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泡酒的比例方法 陈皮泡酒配方大全 自制陈皮酒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一个民间提高酒量并解酒醒酒化湿排浊的民间秘传配方
〔方药〕
陈皮10克,茯苓10克,姜半夏10克,大枣10克(切开),石菖蒲10克,枳壳10克,胆南星10克,木香10克,枳椇子10克,葛根20克,生山楂15克,生姜三片。
〔加减〕
无
〔制法〕
1.把上面药材加水煎煮,大火烧开后小火煎30分钟即可。
〔用法〕
•酒前或酒后饮下皆可。
〔功用〕
化湿降浊
〔主治〕
解酒醒酒,增加酒量
〔疗效〕
若酒前服此方,能达到酒量大增而不易醉的效果。
饮过多后煎服下,药液入口数分钟,头晕等不适症状立即全部消失,叹为神奇。
〔方解〕
本方以导痰汤加味,药味平和。
导痰汤可燥湿祛痰,行气开郁,避免酒湿热留滞体内。
枳椇子和葛根的解酒功能已众所周知。
〔验案〕
献方人自述:一位朋友大醉,头晕沉,周身难受,半夜要求喝点中药。
当时即为处上方,嘱咐马上煎药。
第二天告知我,药液入口数分钟,头晕等不适症状立即全部消失,叹为神奇。
后来我常以此方为他人解酒,皆有效验。
另一位朋友更把此方抄写两份置于钱包中,每每应酬饮酒后即嘱司机速速购药煎煮服之,且每每取效。
〔出处〕
民间献方,献方人未注明。
〔吧啦查评〕。
陈皮酒制作方法简介陈皮酒是一种具有浓郁柑橘香味的传统酒,制作过程需要使用优质陈皮和白酒。
陈皮具有醇香的气味和独特的药用价值,通过与白酒的结合,陈皮酒成为一种别具风味的美酒。
本文将介绍陈皮酒的制作方法,包括所需材料和详细的步骤。
所需材料•优质陈皮:250克•白酒:750毫升•冰糖:50克制作步骤步骤1:准备陈皮1.将陈皮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钟,去除表面的杂质。
2.用厨房纸巾或干净的布将陈皮表面上的水分擦干。
步骤2:处理陈皮1.将处理好的陈皮切成细小的条状。
2.将切好的陈皮放入一个干净的玻璃瓶中。
步骤3:加入白酒1.将750毫升白酒倒入玻璃瓶中,确保陈皮完全浸泡在白酒中。
2.玻璃瓶口处可以用纱布或棉花球进行封口,以防止灰尘进入。
步骤4:存放和酝酿1.将玻璃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确保避光。
2.酒需要存放至少1个月以上,以便陈皮的香味充分渗入到酒中。
3.在存放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摇动酒瓶,帮助陈皮与白酒更好地混合。
步骤5:加糖和调整1.存放1个月后,将冰糖加入玻璃瓶中,搅拌均匀。
2.尝试一下酒的味道,如需要更甜,可以适量添加冰糖;如需要更浓郁的陈皮香味,可以继续存放更长时间。
注意事项•选择优质的陈皮和白酒,可以让陈皮酒口感更好。
•存放期间要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选择不透明的容器存放。
•摇动酒瓶时要轻柔,以免破坏酒的味道。
•保存陈皮酒时要保持瓶口的严封,避免氧气进入,影响酒的品质。
结论制作陈皮酒需要一定的耐心和酿造技巧,但只要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就可以制作出香气浓郁的陈皮酒。
陈皮酒可以作为一款独特的酒类饮品,也可以用于烹饪中,增添菜肴的香味。
希望本文的制作方法可以帮助到对陈皮酒感兴趣的朋友们。
什么泡酒补脾胃效果最好最快什么泡酒补脾胃效果最好最快脾胃是消化营养的重要器官,脾胃虚弱会导致食欲不佳、消化不良、营养吸收不良等症状。
而泡酒补脾胃成为了现代人的一种养生方法,那么什么泡酒补脾胃效果最好最快呢?下面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红枣泡酒红枣是一种天然的补气补血食物,泡酒后具有补脾胃的功效。
制作红枣泡酒的方法如下:材料:红枣250g、白酒750ml。
制作方法:将红枣洗净,用刀轻轻划开,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的白酒,封口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泡制3-5天即可。
每天饮用1-2次,每次30ml左右即可。
注意事项:红枣泡酒不适合过量饮用,泡制时间过长会影响口感和功效。
二、枸杞泡酒枸杞是一种滋补肝肾、调节脾胃的中药材,适量饮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制作枸杞泡酒的方法如下:材料:枸杞50g、白酒500ml。
制作方法:将枸杞洗净,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的白酒,封口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泡制1-2周即可。
