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玩具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好玩的玩具中班教案教案:好玩的玩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来自《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手册》的“好玩的玩具”单元。
教学内容包括:1. 认识各种不同的玩具,如益智玩具、玩偶、拼图等;2. 了解玩具的特点和玩法;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玩具,并了解它们的玩法;2. 通过观察、操作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欢玩具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不同的玩具,了解它们的玩法;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玩具、图片、课件等;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各种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说出玩具的名称和特点。
2. 讲解和演示:讲解各种玩具的玩法,并进行演示。
3. 操作练习:学生分组操作玩具,体会玩具的乐趣。
4. 创作环节:学生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
5. 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
六、板书设计玩具的种类玩具的特点玩具的玩法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的玩具和玩法;2. 请学生观察家里的玩具,说出它们的名称、特点和玩法;3. 请学生尝试制作一个新的玩具,并拍照留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各种玩具的认识和了解程度较高,但在创作环节,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加强培养。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一次玩具展览,让学生带回家自己的玩具,互相交流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来自《幼儿中班主题活动手册》的“好玩的玩具”单元。
教学内容包括:1. 认识各种不同的玩具,如益智玩具、玩偶、拼图等;2. 了解玩具的特点和玩法;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内容中,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玩具,并了解它们的玩法。
难点则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班教案好玩的玩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教材《有趣的启蒙》,具体章节为“好玩的玩具”。
内容主要包括玩具的认识与分类、玩具的玩法及分享、玩具的整理与收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玩具的分类及基本玩法,培养幼儿对玩具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整理和收纳玩具的好习惯,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玩具的分类与分享合作。
教学重点:玩具的基本玩法、整理与收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类型的玩具、玩具箱、教学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幼儿园的玩具角,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玩具,激发学生对玩具的兴趣。
2. 玩具的认识与分类(10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类型的玩具,与学生一起讨论玩具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玩具及其特点。
3. 玩具的玩法及分享(10分钟)教师选取一款玩具,示范玩法,并邀请学生上台演示。
引导学生相互分享、交流,培养合作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种玩具,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及玩法。
5. 玩具的整理与收纳(5分钟)教师示范如何整理和收纳玩具,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培养良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1. 玩具的分类:交通工具、益智玩具、角色扮演、音乐玩具等。
2. 玩具的玩法:分享、合作、交流。
3. 玩具的整理与收纳:有序、整齐、分类存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玩具,并标注玩具的名称和分类。
答案:学生作品。
2. 作业题目:与家长分享今天学习的玩具玩法,并尝试教给家长。
答案: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设计玩具。
(2)组织学生进行玩具交换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开展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增进亲子关系。
《好玩的玩具》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玩具,了解玩具的名称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玩具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玩具的喜爱之情,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不同的玩具,如:汽车、飞机、芭比娃娃、拼图等。
2. 学习玩具的名称和特点。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玩具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玩具,了解玩具的名称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玩具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玩具游戏,让幼儿认识和学习玩具的特点。
2.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各种玩具的外观和功能,了解玩具的名称。
3. 操作法:让幼儿动手操作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玩具、玩具图片、拼图等。
