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
- 格式:docx
- 大小:10.12 KB
- 文档页数:4
橡胶沥青应⼒吸收层施⼯⽅法和技术措施橡胶沥青应⼒吸收层施⼯⽅法和技术措施在刚性、半刚性路⾯上进⾏罩⾯时,如在原有路⾯与新铺沥青混合料之间,加铺⼀层应⼒吸收层,可以消除旧路⾯裂缝尖端产⽣的应⼒集中,使车辆荷载产⽣的应⼒在加铺层底部重新分布,能够有效地防⽌旧沥青路⾯原有的裂缝反射到新建沥青路⾯上来。
1. 施⼯⼯艺流程施⼯⼯艺流程见图1-1图1-1 施⼯⼯艺流程图2. 施⼯⽅法2.1 施⼯断⾯清理1、下承层的质量检验,按现⾏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的要求,对下承层的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进⾏全⾯检查,对局部质量缺陷(例如严重开裂、油污染等)应按规定进⾏修复。
2、当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应⼒吸收层⽤于旧⽔泥混凝⼟路⾯加铺时,旧⽔泥混凝⼟路⾯表⾯应作铣刨拉⽑处理,清除浮灰和浮浆,尽量使基⾯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并确保基⾯的粗糙、⼲燥,除去过⾼的突出部位,并清扫⼲净。
3、在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应⼒吸收层施⼯前应进⾏认真的清理。
施⼯⼈员先⽤扫帚全⾯清扫下承层表⾯,再⽤2~3台森林灭⽕⿎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
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冲洗,清除下承层表⾯的浮灰和污物。
4、待路⾯彻底清扫⼲净后,按现⾏公路沥青路⾯施⼯技术规范的要求撒布透油层或其他粘结材料,⼲燥后,⽅可施⼯。
2.2 施⼯前准备⼯作1、先⼈⼯⽤⽵扫帚将基层表⾯进⾏全⾯清扫,再⽤2~3台森林灭⽕⿎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冲洗,清除基层表⾯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
1、稳定型橡胶改性沥青的洒布应采⽤专⽤、洒布剂量控制精确、加热、保温和搅拌效果理想的洒布设备,建议采⽤沥青碎⽯同步封层车。
2、施⼯前认真清理洒布设备,储油罐内的残油清除⼲净。
有关施⼯机械严格清理,严禁将污染物带上施⼯断⾯。
3、正式洒布前应进⾏试洒,检查喷嘴是否堵塞,检查洒布量是否准确。
4、有关施⼯机械设备应进⼊待命状态,包括沥青碎⽯同步封层车或碎⽯撒布车、胶轮压路机等。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Rubber asphalt stress absorbing layer)是近年来在道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道路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吸能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过程。
首先,在施工前需要对道路基层进行清理和修补。
清理的目的是除去基层表面的灰尘、杂物和老化沥青等,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干净。
修补的目的是修复基层的损坏或坑洼,以保证基层的稳定性。
接下来,将橡胶颗粒和改性沥青混合料按一定的配比进行拌和,形成橡胶沥青混合料。
拌和的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橡胶颗粒的比例,并确保改性沥青与橡胶颗粒充分混合。
橡胶颗粒的添加量通常为混合料总质量的15%~30%。
然后,将橡胶沥青混合料铺设在基层表面。
铺设时,可以使用摊铺机或手工进行操作。
摊铺机的优势是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对道路的平整度要求较高;手工铺设则可以更好地控制铺设质量,但施工速度比较慢。
铺设厚度一般为20mm~30mm。
在铺设完毕后,用矿物填料进行撒布。
填料的作用是增加橡胶沥青层的抗滑性和抗裂性。
填料材料通常选择石粉、石屑等。
填料的撒布量一般为石粉干重的10%~20%。
撒布填料后,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使橡胶沥青层与基层充分粘结。
最后,进行养护。
养护的目的是确保橡胶沥青层的成型和硬化。
在养护期间,要保持橡胶沥青层的湿润,防止阳光直射和雨水冲刷。
养护期通常为7天左右。
总结起来,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过程包括基层清理和修补、混合料拌和、铺设和压实、填料撒布和压实以及养护。
通过合理的施工,可以保证橡胶沥青层的质量和性能,延长道路寿命和减少维护成本。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常用于道路施工中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弹性,能够有效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应力,减少道路的损坏和维护成本。
本文将介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包括材料准备、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一、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材料准备1. 橡胶沥青材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橡胶沥青材料,其耐久性和弹性是保证道路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橡胶沥青材料应该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老化性能,能够在各种气候条件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2. 骨料: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骨料选用优质的石英砂或石英石料,其粒径应当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施工后的道路表面平整、耐磨、耐压。
3. 助剂:在橡胶沥青材料中适量添加助剂,如增粘剂、改性剂等,可以提高橡胶沥青的粘结性和耐久性,确保施工后道路的性能稳定。
4. 橡胶粉末: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需要适量添加橡胶粉末,提高道路的弹性和防滑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5. 混合设备:准备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混合设备需保持清洁,确保橡胶沥青材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1. 道路表面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道路表面进行清扫和修补,确保道路表面平整和结构完整。
2. 基层处理:在道路基层上铺设一层砂浆底层,用于提高橡胶沥青层的粘结性和稳定性。
3.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按照设计要求,将橡胶沥青材料、骨料、助剂和橡胶粉末等按比例混合均匀,确保混合料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4. 施工技术:橡胶沥青混合料通过搅拌机均匀搅拌后,运输至施工现场,采用专用的铺筑机进行铺设和压实,确保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平整性和密实性。
