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胀土的工程特性胀缩性超固结裂隙.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10
膨胀土改良摘要:本文综合分析化学试剂对膨胀土的改良效果,得出改良处理后的膨胀土的颗粒组成、物理力学性质、胀缩特性均有明显的改善,力学强度得到提高。
可以用作工程建设材料。
关键词:膨胀土,胀缩性,物理性质,强度膨胀土是一种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干裂的特种粘性土,其主要工程性质表现为多裂隙性、超固结性、强亲水性和反复胀缩性,矿物成分以强亲水性矿物蒙脱石和伊利石为主。
膨胀土的膨胀潜势明显依赖于土中的粘土矿物成分及其含量。
【1】;膨胀土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极广,迄今发现存在膨胀土的国家达40多个,遍及六大洲。
我国是膨胀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先后有20多个省区发现有膨胀土川。
由于膨胀土的胀缩特牲、裂隙性、超固结性的基本特性显著,在其基本特性的复杂共同作用下,使得膨胀土的工程性质极差,,使膨胀土地区的房屋建筑、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工程等经常遭受巨大的破坏【2】;随着膨胀土工程问题的增多,对膨胀土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岩土工程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并成为世界性的共同课题。
目前国内常用的膨胀土加固改良方法有很多,如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其中化学方法是较常用的改良方法。
常用的化学改良剂有石灰、水泥和粉煤灰等,【3-4】还有的学者用ESR生态改性剂[5]和高炉水渣【6】等对膨胀土进行改良。
本文从石灰、水泥粉煤灰及ESR生态改性剂等改良膨胀土的物理性质,胀缩性、强度综合分析其改良效果。
1膨胀土胀缩机理膨胀土的矿物学理论研究者从矿物晶格构造出发,认为膨胀土的膨胀取决于膨胀土的矿物成分及其结构(廖世文,1984;GrimeRe,1986)及颗粒表面交换阳离子成分(Ingles、0.G,1968)等;膨胀土物理化学理论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是晶格扩张理论和双电层理论。
晶格扩张理论认为,膨胀土晶格构造中存在膨胀晶格结构,水易渗入晶层间形成水膜夹层,从而引起晶格扩张,使土体体积增大。
但晶格扩张理论仅仅局限于晶层间吸附结合水膜的楔入作用,而没有考虑粘土颗粒间及聚集体间吸附结合水的作用。
浅谈路基膨胀土处理作者:杨振生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6期杨振生1.2(1.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 150040; 2.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 150086)摘要:对膨胀土的特性及膨胀土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了掺无机结合料改性的方法对膨胀土地区路基进行了处理,为膨胀土路基施工技术提供了工程借鉴。
关键词:路基膨胀土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c)-0060-011 膨胀土的特性膨胀土是一种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开裂的特种黏性土。
其矿物成分以强亲水性矿物蒙脱石和伊利石为主。
在自然条件下,多呈硬塑或坚硬状态,裂隙较发育,常见光滑面和擦痕,裂缝随气候变化张开和闭合,并具有反复胀缩的特性;多出露于二级及二级以上的阶地,山前丘陵和盆地边缘,地形坡度平缓,无明显自然陡坎。
主要特征有胀缩性、裂隙性和超固结性。
2 国内外膨胀土路基的处理方法(1)掺无机结合料改性:该类方法中,掺石灰是最普遍、最成熟的和路基规范所提倡的方法;用水泥、粉煤灰等掺加剂进行土质改良也进行过一些研究,主要用于土的综合稳定。
(2)换填法:这是一种可靠的方法,但对大面积膨胀土分布区,将开挖膨胀土全部废弃不仅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且借土费用将随运距的增大而提高,使得该方法的应用变得不经济,同时借弃土还会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
(3)封闭包盖法:针对引起膨胀土路堤浅层破坏的主要外因是干湿循环的气候作用,通过采用好土、石灰土或土工织物包边对路堤进行封闭,阻隔干湿循环作用对膨胀土路堤的影响,达到加固膨胀土路堤的目的,该方法在国内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
其最大特点是施工便利、造价低、生态环境效益好,因包盖厚度及封闭有效性的评价缺乏相应的标准,使该法的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4)土工织物加固法:大量的试验和工程实例表明,在边坡素土中水平铺设一定量的加筋材料,可以吸收一部分土体因干缩产生的收缩应力,防止坡面严重开裂为外界环境的水分入渗提供通道;加筋可以提高路基边坡表层土体的抗剪强度和整体性。
1、膨胀土的定义膨胀土是在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多裂隙和显著胀缩特性的特殊性粘土。
膨胀土是一种对于环境变化,特别是对于湿热变化非常敏感的土,其反映是发生膨胀和收缩,产生膨胀压力。
