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清洁护理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10
护理学基础–病人清洁的护理病人清洁的重要性清洁是病人护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病人在住院期间,特别是疾病高峰期,身体的抵抗力明显下降,身体容易收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如果不及时清洁病人的身体,身上的污垢和细菌会加重病情,增加治疗负担,给身体带来负担,甚至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
细心的护理人员应该在工作当中加强对病人清洁的护理,以保证病人在恢复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的影响,顺利地度过恢复期。
病人清洁的注意事项在给病人清洁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个人防护护理人员在清洁病人时,需要加强个人防护和消毒,以防治者成为致病菌的传播者。
当然,在清洁病人的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护理用品进行清洁。
卫生常识护理人员在清洁病人时,需要了解一些卫生常识。
例如,手部清洁的重要性、清洁用品不可重复使用、病人肤质、清洁剂的使用等等。
该了解的卫生常识能帮助护理人员清楚清洁应注意的方面,充分保证病人的健康。
清洁方法清洁方法应该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不仅仅是“一刀切”的方法。
例如,对于对水温敏感的病人,水温需要减缓。
病人肌肤干燥的时候,应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用品。
同时,对于病人易出汗的部位,应特别注意清洁。
如何给病人清洁?在给病人清洁时,应首先与病人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和个人意愿。
准备工作1.准备好必要的清洁用品、保暖物品和消毒用品;2.帮助病人洗手;3.询问病人是否需要先冲洗下体。
身体清洁1.先清洗病人面部,使用毛巾、护理纸等物品蘸溶液擦拭面部;2.清洗病人口腔,可以用盐水漱口或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内部和嘴唇;3.清洁病人四肢,使用毛巾或湿巾以从上往下的顺序逐渐清洗;4.清洁病人会阴部,使用盆或浴缸放温水,让病人坐在里面轻轻抖动淋浴头,可根据需要添加药汁或草药浴,温度在三十五至四十度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洁病人的时候要离病人尽量近,以避免病人感到不舒服。
着装病人的衣物应该经常换洗,而且应该选择透气性好的材料。
病人的床上用品也需要经常换洗,以保证卫生。
护士资格证考试知识点:病人的清洁护理护士资格证考试学问点:病人的清洁护理自有人类以来就有护理,护理是人们谋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我为大家搜寻整理的护士资格证考试学问点:病人的清洁护理,期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忙。
病人的清洁护理一、口腔护理特别病人口腔护理适用于高热、昏迷、禁食、鼻饲、口腔有疾患、大手术后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一)目的l_保持口腔清洁、潮湿,使病人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看口腔黏膜、舌苔的变化,以及有无特别口腔气味,以供应病情观看的动态信息。
(二)用物1.治疗盘治疗碗、漱口溶液浸湿的棉球,弯止血钳l把,镊子l 把,压舌板1个,小茶壶或杯子(内盛漱口水),弯盘,吸水管,漱口溶液,手电筒,治疗巾,必要时备开口器;液状石蜡、冰硼散、西瓜霜、制霉菌素甘油、金霉素甘油等外用药。
2常用漱口溶液(1)O.9%氯化钠溶液: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口腔pH为中性时适用。
(2)朵贝尔溶液(复方硼酸溶液):稍微抑菌,消退口臭。
口腔pH 为中性时适用。
(3)0.02%呋喃西林溶液:清洁口腔,有广谱抗菌作用。
口腔pH 为中性时适用。
(4)1%~3%过氧化氢溶液:遇有机物时放出新生氧,有抗菌、防臭作用。
口腔pH偏酸性时适用。
(5)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剂,用于真菌感染。
口腔pH 偏酸性时适用。
(6)2%~3%硼酸溶液:属酸性防腐剂,可转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菌作用。
口腔pH偏碱性时适用。
(7)O.1%醋酸溶液: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
口腔pH偏碱性时适用。
(三)操作方法1.评估病人口腔状况,按需预备用物。
2.备齐用物拿至床旁,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3.帮助病人侧卧或仰卧头偏向右侧,颌下铺治疗巾,弯盘置于口角旁。
4.潮湿口唇与口角,嘱病人张口,观看口腔状况,取下义齿。
5.帮助病人用漱口水漱口。
6.嘱病人咬合上、下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一侧颊部,用弯钳夹夹紧含有漱口液的棉球,拧干后,弧形擦洗一侧颊部,再沿牙缝纵向由上至下,由臼齿至门齿,擦洗左侧外面。
病人的清洁护理——晨晚间护理
(一)晨间护理
晨间护理一般在清晨诊疗工作前完成。
1.目的
(1)使病人清洁舒适,预防压疮及肺炎等并发症。
(2)保持病室及病床的整洁、舒适、美观。
(3)观察和了解病情,为制订诊断、治疗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4)进行心理护理及卫生宣传,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
2.护理内容
(1)问候病人。
(2)协助病人排便,留取标本,更换引流瓶,必要时关闭门窗,遮挡病人。
(3)放平床上支架,协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洗脸、洗手,帮助病人梳头,协助病人翻身,并检查皮肤受压情况,擦洗并用50%乙醇按摩背部。