5. 路面保护:施工完成后,需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及时的保护,防止外界因素对其造成损坏,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三、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质量控制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在施工前,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检,检测其配合比、密度、强度等指标,确保混合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一、应力吸收层的概念应力吸收层是指铺筑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之间,具有高变形能力的改性沥青层,它能够吸收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加强层间黏结与防水,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特点。
二、施工工艺1、施工前应进行基层的清扫、吸尘和清洗。
先人工用竹扫帚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用水冲洗,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
2、确定橡胶粉的掺量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例如18%、20%、22%)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之间,拌和1小时后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应满足表3技术要求。
3、橡胶沥青的生产应由熟练人员操作橡胶沥青生产设备,采用间歇式方式生产。
操作人员准确控制导热油温度,准确控制配料比例。
对成品橡胶沥青及时进行各项检验。
4、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⑴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
⑵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
⑶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
⑷需用的设备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压路机。
5、橡胶沥青洒布⑴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1.5~2.0kg/㎡,采用预裹附的集料时。
⑵起步和终止位置应铺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
⑶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
⑷撒铺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6、撒铺碎石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撒铺碎石,碎石撒铺量为12~18 kg/㎡,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用人工补足。
7、碾压采用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
碎石撒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两台胶轮压路机应同时进行碾压,紧跟碎石撒铺车,碾压数为3遍。
8、在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前,应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清扫,以清除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避免影响应力吸收层与上面层的粘结。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新型的防水材料,属于高分子系列。
其主要作用是吸收层间位移产生的应力,减少层间剪切力的传递,防止裂缝的产生。
本文将介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
1、基层处理在施工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之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
基层必须平整、坚实、无尘、无油污、无明显裂缝,并达到相应的强度和平整度要求。
如果基层存在裂缝需要进行修补处理。
2、底层涂刷在基层处理完毕后,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底层涂刷在基层上,涂刷厚度一般为0.8mm左右。
底层涂刷完成后,使用专业的铺放机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铺放在底层涂刷上。
3、捏压工序在铺放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时,需要进行捏压工序。
捏压的目的是让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充分接触基层,去除气泡并使其平整牢固。
4、焊接工序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需要使用焊接机进行焊接。
焊接时首先在之前铺放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上涂刷一层热熔胶,然后将下一层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铺放在上一层上,并使用焊接机进行焊接。
5、放设备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放设备工序。
在施工过程中用到的设备需要用特殊的放设备进行处理,将设备放置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上,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固定。
6、封边处置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完毕后,需要对封边进行处置。
封边处置可以使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与周边结构完美接合,并实现完美密封。
在封边处置时需要使用专业的封边材料进行处理。
总之,在施工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时,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并注意底层的涂刷、捏压工序和焊接工序的合理进行。
同时要注意设备的放设备和封边处置,以保证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质量和性能。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用于道路表面的防水层材料。
