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格式:ppt
- 大小:7.69 MB
- 文档页数:66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分析蛋白质是生命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们是由氨基酸构成的长链分子,通过肽键连接起来。
在生物学中,蛋白质能够担任多种生理学功能,例如酶促反应、结构支持、传递信息、运输分子等等,因此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从不同层次进行分析,这里我们就分别从其一级、二级和三级结构来阐述。
一级结构: 氨基酸序列一级结构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它是由20种不同的氨基酸的序列组成的。
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含有一个氨基基团(NH2)和一个羧基(COOH)以及一个侧链(R)。
氨基酸链的两个羧基与两个氨基之间的化学反应形成的肽键,将氨基酸序列串联在一起。
这个氨基酸序列不仅仅是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础,同时也决定了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通过改变氨基酸序列,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精氨酸和半胱氨酸的配合可以形成二硫键,对蛋白质的折叠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级结构: α螺旋和β折叠二级结构是蛋白质的一种常见结构类型。
蛋白质在空间中可以形成α螺旋或β折叠结构。
α螺旋结构是由氢键形成的一种紧密螺旋结构。
这种结构形式非常紧密,非常适合用于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结构支持和稳定,并且也有一定的水解稳定特性。
β折叠结构则是由一些平行或反平行的β纤维形成的。
这些折叠形式可以强化蛋白质的支撑作用,这些β纤维被不同的蛋白质使用率不等地采用。
三级结构: 复合体和功能区域三级结构是蛋白质的最高结构层次。
它涉及复合体和功能区域。
蛋白质是非常多样化的大分子。
在生物体内,蛋白质可以形成很多与其他生物分子复合体和功能区域。
在蛋白质的结构中,局部化的结构或局部化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复合体分子的特定部分相互作用,使得复合体结构更加紧密,从而更有效地完成生物活性。
在复合体中,蛋白质通常不仅仅是结构支持功能,它们同样可以作为传递信息通路、酶、运输载体等功能。
蛋白质三级结构与它们在细胞中的生物学角色相吻合。
一.蛋白质的合成1.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1)概念: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
(2)过程a的名称:脱水缩合。
场所:核糖体。
脱去的水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氧来自羧基。
(3)结构b的名称:肽键,结构简式为—CO—NH—。
(4)化合物c的名称:二肽。
2.蛋白质的形成过程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
注意:1.游离的氨基和羧基:一条肽链上至少有一个游离的—NH2和一个游离的—COOH,并分别位于肽链两端。
2.形成肽链时R基中的—NH2和—COOH不参与脱水缩合。
3.肽键无空间结构。
4.有几个氨基酸就称为几肽,与肽键数目无关。
二肽不是多肽,三肽以上称为多肽。
二.蛋白质结构与功能1.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1)直接原因①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②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2)根本原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具有多样性。
2.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肌球蛋白;(3)有些蛋白质有 调节 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4)有些蛋白质有 免疫 作用:如抗体;(5)有些蛋白质有 运输 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注意:1. 蛋白质的 结构 多样性 决定 了蛋白质 功能 的多样性。
2. 蛋白质的 空间结构 发生改变后,其特定功能也会发生改变。
3. 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出现差异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三.蛋白质的盐析、变性、水解、氧化分解1. 盐析:只改变蛋白质的溶解度,蛋白质的结构 没有 发生变化,仍然具有 活性 。
2. 变性: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乙醇等条件下可改变蛋白质的 空间结构 ,蛋白质发生变性,蛋白质的变性是 不 可逆的。
3. 水解:蛋白质――→蛋白酶 多肽 ――→肽酶氨基酸 。
4. 氧化分解:产物为 CO 2、H 2O 、尿素 。
高一生物必修知识点:2.2.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必修一】高中生物必备知识点:2.2.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组成及特点:(1) 蛋白质是由C(碳)、H(氢)、O(氧)、N(氮)组成,一般蛋白质可能还会含有P(磷)、S(硫)、Fe(铁)、Zn(锌)、Cu(铜)、B(硼)、Mn(锰)、I(碘)、Mo(钼)等。
这些元素在蛋白质中的组成百分比约为:碳50% 氢7% 氧23% 氮16% 硫0~3% 其他微量。
(2) 一切蛋白质都含N元素,且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为16%。
(3)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 2 )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
有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2、蛋白质的性质:(1) 两性: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是两性物质。
(2) 水解反应: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经过多肽,最后得到多种α-氨基酸。
(3) 胶体性质:有些蛋白质能够溶解在水里(例如鸡蛋白能溶解在水里)形成溶液。
蛋白质的分子直径达到了胶体微粒的大小(10-9~10-7m)时,所以蛋白质具有胶体的性质。
(4) 盐析:少量的盐(如硫酸铵、硫酸钠等)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
如果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
这样盐析出的蛋白质仍旧可以溶解在水中,而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因此盐析是个可逆过程.利用这个性质,采用分段盐析方法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5) 变性:在热、酸、碱、重金属盐、紫外线等作作用下,蛋白质会发生性质上的改变而凝结起来.这种凝结是不可逆的,不能再使它们恢复成原来的蛋白质.蛋白质的这种变化叫做变性。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紧密联系,其结构决定了其功能。
