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除法整理与复习
- 格式:ppt
- 大小:424.00 KB
- 文档页数:38
分数乘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分数乘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分数乘法整理和复习(1)》教学设计单位:武威第十六中学教者:张桐生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整理和复习,第18页练习四1-3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把学过的分数乘法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形成知识网络。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以及分数乘法的应用;进一步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灵活的良好做题习惯,发展思维,提高计算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1、整理分数乘法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2、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整数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二、整理知识,建构网络(一)自主疏理、再现知识1、回忆这个单元的知识,自主整理构建知识网络,并在小组内交流、完善。
2、展示自己整理好的知识网络体系。
3、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加以整理,课件演示。
(二)交流完善,优化建构1、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1)出示题目: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
1×5 29910×1 233×15 1×123×3 1.6×548(2)学生汇报。
(3)引导归纳。
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②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与应用。
①出示题目:只列式不计算。
5个1是多少? 0.24的3是多少?5的21倍是多少? 4的799是多少?10②学生作答。
③小结:求几个几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都用乘法计算。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分数乘除法复习》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能正确解答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同时对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复习。
2、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等。
3、在运用分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4、进一步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复习重点难点:掌握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概念和计算、比的性质、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复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有关内容。
(板书课题)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复习分数乘除法的计算让每个学生写出一道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算式,先说说每个算式的意义,先后计算出结果,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互相提醒要注意的问题。
谈话: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分数除法要转化为分数乘法计算)小结:怎样计算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分数和分数乘整数两种情况)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包括分数除以分数和分数除以整数及整数除以分数)2.复习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多媒体出示:请你找出每道题的单位“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独立解答;然后将他们分分类,说出分类的依据并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修路队修一条路,已经修了23千米,占全长的1/5,这条路全长多少米?(2)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650本,是故事书的5/8,故事书有多少本?(3)六年级有学生111人,五年级人数是六年级的3/4,五年级有多少人?(4)暑假里,小强读了24本书,小民读的本数是小强的7/8,小民读了多少本书?3、复习比的有关知识(1)、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自己列表并举例进行说明。
《分数乘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主备教师:复备教师: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整理,小组交流,回顾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倒数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法的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整理,小组交流,回顾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会正确熟练的求比值和化简比。
学习重难点: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师组织、引导与师生互动、交流相结合。
三、评价方式:习题检测,将在课堂检测的环节进行。
四、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展示平台五、教学过程:(一)分步复习活动准备同学们,经历了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为了帮大家更好地复习整理本节知识,课前就本节复习内容提出的知识性问题和难点问题分类整理,制成问题卡,进行系统复习。
(二)回忆整理,交流探索复习分数乘除法的知识:(1)分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相同吗?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除法相同吗?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什么叫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2)分数乘、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具体要注意几点?0有倒数吗?为什么?1呢?(3)练一练。
3/4×2/5=2/3×5/6=7/9×18=3/10÷3/4= 5/9÷5/6=21÷7/9=3/10÷2/5=5/9÷2/3=6/11÷5/12=(4)复习比的知识知识性问题:什么叫比?比的各部分名称是怎样的?举例说明?怎样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怎样化简比?难点问题: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为0?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练习:3÷4=()/()=()/12=():32=12:()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2:5 0.6÷0.34/7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 8:12 0.25:0.45 1/4:1/8(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十七第2、3、4、5、6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乘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复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 掌握将分数乘法和除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辅助教具:黑板、白板、运算符号卡片、练题纸教学内容复分数乘法知识点讲解- 分数乘法的定义- 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分数乘法的性质示例练1. 将4/5乘以2/3。
2. 将1/2乘以3/4乘以5/6。
3. 约简并计算:12/7乘以14/3。
复分数除法知识点讲解- 分数除法的定义- 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分数除法的性质示例练1. 将2/3除以4/5。
2. 将3/4除以1/2除以5/6。
3. 约简并计算:5/8除以2/3。
实际问题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 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2. 计算步骤: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进行分数乘法或除法运算。
