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行业形势分析201510
- 格式:pptx
- 大小:4.66 MB
- 文档页数:70
2015年中国油气行业发展概述1.石油消费持续中低速增长,对外依存度首破60%,成品油净出口量连续三年大幅递增2015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量估计为5.43亿吨,比上年增加0.25亿吨,剔除新增石油储备和库存因素,估计实际石油消费增速为4.4%,较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
石油净进口量为3.28亿吨,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0.6%。
2015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国家统计局口径,下同)估计为3.18亿吨,同比增长5.3%。
成品油消费呈“汽快煤高柴低”的特点。
全年汽油表观消费量为1.16亿吨,同比增长10.1%;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74亿吨,同比增长0.8%;煤油表观消费量为0.28亿吨,同比增长17.2%。
汽油成为拉动国内油品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汽油需求增速呈现中部地区低、东西部地区高的态势,柴油增速出现中部正增长、东西部负增长的分化走势。
2015年,我国成品油产量估计为3.37亿吨,同比增长6.6%,国内市场供需宽松程度加剧。
全年成品油净出口1973万吨,同比增长32.0%。
其中汽油、柴油、煤油出口占比分别为25.1%、32.2%和42.7%。
近年来,国内炼油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中石化、中石油市场份额连年下滑,与2010年相比,2015年中石化和中石油原油加工量占比分别下降3.7和4.3个百分点。
2.天然气消费增速创10年来新低,供应总体过剩,淡季压产冬季供应紧张;气价改革持续推进2015年,受经济增速放缓、气候温和、气价缺乏竞争力等因素影响,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估计全年表观消费量为19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创近10年来的新低。
受压产影响,估计全年产量为1318亿立方米(不含煤层气),同比增长3.5%,增速较上年下降3.1个百分点。
天然气进口量为6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7%,管道气和LNG进口量分别占56.7%和43.3%,对外依存度升至32.7%。
2015年石油行业分析
报告
2015年3月
目录
一、油价前景:复苏在望 (3)
1、反弹已经启动 (3)
2、一切都归咎于美国页岩油的兴起 (4)
3、油价底部在什么水平 (7)
4、积极迹象有所显现 (14)
二、中国油气行业改革 (19)
1、特别收益金起征点调高 (19)
2、成品油消费税上调 (20)
3、天然气价格深化改革 (21)
三、盈利预测 (25)
1、油价大跌将导致实现油价下降,进而损害石油公司盈利 (25)
(1)石油产量下降 (26)
(2)天然气价格下跌 (26)
(3)进口天然气成本下降 (26)
一、油价前景:复苏在望
1、反弹已经启动
自去年10 月我们发布最新一期报告以来,油价因供应过剩而急剧下跌。
美国石油输出国组织在11 月底召开的会议上拒绝通过减产支撑油价直接导致三天内油价急跌10%。
2015 年1 月中旬,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6 年最低,相比2014年6 月下旬的最高点下跌60%。
美国部分炼油厂开始罢工,触发了近期油价的反弹。
目前,布伦特原油现货价已反弹25%至57 美元/桶。
但是,此次罢工并未改变油价下跌的根源——供应过剩。
而一些炼油厂关闭反而使美国原油库存高企。
因此,每逢美国公布石油。
2015石油行业分析2015年,石油行业面临了许多挑战和机遇。
这篇文章将对2015年石油行业进行分析。
首先,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和石油供应过剩,石油价格在2015年下跌了近60%。
这对石油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低油价对石油公司的收入和利润产生了负面影响。
许多石油公司不得不削减成本,并推迟或取消一些投资项目。
此外,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乏力也使得石油市场供需失衡,进一步拉低了油价。
然而,低油价也带来了一些机遇。
一方面,低油价意味着石油公司能够以更低的成本采购石油资源,提高其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低油价也刺激了消费者和企业的石油消费,推动了经济增长。
因此,在低油价的刺激下,一些石油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
此外,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环境意识的增强,石油行业面临着逐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的压力。
许多国家都在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制定了政策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使用。
这对石油行业是一个威胁,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
一些石油公司已经开始转型,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积极寻找替代石油的能源来源。
最后,2015年石油行业还面临了地缘政治冲突和不稳定的影响。
例如,中东地区的冲突导致了石油供应中断和产量下降,进一步推高了石油价格。
此外,一些国家对石油行业进行了限制和控制,限制了石油公司的发展和利润。
这些地缘政治因素对石油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2015年石油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低油价、全球石油供需不平衡、可再生能源发展等因素都对石油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石油公司需要通过削减成本、转型和创新等方式应对挑战,并积极寻找机遇。
在不断变化的全球能源格局下,石油行业需要保持灵活性和适应能力,以求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2015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9436家,累计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5万亿元,下降5.7%;利润总额3132.1亿元,降幅25.0%,分别占全国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12.3%和11.0%;上缴税金4872.4亿元,增长10.8%,占全国规模工业税金总额的21.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90.0亿元,增长2.6%,占全国工业投资总额的10.2%;资产总计11.65万亿元,增长5.6%,占全国规模工业总资产的12.3%;进出口贸易总额2653.0亿美元,下降21.7%,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4.1%,其中出口897.0亿美元,下降3.9%,占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8.4%。
其中,化工行业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26204家,累计增加值增长9.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3万亿元,增长2.9%;利润总额2073.1亿元,增长11.1%;上缴税金1259.3亿元,增长1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10.4亿元,增长5.6%;资产总计7.31万亿元,增长7.5%;出口贸易总额756.1亿美元,同比下降1.8%,占全行业出口总额的8.4%。