它由聚合物改性的沥青和橡胶粉混合而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对于保证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1. 检查道路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确保基层满足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要求;2. 清理基层上的杂物和灰尘,确保基层的清洁和干燥;3. 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和规格,保证施工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4. 准备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沥青搅拌机、橡胶粉搅拌机、平板振动器等。
二、施工工序1. 搅拌材料:将聚合物改性的沥青和橡胶粉按照规定的比例放入搅拌机中,通过搅拌使其充分混合;2. 基层处理:将搅拌好的材料倒入基层上,用铁锹或平板振动器进行均匀摊铺;3. 滚压:用滚压机对铺好的材料进行压实,确保其与基层紧密结合;4. 铺设防水材料:将搅拌好的材料倒入铺设机中,通过铺设机将材料均匀地铺在基层上;5. 毛刷处理:用毛刷对铺好的材料进行整平和密实处理,使其达到预定的平整度和密实度;6. 预定型号:在材料的表面刷上预定型号,以提高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抗滑性能;7. 检查验收:对已施工完成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环境应保持干燥,避免在潮湿或下雨天施工;2. 施工材料应按照要求的比例进行搅拌和使用,避免超量或短量使用;3.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各种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4.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材料和设备应妥善存放,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或材料浪费。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是保证道路表面防水层性能的关键。
只有在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施工,才能确保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技术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的施工水平和技术能力。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一、应力吸收层的概念应力吸收层是指铺筑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之间,具有高变形能力的改性沥青层,它能够吸收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加强层间黏结与防水,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特点。
二、施工工艺1、施工前应进行基层的清扫、吸尘和清洗。
先人工用竹扫帚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用水冲洗,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
2、确定橡胶粉的掺量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例如18%、20%、22%)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之间,拌和1小时后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应满足表3技术要求。
3、橡胶沥青的生产应由熟练人员操作橡胶沥青生产设备,采用间歇式方式生产。
操作人员准确控制导热油温度,准确控制配料比例。
对成品橡胶沥青及时进行各项检验。
4、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⑴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
⑵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
⑶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
⑷需用的设备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压路机。
5、橡胶沥青洒布⑴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1.5~2.0kg/㎡,采用预裹附的集料时。
⑵起步和终止位置应铺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
⑶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
⑷撒铺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6、撒铺碎石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撒铺碎石,碎石撒铺量为12~18 kg/㎡,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用人工补足。
7、碾压采用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一、应力吸收层的概念应力吸收层是指铺筑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之间,具有高变形能力的改性沥青层,它能够吸收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加强层间黏结与防水,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特点。
二、施工工艺1、施工前应进行基层的清扫、吸尘和清洗。
先人工用竹扫帚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用水冲洗,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
2、确定橡胶粉的掺量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例如18%、20%、22%)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之间,拌和1小时后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应满足表3技术要求。
3、橡胶沥青的生产应由熟练人员操作橡胶沥青生产设备,采用间歇式方式生产。
操作人员准确控制导热油温度,准确控制配料比例。
对成品橡胶沥青及时进行各项检验。
4、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⑴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
⑵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
⑶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
⑷需用的设备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压路机。
5、橡胶沥青洒布⑴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采用预裹附的集料时。
⑵起步和终止位置应铺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
⑶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
