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万能成语故事素材
- 格式:docx
- 大小:38.60 KB
- 文档页数:2
成语故事高中生简短有寓意1. 《画龙点睛》张僧繇画龙不点睛,一点睛龙就飞走啦!就像一场精彩的比赛,最后那关键的一脚射门,哇塞,那可真是画龙点睛啊!比如咱们校队的小王,在决赛中最后时刻的那一脚劲射,直接让球队赢得了冠军,这不是画龙点睛是什么呀!2. 《叶公好龙》叶公表面上喜欢龙,真龙来了却吓得不行,这多像有些人嘴上说喜欢某个东西,等真见到了又害怕啦!咱班那个小李,天天说喜欢小狗,结果看到大狗就躲得远远的,这不就是叶公好龙嘛!3. 《亡羊补牢》羊丢了才去补牢,虽然有点晚但总比不做强呀!就好比你考试没考好,赶紧努力学习下次考好,这就是亡羊补牢呀!你看隔壁的小张,上次考试不理想,后来奋起直追,现在成绩多好,这就是亡羊补牢的力量!4. 《狐假虎威》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人,这在生活中也常见啊!有些小混混仗着有厉害的大哥就嚣张跋扈,不就是狐假虎威嘛!就像街上那几个小青年,以为跟着个厉害角色就了不起了,其实啥也不是,哼!5. 《掩耳盗铃》捂着自己耳朵偷铃铛,以为别人听不到,多可笑啊!这不就像那些自欺欺人的人嘛!咱班那个调皮的小赵,没写作业还说忘家里了,这不是掩耳盗铃是什么呢!6. 《画蛇添足》好好的蛇非要画上脚,真是多此一举!就像写作文,明明已经很完美了,非要加些多余的话,那不就是画蛇添足嘛!上次我的作文就犯了这个错,哎呀!7. 《自相矛盾》自己说的话前后矛盾,这不是搞笑嘛!就像有的人一会儿说这个好,一会儿又说这个不好,简直就是自相矛盾!你瞧那个卖东西的大叔,刚刚还说自己的东西质量超好,后面又说有点瑕疵,真逗!8. 《揠苗助长》急于让禾苗长高就去拔它,最后全死了,这多蠢呀!就跟有些家长拼命给孩子报各种班,也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不就是揠苗助长嘛!我邻居家就这样,孩子累得不行,何必呢!9. 《买椟还珠》只看重盒子不要里面的珍珠,这眼光也太差了吧!就像有的人只看外表不看内在,多傻呀!上次看到一个人选东西,只因为包装好看就买了,结果里面的东西很一般,这不就是买椟还珠嘛!10. 《滥竽充数》不会吹竽却混在里面充数,这也太糊弄人啦!就像有些学生在合唱团里不唱歌只张嘴,这不是滥竽充数是啥呀!咱学校合唱团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呀,嘿嘿!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成语故事真的很有意思,又简单又有道理,能让我们明白很多做人做事的真谛呀!。
高中成语故事成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高中成语故事。
高中成语故事1:白头如新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准备处死。
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空话。
”他写道:“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可是太子丹还一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
卞和将宝玉献给楚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
李斯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
所以谚语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双方互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时一样;真正相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
”梁孝王读了邹阳的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做为贵宾接待。
高中成语故事2:病入膏肓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
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
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
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
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
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高中成语故事3:兵贵神速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
高中万能成语故事作文素材素材总的来说,一是源于所见所闻,二是源于思想感悟。
那么有哪些故事素材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的“万能成语故事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万能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一迎刃而解杜预是曹魏尚书仆射杜畿的孙子,幽州刺史杜恕的儿子。
杜预学问广博,通晓历代兴亡成败的道理。
最初,杜预的父亲杜恕与司马懿不和,结果被关在监牢中死去,杜预很长时间不能释怀。
司马懿、司马师死后,司马昭继承父兄的位子,杜预娶了司马昭的妹妹高陆公主为妻,被任为尚书郎,继承其祖父的爵位丰乐亭侯。
在职四年后,进入司马昭的相府中担任军事幕僚,参与了曹魏灭蜀的军事行动,因功增加封邑一千一百五十户。
曾经做过镇南大将军、荆州总督等高官。
他做镇南大将军的时候,曾带兵攻打吴国,不到十天就占领了吴国的许多重要城池。
他觉得吴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差,就率兵趁胜追击。
正在此时,有人认为吴国实力雄厚,就出来劝阻他:“吴国建国多年了,国力积蓄得很厚实,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打跨。
现在又是夏季,天气炎热,我们晋国的士兵从小就生活在北方,对南方的气候条件很不适应,与他们作战对我们很不利。
我劝你还是趁早收兵,等夏天过去天气凉爽后,再考虑攻打吴国吧。
”杜预听他说完后,考虑了一会儿,说现在我军连胜数仗,士气非常旺盛。
