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淑云教授讲述末梢神经炎的三大症状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末梢神经炎什么是末梢神经炎?末梢神经炎是一种累及末梢神经的神经疾病,通常表现为感觉异常、疼痛和运动障碍。
这种疾病通常是由于神经受损或受压而导致,影响了神经与周围组织的正常通讯功能。
末梢神经炎可以是一种症状,也可以是一种疾病的特征。
末梢神经炎的症状末梢神经炎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指尖和脚尖的刺痛、麻木感•疼痛或痉挛•运动功能受损,如难以控制手脚的动作•皮肤感觉异常,比如触觉敏感度降低•对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的敏感度下降•锐减的反射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加重,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末梢神经炎的病因引起末梢神经炎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受累于末梢神经,致使神经传导功能受损。
2.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缺乏维生素B12和维生素E容易导致神经病变。
3.感染:某些感染也可能引起末梢神经炎,比如带状疱疹、流感等。
4.非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药物使用、药物或毒物中毒等。
5.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可能由于遗传因素导致末梢神经炎的发生。
末梢神经炎的诊断和治疗诊断末梢神经炎通常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必要的神经电生理检查。
在确定了疾病的诊断后,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阻止病情进展以及恢复受损神经功能。
治疗末梢神经炎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药物治疗:如镇痛药、抗炎药、抗抑郁药等,用于缓解疼痛和改善神经传导功能。
•物理治疗:包括理疗、按摩、针灸等,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和减轻疼痛。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病变严重、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需加强营养、合理锻炼,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期尽快康复。
结语末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疾病,具有疼痛、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等多种症状。
及早诊断、综合治疗是治疗末梢神经炎的关键,同时患者也需要加强自我保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
希望本文对您对末梢神经炎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很多末梢神经炎患者在治疗前不知道检查,好不容易挂上一个专家号排队临末才被告知要去检查,不但耽误了患者末梢神经炎的治疗,还给患者造成很多不必要麻烦,所以及时了解末梢神经炎要做哪些检查对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为了让患者了解的更全面,下面请我院专家杜淑云医生来为广大患者朋友介绍一下吧。
末梢神经炎要做哪些检查?杜淑云医生介绍,末梢神经炎要想更好的得到治疗,需要全面详实的检查结果供主治医生作参考。
检查要注意以下方面:一、病史及症状:多有重金属(砷、汞、铅)接触史或呋喃西林、异烟肼等药物服用史,或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等病史。
二、体检发现:1、可有肢体远端为主的对称性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过敏、减退等,常呈手套、袜套式。
2、运动障碍: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肢端皮肤发凉、苍白、发绀或出汗障碍,皮肤可粗糙变薄等。
专家指出,末梢神经炎的检查主要有以下内容:1、实验室检查:对临床诊断有辅助意义。
2、肌电:主要是为了判断患者神经肌肉所处的功能状态,结合临床对疾病作出诊断。
只有及时确诊了才能更早的接受治疗,所以末梢神经炎怎么检查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3、影像学检查:患者在接受影像学检查时应去除身上一切金光闪闪的物品,主要是为了防止异物伪影阻碍影像诊断。
在做好诊断检查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疗法更为重要!"超低频电磁导入技术"针对末梢神经炎起效迅速绿色安全针对末梢神经炎所引起的肌肉萎缩、肌营养不良、肌无力症状,我院专家组经过潜心研究,反复论证试验,结合中医理论以及现代医学科技,独创“超低频电磁导入技术”,运用电极流动手法而精心总结创立的一种新的医疗技术,在操作时由治疗医师接通超低频电源,手握电极,在患者身上循经点穴,用电的移动带动气血流动,促进血液循环,调整人体的脏腑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使人体器官迅速达到健康状态。
肉萎缩、格林巴利综合症、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等痿症各类疾病。
末梢神经炎的鉴别诊断末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变,其特征是神经末梢受损引起的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
正确的鉴别诊断对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是关于末梢神经炎的鉴别诊断的相关信息。
病因分析末梢神经炎有多种潜在的病因,包括糖尿病、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营养不良、药物毒性等。
在进行鉴别诊断时,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最近的疾病、用药情况、饮食习惯等,以确定可能的致病因素。
临床表现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疼痛、烧灼感、麻木、感觉丧失、肌肉无力等。
不同病因导致的末梢神经炎可能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特征,因此在鉴别诊断时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
体格检查末梢神经炎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和肌肉力量检查。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可以观察神经传导是否正常,包括感觉、运动和反射等方面。
同时,通过肌肉力量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肌肉功能,以帮助确定诊断。