上半年,全国石油天然气总产量1.63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2.2%;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幅5.0%。
其中,原油加工量2.58亿吨,增长4.8%;成品油产量(汽、煤、柴油合计)1.66亿吨,增长7.4%,其中,柴油产量8946万吨,增长3.7%。
上年半,全国化肥总产量(折纯)3706万吨,增长6.5%;烧碱产量1520.3万吨,下降1.9%;乙烯产量845万吨,增长2.3%;轮胎产量4.55亿条,下降3.9%;合成材料总产量5974万吨,增长9.0%。
上半年,东部11省市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6万亿元,同比下降3.9%,占全国行业收入比重67.0%;实现利润总额2172.0亿元,同比下降7.7%,占全国行业利润总额的69.3%。
石油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一、石油行业的发展历程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自19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开采和利用。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石油行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石油行业经历了蓬勃发展和不断变革,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导力量。
二、石油行业的现状分析目前,全球石油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石油需求逐渐减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另一方面,石油资源的开采成本不断上升,供给压力逐渐增大。
同时,环保意识的提升也对石油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石油行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技术支持。
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将逐渐改变石油行业的格局,绿色环保将成为未来石油行业发展的主题。
同时,国际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石油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四、石油行业的发展策略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石油企业需要制定更加灵活和创新的发展战略。
首先,要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其次,要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市场空间,提升自身竞争力。
同时,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响应全球环保倡议,推动石油行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五、结语石油行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支柱,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石油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石油行业能够迎接挑战,把握机遇,为全球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5年国际石油公司经营状况分析林晓红1,章亚泉2,孙申3( 1.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中国华油集团公司;3.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 )摘 要:2015年,国际油价低位运行,国际石油公司上游利润、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导致公司整体业绩下滑。
国际大石油公司由于炼油毛利上涨,下游利润增加,从而缓和了整体业绩下降幅度,独立石油公司受低油价的影响较大,损失惨重。
国际石油公司在小幅增加产量的同时,大幅度削减投资,以应对低油价。
关键词:国际石油公司;独立石油公司;经营业绩;低油价IOCs’ operating performance in 2015LIN Xiaohong1, ZHANG Yaquan2, SUN Shen3(PC Economics &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2.China Huayou Group Corporation;3.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rp.)Abstract:In 2015, the profits and revenue of IOCs’ upstream fell sharply under low oil price, which resulted in the decline in IOCs’ overall operation performance. The falling range of IOCs’ overall performance was slowed down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of both the refining margins and the downstream profits, but E&P companies suffered great losses under the low oil price. To tackle the challenges of the low oil prices, IOCs increased production output slightly and cut the investment substantially.Key words:IOC; E&P companies; operating performance; low oil price2015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布伦特原油(Brent )平均价格52.39美元/桶,比上年下降47.05%,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 )平均价格48.71美元/桶,比上年下降47.78%。
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行业发展演变在过去的20-30年间,全球石油化工行业经历了巨大的改变。
在1980年之前,美国,西欧以及日本是初级石油化工产品最主要的生产地。
这三个区域出产的石油化工产品占到了全球初级石油化工产品总量的80%。
1980年之后,石油以及天然气出产国,例如沙特阿拉伯、加拿大等,开始计划利用本国的资源生产石油化工初级产品。
由于这些国家本身对于产品的需求较小,所以大量的产品被出口到了国际市场。
其他国家和地区,例如新加坡、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等也紧随其后地增加了本地石油化工产品的产量以及出口量。
在之后的20年间,这些国家产量的增加显著地降低了美国、西欧以及日本的出口量,导致了这三个地区的石油化工行业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到了2010年,这三个地区出产的初级石油化工产品仅占到全球总产量的37%。
中投顾问编写的《2016-2020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将视野拓展到海外市场,通过了解国外情况,对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起到对比借鉴的作用。