每天饮用1-2次,每次10-20ml即可。
注意事项:枸杞泡酒适量饮用,过量会导致身体热气上升,影响身体健康。
三、陈皮泡酒陈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健胃消食、祛痰止咳等作用。
制作陈皮泡酒的方法如下:材料:陈皮50g、白酒500ml。
制作方法:将陈皮用清水清洗干净,晒干,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的白酒,封口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泡制1个月即可。
每天饮用1-2次,每次10-20ml即可。
注意事项:陈皮泡酒不宜过量饮用,特别是有胃肠炎、溃疡等胃肠疾病的人群。
四、山楂泡酒山楂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具有健胃消食、降脂减肥等功效。
制作山楂泡酒的方法如下:材料:山楂250g、白酒750ml。
制作方法:将山楂去核,洗净,切成小块,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的白酒,封口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泡制1个月即可。
每天饮用1-2次,每次30ml左右即可。
注意事项:山楂泡酒适量饮用即可,过量会导致胃肠不适。
补脾胃的药酒配方大全集补脾胃是中医保健的核心之一,传统的中药药酒可以显著地改善脾胃功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力。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补脾胃的药酒配方,包括用量、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的健康提供帮助。
1. 枸杞山楂药酒原料:枸杞、山楂、陈皮、黄酒。
制作方法:1)枸杞、山楂、陈皮分别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2)取锅倒入适量的黄酒,放入枸杞、山楂和陈皮,慢火煮沸。
3)待药材入味后即可开火小火煮15分钟左右。
注意事项:1)制作时不要加入太多的黄酒,以免药效降低。
2)火候应该掌握好,不能烧焦或者煮干。
用量:每日1-2次,每次30ml,连续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效:枸杞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山楂可以提高胃肠消化功能及缓解胃酸;陈皮则能增加口感,提高药效。
2. 党参芡实药酒原料:党参、芡实、红枣、酒。
制作方法:1)党参、芡实、红枣洗净,去核备用。
2)将所有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酒,不要过多。
3)放入水中大火煮沸,然后转成小火,煮至酒退色为止。
注意事项:1)不能使用高度酒,40度以下的都可以。
2)煮的过程中要避免煮至干,只煮至酒退色即可。
用量:每日1-2次,每次30ml,连续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效:党参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胃,增强免疫力的功效;芡实可以润肠,清热,防止便秘;红枣则是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3. 白术茯苓药酒原料:白术、茯苓、黄芪、人参、桂枝、酒。
制作方法:1)将白术、茯苓、黄芪、人参、桂枝洗净,备用。
2)将所有原料加入高度酒中,放入容器中,密闭,晾放3个月即可饮用。
注意事项:1)为了保证药效,应该选用质量较好的原材料。
2)在煮药酒的时候尽量保持安静,不要有外界干扰。
用量:每日1-2次,每次30ml,连续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功效:白术可以健脾和胃、切利水肿、安定情绪;茯苓有利水补肾,增强免疫力的功效;黄芪是补气养血、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重要补品;人参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桂枝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热、舒筋活血、温阳散寒,健脾胃等功效。
陈皮泡酒的比例方法
陈皮可是个好东西呀,用它来泡酒那味道可真是绝了!那到底陈皮泡酒的比例方法是怎样的呢?