⑷撒铺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6、撒铺碎石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撒铺碎石,碎石撒铺量为12~18 kg/㎡,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用人工补足。
7、碾压采用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
碎石撒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两台胶轮压路机应同时进行碾压,紧跟碎石撒铺车,碾压数为3遍。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路面工程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其作用是增加路面的抗裂性能和增强路面的耐久性。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是路面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路面材料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掌握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一、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材料特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由橡胶颗粒和沥青混合而成的材料,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弹性好:橡胶颗粒的添加增加了该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抗裂性能。
2. 耐老化:橡胶颗粒的添加延缓了沥青的老化速度,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3. 耐磨损:橡胶颗粒的硬度较高,能够增强路面的耐磨损性能。
4. 环保:橡胶颗粒是一种再生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准备:需要准备好符合要求的橡胶颗粒和沥青等原材料,并进行质量检测和试验。
2. 设备准备:需要准备好搅拌设备、摊铺设备、压实设备等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并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调试工作。
3.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确定好施工的工序和流程。
三、施工工艺流程1. 基层处理:在进行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包括清理、修补、弥补等工作,确保基层平整、干燥和无松动。
2. 橡胶颗粒搅拌:将橡胶颗粒进行干粉预混,然后与沥青进行搅拌,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确保橡胶颗粒和沥青能够充分混合均匀。
3. 摊铺压实:将搅拌好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材料进行均匀的摊铺,然后用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其密实坚实。
4. 表面处理: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表面处理,包括修整、划线、喷涂等工作,使路面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和外观。
四、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施工现场的环境控制:尤其是在搅拌和摊铺阶段,需要控制好施工现场的温度和干燥度,确保材料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方案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路面清理: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尘土和污物,保持路面干燥洁净。
1.2检查路基稳定性:对施工区域的路基进行检查,确保路基符合设计要求,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1.3搭建施工围栏:在施工区域周围搭建围栏,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施工区域应封闭,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2.材料准备2.1橡胶沥青材料:根据工程要求,选用合适的橡胶沥青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2砂石料:选择适当的颗粒级配砂石料,用于配制橡胶沥青混合料。
2.3沥青混合料加热设备:准备好锅炉等设备,用于加热和维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3.施工工序3.1混合料的制备3.1.1砂石料的配制:按设计要求将适量的砂石料进行筛选、清洗和干燥处理。
3.1.2混合料的配制:将橡胶沥青材料和加热后的砂石料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并进行充分搅拌,确保混合均匀。
3.2施工前的路面处理3.2.1基层处理:如有需要,对基层进行平整和修复,确保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
3.2.2路面的预热:使用专用设备对待施工的路面进行预热,确保路面温度达到施工要求。
3.3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3.3.1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铺设:将预热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均匀铺设在预热的路面上,铺设厚度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控制。
3.3.2形成压实层:使用压路机对铺设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压实,确保其密实度和平整度。
3.4施工后的处理与验收3.4.1压实后的处理:对施工后的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加养护处理。
涂覆表面密封材料,防止水分和空气进入橡胶沥青内部。
3.4.2施工后的验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安全措施4.1工人安全:施工人员需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帽、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严禁随意行走或工作。
4.2交通安全:设置施工区域的交通标志和警示牌,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交通管制或引导。
4.3安全设备:合理配置施工现场的安全设备,如灭火器等,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一、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地点: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需要施工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区域。
