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简化太极拳太极拳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40
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课时计划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课时计划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课时计划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课时计划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课时计划第周年月日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课时计划第周年月日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课时计划第周年月日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课时计划第周年月日24式简化太极拳考试方法及标准一、方法:(一)学生以2--3人一组,一排站立;听音乐进行考试。
(二)太极拳评分标准最高为100分。
(三)根据演练技巧及错误动作进行扣分。
(四)缺课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考试和补考。
(五)因病、因事未测和不及格者,在测验后一周内由任课教师进行补考。
二、标准:(一)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腿法符合规格要求。
凡每出现一次轻微错误扣2分,每出现一次显著错误扣3分,每出现一次严重错误扣5分;一个动作同时出现多种错误时,扣6---10分。
(二)运劲顺达、力点准确、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1—3分,显著不符者扣4—6分,严重不符者,扣7—10分。
(三)神态自然、意识集中、速度适宜、风格突出。
凡与要求轻微不符者,扣1—3分,显著不符者,扣4--6分,严重不符者,扣7—10 分(四)没有完成套路:凡学生没有完成套路中途退场者,不予评分。
(五)遗忘:每出现一次遗忘,根据不同程度,扣1—3分。
(六)失去平衡:每出现一次摇晃扣1分,每出现一次附加支撑扣2分,连续出现附加支撑扣3分。
(七)重做:凡考生因动作遗忘、失误等原因造成考试中断者,可重做一次,扣10分(从90分打起)。
(八)套路考试时间(以24太极拳的音乐时间为准):所做动作应与音乐相符。
凡完成套路超出或不足规定时间达1秒至5秒扣2分,达5.1秒至10秒扣3分,依次类推。
(九)动作数量:动作数量超出或不足,每多或少一个动作扣3分。
(十)动作方向:凡偏离规定方向45°以上,每出现一次扣1分。
二十四式太极教案教案标题:二十四式太极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太极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2. 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体力、灵活性和集中精神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大纲:一、导入活动(5分钟)1. 引导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2. 呈现太极拳在当代社会中的益处,激发学生对太极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形式。
2. 详细解释每个动作的要领和关键点。
3. 提供示范和演示,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学习每个动作。
三、实践训练(30分钟)1. 分组训练,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2. 指导学生按照指令进行二十四式太极拳的练习。
3. 在训练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和流畅性。
4. 提供个别指导和纠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运用正确的技巧。
四、总结回顾(5分钟)1. 鼓励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和练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强调太极拳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练习。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练习和探索太极拳的更多变化和应用。
2. 提供相关资料、视频和链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太极拳的更多内容和技巧。
3. 鼓励学生参加太极拳社团或相关活动,与他人交流学习。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训练中的动作准确性和流畅性,给予即时的指导和纠正。
2. 听取学生的回顾和总结,了解他们对太极拳的理解和体会。
3. 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继续练习并准备一份简短的反馈报告。
教学资源:1.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视频2. 太极拳起源和发展的介绍资料3. 太极拳练习音乐4. 相关文章和书籍这个教案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主题,旨在向学生介绍太极的起源和发展,并将二十四式太极拳作为学习内容。
教案通过讲解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体力、灵活性和集中精神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合作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和流畅性,并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探索太极拳的更多变化和应用。
(完整版24式太极拳精品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完整版的24式太极拳。
教学内容来源于教材《太极拳入门与提高》的第二章节,具体包括太极拳的基本原理、24式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以及动作的连贯与流畅。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动作,达到熟练程度。
2. 培养学生呼吸与动作的协调性,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动作的连贯与流畅,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
重点:基本动作的准确性,动作之间的衔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瑜伽垫、太极服装、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观看太极拳教学视频,初步了解太极拳的动作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太极拳基本原理(10分钟)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健身效果等,让学生对太极拳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分组学习基本动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带领学习基本动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讲解,分析动作要领,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5.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24式太极拳,教师及时纠正动作错误,指导呼吸与动作的协调。
6. 小组展示与评价(10分钟)7. 熟练练习(1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提高动作熟练度。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4式太极拳2. 教学内容:基本原理动作要领呼吸与动作配合动作连贯与流畅3.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动作呼吸与动作协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每个动作的正确名称和动作要领。
描述呼吸与动作配合的方法。
2. 答案:动作名称和要领见教材《太极拳入门与提高》第二章节。
呼吸与动作配合:吸气时,动作徐缓;呼气时,动作有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
24 式简化太极拳教案课时计划要求:快静齐要求:动作到位、活动充分、动作协调1.讲解、示范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要集中(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部分3.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二、24 式太极拳第二式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动作要领:简化太极拳——左右野马分鬃。