2. 环境:宽敞的活动场地,安全的玩具设施。
教案一、导入:教师出示各种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玩具。
二、认识玩具:1. 教师展示各种玩具,让幼儿说出玩具的名称。
2. 教师讲解玩具的特点,让幼儿了解玩具的功能。
三、玩玩具:1.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玩具进行操作。
2. 教师指导幼儿正确使用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总结与评价: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教学活动:1. 玩具拼图大赛:教师准备不同难度的拼图,幼儿分组进行拼图比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2. 玩具扮演游戏:教师准备一些服装和道具,让幼儿扮演玩具角色,进行表演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七、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家里的玩具,了解玩具的名称和特点,下次活动分享。
2. 社区延伸:组织幼儿参观玩具店或儿童乐园,让幼儿在实际环境中认识和学习玩具。
八、教学评价:1. 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课时:2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玩具安全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玩具的方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了解玩具安全的基本知识。
2. 学习正确使用玩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他人生命的情感。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玩具若干3. 安全教育视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各种玩具,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喜欢玩具吗?为什么?3. 引导学生思考:玩具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但如果不注意安全,玩具也可能带来危险。
二、学习玩具安全知识1. 教师讲解玩具安全的基本知识,如:a. 玩具材质:无毒、无害、易清洗。
b. 玩具尺寸:避免小零件、尖角等容易伤害孩子的部分。
c. 玩具功能:简单、易操作,避免复杂、危险的玩具。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玩具安全知识。
三、观看安全教育视频1. 播放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了解玩具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2.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提问视频中的安全知识。
四、实践操作1. 教师发放玩具,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
2.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安全。
3. 学生分享操作过程中的感受,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玩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玩具安全知识?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化玩具安全知识1. 教师讲解以下内容:a. 玩具清洁:定期清洁玩具,保持玩具卫生。
b. 玩具存放:将玩具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孩子误食。
c. 玩具维修:发现玩具损坏,及时维修或更换。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玩具安全知识。
三、角色扮演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玩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会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玩具安全的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精选多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这是优秀的大班安全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活动目标:1、知道玩具是多种多样的,并探索玩具的玩法,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2、幼儿能完整说出玩具的名称及玩法,学会说“我带的玩具是——”、“我会玩——”。
3、能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体验分享的乐趣。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各种玩具、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一定与同伴分享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参观“玩具城”。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到玩具城去玩,玩具城在办展览会呢!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带了什么玩具,要求幼儿清晰完整地说出“我带的玩具是——”。
二、说说玩具的玩法,体验玩具的乐趣。
师:老师也带了一个玩具,你们看,皮球怎么玩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拍、抛、顶)你会玩皮球吗?(要求幼儿完整的说出:我会玩皮球)引导幼儿说出“我会开汽车”、“我会抱娃娃”、“我会搭积木”等。
三、谈话:除了这些玩具,小朋友还玩过哪些玩具?师:小朋友,除了这些玩具,你们还玩过什么玩具?总结:玩具是多种多样的,很有趣,有的是电动的玩具,有的是遥控的玩具,玩具真好玩,你们喜欢吗?四、幼儿与同伴一起玩玩具,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1、师:小朋友,玩具除了能自己玩,还能怎么玩?(如果有小客人来了,怎么办?)总结:玩具不光可以自己玩,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2、幼儿与同伴一起玩玩具。
师:玩具城的玩具都喜欢我们小朋友呢,它们还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呢!教学反思:活动中,我先让他们说一说自己带的什么玩具,孩子非常踊跃,兴奋与期待写满了他们稚嫩的小脸,接着和他们一起探索玩具的玩法。
