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注意事项及采样点选择
- 格式:pdf
- 大小:34.16 KB
- 文档页数:1
常见环境空气项目采样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采样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代表性原则,即尽量选择能够代表该区域或该场所空气质量的位置。
在城市中,可以采样到不同类型的区域,例如道路边缘、绿化带、人流密集区等。
在室内,可以选择室内空气状况相对恶劣的区域进行采样。
2.避免干扰因素:在进行空气采样时,应尽量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应避免采样器放置在靠近源头的位置,或是受风向影响较大的地方。
3.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不同项目的空气采样时间要求不同,例如,颗粒物的采样一般需要连续24小时,而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则可以选择较短的时间。
在确定采样时间时,需要考虑项目的采样要求以及采样地点的活动情况。
4.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为了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使用合适的采样设备和方法。
例如,对于颗粒物的采样可以使用高效低压采样器,而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可以使用玻璃纤维滤膜和活性炭管等。
同时,在采样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污染和误差。
5.考虑现场条件的影响:在现场环境复杂或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采样人员需要做好现场调查和评估,选择合适的采样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大风、雨雪天气中采样时,需要注意风向和风速的影响,避免采样器受到污染或损坏。
6.校正和质控:在进行环境空气采样时,应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交叉对比,以验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如采样设备的校正、空白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等,以保证采样结果的可靠性。
7.保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采样人员应及时记录采样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采样时间、地点、天气条件、采样设备和方法等,以保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总之,在进行常见环境空气项目采样时,要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和时间,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考虑现场条件的影响,进行校正和质控,保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循可以提高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标本采集要求及注意事项标本采集是医学检验工作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标本采集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是标本采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标本采集要求1.标本应在合适的时间采集:在采集标本之前,应了解相关检验项目的采样时间要求,避免采集不及时或过早的标本,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避免标本污染:采集标本时,应注意避免标本的污染。
使用无菌手套和消毒用品进行操作,避免与其他物品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3.采用合适的容器和保存方式: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容器进行采集,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采集完标本后,应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保存方式和温度进行保存。
4.标本采集应充分:采集标本时,应采集足够的量,以保证后续检验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标本的量不宜少于检验项目要求的最低标本量。
5.采集标本时应注意适当顺序:在进行多项检验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标本采集,避免互相干扰和污染。
一般推荐先采集无菌标本,再采集非无菌标本。
二、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1.采集前应了解相关信息:在实施标本采集前,应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包括检验项目的要求、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等,避免操作错误和不当。
2.标本采集前须洗手并佩戴手套:采集标本前应用肥皂和流动水充分清洗双手,并在采集时佩戴无菌手套,避免引入细菌和其他污染物。
3.采集位置应清洁:标本采集前应用消毒液清洁采集位置,保持干净和无菌状态,避免污染标本。
4.采集正确位置:在标本采集时,要准确找到采集部位,确保标本的准确性。
如血液标本的采集,应准确选择相应的静脉或毛细血管位置。
5.采集方法正确:根据具体标本的采集方法,进行正确采集。
对于血液标本,应按要求选择合适的针头和穿刺部位,避免疼痛和出血。
6.采集完标本后应妥善处理:采集完标本后,应及时妥善处理标本。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标本,应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和保存,确保标本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7.标本采集后应送检:采集完标本后应及时送检至检验科室,避免标本在途中受到污染或失效。
环境样品采集的使用注意事项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环境样品采集在环境监测和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环境样品的采集过程中存在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环境样品采集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环境样品采集工作。
1. 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在进行环境样品采集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采样点的选择应考虑到环境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因素。