首先,准备好适量的陈皮和白酒。
一般来说,每 100 克陈皮可以搭配500 毫升至 1000 毫升的白酒。
将陈皮洗净晾干,然后放入干净的玻璃瓶中。
接着,慢慢倒入白酒,注意要让白酒完全没过陈皮哦。
然后把瓶盖拧紧,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就可以啦。
在这个过程中,可千万要注意呀,一定要保证所有的器具都是干净无油的,不然可就前功尽弃啦!还有啊,选择的白酒度数也不能太低哦,不然泡出来的效果可能就没那么好啦。
说到安全性和稳定性,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操作,那是完全没问题的呀。
陈皮和白酒都是常见的食材和饮品,只要使用得当,就不用担心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而且呀,泡好的酒只要保存得当,放个几年都没问题呢,味道还会越来越好哦。
那陈皮泡酒有啥应用场景和优势呢?哎呀呀,这可多了去啦!平时自己在家小酌一杯,那感觉多惬意呀。
逢年过节的时候,拿出来招待亲朋好友,也是倍有面子呢。
而且陈皮本身就有很多好处,比如健脾开胃、化痰止咳等等,泡酒后这些功效也依然存在呀,这不是一举多得嘛。
我就知道有个例子,有个人之前老是胃口不好,后来喝了一段时间的陈皮泡酒,胃口竟然慢慢变好了呢。
你说神奇不神奇?
所以呀,大家赶紧动手试试吧,按照我说的方法,绝对能泡出美味又健康的陈皮泡酒哦!。
陈皮泡酒的比例方法陈皮泡酒配方大全自制陈皮酒陈皮泡酒有什么功效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果皮以陈者良,故名。
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橘子皮具有理气化痰、健胃除湿、降低血压等功能,陈皮泡酒能够清肺化痰,浸泡时间越长,酒味越佳。
陈皮酒配方:陈皮200克白酒3000毫升制法:直接将干净陈皮置于酒中浸泡,密封20天即可饮用。
时间越久,酒味越佳!功效:温补脾胃,清肺化痰。
用于消化不良、反胃呕吐等症,对多食油腻而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症,尤为有效。
【用法】口服:每次服15 – 20ml,日服3次。
或随量饮用。
【附记】民间验方。
验之临床,用之多效。
陈皮酒【配方】陈皮300克,白酒3000ml。
【制法】先将陈皮洗净,晾干,撕碎,置酒瓶中,加入白酒,盖好密封,浸泡3-5日即得。
【功用】止咳化痰。
【主治】风寒咳嗽,痰多清稀色白。
肺寒咳嗽亦宜。
【用法】口服:每次服15 – 20ml,日服3次。
或随量饮用。
【酒方名称】大凤引酒【来源】《柳森可用方》【配方】大豆100克,制附子16克,枳实、泽泻、陈皮、茯苓、防风各20克,白酒1公斤。
【制法】先将上药后6味共碎细,绢袋盛,置净器中,用酒、水2斤煮大豆,取2斤,浸器中,煮取斤半,分3份。
【主治】风湿痹,遍身胀满。
【酒方名称】调经【来源】【配方】当归、川芎、吴茱萸各120克,炒白芍、白茯苓、陈皮、元胡、丹皮各90克、熟地、醋香附各180克,小茴香、砂仁各60克,烧酒15公斤,黄酒10公斤。
【制法】将上药用绢袋盛之,浸入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热1.5小时后,放凉,再浸数日即可饮用。
【主治】气滞血涩、夹有寒邪所致的经行腹胀疼痛,经血量少、色黯有块,以及月经不调等症。
【酒方名称】寒凉咳嗽酒【来源】《山居备用》【配方】全紫苏60克,杏仁、瓜蒌皮、浙贝母、半夏、枳壳、百部、桔梗、桑白皮、枇杷叶、茯芩各15克,陈皮、干姜各30克,细辛、豆蔻仁、五味子各7.5克,甘草1.5克,白酒2500克。
祛湿泡酒的配方湿气是人体内外环境中的一种不良因素,它会影响人体的健康,甚至引起各种疾病。
在潮湿的环境中,湿气很容易滋生,例如雨季、海边、沼泽地、山洞等等。
当身体内湿气过多时,也会引起身体不适,例如浑身乏力、胃口不佳、疲惫不堪等等。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祛除身体内外的湿气,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而祛湿泡酒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下面介绍一些祛湿泡酒的配方。
