:铸剑为犁。
2、古今战争知多少?在人类的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重大的战争?列举五个例子。
答:中国的: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抗日战争。
外国的:滑铁卢战争、美国独立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两伊战争。
3、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战争出英雄。
你最崇拜的英雄是哪些人?有何事迹?举出两个例子说给大家听听。
答:赵云,大战长坂坡;岳飞,精忠报国;邓世昌,与敌舰同归于尽。
4、文艺作品与战争(1)你知道哪些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举三个例子。
答:《三国演义》、《水浒》、;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玛格丽特·米切尔《飘》(2)就某一部描写战争的作品谈一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答:《亮剑》,李云龙,在渴望嗜血的拼杀中,在为战友之死的复仇中,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不计生死、压倒一切的霸气;但李云龙又绝非一介武夫,他有大智大勇的一面,又有中国农民式的狡猾与狭隘的一面。
(3)写出描写战争的诗词三句。
答: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④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君子于役》)⑤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⑦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⑧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写出五个关于战争的成语。
答: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坚壁清野、揭竿而起、一鼓作气【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
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目标分析1.通过对有关莲花的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探究,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探讨莲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生能用文字、图画、图片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情景创设对于居住在南粤的学生而言,莲花属不常见植物,因此举行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参观公园里的莲花,为学生提供一次身临其境观察莲花、欣赏莲花的机会。
活动课程设计一、准备阶段请全班同学上网查找有关莲花的资料,注重搜集“莲文化的历史”“咏莲诗文”“莲花的别名”“莲花植物特性”“莲花名胜”“莲花民俗”等方面的信息,以语文活动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生动的形式展示成果。
二、活动阶段第一阶段:室外活动1.欣赏莲花、了解莲花。
前往公园,观赏莲花,细心观察,与从书籍上、网络上了解的有关莲花的习性、特点、品种、用途等知识相联系,了解莲花,每个语文活动小组将现场介绍莲花的一个部位的特点,并说明其价值所在。
2.描画莲花。
通过欣赏、观察,写一写你心中的莲花,画一画你眼中的莲花(不同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选择不同的形式),现场展示。
展示过程中,作者要向大家介绍他所写或所画的莲花表现出怎样的神韵和气质。
第二阶段:室内活动[板块一]“莲花诗赋”在同学们搜集的众多关于莲花的诗歌、文章、图画、图片中,选择其一和你在室外活动中描写的或描画的莲花相配,为画配诗,为文配画,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思索今人和前人对莲花认识的共性。
在这一活动中,提倡有不同见解的阐发,也许你心目中的莲花的气质与神韵不同于传统的思维定式,可以大胆地说出来。
同学们共同探讨在中国文学、绘画中莲花的共同特点何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对于莲花寄予了哪些美好的象征?在外国文学和绘画中莲花具有怎样的意义,从这个角度对中西文化做一个比较。
[板块二]“莲花史记”莲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公元前十一世纪,下迄今天,可谓渊源流长,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分别介绍莲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
综合性活动《莲文化的魅力》教学设计5活动背景本次活动是针对中学生的文化活动,旨在介绍莲文化及其深远的内涵,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激发其文化自信心。
通过多方面的活动,全面展现莲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流程步骤一:主题讲座在这个环节中,主讲人将带领学生们了解莲花的历史、传说与魅力,讲述莲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主讲人将对莲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独具魅力的莲花文化。
时间:40分钟步骤二:制作莲花书签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将亲手制作莲花书签,用心体会莲花的美丽与神韵。
老师讲解、示范之后,学生们将自行制作莲花书签,并在书签上写下对莲花文化的感悟或个人喜爱之处。
同时,老师也将赠送一些与莲花相关的小礼物,为学生们制作的书签加油助威。
时间:50分钟步骤三:莲花文化展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将展出自己制作的莲花书签,并进行短暂的讲解。
同时,学生们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莲花图案进行手绘,打造个性化的莲花文化展示。
学生们可以感悟莲花文化所传递的高尚情操,作为中国传承的文化基因,给自己增添一份文化底蕴。
时间:60分钟步骤四:莲花文化诗歌朗诵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们可以自行创作或背诵莲花文化相关的诗词、歌曲或古文,进行朗诵。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对莲花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全面,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文学素养等方面的能力。