例如,在研究大气污染时,应选择远离交通干道和工业区的地点进行采样,以避免污染源对采样结果的干扰。
2. 使用适当的采样工具不同类型的环境样品需要使用不同的采样工具。
例如,在采集土壤样品时,可以使用土壤钻取器或者小铲子进行采样。
而在采集水样品时,可以使用自动水样采集器或者手动采样瓶进行采样。
选择适当的采样工具可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采样容器的选择和处理采样容器的选择和处理也是环境样品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环节。
采样容器应选用无污染的材料制成,如玻璃瓶或聚乙烯瓶。
在采样前,应将采样容器进行预处理,如用纯水或适当的溶液进行洗涤和漂洗,以避免容器本身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4. 严格控制采样过程在进行环境样品采集时,需要严格控制采样过程,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采样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以避免自身对样品的污染。
此外,采样过程中应避免与外界杂质接触,如土壤样品采集时应避免采样工具与地面接触,以避免地面杂质的污染。
5. 采样后的样品处理和保存采样后的样品处理和保存也是确保采样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在采样完成后,应及时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以避免样品质量的变化。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样品,应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如低温冷冻保存或添加适当的保存剂。
6. 采样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在进行环境样品采集时,应及时记录采样的相关数据,如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深度等。
这些数据对于后续的分析和研究非常重要。
在分析采样数据时,应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以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
水样采集注意事项一、选择适当的采样点在进行水样采集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采样点。
采样点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区域水体的整体状况。
应该避免选择靠近排污口、流动水体边缘或受到其他污染源影响的位置作为采样点。
二、采样器具的准备在进行水样采集之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采样器具。
这些器具包括采样瓶、采样杯、采样罐等。
在选择采样器具时,要确保其材质不会对水样中的污染物产生影响,并且要保持干净。
三、采样前的准备在进行水样采集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以防止污染物对人体的伤害。
其次要检查采样器具是否完好,是否已经消毒或清洗干净。
还要检查是否带齐了必要的采样记录表和标签等。
四、采样方法在进行水样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采样时要保持采样器具的清洁,避免污染。
2. 采样时要尽量避免接触手部和其他物体,以防止交叉污染。
3. 采样时要将采样器具完全浸入水中,并确保采样口朝上。
4. 采样时要尽量避免搅动水体,以免影响水样的代表性。
5. 采样时要尽量避免有气泡进入采样器具中,以免影响分析结果。
6. 采样时要根据需要采集足够的水样量,以保证后续分析的需要。
五、采样后的处理在完成采样后,需要对采样样品进行一些处理:1. 采样样品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化。
2. 采样样品要储存在适当的条件下,如低温、避光等,以防止样品的变化。
六、采样记录和标识在进行水样采集时,要及时记录采样的时间、地点、深度等信息,并使用标签进行标识。
这些记录和标识可以帮助后续对样品的分析和评估。
总结起来,水样采集是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采集到准确、可靠的水样,从而保证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进行水样采集时,要选择适当的采样点,准备好必要的采样器具,并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器具的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采样后要及时处理和送样,并进行记录和标识。
水样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样采集是环境监测和水质分析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水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水样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采集方法
1. 选择采样点:采样点应该选择在水质受污染的可能性较大的地方,如污水排放口、工业废水排放口、农业用水区等。
2. 选择采样器具:采样器具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器具,如玻璃瓶、塑料瓶、不锈钢瓶等。
3. 准备采样器具:采样器具应该提前清洗干净,并用去离子水或纯水冲洗干净,避免对水样产生污染。
4. 采样方法:在采样前应该先将采样器具放入水中,使其与水温相同,然后将采样器具浸入水中,待其充满水后,将瓶口紧密封闭,避免空气进入。
5. 采样量:采样量应该根据分析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采样量应该在500ml 以上。
二、注意事项
1. 采样时应该避免对水样产生污染,如不要用手触摸采样器具,不要将采样器具放在地上等。
2. 采样时应该避免采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水混合在一起,以免影响水样的准确性。
3. 采样时应该避免采集水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以免影响水样的准确性。
4. 采样后应该尽快将采样器具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水样的变化和污染。
5. 采样后应该及时记录采样时间、地点、采样器具编号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总之,正确的水样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水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环境监测和水质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土壤取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取样的方法可采用对角线法、五点取样法、棋盘式取样法等。
一般每块地至少要取五个样点,地块大时可多取些,取样深度一般以耕层(0—20cm)为准,多点取到的样品应充分混合,按四分法弃去多余的部分,保留约半斤,拣去枯枝落叶、残根、石硕等杂质,如有土块应研碎,作为分析化验的待测样品。
一般土壤养分的快速测定以新鲜土样为宜。