2、膨胀土的主要物理力学特征⑴粒度组成中,通常黏粒(d<2μm )含量不大于30%.⑵粘土矿物成分中,伊利石和蒙脱石等亲水性矿物占主导地位。
⑶土体湿度增高时,体积膨胀并形成膨胀压力;土体干燥失水时,体积收缩并形成收缩裂缝,反复的干缩湿胀,使土中的裂隙发育,不仅破坏土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且也形成了地表水浸入的通道,同时水的浸入又加速了土体的软化及裂隙生成。
(裂隙性)⑷膨胀、收缩变形可随环境变化往复发生,导致土的强度衰减。
(强度衰减性)⑸多数属于液限大于50%的高液限土。
⑹超固结性:膨胀土在沉积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堆积,土体将随着堆积物的加厚而产生固结压密。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地质作用的复杂性,土在自然界的沉积作用并不一定都处于持续的堆积加载过程,而是常常因地质作用而发生卸载作用。
膨胀土在反复胀缩变形过程中,由于上部荷载(土层自重)和侧向约束作用,土体在膨胀压力作用下反复压密,土体表现出较强的超固结特性。
这种超固结与通常的剥蚀作用产生的超固结机理完全不同,是膨胀土由于含水率变化引起的膨胀压力变化产生的,是膨胀土特有的性质。
3、工程建设中的膨胀土问题⑴在天然状态下,膨胀土通常强度高,压缩性低,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取样时难以发现宏观裂纹。
但一旦在大气中暴露,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很快出现大大小小的裂纹,土体结构迅速崩解,透水性不断增加,强度迅速减小直至为零。
膨胀土边坡在极缓的情况下发生滑动。
“逢堑必滑,无堤不塌”。
“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天晴张大嘴,雨后吐黄水”是膨胀土强度特性和胀缩性规律的高度写照。
⑵膨胀土素土作为堤坝回填土时,因其干密度与含水率关系非常密切,很难压实,压实质量难以控制。
若碾压质量不好,在运行过程中,填土含水率增加时土体极易产生膨胀变形,含水率降低也会在土体中产生干缩裂隙,使土体渗透性变化,外界水分极易进入。
一、膨胀土及其工程性质膨胀土是颗粒高分散、成分以黏土矿物为主、对环境的湿热变化敏感的高塑性黏土。
它是一种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干裂的特殊土,工程界常称之为灾害性土。
它的主要特征是:⑴粒度组成中粘粒(<2μm)含量大于30%;⑵黏土矿物成分中,伊利石-蒙脱石等强亲水性矿物占主导地位;⑶土体湿度增高时,体积膨胀并形成膨胀压力;土体干燥失水时,体积收缩并形成收缩裂缝;⑷膨胀、收缩变形可随环境变化往复发生,导致土的强度衰减;⑸属液限大于40%的高塑性土;⑹属超固结性黏土。
膨胀土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极广,遍及六大洲。
我国是膨胀土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先后有20多个省区发现有膨胀土。
近地表的浅层膨胀土不仅裂隙特别发育,而且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是一种典型的非均匀三相介质。
土质干湿效应明显,吸水时,土体膨胀、软化,强度下降;失水后土体收缩,随之产生裂隙。
膨胀土的这种胀缩特性,当含水量变化时就会充分显示出来。
反复的胀缩导致了膨胀土土体的松散,并在其中形成许多不规则的裂隙,从而为膨胀土表面的进一步风化创造了条件。
裂隙的存在破坏了土体的整体性,降低了土体的强度,同时为雨水的侵入和土中水分的蒸发开启了方便之门,于是,天气的变化进一步导致了土中含水量的波动和胀缩现象的反复发生,这进一步导致了裂隙的扩展和向土层深部发展,使该部分土体的强度大为降低,形成风化层。
这种风化层的最大深度大致在气候的影响深度范围内,一般在1.5-2.0 m,最大深度可达4.0 m。
膨胀土的应力历史和广义应力历史决定了膨胀土具有超固结性,沉积的膨胀土在历史上往往经受过上部土层侵蚀的作用形成超固结土。
膨胀土由于卸荷作用也能引起土体裂隙的发展,边坡的开挖,对土体产生了卸荷作用,这种卸荷对土中存在隐蔽微裂隙的膨胀土来说,必然会促进裂隙的张开和扩展,尤其是在边坡底部的剪应力集中区域裂隙面的扩展更为严重,这些区域往往是滑动开始发生的部位。
卸荷裂隙的扩展与膨胀土的超固结特性密切相关。
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第6期4.4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建筑信息化过程中要实现BIM 的有效应用,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
之所以要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在实现建筑信息化和BIM 结合之后,原有的建筑信息化管理体系打破,原有的管理结构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二者结合后的管理对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的使用要求更高,所以必须要利用现代化人才做管理,因此企业要基于管理实践做人才的针对性培养。
第二是在二者结合后,BIM 成为了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要充分的利用BIM 所展示和提供的信息,需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BIM 数据信息的提取,这与一般的工作相比难度是比较高的,需要由专业人员来操作。
