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模板
- 格式:xlsx
- 大小:23.71 KB
- 文档页数:6
XXX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XXXX[20XX]XXX号1、本报告模版中的蓝色字体内容,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或删除,使用后必须将保留的文字改为黑色。
2、如需适用其他信息,请参照中审众环模板添加“其他信息”段进行披露。
公司:一、保留意见我们审计了XX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XX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包括2020年12月3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2020年度的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相关合并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认为,除“形成保留意见的基础”部分所述事项产生的影响外,后附的合并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XX集团2020年12月31日的合并财务状况以及2020年度的合并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形成保留意见的基础【1、如果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与具体金额(包括定量披露)相关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部分说明并量化该错报的财务影响。
如果无法量化财务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该部分说明这一情况。
2、如果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与定性披露相关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部分解释该错报错在何处。
3、如果合并财务报表中存在与应披露而未披露信息相关的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1)与治理层讨论未披露信息的情况;(2)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部分描述未披露信息的性质;(3)如果可行并且已针对未披露信息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部分包含对未披露信息的披露,除非法律法规禁止。
4、如果因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而导致发表非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部分说明无法获取审计证据的原因。
】【以下是一份存货具体金额存在重大错报但不具有广泛性,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部分第一段的表述案例:】ABC公司20××年12月31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列示金额为×元。
ABC公司管理层根据成本对存货进行计量,而没有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这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会计》第二十五章讲义2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二、直接投资及同一控制下合并日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1.权益法调整:●净损益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分配现金股利调整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净损益之外其他变动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贷:资本公积2.举例【例题2·计算分析题】教材P414【例25-2】接【例25-1】。
甲公司于20×2年1月1日,以28 600万元的价格取得A公司80%的股权,使其成为子公司。
甲公司和A公司20×2年度个别财务报表如教材表25-2(略)、表25-3(略)和表25-4(略)所示。
A公司20×2年1月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32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盈余公积为1 2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2 800万元;20×2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38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 000万元,资本公积为8 000万元,盈余公积为3 2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6 800万元。
A公司20×2年全年实现净利润10 500万元,经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会批准,20×2年提取盈余公积2 000万元,向股东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 500万元。
本例中,A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10 500万元,经公司董事会提议并经股东会批准,20×2年提取盈余公积2 000万元,向股东宣告分派现金股利4 500万元。
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的账面价值为25 600万元,20×2年12月31日仍为25 600万元,甲公司当年确认投资收益3 600万元。
[答疑编号3933250202]『正确答案』将成本法核算的结果调整为权益法核算的结果,相关的调整分录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8 400 ①贷:投资收益 8 400借:投资收益 3 600 ②贷:长期股权投资 3 600经过上述调整分录后,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30 400万元(25 600 +8 400-3 600)。
XX公司20XX年度(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一、企业的基本情况简要说明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注册日期、注册地址、注册资本、企业性质、行业性质、法定代表人、历史沿革、实际从事的主要生产与经营业务等。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制度》、《铁路运输企业会计核算办法》及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本财务报表。
三、遵循企业会计制度的声明本公司尚未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本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1.执行的会计制度本公司及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及其他补充规定。
2.会计期间采用公历制,即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3.记账本位币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4.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计量属性)本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
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则按照相关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5.外币业务的核算方法及折算方法(1)外币业务的折算及汇兑损益的处理本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对发生的涉及外币的经济业务,采用发生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市场汇价折合为人民币记账,月末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市场汇价折合本位币进行调整。
