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活动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学校“教师帮扶三困生”工作方案
如下:
1. 确定帮扶对象:根据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学校将选取三名家庭困难学生作为帮扶对象,重点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2. 制定帮扶方案:学校将安排专门的帮扶教师负责每名困难生的帮扶工作,针对其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
3. 落实帮扶措施:帮扶教师将与困难生及其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开展专项辅导、提供学习资料、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全力帮助困难生解决困难。
4. 定期跟进反馈:学校将定期组织帮扶教师对困难生的帮扶情况进行跟进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帮扶工作。
5.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帮扶工作,学校旨在提高困难生的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自身发展。
6. 推广经验:学校将总结帮扶工作的经验,推广到更多的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第 1 页共 1 页。
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活动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办公室,我泡了杯清茶,坐在桌前,开始构思这个“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活动方案”。
这不仅仅是一份方案,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是对教育公平的追求,是对每一个贫困学生的关爱。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1.提高贫困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
2.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培养贫困学生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
二、活动对象及时间1.活动对象:全校范围内的贫困学生和教师。
2.活动时间:自2023年起,每年开展一次。
三、活动内容1.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每位教师自愿报名,与一名贫困学生结对,负责指导和帮助该学生。
2.制定帮扶计划: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包括学习方法、心理辅导、生活关怀等方面。
3.开展主题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主题活动,如学习方法分享、心理健康讲座、趣味运动会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4.定期跟踪反馈:教师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帮扶效果,及时调整帮扶措施。
5.成果展示:学期末,组织一次成果展示活动,让贫困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四、活动流程1.宣传发动: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等形式,宣传本次活动,让教师和学生了解活动意义。
2.报名参加:教师自愿报名,选择结对贫困学生。
3.制定计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制定帮扶计划。
4.开展活动:按照计划,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主题活动。
5.跟踪反馈:教师定期与学生沟通,了解帮扶效果。
6.成果展示:学期末,组织成果展示活动。
五、活动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协调。
2.人员保障:教师自愿报名,参与活动。
3.资金保障:学校划拨专款,用于活动开展。
4.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活动管理制度,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六、活动预期效果1.提高贫困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
2.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培养贫困学生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
中职教师结对帮扶工作计划一、帮扶目标我们的帮扶对象是来自贫困地区的中职教师,他们面临着教学条件差、知识水平偏低、教学技能不足等多方面问题。
通过结对帮扶,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为贫困地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高的教育机会。
二、帮扶方式1.定期走访和交流我们将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与被帮扶的中职教师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生活状况和困难需求,指导他们解决问题,提供关心和帮助。
2.短期帮扶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和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开展一些专题培训活动,针对中职教师的教学难点和实际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
3.长期帮扶根据中职教师的需求和问题,制定长期的帮扶计划,包括建设教学资源、提供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引进优质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三、帮扶内容1.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定期的教学观摩、交流研讨、课题研究等形式,指导中职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2.教学资源建设为中职教师引进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教学软件、教学资料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3.教学设备改善根据需求,为中职教师提供一些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设备等,改善教学条件。
4.教学经验交流定期组织中职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分享成功的教学案例和经验做法,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提高。
5.思想政治引领通过一些党课、军训、社团活动等形式,引导中职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帮扶效果评估我们将定期对帮扶对象的教学成果和帮扶效果进行评估。
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对被帮扶的中职教师进行评估,了解帮扶工作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帮扶计划,确保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理想的效果。
五、帮扶合作机制在帮扶工作中,我们将加强与当地政府、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资源和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取得良好效果。
2024年教师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方案____年教师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方案一、背景贫困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减贫成果,但在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贫困户和贫困学生。
贫困家庭的经济困难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教育,导致他们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从而难以改变自身的贫困状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教师的力量,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帮助他们走出贫困。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通过教师帮扶,帮助贫困户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脱贫。
2. 任务:(1)建立帮扶机制:建立教师帮扶贫困户学生的机制,确保每个贫困户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帮助和关注。
(2)制定帮扶计划:每个教师根据贫困户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明确具体的帮扶目标和措施。
(3)提供学习支持:教师要为贫困户学生提供学习方面的支持,包括辅导学习、提供学习资料和教学辅助工具等。
(4)提供生活帮助:教师要帮助贫困户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包括饮食、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需求。