2.清理施工区域: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所有杂物,确保施工区域平整干净。
二、基层处理1.清理基层:对基层进行彻底清理,去除所有的灰尘、油污等杂物。
2.刮平基层:使用刮板车或其他适当的工具,将基层刮平,确保基层表面平整。
三、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1.混合料准备:按照设计要求,按比例将橡胶粉和沥青混合均匀,形成橡胶沥青混合料。
2.均匀铺设:将混合料均匀地铺设在基层上,可以使用机械器械或手工进行铺设。
3.压实:使用压路机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压实,确保其与基层充分结合,并提高密实度。
4.表面处理:使用刮板等工具对橡胶沥青层表面进行整平和修整,确保表面平整光滑。
四、养护1.喷洒养护剂:在施工完成后,对橡胶沥青层进行喷洒养护剂,以防止其干燥过快,在养护期内保持一定的湿度。
2.养护期:根据橡胶沥青层的厚度和环境条件确定养护期,一般在7-14天左右。
3.补偿缺陷:在养护期内,对橡胶沥青层出现的缺陷和损坏进行及时修复。
五、验收与交接1.检查质量:对施工完成的橡胶沥青层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厚度、密实度、平整度等指标。
2.整理交接资料:整理施工过程的相关资料,包括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并交接给相关部门。
1.施工前确保基层干燥,无水泥浆体或穿透性较大的物质,以免影响橡胶沥青层的附着性和耐久性。
2.在混合料制备过程中,橡胶和沥青的比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材料的性能符合要求。
3.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橡胶沥青层的温度恒定,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层间结合不良。
4.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充分的养护,以确保橡胶沥青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总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依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操作,以确保施工质量和道路的使用寿命。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质量的达标。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一、应力吸收层的概念应力吸收层是指铺筑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之间,具有高变形能力的改性沥青层,它能够吸收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加强层间黏结与防水,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特点。
二、施工工艺1、施工前应进行基层的清扫、吸尘和清洗。
先人工用竹扫帚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用水冲洗,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
2、确定橡胶粉的掺量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例如18%、20%、22%)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之间,拌和1小时后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应满足表3技术要求。
3、橡胶沥青的生产应由熟练人员操作橡胶沥青生产设备,采用间歇式方式生产。
操作人员准确控制导热油温度,准确控制配料比例。
对成品橡胶沥青及时进行各项检验。
4、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⑴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
⑵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
⑶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
⑷需用的设备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压路机。
5、橡胶沥青洒布⑴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采用预裹附的集料时。
⑵起步和终止位置应铺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
⑶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
⑷撒铺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6、撒铺碎石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撒铺碎石,碎石撒铺量为12~18 kg/㎡,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用人工补足。
7、碾压采用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工艺一、应力吸收层的概念应力吸收层是指铺筑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之间,具有高变形能力的改性沥青层,它能够吸收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加强层间黏结与防水,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特点。
二、施工工艺1、施工前应进行基层的清扫、吸尘和清洗。
先人工用竹扫帚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用水冲洗,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
2、确定橡胶粉的掺量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例如18%、20%、22%)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之间,拌和1小时后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应满足表3技术要求。
3、橡胶沥青的生产应由熟练人员操作橡胶沥青生产设备,采用间歇式方式生产。
操作人员准确控制导热油温度,准确控制配料比例。
对成品橡胶沥青及时进行各项检验。
4、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⑴空气温度和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
⑵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
⑶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
⑷需用的设备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压路机。
5、橡胶沥青洒布⑴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1.5~2.0kg/㎡,采用预裹附的集料时。
⑵起步和终止位置应铺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
⑶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左右。