发生的差额,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且在其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的,计入有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其他情况产生的汇兑损益,在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2)外币报表折算所有资产、负债项目均按财务报表决算日的市场汇率折算为人民币,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均按发生时的市场汇率折算为人民币,“未分配利润”项目以折算后的利润分配表中该项目的数额列示,折算后资产类项目与负债类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合计数的差额,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未分配利润”项目后单独列示。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模板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模板公司名称:【填写公司名称】报表期间:【填写报表期间】底稿编制人员:【填写底稿编制人员姓名】日期:【填写底稿编制日期】底稿内容:1.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1.1 汇总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1.2 确认各子公司报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方法是否一致。
1.3 核对各子公司报表的披露项目是否完整和准确。
1.4 检查各子公司报表的审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的审计事项和保留意见。
2. 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2.1 根据子公司的控制权比例,确定合并财务报表中各项目的金额。
2.2 加总各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得出合并资产负债表。
2.3 加总各子公司的利润表项目,得出合并利润表。
2.4 加总各子公司的现金流量表项目,得出合并现金流量表。
2.5 检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披露项目,并确保准确、完整和一致性。
2.6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附注,对重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其他重要事项进行披露。
2.7 核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合计金额是否正确、合理。
3.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后的事项处理3.1 检查合并财务报表是否符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要求。
3.2 根据需要,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解释和分析。
3.3 准备合并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并由主审计师进行审核和签字。
3.4 将合并财务报表提交给相关管理层进行审阅和批准。
以上内容仅为模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底稿时,应当根据相关机构的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进行操作,并注意保持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注明报表的编制人员和日期,以便进行跟踪和审核。
(财务管理表格)全套报表模板
(份)新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财务报表的组成和适用范围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和附注。
本准则及应用指南适用于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以及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
资产负债表
会企01表
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
利润表
会企02表
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企04表
编制单位:年度单位:元
现金流量表
会企03表
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
三、现金流量表附注
(一)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披露格式企业应当采用间接法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企业会计制度与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对照表。
合并工作底稿模板,两家子公司篇一:合并报表底稿及程序合并工作底稿的作用是为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基础。
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进行汇总和抵销处理,最终计算得出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
一般地,合并资产负债表工作底稿、合并利润表工作底稿与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工作底稿合在一张工作底稿中,合并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单独设置。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的格式为:纵向设置报表项目,横向分别设置“个别报表”、“合计金额”、“调整与抵销分录”及“合并金额”四大栏。
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具体格式如下:合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位:元单(三)个别报表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将母公司、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的数据过入合并工作底稿,并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对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进行加总,计算得出个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项目合计金额。
(四)编制抵销分录和调整分录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的抵销分录和调整分录,将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有关项目的影响进行抵销处理。
编制抵销分录,进行抵销处理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和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将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加总金额中重复的因素予以抵销。
对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合并时,应当首先根据母公司设置的备查簿的记录,以记录的子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通过编制调整分录,对该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五)计算合并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合并金额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报表各项目加总金额的基础上,分别计算出合并财务报表中各资产项目、负债项目、所有者权益项目、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等的合并金额。
其计算方法如下:1.资产类各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借方发生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2.负债类各项目和所有者权益类项目,其合并金额根据该项目加总金额,减去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借方发生额,加上该项目抵销分录有关的贷方发生额计算确定。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抵消分录指引.一、无条件抵消分录(成本法不影响账面价值,权益法有影响)母子公司合并报表,不论它们之间有否内部交易,首先应当无条件地编制以下三项抵消分录:1、把母公司对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进行调整(只调整到合并报表,为后面的两项合并抵消分录打下基础。