一、陈皮泡酒陈皮是一种中药材,它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胃、开胃消食等功效。
将陈皮切成小块,放入白酒中浸泡,泡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泡制3-5天即可。
喝陈皮泡酒可以帮助祛除身体内的湿气,同时还可以增强人体的消化功能。
二、茯苓泡酒茯苓是一种中药材,它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安神宁心等功效。
将茯苓切成小块,放入白酒中浸泡,泡制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泡制3-5天即可。
喝茯苓泡酒可以帮助祛除身体内的湿气,同时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
三、草果泡酒草果是一种中药材,它具有温中散寒、祛湿化痰、开胃消食等功效。
将草果研碎,放入白酒中浸泡,泡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泡制3-5天即可。
喝草果泡酒可以帮助祛除身体内的湿气,同时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四、桂圆泡酒桂圆是一种中药材,它具有补血安神、益气健脾、温经散寒等功效。
将桂圆干放入白酒中浸泡,泡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泡制3-5天即可。
喝桂圆泡酒可以帮助祛除身体内的湿气,同时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五、薏米泡酒薏米是一种中药材,它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清热解毒等功效。
将薏米煮熟后放入白酒中浸泡,泡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泡制3-5天即可。
喝薏米泡酒可以帮助祛除身体内的湿气,同时还可以改善肠道健康。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祛湿泡酒的配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体质和不同的湿气症状需要选择不同的配方。
另外,泡制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3-5天即可,过长的泡制时间会导致酒的味道变质。
最后提醒大家,饮酒需适量,过量饮酒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中药泡酒的配方及注意事项中药泡酒是利用中草药的药性特点,配以适当的酒精浸泡,以达到药食同源的目的。
泡酒可以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泡酒配方及注意事项。
一、中药泡酒的配方:1.当归酒:配方:当归、红枣、枸杞子、陈皮、党参、黄酒。
制作方法:将以上药材放入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的黄酒,封口浸泡2周至1个月即可饮用。
2.人参酒:配方:人参、党参、酒曲、蜂蜜、白酒。
制作方法:将人参、党参切片,与酒曲、蜂蜜一同放入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的白酒,封口浸泡1个月左右即可饮用。
3.茉莉花酒:配方:茉莉花、白酒。
制作方法:将茉莉花放入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的白酒,封口浸泡1个月即可饮用。
4.枸杞子酒:配方:枸杞子、红枣、蜂蜜、白酒。
制作方法:将枸杞子、红枣、蜂蜜放入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的白酒,封口浸泡1个月左右即可饮用。
二、中药泡酒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的酒:中药泡酒一般使用白酒或黄酒,这两种酒都具有温中、活血、通络的作用。
在选择酒时,最好选用优质纯粮酒,不使用添加剂过多的工业酒。