而吴国则连败数仗,军队的士气非常低落。
我们这种士气旺盛的军队,去打败那些士气低落的军队,其形势就如同用锋利的刀子劈竹子一样,只要把竹子的前几节劈开了,后面的几节,将刀放在竹子中,就会一下子破开。
我们只要乘胜追击,一定会扩大战果,彻底打跨吴国。
于是,杜预就带领晋军大举进攻,结果真如他所说,很快就把吴国灭掉了,从而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杜预还朝,被封为当阳县侯,封邑增加到九千六百户。
武帝仍命杜预镇守江南,杜预在这里兴修水利,兴办学校,造福一方,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杜父”。
高中万能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二食言而肥六月,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
【导语】作⽂是语⽂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可以多背多记⼀些写作素材,灵活运⽤。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考写作素材成语故事【五篇】》希望对⼤家写作有所帮助。
篇⼀:饱⾷终⽇,⽆所⽤⼼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经常教育他的学⽣向颜回学习,不要追慕富贵与享受,⽤⼼读书。
孔⼦说如果⼀个⼈⼀天到晚吃得饱饱的没有事可⼲,不去⽤⼼思考问题,那就没有造就了。
下棋的⼈虽然悠闲但也要⽤⼼,⽐起饱⾷终⽇,⽆所⽤⼼的⼈来强多了。
【典故】⼦⽈:‘饱⾷终⽇,⽆所⽤⼼,难矣哉!’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 【释义】终⽇:整天。
整天吃饱饭,什么事也不关⼼。
【⽤法】作谓语、定语;指闲⼈ 【相近词】饱⾷终⽇,⽆所事事 【成语举例】饱⾷终⽇,⽆所⽤⼼,以与朋辈优游谑浪,炳麟亦不为也。
章炳麟《与袁世凯书》篇⼆:冒天下之⼤不韪 【成语故事】公元前712年,同为周宗室姬姓的郑国与息国因为⼀些⼩事发⽣了⽭盾,势⼒弱⼩的息国很不冷静,竟派兵攻打强⼤的郑国,结果⼤败被实⼒强⼤的楚国渔翁得利给灭掉。
⼈们分析息国是冒天下之⼤不韪,贸然出兵⽽导致灭亡。
【典故】犯五不韪⽽以伐⼈,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左传·隐公⼗⼀年》 【释义】冒:冒犯;不韪:不是,错误。
去⼲普天下的⼈都认为不对的事情。
指不顾舆论的遣责⽽去⼲坏事。
【⽤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做错误的事情 【相近词】冒⼤不韪 【成语⽰列】因为发令者敢于公开发此*命令,冒天下之⼤不韪,必已具有全⾯破裂和彻底投降的决⼼。
⽑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成语例句】 ◎李敖⼏乎是冒天下之⼤不韪。
◎那是在公元1644年3⽉,明朝叛徒吴三桂,丧⼼病狂,敢冒天下之⼤不韪,引来清兵进关,围剿了闯王义军,在北京建⽴了⼤清王朝。
篇三:不见棺材不下泪 【成语故事】古代滑稽清才安鸿渐特别幽默与滑稽,他⼗分害怕⽼婆,他岳⽗病故,两⼈前去吊唁,在路上他们就开始⼤哭。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合集5篇)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才智,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洁的事,让我们感觉到好玩从而明白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合集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1窦融世代在河西担当要职。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时,他担当波水将军,统率重兵。
后来更始帝刘玄灭了王莽,他又归顺更始帝,当了巨鹿太守。
更始帝兵败后,他无主可依,就联合酒泉、敦煌等五个郡在河西形成割据势力,自任五郡大将军。
河西民风比较淳朴,窦融施行的政策又比较宽和,所以境内官民相安,粮食充分,四周的流亡百姓纷纷归顺窦融。
一时间,河西五郡兵强马壮,天下著名。
后来,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他就是汉光武帝。
窦融总觉得自己割据一方终究不是长期之计,很想归顺光武帝,做个青史留名的汉室忠臣。
于是他派长史刘钧向光武帝上书并献上马匹。
刘秀得知窦融有归顺的想法,兴奋得不得了,当下就封他为凉州牧,赏赐黄金二百斤,并让刘钧带一道诏书给窦融。
在诏书中,刘秀指出河西五郡军民安定,表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这些都应当归功于窦融的治理之功。
他还表示,自己知道窦融功劳很大,所以对他特别思慕。
刘秀特意指出,在他与窦融之间,还有蜀地的公孙述和天水的隗嚣,他们占据土地,一个想争夺天下,一个则想从战斗中渔利。
在蜀汉相攻的形势下,窦融归顺何人,对全局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要举足移动一步,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2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理想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调皮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学问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仔细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仔细学习历史,从中吸取了丰富的学问,学问大有进步。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成语)(故事))包涵着我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大道理大才智,通过描写生活的一些简洁的事,让我们感觉到好玩从而明白需要知道的,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为大家细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欢迎查阅。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1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董卓手中。