因为座位的原因,后面的许多孩子没有看见玩具的演示,这是很大的不足之处。
《好玩的玩具》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不同的玩具,发展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玩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不同的玩具,如:汽车、飞机、芭比娃娃、等。
2. 学习玩具的名称和特征。
3. 进行玩具分类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各种不同的玩具,学习玩具的名称和特征。
难点:进行玩具分类游戏,培养学生爱护玩具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玩具,了解它们的特征。
2. 游戏法:通过玩具分类游戏,巩固学生对玩具的认识。
3.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玩具,如:汽车、飞机、芭比娃娃、等。
2. 准备玩具分类卡片。
3. 准备教学PPT。
六、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玩具,引导学生关注玩具的特征。
2. 认识玩具:介绍各种玩具的名称和特征。
3. 玩具分类游戏: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玩具分类。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玩具的知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玩具的认识和分类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需要调整。
3. 反思学生对玩具的爱护意识是否有所培养。
九、拓展活动:1. 举办玩具展览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玩具。
2. 开展玩具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十、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相互学习。
六、教学内容:1. 学习玩具的安全使用方法。
2. 了解玩具的清洁和保养知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玩具的安全使用方法。
难点:了解玩具的清洁和保养知识。
八、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玩具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清洁保养知识。
2.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演示玩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九、教学过程:1. 引入:讨论玩具的使用和保养问题。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好玩的玩具》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玩具的安全使用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2.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培养幼儿对玩具的喜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玩具的安全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准备1.玩具若干(如:积木、拼图、球类等)。
2.安全标志贴纸。
3.玩具使用示意图。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做游戏,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安全,遵守规则。
2.导入新课(1)出示玩具,引起幼儿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玩具怎么玩吗?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3.讲解玩具安全使用方法(1)讲解积木的安全使用方法:不要将积木放入口中,不要用积木打人,玩完后要收好。
(2)讲解拼图的安全使用方法:拼图时要细心,不要把小块拼图放入口中。
(3)讲解球类玩具的安全使用方法:不要把球扔向他人,玩球时要保持距离。
4.实践操作(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种类的玩具。
(2)引导幼儿按照讲解的安全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3)观察幼儿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守安全规则,及时给予表扬和指导。
5.安全标志贴纸制作(1)讲解安全标志的作用。
(2)引导幼儿制作安全标志贴纸,如“禁止扔人”“禁止入口”等。
(3)将安全标志贴纸贴在玩具上。
(1)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玩具的安全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幼儿还是存在一些不安全行为,如扔球、把积木放入口中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教育。
1.在讲解玩具安全使用方法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安全行为的危害。
2.在实践操作环节,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幼儿的不安全行为。
3.组织更多有关安全教育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
4.与家长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玩具使用情况,共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玩具》含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并说出玩具名称。
2.能够辨别并说出玩具的形状和颜色。
3.能够将同样形状和颜色的玩具归类。
4.能够发现并描述两个玩具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玩具模型 x20(不同形状,不同颜色)2.彩色板书笔3.CD 播放器 x14.设备音乐 CD x15.白板和白板笔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玩具1.教师出示玩具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玩具的名称。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玩具的形状和颜色,并在黑板上画出玩具的简单图形。
步骤二:分类1.教师将所有玩具混合放在一起,鼓励学生按照形状和颜色分类,并将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