1.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2.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右手落在右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3.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撇(45 度-60 度),随后脚掌慢慢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转,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放在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必须宽松舒展。
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轴。
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
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成45~60 度(需要时后脚脚跟可以后蹬调整)。
野马分鬃式的弓结束部分点地;眼看左手。
4.右腿向右前方迈出,左腿自然伸直,成右弓步;同时上体右转,左右手随转体分别慢慢向左下右上分开,右手高与眼平(手心斜向上),肘微屈;左手落在左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指尖向前;眼看右手。
(完整版)24式太极拳教案全集目录CONTENCT •太极拳概述与24式太极拳简介•基本技术动作解析•套路演练与教学分解•攻防含义与实战应用•教学方法与技巧探讨•课程总结与展望未来01太极拳概述与24式太极拳简介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起源太极拳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武术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
其起源可追溯到明朝张三丰所创的武当太极拳。
发展太极拳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逐渐演变出多种流派和套路。
其中,24式太极拳是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专家编写的简化太极拳套路,适合广大群众练习。
24式太极拳特点及作用特点24式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姿势舒展大方,注重呼吸配合和意念控制,具有鲜明的武术特点和健身效果。
作用24式太极拳能够调节身心、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对于防治多种慢性疾病具有显著效果。
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通过学习24式太极拳,掌握其基本动作和技法,理解太极拳的健身原理和武术内涵,培养优雅的气质和良好的身体姿态。
要求学习者需保持谦虚、认真的态度,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注重动作规范、呼吸配合和意念控制等方面的练习。
02基本技术动作解析手型、步型与身法手型太极拳的手型主要有拳、掌、勾三种。
拳要握实,掌要舒展,勾要自然。
步型步型有马步、弓步、仆步、虚步等。
马步要稳,弓步要蹬,仆步要沉,虚步要轻。
身法身法要求中正安舒,不偏不倚,含胸拔背,松腰落胯。
呼吸配合与意念控制呼吸配合太极拳的呼吸讲究“气沉丹田”,通过腹式呼吸来配合动作的变化。
吸气时,腹部自然隆起;呼气时,腹部自然内收。
意念控制练习太极拳时要做到“用意不用力”,通过意念来引导动作的运行,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80%80%100%基本技术动作示范及讲解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并拢,两手自然下垂于大腿两侧。
目视前方,神态自然。
上体微向右转,右手随之向右前方弧形摆起,高与肩平;同时左手向右下方采按至右胯旁。
目视右手。
右脚向前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同时左手翻转向下至左腹前,右手微向右转至右胸前。
24式简化太极拳教案课时计划、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开立,1 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放在大腿外侧,眼向前平看。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或收腹。
精神起势由立正姿势开始,要集中( 本).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手高2然后左脚向左分开,成开立步。
与肩平,与肩同宽,手心向下。
要点:两肩下沉,两肘松垂,手指自然微屈。
屈膝松腰,臀部不可凸出,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中间。
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式太极拳第二式左右野二、24马分鬃、白鹤亮翅动作要领:简化太极拳——左右野马分鬃。
.上体微向右转,身体重心移1至右腿上;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分平屈,手心向下,左手经体前向右下划弧放在右手下,手心向上,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眼看右手。
.上体微向左转,左脚向左前2方迈出,右脚跟后蹬,右腿自然伸直,成左弓步;同时上体继续向左转,左右手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手心右下分开,左手高与眼平(,肘微屈;右手落在右斜向上) 胯旁,肘也微屈,手心向下,要点:上体不可前俯后仰,胸部指尖向前;眼看左手。
必须宽松舒展。
.上体慢慢后坐,身体重心移3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
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至右腿,左脚尖翘起,微向外轴。
),随后脚掌慢慢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度度撇(45-60匀一致。
做弓步时,迈出的脚先踏实,左腿慢慢前弓,身体左是脚跟着地,然后脚掌慢慢踏转,身体重心再移至左腿;同实,脚尖向前,膝盖不要超过脚时左手翻转向下,左臂收在胸尖;后腿自然伸直;前后脚夹角前平屈,右手向左上划弧放在成45~左手下,两手心相对成抱球状,60度( 需要时后脚脚跟可。
野马分鬃式的弓) 以后蹬调整右脚随即收到左脚内侧,脚尖⑥与④解同,只是左右相反。
简化太极拳第三势——三、24 白鹤亮翅.上体微向左转,1动作要领:左手翻掌向下,左臂平屈胸前,右手向左上划弧,手心转向上,与左手成抱球状;眼看左手。
.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2身体重心移至右腿,上体先向右转,面向右前方,眼看右手;然后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同时上体再微向左要点:完成姿势胸部不要挺出,转,面向前方,两手随转体慢两臂上下都要保持半圆形,慢向右上左下分开,右手上提左膝要微屈。
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案全集Word版教案名称:二十四式太极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材,第9册,第四章“武术”,第二节“太极拳”。
本节课主要教授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套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历史和特点,培养对太极拳的兴趣。
2. 学生能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并能流畅地完成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套路。
3. 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套路。
难点: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和呼吸的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DVD播放机、太极拳套路光盘、太极拳图解。
学具:笔记本、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太极拳套路光盘,让学生对太极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包括太极步、太极手、太极云手等,并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 套路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套路,并讲解每个动作的名称和要领。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
4. 练习与指导(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太极拳基本动作1. 太极步2. 太极手3. 太极云手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1. 起式2. 野马分鬃3. 白鹤亮翅4. 搂膝拗步5. 手挥琵琶七、作业设计:1. 熟记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动作要领。
2. 按照教材上的图解,自学太极拳的套路,并能够流畅地完成。
3. 写一篇关于太极拳的学习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学生掌握情况较好。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动作习惯。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太极拳的实战演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太极拳的实战技巧。