土壤样品的采集注意事项
(1)采样点不宜设在田边、沟边、路边或肥堆边;采样时要首先清除表层的枯枝落叶,有植物生长的点位要首先除去植物及其根系。
采样现场要剔除砾石等异物。
要注意及时清洁采样工具,避免交叉污染。
(2)每个采样点的取土深度及采样量应均匀一致,土壤上层与下层的比例要相同。
取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深度相同。
用取土铲取样应先铲出一个耕层断面,再平行于断面下铲取土。
(3)测定微量元素的样品必须用不锈钢取土器采样。
(4)测定重金属的样品,尽量用竹铲、竹片直接采取样品,或用铁铲、土钻挖掘后,用竹片刮去与金属采样器接触的部分,再用竹片采取样品。
对于污染土壤的样品,要根据污染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与人身体的直接接触。
(5)采集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时,要防止待测物质挥发,注意样品满瓶不留空隙,低温运输和保存。
标本采集要求及注意事项标本采集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准确有效的标本采集对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标本采集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一、采集前准备:1.了解标本采集的目的和要求,根据检验项目的不同,采用相应的采集方法。
2.检查采集工具和采集容器的完整性和清洁情况,确保其适用于标本采集。
3.确保采集者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了解标本采集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
二、采集环境:1.采集环境要保持清洁、整洁,无臭味和异物干扰。
2.保持采集室的温度适宜,避免影响标本质量。
三、采集时间:1.采集时间要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进行调整,确保标本采集在最合适的时机进行。
2.遵循采集时间的要求,例如空腹标本、随机标本和定时标本等。
四、标本采集位置:1.根据相应的标本采集部位选择合适的标本采集位置,例如静脉采血时选择静脉输液部位或静脉反压较小的部位。
2.标本采集位置要清洁,避免有污物或异物对标本质量造成影响。
3.采集时要避免静脉打扰,例如尽量不要在注射或静脉采血处采集。
五、采集方法:1.根据不同的标本采集方式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例如静脉采血、切口采血或穿刺采血等。
2.采血时要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采血速度,避免快速采集造成细胞破坏。
3.保持采集设备的清洁和稳定,避免感染或造成误差。
六、标本容器:1.标本容器要符合所需标本的特殊要求,例如抗凝剂、添加剂和保存液等。
2.针对不同标本采集而采用不同的标本容器,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容器。
七、采样量:1.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确定采样量,确保标本采集的充分和准确。
2.保持标本采集量的一致性,避免过量或不足对结果造成影响。
八、采集顺序:1.根据标本的特殊要求和不同检验项目的优先级确定采集顺序,避免受到其他标本的污染或干扰。
九、采集过程:1.采集者要戴好手套,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2.采集时要注意避免空气污染和氧化,尽量减小标本的氧化损伤。
3.无菌采集时要注意消毒和封闭标本容器,避免细菌污染和标本液流失。
煤矿井下采样安全注意事项煤矿井下采样是煤矿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采样过程的安全和准确性,应注意以下事项:1. 仪器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在采样前,需要对采样仪器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保证其功能良好。
如有需要,还应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
2. 个人防护措施: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存在着各种安全风险。
在进行采样工作前,必须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3. 了解煤矿井下环境:煤矿井下环境比较特殊,温度高、湿度大、通风差等,还有可能存在高浓度的有害气体。
采样人员应提前了解采样地点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防范措施。
4. 熟悉采样流程和方法:煤矿井下采样过程需要熟悉采样流程和采样方法,包括开采车辆的停靠位置、采样器械的选择和操作方法等。
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才能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5. 确保采样点的安全:在选择采样点时,应优先考虑采样点的安全性。
尽量选择稳定、无滑坡、无岩层变形的地方进行采样,避免选择潜在的危险区域。
6. 严格遵守煤矿井下的安全规程:煤矿井下有一系列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采样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程,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以确保采样过程的安全性。
7. 采样数量和频率的控制:在进行煤矿井下采样时,需要根据工作需求合理控制采样数量和频率。
过多的采样可能增加工作量,过少的采样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采样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控制。
8. 与同事之间的配合:井下采样工作一般需要多人进行合作完成,采样人员应与同事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和配合,确保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互相提醒和防护,确保个人和团队的安全。
总之,煤矿井下采样是煤矿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要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采样过程的安全性,需要采样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同时,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并与同事之间进行良好的配合,确保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核酸样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一、核酸样本采集流程1.采集器械准备:准备所需采集器具,包括呼吸道采样用的试管、棉签、采集管、采集袋等。
2.个人消毒:采集人员应严格按照个人防护要求进行消毒,戴上帽子、口罩、手套等,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
3.采样器械消毒:将采集用的器械浸泡于含有消毒液的容器中,保证完全消毒。