简言之,在建筑信息化和BIM 有机结合之后,整个建筑管理工作的专业性要求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这种提升,一般的工作人员是无法接手的,所以必须要强化人员的培养,以专业的人员来做更为高效、高质量的管理。
5结语综上所述,建筑信息化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基本趋势,而要更好的进行建筑信息化建设,BIM 有着较强的利用价值,所以在建筑信息化建设实践中积极的做BIM 的引入现实意义十分的显著。
文章就此方面的内容做讨论与研究,旨在指导和帮助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1]李殷龙.BIM 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四川水泥,2017(3):231-231.[2]金喜月,杨晓林.新型建筑工业化与BIM 技术的协同关系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8,32(3).[3]田金菜,李斌.BIM 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0):48-49.[4]姚正钦.BIM 技术在校园建筑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4):294-294.[5]叶浩文,周冲,韩超.基于BIM 的装配式建筑信息化应用[J].建设科技,2017(15):21-23.[6]李娜,程峰.基于BIM 的管理类人才信息化应用能力培养———以建筑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7(11):215-217.作者简介:夏治军(1981-),男,汉,大学本科,工程师,目前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膨胀土的特性研究及工程治理探讨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膨胀土概念及其特性,提出了膨胀土的治理建议,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膨胀土;特性;研究;工程治理;探讨1 膨胀土概念及其特性膨胀土是在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多裂隙并具有显著胀缩性的地质体,是一种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开裂的特种粘性土,并能反复胀缩变形的高塑性粘土;同时具有超固结性和多裂隙性,其矿物成分以强亲水的蒙脱石和伊利石为主。
膨胀土是颗粒高分散、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对环境的湿热变化敏感的高塑性粘土。
其主要特征是:①粒度组成中粘粒(<2μm)含量大于30%;②粘土矿物成分中,伊利石-蒙脱石等强亲水性矿物占主导地位;③土体湿度增高时,体积膨胀并形成膨胀压力;土体干燥时,体积收缩并形成收缩裂缝;④膨胀、收缩变形可随环境变化往复发生,导致土的强度衰减;⑤属液限大于40%的高塑性土;⑥属固结性粘土。
膨胀土存在着胀缩性、崩解性、多裂隙性、易风化性等特征,按现行公路工程的技术规范,膨胀土不能直接用于路基填筑,若废弃必将导致大量借土及弃土用地的大幅增加,带来工程造价增加及环保方面的许多问题。
为了确保高速公路的修筑质量,解决膨胀土地带路基及边坡的常见病害,必须寻找有效的办法对膨胀土进行处治利用,并建立起有关设计及施工技术的标准和规范。
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和自身的粘土矿物成分、离子交换吸附化学作用及含水量等因素息息相关。
其次,强膨胀性土含有较多的粘粒及亲水性较强的蒙脱石或伊利石等粘土矿物成分,在物理化学活性方面表现为具有较强的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其交换阳离子成分主要以Na+,此水化能力较强,具有亲水性和膨胀性。
当阳离子交换量与盐基总量较高时,其亲水性和膨胀性愈强,塑性愈高而强度愈低。
再次,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土体体积显著增大,表现出较强的膨胀性。
反之,如果土中含水量减少,土体积也必然随之缩小,即出现收缩现象并产生收缩应力。
另外,当膨胀土处于干燥状态下,具有高的膨胀潜势,反之则低。
膨胀土边坡病害的防治膨胀土具有胀缩性、多裂隙性、超固结性、易崩解性、敏感性等特征,因此,其滑坡治理应针对以上特性进行设置,方能达到有效的处治的目的,否则可能“越治越滑、越治规模越大”。
一、膨胀土边坡病害的防治原则膨胀土边坡病害防治贯彻“防水、防风化、防衰减”的三防原则。
1、防水:水是膨胀土病害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根据有关研究,膨胀土的含水率达到30%以上时,往往边坡的稳定性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因此,“治坡先治水”是膨胀土滑坡防治的核心之一。
2、防风化:膨胀土是典型的易风化地层,尤其是大气影响层范围内的土体极易由于风化而导致其力学性能恶化,造成边坡病害的发生。
3、防衰减:由于膨胀土的胀缩性、超固结性、敏感性等特征,边坡的开挖极易造成膨胀土结构破坏、强度快速衰减,从而导致边坡即使具有很缓的坡率仍会发生滑坡。
二、膨胀土边坡病害防治措施1、膨胀土边坡病害的预防1.1、正确认识膨胀土的危害。
对于大面积出露而后期可能存在大型滑坡或滑坡群危害的可能时,应及时进行线路的绕避。
1.2、依据膨胀土的特征合理选择防治工程措施。
一是要尽量避免深挖路堑和高填路堤的出现,二是要选择合理的坡形坡率与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切忌一味放坡和强行支挡。