拓展延伸: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太极拳的比赛视频,了解太极拳的最高境界,激发学生对太极拳的热爱。
(完整版24式太极拳优质教案全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完整版的24式太极拳。
教学内容依据《太极拳普及教材》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基本动作、以及24式太极拳的完整套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其历史背景和健身价值。
2. 让学生熟练掌握24式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24式太极拳的套路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乐播放设备、太极拳动作分解图。
2. 学具:瑜伽垫、太极服装、饮用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讲述太极拳的历史起源和健身效果,引发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
2. 理论知识学习(5分钟):讲解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如呼吸、动作、节奏等。
3. 基本动作练习(10分钟):教授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如太极步、太极掌、太极腿等。
4. 24式太极拳套路学习(1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组跟随教学视频学习24式太极拳套路。
5.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设置一个轻松愉快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练习太极拳。
6. 例题讲解(5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讲解和纠正。
7.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跟随音乐独立完成24式太极拳套路,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24式太极拳教学2. 内容:a. 太极拳基本理论b. 24式太极拳动作要领c. 呼吸与动作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练掌握24式太极拳套路,录制练习视频。
2. 答案:视频提交至班级群,由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录制练习视频及教师评价。
2024年小学武术《24式太极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武术教材第四章《太极拳基础》,详细内容为24式太极拳的起式至白鹤亮翅部分,包括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型、身法和呼吸。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4式太极拳起式至白鹤亮翅的基本动作要领,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动作连贯性和呼吸的配合。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型和身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太极拳教学视频、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瑜伽垫、太极拳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太极拳热身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太极拳的韵味。
2. 讲解太极拳的基本知识(10分钟)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作用,强调太极拳对身体、心理和精神的益处。
3. 示范讲解起式至白鹤亮翅动作(15分钟)分步骤示范讲解动作,强调动作要领,指导学生模仿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细节。
6. 学生展示(5分钟)邀请部分学生进行动作展示,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提高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4式太极拳起式至白鹤亮翅2. 步骤:a. 起式b. 左右野马分鬃c. 白鹤亮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复习起式至白鹤亮翅的动作,每个动作至少练习5遍。
b. 家长协助录制练习视频,至班级群。
2. 答案:a. 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观看视频,给予评价和指导。
b. 优秀作业将在下节课进行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观看太极拳比赛视频,了解太极拳的更高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太极拳的动作连贯性和呼吸的配合。
2.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基本步法、手型和身法。
24式简化太极拳太极拳教案
太极拳课基础知识教学计划
课题: 24式简化太极拳简介和动作要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太极拳,记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2.让学生知道练习太极拳时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学习太极拳的意识
教学重点:记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
教学难点:练习太极拳的注意要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
尽管它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显精练,动作更显规范,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
演练太极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心静体松。
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二、圆活连贯。
“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
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
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
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
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
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
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
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
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三、虚实分明。
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
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
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上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
(注:重复两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于,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
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
膝挑掌。
十八、右玉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⑨弓步推架。
十九、左玉女穿梭
①后坐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二十、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⑦虚步插掌
二十一、闪通臂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二、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
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三、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四、十字手、收势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④收脚合抱,⑤旋臂分手,⑥下落收势。
第 1 次课
时间:
第2次课
时间:
第 3 次课
时间:
13
第 4 次课
时间:
16
第 5 次课
时间:
19
第 6 次课
时间:
22
第7 次课
时间:
25
第8 次课
时间:
28
第9次课
时间:
31
第10 次课
时间:
34
第11 次课
时间:
37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