时间:50分钟活动评估针对本次活动的评估方法主要是观察、访谈、记录的多种形式相结合。
具体包括学生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的观察和听取学生们对于莲花文化的理解和喜爱程度的访谈,以及教师对学生手工制作和展示的书签等作品的评估。
最后,结合学生的言行举止和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心进行综合评估。
结语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中学生更好地了解莲文化,同时也是为了激发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文化自信心的培养。
它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实用性强的活动,旨在让中学生们接触到最纯正的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理和人文精神。
最新语文教案:感受莲文化的魅力——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写作训练指导【写作导引】“莲文化”是个很宽泛的话题,我们在写作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有关莲的知识,在自己心目中对莲有一个整体的感悟,然后再确定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取一个新颖的题目,这样才可以从容为文。
下面向大家推荐写“莲文化”这个话题的几个构思:1.远观静望,潜心构思。
夏日的荷花,荷叶连连,清风徐来。
你站在荷塘边上,看着莲那袅娜可爱的茎叶、娇嫩雅致的花朵,嗅着那沁人心脾的清香,陶醉其中,浮想联翩。
这时你就可以由眼前的荷塘写起,联系历史,结合人物,写出你心中莲的形象和你特有的感悟。
2.寻根探源,得出结论。
可以根据搜集来的知识和课本中现有的资料,整合筛选,写一篇说明性的文字,介绍有关莲的知识;也可对莲的特性及人文赋予其形象的原因作一个深层次的探究。
3.借莲形象,托物言志。
可以学习古人咏莲的名篇,在用心观察的基础上,写一篇咏莲言志散文;可以结合古人的观点,发表自己对莲的看法;也可以讲述莲的故事,以自己和莲的某种关联,抒发独特的感受。
写作时,古人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借鉴,但主要是写出自己独有的感悟和见解。
4.借人之口,展莲魅力。
要表现莲文化独有的魅力,除了从正面介绍之外,也可以借他人之口来侧面介绍。
如以游客的身份,从导游的介绍中了解莲文化的魅力等。
这样转换视角,就会使文章新颖别致。
5.反弹琵琶,见解独到。
莲被赋予高洁的象征,自古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赞美,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对此过分强调,将会影响我们看问题的眼光和对待问题的态度。
所以你可以标新立异,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佳作示例】爱莲说李然喜欢莲,喜欢它的淡淡清香,喜欢它的淡淡粉红,喜欢它的亭亭玉立,喜欢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喜欢它的柔情似水……眼里,除了怜爱还是怜爱,就像雨巷里的那位带着丁香般幽怨的少女,在梦里,挥也不去散也不去。
除了它的身影还是它的身影,除了它的俏丽还是它的俏丽。
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对这些后宫佳丽,我却像一位挑剔的美食家,一位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总觉得它们少了点什么,不能给我完全喜悦的感觉。
初二上学期第五单元活动指导:《莲文化的魅力》(含范文)初二上学期第五单元活动指导:《莲文化的魅力》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莲的各种知识的搜集、整理、探究,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的能力2、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通过对莲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探究事物的习惯,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并学会围绕共同话题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4、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究性活动,揭开莲文化的神秘面纱,了解莲与文学艺术、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途径的实践活动四、教学辅助手段1、请全班同学上网查找有关莲花的资料,注重搜集“莲文化的历史”“咏莲诗文”“莲花的别名”“莲花植物特性”“莲花名胜”“莲花民俗”等方面的信息,以语文活动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
2、观赏莲花,细心观察,画一画你眼中的莲花,写一写你心中的莲花。
教学课时两课时五、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翻开中国的文化史,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清香,默默地感动,在我国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奇葩格外的引人注目,那就是莲。
在文学作品中,莲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
莲文化的魅力实在无穷,今天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踏上莲之旅列车,去探寻莲文化的魅力第一车厢:《进荷花家族》莲又叫荷,莲的名称有好多种,首先让我们来认识莲的名称—1莲之名2莲之说通过这些美丽的传说可以想像莲这种植物存活至今应有着悠久的历史,3、莲之史一亿三千五百万年,经过一次次的劫难,莲存活下来,品种也由几种发展到现在的几百种,接下来我们就认识三种有代表性的品种。
4莲之品5莲之用莲的用途极广,自叶至茎、自花至实,它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全部贡献给人类,那么现在我们就把莲分为莲花、莲子、莲叶、莲藕四部分,科学地探究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1、请你列举一些与莲有关的著名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