4.采集前准备:告知被采集者相关信息,包括采集的目的、过程、时间等,征得其同意,并填写相关采样表格。
5.采集样本:对于呼吸道采样,可以通过鼻咽拭子或者咽拭子进行采集。
采集者戴好手套后,轻轻插入拭子到被采集者的鼻腔或咽喉处,旋转几次后慢慢取出。
将拭子立即放入带有病毒保存液的管中。
6.采集完毕:将采集好的样本放入采集袋,并严密封口,确保不发生泄露,将相关信息填写在采样袋上。
7.处理废弃物:将采集器具集中在一起,进行高温高压处置,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8.存储与运输:将采集好的样本放入专用的冷藏盒中,确保样本处于适宜的温度,避免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降解或可能的感染。
二、注意事项1.个人防护:采集人员应严格按照卫生部门和相关规定的个人防护要求进行操作,包括正确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避免交叉感染。
2.采集时间:对于不同采样方法,有不同的采样时间要求,一般来说,拭子应在采样后立即放入保存液中,避免样本的降解和污染。
3.采样技术:采集者应具备专业技能,避免伤害被采集者,并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采样部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一般采用鼻咽拭子和咽拭子的方法进行采样,各个机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部位。
5.采集管选择:采集管应选用无菌封闭的试管,带有病毒保存液,能够保证样本质量和安全性。
7.样本保存:采集好的样本应及时放入冷藏盒中,并严密封口,将温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样本的降解和污染。
8.废弃物处理:采集器具应进行严格消毒和高温高压处理,避免采集过程中的交叉感染。
9.运输要求:采集好的样本应保持冷链运输,避免样本在运输过程中的降解或可能的感染。
水样采集时的注意事项在水样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合适的采样地点:采样地点要尽量选择在污染源远离和影响较小的地方,避免选择水流急速、水深较大或有悬浮物的地方。
2.确定采样深度:根据不同的水体特性和分析要求,确定采样水深。
通常,深水位于透明度高、水质较好的地方。
3.携带必要的装备:采样前需要准备好一些必要的装备,如采样瓶、采样器具、化学药品及实验器材等。
4.随身携带个人防护物品:采样现场有可能存在辐射、有害气体或有毒物质,需佩戴好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物品。
5.避免污染:在采样过程中,避免将杂质和外来物质污染到水样。
应使用无菌工具和容器,并在采集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
6.避免暴晒:采样后尽快将水样存放在阴凉处,避免长时间暴晒,防止水样中微生物增殖或化学物质发生变化。
7.注意采样时间: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对应的采样时间。
例如,对于季节性变化较大的水体,应在傍晚或早晨采集样品。
9.正确取样:按照采样点位和要求选择好采样器具,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表面水、中层水或底层水进行采样。
10.保存样品:在采样过程中,需要注意正确保存样品。
应将样品瓶密封好,防止样品外溢或挥发。
需要冷藏保存的样品,应及时放入冰箱保存。
此外,根据具体的采样要求,还需要注意其他一些事项,如:11.pH值测定:在采样过程中需要进行pH值测定时,应先冲洗pH电极,并在每个采样点位前进行校准。
12.溶解氧测定:在进行溶解氧测定时,应避免空气接触和水样剧烈搅拌,以减少氧气的损失。
13.各项指标测定:根据具体的分析要求,及时测定各项指标,如浊度、溶解性固体、电导率、硝酸盐、氨氮、总磷等。
总之,在水样采集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规范和标准的要求,严格按照实验室分析的需要进行采样,并注意样品的保存和处理,以保证水样的质量和可靠性。
水样采集注意事项
水样采集是水质监测和水环境研究中的重要步骤,正确的水样采集可以确保取得准确可靠的样品。
以下是水样采集的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采样点应代表目标水体的整体状况,不应受到人类活动、废水排放等干扰。
2. 采集工具的选择:采用无污染、无毒性的材料制作的采样容器,如塑料瓶或玻璃瓶。
3. 采集容器的准备:采集容器应事先清洗干净,并用去离子水冲洗,以避免样品被污染。
4. 采集过程的卫生:在采集前,操作人员应洗净双手,并佩戴手套和围裙,以防止样品污染。
5. 采集过程的避免污染:避免与水样接触的工具和手部不应接触任何可能导致水样污染的物质,如肥皂、油脂等。
6. 采集样品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采集的样品数量,并保证每个样品容器都有足够的样品量进行分析。
7. 采集样品的保存:在采集完毕后,尽快将样品密封,标识样品信息,并存放在低温、避光和防震条件下,以保持样品的原有特性。
8. 记录采样信息:记录好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采样方法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解读。
9. 注意观察:在采集样品的过程中,应仔细观察样品的颜色、气味、浑浊度等特征,并记录下来,以帮助后续的分析和解读。
总之,准确和可靠的水样采集是水质监测和研究的基础,操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规范操作程序,以保证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问题及注意事项探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在现场采样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采样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使采样结果无法被接受。
我们有必要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提高采样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一、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问题1. 采样点选择问题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采样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采样点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采样结果无法反映实际的污染情况。
选择的采样点与污染源距离过远或者过近,都会导致采样结果不准确。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所使用的采样器具,比如采样瓶、采样管等,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可能会导致采样结果被其他物质污染,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在采样过程中,操作者的水平和经验都会直接影响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操作者在采样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比如没有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可能会导致采样结果无法接受。
