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重大事件.
- 格式:ppt
- 大小:5.37 MB
- 文档页数:97
河北党史大事记前言河北省是中共党组织建立较早的地区之一。
自1922年4月河北地方党组织建立以来,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百折不挠的斗争,取得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胜利,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走上了繁荣富强之路。
中共河北历史作为中共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部凝聚河北人民近80年革命斗争和建设的“活生生的教科书”。
五四运动席卷直隶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河北时称直隶,省会驻天津。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的消息传到直隶,全省纷纷响应。
5月5日至6日,天津、唐山、保定的大、中学校学生集会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
从5月12日开始,先后成立了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学生会、天津学生联合会、保定学生联合会等组织。
5月23日,天津学联组织10000多名学生罢课,24日,保定中等以上学生2000余人举行总罢课。
承德、沧县、宣化、邢台等地学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帝爱国宣传活动。
唐山、保定等地学生还派代表进京声援。
为抗议北洋军阀政府逮捕学生,6月5日至10日,保定、天津等地各界群众开始罢工、罢课、罢市,并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响应上海的三罢斗争。
直隶人民的反帝斗争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
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开办留法勤工俭学是一个进步的半工半读的留学运动。
为了从西方探寻救国真理,五四运动前后,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人在全国开展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917年,李石曾在保定育德中学开办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到1921年6月,共举办4期。
刘少奇、李维汉、李富春等都参加了学习。
同时,在高阳县布里村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初级预备学校,到1920年夏,共培养3期,蔡和森曾任国文教员。
在长辛店、北京、天津等地也开办了近20所旅法勤工俭学预备班。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五四运动以后,在李大钊和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领导下,从1921年到1922年,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纷纷奔赴直隶各地,宣传马克思主义。
党史大事记时间表时间事件备注1920年8月 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上海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12名代表: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寿、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福海(旅日)、包惠僧 12名代表代表53名党员1922年7月 中共二大在上海举行,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1922年1月 香港海员罢工 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2月7日吴佩孚血腥镇压罢工工人,史称二七惨案。
1923年6月 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年1月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孙中山),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20多位共产党员参加了这次大会 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1925年1月 中共四大 明确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为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1925年5月 五卅运动 而揭开了(1925-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序幕。
标志着国民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叶挺独立团当先锋1927年-1937年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十年内战”或“土地革命”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大革命失败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 汉口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1927年8月1日 举行“八一”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政权是枪杆子中取得的。
长征中共史之重要节点在中共历史中,长征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
长征是中共第一次全面的战略撤退,也是一次艰苦的远征。
这场长征在中共党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戮力推进中国革命的标志,也是中国革命成功的转折点。
本文将分析长征期间几个重要节点,并探讨它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影响。
一、中央红军撤离江西苏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从江西苏区开始了长征。
长征的起点就是中央红军撤离江西苏区。
这个节点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艰难局势。
中央红军撤离江西苏区是受到了敌人的长期围剿和侵袭,同时也是中共中央根据革命形势作出的战略调整的结果。
这个重要节点对中共党史具有深远的影响,使中央红军从一个苏区迁移到另一个苏区,确保了中共的生存和发展,为后续的长征创造了条件。
二、巍峨的井冈山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在长征中,井冈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节点。
井冈山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央红军得以在当地建立根据地,对抗国民党的进攻。
井冈山地区的党组织、军队和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巩固的革命阵地。
这个节点对中共党史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困境中寻求出路的决心和智慧,为长征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瑞金会议的召开在长征中,中央红军经过艰苦的远征,终于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瑞金。
在瑞金,中共中央召开了重要的瑞金会议。
这个会议是中央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的召开对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瑞金会议对于中央红军来说意味着重新凝聚力量、整顿纪律,并制定了新的斗争策略和方针。
瑞金会议是中共中央作出的一个勇敢决策,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取得的重大成果。
四、遵义会议的召开遵义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
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取得了对中共中央实权的掌控,并确立了他的军事指挥地位。
这个节点是中共在长征途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关于妇女运动内容摘录)中共广东省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广东党史大事记》第170页,第、、页,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
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向北平郊区宛平县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第二十九路军一部奋起抵抗。
从此全国抗日战争开始。
8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号召全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军的侵略。
卢沟桥事件的消息传到广东后,广东各界民众纷纷举行声援二十九路军的活动。
12月,在中国广州党组织推动帮助下,广东妇女团体联席会议成立。
参加联席会议的有省、市妇抗敌同志会以及省女界联合会、市妇女会、女权大同盟、车衣女工会、中山大学女同学会等。
联席会议成立后,协调了各妇女团体的行动,在抗日宣传、募捐献金、医护慰劳、救济收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1938年5月31日,日军飞机疯狂轰炸广州,广州市民死伤惨重。
以后日机多次空袭广州。
中共广东省委指示在你敌机轰炸期间的中心工作是:防空救护,慰问抚恤等。
为适应战时工作需要,建立妇女战时妇女团,并成立战时工作联系会议等统一战线领导机关,统一指挥各项防空救护工作。
8月13日,在中共广东党组织的推动下,全省开展“八一三”抗日救亡献金运动。
广州、香港两地的献金运动最热烈,前后进行了10天。
与会群众慷慨解囊,踊跃献金,并热情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10月21日,日军占据广州,接着,广州外围的南海、顺德、番禺、从化、花县,三水等地也相继沦陷。
3、1939年3月9日,广东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话成立。
中共广东省先后选派、动员了区白霜、杨衡芬(杨行)等100多名女党员和进步女青年进入该会工作。
她们已公开合法省份积极开展抗日宣传、举办妇女干部训练班、识字班,组织妇女战时工作队,妇女生产团。
以及到前线抢救难童、妇女,建立保育院,积极推动妇女参加抗日运动。
《粤海魂》193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着神州大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狂呼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党史历史大事件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爆发的以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新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开始,并由此引起了一场广泛的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运动。
