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态系统基本组成共53页
- 格式:ppt
- 大小:6.58 MB
- 文档页数:53
土壤组成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组成的体系。
土壤的基本成分是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
这些组成成分在土壤中彼此相互结合、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
矿物质颗粒构成土壤的基本骨架,腐解的有机质包在矿物质颗粒表面,形成不可分割的复合体。
空气中的水汽占据着孔隙,并经常处于相互消长之中。
固体物质中含有颗粒状的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包括动植物残体及其转化产物和活动的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
土壤矿物质一般占土壤总重量的 95~98%,有机质占土壤总重量量的1~5%。
在土壤固相物质的颗粒之间存在着形状和大小不同的孔隙,其中充满了液体和气体。
液体就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其中溶有离子、分子及胶体状态的各种有机和无机物质。
气体就是土壤中的空气,它与大气成分基本相似,但二氧化碳比大气多,而氧气却较少,水汽经常处于饱和状态。
它们相互融合,构成一个动态的、协调的有机整体。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土壤团聚体的总称。
各种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除质地为纯砂者外,各级土粒很少以单粒状态存在,常由于种种原因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土团、土片或土块。
不同土壤或同一土壤的不同层次,其结构体的大小、形状和性质都是很不一致的。
这些结构体表现出的特征,是土壤的内外因素综合反应的结果。
土壤结构直接影响土壤的松紧和孔限状况,影响土壤耕作和农作物幼苗出土、扎根的难易程度。
因此,土壤结构体是调节土壤肥力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土壤结构体按其形态和性质可分为两大类:1.不良结构体,有块状结构体、片状结构体和柱状或棱柱状结构体;2.良好结构体,又称团粒结构体或粒状结构体。
土壤胶结成团块,形状似立方体或球形,其结构单元沿长、宽、高三轴呈均衡发展,直径范围一般为0.25~10毫米,其中以1~3毫米最为理想。
团粒结构体是调节土壤肥力的基础,每一个小团粒就像一个水库和一个小肥料库。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肥力较高。
土壤的成分一般来说,土壤是地球的最上层,我们在其上挖、犁,植物在其上能生长。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土壤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由各种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成,与空气、水分和矿物质相互作用,形成生态平衡。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土壤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养分和水分,同时作为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栖息地。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土壤由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组成。
其中,无机物质包括泥沙、粘土、石灰石等物质,而有机物质则是由死亡的植物和动物遗体及其代谢产物构成的。
有机物质的质量和数量是土壤质地和特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土壤的野外表现和成因也会受到生长在其中的植物和微生物的影响。
因此,理解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其功能和生态平衡的维护至关重要。
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形成生态系统的关键性组成部分。
微生物能够将有机排放物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养分,形成了一个养分循环体系,将养分循环于生态系统之中。
微生物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死物质分解和养分循环、作为土壤生物群体的基础、有助于保持土壤生态平衡、抵御土壤萎缩、防止土壤侵蚀以及参与植物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变化等方面。
土壤中的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来生长和发展,同时为微生物提供有机物质。
植物在土壤中生长的同时还可以固定土壤和水分。
这些植被可以有效的减少土壤的侵蚀以及防止土壤流失。
土壤中的动物群落是土壤生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中有很多种动物,包括虫类、蜘蛛、脊椎动物等等。
这些动物通过捕食植物、微生物和其他小型动物来维持土壤食物链。
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十分重要,它对于人类的生存和自然环境的维护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土壤生态系统对于生长和发展植物、保持土地和水资源的持久利用、改善空气和水质量、控制气候和环境中的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地球系统中的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壤的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有机质分解和氮素循环等。
有机物的分解是由土壤微生物完成的,它们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成元素式肥料,有助于植物生长,同时释放出一定的二氧化碳。
土壤的基本组成
土壤是地球表面上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保障。
土壤的基本组成包括有机质、无机物质、水分和空气。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土壤的基本组成。
一、有机质
有机质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由植物和动物的残体、排泄物和微生物所形成的。
有机质含有大量的碳、氢、氧和少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是土壤的主要营养来源。
同时,有机质也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的结构和通透性,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对土壤的生物活性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无机物质
无机物质是土壤中的另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矿物质、水合物、氧化物、硅酸盐等。
这些无机物质是由岩石、矿物、沉积物等天然物质经过长时间的风化、侵蚀和淋溶等作用而形成的。
无机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对土壤的性质和特性有很大的影响,它们可以影响土壤的酸碱度、通透性、保水性、肥力等。
三、水分
水分是土壤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是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土壤中的水分来源主要有降雨、地下水、地表水等,它们可以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同时也可以调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影响土壤的化学和生物反应。
四、空气
空气是土壤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
土壤中的空气可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呼吸的氧气和作为植物根系的呼吸空气,同时也可以调节土壤的温度和湿度,影响土壤的化学和生物反应。
综上所述,土壤的基本组成包括有机质、无机物质、水分和空气,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复杂的土壤系统。