(5)关注心理健康:教师要关注贫困户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信心。
(6)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教师要与贫困户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帮助家长提升教育意识和能力。
(7)评估帮扶效果:定期对帮扶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三、实施步骤1. 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学生信息分发给各学校,并组织教师进行帮扶工作。
2. 教师根据贫困户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明确帮扶目标和措施。
3. 教师与贫困户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
4. 教师提供学习方面的支持,为贫困户学生提供辅导和学习资源,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5. 教师关注贫困户学生的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生活帮助。
6. 教师关注贫困户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信心。
崔巷小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生”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扶贫先扶智、彻底斩断贫困链条”的总体思路,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为首要工作任务,以加强贫困生资助力度、确保适龄学生全部入学为主要工作措施,通过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
二、政策措施1、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一计划”政策,对就读我校的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给予生活补助,保证上级的贫困寄宿生补助全额准确的落实到位,让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够安心读书、读得起书。
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照每生每天4 元的标准,为贫困学生提供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
落实好教科书“一科一辅” 的免费发放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和推荐教辅资料的行为。
2、争取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
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3、做好防流控辍工作。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做好防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工作,关系到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关系到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需要,才能更好的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三、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全体教职工与广大学生家长加强沟通协调,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
同时,成立春晖小学精准扶贫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组长: 杨勇副组长:胡丹芬鱼斌成员:王三刚古宝乾杨温习李建军鱼建国王少英屈志健(二)保证资金落实到位。
对于县级财政拨付贫困贫困学生资助金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要及时精准发放到学生手里(三)建立信息台账。
学校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使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要有相应的信息资料,确保不漏一户贫困户、不漏一个贫困生,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方案1. 前言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为了促进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落实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我校决定通过与贫困地区的学校结对帮扶的方式,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的共同发展。
2. 目的本方案的目的是:通过我校与贫困地区的学校结对帮扶,推进教育公平,强化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同时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落实国家的扶贫政策。
3. 方案具体内容3.1. 结对帮扶的学校我校结对帮扶的学校应该是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中比较薄弱的学校。
3.2. 帮扶的内容1.教学工作:我校将从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师资力量等方面提供支持,帮助贫困地区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素质。
2.学科建设:我校将组织优秀教师深入贫困地区学校,针对学科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校提高教学水平。
3.课外活动:我校将组织学生走进贫困地区的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和文化交流等活动,丰富贫困地区学校的课外文化生活。
4.物资捐赠:我校将组织师生捐赠教学用品、图书、校服等物资,支持贫困地区学校的发展。
3.3. 帮扶的时间我校与贫困地区学校结对帮扶的时间,应该是长期的、稳定的,最少三年以上。
3.4. 帮扶的组织机构本方案实施的具体组织机构如下:1.学校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负责全面领导工作。
2.工作小组:由学校教育专家、教科组长、班主任等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工作。
3.学生志愿者组:由学生自发组织,到贫困地区学校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3.5. 帮扶的评估机制为了确保帮扶工作的落实情况,我们将建立帮扶的评估机制。
具体内容如下:1.定期召开结对帮扶工作会议,汇报工作情况;2.当地教育部门对学校进行考核,相关情况将作为学校的奖惩之一。
3.学校党委、教育教学部门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考核,相关情况将作为帮扶工作的评估依据之一。
4. 预期效果1.推进教育公平,提高帮扶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2.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提高综合素质;4.落实国家的扶贫政策;5.增强校内外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
教师对少数民族贫困生结对帮扶计划XXX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县教体局有关全县教育脱贫相关文件精神,以精准扶贫,不落一人;教育扶贫,育人为本的基础性地位为导向,以“教好每一位学生,温暖每一个家庭”为根本任务,把教育扶贫政策做到家户喻晓。
以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目标,引领广大教师坚守职业道德,弘扬师德大爱,展示师德风范,推动教育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工作。
二、活动主题:全面关爱,精准帮扶三、活动目标坚持教育健康、共享、和谐发展的目标,从根本上树立热爱学生、关爱学生之心,真诚理解、关爱、引导、教育每位学生,在生活上、研究上、心理上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采取有效帮扶措施,为他们营造健康、和谐、平等的成长环境。
四、活动措施对少数民族贫困生实行师生结对帮扶,实现点对点,人对人的帮扶,让每一位教师走困、学困生、留守学生,真正理解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让在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减轻负担,研究上有困难的学生不断进步,做到“教育扶贫,不落一生”。
1.研究辅导对学困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个体帮扶计划,加强研究惯和行为惯的指导帮扶。
帮助解决研究上的困难,培养主动研究,勤学好问的精神。
- 1 -2.生活辅导了解帮扶学生的生活情况,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帮扶,让学生免除后顾之忧,向帮扶对象的家长宣讲教育扶贫资助相关政策,让学生免除后顾之忧,安心研究,快乐成长。
3.情感关怀帮扶教师做好帮扶学生的代理家长,用心呵护学生成长,让他们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定期与帮扶对象家长沟通,,落实家访工作,了解学生的情况,形成在校教师帮扶,在家家长督促的共育局面。
五、帮扶对象情况XXX男五年级家庭住址杨家河镇贺家山村。
父亲车祸去世,母亲改嫁,现在同84岁的祖母生活,家庭没有经济收入,建档立卡户,靠政府贫困兜底保障生活,学困生,留守生。
劳动积极,活泼开朗。
主要帮扶错:树立研究信心,养成良好的研究惯,实施亲情关注。
2018年3月1日。