1.3、尽量选择旱季施工。
膨胀土地区宜尽量选用少雨的旱季施工,并应做到优先设置截排水工程,后再进行坡体开挖或填筑的原因。
工程施工时宜做到快挖快防,尽量做到“防水、防风化、防衰减”的三防原则。
1.4、合理进行膨胀土边坡养护。
膨胀土边坡应贯彻“管、养”结合的原则,尽量将病害控制在初期,对边坡的防治工程措施进行定期的巡查和养护,发现病害及时处治。
2、膨胀土边坡病害的处治措施膨胀土边坡病害处治贯彻截排水优先,合理坡面防护与边坡支挡相结合的原则。
2.1、水是膨胀土滑坡处治的首选工程措施,结合膨胀土往往具有多层裂隙水的特征,合理地设置截排水工程措施,是膨胀土滑坡防治的关键。
膨胀土滑坡的治水包括坡面地表水防治与坡体地下水防治两个方面,其措施包括截排水沟、绿化防护、截排水盲沟、盲洞、集水井、仰斜排水孔等。
道路桥梁摘要:文以市政道路膨胀土路基的施工为主,谈膨胀土的形成及其特性,对膨胀土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措施作了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 膨胀土路基 施工措施 分析1 膨胀土概念膨胀土是在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多裂缝并具有显著胀缩特性的土体,它的成分主要是由强亲水性矿物(蒙脱石和伊利石)组成。
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并有反复变形的性质以及土体中杂乱分布的裂缝,对工程结构物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2 膨胀土的特征和特点在交通部部颁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中采用粘粒含量小于2μm 的百分比和自由膨胀率及膨胀总率三个指标, 把膨胀土分为强膨胀土、中膨胀土和弱膨胀土三个级别。
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胀缩性;崩解性;多裂隙性;超固结性;风化特性;强度衰减性。
3 膨胀土路基施工技术要点一般情况下膨胀土不宜作为高等级道路路基填筑材料, 但是若由于道路所经膨胀土地区常常因路线长, 膨胀土分布范围广,难以选到非膨胀土填料时,需要改善膨胀土特性,满足路基施工基本要求。
国内外的工程实践普遍认为: 膨胀土中水分的迁移变化将导致湿胀干缩变形,并使土的工程性质恶化。
保证建筑物稳定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防水保湿,保持土中水分的均匀分布和相对稳定。
采用石灰改良膨胀土是有效的,且比较经济可行。
根据国内公路部门在膨胀土地区已有的经验教训, 参考国内土建部门的工程经验以及部分国外公路施工的经验, 为保证高等级公路路基的稳定, 建议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控制以下几个要点。
3.1 路基填料膨胀土不宜用作路基填料, 特别是强膨胀更不宜用来填筑路基。
必须利用膨胀土作填料时,要考虑以下方案:a)最好选用膨胀性较弱的土,亦可采用外仓路堤方案,内填膨胀土,外仓非膨胀土或经处治的膨胀土。
不得己全用膨胀土填筑时,应将膨胀性较强的土填在最下面,膨胀性弱的土填在上面,同一种土填在同一层次上,且厚度要均匀,以免引起不均匀变形。
3.2 路基断面路基断面设计总的要求是减少或消除膨胀土湿胀干缩的有害影响,以减轻或避免路面土基系统容易出现的季节性波浪变形。
膨胀土地区工程危害及地基处理方法分析摘要:简要介绍了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性以及在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工程问题,结合目前的地基处理方法,分析了针对膨胀土地基的处理手段,在工程选择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膨胀土、工程问题、地基处理方法一、引言膨胀土主要是由蒙脱石与伊利石等主要矿物组成,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同时往复变形特征明显,表现为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特性,造成土体裂隙分布极不规律,在工程中如不加妥善处置,容易造成较大灾害,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造成较大损失。
在我国,膨胀土大面积分布,且分布范围极广,据统计,我国超过三分之二的省市有膨胀土分布,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1],如图1所示,加上我国地形分布复杂,南北差异较大,因此对工程中地基处理手段要求极高,本文主要介绍了在膨胀土地区的常见岩土工程问题以及常见的针对膨胀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手段,以供参考。
图1 我国膨胀土地区分布图[2]二、膨胀土的工程地质特性膨胀土具有特殊的工程性质,往往膨胀土地区呈现出的灾害现象都与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膨胀土工程特性主要是有胀缩性,裂隙性以及超固结性。
(1)胀缩性,当膨胀土中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导致土体膨胀或收缩,使得结构松散,强度降低,是膨胀土工程病害的主要根源;(2)裂隙性,是指膨胀土由于反复胀缩变形产生的干缩裂隙或者原生裂隙,使土体结构完整性受到破坏,从而容易引发膨胀土边坡失稳;(3)超固结性,是指膨胀土比当前所受应力水平更高的荷载作用,反复胀缩变形使水平侧向应力远大于竖向的自重应力,进而表现出超固结特性,对于膨胀土地区尤其是边坡开挖过程中,卸荷作用明显。