2.选择适合的药材:中药泡酒的药材应选择无污染的新鲜药材,最好选择正规药店购买。
同时,药材的比例要掌握得当,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3.控制泡酒时间:一般泡酒的时间在1个月至半年之间,但具体时间还需根据不同药材而定。
泡酒时间过长,会使药性过于浓郁,泡酒时间过短,药性可能无法充分提取。
4.饮用适量:泡酒所得的酒,不宜过量饮用。
一般每次饮用量以30-50毫升为宜,每天不宜超过100毫升。
同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需要来饮用。
5.儿童和孕妇慎用:中药泡酒是具有一定药性的,因此儿童和孕妇应慎用或避免饮用,以免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6.存放注意事项:泡酒后的玻璃瓶应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影响药性。
10斤泡酒药材配方大全在中国,泡酒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使用各种药材泡制的药酒不仅口感独特,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以下是一份10斤泡酒药材的配方大全,供您参考:1. 人参枸杞酒:- 人参:50克- 枸杞子:150克- 红枣:50克- 冰糖:100克- 52度白酒:10斤将人参切片,与枸杞子、红枣一起放入容器中,加入冰糖,倒入白酒,密封浸泡30天后饮用。
2. 灵芝养生酒:- 灵芝:100克- 当归:30克- 黄芪:50克- 冰糖:150克- 52度白酒:10斤将灵芝、当归、黄芪洗净切片,与冰糖一同放入容器,加入白酒,密封浸泡45天后饮用。
3. 鹿茸壮骨酒:- 鹿茸:30克- 杜仲:50克- 枸杞:100克- 冰糖:100克- 53度白酒:10斤将鹿茸、杜仲、巴戟天、枸杞洗净后切片,与冰糖一起放入容器,倒入白酒,密封浸泡60天后饮用。
4. 海马补肾酒:- 海马:一对- 肉苁蓉:50克- 锁阳:30克- 枸杞子:100克- 冰糖:150克- 52度白酒:10斤将海马、肉苁蓉、锁阳、枸杞子洗净后切片,与冰糖一起放入容器,加入白酒,密封浸泡40天后饮用。
5. 天麻平肝酒:- 天麻:50克- 钩藤:30克- 菊花:50克- 桑叶:30克- 冰糖:100克- 50度白酒:10斤将天麻、钩藤、菊花、桑叶洗净后切片,与冰糖一起放入容器,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0天后饮用。
6. 红花活血酒:- 当归:50克- 川芎:30克- 丹参:50克- 冰糖:100克- 52度白酒:10斤将红花、当归、川芎、丹参洗净后切片,与冰糖一起放入容器,加入白酒,密封浸泡45天后饮用。
7. 白术健脾酒:- 白术:100克- 茯苓:50克- 陈皮:30克- 甘草:20克- 冰糖:150克- 52度白酒:10斤将白术、茯苓、陈皮、甘草洗净后切片,与冰糖一起放入容器,加入白酒,密封浸泡30天后饮用。
8. 肉桂温阳酒:- 肉桂:30克- 干姜:50克- 附子:10克- 红枣:50克- 冰糖:100克- 52度白酒:10斤将肉桂、干姜、附子、红枣洗净后切片,与冰糖一起放入容器,加入白酒,密封浸泡60天后饮用。
陈皮酒制作方法陈皮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调制的酒,它可以在家自己制作。
一般来说,酿造陈皮酒只需要使用三种简单的原料,蔗糖、陈皮和米酒。
其中,蔗糖为酒精原料;陈皮有清新柑橘的香气,而米酒可以让陈皮酒具有更好的口感。
1.备好原料。
首先,准备好蔗糖、陈皮和米酒。
将蔗糖放入容器中,蔗糖重量应约占总重量的55%。
然后,将陈皮放入容器中,陈皮重量约占总重量的30%。
最后,将米酒放入容器中,米酒重量约占总重量的15%。
2.清水冲洗原料。
将准备好的原料和清水混合,用清水冲洗原料。
冲洗过程中,可以拿走多余的杂质,同时也可以帮助蔗糖更好地溶解。
3.入发酵剂。
将发酵剂加入容器中,发酵剂重量约是原料的6%。
4.合原料。
用搅拌棒混合原料,混合时要轻柔,以免破坏原料的结构。
混合完毕后就可以进行发酵了。
5.酵。
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水槽中,加入适量的水,约为原料的2/3重量。