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活动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我的书桌上,我开始构思这个名为“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的活动实施方案。
这个想法已经在我脑海中盘旋很久,如今终于要落地生根了。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贫困家庭学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教育资源匮乏、生活条件艰苦等,这些困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成长。
为此,我们发起此次“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家庭学生”活动,旨在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活动原则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不泄露学生个人信息,避免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压力。
2.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确保帮扶措施切实有效。
3.长期坚持:结对帮扶不是一时之举,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支持。
三、活动对象1.贫困家庭学生:筛选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帮扶对象。
2.帮扶志愿者: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事业单位员工、高校学生等参与活动,成为一对一的帮扶志愿者。
四、活动内容1.物资帮扶: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如衣物、文具、书籍等。
2.学习辅导:志愿者定期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树立自信心。
3.心理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4.能力培养:组织各类活动,如技能培训、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五、活动实施步骤1.筛选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渠道,了解贫困家庭学生的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
2.招募志愿者: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招募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志愿者,并进行培训。
3.一对一结对:将贫困家庭学生与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结对,建立长期帮扶关系。
4.开展活动:按照活动内容,有序开展物资帮扶、学习辅导、心理关怀和能力培养等活动。
5.跟踪评估:定期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和志愿者的需求,调整活动方案。
六、活动保障1.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为活动提供政策保障。
教师帮扶结对贫困生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 帮助贫困生树立信心,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2. 关注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 培养贫困生的自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工作内容
1. 定期进行家访,了解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和学习状况。
2. 指导贫困生制定学习、生活规划,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3. 在学习方法、心理调适等方面给予贫困生及时的辅导和帮助。
4. 协助贫困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5. 引导贫困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品质。
三、工作方式
1. 每学期至少进行2次家访,深入了解贫困生的家庭情况。
2. 定期与贫困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促进彼此间的信任和了解。
3. 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根据贫困生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4. 组织贫困生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工作效果评估
1. 每学期对贫困生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帮扶方案。
2. 定期邀请贫困生及其家长参加评估会议,听取意见建议,提升工作质量。
3. 在学校和社区建立反馈机制,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实际需求,做出相应调整。
五、工作保障
1. 学校领导及时听取结对贫困生帮扶工作的汇报,提供必要支持和资源。
2. 教师团队全力配合,共同促进结对贫困生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3. 配备专门的帮扶人员,确保每位贫困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师生一对一帮扶工作计划
一、目的
通过师生一对一形式开展帮扶工作,帮助困难学生提升学习效率,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二、人员设置
(1)参与帮扶的困难学生数量为XX人。
(2)参与帮扶的教师数量为XX人。
(3)每个困难学生对应一个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
三、工作内容
(1)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困难点进行了解。
(2)针对学生的学习弱项制定相应帮扶措施。
(3)每周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帮扶辅导,解答学生学习问题。
(4)跟踪学生学习效果,调整帮扶方法。
(5)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推进帮扶工作。
四、工作要求
(1)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真诚地帮助他们。
(2)学生要认真学习,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
(3)教师和学生要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汇报工作效果。
(4)学校提供必要的帮扶条件保障。
五、工作考核
按照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和家长反馈进行工作复核,给予教师相应评价。
如以上内容能满足您"师生一对一帮扶工作计划"的需求,您可以据此修改完善内容。
如有任何问题,请告知。
2016年度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活动方案
为了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保证贫困学生健康成长,保证他们全部入学,结合工作实际,XXX学校决定开展教师帮扶贫困学生活动,特制定以下帮扶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解困”理念,组织全校教师与家境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加强对贫困生的关爱教育,树立贫困学生自强自立精神,为贫困学生营造健康、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让贫困学生学有人教,难有人帮。
二、实施步骤
第一步:宣传准备阶段
时间:3月11日---3月15日
主要任务:调查了解贫困学生基本情况,确定帮扶对象,进行造册登记。
第二步:启动阶段
时间:3月17日上午9点举行启动仪式
主持:
地点:学校操场
会议流程:
1.党总支书记、校长介绍此次活动意义
2.学生代表表态
3.教师向结对学生赠送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
4.师生结对交流
主要任务:
1.建立资助关系,筛选受助学生与教师确定帮助关系,并建立完整档案,制定帮扶计划。
2.全体教师对结对贫困学生进行实质性的帮扶,做好记录。
3.每个月教师写出个人帮扶小结。
4.资料整理、分类、存档。
三、帮扶内容
根据我校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对帮扶活动从下方面开展:
1.建立贫困学生的信息库
2.建立健全教师与帮扶学生的谈心制度教师要经常与结对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定期家访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定期召开教师、受助学生、家长座谈会。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贫困学生,结对教师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 加强与帮扶学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
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建立研讨、交流制度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帮扶工作的效果,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
XXX小学校
二0一六年三月十日【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