2.学生将各自的分类结果进一步合并,使每个组中只有一种形状和颜色的玩具。
3.教师注重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各组中相同的特征,如相同的形状或颜色等。
步骤三:描述1.教师出示两个相似或不同的玩具,并提问学生它们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相似和不同之处,进一步加深了对形状和颜色的认识。
步骤四:音乐游戏1.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依次接力把同一种颜色或形状的玩具放进一个篮子里。
2.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难度给予学生不同的提示,比如只抓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的玩具。
3.在整个游戏里,老师提醒学生不要使用手摸、看和触碰玩具。
教学反思这节课由教师和家长组成的家园联动教育服务团队联合开展。
学生积极参与,虽然一些学生在一开始遇到困难,但在教师和其他学生帮助下,最终完成了形状和颜色的分类。
在游戏中,学生们更活跃,学到了更多认知的知识,难度的逐步增加让整个游戏更加地生动有趣。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引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和纠正了他们在认识和分类上的错误,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
让中班的小朋友们能认识不同的玩具,了解玩具是怎么玩的,还能发现玩具里的小秘密呢。
二、教学准备。
我会准备好多好多好玩的玩具。
像会跑的小汽车,一推它就“嗖”地跑出去了,特别有趣。
还有会跳舞的小机器人,按一下按钮,它就扭来扭去的。
再就是五颜六色的拼图,每一块都有着不同的形状。
三、教学过程。
1. 玩具展示。
我把这些玩具都摆在小朋友们面前。
小朋友们一看到这些玩具,眼睛都亮了。
就像我的小表弟,他看到小汽车的时候,那小脸蛋笑得像朵花一样。
我拿起小汽车,在地上开了一下,小朋友们都围过来了。
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小汽车,它怎么就能跑起来呀?”有的小朋友就会说:“是因为有轮子呀。
”我就会夸他:“真聪明呢。
”2. 玩具玩法探索。
然后我把小机器人拿起来,让小朋友们自己来按按钮。
有个小女孩,她小心翼翼地按了一下,小机器人开始跳舞了,她开心得直拍手。
我又把拼图拿出来,分给小朋友们一些小块。
有个小男孩,他拿起一块拼图,左看看右看看,然后试着往拼图的空缺处放。
我就告诉小朋友们:“这个拼图呀,每一块都有自己的位置,要仔细观察形状才能拼好哦。
”3. 发现玩具秘密。
我拿了一个有发条的小玩具青蛙。
我拧了拧发条,青蛙就跳起来了。
小朋友们都觉得很神奇。
我就把青蛙拆开一点,让小朋友们看到里面的小齿轮和弹簧。
我给小朋友们讲:“这个小齿轮和弹簧呀,就像小魔法一样,能让青蛙跳起来呢。
”小朋友们就像听故事一样,听得可认真了。
4. 自由玩耍。
最后呀,我让小朋友们自由地玩这些玩具。
小朋友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
有的在比赛开小汽车,看谁的小汽车跑得远。
有的在专心地拼拼图,想把拼图拼得又快又好。
整个教室都充满了小朋友们的欢声笑语。
四、教学总结。
在这堂课结束的时候,我会问小朋友们:“今天玩了这么多玩具,你们都学到了什么呀?”小朋友们就会七嘴八舌地说,知道小汽车靠轮子跑,知道小机器人按按钮会跳舞,知道拼图要找对形状。
中班教案好玩的玩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主题活动课程,具体章节为《好玩的玩具》。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各种玩具,了解玩具的分类,学习简单的玩具制作方法,以及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和交换玩具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种类的玩具,能说出玩具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制作简单的玩具,提高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与同伴分享、交换玩具的良好品质,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玩具的制作方法,以及让幼儿理解分享和交换玩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玩具,学会简单的制作方法,养成分享和交换玩具的良好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玩具样品,玩具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棒等)。
学具:幼儿用书《好玩的玩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玩具,引导幼儿观察、说出玩具的名称和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并简单介绍玩具的玩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个简单的玩具制作为例,讲解制作方法。
分步骤演示制作过程,并强调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动手制作玩具。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玩具分享与交换(5分钟)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玩具,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玩具,体验分享的乐趣。
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玩具》2. 板书内容:玩具名称、特点制作方法分享与交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并写一篇简单的制作过程介绍。
2. 答案示例:玩具名称:纸飞机制作过程:将彩纸沿对角线折成三角形,再沿中线对折,展开后,将两个角分别对折至中线,将纸飞机沿中线对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玩具制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分享与交换环节,部分幼儿还存在一定的胆怯和害羞。
《好玩的玩具》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玩具的安全使用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激发幼儿对玩具的兴趣,发展想象力及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掌握玩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学会在游戏中遵守规则,确保安全。
2.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玩具若干(如:拼图、积木、球类等)。