3. 进行计算:按照乘法或除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4. 得出答案:将计算的结果进行合理化处理。
实际问题练1. 小明每天需要用1/4小时写作业,他共写了7天的作业,一共用了多长时间?2. 一个矩形的长是3/4米,宽是1/2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 爸爸买了9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孩子吃,每个孩子能吃几块?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练习,我们复习了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运用加深了对分数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巩固并运用所学知识,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前两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复习和整理,加深对分数运算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学生运用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2.学会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运算的规律。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运算和实际问题的课件,用于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2.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运算和实际问题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
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以及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运算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分数运算的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供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优质课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百分数的应用。
这一单元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复习,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数运算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规律,总结算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对分数运算的规律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运算中的加减乘除法则理解不深,导致在实际问题中运用起来较为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分数运算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能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总结算法、发现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及实际应用。
2.教学难点:分数运算中的规律和技巧,以及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总结规律。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分数运算来解决问题。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课件,独立学习分数运算的知识,总结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难问题。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分数运算的原理。
5.课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反思: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混合运算总复习》的教学设计内容总复习第118页的第1~2题和练习二十七的第2~6题。
课型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复习倒数的相关概念,加强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知识间的联系。
2、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正确率,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比的意义会求比值,化简比等知识,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关键学生熟练的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灵活、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卷教学步骤教学过程教学意图一、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1、在全班汇报交流学生课前完成的P118第1题。
2、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师:在分数乘、除法中,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点?生: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生:还有倒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生:还有比的知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师:下面我们把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一下。
谁能结合P118第1题的分数乘、除法的例子说说它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1)7/9×18是什么数乘什么数,它的意义表示什么?(7/9×18分数乘整数,表示18个7/9是多少或表示7/9的18倍是多少)(2)3/4×2/5、2/3×5/6是什么数乘什么数,它的意义表示什么?(一个数乘分数,表示3/4的2/5是多少、2/3的5/6是多少)(3)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以P118第1题的左面第一组算式为例,说说分数除法的意义表示。
(4)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提示:因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这一法则也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整理和复习)课型:整理复习课执教:实验小学金杯塘分校梁琴教学目标:1.归纳整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2.整理运算定律和一些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较异同、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
提高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v3. 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动脑思考的的好习惯(一看二写三动笔)。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分数乘除法计算法则及简便计算难点:简便计算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杨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怎么样?欢迎吗?嗯,坐得很端正,看得出来很欢迎杨老师,能换个方式欢迎吗?鼓鼓掌吧!嗯,很好,谢谢,下面我们开始上课。
这节课,我们对分数的乘除法的计算进行整理与复习一、导入课堂说起计算,可能同学们会觉得很难,不好玩,那这堂课要想让同学们感兴趣,我想把今天的题出得简单点、有趣点,好不好?那我就往这方面努力。
分数乘除法计算,提起这个内容,不知有没有勾起你一些美好的回忆,那关于分数乘除法计算,你知道哪些,思考半分钟,等下我来采访同学们。
采访一小组:分数乘除法计算方面的知识、经验、要注意的地方。
二、计算法则对比1、请看一星级水平题这些题都很奇怪,运算符号都没写,如果“乘号除号随你填,两分钟内全算对”。
那你就具备一星级水平了。
2、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请学生自己填符号并计算,然后组织反馈,1、2、4、5填乘号,3、6填除号奇怪了,老师让你们自己想填什么就填什么符号,你们填写的情况怎么是一样的呢?3、学生自己回答填的理由(能约分、简单)4、老师总结方法分数乘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 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数学中的转化思想)三、混合运算顺序练习 二星级水平题运算顺序我知道,想好步骤再动笔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顺利通过二星级水平的测试四、简便计算练习 三星级水平题1、 大家平时做这样的题目,要求一般是怎样的?(递等式,能简算的要简 算)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呢?(能简算的没简算,不该简算的却用错了简便方法) 很多题往往有一些迷惑人的地方,这3题也是这样的,需要我们做到:看出陷阱在哪里,正确计算不上当。