(4)整理床单位,酌情更换床单、被罩、枕套及衣裤。
(5)注意观察病情,了解病人夜间睡眠情况,并进行心理护理,开展健康教育。
(6)整理病室,酌情开窗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
(一)晚间护理
1.目的
(1)保持病室安静,病床整洁,使病人清洁、舒适,易于入睡。
(2)注意观察病情,了解病人心理需求,作好身心护理,预防并发症。
2.护理内容
(1)协助病人排便,进行口腔护理、洗脸、洗手,帮助病人梳头、热水泡脚,为女病人清洁会阴部。
(2)检查病人皮肤受压情况,擦洗并用50%乙醇按摩背部及骨隆突处,协助病人翻身,安置舒适卧位。
(3)整理床单位,需要时更换床单、被罩、枕套及衣裤,必要时增减毛毯及盖被。
(4)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酌情开关门窗,保持病室安静,消除噪声,调节室内光线(关大灯,开地灯),保持病室光线暗淡。
(5)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睡眠情况,注意观察病情,酌情处理。
病人的清洁护理归纳总结病人的清洁护理是医院和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必须重视并正确实施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对病人的清洁护理进行归纳总结,包括清洁护理的意义、基本原则和常用技术。
一、清洁护理的意义病人的清洁护理对于维持患者身体的清洁、保持患者健康、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清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病人感染的风险,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清洁护理的基本原则1. 充分沟通和了解患者的个人习惯和需求:在进行清洁护理前,医护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患者的个人习惯和需求,尊重患者的选择。
例如,有些患者可能习惯用特定的清洁用品或者习惯在特定的时间进行个人清洁。
2. 确保个人卫生和消毒:在进行清洁护理前,医护人员应保证自身的个人卫生,如洗手、戴好手套等。
同时,应正确使用消毒液和消毒设备,确保清洁护理环境的消毒。
3. 根据患者状况选择合适的清洁方式:清洁护理的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状况而选定,例如,对于无法自理的病人,可以采用卧床位清洁护理;对于行动能力较好的病人,可以采取帮助患者完成清洁护理的方式。
4. 注重隐私和尊重:在进行清洁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隐私空间,尊重患者的尊严和隐私权。
在脱衣、换洗过程中,应采取巧妙的方式保护患者的隐私。
三、常用的清洁护理技术1. 皮肤护理: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于病人的皮肤护理尤为重要。
医护人员可以使用温水和温和的皂液为患者清洁皮肤,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污垢和汗液滞留引发皮肤感染。
2. 口腔护理:口腔是病人容易感染的地方之一,因此口腔护理十分重要。
医护人员应利用棉签、口腔抽吸器等工具,帮助病人清洁口腔,包括牙齿清洁、口腔冲洗和嘴唇护理等。
3. 泌尿系统护理:对于需要留置尿管的病人,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尿管护理,包括清洁尿管接口,更换尿袋等。
同时,还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促进尿液的排出。
4. 呼吸系统护理:对于需要机械通气或导管插管的病人,医护人员应进行呼吸系统护理,包括口腔护理、气道湿化和痰液抽吸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病人的清洁护理清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一。
清洁是指清除微生物及其他污垢,防止细菌繁殖,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清洁能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使人感到舒适、安全、心情愉快。
一、口腔护理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使病人舒适。
2、去除口臭、口垢,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的变化及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变化的动态信息。
如病人口腔有大蒜样臭味,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可能。
用物1、治疗盘:治疗碗(内盛含有漱口溶液的棉球大于15只、弯血管钳、镊子)、压舌板、治疗巾、弯盘、杯子(内盛漱口液)、吸水管、手电筒、棉签,必要时备张口器。
2、外用药:按需准备。
如液状石蜡、锡类散、西瓜霜、口腔薄膜、金霉素甘油、制霉菌素甘油等。
3、常用漱口溶液。
步骤1、携用物到床旁,向病人解释,以便取得合作。
2、协助病人侧卧,面向护士,取治疗巾;围于颌下及枕上,置弯盘于口角旁,湿润口唇、口角。
3、嘱病人张口,如有活动性义齿者先取下,协助病人用温水漱口后,嘱病人咬合上、下牙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一侧颊部,用弯血管钳夹含有漱口液的棉球由内向门齿纵向擦洗。
同法擦洗对侧。
4、嘱病人张口,依次擦洗一侧牙齿上内侧面、上咬合面,下内侧面、下咬合面,再弧形擦洗颊部,同法擦洗对侧。
由内向外擦洗舌面及孤形擦洗硬腭(勿触及咽喉部,以免引起恶心)。
5、再次嗽口后擦净面颊部。
6、撤去治疗巾,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注意事项1、擦洗时动作要轻,特别是对凝血功能不良的病人,要防止碰伤粘膜及牙龈。
2、昏迷病人禁忌漱口,需用张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擦洗时必须使用血管钳夹紧棉球,一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棉球蘸漱口水不可过湿,以防病员将溶液吸入呼吸道。