三、膨胀土地区常见岩土工程问题3.1 在道路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当采用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时,极易造成路面开裂、路堤沉降,翻浆等问题,对行车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有很大影响,并且反复修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当采用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时,最主要的问题是膨胀土的往复变形特性与强度衰减,会对路基结构造成损伤,影响行车的安全。
膨胀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膨胀土是一种含有强亲水性蒙脱石矿物,具胀缩性、多裂隙性和超固结性的特殊类土。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从土壤学和地层学的观点,曾对“成都黏土”和晋东南“紫色岩系”等膨胀岩土作了研究。
50~60年代,成渝铁路、太焦铁路和成昆铁路施工期发生膨胀土滑坡,湖北丹江口库区郧县新城遭受膨胀土的破坏,史淠杭灌区渠道开挖中也碰到膨胀土的威胁。
因此,在对膨胀土工程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7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铁路、水利、冶金和交通等部门开展了比较系统的膨胀土试验研究,包括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与长期观测,以及地基、边坡、洞室等工程的治理,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并相继召开了全国和国际膨胀土或非饱和土学术会议。
本章介绍了近几年在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土-水特征曲线、抗剪强度特性和改良处治等方面的室内试验研究成果。
第一节膨胀土的胀缩特性一、膨胀变形规律徐永福和缪林昌通过室内膨胀土土样的膨胀试验,研究不同击实膨胀土土样在不同压力作用下膨胀变形与土样初始含水率、干密度的关系,总结膨胀土的膨胀变形规律。
1.试验方法、膨胀变形试验在轻便固结仪上进行,控制膨胀土样不同的是初始含水率w击实干密度ρd和土样膨胀时所受的压力p。
压力是在试验前一次加上的,加压稳定后即可浸水膨胀。
水从土样底部单向浸入,试验过程中,尽量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以防止水面高度的变化对浸水速率的影响。
在环刀与土样间抹了少许黄油,以克服因环刀与土样之间的摩擦造成土样的不均匀膨胀变形。
膨胀变形结束后,土样达完全饱和状态。
2.膨胀变形随时间变化规律图3-1(a)和图3-1(b)表示初始含水率相同而干密度不同的膨胀土在不同压力下的膨胀变形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从中看出:①压力抑制了水的浸入,抑制了膨胀变形量;②膨胀变形的初始速率受压力的影响不明显;③干密度对膨胀变形的初始速率影响较明显,干密度越大,初始膨胀变形速率越小;反之,干密度越小,初始膨胀变形速率就越大。
而原位膨胀土的颗粒在长时间的超固结作用下结合非常紧密,孔隙小,所以干密度大[3]。
1.3制备试样从工程施工现场取回经过扰动的土样后,采取风干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将风干的土样碾散。
用于击实试验的土样要过筛孔为5.0 mm 的方孔筛,剩余的土样则过筛孔为2.0m m的方孔筛。
随后将土样拌合均匀后,对其风干含水率进行测定。
在力学试验开始前,从土样中取一定的量,根据试验要求的含水量配水。
于室温条件下静置48h,使土料中的水分均匀分布后,再次拌合均匀。
据此对土样的最终含水率进行测定。
相关试样采用压样法制备,试样同高,但直径有所区别,其中用于剪切试验的试样直径依次为6.40392024.02 |c m和6.18c m,浸水试样的面积为50c m²。
试样制备的过程中,依据环刀容积,结合规定要求的干密度与含水率,对试样的湿土用量进行计算。
随后倒入压样器中,通过静压力将土样压入压样器的环刀内。
从压样器中取出土样后称其重量。
采用击样法制备三轴增湿试验的试样,其直径为3.91c m,高度为8.0c m[4]。
在对试样进行制备的过程中,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次需要计算的是湿土的实际用量,计算的主要依据为压样法中的环刀容积和现行规范标准要求的干密度与含水率等。
为确保试样本身的均匀性,采用四等份的方法称量试样。
分别将称好的试样装入到预先准备好的用于击实操作的试筒内,并按照相关规范标准中给出的操作要求将试样分为多层,一层一层击实,击实一层之后,应对该层的表面做凿毛处理,并检查凿毛的效果,确认满足规定要求后,继续加入下一层土料,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整个击实操作完成为止,随后将试样整平并称量,其密度差值应当不超过0.02g/c m3。
1.4试验类别在增湿过程中,膨胀土会发生变形,其强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膨胀土的改变过程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为进一步了解并明确膨胀土的变化规律,可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和规程的要求进行侧限压缩浸水试验,并在改制的直剪仪上完成增湿直剪试验。