合并会计报表中的母公司数据仍按成本法列报)a、母公司在年底应该分得的利润份额借:长期投权投资-损益调整(子公司在被母公司投资控股后实现的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增加数×母公司持股份额)贷:投资收益(母公司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 =子公司本期净利润×母公司持股份额)年初未分配利润(母公司以前年度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b、子公司在收到投资时所做的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子公司在被母公司投资控股后资本公积的增加累计数)贷:资本公积2、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相抵消(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不抵消,直接汇总):借: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子公司报表数)商誉(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大于享有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的金额,按新准则,只有正商誉,没有负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额)少数股东权益(子公司其它股东享有的净资产份额,= 子公司净资产×其它股东的股权份额)3、母公司和其它少数股东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期初未分配利润与子公司本期利润分配项目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相抵消:借:投资收益(母公司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本期净利润×母公司占有的股权份额)少数股东本期收益(其它股东本期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子公司本期净利润×其它股东占有的股权份额)期初末分配利润(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年初末分配利润金额)贷:提取盈余公积(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项目金额)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子公司利润分配表中的项目金额)未分配利润(子公司的期末未分配利润金额)特别说明:1。
合并报表模板及编制方法最近正在学习关于合并报表的编制;正好找个一个模板和大家共享下..合并财务报表通俗理解给大家分享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发生的业务放在整个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实际相当于企业内部资产的转移;没有发生损益;而在各自的财务报表中分别确认了损益;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将有关项目的影响予以抵销..首先总结一下常见的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抵销事项一与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直接有关的抵销处理1、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调整和抵销2、母公司内部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期初、期末未分配利润及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二与企业集团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有关的抵销处理1、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投资;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2、内部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抵销三与企业集团内部购销业务有关的抵销处理1、内部商品交易: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中包括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2、内部固定资产交易:内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原值和累计折旧、摊销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利润的抵销四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减值准备的抵销因内部购销和内部利润导致坏账准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减值准备的抵销下面分项目分析调整分录的编制一、内部投资的抵销一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1、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有两种类型;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将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调整为公允价值反映的财务报表;只需要抵销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即可..对于第二种情况即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应该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步骤包括:1以合并日为基础确认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和合并商誉..注意调整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2按权益法对被投资方净利润作出调整;按调整后的净利润确认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投资收益差额借:长期股权投资贷:投资收益3收到现金股利借:投资收益贷:长期股权投资4子公司除净损益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贷或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当于母公司将资本划拨下属核算单位;不引起集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对于母公司而言;一方面反映为其他资产的减少比如银行存款一方面反映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简化的会计分录就是:借:长期股权投资贷:银行存款对于子公司而言;一方面增加资产、一方面作为实收资本;在存续期间还涉及股东权益的增减变动;简化的会计分录是:借:银行存款贷:所有者权益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因此;要抵销母、子公司有关长期股权投资这一事项的影响;只需要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贷:长期股权投资这样处理;有两个问题:1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不一定是100%;假设拥有子公司80%的股权;即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20%部分不是属于母公司;上述这一会计分录肯定不平;补上“少数股东权益”即可..分录变成: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2商誉的问题..在初始投资时;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不一定与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一致;如果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大;前期处理是视同商誉;不作调整;如果母公司长期投资初始成本小;其差额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由于商誉掺和进来;上面的分录又不平了;贷方金额比借方金额会大;借方将初始确认的商誉添上即可..分录就变成: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商誉贷: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需要说明的是;注会考试教材中的商誉是按年底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经调整后的金额和它应享有的子公司经调整后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挤出来的;实际上不用这么复杂;按初始投资时的商誉计算结果一样..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借:股本资本公积—年初—本年盈余公积—年初—本年未分配利润—年末商誉贷: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说明:所有者权益分年初、本年单列;是为了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需要;实际年初+本年数就是年末数..二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子公司持续经营过程中的利润按持股比例计算就形成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如果将母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没有所谓的投资收益;而应将子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视为母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来看..