2.安全教育视频。
3.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二)主题活动1.教师展示各种玩具,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玩具的特点。
2.教师讲解玩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拼图、积木、球类等。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确保安全。
4.教师观察幼儿游戏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5.教师邀请幼儿分享游戏中的趣事,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
(三)安全教育1.教师播放安全教育视频,让幼儿了解玩具安全的重要性。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确保玩具安全,如:不把玩具放入口中、不玩尖锐的玩具等。
2.教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不足,如何改进。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幼儿对玩具的兴趣较高,参与度较高。
3.安全教育环节,幼儿对玩具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4.不足之处: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过于兴奋,容易忽略安全规则。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5.教师在活动中应及时给予幼儿指导和鼓励,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
6.教学课件制作需更加精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7.今后教学中,可增加更多有趣的玩具,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
8.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玩具安全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1.在讲解拼图玩具的使用方法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拼图要怎么玩吗?我们先找到边边角角的拼图,然后慢慢地找出颜色和形状相同的拼图,一点一点地拼起来。
好玩的玩具教案8篇好玩的玩具教案篇1活动设计:让宝宝在熟悉的玩具中学习爱护玩具、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的技能。
引导宝宝从熟悉的玩具中发现问题,逐步培宝宝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是我们教育的目标之一。
电动玩具生动有趣、方便易玩,深受宝宝们的喜爱。
设计这一集体活动,引导宝宝知道玩具一起玩,是对托班幼儿其社会性行为初步萌芽。
活动目标:1、教育幼儿要爱惜玩具,懂得玩具要大家一起玩。
2、了解电动玩具的特点,初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
活动准备:活动前请每个宝宝从家里带一个电动玩具来园。
活动过程:1、引出课题,引导宝宝观察对比电动玩具。
老师出示两只小狗玩具,一只是电动小狗,一只是用布做的小狗。
请宝宝们来玩玩具小狗,教师引导幼儿让玩具小狗动起来,并让幼儿说一说两只玩具小狗有什么不同?2、幼儿自由探索活动,自由探索各种电动玩具的玩法。
(1)让宝宝们自由玩自己带的电动玩具:小汽车、小火车、小鸡、小鸭等,互相说说自己的玩具是怎样玩的?(2)请个别宝宝向全班宝宝们演示电动玩具的玩法,并说说自己的电动玩具是什么名字的。
(3)启发引导:a没有电池,电动玩具能动吗?b开关没打开,电动玩具还能动吗?老师小结:这些玩具必须装上电池、打开开关才能动起来,所以他们叫电动玩具。
(4)老师与宝宝们一起找一找各个电动玩具的开关,并说说应该怎么玩?(5)分享好玩的玩具:让宝宝们互相交换玩具玩,懂得大家一起玩。
3、宝宝们欣赏儿歌《玩具玩具我爱你》好玩的玩具教案篇2活动设计背景最近我们班在进行期末幼儿体格测量活动,我发现孩子们总是三三两两的站在一起比高矮,于是就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建立初步的测量概念。
2、培养幼儿乐于参与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比较物品高矮活动难点:比较物品高矮活动准备积木玩具若干、高矮不同的机器人、高矮不同的沙瓶、高矮不同的两个熊娃娃活动过程一、比高矮,建立初步概念1、出示熊娃娃,提问:两个娃娃有什么不同——高矮2、依次出示沙瓶、机器人。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玩具》含反思一、活动名称:好玩的玩具二、活动目标:1.认得基本几何形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2.进展幼儿对物体属性的察看和描述本领3.培育幼儿的操作技能和思维本领4.创设情境,活跃幼儿的学习爱好三、活动内容:1.准备玩具:正方形的积木、长方形的积木、三角形的积木、圆形的积木、玩具汽车、玩具飞机、玩具火车等(最好准备两种不同形状的玩具,如:汽车和飞机)2.导入:a.老师问幼儿:“你们喜爱玩具吗?都有哪些玩具?”b.老师拿出一个正方形的积木并问:“这是什么形状?你们见过这种形状的东西吗?”c.学习表现:幼儿回答问题、表示感爱好3.呈现:a.老师拿出几个不同形状的玩具并放在讲台上,然后把浩繁的积木放在一个小箱子里,放在一旁。
b.老师现场演示拼积木。
首先,老师拿出一个正方形的积木拼好,并引导幼儿发觉这个积木是由四条同样长度的木棍拼成的。
然后,老师当场拼出一个长方形的积木、三角形的积木、圆形的积木,并让幼儿感受:“它们是由不同数量、不同长度的木棍构成的。
”c.引导幼儿本身拼积木。
老师激励幼儿去拼,磨练本身的手眼协调本领和思维本领。
4.游戏:a.让幼儿分组,用积木搭建本身的玩具车辆:汽车、飞机、火车、坦克等。
b.老师引导幼儿组,擅长发觉孩子们本身的重点、瓶颈,帮忙幼儿解决拼图过程中的问题。
c.让幼儿围绕本身的玩具车进行呈现汇报,并邀请其他小伙伴品尝本身玩具车的背后故事。
五、活动总结:幼儿本着动脑、动手的原则,在认得形状的记录框架下,耐性、低头、思考,当心地搭建本身的小型玩具,真正体会到了“从乐趣中学习”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互动和呈现,毫不相让,共同进步,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六、教育反思:活动计划的订立应当更为缜密。
首先,对于幼儿的进展特点,必需谨慎分析,以此确定教学目标;其次,针对目标,设计活动形式和步骤,以期在活动中发挥突出作用。
举个例子,好玩的玩具活动不仅要让幼儿在玩具搭建中得到学问乐趣,更需要老师在导入、讲解、引导、评估等环节中予以充足的解释和帮忙,以确保活动的质量和幼儿的学习效果。
好玩的玩具小班教案及反思
一. 教学目标
1. 能够主动说出有关“好玩的玩具”的相关知识;
2. 能够听懂老师介绍“好玩的玩具”,能够正确回答问题;
3. 能够理解“好玩的玩具”的重要性。
二、教学步骤
1. 师生问候:学生们大家好,老师们也好!