2、党的早期组织1920年8月,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在上海成立。
此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3、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出席大会的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山东代表是王尽美、邓恩铭。
4、党的第一部章程1922年7月召开的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5、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前后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余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人以上。
6、第一次国共合作党的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7、五卅运动中国人民以上海工人为主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25年5月30日发动的反帝爱国的革命群众运动。
五卅运动的爆发,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8、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掌握或影响下的北伐军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10、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等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1、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
党史及毛泽东思想一、中共成立重大会议1、“一大”召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举行。
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参加,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列席了会议。
“一大”内容①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目标是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实现共产主义。
③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选举了党的中原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和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
2、中共“二大”召开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心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①基础:认识a.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
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
②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3.中共“三大”主要内容⑴召开: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⑵主要内容: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把国民党改组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政党。
4、八七会议①召开: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
②内容:a.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工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b.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⑴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⑵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
⑶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5、遵义会议⑴召开: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党史大事记(1921年—1949年)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最后一天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
1922年1月21日至2月2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国民党以及中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妇女等革命团体的代表参加了大会。
1922年8月,李大钊、陈独秀等同孙中山等国民党领导会晤,商谈国共合作事宜,孙中山决定实行联俄联共,并邀请共产党员帮助改组国民党。
1922年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在湖南党组织和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的组织领导下,举行罢工。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在郑州举行成立大会。
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2月7日,军阀吴佩孚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二七惨案”。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有共产党人参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924年5月5日,设立在广州黄埔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学员开始入学,这是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孙中山建立的训练革命军官的学校,为革命军队培养了大批军官。
1924年6月17日至7月8日,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王荷波、彭述之、刘清扬出席了大会。
李大钊在讨论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时作了发言。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日本大班(厂长)率领打手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打伤多人,工人罢工反抗。
28日,中共中央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发动群众举行反帝示威,并成立了上海总工会。
30日,上海学生及其他群众代表举行反帝游行、讲演,租界巡捕开枪镇压,酿成“五卅”惨案。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帝高潮从上海迅速席卷全国,形成大规模的五卅运动。
陕西党史重大事件:长征落脚点 2011年05月06日20:33 来源:《陕西日报》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召开联席会议的周家硷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西党组织先后领导建立了渭北、陕甘边、陕北、川陕、鄂豫陕以及由陕甘边、陕北根据地统一而成的西北革命根据地。
这些根据地在陕西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西北革命根据地最终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中心区区域曾多次改变。
1933年以陕西耀县照金为中心;1934年以甘肃庆阳县南梁为中心;根据地的范围先后包括耀县、旬邑、淳化、宜君、正宁、宁县、中部(今黄陵)、富县、合水、庆阳、华池、保安等县的部分地区。
陕甘边特委,1933年3月8日在耀县(今铜川市耀州区)照金成立,特委书记金理科(后为秦武山),特委军委书记习仲勋。
1933年4月5日,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主席周冬至、副主席习仲勋;1934年11月,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在南梁荔园堡成立,习仲勋任主席,贾生秀、牛永清任副主席。
下辖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和赤安、华池、庆北县苏维埃政府。
红二十六军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军事力量。
陕北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共陕北特委领导下逐步建立起来的,它的区域包括延长、延川、安定、安塞、清涧、米脂、横山、绥德、佳县、吴堡、神木、府谷、靖边等县大部或一部。
陕北特委,1928年4月于绥德成立,刘志丹、吉国祯、赵伯平、马明方、崔田夫等先后任书记或负责工作。
陕北特委先后下辖府谷、神木、佳县、横山、米东、吴堡、绥德、绥靖、清涧、安定、赤源、秀延、延川等13个县委。
1935年1月,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马明方任主席,崔田民、霍维德任副主席。
先后领导了包括赤源、秀延、延安等在内的16个县苏维埃政府(革委会)。
红二十七军是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军事力量。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1935年1月21日,刘志丹到水晶沟看望正在养伤的谢子长,就陕北和陕甘边两个根据地党和军队的统一领导及粉碎国民党第二次“围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党史学界出版了一大批有影响、有质量的权威党史专著,这一系列党史著作的出版发行,对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学习党史,今天给大家精心挑选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希望文章对大家有所启发。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一: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前,占全国面积约三分之一的东北、华北等老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1]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条件,在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新近解放的地区( 即“新区”,所涉农业人口数和土地面积都占全国总数的2 /3 以上。