本文将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是由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多肽链。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它由一种氨基基团、一种羧基和一个侧链组成。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1. 一级结构: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氨基酸的不同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种类和特性。
例如,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胰岛素的一级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调节血糖的功能。
2.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氨基酸残基的局部空间排列方式。
常见的二级结构有α螺旋和β折叠。
α螺旋是由氨基酸的肽键形成的螺旋结构,形状类似于螺旋状的弹簧。
β折叠是由氨基酸的肽键形成的折叠结构,形状类似于折叠的纸扇。
二级结构的形成对于蛋白质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3. 三级结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整个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由多个二级结构单元相互作用而形成。
这些相互作用包括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以及疏水效应等。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和形状决定了蛋白质的功能。
4. 四级结构:四级结构是指由多个蛋白质分子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物。
多个蛋白质分子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功能单位。
例如,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都与其他亚基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稳定的四聚体。
二、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作为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多种作用。
1. 结构功能:许多蛋白质在细胞中起到构建细胞结构的作用。
例如,胶原蛋白是皮肤、骨骼和血管等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了细胞的结构稳定性。
肌动蛋白和微丝蛋白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参与了细胞的形态维持和运动。
2. 酶功能:许多蛋白质具有酶活性,可以催化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酶是生物体内调控代谢的关键分子。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有机物质,其在细胞功能和生物体机体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密不可分,下面将从蛋白质的结构以及其所承担的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1. 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由氨基酸残基的线性排列方式所决定的序列。
氨基酸的种类和顺序决定了蛋白质的特定功能和结构。
在水溶液中,氨基酸残基以离子形式存在,通过胺基和羧基之间的肽键连接起来形成多肽链。
2. 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局部区域的空间构象,主要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常见的结构。
α-螺旋是由多肽链的螺旋形状而成,通过氢键的形成保持稳定。
β-折叠则是由多个β折叠片段组合而成,也是通过氢键的形成维持稳定。
3. 三级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是指蛋白质中整个多肽链的立体构象。
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和组装,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
这个结构的形成主要由各个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包括疏水相互作用、氢键、电离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和二硫键等。
4. 四级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是指由多个多肽链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功能完整的蛋白质分子。
这些多肽链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它们之间通过各种各样的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结构。
二、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扮演着多种重要的角色,包括酶、结构蛋白、运输蛋白和抗体等。
1. 酶酶是一类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蛋白质,可以加速化学反应发生的速率。
酶的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酶的活性位点具有与底物相互作用的特定结构。
2. 结构蛋白结构蛋白是细胞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为细胞提供了稳定的支持和形状。
它们形成了细胞的骨架,维持细胞的稳定性和形态。
3. 运输蛋白运输蛋白可以将物质从细胞内部输送到细胞外部,或者从细胞外部运输到细胞内部。
例如,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生物化学中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组成成分之一,它们不仅以组成细胞及其器官的结构蛋白质的形式存在,还扮演着激素、酶、抗体等重要的生物功能。
在蛋白质结构方面,研究人员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尚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今天,我们将介绍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探讨有关这方面基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1. 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分为多种类型,其结构形态各异。
主要的类别包括纤维状蛋白质、球状蛋白质和膜状蛋白质。