董卓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皇帝的仪仗,并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
他还征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室,又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
司徒王允见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汉玉室担忧,但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非常苦恼。
一天夜里,他到后花园散心,突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
走近一看,原来是家中的歌妓貂蝉。
王允问道:“深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貂蝉回答说:“承蒙大人恩惠抚养,为我训习歌舞,并以礼相待。
我虽然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万一。
近来见大人双眉紧锁,知道必定是为国事操劳,所以心中悲伤,但不敢询问。
今晚又见大人行坐担心,因此也长吁短叹起来,想不到被大人发觉。
假如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肯定效力,虽万死也决不推辞。
”王允听了貂蝉的话,突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立刻朝貂蝉跪下,纳头便拜。
貂蝉慌张扶起。
王允流着眼泪说:“眼下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要篡位,朝中文武元计可施。
董卓有一个义子吕布,骁勇特别,天下无有敌手。
方才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然后再暗中献给董卓。
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两人,让他们由于想得到你而相互仇恨,最终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
如此方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
不知你意下如何?”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坚决他说:“我已许下大人虽万死也决不推辞,假如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情愿死在万刃之下!”玉允和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奸臣董卓。
经典成语故事高中生2齐泯王是个傲慢、喜爱享乐的人,因此人民生活得很苦,于是齐国的邻国——燕国便派大将联合另外几个国家一同进攻齐国。
高中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大全中学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大全一毛遂自荐《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 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 得十九人, 余无可取者。
毛遂自荐于平原君。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 譬假设锥之处囊中, 其末立见。
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 左右未有所称颂, 胜未有所闻, 是先生无全部也。
先生不能, 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 乃脱颖而出, 非特其末见而已。
春秋时, 秦军在长平一线, 大胜赵军。
秦军主将白起, 领兵乘胜追击, 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大敌当前, 赵国形势万分紧急。
平原君赵胜, 奉赵王之命, 去楚国求兵解围。
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 想选择20个文武全才一起去。
他挑了又挑, 选了又选, 最终还缺一个人。
这时, 门客毛遂自我引荐, 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一再要求, 才强求同意了。
到了楚国, 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
两人坐在殿上, 从早晨谈到中午, 还没有结果。
毛遂大步跨上台阶, 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 非利即害, 非害即利, 简洁而又明白, 为何议而不决?楚王特别恼火, 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 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退下!我和你主子说话, 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 不但不退下, 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
他手按宝剑, 说:如今十步之内, 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英勇, 没有再呵斥他, 就听毛遂讲话。
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 作了特别精辟的分析。
毛遂的一番话, 说得楚王心悦诚服, 容许立刻出兵。
不几天, 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
秦军撤退了。
平原君回赵后, 待毛遂为上宾。