然后,用温度控制仪调整槽中的温度,温度约为25-30度,让发酵过程在正常的温度环境下进行。
发酵完毕后,酒精浓度约为7%-10%。
6.清。
将发酵完毕的原料移到滤清桶中,用滤纸进行滤清。
滤清完毕后,就可以将陈皮酒装瓶了。
7.瓶。
将陈皮酒移到装瓶机中,用装瓶机将酒装瓶,封瓶完毕后即可饮用。
以上就是陈皮酒制作的方法,虽然制作陈皮酒是一件复杂的过程,但只要步骤清晰,一定可以做出美味的陈皮酒。
由于陈皮酒的特殊的香气和口感,很受欢迎,如果你想尝试自己做一瓶,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自己制作一瓶美味的陈皮酒。
陈皮泡酒的比例方法陈皮泡酒配方大全自制陈皮酒陈皮泡酒有什么功效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果皮以陈者良,故名。
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
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橘子皮具有理气化痰、健胃除湿、降低血压等功能,陈皮泡酒能够清肺化痰,浸泡时间越长,酒味越佳。
陈皮酒配方:陈皮200克白酒3000毫升制法:直接将干净陈皮置于酒中浸泡,密封20天即可饮用。
时间越久,酒味越佳!功效:温补脾胃,清肺化痰。
用于消化不良、反胃呕吐等症,对多食油腻而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症,尤为有效。
【用法】口服:每次服15 – 20ml,日服3次。
或随量饮用。
【附记】民间验方。
验之临床,用之多效。
陈皮酒【配方】陈皮300克,白酒3000ml。
【制法】先将陈皮洗净,晾干,撕碎,置酒瓶中,加入白酒,盖好密封,浸泡3-5日即得。
【功用】止咳化痰。
【主治】风寒咳嗽,痰多清稀色白。
肺寒咳嗽亦宜。
【用法】口服:每次服15 – 20ml,日服3次。
或随量饮用。
【酒方名称】大凤引酒【来源】《柳森可用方》【配方】大豆100克,制附子16克,枳实、泽泻、陈皮、茯苓、防风各20克,白酒1公斤。
【制法】先将上药后6味共碎细,绢袋盛,置净器中,用酒、水2斤煮大豆,取2斤,浸器中,煮取斤半,分3份。
【主治】风湿痹,遍身胀满。
【酒方名称】调经【来源】【配方】当归、川芎、吴茱萸各120克,炒白芍、白茯苓、陈皮、元胡、丹皮各90克、熟地、醋香附各180克,小茴香、砂仁各60克,烧酒15公斤,黄酒10公斤。
【制法】将上药用绢袋盛之,浸入酒中,容器封固,隔水加热1.5小时后,放凉,再浸数日即可饮用。
【主治】气滞血涩、夹有寒邪所致的经行腹胀疼痛,经血量少、色黯有块,以及月经不调等症。
【酒方名称】寒凉咳嗽酒【来源】《山居备用》【配方】全紫苏60克,杏仁、瓜蒌皮、浙贝母、半夏、枳壳、百部、桔梗、桑白皮、枇杷叶、茯芩各15克,陈皮、干姜各30克,细辛、豆蔻仁、五味子各7.5克,甘草1.5克,白酒2500克。
【制法】将药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入酒浸泡,密封,5日后开启,过滤后装瓶备用。
【主治】祛风散寒,止咳平喘。
适用于寒凉咳嗽,症见咳嗽气喘,鼻塞流清涕,喉痒声重,痰稀色白,头痛发热,恶寒或恶风等。
【酒方名称】红茅药酒【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配方】公丁香、白豆蔻各6克,砂仁10克,良姜、零陵香、红豆蔻各6克,白芷10克,当归30克,木香2克,肉豆蔻6克,陈皮20克,枸杞10克,檀香2克,草豆蔻6克,佛手10克,桂枝6克,沉香4克,肉桂20克,山药6克,红曲162克,白酒5200克,蜂蜜1560克,冰糖4162克。
【制法】将上药装入布袋,浸于酒中,加热煮数沸兑入蜂蜜、冰糖,溶化即成。
【主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的脘满痞塞,腹胀腹痛,不思饮食,消化不良等症。
红茅药酒【配方】公丁香、白豆蔻、肉豆蔻、草豆蔻、桂枝、山药、高良姜、零陵香、红豆蔻各6g,枸杞子、砂仁、佛手、白芷各l0g,当归30g,檀香、木香各2g,肉桂、陈皮各20g,沉香4g,红曲16 2g,白酒5 200ml,蜂蜜1 560g,冰糖416g。