纤维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外观类似于一条细长的线,其汇集成的结构可以形成胶原蛋白、骨胶原或者由透明质酸分泌的骨骼基质等纤维组织。
球状蛋白质则由大约60%的多肽链通过不规则的贡献得以互相缠结而成。
这使得球状蛋白质在空间结构方面具有极高的复杂性和五彩斑斓的外观。
球状蛋白质不仅构成人体骨骼肌纤维、胰岛素、载脂蛋白等基础蛋白质,还形成了各种酶如蛋白水解酶、细胞色素酶等。
膜状蛋白质则被包裹在细胞膜的两层磷脂双分子层当中。
这类蛋白质功能多样,包括跨膜蛋白质、刺突蛋白质和细胞膜上酶等。
此类蛋白质亦可构成各种细胞间的纽带,如胰岛素受体、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等。
蛋白质的功能和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一个蛋白质的组成要素是其20种不同类型的氨基酸,并通过这些氨基酸形成了不同的二级结构如螺旋状、片层状、β折叠等,最终构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复杂三维结构。
2. 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是生命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们在生命的各个环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酶是蛋白质家族中一个最值得注意的亚群。
它们是生物体的化学引擎,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并控制这些化学反应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例如,胰蛋白酶能够消化胃中的蛋白质,同时对小肠肠壁的细胞进行保护,这是一种典型的胃肠道酶的例子。
抗体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蛋白质,以其杀灭入侵病原体的能力而著名。
抗体由B淋巴细胞产生,在病原菌入侵机体时对之进行抵抗。
在抵抗过程中,抗体可以侦测出各种病原体并将其标记,然后排出机体体外。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功能蛋白质为生物高分子物质之一,具有三维空间结构,因而执行复杂的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在研究中,一般将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分为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两类。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就是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sequence),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
它是由基因上遗传密码的排列顺序所决定的。
各种氨基酸按遗传密码的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起来,成为多肽链,故肽键是蛋白质结构中的主键。
迄今已有约一千种左右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被研究确定,如胰岛素,胰核糖核酸酶、胰蛋白酶等。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二级、三级等高级结构,成百亿的天然蛋白质各有其特殊的生物学活性,决定每一种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的结构特点,首先在于其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由于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各具特殊的侧链,侧链基团的理化性质和空间排布各不相同,当它们按照不同的序列关系组合时,就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和不同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分子。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并非呈线形伸展,而是折叠和盘曲构成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空间结构。
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和理化性质主要决定于空间结构的完整,因此仅仅测定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组成和它们的排列顺序并不能完全了解蛋白质分子的生物学活性和理化性质。
例如球状蛋白质(多见于血浆中的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和酶等)和纤维状蛋白质(角蛋白、胶原蛋白、肌凝蛋白、纤维蛋白等),前者溶于水,后者不溶于水,显而易见,此种性质不能仅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来解释。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就是指蛋白质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
(一)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是指多肽链中主链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即构象,不涉及侧链部分的构象。
1.肽键平面(或称酰胺平面,amide plane)。
Pauling等人对一些简单的肽及氨基酸的酰胺等进行了X 线衍射分析,得出图1-2所示结构,从一个肽键的周围来看,得知:(1)中的C-N键长0.132nm,比相邻的N-C单键(0.147nm)短,而较一般C=N双键(0.128nm)长,可见,肽键中-C-N-键的性质介于单、双键之间,具有部分双键的性质,因而不能旋转,这就将固定在一个平面之内。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定义: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理解: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构象和特异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但不是决定蛋白质空间构象的唯一因素。
例子:牛胰岛素是第一个被测定一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由英国化学家Frederick Sanger于1953年完成。
2、二级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定义: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即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但侧链会影响二级结构的形成。
所谓肽链主链骨架原子即N(氨基氮)、Cα(α-碳原子)和Co(羰基碳)3个原子依次重复排列。
重要概念:参与肽键的6个原子C1、C、O、N、H、C2位于同一平面,C1和C2在平面上所处的位置为反式(trans)构型,此同一平面上的6个原子构成了所谓的肽单元(peptide unit) 。
肽键具有一定的双键性质,不能自由旋转。
常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螺旋( -helix):为右手螺旋,每圈螺旋3.6个氨基酸,螺距5.44埃;侧链伸向螺旋外侧。