采样环境的问题也可能影响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在大风天气条件下进行采样,可能会导致空气中的颗粒物被吹散,影响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在选择采样点时,应该根据具体的监测目的和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以确保采样结果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采样点应该尽量避开污染源、人口密集区和大气扰动地区。
2. 采样器具的清洁和消毒在使用采样器具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以确保采样过程中不受其他物质的污染。
3. 采样操作的规范在进行采样操作时,操作者必须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采样结果不准确。
4. 采样环境的控制在进行现场采样时,应尽量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采样,避免大风天气和降雨天气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5. 采样过程的记录和监督在采样过程中,必须做好详细的记录,并且监督采样过程的质量,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采样方式及采样要求1.定点采样1)采样点的选择原则(1)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作业人员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空气监测类型及采样要求(2)在不影响作业人员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作业人员。
(3)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再进行采样。
(4)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2)采样点数目的确定(1)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当设置1个采样点。
(2)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台设置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以上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置3个以上采样点。
(3)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当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
(4)作业人员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
(5)流动作业时,在流动的范围以内,一般每10m设置1个采样点。
(6)仪表控制室和作业人员休息室,至少设置1个采样点。
3)采样时段的选择(1)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2)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季节选择为核心采样季节。
(3)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核心采样日。
(4)在工作日内,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核心采样时段。
2.个体采样个体采样对象的选择包括采样对象和接触有害物质浓度不同工作岗位的选定。
选择个体采样对象时,应将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3.不同职业接触限值时的采样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采用定点的采样方法,采样时间小于15min;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采用定点的采样方法,采样时间为15min;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应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情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
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样品采集是科学研究、实验以及质量检测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关于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的一些建议。
一、样品采集方法1.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是农业、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在采集土壤样品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选择代表性样点,避免采集到地质异常、施肥应用不均匀区域的土壤。
(2)使用干净的锹、铲等工具,确保不受其他杂质污染。
(3)采集时要深入土壤内部,避免表层杂质的干扰。
(4)采集时要注意混合一定数量的土壤,以保证代表性。
(5)将土壤样品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容器中,避免湿气、阳光等因素对其中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
2.水样采集水是各种环境水质研究的对象之一、在采集水样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避免采集到源自局部污染物的水。
(2)使用干净的采样瓶进行采样,避免附着于瓶壁的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
(3)避免使用洗涤剂、肥皂或洗洁精等清洗采样瓶,以免残留影响样品质量。
(4)采集深水样时,应采集水体垂直剖面的不同部位以得到全面的信息。
(5)将水样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与空气接触,以防细菌滋生。
3.大气样品采集大气样品采集常用于环境科学和大气物理学研究。
在采集大气样品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使用洁净的收集器或萃取罐来采集大气中的颗粒物或气态物质。
(2)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地点。
(3)采集前应仔细清洗和消毒采样容器,避免外来污染的影响。
(4)采集过程中要避免与其他污染源接触,例如汽车尾气、化工厂排放等。
(5)采集后,标记好样品信息,注意保存样品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二、注意事项1.采样容器应干净、无污染。
采样容器的洁净度对样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采集样品之前,确保容器已彻底清洗并无污染。
2.避免污染交叉。
在采集不同样品的过程中,要避免污染交叉。