【制法】先将前20味药切成薄片或粉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加热,煮数沸后再兑入蜂蜜、冰糖,溶化,密封,浸泡1-3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理脾和胃,温中散寒。
【主治】寒湿中阻,脾胃气滞所致的脘满痞塞、腹胀腹痛、不思饮食、消化不良或呕吐清水、口淡喜热饮、气滞不顺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30—50ml,日服3次,或随量饮服。
饮时须将酒烫热后服为佳。
【附记】引自《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凡阴虚内热者忌服。
草乌风湿酒【配方】草乌、桂枝、当归、陈皮、枳壳、延胡索、川芎、川牛膝、千年健、甘草各30g,香附、木瓜、钻地风、豨莶草各75g,全蝎27g,50-60度白酒5000ml。
【制法】将上药共置玻璃瓶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后,滤渣备用。
【功用】舒筋活络,活而化瘀,通利关节,强筋健骨。
【主治】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口服:每日起床后、晚睡前各服1次,每次服30ml,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需服2-3个疗程。
【附记】引自《集验中成药》。
用于治疗74例,结果为治愈52例,好转18例,无效4例。
坐骨神经痛酒.【配方】小茴香6g,小香6g,陈皮l0g,延胡索12g,穿山甲5g,川牛膝5g,独活5g,甘草3g,白酒500ml。
【制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加入白酒中,浸泡7日后开始服用。
【功用】活血化瘀,通络柔筋,祛痹止痛。
【主治】坐骨神经痛日久痛缓或巩同疗效之用。
【用法】口服:每次服10-20ml,每日服2或3次,以饭前服为宜。
【附记】引自《同医论坛》。
丹参石斛酒(一).【配方】丹参、川芎、杜仲、白茯苓、防风、白术、党参、桂心、五昧子、陈皮、黄芪、山药、当归各30g,石斛60g,干姜、牛膝各45g,炙甘草15g,白酒2000ml。
【制法】将前17味捣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虚祛邪,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脚气痹弱、筋骨疼痛等。
【用法】口服:每次饭前温服20 ml,口服2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验之临床,多效。
陈皮山楂酒【配方】陈皮300g,山楂酒6 000ml,白酒3000ml。
【制法】先将陈皮撕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冲入山楂酒,混匀即成。
【功用】行气健脾,燥湿降逆,止呕开胃。
【主治】消化不良、食少胃满、脘腹胀满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30 -50ml,日服2或3次。
【附记】引自《药酒汇编》。
本方用于脾虚挟湿证尤宜。
验之临床,效果甚佳。
佛手开郁酒【配方】佛手片、青皮、陈皮各l0g,木香、高良姜各5g,砂仁、肉桂各3g,丁香1g,白酒、黄酒各500ml。
【制法】将上述药物粉碎成粗末,装入纱布袋内,扎口,再将白酒、黄酒混合后浸泡药袋。
48小时后将药酒连容器置锅中,隔水小火煮,待水沸后半小时,把容器移至阴凉处。
7日后取出药袋,压榨取液。
将榨取液与药酒合并,静置,过滤,即得。
【功用】宽胸解郁,行气开胃,温中止痛。
【主治】肝胃不和、胃脘气滞作胀,不思饮食或胃寒胀痛不适。
【用法】口服:每次服10 – 20ml,口服2次。
【附记】引自《临床验方集》。
若兼有食滞不化,可加谷芽、麦芽、莱菔子各15g。
验之临床,效果甚佳。
仙庆寿酒.【配方】川乌、草乌、当归、薄荷、炮姜、竹叶、陈皮、甘草各30g,醋500ml,河水、井水各1L,红糖1 000g,烧酒5 000ml。
【制法】将前8味药物研成细末,装入粗布袋,放人酒坛,加入酒、醋、糖及水,密封浸泡7日,然后隔水加热2小时,待冷后去掉药袋,滤清备用。
【功用】活血祛风,散寒健脾。
【主治】风寒筋骨酸痛、屈伸不利、半身不遂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饭前l0ml,日服3次。