路基复习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1.铁路路基概念、作用及组成。
概念:铁路路基是经开挖或填筑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建的土工结构物,是铁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用:它承受着轨道及机车车辆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扩散,因此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抵抗自然因素的破坏而不致产生有害变形。
组成: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体工程、路基防护工程、路基排水工程、路基支挡和加固工程,以及由于修筑路基可能引起的改河、改沟等配套工程。
2.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
1、路堤2、路堑3、半路堤4、半路堑5、半路堤半路堑6、不填不挖路基3.路基本体概念及组成。
在各种路基形式中,为了按照路线设计要求铺设轨道,而构筑的部分称为路基本体组成:路基顶面、路肩、基床、边坡、路基基底。
4.路肩的概念和作用及路肩标高,路肩宽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概念:路基面两侧目道床坡角至路基面边缘的部分称为路肩。
作用:保护轨道以下的路基土体。
防止其在列牛列荷载作用下侧向挤动;防止路基面边缘部分的土体稍有塌落时,影响轨道道床的完整状态;在线路养护维修作业中,路肩是线路器材的存放处和辅助工作面;铁路线路的标志、信号设备和有些通信、电力及给水设施也都设置在路肩上或设槽埋置在路肩下。
路肩标高:在线路设计中,路基的设计高程以路肩边缘的高程表示,称为路肩高程。
决定因素:①路基稳定的需要②满足养护维修的需要③保证行人的安全,符合安全退避距离的要求④为路堤压密与道床边坡坍落留有余地。
5.边坡及基床的概念。
基床:铁路路基面以下受列车动荷载作用和受水文、气候四季变化影响的深度范围称为基床边坡:在路堤的路肩边缘以下和在路堑路基面两侧的侧沟外,因填挖而形成的斜坡面,称为路基边坡。
6.路基设备包含哪些。
排水设备和防护、加固设备7.路基工程的特点。
(1)路基建筑在土石地基上并以土石为建筑材料(2)路基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3)路基同时受静荷载和动荷载的作用8.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浅谈云南省永仁地区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摘要:永仁地区膨胀土形成于冰后期,通过室内和现场原位实验和分析,揭示了永仁地区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具有很大的离散性,其性质受土体的矿物成分、含水率、裂隙面、埋藏深度、级配、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永仁地区膨胀土的黏粒含量并不大;不同场地内的膨胀土抗剪强度值变化较大,同一场地内的膨胀土抗剪强度值有起伏;永仁地区膨胀土多呈硬塑-坚硬状,自然状态下其抗压变形能力较小,在浸水饱和状态下,膨胀土的承载力几乎成倍下降。
关键词:永仁地区膨胀黏土结构特征工程特性承载力特征值1引言膨胀岩土作为一种区域性的特殊岩土,通常产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在世界及我国各地普遍存在。
膨胀岩土产生膨胀的机理是岩土体内含有亲水矿物(蒙脱石或伊利石等),导致岩土体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干裂,其土体变形受到约束时产生较大的内应力。
受地理和气候环境、地质条件特殊性的影响,云南省永仁地区的膨胀土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也较广。
本文主要对云南省永仁地区膨胀土的工程特性进行研究。
云南省永仁地区膨胀土层不仅富含亲水性黏土矿物,具有遇水软化、强度衰弱幅度大的特性,而且也是具有多裂隙结构的土体,这些裂隙在土体中往往具有随机性。
膨胀土中的各种裂隙是土体内的应力集中区,裂隙面的强度最低,所以当在外力的作用下将先出现破坏。
随着这些裂隙的不断扩展将形成新的应力集中区,若受力产生连续的破坏,各种结构面上的裂隙将连接贯通,形成软弱结构面(带),当阻力小于土体重力及外力的条件下,土体将产生完全破坏。
永仁城关中学工程边坡就属于此类。
土体的强度一般低于土棱块强度,高于结构面强度,介于地者之间,土体的强度主要受结构面的影响。
2地理位置、气象概况永仁县位于云南省北部,滇川要塞,跨东经101°14′~101°49′,北纬25°51′~26°30′之间。
东临金沙江与四川省会理县隔江相望,南同元谋县毗邻,西南和大姚县接壤,西北与华坪县隔江相望,北连四川省攀枝花市。
1、膨胀土的定义膨胀土是在自然地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多裂隙和显著胀缩特性的特殊性粘土。
膨胀土是一种对于环境变化,特别是对于湿热变化非常敏感的土,其反映是发生膨胀和收缩,产生膨胀压力。
2、膨胀土的主要物理力学特征⑴粒度组成中,通常黏粒(d<2μm )含量不大于30%.⑵粘土矿物成分中,伊利石和蒙脱石等亲水性矿物占主导地位。
⑶土体湿度增高时,体积膨胀并形成膨胀压力;土体干燥失水时,体积收缩并形成收缩裂缝,反复的干缩湿胀,使土中的裂隙发育,不仅破坏土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且也形成了地表水浸入的通道,同时水的浸入又加速了土体的软化及裂隙生成。
(裂隙性)⑷膨胀、收缩变形可随环境变化往复发生,导致土的强度衰减。