3、传染病病人的用物按照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二、头发护理头发护理是维持病人舒适的重要护理操作之一。
当病人病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时,护士给予或协助病人床上梳头、洗头,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除去污秽,使病人清洁、舒适和美观。
病人清洁护理知识点1. 概述病人清洁护理是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旨在保持病人的卫生清洁,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病人清洁护理的几个关键知识点,包括床患者清洁、换护垫、更换床单和被褥、洗患者头发等。
2. 床患者清洁床患者清洁是指对卧床病人进行清洁和换洗服装的护理工作。
以下是床患者清洁的具体步骤: - 准备所需物品,包括清洁毛巾、温水、洗手液、洗发水、刷牙杯、清洁剂等; - 先用温水和洗手液清洗双手,戴上一次性手套; - 用温水和适量的清洁剂清洗患者的面部、身体、手、脚等部位,注意清洗时要轻柔并避免划伤患者的皮肤; - 用清洁毛巾和温水擦拭患者的私密部位,注意保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在清洗完毕后,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患者的身体; - 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需要协助翻身和换洗干净的衣物。
3. 换护垫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来说,换护垫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保持病人的床铺清洁,并且有效防止褥疮的发生。
以下是换护垫的步骤: - 先将病人转移到一侧,露出需要更换的护垫的一半; - 用纸巾或湿巾擦拭患者的臀部和腿部,注意保持干燥; -取下旧的护垫,并将其妥善处理; - 使用新的护垫,将其铺在床垫上,注意确保护垫的位置正确,避免滑动; - 将病人转回正常的卧姿,并确保他们的舒适度。
4. 更换床单和被褥经常更换床单和被褥可以保持病人的床铺干净、清洁,并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以下是更换床单和被褥的步骤: - 将病人转移到一侧,露出需要更换的那半边床单和被褥; - 取下旧的床单和被褥,将其妥善处理或送至洗涤区; - 换上新的床单和被褥,确保床单平整并紧贴床垫,被褥整齐折叠; - 将病人转回正常的卧姿,并确保他们的舒适度。
5. 洗患者头发洗患者头发是病人清洁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下是洗患者头发的步骤: -将病人坐起或找到适当的位置让病人的头部可以放置在水槽或盆里; - 将病人的头部弯下,用温水湿润头发; - 在手上倒入适量的洗发水,揉搓成泡沫,然后轻轻地将泡沫涂抹在病人的头发上; - 用指腹按摩头发和头皮,注意轻柔并避免划伤头皮;- 用温水冲洗头发,确保清洗干净并去除所有的洗发水; - 使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头发,避免过度摩擦; - 可根据需要使用吹风机吹干头发。
病人的床位清洁与整理在医院里,为病人提供干净整洁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维持病人的床位清洁和整理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
这不仅能够提高病人的舒适度,还能为病人的康复提供良好的条件。
以下是一些关于病人床位清洁与整理的重要事项:1. 消毒清洁工作床位的清洁应当以消毒为主,确保病人不会感染其他病菌。
清洁人员应佩戴手套,使用专业的消毒清洁剂进行清洗。
这些消毒清洁剂应当是对病原体有高度杀菌作用的,并且不会对病人本身造成危害。
2. 更换床单和被褥床单和被褥的更换是保持床位整洁的基本步骤。
清洁人员应定期更换床单和被褥,特别是在病人出现排泄物或其他分泌物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换。
床单和被褥的颜色应与病人的床单和被褥相匹配,以便更好地识别和管理。
3. 收拾整理病人个人物品除了床位的清洁,整理病人个人物品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病人的个人物品应当摆放整齐,如衣物、鞋子、洗漱用品等应放置在固定的位置,以便病人和护理人员能够方便找到。
个人物品的整洁和整齐也能提高病人的舒适感。
4. 床边的整理床边的整理包括整理床头柜和放置在床边的设备,如监护仪器和输液瓶等。
床头柜应当保持整洁,无杂物堆积,以方便医护人员使用。
各种设备的摆放也应符合特定的要求,方便医护人员对病人进行观察和治疗。
5. 定期卫生检查为了保持病人床位的清洁与整理,医院应进行定期的卫生检查。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发现床位是否存在污染和杂乱,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治。
此外,医院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清洁人员遵守相关清洁规范和程序。
6. 护理人员的培训清洁工作不仅仅是清洁人员的责任,护理人员也应了解床位清洁与整理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参与其中。
医院应该为护理人员提供培训,使他们具备相关的清洁技巧和知识,以便更好地保障病人的床位清洁与整理工作。
总结起来,病人的床位清洁与整理是医院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通过采取科学的清洁程序和定期的卫生检查,医院可以为病人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床位环境,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和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