尽可能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设备,避免样品的相互污染。
3.适当保存样品。
采样水样注意事项采样是水质监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采样可以准确反映水体的真实情况。
以下是采样水样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在采样之前,需要明确采样目的和采样地点。
采样点应该选在水体污染程度较高的地方,或者是需要监测的目标污染物的主要释放源附近。
同时,应注意水流的状态和方向,避免因水流导致的样品污染。
2. 采样容器选择:采样容器应该选用无二次污染的容器,例如玻璃瓶、硅胶塞瓶等,避免使用塑料容器。
采样容器在采样前应进行清洗和烘干,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手部。
3. 避免污染: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水样的二次污染。
可以采用手套或操作棒进行操作,避免直接接触水样。
同时,在每次取样前应将容器冲洗数次,将采样点的首次排放水排除。
4. 采样点深度选择:在采样点的深度选择上,应采样水体垂直分布较为均匀的位置。
对于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水体,一般选择水体的中心深度进行采样;对于垂直分布较大的水体,如深水湖泊或深海,可以采用深水采样器进行采样。
5. 采样时间选择:在采样时间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典型时段进行采样,以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水体的水质变化情况。
例如,对于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的水体,如湖泊,应选择季节性差异较大的时期进行采样。
6. 频率和数量:采样的频率和数量应根据监测目的合理确定。
对于水体污染情况较严重的区域,可以增加采样频率,并适当增加采样点数量,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水质状况。
7. 保存和运输:采样完成后,应及时将水样封存并保存在低温(4)暗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样品高温保存。
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持样品的原样特性,避免样品破损和泄漏。
8. 记录采样信息:在采样过程中,应详细记录采样地点、时间、深度、天气等相关信息。
这样做有助于后续对样品进行分析和解读,同时也有助于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采样水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注意避免污染,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深度,控制好采样的频率和数量,并注意保存、运输和记录采样信息。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问题及注意事项探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采样质量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问题及注意事项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就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问题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问题1.采样点选取不合理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采样点,但部分工作人员在选取采样点时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比如未考虑污染源空间分布规律、未对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等。
2.采样器具选择不当环境监测现场采样需要使用专业的采样器具,但有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因为成本考虑选择质量较差的器具,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
3.采样操作不规范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操作不规范会直接影响到采样质量,比如采样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未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采样等情况。
4.采样标识、保存不到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结束后,采样物需要进行标识并妥善保存,但部分工作人员可能存在标识不清晰、保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等情况。
5.采样记录缺失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记录是后续数据分析的重要依据,但有些地方可能存在采样记录不完整、不准确等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能对环境监测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
结束采样后,需要对采样物进行清晰标识并妥善保存,确保采样物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过程进行完整记录,包括采样时间、地点、采样人员等信息,以便后续数据分析工作的进行。
在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工作中,以上这些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采样注意事项采样注意事项及采样点选择及采样点选择
在采样前请仔细阅读:
1.采样点选择:
应选择在距管网入水口最近的易取样的点位,以客户自己实际选择的点位而定,如有疑问请再咨询。
2.采样时采样时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
3.微生物采样
3.1灭菌瓶采样
采集水样前,应对水龙头消毒,再打开水龙头,放水3~5分钟。
采样前样品瓶不能打开,水样要直接采集,不能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样品瓶,快速打开瓶盖,不能触碰瓶口,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污染,采集好样品后尽快封好样品瓶,装入保温箱(含冰袋)寄送到实验室测试。
3.2“两虫两虫””采样
20L 干净塑料桶,塑料桶的采集方式与灭菌瓶类似,采集好样品邮寄到实验室安排测试。
4.理化项目采样
客户采样时先将采样瓶及塞子润洗3遍,之后才能采样。
将瓶子装满水,注意瓶盖及瓶口不要玷污,以免影响结果。
采样结束后,客户需及时将瓶盖旋紧,并用透明胶带将瓶盖固定,以免在快递过程中瓶盖松动,水样流出。
用封口带将样品封存,包装寄送。
5.测试项目及所需水样见下表 样品
测试项目 需采水样量 水样 GB 5749-2006 106项 微生物:500 mL 灭菌玻璃瓶×1瓶
20L 干净塑料桶×1桶
理化项目:1L 干净塑料瓶×15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