他很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 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释读】毛遂自我引荐。
譬如自告奋勇, 自己引荐自己担当某项工作。
中学作文成语故事素材大全二有备无患春秋时候, 有一个英明的君主叫晋悼公。
他有一个部下叫司马魏绛, 也是一个执法严明的好官。
高中成语故事
1. 画龙点睛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吴起请教名匠张良制作一副画,张良按照吴起的要求完成了画,但是吴起觉得画中还缺少点什么,不够生动。
于是,张良在画的眼睛上点了一点颜色,画面顿时栩栩如生,形象立体逼真。
这就是“画龙点睛”的典故。
2. 纸上谈兵
这个成语出自《晏子春秋》。
晋国一位名士欲与墨家辩论,先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观点,发给墨家,希望能够通过文字互相辩驳。
然而,墨家智者看到这些观点后,当即批判了这位名士。
墨家认为,论战要原则明确,实践经验丰富,只有直接参与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守株待兔
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列御寇》。
据说一个农夫在田野里干活,发现一只野兔撞到一棵树上撞死了。
农夫想着这只野兔可能是被自己埋伏的陷阱所吓到,于是他决定把这个陷阱放在同样的位置,等待更多的野兔前来送命。
这就是“守株待兔”的典故。
4. 马马虎虎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
相传有一个人要渡河,他问船夫:“这条河水深浅如何?”船夫回答说:“马马虎虎。
”结果,乘客并没有明确地了解河水的深浅,最终落水身亡。
从此,“马马虎虎”就成
了形容不负责任、草率随便的词语。
5. 井底之蛙
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列御寇》。
据说有只青蛙生活在一个井里,由于从来没有离开过井口,因此认为井里面就是整个世界。
有一天,另一只青蛙从外面跳进井里,告诉他外面的世界比井里大得多,井底之蛙却根本不相信。
这就是“井底之蛙”的典故。
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成语故事大全五篇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成语故事篇1 夏雨雨人孟简子相梁、魏,有罪而走齐。
齐相管仲迎而问之曰:“吾子相梁、魏时,门下使者如何”孟简子曰:“门下使者约三千余人。
”管仲曰:“今与几何人来”对曰:“臣与三人俱。
”管仲曰:“是何也”对曰:“其一人父死无以葬,我为葬之;一人母死无以葬,亦为葬之;一人兄有狱,我为出之。
是以得三人来。
”管仲曰:“嗟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译文]孟简子担任梁国和卫国的丞相,后来犯了事出走齐国。
管仲来迎接他,问他:“你当丞相时,你家里有多少门客”孟简子说:“有三千多人。
”管仲说:“现在有几个人跟来了”回答说:“只有三个人。
”管仲问:“为什么这样呢”回答说:“其中一个人的父亲死了没钱葬,我给他葬了;一个人的母亲死了没钱葬,我也给葬了;一个人的哥哥吃了官司,我帮了他,後来人被放出来了。
所以这三个人跟来了。
”管仲上了车说:“唉!我一定会衰败的,我不能像春天的风一样吹在人身上,我不能像夏天的雨一样落在人身上(夏雨雨人),我一定会衰败的。
”【释读】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
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
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出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高考语文万能作文素材成语故事篇2 余音绕梁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
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属山东)的.雍门卖唱筹资。
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
这次演唱,轰动全城。
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
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
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动听,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飘荡,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
高考语文成语小故事素材积累通用三篇高考语文成语小故事素材积累 1改弦更张西汉时期,儒学家董仲舒读书与做学问十分刻苦,他读书时曾经三年不到自家花园里看一眼。
汉武帝十分欣赏他的为人,让他提供施政方略。
董仲舒认为秦朝的一些旧__已经不适应了,就好比琴上的旧弦必须要换掉一样。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高考语文成语小故事素材积累 2病入膏肓“病入膏肓”这则成语的膏肓是古以膏为心尖脂肪,肓为心脏与隔膜之间,膏肓之间是药力不到之处。
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
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缓,便专程派人去请来。
医生还没到。
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
梦见他的病变成了两个童子,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
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缓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我们躲到什么地方去呢?” 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缓到了,立刻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替晋景公治病。
诊断后,那医生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