2. 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新课程“好玩的玩具”。
3. 主题介绍:让我们来一起认识几种好玩的玩具吧。
4. 活动:让我们一起认真的听着哪种玩具会带给我们带来哪些
好处!(老师可以用多媒体,或是把天才想出的玩具拿出来展示)
5.游戏:老师准备一些小游戏,让孩子们体会玩具带给他们的快乐以及有趣。
6.总结反思:让孩子和老师一起总结,思考一下玩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三、教学反思
本课的学习活动,深入浅出,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了玩具带给他们的快乐以及有趣,孩子们深入思考了玩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孩子们对玩具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孩子们对玩具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的体现出了玩具的重要性。
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更能体现小朋友们对玩具的兴趣,同时
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力,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好奇心。
幼儿园小班综合教案:好玩的玩具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玩具,了解玩具的特点和玩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玩具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玩具的喜爱之情,培养幼儿分享、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玩具,了解玩具的特点和玩法。
难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玩具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类型的玩具,如积木、拼图、娃娃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安全舒适的玩具角。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玩具,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出玩具的名字。
2. 认识玩具:教师讲解各种玩具的特点和玩法,让幼儿了解玩具的多样性。
3. 动手操作: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玩具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创意展示: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玩具进行创意展示。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强调玩具的安全使用。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整理玩具,分享所学到的玩具知识。
2. 延伸:教师可组织家长参与亲子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增进亲子关系。
教师可定期组织玩具交换活动,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认知评价:观察幼儿是否能熟练说出玩具的名字,了解幼儿对玩具的认识程度。
2. 技能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操作玩具时的表现,评估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评价: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表现,了解幼儿对玩具的喜爱程度及分享、合作精神。
七、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1. 第一周:认识基本玩具(积木、拼图、娃娃等),了解玩具的特点和玩法,时间为2课时。
2. 第二周:动手操作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时间为2课时。
3. 第三周:创意展示,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时间为2课时。
4. 第四周:玩具安全教育,强调玩具的安全使用,时间为1课时。
八、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玩具,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玩具的特点和玩法。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玩具,以及玩具为什么好玩。
2.引导学生了解玩具带来的快乐和乐趣。
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玩具的意识,确保玩具的安全使用。
二、教学准备1.玩具展示区:准备一些安全、有趣的玩具,并摆放在儿童容易触及的位置。
2.活动材料:白板、彩色粉笔、纸张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坐成圆圈,引导他们回忆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并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的原因。
2. 探究(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玩具,玩具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快乐和乐趣。
•让学生观察展示区的玩具,并带领他们一起讨论这些玩具的特点和各自的用途。
3. 活动时间(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组分发几个玩具。
•让每个小组围绕一个玩具展开讨论,让他们分享这个玩具的名字、用途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4.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讨论中学生们分享的正确使用玩具的方法和技巧,并记录在白板上。
5. 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询问家长他们是否有旧玩具可以捐赠给其他需要的人。
四、教学反思这节课中,在引导学生了解玩具的同时,我们也强调了正确使用玩具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不同玩具的用途和特点,同时也能学到如何安全地使用它们。
这节课的组织形式较为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并且表现出较高的讨论热情。