(强度衰减性)⑸多数属于液限大于50%的高液限土。
⑹超固结性:膨胀土在沉积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堆积,土体将随着堆积物的加厚而产生固结压密。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地质作用的复杂性,土在自然界的沉积作用并不一定都处于持续的堆积加载过程,而是常常因地质作用而发生卸载作用。
膨胀土在反复胀缩变形过程中,由于上部荷载(土层自重)和侧向约束作用,土体在膨胀压力作用下反复压密,土体表现出较强的超固结特性。
这种超固结与通常的剥蚀作用产生的超固结机理完全不同,是膨胀土由于含水率变化引起的膨胀压力变化产生的,是膨胀土特有的性质。
3、工程建设中的膨胀土问题⑴在天然状态下,膨胀土通常强度高,压缩性低,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取样时难以发现宏观裂纹。
但一旦在大气中暴露,含水率发生变化时,很快出现大大小小的裂纹,土体结构迅速崩解,透水性不断增加,强度迅速减小直至为零。
膨胀土边坡在极缓的情况下发生滑动。
“逢堑必滑,无堤不塌”。
“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天晴张大嘴,雨后吐黄水”是膨胀土强度特性和胀缩性规律的高度写照。
⑵膨胀土素土作为堤坝回填土时,因其干密度与含水率关系非常密切,很难压实,压实质量难以控制。
若碾压质量不好,在运行过程中,填土含水率增加时土体极易产生膨胀变形,含水率降低也会在土体中产生干缩裂隙,使土体渗透性变化,外界水分极易进入。
4、河南省膨胀土分布及工程特性平顶山市——焦枝铁路南阳盆地——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总干渠工程南阳盆地膨胀土特征:在南阳盆地的垄岗地带,膨胀土大面积出露地表,因其成分不同,岩性特征差异很大。
5、膨胀土的胀缩机理膨胀土吸水后体积增大、失水后体积缩小的现象称为膨胀土的胀缩变形,这是膨胀土的最本质特性之一。
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时黏性土的共性,只有当黏性土的胀缩性增大到一定程度,产生较大的膨胀压力或出现收缩裂缝,并足以危害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时,才独立出来称之为“膨胀土”。
对土体胀缩机理的研究可以为膨胀土改良提供理论依据,用石灰及水泥等改良膨胀土就是以膨胀土的胀缩机理为理论依据的。
有三种理论解析膨胀土产生胀缩变形的机理:⑴膨胀土的矿物学理论:该理论从矿物晶格构造出发,认为膨胀土的膨胀取决于组成膨胀土的矿物成分及其结构,以及颗粒表面交换性阳离子成分。
不同的矿物成分具有不同的晶格构造形式,这些型式决定着与极性水分子相结合的难易程度。
交换性阳离子成分则取决于阳离子离子水化作用的强弱以及可交换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膨胀土的胀缩性。
⑵膨胀土膨胀的物理化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膨胀土膨胀的主要原因是在膨胀土-水体系中,在水的作用下,膨胀土颗粒表面产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膨胀土的膨胀性质取决于膨胀土矿物表面结合水水层(或称双电层)的厚度,同时与溶液浓度、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中代表性理论有双电层理论和渗透理论。
⑶膨胀土膨胀的物理力学理论:该理论认为膨胀土的膨胀是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由膨胀土与水作用产生的物理力学效应引起的。
当非饱和的膨胀土吸水后,土,土中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发生了变化,毛细管势能和表面张力也发生了变化,并引起膨胀土颗粒的弹性效应,从而导致膨胀土体积增大。
代表性的理论有:有效应力理论、毛细管理论、弹性理论、表面张力理论、热渗理论等。
目前有关解释膨胀土的膨胀和收缩的理论较多,但还都不成熟。
较早的理论有从从晶格构造提出的晶格扩张理论和以毛细管现象为依据的弹性理论。
应用较普遍的有渗透理论、双电层理论和吸热理论等,其次还有热渗理论、表面张力和弹性弯曲理论。
在这些理论中,比较符合实际的应该是晶格扩张理论和双电层理论。
晶格扩张理论:土体的膨胀是由于膨胀土中存在着膨胀的晶格构造,晶格之间以范德华力相互连接,水分子容易进入晶胞间形成水膜夹层,从而引起晶胞距离增大,导致土体体积膨胀。
但晶格扩张理论仅仅局限于晶层间吸附结合水膜的楔入作用(蒙脱石类具有膨胀晶格结构),而没有考虑黏土颗粒和颗粒聚集体间吸附结合水的作用。
事实上,黏土膨胀不仅发生在晶格内部的晶层之间,而且也发生在颗粒和颗粒之间以及聚集体和聚集体之间。
双电层理论:黏粒表面带有一定量的负电荷,由于静电引力的作用,孔隙水溶液会吸引水中的阳离子到土粒表面上来。
带有负电荷的粘土矿物颗粒表面与吸附的水化阳离子层合起来称为双电层。
双电层内的离子对水分子具有吸附能力,被吸附的水分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排列,在粘土矿物颗粒的周围形成表面结合水(水化膜)。
由于结合水膜增厚“楔开”土颗粒,从而使固体颗粒之间的距离增大,导致土体膨胀。
双电层理论是基于黏土颗粒表面双电层中的结合水膜厚度变化来解释黏土胀缩现象的。
双电层理论弥补了晶格扩张理论在解释黏土胀缩原因方面的不足,发展了结合水膜在膨胀理论中的应用,是的膨胀机理的理论更加全面和充实。
影响胀缩变形的因素:⑴亲水性黏土矿物是土体膨胀的物质基础;⑵土的湿度与密度对测试膨胀性指标的影响;⑶填筑膨胀土的胀缩变形;⑷气候对胀缩变形的影响。
6、膨胀土的结构特性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宏观结构——膨胀土的多裂隙性。