作业标题:《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教案作业内容:一、教学内容: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2、通过整理促进学生知识系统化的建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历经分数乖除法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究过程,通过对比练习,体会、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会分析贴近实际生活的数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结构,会正确地解答。
教学难点:会从信息中提出分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白板课件五,教学过程:导入老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上一节分数乘除除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分数应用题包括哪几种类型?.教学实施.找单位“1”的练习。
老师:解答分数乖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生:找准单位“1”)白板出示:根据下列条件找出单位“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黑兔只数的相当于白兔的只数六年级植树棵数比五年级多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桔子占空气中的氧气约占学生口述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找单位“1”的方法。
.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出示:小华有100个练习本,小明有80个练习本提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口述。
教师出示:小华和小明一共有多少个练习本?小华比小明多多少个练习本?小明比小华少多少个练习本?小华的练习本是小明的几分之几?小明的练习本是小华的几分之几?小华的练习本比小明多几之几?小明的练习本比小华少几分之几?老师:你能解答出来吗?(学生解答后,老师板书算式).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可以获取如下数学信息:出示:小华有100个练习本小华的练习本是小明的5/4小明有80个练习本小明的练习本是小华的4/5小华和小明一共有180个练习本小华的练习本比小明多1/4小华比小明多20个练习本小明的练习本比小华少1/5小明比小华少20个练习本.老师:我们把前面的重要条件和后面的条件进行自由搭配,就可以求出其它的数学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等。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等基本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等基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的运算及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等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整理已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整理本册书中的重点知识,制作PPT,准备实际案例。
2.学生准备:回顾本册书中的知识点,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书中的重点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册书中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自主整理和归纳。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等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分 数 乘 法(已知单位“1” ,求几倍量或比较量)题型一:求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单位“1”)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是多少,应该用乘法。
解题方法:单位“1”的数量×分率=分率对应的数量一倍量×倍数=几倍的数量练习题:(1)全班有50人,其中18% 的人参加了科技组,参加科技组的有多少人?(2)运来23吨煤,用去31,用去多少吨?(3)200千克的37.5%是( )千克。
(4) 小时的 是多少?(5)一种花茶每千克19元,买53千克用多少元?(6)工人每小时粉刷整面墙的 ,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7 12 4 5 1 5 14(7)蜂鸟每分钟可飞行 km , 分钟飞行多少千米?(8)某种农药 kg 加水后可喷洒1公顷的菜地,喷洒 公顷菜地需要多少千克的农药?(9)婴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一天的 ,婴儿每天大约睡多少小时?(10)李老师为某杂志审稿,审稿费380元,需交纳3%的个人所得税,李老师的应纳税额是多少元?(11)一勺大约有10 克洗衣粉,每千克衣物用 勺,洗4.5kg 衣物大约要用多少克洗衣粉?(12)青藏高原平均每年上升 m ,照这个速度50年要上升多少米?5 6 3 109 51 5 3 41 27 1008 9题型二:已知单位“1”,求比较量。
1、简单题型 直接知道比较量的分率,求比较量。
解题方法: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数量(比较量)练习题:(1)甲数是200,乙数是甲数的1\5,乙数是多少?(2)男生有20人,女生人数相当于男生的80%,女生有多少人?(3)计划生产150吨钢材,实际生产的正好是计划的120%,实际生产钢材多少吨?(4)原价是400元,现价相当于原价的125%,现价是多少元?(5)鸵鸟每小时跑72千米,非洲野狗的时速是鸵鸟的97,非洲野狗每小时跑多少千米?(6)一根绳子长20米,剪去一段后剩下40%,剪去了多少米?(7)人的血液大约占体重的1/13,血液里大约有2/3 是水。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前两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分数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部分学生在应用题的解决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一些复杂应用题的解决方法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应用题的解决,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课件和教学道具。
3.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吃掉了这些苹果的1/2,请问他们还剩下多少苹果?2.呈现(15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同时,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每组选择一道实例,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解答完毕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和提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解答实例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巩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整理和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人教版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3.3节整理和复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在这一节中,我们回顾了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应用题的形式,让学生们运用这些运算规则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2. 能够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3. 能够运用分数乘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则来解决应用题。
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用于展示问题和解答过程;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问题和解答过程;3. 练习题,用于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们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我使用PPT课件,详细讲解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的形式,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
3. 课堂练习:我给出一些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分数乘法运算规则:分数×分数=分数2. 分数除法运算规则:分数÷分数=分数3.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理解题意,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式解答。
七、作业设计答案:2/3 × 4/5 = 8/15答案:8/12 ÷ 4/6 = 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在课后,我将继续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