亚洲石油化工产品市场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亚太地区以其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以及地理上的优势成为了石油化工产品主要产地。
未来的十年,亚太地区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将会占到全球总产量的2/3,并且将会吸引大量外来资金投资亚太地区的石油化工产业,加剧行业竞争。
目前,整个亚洲的石油化工行业试图使用价格更低的原料来替代石脑油。
北美地区页岩气革命降低了天然气凝析液(NGL)的价格,并且使其成为了美国石油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
2014年底石油价格的大幅下降对于以油基石脑油为原材料的亚洲市场有着非常正面的影响。
中国石油化工市场发展截止2015年3月,中国是全球对于石油化工产品需求最大的市场。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对于石油化工产品需求的增加主要来自基础建设行业,包装行业,纺织业,汽车业,消费品业和电子产品业的迅猛发展。
国际上的专家们普遍估计从2012到2018,中国对于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会以6.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2015年度《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1月26日上午,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15年度《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行业报告》).《行业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石油消费持续中低速增长,对外依存度首破60%,达到60.6%;中国成品油净出口量连续三年大幅递增。
2015年,世界经济复苏依然艰难,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普遍减速。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0.7%,约127.6亿吨油当量。
化石能源比重下降。
供应充裕,大宗商品价格全线下跌。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估计42.4亿吨标煤,增速为-0.5%,是30年来首次出现的负增长,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优化。
石油供需宽松程度加剧,消费中低速增长;天然气供应总体宽松,但调峰基础设施不足,以及我国季节性用气不均衡,造成淡季压产、旺季紧缺现象明显。
《行业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石油消费持续中低速增长,对外依存度首破60%,达到60.6%;成品油净出口量连续三年大幅递增。
2015年,石油表观消费量估计为5.43亿吨,比上年增加0.25亿吨,剔除新增石油储备和库存因素,估计实际石油消费增速为4.4%,较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
石油净进口量3.28亿吨,增长6.4%,增速比上年高0.6个百分点。
天然气消费增速创10年新低,供应总体过剩,淡季压产冬季供应紧张;气价改革持续推进。
2015年,天然气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估计全年表观消费量1910亿立方米,增长3.7%,创近10年新低。
天然气价格改革提速,国家分别在2015年4月和11月两次调整价格,实现了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大幅下调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积极推进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为市场形成价格创造条件。
对于国际市场,《行业报告》显示,2015年世界石油供需宽松程度进一步加大,国际油价跌破金融危机低点,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年均价分别为48.76美元/桶和53.60美元/桶,同比分别下降47.52%和46.02%。
石油行业的困境及对策分析一、石油行业困境的背景和原因石油作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之一,长期以来为国家提供了巨大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然而,在近年来,石油行业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需求下降、库存饱和、环保压力和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分析。
1. 需求下降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特别是COVID-19疫情爆发以及持续扩散,石油需求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旅游、航空业、制造业等各个领域受到影响,导致对石油产品的需求锐减。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压缩了化石能源市场的规模。
2. 库存饱和需求下降带来了产量过剩问题,使得全球市场上积累了大量库存。
库存饱和不仅直接影响到成品油期货市场价格波动,还对整个石油行业供应链产生了负面影响。
库存堆积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也对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 环保压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环保压力也越发突显。
石油行业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化石燃料,导致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问题日益严重。
国际社会对环保议程的重视逐渐提高,在减少碳排放和转型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资不断增加。
这给传统的石油公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4. 市场竞争石油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原因包括资源寡头垄断、新兴能源技术崛起和国际市场开放等。
在过去几十年里,少数油气巨头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通过控制供应链和价格机制实现了高利润率。
然而,随着新兴能源技术如太阳能和风能等的快速崛起,传统石油公司面临了来自全球范围内多个领域的竞争。
二、石油行业困境的对策分析面对上述困境,石油行业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战略和对策,以适应时代变革和新的市场格局。
1. 转型发展石油公司应加大转型力度,从传统的石油生产商向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转型。
依靠技术创新,探寻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机会,并积极参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与运营。
同时,在减少碳排放、提高工艺技术效率等方面加大研发投入。
2. 优化资源配置针对库存饱和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降低库存压力。
【头条】2015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效益情况(完整版)概述201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效益总体回升趋稳,利润降幅不断收窄。
其中,油气开采业效益深度下滑;炼油业利润好转;化学工业效益总体保持改善态势。