原生裂隙和次生裂隙,次生裂隙又可分为:风化裂隙、减荷裂隙、斜坡裂隙和滑坡裂隙。
原生裂隙具有隐蔽特征,多为闭合状的显微裂隙,需要借助放大镜或光学显微镜观察。
次生裂隙则具有张开状特征,多为宏观裂隙,肉眼即可辨认。
次生裂隙一般又多由原生裂隙发育发展而成,所以次生裂隙常具有继承性。
卢再华、王国强等人分析了膨胀土的多裂隙性对其强度和工程性质的影响,认为裂隙的存在破坏了土体的完整性,从而使土体的强度试验和评价产生了困难。
同时,由于裂隙具有不均一性和变动性,使膨胀土表现出不同的强度特性,而多裂隙性所构成的裂隙面及软弱面是宏观结构对膨胀土工程性质影响的最直接原因。
袁俊平研究了膨胀土的裂隙在大气应力和外荷载等的外在因素作用下的发展规律。
随着分形几何理论的应用,易顺民从分形几何和膨胀土裂隙结构研究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膨胀土裂隙研究的定量化模式。
膨胀土的微结构:指膨胀土在一定的地质环境和条件下,有土粒、孔隙和凝胶结构等所组成的整体结构。
膨胀土的黏土颗粒组合排列方式或构成凝聚状结构,或构成叠状结构,或呈花瓣状等。
测试技术: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D/MAX ⅢA型全自动织构测角仪研究结果表明:⑴组成膨胀土微结构主要是细小的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黏土矿物颗粒;⑵膨胀土黏土颗粒的性状,大多为片状或扁平状,并形成以微集聚体;⑶膨胀土中颗粒相互之间排列的形式,有的呈微集聚体中片状颗粒成平行排列,微集聚体与微集聚体彼此呈平行排列,具有高度的定向性,呈平行层状排列结构;⑷微集聚体与微集聚体之间,呈现出有面面接触、面边接触和面边角接触多种形式组合,形成各种结构类型;⑸普遍发育有微孔隙和微裂隙的多孔隙裂隙黏性土,孔隙裂隙的大小、形状各异,膨胀土的微裂隙是构成膨胀土特有的微结构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了膨胀土裂隙介质不连续的特点,而且直接影响着膨胀土的重要工程特性。
谭罗荣提出了一个评价试样定向度的公式。
袁俊平提出了可以采用显示裂隙图像的灰度熵作为裂隙发育程度的度量指标。
施斌在1996年使用DIPIX图像处理系统对郧县击实膨胀土的定向排列结构以及310国道路基土掺石灰前后的微结构形貌进行了定量处理。
微结构的研究已经从定性描述到定量研究阶段,现在的问题是定量研究如何向简化测试手段开展,以便工程应用。
关于膨胀土的结构特性,应从微观结构着手,深入分析微结构特性与宏观力学特性的内在联系,找到其客观规律,这样才能有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达到防治工程灾害的目的。
7、膨胀土的变形特性膨胀力和胀缩变形的变化规律一直是膨胀土的重点研究内容。
膨胀土的变形可分为两大类:⑴外加荷载作用下的压缩变形;⑵外加荷载和外水入渗或浸水共同作用下的湿胀、湿化变形,或外加荷载与蒸发、风干和水位下降等综合作用下发生循环湿胀和干缩变形。
关于膨胀土变形特性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膨胀变形实验研究和膨胀变形计算研究。
试验研究:⑴王保田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对膨胀土浸水变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室内试验的湿化应力应变关系对现场现场载荷试验的湿化变形进行了计算。
⑵刘松玉对击实膨胀土循环膨胀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⑶卢再华对膨胀土干湿循环膨胀裂隙胀缩裂隙演化进行了CT试验研究。
膨胀土的胀缩变形特性与膨胀土的物质成分、上覆压力、土体干密度和初始含水率有关。
国内外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膨胀土的膨胀变形量与土体孔隙中水分含量的差异有关,他们提出了考虑吸力、初始含水率的差异对土体变形量的影响。
膨胀土的胀缩计算变形方法研究⑴徐永福对膨胀土的膨胀变形与初始含水率、吸力、干密度和上覆压力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膨胀土膨胀变形模型,并探讨了膨胀土地基随含水率变化路基的膨胀变形计算模型。
(如何)⑵许瑛研究了陕西安康弱膨胀土的膨胀变形与初始含水率和上覆压力的关系。
⑶长沙理工大学的韦秉旭——进一步提出一个适合南友路击实灰白色膨胀土在某一范围内任一初始含水率和上覆压力条件下,某一过程含水率下的有荷膨胀率大小的计算公式。
⑷张福海、王保田——根据对室内试验成果的归纳总结,提出了能够考虑膨胀土土料初始含水率、上覆压力和压实度的压实素土路堤膨胀量计算的理论公式。
8、膨胀土的强度特性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具有典型的变动强度特性,峰值强度极高,残余强度极低,土体吸水软化。
具有超固结性的膨胀土在成土过程中行结构强度,天然土体的初期强度极高,一般现场开挖或推土机铲土都很困难。
然而,由于膨胀土中蒙脱石黏土矿物的亲水性及多裂隙结构等,土体暴露于大气遭受风化与湿胀干缩效应,抗剪强度将随着时间的延续而衰减,其衰减幅度和速度,除与土的矿物组成、土的结构和状态有关,还与风化作用、胀缩效应以及施工条件等有关。
针对通常情况下膨胀土的峰值抗剪强度相当高,但失稳的膨胀土边坡反算出的抗剪强度却远远低于其峰值强度的现象,不同学者在各自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强度理论。
非饱和强度理论:Bishop理论、Fredlund双变形理论、卢肇钧吸附强度理论和缪林昌吸力强度双曲线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