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
这病是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不过这只是一个传说!现在意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
亦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在课本中,一般引用的是这一段:“公疾病。
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
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日:“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
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
高中简短的成语故事高中简短的成语故事三年一瞬间,就这样欢歌纵笑,各位高中的同学们,我们看看下面的高中简短的成语故事哦!高中简短的成语故事1.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2.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3.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4.自相矛盾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5.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6.郑人买履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7.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8.杯弓蛇影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9.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10.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11.杞人忧天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适合高中生讲的成语故事以下是 9 条适合高中生讲的成语故事:1. 《画龙点睛》张僧繇在寺壁上画了四条龙,可是不点眼睛。
有人问他为啥,他说点上就会飞走。
人们都不信呐!后来他给其中两条龙点上了眼睛,嘿,那两条龙真就腾空而起,飞向天空了。
这就跟你画画一样,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让整个画面活起来呀!你想想,要是你画了一幅很棒的画,最后再来一笔神来之笔,那不是绝了嘛!2. 《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叶公,天天说自己多喜欢龙,家里到处都雕着龙画着龙。
结果呢,当真龙听说后去他家,他却吓得要死。
这多可笑啊!就好像有的人说自己特别喜欢某个东西,等到真接触了,又吓得不行。
你们身边有这样的人吗?难道喜欢仅仅是嘴上说说而已?3. 《亡羊补牢》有个人丢了一只羊,他觉得无所谓。
后来又丢了几只,这才着急了,赶忙去修补羊圈。
这告诉我们,出了问题要及时补救啊!就好比你考试没考好,那是不是得赶紧想办法提高成绩呀,而不是继续放任下去。
难道要等到一败涂地才后悔吗?4. 《狐假虎威》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在森林里大摇大摆。
这就好像有些人,自己没什么本事,却靠着别人的势力吓唬人。
你看现实中那些仗着家里有点背景就嚣张跋扈的人,不就是活脱脱的狐假虎威吗?那能长久吗?肯定不能啊!5. 《画蛇添足》几个人比赛画蛇,有个人最先画好,可他非得再给蛇画上脚。
哎呀,蛇哪有脚呀,这不是多此一举嘛!就像有的人,做事情已经很好了,却非要去做些多余的,结果反而搞砸了。
你说这是不是自找麻烦呀?6. 《郑人买履》一个郑国人去买鞋,他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这也太死板了吧!生活中就是有些死脑筋的人,不知变通呐!比如明明有更简单的方法做事,却非要按照老一套来,多不灵活啊!你可别学他哦!7. 《滥竽充数》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乐队里充数。
这太滑稽了吧!就跟有些学生在合唱团滥竽充数一样,口型对得。
高考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出好的作文,可以多背多记一些素材。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成语故事作文素材,希望大家喜欢!高考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一囊萤映雪解释: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
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读。
比喻人勤学好问。
成语故事: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
事见《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晋书·车胤传》后以“映雪囊萤”形容夜以继日,苦学不倦。
查看百科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高考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二凿井得人宋国有个姓丁的,家里没有井。
做饭,浇菜地,都要用水。
他家只得派一个劳动力,每天到村外去挑水。
后来,姓丁的在家里打了一口井,用水就很方便了。
姓丁的逢人便说:“我家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人。
”这话三传两传便走了样,说成:“丁家凿井挖出一个活人来了。
”越传越奇,越奇越传,最后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
宋君就派官吏到丁家调查。
姓丁的说:“我说的是凿了一口井等于得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活人来呀。