【附记】引白《药酒与膏滋》。
孕妇忌服。
延寿酒(一).【配方】白术(土炒)、青皮、生地黄、厚朴(姜汁炒)、杜仲(姜汁炒)、破故纸(微炒)、广陈皮(去净白)、川椒、巴戟肉、白茯苓、小茴香、肉苁蓉各30g,青盐15g,黑豆(徽炒)60g,高粱酒l 500ml。
【制法】将前14味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 -10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益肾健脾,助阳逐寒,理气化痰。
【主治】脾肾两衰、阳痿及女子经血不调、赤白带下。
【用法】口服:每次空腹温服10-20ml,每日早、晚各服1次。
【附记】引自《中国医学大辞典》。
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忌食牛肉、马肉。
孕妇忌服。
仙传种子药酒.【配方】茯苓l00g,红枣肉50g,核桃仁 40g,黄芪(蜜炙)、人参、当归、川芎、炒白芍、生地黄、熟地黄、小茴香、枸杞子、覆盆子、陈皮、沉香、官桂、砂仁、甘草各5g,五味子、乳香、没药各3g,蜂蜜600g,糯米酒1 000 ml,白酒2 000 ml。
【制法】先将蜂蜜人锅内熬滚,入乳香、没药搅匀,微火熬滚后倒人容器中,再将前19味共研为粗末,与糯米酒、白酒一同加入容器中,密封,隔水蒸煮40分钟,取出埋入土中3日去火毒,取出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补元调经,填髓补精,壮筋骨,明耳目,悦颜色。
【主治】气而不足,头晕耳鸣,视物昏花,腰膝酸软,面色无华,精少不育,妇女月经不调、不孕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30ml,日服3次。
【附记】引白钏缶床验方集》。
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红花杜仲酒【配方】红花、陈皮、枳壳、水瓜、延胡索、当归、甘草、路路通各30g,杜仲、夏枯草、益母草、海金沙、续断、三七各50g,香附、赤小豆、丹参各75g。
【制法】将上药共置入玻璃瓶中,加入50- 60度白酒5 000ml,密封浸泡7-15日后即可饮用。
【功用】化湿清热,活血利水。
【主治】乳糜尿。
【用法】口服:每次服30rnl,每日早及晚睡前各服1次。
1个月为1个疗程。
【附记】引自《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用此酒治疗58例,经治2~3个疗程,结果显效4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
青囊药酒.【配方】苍术、乌药、杜仲、牛膝各60g,陈皮、厚朴、当归、枳壳、独活、摈榔、木瓜、川芎、桔梗、白芷、茯苓、半夏、麻黄、肉桂、防己、甘草、白芍各30g,白酒5000ml。
【制法】将前21味共研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加热约2小时,取出待冷,埋地下3日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用】散寒燥湿,活血消肿。
【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
【用法】口服:每次服20 - 30ml,日服2次,或不拘时,酌情随量饮之。
【附记】引自《万病回春》。
①浸酒后的药渣,晒干研细末,以酒为丸,饭前用药酒送服此丸3-5g;②此药酒适用于痹证初起,如风湿口久,肝肾、气而已虚,宜改服补益成分较多的药酒或药物;③如局部红肿明显,有发热现象的,属湿热为患,不宜服用此药酒。
半枫荷酒.【配方】半枫荷、五加皮、广陈皮、何首乌、千斤拔、当归各1500g,橘红、熟川乌、牛膝各1 000g,50 -60度糖波酒(榨蔗糖的糖液蒸出的酒)或白酒50kg。
【制法】将前9味切片,置瓷缸内,加入糖波酒,密盖,浸泡2-3周(夏季可减少几天,冬季可增加几天),过滤去渣,即得。
【功用】祛风湿,强筋骨,止疼痛。
【主治】类风湿脊椎炎、腰肌劳损及关节扭伤等症。
【用法】口服:每次服15 -50 ml,日服2次。
【附记】引自《广西卫生》。
验之临床,多效。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