全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484.9亿元,同比下降18.2%,占同期全国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10.2%;主营业务收入13.14万亿元,下降6.1%,占全国规模工业主营收入的11.9%;上缴税金总额1.03万亿元,增长5.0%,占全国规模工业税金总额的20.7%;资产总计12.06万亿元,增长3.6%,占全国规模工业总资产的12.1%。
主营收入利润率为4.93%;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为84.09元。
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4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24.6天。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效益深度下滑利润和收入双双大幅下降。
2015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850.0亿元,同比下降73.6%,连续第四年下降,占石油和化工行业利润总额的13.1%;主营业务收入9460.4亿元,下降30.7%,占全行业主营收入的7.2%;上缴税金1210.0亿元,下降54.8%,占全行业税金总额的11.7%;资产总计2.34万亿元,增长0.8%。
单位成本持续上升,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增加。
2015年,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主营业务成本7047.2亿元,同比下降8.0%;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达74.49元,同比增加18.36元,比上半年上升3.24元。
其中,石油开采100元收入主营成本69.50元,同比上升21.63元;天然气开采100元收入主营成本76.28元,上升11.42元。
2015年,油气开采业亏损企业99家,亏损面为33.4%,同比扩大17.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529.0亿元,同比增加532.1%;行业负债合计1.10万亿元,增长2.4%,资产负债率47.06%;应收账款845.3亿元,下降11.8%。
数据还显示,全年油气开采业财务费用同比上升9.6%,管理费用下降17.5%,财务费用上升依然较快。
2015年全球油气行业十大事件由于油价走势对于石油行业有重要影响,因此当油价下降时,与石油相关的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层面的对策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由国家、企业、消费者所组成的石油行业主体演绎了很多值得回味的故事。
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对2015年国内外石油行业有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回顾和分析,并为2016年石油行业继续保持上一年低油价特征的发展进行展望。
1.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油气需求增速下降2015年全球经济形势依旧低迷,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力度有限。
受此影响,全球油气消费增幅平稳,而油气供应由于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国家继续执行不减产政策及北美页岩油气产业在低油价下表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而继续保持增长,油气供应整体宽松,供大于求的格局继续保持,油气价格低迷。
2015年我国继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GDP增速略有回落,国内油气需求虽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预计不及往年。
油气产业运行方面的情况是:国内油气、炼化生产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产能过剩压力持续;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供应总体满足需求并有富余;天然气需求由于价格及基础设施不足等方面因素影响,下降幅度较大,天然气资源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市场竞争态势加剧。
此外,国内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也是造成当前国内油气供应充足的重要推手。
一方面,由于供应充分,资源国向我国出口意愿强烈,增加了国内油气供给;另一方面,国内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导致部分地区和工业耗能在能源选择上出现“逆替代”趋势,企业有重新使用煤炭资源替代使用天然气资源的动向,导致天然气需求被遏制。
国内油气储备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制约了油气资源的自由流通,比如天然气调峰设施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供应过剩。
2.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创近年新低国际油价自2014年6月开始下滑以来,其走势备受关注。
业界不少分析师认为,油价可能会像2008年时一样走出V字形。
但从目前的走势看,未来油价很可能会是“L字形”。
石化业2015年或触底反弹2015.4目前,石油化工行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石化行业利润总额约为8600亿元,与2013年持平,出现了多年罕见的利润零增长的局面。
但化工行业自身特点和外部环境变化为行业利润反弹已创造了条件。
多家机构预计,2015年上半年化工产品价格可能触底回升,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程度基本触底,呈现积极变化,效益也将随之出现好转。
从多个资讯公司监测的数据来看,2015年石化行业面临的原料市场风险已经释放,原油价格下降对下游成本利好可能显现,主要石化产品市场需求有望保持适度增长,行业价格总水平有望略增,行业利润将出现反弹。
严峻形势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销售成本居高不下,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这些都是石化行业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月3日发布的《2014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效益情况》报告显示,2014年石化行业实现利润总额7911.1亿元,同比下降8.1%,创2002年以来最大降幅。
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额均有所扩大。
销售成本高位运行是利润额减少的主要原因。
2014年,全行业销售成本11.86万亿元,同比升幅6.4%,高出收入增长1个百分点;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84.4元,同比上升0.84元;财务费用增幅达20%,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石油化工产品价格仍然继续下降。
2014年全行业价格总水平降幅2.6%,连续第三年下降。
联合会重点监测的188种产品,价格下降的有144种,占比达76.6%。
产能过剩是石化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石化联合会4月9日发布的2015年度石化行业产能预警报告显示,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程度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如PTA、氟化氢、有机硅单体、合成橡胶等。
反弹有望尽管行业面临的形式依然严峻,但进入2015年,石化行业有望迎来利润反弹的契机。