) 继续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简称《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亦称《五四指示》),把抗日战争时期削弱封建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消灭封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因而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他们踊跃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巩固解放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二: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们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
人民公社好朱宣咸作关于在我国农村建立“大社”的思想,早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中已初见萌芽。
1956年完成了高级合作化,每社平均200户左右。
1957年冬和1958春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又出现了联队、联社。
毛泽东考虑到当时以大搞兴修水利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需要,觉得需要办大社。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
意见指出:“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
新中国成⽴后的重⼤历史事件有哪些_新中国成⽴后的重⼤历史事件解析 改⾰开放以来,全国党史学界出版了⼀⼤批有影响、有质量的权威党史专著,这⼀系列党史著作的出版发⾏,对⼴⼤党员和⼲部群众学习党史,今天店铺给⼤家带来了新中国成⽴后的重⼤历史事件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新中国成⽴后的重⼤历史事件⼀:⼟地改⾰运动 ⼟地改⾰是中国⼈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场深刻的社会⾰命,是中国民主⾰命的⼀项基本任务。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命时期,就提出了彻底的⼟地⾰命纲领,领导了解放区的⼟地改⾰。
新中国成⽴前,占全国⾯积约三分之⼀的东北、华北等⽼解放区已基本完成⼟地改⾰,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1] 新中国建⽴初期,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命的任务,并为社会主义⾰命和建设创造条件,在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等新近解放的地区( 即“新区”,所涉农业⼈⼝数和⼟地⾯积都占全国总数的2 /3 以上。
) 继续开展了⼟地改⾰运动。
[2] 1946年5⽉4⽇,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地问题的指⽰》,简称《关于⼟地问题的指⽰》(亦称《五四指⽰》),把抗⽇战争时期削弱封建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消灭封建实⾏“耕者有其⽥”的政策,因⽽获得了⼴⼤农民的拥护,他们踊跃参军参战,⽀援前线,巩固解放区,积极配合中国⼈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旧中国的⼟地制度极不合理,占农村⼈⼝总数不到10%的地主、富农约占有农村70~80%的耕地,他们以此残酷地剥削农民。
⽽占农村⼈⼝总数90%以上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则只占有20~30%的耕地,他们终年⾟勤劳动,却不得温饱。
这是旧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根源之⼀。
地主阶级不仅凭借占有的⼤量⼟地进⾏残酷的经济剥削,⽽且与官僚、特务勾结在⼀起,任意欺辱和鱼⾁百姓。
双塔村地主王汉章叫佃户马义⼭出差,因事晚了点,王汉章即⽤⽪鞭将其眼珠打淌。
喂马的长⼯巩荣⽯⽆辜被王汉章活活打死。
此外,不少⼤地主还养着“团防”,作为镇压劳动⼈民的⼯具。
整体纲要: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淞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重大历史事件: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石库门的一幢房屋里秘密举行,成就了中国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大会的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四史”专题学习资料-党史“四史”专题学习资料党史“学‘四史’ 守初心——党史篇”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为时间轴,记录了这99年来的光辉岁月。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
派出13名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纲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二、二大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1922年7月,二大在上海举行。
最低纲领为: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为: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社会。
三、党的三大1923年6月12~20日,在广州召开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做了准备。
四、北伐战争192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北伐,直接目标是受帝国支持的北洋军阀。
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五、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领导下,在南昌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六、“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着重批判了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选出瞿秋白为首的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七、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湘鄂边界秋收起义爆发。
10月上旬,毛泽东率领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三湾改编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这是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19 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学生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
5月《新青年》六卷五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7月25日俄国苏维埃政府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皇俄国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废除俄国在中国的特权。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20年5月1日《新青年》等一批进步刊物出版纪念专号或发表纪念文章,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8月22日在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
他与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派来接替维经斯基工作的尼克尔斯基会合,并很快同当时主持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工作的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在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筹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后,建议及早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7月23日-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即中国工会办事处)在上海成立。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22年5月5日-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7月16日-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月孙中山决定实行联俄联共,并邀请共产党员帮助改组国民党。
8月29日-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全体会议。
10月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北京。
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23年1月1日广东海丰县农会成立,彭湃任会长,会员约十万人,占海丰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
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县农会3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组成大元帅府。
在上海期间,孙中山已接受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意见,开始进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但在国民党内遇到很大的阻力。
4月中共中央由北京迁回上海。
6月12日-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6月15日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瞿秋白担任主编10月6日鲍罗廷抵达广州。
随后,鲍罗廷同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广州的中央执行委员开会,讨论改组国民党的方法,并决定力劝孙中山召集改组国民党的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