他们在小组内相互协作,分享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安排略显紧凑,可能导致有些学生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下次改进时,可以适当延长活动时间,让每个小组能有更多的时间讨论和交流。
另外,教师在讨论中应鼓励学生多提问,主动思考,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实施,学生们增加了对玩具的了解,培养了正确使用玩具的意识,并提升了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思考和表达,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大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好玩的玩具》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安全自我保护能力;2.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的玩具,了解如何玩具的安全使用方法和规范。
活动准备1.玩具绳(注意绳子的安全性);2.安全帽、手套(宣传安全工具);3.手绘图片或幼儿相册(玩具分类);4.米奇老鼠手偶或玩具车(教具);5.清水、玩具积木、木块(展示用);6.安全知识卡(可参考附录1)。
活动流程步骤一:安全意识教育1.文化院开场小品表演,通过形象化语言带入活动;2.工作人员宣传安全知识,强调鼓励幼儿们:玩具是用来玩的,但是安全更重要。
在玩玩具时一定要记住:安全第一;3.演示一些不安全的玩具玩法,比如小车加速时不穿上安全帽;积木乱扔等,引发幼儿的反思。
步骤二:玩具分类1.文化院老师将手绘的玩具分类要点板放到幼儿面前,指导幼儿对玩具进行分类;2.老师拿出米奇老鼠手偶或玩具车,让孩子们试着将其与分类板配对。
步骤三:认知竞赛1.老师将准备好的清水、积木、木块等材料混在一起放到地上不同区域;2.将幼儿分为几组,要求幼儿们一起去找出其中的玩具,并将玩具分类到对应的区域;3.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小组可获得奖励。
步骤四:小练习1.老师将准备好的安全知识卡发给孩子;2.要求幼儿认真阅读卡片内容,并回答一些简单的安全问题。
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逐步了解了安全常识、家庭安全防范措施、灾难应对等等,也学会了在玩具使用和游戏过程中发掘乐趣,同时保障自身安全。
在活动过程中,小组竞赛、回答知识问题等小游戏也增加了孩子们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整体上,该活动使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安全和不安全的事物,知晓如何使用安全玩具参与该玩具的运动等等,因此,孩子们会伴随整个人生的时刻保持着安全意识!。
4、好玩的玩具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民间玩具,初步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玩具的知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认识与感受泥土。
2、通过搜集玩具,展示、交流玩具的特点与玩法、收藏的方法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步了解部分中国民间玩具;尝试用泥表现生活,塑造形象。
掌握团、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运用。
3、通过与他人共享玩具,体验玩具给生活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玩具的兴趣,进行玩玩具要互让互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够感受到玩具的传承与发展、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作表现自己的玩具。
教学难点
通过组织学生于别人一起玩玩具,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培养学生天真、活泼、开朗的性格和乐观、愉快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玩具实物。
器皿、泥(橡皮泥)
教学安排2课时
授课时间3月18日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好玩的玩具》板书:好玩的玩具
二、新授课
1、玩具与我的故事
同学们的玩具很多,请你在这些玩具中选取一个你最喜欢的玩具介绍给大家好么?我们来召开一个“玩具与我”的故事会吧
板书:玩具与我
我们可以讲述玩具与我的故事,你的玩具有那些好玩有趣的特点呢?
谈话:给大家5分钟时间按照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你的小故事。
引导:听发言帮助同学梳理层次。
提炼相出玩具的特点
板书:玩具的特点
总结:同学的这些玩具真有意思,有的------
2、了解传统玩具
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一些玩具有的在我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很久以前就出现了,成为人们的玩具这就是传统玩具。
板书:传统玩具
师:例如:空竹、小鸡吃米
师:聪明的人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材料、制作方法、创新新的玩法,虽然有些传统玩具现在已经见不到了,但是我们仍然能够才能够我们的玩具中看到传统玩具的特点,看到他们的影子。
例如:毛绒玩具老虎枕头
三、学生创作
作业:可以拿来玩具实物也可以拿来玩具照片,把它画成图画。
要求:画玩具的要求不要太高,只要把玩具的轮廊和大致模样画出来即可。
四、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要选择有特点的作业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3)
同学们可能有许多玩具,他们是陪伴我们长大的好伙伴。
你打算怎样爱护和收藏这些好伙伴呢?
谈话:同学们的这些办法真好老师也有几个好办法
补充发言:保持清洁
分类整理
摆放整齐
二、探究学习
1、玩一玩。
学生把玩具拿到学校,互相交换玩玩具。
玩的形式可以多样,即可以学生一个人玩,页可以几个学生凑在一起玩。
总之,让学生玩地高兴,玩地痛快。
2、出示泥土
泥土有什么用途呢?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种花、种粮食、做瓷器(china的来历),做工艺品等,从中了解泥土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泥与土有没有区别?
(土较硬,泥较软。
)
用什么样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型的泥?
(自由发表意见)请几位同学做实验,引导学生区别土质。
实验证明用黏土较好。
三、学生创作
玩泥:每位小朋友准备好一块黏土,设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现的玩具,体验塑形的各种方法:捏、搓、团、压、印、揉、拉等。
四、作品展示
鼓励学生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作品,教师要选择有特点的作业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