⑷撒铺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6、撒铺碎石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撒铺碎石,碎石撒铺量为12~18 kg/㎡,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用人工补足。
7、碾压采用25T以上的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
碎石撒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两台胶轮压路机应同时进行碾压,紧跟碎石撒铺车,碾压数为3遍。
8、在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前,应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清扫,以清除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避免影响应力吸收层与上面层的粘结。
橡胶沥青应力吸取层施工技术指南橡胶沥青应力吸取层是铺筑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或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的,具有高变形力气的改性沥青层,能够缓解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
橡胶沥青应力吸取层施工承受专用橡胶沥青同步碎石设备,依次喷洒橡胶沥青,撒布碎石,碾压,即可施工沥青面层。
一、原材料1.基质沥青生产橡胶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承受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试验工程111111111针11入11度11(12151℃11,11110101g1,151s1)111(101.11m11m1)111111111针入度指数PI 技术要求60~75 -1.3~+1.0软化点〔R&B〕〔℃〕不小于46 60℃动力粘度(Pa·s) 不小于180 延度10℃,5cm/min (cm) 不小于30 延度15℃,5cm/min (cm) 不小于100 含蜡量〔蒸馏法〕(%) 不大于 2.0 闪点〔℃〕不小于260 溶解度(%) 不小于99.5质量变化(%) 不大于±0.6 TFOT 后残留针入度比(%) 不小于65残留延度(10℃) (cm) 不小于密度(15℃,g/cm3) 不小于6实测记录2.橡胶粉橡胶粉颗粒规格应符合表3 要求。
橡胶粉筛分应承受水筛法进展试验。
橡胶粉密度应为1.15 0.05 g/cm3,应无铁丝或其它杂质,纤维比例应不超过0.5%,要求含有橡胶粉重量4%的碳酸钙,以防止胶粉颗粒相互粘结。
供给商应供给橡胶粉质量保证书,说明橡胶粉规格、加工方式、加工的废旧轮胎类型、橡胶粉的储存方式等。
筛孔尺寸〔mm 〕表 3 橡胶粉筛分规格通过率〔%〕2.00 100 1.18 65~100 0.6 20~100 0.3 0~45 0.0750~53. 橡胶沥青橡胶沥青承受现场改性,橡胶沥青应满足表 4 技术要求。
表 4 橡胶沥青技术要求检测工程粘度,177℃ ,Pa.S针入度 (25℃,100g,5 s) 0.1mm ,最小软化点,℃,最小 弹性恢复,25℃,最小技术指标 1.5~4.0 25 60 605.集料应力吸取层应承受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近立方体、还击式裂开机轧制的玄武岩碎石,0.075mm 筛孔通过率应小于 0.4%,否则应进展拌和楼除尘沥青预裹覆,建议以 0.3~0.5%〔按集料重量计〕的沥青进展预裹覆〔裹覆温度在 120℃以上〕,预裹覆的集料堆放时间不宜超过 2 周。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_secret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是指铺筑于半刚性基层与沥青路面之间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之间的,具有高变形能力的改性沥青层,它能够吸收裂缝部位的应力集中,防止沥青路面形成反射裂缝。
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提出以下施工建议。
一、原材料1.基质沥青橡胶沥青所用的基质沥青采用70#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1,其抽检项目、抽检频率应满足省高指相关要求。
表170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检验项目针入度(25℃,100g,5s)(0.1mm)延度(5cm/mim,15℃)(cm)不小于延度(5cm/mim,10℃)(cm)不小于软化点(环球法)(℃)不小于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针入度指数pi质量损失(%)不大于薄膜加热试验163℃,5h针入度比(%)不小于延度(15℃)(cm)不小于延度(10℃)(cm)不小于闪点(coc)(℃)不小于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密度(15℃)(g/cm3)不小于动力粘度(绝对粘度,60℃)(pa.s)不小于pg等级技术要求60~80100204699.5-1.3~+1.00.66580626021.01180pg64-222、橡胶粉胶粉颗粒的规格应符合表2的要求。
胶粉筛分应采用水筛分法进行试验。
胶粉的密度应为1.15?0.05g/cm3,不含铁丝或其他杂质,纤维比例不应超过0.5%,并要求含有按胶粉重量计4%的碳酸钙,以防止胶粉颗粒相互粘附。
1供应商应提供胶粉的质量保证证书,说明胶粉的规格、加工方法、加工的废轮胎类型、胶粉的储存方法等。
表2橡胶粉筛分规格网目尺寸2.00mm1 18mm600?m300?m75?M通过率%10065~10020~1000~450~53,橡胶沥青橡胶沥青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其抽检项目、抽检频率符合表7的要求。
表3橡胶沥青技术要求项目粘度,177℃,pas针入度,25℃,100g,5s,0.1mm,最小软化点,℃,最小弹性恢复,25℃,1h,最小技术要求1.5-4.0255775试验方法t0625-2000t0604-2000t0606-2000t0662-20004、集料应力吸收层应由坚硬干净的砾石制成,无风化颗粒和近立方颗粒,应选择冲击式破碎机碾压的砾石。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一种新型的道路面层材料,它是由橡胶和沥青混合而成的,并利用橡胶的弹性和沥青的质量,以实现对于路面应力的吸收和分散作用。
这种材料的特点是耐久性好、耐磨损、抗裂性强、防水性好、吸声效果良好等等。
同时,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也很简单,以下是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的详细介绍。
1.材料准备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主要原料是橡胶和沥青,这些原料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保证它们的质量符合标准。
在施工前,需要将原材料提前送至施工现场,然后进行开包检查,以确保材料未受到污染和损坏。
2.现场准备施工现场需要做好基础工作,包括路面清理、平整、坑槽修补等工作。
对于已有损坏的路面,需要先进行修补和加固,使路面表面达到平整和牢固的要求。
3.底层处理在路面基础完成后,需要进行底层处理。
首先需要将底层用水冲洗干净,以确保底层表面整洁。
然后,需要在底层表面喷涂一层沥青底漆,用以防止底层水分蒸发快和与上面的层材的粘合。
4.施工辊压在完成底层的处理之后,需要开始施工辊压。