了解土壤的基本组成对于合理利用土壤、保护土壤资源、促进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土壤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它承载着无数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息息相关,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土壤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一、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土壤生态系统由土壤有机质、矿物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组成。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形成了土壤的结构。
1. 土壤有机质:土壤中的有机质主要来自于植物和动物的残体、分泌物以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通常具有较好的保水性和肥力,能够提供养分和能量供给给土壤生物。
2. 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主要由岩石风化和矿物转化形成,包括石英、长石、云母等。
它们的粒径和结构对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起着重要作用。
3. 土壤水分:土壤中的水分对土壤生态系统的运行至关重要。
水分的存在与否直接影响土壤中生物的生存和活动。
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越高,土壤中的生物活动越活跃。
4. 土壤空气:土壤中的空气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至关重要。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土壤中生物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
5. 土壤生物:土壤中的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
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群体,它们参与了土壤中的养分循环、有机质分解和固氮等关键过程。
土壤中的动物如蚯蚓、昆虫等也对土壤结构和养分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
植物通过根系的生长和分泌物质改善土壤结构和提供养分。
二、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它们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养分循环:土壤生态系统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质分解成无机养分,再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动物的摄食循环利用。
这种养分循环维持了生物的生长和繁衍。
2. 水分调节: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够吸收和储存降水,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表面径流。
同时,土壤中的根系还能够增加土壤的透水性,促进水分的渗透和分布。
3. 碳储存:土壤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储库之一,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碳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土壤的组成土壤是地球上最基本的资源之一,是支撑植物生长和提供养分的重要依托。
它是一种复杂的自然体系,由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微生物生物和空气等多种成分组成。
土壤的组成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壤的组成。
首先,土壤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物质。
这些无机物质包括矿物颗粒、水分、气体和细粒胶体。
其中,矿物颗粒主要有沙、粉砂和黏土。
沙粒最大,直径在0.05-2.0毫米之间,粒径较粗,透水性好;粉砂粒度介于沙和黏土之间,透水性较好;黏土粘合性强,粒径最小,小于0.002毫米,透水性差。
水分是土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存在于土壤颗粒间隙中。
气体主要是土壤中的空气成分,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等。
细粒胶体则是指土壤中颗粒粒径小于0.002毫米的有机胶体和氧化铁胶体等。
其次,土壤的有机物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物质是由死去的动物和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它包括有机质和养分。
有机质的含量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有机质中含有丰富的碳、氢、氧等元素,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并能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土壤中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它们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原料。
再次,土壤中的微生物生物是土壤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是土壤中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线虫等。
它们在土壤中起着重要的生态学功能,如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养分的循环和提供水分等。
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关键参与者,对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最后,土壤中的空气也是土壤的组成部分之一。
土壤中的空气主要存在于土壤颗粒间隙中,与土壤中的水分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土壤的生态环境。
土壤中的空气含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它们对土壤的生物呼吸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土壤的组成多样,包括无机物质、有机物质、微生物生物和空气等多个组成部分。
这些组成部分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具有养分和保水能力的土壤体系。
第二节土壤组成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气相(土壤空气)等三相物质组成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从土壤组成物质总体来看,它是一个复杂而分散的多相物质系统。
固相主要是矿物质、有机质,也包括一些活的微生物。
按容积计,典型的土壤中矿物质约占38%,有机质约占12%。
按重量计,矿物质可占固相部分的95%以上,有机质约占5%左右。
典型土壤液相、气相容积共占三相组成的50%。
由于液相、气相经常处于彼此消长状态,即当液相占容积增大时,气相占容积就减少,气相容积增大时,液相所占体积就减少,两者之间的消长幅度在15—35%之间(图1-6)。
一、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构成了土壤的“骨骼”。
土壤矿物质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按其成因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一)土壤矿物质的类型及性质1.原生矿物土壤原生矿物是指各种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来的化学组成和结晶构造均未改变。
土壤原生矿物的种类和含量,随母质的类型、风化强度和成土过程的不同而异。
土壤中的粉砂粒、砂粒几乎全是原生矿物(图1-7)。
土壤的原生矿物,除构成土壤的大小颗粒外,还是土壤中各种化学元素的最初来源,它的类型和它的相对稳定度及其化学成分如表1-2。
土壤原生矿物种类主要有:硅酸盐、铝硅酸盐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硫化物和磷酸盐类矿物。
1)硅酸盐、铝硅酸盐类矿物:土壤原生矿物中以硅酸盐、铝硅酸盐类占绝对优势,一般为晶质矿物。
常见的有长石、云母、辉石、角闪石和橄榄石等类。
(1)长石类长石类矿物占地壳重量的50—60%,占土壤重量的10—15%,是岩石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矿物。
从化学成分上看,长石是钾长石(KAlSi3O8)、钠长石(NaAlSi3O8)和钙长石(CaAl2Si2O8)的固溶体。
K、Na含量多而Ca少的称碱性长石,Ca和Na多而K少的为斜长石。
自然界纯钾长石很少,大多含有部分钠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