”高考成语故事作文素材三铤而走险春秋时期,一百七十多个诸侯国互相争权夺利。
到中期,晋国和楚国成了两个阵营的首领,势均力敌,难分伯仲。
其中,郑国是个有道的小国。
但不幸的是,郑国地处两大强国晋国与楚国之间,北面不敢得罪晋,南面更不能冷落楚。
公元前610年,晋国会聚了一部分诸侯国,一起向楚国_施加压力。
晋国国君怀疑郑国与楚国暗中勾结,怀有二心,不肯与前来的郑国国君相见,弄得郑国诚惶诚恐。
郑国大臣子家,为当时的执政大夫。
他见此情景,便给晋国的执政大臣赵盾写了一封信。
关于赵盾,可是个在晋国历非常有名的人。
赵盾的“外号”是盛服先生,这是因为赵盾每天勤于政事,天不亮就上朝,早到了就在朝堂前正襟危坐,恭侯国君。
高中常用成语及典故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提供了高中常用成语典故,一起来看看吧!1 千金买骨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
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
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位国君,愿意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
可是3年过去了,千里马也没有买到。
这位国君手下有一位不出名的人,自告奋勇请求去买千里马,国君同意了。
这个人用了3个月的时间,打听到某处人家有一匹良马。
可是,等他赶到这一家时,马已经死了。
于是,他就用500金买了马的骨头,回去献给国君。
国君看了用很贵的价钱买的马骨头,很不高兴。
买马骨的人却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您是真心实意地想出高价钱买马,并不是欺骗别人。
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有人送来了3匹千里马。
郭隗讲完上面的故事,又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也要像买千里马的国君那样,让天下人知道你是真心求贤。
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
”燕昭王认为有理,就拜郭隗为师,还给他优厚的俸禄。
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
消息传出去不久,就有一些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帮助燕昭王治理国家。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燕国终于强盛起来,终于打败了齐国,夺回了被占领的土地。
2 口蜜腹剑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官却不真真诚诚的办事,而是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意旨。
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
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
李林甫和一般人接触。
也总是在外貌上表现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并说尽所有可以说的好听的、善意的话。
可是实际上,他的性情和他的表面态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个非常狡猖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的人。
高中成语故事1. 画蛇添足。
相传古代有一个画师,他非常擅长画蛇。
有一次,他在一幅画蛇的作品上,觉得画蛇的脚不够完美,于是就在蛇的腹部加上了脚。
后来有人看到这幅画,笑话他画蛇添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不可过分追求完美,否则会适得其反。
2. 杯弓蛇影。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他在夜晚行走时,看到地上的一条弯曲的影子,误以为是蛇,吓得丢掉了手中的弓和箭。
后来才发现原来只是杯子和弓的影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人们会因为自己的想象而感到恐惧,事后才发现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危险。
3. 杞人忧天。
相传古代有一个杞国人,他总是忧心忡忡地担心天会塌下来。
有人问他为什么如此担心,他说他听到了一声巨响,以为是天要塌下来了。
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树上的果子掉下来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杞人忧天,凡事想得太多,反而给自己制造了不必要的焦虑。
4. 掩耳盗铃。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铃,他偷之前先掩住了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见铃声了。
后来被人发现了,他才知道掩耳盗铃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自欺欺人,做了错事却不愿意承认,最终只会欺骗不了别人,也欺骗不了自己。
5. 亡羊补牢。
相传古代有一个农夫,他的羊跑了出去,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好。
后来他明白了亡羊补牢的道理,意识到事后补救是不够的,应该及时预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及时,不要等到出了问题再来后悔。
以上就是一些有趣的高中成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的含义,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一些人生道理。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成语故事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高中成语故事作文素材高中成语故事作文素材高中成语故事作文素材1如椽之笔晋朝武帝时,有个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梦中遇到一个神人,给了他一支很大的笔,那支笔的笔杆就有屋椽那么粗。