按照设计施工顺序,先施工稀释的沥青层,然后才是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材料需要通过热水加热和搅拌使之达到流动性,然后再将其倒在路面上。
随后,施工辊压会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均匀压制,并使之与上下层材料充分融合。
辊压机在进行施工辊压时,需要考虑路面的曲率以及辊压机的施工速度,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5.养护管理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养护管理。
在施工结束的五七天内,需要对其进行水冷养护,这样能够提高路面的强度和细密度,这也是保证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质量的重要步骤。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路面的清洗、养护等工作,以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美观性。
总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考虑,需要掌握专业的技能和经验。
通过梳理上述内容,相信您已经了解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的施工技术,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工法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施工工法一、前言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是一种常用于道路工程的施工工法。
它通过在路面基层和面层之间增设一层特殊的弹性层,有效地吸收和分散路面动荷载引起的应力,从而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AR-SAMI施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AR-SAMI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耐久性强:AR-SAMI层采用橡胶沥青作为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地减少路面的应力集中,提高路面的抗裂性能和承载能力。
2. 平整度高:AR-SAMI层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在路面动荷载作用下吸收和分散应力,减少路面的变形和沉陷,从而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舒适性。
3. 施工简便:AR-SAMI施工工法相对简单,只需在路面基层和面层之间增设一层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周期短,对现有道路的干扰小。
4. 经济性好:AR-SAMI施工工法可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适应范围AR-SAMI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道路工程,尤其是高速公路、快速路和重要城市道路等。
它可以用于新建路面和老化路面的改造,适应各种气候和地质条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工艺原理AR-SAMI施工工法的核心理论是通过增加一层弹性层来吸收和分散路面动荷载引起的应力,保护路面结构不受破坏。
具体实施时,工程师需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设计AR-SAMI层的材料配合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
2.确保AR-SAMI层与基层和面层之间的粘结牢固,提高整体的耐久性。
3.根据路面设计要求,控制AR-SAMI层的厚度和使用范围,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路面应力集中和变形。
五、施工工艺AR-SAMI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路面准备:清理基层表面,确保其平整干净,修补裂缝和坑洞,提高基层的强度和平整度。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
1、橡胶沥青
橡胶沥青技术要求
2、集料
应力吸收层应采用13玄武岩碎石。
有条件时建议0.2~0.3%(按照集 料重量计)的沥青进行预裹附(裹附温度在 120 C 以上),预裹附的集料 堆放时间不宜超过两周。
3、主要施工机械及检测仪器
① 、主要施工机械
A 橡胶沥青生产设备1套
B 橡胶沥青洒布车1台
C 碎石撒布机1台
D 压路机:轮胎压路机1台
E 洒水车1台
② 、主要检测仪器
A 沥青针入度仪
B 沥青针入度仪
C 沥青软化点仪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粘度,177C, Pa.s
1.5~4.
0 针入度(25C, 100g , 5s ),不小于(0.1mm )
25 软化点,不小于(C ) 54 弹性恢复,25C ,不小于(%)
60
D 标准筛(方筛孔)
4、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AR-SAMI )施工工艺
①、施工前应进行基层的清扫、吹尘和清洗。
先人工用竹扫帚将基层表面进行全面清扫,再用2~3 台森林灭火鼓风机沿纵向排成斜线将浮灰吹净,若不能达到“除净”的要求,则用水冲洗,清除基层表面浮灰和泥浆,尽量使基层顶面集料颗粒能部分外露。
②、洒布粘层油。
一般选择至少三个不同的橡胶粉掺量(例如18%、20%、22%)进行试验,将橡胶粉加入沥青的温度范围在177~204C之间,拌和1小时后进行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选取合适的橡胶粉掺量,橡胶沥青各项指标应满足表3 技术要求。
③、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注意检查:
A空气温度地面温度都不得低于15 C
B 下承层必须干燥,路缘石防护良好:
C 风速不影响橡胶沥青洒布效果:
D 需用的设备进入待命状态,包括橡胶沥青洒布车、碎石撒布机、胶轮压路机。
⑤、橡胶沥青洒布
A推荐橡胶沥青洒布量采用1.8~2.0kg/m2,采用预裹附的集料时,沥青用量可适当减少;
B 起步和终止位置应辅工程纸,以准确进行横向衔接,洒布车经过后应及时取走工程纸;
C 纵向衔接应与已洒布部分重叠10cm 左右;
D撒铺碎石前禁止任何车辆、行人通过橡胶沥青层。
⑥、撒铺碎石
喷洒橡胶沥青后应立即撒铺碎石,碎石撒铺量推荐采用16士2kg/m2, 根据试铺情况确定,以满铺、不散失为度,对于局部碎石撒铺量不足的地方,应人工补足。
⑦、碾压
采用胶轮压路机进行压实。
碎石撒铺后应立即进行碾压作业,两台
胶轮压路机应同时进行碾压,紧跟碎石撒铺车。
碾压遍数为2遍,从洒布橡胶沥青到碾压完成应在下表规定时间内完成。
施工时间要求
⑧、在铺筑上层沥青混合料前,应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进行清扫,以清除没有粘结的松散碎石,避免影响SAMI层与上面层的粘结。
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应与上面层沥青混凝土紧凑进行,中间不开放交通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须待SAMI施工完成3小时后方可开放交通,但车速不宜超过25km/h。
(4)、质量管理
①施工阶级的检测项目包括:橡胶沥青性质、橡胶沥青洒布量、集
料撒布量、刹车试验、外观检查等。
②检验方法及检验标准见下表。
沥青路面SAMI应力吸收层施工阶级的质量检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