每个氨基酸残基的N—H与其氨基侧相间三个氨基酸残基的C=O形成氢键。
氢键方向与中心轴平行,螺旋结构被规则排布的氢键所稳定。
-螺旋常具有两性的特点。
-折叠(-pleated sheet):多肽链充分伸展,每个肽单元以为旋转点,依次折叠成锯齿状结构,氨基酸残基侧链交替地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
两条以上肽链或一条肽链内的若干肽段的锯齿状结构可平行排列,走向可相同或相反。
β-转角和Ω环存在于球状蛋白质中。
二级结构可组成结构模体(structural motif):定义:在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可发现二个或三个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有规则的二级结构组合,被称为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 structure)。
(结构模体=折叠=超二级结构)目前已知的组合有:αα,βαβ,ββ。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它们在细胞的结构、功能和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密不可分,不同的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不同功能。
本文将探讨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蛋白质结构。
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它由20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多肽链。
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局部排列方式,主要有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形式。
α-螺旋是一种螺旋状的结构,氨基酸通过氢键相互连接;β-折叠是一种折叠状的结构,氨基酸通过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平行或反平行的β链。
三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在空间中的整体折叠方式,包括α-螺旋和β-折叠的组合。
四级结构是指多个多肽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
例如,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它们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
酶的活性部位通常位于蛋白质的表面,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氨基酸序列,能够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反应。
另外,抗体是一类用于免疫防御的蛋白质,它们能够识别和结合外来抗原,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抗体的结构包括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它们通过二硫键连接在一起形成Y形结构,其中的变异区域决定了抗体的特异性。
除了上述的功能蛋白质,还有一类结构蛋白质,它们主要起到维持细胞结构和形态的作用。
例如,细胞骨架蛋白质能够形成细胞内的支架,维持细胞的形状和稳定性。
细胞骨架蛋白质包括微丝、中间丝和微管,它们通过不同的相互作用方式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
此外,蛋白质还能够参与信号传导、运输物质和调节基因表达等生物过程。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而蛋白质的功能也会影响其结构。
例如,当蛋白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它的结构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功能。
此外,蛋白质的结构也可以通过突变或修饰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功能的变化。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分子之一。
它们在细胞结构、传递信息、代谢调节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由一系列氨基酸残基链构成,它们的空间结构和序列决定了它们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一、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结构可以从四个层次来描述:1. 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由多肽链上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决定的。
一级结构由肽键连接氨基酸,形成肽链,其三维结构确定蛋白质的稳定性和活性。
2. 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指一级结构中短距离的主链的空间排列方式。
主要由α-螺旋和β-折叠两种排列方式组成。
3. 三级结构:三级结构是蛋白质的立体结构,由氨基酸排列和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
其主要形式有:α-螺旋外的环折叠、β-折叠内的环折叠、未定型区、多肽链拱形折叠等。
4. 四级结构:四级结构又称为超分子结构,是由多个蛋白质分子或其他小分子构成的复合物。
此外,还有底物识别结构等。
二、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功能多种多样,下面介绍几种分类:1. 结构蛋白:结构蛋白的主要作用是维持细胞和组织结构,保持生物体物理结构的稳定性。
同时,还有储存、传递信息等功能。
2. 酶:酶在生物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多数化学反应需要在标准条件下进行,而酶可以在生物体内提供适宜的催化条件。
生物体中几乎所有的催化都是由酶完成的。
3. 抗体:抗体是一种由B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具有识别和抵抗抗原的能力。
它们通过特定的结构来识别抗原,达到抵抗和清除抗原的作用。
4. 载体:载体是一种分子,能够绑定其他小分子或离子,并将其运输到细胞内或细胞外。
例子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
三、结构与功能关系蛋白质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改变结构通常也会影响到它的功能。
类似地,蛋白质的功能也可以通过调节结构来实现。
其方法包括改变氨基酸序列、改变外界条件以及调节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总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非常复杂,并且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对蛋白质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生命起源和生命体系的机制,也对制药、医学等领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