石化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石化全行业利润总额预计有望达到约8800亿元,比上年增长6%。
我国石油行业发展环境及趋势浅析引言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自供石油能力有限,需要大量进口,因此,石油行业在我国发展的环境和趋势备受关注。
本篇文档将针对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环境和趋势展开分析。
1. 发展环境1.1 经济因素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石油需求的增加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对石油的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石油价格的波动也对石油行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1.2 能源结构调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
石油作为化石能源,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
因此,政府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调整。
这给石油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1.3 技术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石油行业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新的勘探开采技术和提炼加工技术的引入,使得我国石油行业能够从更深的地层中开采到石油资源。
同时,技术的进步也提高了石油行业的生产效率。
2. 发展趋势2.1 石油消费持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油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等行业对石油的需求将继续扩大,这将为石油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2.2 依赖进口程度提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石油资源自供能力有限,需要大量进口。
未来,我国对外依存度将继续提高,这对我国石油行业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挑战。
2.3 加大清洁能源发展力度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
这将对石油行业产生一定的冲击,需要石油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2.4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石油行业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中下游环节。
未来,石油行业需要加大对上游勘探开发和中游炼化加工的投入,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2.5 重视国际合作我国石油企业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石油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一、石油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近年来,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形势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全球经济
的快速发展,石油作为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其供需关系也日益紧张。
本文将对当前石油市场供需形势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从供给方面来看,全球石油产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
各大石油生产国纷纷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石油产量增长速度可能会逐渐放缓,这
将对全球石油市场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其次,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需求
量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石油需求
量增长更为迅猛。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石油制品的
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石油市场的需求。
再次,石油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还受到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的
影响。
近年来,中东地区的动荡局势不断加剧,这导致了石油市场
供应的不稳定性。
一些石油生产国之间的矛盾也可能影响到全球石
油市场的供需关系。
最后,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不断调整,替代能源的发展也对石
油市场供需形势产生了一定影响。
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
使得一些国家逐渐减少对石油的依赖,这将对石油市场的供需格局带来一定的变化。
综上所述,全球石油市场供需形势复杂多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石油市场供需关系将继续面临挑战和机遇。
只有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石油市场的稳定发展,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2015年石油供给分析2015年4月目录一、石油供应此消彼长,还未整体逆转 (4)1、全球石油供应,增长分化 (4)二、非OPEC供应增长,失去动力 (6)1、非OPEC供应增速下降明显 (6)(1)美国减产未成规模,但已临近 (7)(2)非OPEC 其他国家供应减产明显 (10)三、OPEC供应增长,将超预期 (12)1、OPEC供应增长即将恢复 (12)(1)实际供应在增加 (13)(2)供应风险在上升 (15)四、新秩序下,成本下降,过剩依旧 (16)1、供应过剩在二季度继续恶化,后半年边际改善 (16)2、伊朗原油入市,锚定的边际成本有下行风险 (17)全球供应此消彼长,还未整体逆转。
就多数大宗商品,整体供应逆转才是下行周期见底的必要条件。
在大商品市场中,需求推动周期开始,资本投入紧随其后,而相对滞后的供应使周期进入尾声。
低油价环境下OPEC 和非OPEC 供应增长分化,中东常规油供应上升而美国页岩油供应下降,低成本取代高成本生产方式。
站在今天的市场,石油供应端正在重建新秩序,这和上升周期中非OPEC主导全球供应增长,推高边际成本的情景是不同的。
非OPEC 供应增长,失去动力。
前期受益于高资本投入的非OPEC 国家供应增长也开始疲弱。
美国主要原油产区中西部、墨西哥湾、落基山地区和西海岸的产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一季度以来加拿大油砂减产明显,俄罗斯出现减产迹象,巴西深海油向下波动,北海及挪威油田延续趋势性下降。
我们预计非OPEC供应将延续增速下降态势,全年增速降至0.9%,显著低于2014 年增速3.2%。
但OPEC 供应增长,将超预期。
OPEC 供应实际在增加,而且还有进一步上升的风险。
沙特增产,并改变石油市场角色,伊拉克和利比亚供应恢复,都是实际的供应增加;而对伊制裁的可能解禁,将是最主要的供应上行风险。
因此,预计2015年OPEC 供应将增至3059 万桶/天,全年1.0%的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