醒后,很觉惊异。
他对人说:“此当为大手笔事!”(“大手笔”,即大作家。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这件事看来,我一定要成为大作家。
”)不久,武帝逝世,哀册之类的文件,全部由王珣负责起草,文采很好。
后来赞美作者的文字高明,就叫“椽笔”、“大笔如椽”,或“如椽之笔”。
【出处】《晋书·王珣传》,原文为:“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
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释读】椽: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面和瓦片的木条。
如椽的大笔,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笔力雄健。
用来称颂别人的文章或写作才能。
高中成语故事作文素材2天真烂漫南宋末年,有位姓郑的画家曾以太学生的资格,参加博学词科考试。
后来北方蒙古贵族南侵,他向朝廷上书主张抵抗,但未被采纳。
南宋灭亡后,他改名为“思肖”。
原来,宋朝是赵姓打的天下,“肖”是赵的偏旁。
画家表示自己永远思念南宋,并隐居在苏州的一所寺庙里。
郑思肖在自己的寓所里挂了一块大匾,匾上是他亲笔写的“本穴世界”四个字:原来,“本”由“大”、“十”两字组成,把其中的.“十”字放在“穴”字中间,就成为“宋”加上“大”就是”大宋”。
说明自己仍然生活在“大宋”的疆域内。
有一次.他画了二卷高五寸,长一丈多的墨兰。
画上的墨兰,自然全无土根的。
他还在画上题上八个字:“纯是君子,绝无小人。
”大家欣赏了这幅画后,赞不绝口,一致夸它画得纯真自然,生气勃勃。
【释读】“天真”指单纯;“烂漫”自然的意思,这则成语常用来指人心地单纯,坦率自然。
也用来比喻青少年或儿童心地单纯善良。
【出处】元·夏文彦《图绘宝鉴·五·郑思肖》工画墨兰,尝自画一卷,长大会,高可五寸许。
天真烂漫,超出物表。
宋·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方三齿儿未冠。
高中语文万能成语故事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素材是写不出一篇好的文章的。
成语故事素材能为作文增色不少,下面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中语文万能成语故事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语文万能成语故事素材一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
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
公元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
进入关中以后,王猛披着老百姓的衣服去见桓温。
一见面他就谈论当时的天下大事,并把手插进衣服里摸虱子,好象身边再没有别人一样。
桓温见王猛谈吐举止不同一般,便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还赐给他车辆和马匹。
当时,前秦皇帝符坚有志争夺天下,听说王猛很有才干,便请他做了丞相。
王猛施展自己的才智,终于帮助符坚统一了北方。
王猛于公元375年病死,终年50岁,据史书记载,他死后,“朝野苍哭三日”。
高中语文万能成语故事素材二有一天,东郭先生突然想到北方的中山国去找个官做做,于是他收拾行装后便骑驴上路了。
东郭先生骑着驴,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就迷了路。
他看见前面尘土飞扬,又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心里感到很害怕。
突然,一只狼跑到他面前,伸着脖子哀求道:“先生不是很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吗?现在赵简子正在追捕我,您能让我早点躲进您的书袋里,使我垂危的生命暂且延续下去吗?(原文是:‘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将来如果我有出头之日,先生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了。
”东郭先生听了狼的这番话,心一软,就把狼藏进了书袋。
等追捕狼的赵简子走远了,东郭先生才把狼放出来。
这时,狼突然目露凶光,狡猾地说:“谢谢你救了我,不过我现在饿极了,你心肠这么好,就让我把你吃了吧。
”说完就朝东郭先生扑了过去。
正在这危急时刻,正好来了一个猎人,一箭就把狼射死了。
高中语文万能成语故事素材三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有使节往来。
有天,齐襄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这位使者没有到过赵国,更没见过赵威后。
高中语文万能成语故事素材
十六国时,前秦有一位大臣叫王猛,字景略,北海剧今山东寿光东南人。
他学识广博,爱读兵书,为人谨慎,严峻刚毅,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政治家。
公元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出兵北伐。
进入关中以后,王猛披着老百姓的衣服去见桓温。
一见面他就谈论当时的天下大事,并把手插进衣服里摸虱子,好象身边再没有别人一样。
桓温见王猛谈吐举止不同一般,便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还赐给他车辆和马匹。
当时,前秦皇帝符坚有志争夺天下,听说王猛很有才干,便请他做了丞相。
王猛施展
自己的才智,终于帮助符坚统一了北方。
王猛于公元375年病死,终年50岁,据史书记载,他死后,“朝野苍哭三日”。
有一天,东郭先生突然想到北方的中山国去找个官做做,于是他收拾行装后便骑驴上
路了。
东郭先生骑着驴,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就迷了路。
他看见前面尘土飞扬,又不知道
自己在什么地方,心里感到很害怕。
突然,一只狼跑到他面前,伸着脖子哀求道:“先生不是很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人吗?