所以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该将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予以抵销..从子公司角度看;本年实现利润有三个去向: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的分配、未分配利润;这三个部分也要予以抵销..抵销分录为:借:投资收益贷: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的分配未分配利润和前面所涉及的问题一样;利润中还有少数股东应享有的部分;借方加上“少数股东权益”;其次;为编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应该分解为“年末”、“年初”;也可以看做是对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的说明..调整之后的分录变为:借:投资收益少数股东权益未分配利润—年初贷: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的分配未分配利润—年末其次;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情况下;应怎样编制调整分录假如2007年某集团公司编制了涉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合并财务报表;这一事件是连续的;2008年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2007年编制合并报表时根据调整分录把涉及项目的期末余额都进行了调整;2008年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是根据2008年母公司、子公司的单独财务报表编制的;它们的期初数并没有根据2007年编制合并报表时的调整数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我们得到的资料中2008年期初数和2007年期末数是不一致的;那么在编制报表前应该把它们调整一致..怎么调呢很简单..把2007年的调整分录照抄下来;只是将涉及利润的部分替换为“未分配利润—年初”..这样调整后的期初、期末余额是一致的;再根据本年发生的事项做正常的调整分录即可..三、存货内部交易的抵销这里讨论的问题是买卖双方都将交易资产视为存货的情况..一当年购入的情况例:母公司将成本为80万元的存货出售给子公司;价格100万元..母公司确认收入100万元、成本80万元;子公司确认存货100万元..但站在集团整体角度;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商品购销活动相当于企业内部的物资调拨活动;不应该确认收入、成本;也不能确认存货价值中虚增的20万元;虚增的20万元实质是“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抵销分录: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存货有几个变化的情形:1.如果子公司将存货以110万元的价格将存货全部销售出去;有人可能认为;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已经通过销售行为实现了;应该不用编制抵销分录;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来分别看母、子公司的业务分录:对于母公司:借:银行存款100贷:营业收入100借:营业成本80贷:存货80对于子公司:借:存货100贷:银行存款100借:银行存款110贷:营业收入110借:营业成本100贷:存货100将上述分录汇总;我们可以看到营业收入为210万元、营业成本为180万元;虽然实现的利润仍然是30万元;但收入、成本与事实不符;多确认了100万元;应该编制的抵销分录:借:营业收入100贷:营业成本1002.如果当年购入的存货留一部分卖一部分呢首先假定全部出售: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再对留存存货的虚增价值进行抵销借:营业成本贷:存货二连续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上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抵销的内部购进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的期初未分配利润产生影响..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应该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予以抵销;调整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然后再对本期内部购进存货进行抵销处理..1.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抵销..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期初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损益贷:存货2.本期发生的内部购销活动:借:营业收入贷:营业成本3.期末内部购销的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予以抵销借:营业成本贷:存货三考虑所得税的影响站在集团整体角度;没有实现销售收入;销售方因销售收入缴纳的所得税在未来期间可以抵减;应该作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分录是: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所得税费用如果是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期初应该调整未分配利润;分录是: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未分配利润—年初四考虑存货跌价准备个别财务报表的存货跌价准备是站在个别公司角度认定应提或应冲额;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该站在整体的角度再认定;两个数额比较;再来确定应该补提还是应该冲减的数额..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如果涉及所得税问题;应该相应将个别公司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进行调整..借:所得税费用贷:递延所得税资产要明白子公司和母公司两种角度的思路转换..比如说对于子公司来说;一项内部交易存货的入账价值为100;从母公司角度;真实成本为80;如果可变现净值为60;那么从子公司角度应该计提减值=100-60=40;母公司角度应该计提减值=80-6 0=20;所以合并报表就应把多计提的减值=40-20=20转回..。
报告类应用案例——关于编制部门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一、案例单位情况甲部门为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实行二级预算管理,共有二级预算单位3家,分别为:甲部门本级(行政单位),乙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丙单位(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
甲部门本级、乙单位、丙单位自2019年1月1日起均执行了政府会计准则制度。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关于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通知》(财会〔2018〕21号),甲部门扎实推进做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准备工作,开展了政策宣传,强化了新旧衔接准备工作,升级了会计信息系统,同时完善了本部门内部的政策衔接工作,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一是规范会计核算,对于甲部门经常发生的内部业务或事项,统一会计处理,并明确了内部抵销规则;二是加强甲部门内部单位清单的管理和更新维护。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作为部门内部单位的标识依据。
发生内部业务或事项时,辅助核算中注明了“本部门内部单位-XX单位”;三是建立内部对账的工作机制。
对于金额高于抵销阈值10万元的内部交易事项,全部进行对账和抵销。
根据前期对账结果显示,2021年1-12月,甲部门本级与乙、丙单位之间、乙单位与丙单位之间发生如下业务:(1)业务1:2020年10月28日,甲部门本级与乙单位签署一项课题委托协议,协议规定:课题研究预算总金额36万元,协议签订之日起甲部门本级支付首款20万元,课题验收后支付尾款16万元。
2021年12月31日,甲部门本级会计报表“预付账款”明细信息显示,预付乙单位课题委托款20万元。
乙单位会计报表“预收账款”明细信息显示,预收甲部门本级课题委托款20万元。
双方对账核对无误。
(2)业务2:2021年5月,乙单位与丙单位签订了合作项目,丙单位以转账方式向乙单位支付了服务费53.56万元,其中增值税按3%简易计税,金额为1.56万元。
乙单位与丙单位对账无误。
(3)业务3:2021年7月,甲部门本级与丙单位签署一项合同,甲部门本级委托丙单位制作一批宣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