现在赵简子正在追捕我,您能让我早点躲进您的书袋里,使我垂危的生命暂且延续下去吗?原文是:‘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将来如果我有出头之日,先生就是我的
救命恩人了。
”东郭先生听了狼的这番话,心一软,就把狼藏进了书袋。
等追捕狼的赵简子走远了,东郭先生才把狼放出来。
这时,狼突然目露凶光,狡猾地说:“谢谢你救了我,不过我现在饿极了,你心肠这么好,就让我把你吃了吧。
”说完就
朝东郭先生扑了过去。
正在这危急时刻,正好来了一个猎人,一箭就把狼射死了。
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有使节往来。
有天,齐襄王派出了一名使者到赵国去问候赵威后。
这位使者没有到过赵国,更没见
过赵威后。
但他早就听说赵威后是一位很贤德的王后,所以愉悦地接受了这一差事。
他想,我作为齐国使者去向赵威后问安,赵威后一定会很高兴。
她一高兴,说不定会赏赐一些贵
重的小礼品。
因此,他觉得此行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美差。
使者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邯郸,在齐王使者的想象中是十分漂亮的:那雕梁画栋的梳妆楼,那清水碧透的照眉池,那热闹非凡的市桥,那巍峨秀丽的丛台……他听人描述过很多次,可就是没有见过。
因此,一路上盘算着,等办完了公事,一定要好好地游览游览邯郸,饱饱眼福。
到了邯郸,他直奔赵王城,去问候赵威后。
赵威后果然不负贤名。
当齐王使者被一位美丽的宫娥引进后宫时,赵威后早已端坐在
一个绣墩之上等候了。
她一身威严正气,满脸的慈祥。
齐王使者以礼拜见之后,便把随身带来的齐王亲笔信呈给了赵威后。
但不知怎的,那
赵威后竟然没有先去拆阅齐王的信,却躬身对齐王使者说:“你们齐国今年的收成好吗?”
“好。
”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又问:“老百姓们好吗?”
“好。
”齐王使者答。
赵威后再问:“齐王也很好吗?”
“也很好。
”齐王使者答。
齐王使者回答完问话,心里感觉很异样。
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心中想什么,便直接
问出来:“尊敬的威后,我奉我国大王的旨意,专程向您来问安。
照说,您若回问的话,
也该先问候我们的大王。
可您先问的却是年景和百姓,您怎么把低贱的摆在了前头,而把
尊贵的放在了后面呢?”
赵威后笑着说:“话可不能这么说。
我之所以先问年景和百姓,后问候你们大王,自
有我的道理。
”
齐王使者更是一脸迷茫,问:“您有什么道理?可否详述?”
赵威后慢条斯理地解释说:“你想想看,假如没有好年景,那老百姓靠什么活下去呢?假如没有老百姓,又哪里有大王呢?所以说,我这样问才合乎情理;不这样问,便是舍本逐末。
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这……”齐王使者哑口无言了。
召见一结束,齐王使者,一没有去观光那雕梁画柱的梳妆楼,二没有去踏看那清水碧
透的照眉池,也没有去游览那巍峨的丛台和热闹的市桥,便直接回齐国去了。
在归国的路上,齐王使者一直觉得肩上沉甸甸的。
虽说那赵威后什么礼品也没有赐给他,可他并不认为是空手而回。
他觉得,赵威后那“舍本逐末”的话语,比什么礼品都贵重,都沉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