实验室检查在鉴别诊断中,常规实验室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排除炎症、感染等可能的病因,同时电生理检查可以评估神经传导功能,以确定末梢神经炎的病因。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在末梢神经炎的鉴别诊断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神经电图和磁共振成像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神经结构和功能,进一步确定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诊断注意事项在进行末梢神经炎的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和肌肉力量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如糖尿病、感染等综上所述,正确的鉴别诊断对于末梢神经炎的治疗非常重要。
通过详细的病史调查、临床表现观察、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病因,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临床上,末梢神经炎由于病因不同,起病可急可缓。
主要临床表现为以肢体远端为著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且常以下肢较重。
糖尿病引起者有时肌萎缩较显。
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也不一致,轻者可仅有肢端疼痛、麻木而无感觉缺失或运动障碍,重者也可有肢体瘫痪。
那么,得了末梢神经炎怎么办?如何治疗?就患者关心的话题下面请专家为我们做详细介绍。
得了末梢神经炎怎么办?首先肯定是治疗。
得病治病这是常理。
那么怎么治疗呢?一般末梢神经炎的治疗从两方面进行,分别是病因和症状。
具体如下:1.首先是病因治疗⑴如为药物性,立即停药。
急性中毒应大量补液、利尿、通便,排出毒物。
砷中毒用二硫基丙醇肌肉注射。
铅中毒用二巯丁二酸钠或依地酸钙钠。
⑵营养缺乏及代谢障碍性多发性神经病治疗原发病。
糖尿病要注意控制血糖。
尿毒症用血液透析和肾移植。
粘液性水肿性可用甲状腺素。
⑶麻风性用砜类药;肿瘤行手术切除;胶原病性疾病SLE、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注射或疫苗接种后神经病可用皮质类固醇治疗。
2.末梢神经炎的常规治疗1、在恢复期间:可用康复或针灸理疗等治疗方法。
2、在急性期间应卧床休息,特别是维生素B1缺乏和白喉性累及心肌的患者。
应用大剂量神经生长因子和维生素B族等。
疼痛可用卡马西平和苯妥英等止痛剂。
3、在重症期期间应加强护理,如是四肢瘫痪者应定时翻身,保持肢体功能位;手足下垂者应用夹板和支架,以防瘫痪肢体畸形和挛缩。
有上述对末梢神经的治疗内容可知,不同情况下的病情其治疗措施多样性的。
所以,要想彻底根除末梢神经炎,除了对症施治外,针对病根治疗更是关键性的。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简介多发性末梢神经炎(Multiple Peripheral Neuropathy)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它影响了体内多个神经的功能。
末梢神经是传输身体各个部位和器官发送到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信号的神经。
当末梢神经受损时,会导致疼痛、麻木、肌肉无力和感觉异常等症状。
症状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症状取决于受影响的神经部位,常见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麻木和刺痛感:患者可能会感到手指、脚趾或其他身体部位的麻木和刺痛感。
•肌肉无力:由于神经信号传输受阻,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无力和疲劳感。
•感觉异常:患者可能会出现对温度、触觉和疼痛的感知异常。
•运动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肌肉收缩不协调、步态不稳等运动障碍。
原因导致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糖尿病: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导致末梢神经病变的原因之一。
•酒精滥用:长期酗酒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炎。
•缺乏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1、B6、B12等也会导致神经损伤。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神经,造成损伤。
•感染:某些病毒如带状疱疹病毒和细菌感染也可能引发末梢神经炎。
诊断与治疗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诊断通常需要神经科医生的深入检查和详细病史分析。
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腓总神经活检等。
治疗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抗抑郁药、抗病毒药物等。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疗法如按摩、理疗等来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在一些严重病例中可能需要手术介入治疗。
预防预防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的关键在于控制潜在的致病因素,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酗酒、及时治疗感染病等。
同时,定期体检和关注自身神经系统状况也是预防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及早诊断和合理治疗能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病情恶化。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至关重要。
北总三院杜淑云教授介绍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症状格林巴利综合症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让患者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为了能够及时的治疗此病,我们应该对北总三院杜淑云教授介绍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症状有所认识,同时在生活中注意这些,从而尽快的摆脱疾病的困扰,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吧。
北总三院杜淑云教授介绍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症状1、发射障碍:属于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在四肢腱反射多是对称性减弱或消失,少数患者可因椎体束受累而出现病理反射征。
2、颅神经症状:有半数患者会有颅神经损害,其症状主要以舌、咽、迷走神经和一侧或两侧面神经的外周瘫痪多见。
其次为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偶见视神经乳头水肿,可能为视神经本身炎症改变或脑水肿所致,也可能和脑脊液蛋白的显著增高,阻塞了蛛网膜绒毛、影响脑脊液吸收有关的一种格林巴利综合症症状。
3、运动障碍:这是格林巴利综合症症状最常见的一种。
由于格林巴利综合症属于急性疾病,所以这种格林巴利综合症症状一般会在1~2周内病情发展至高峰。
同时患者还会出现四肢会出现麻木,针刺、肌瘫的症状,给患者的行动带来不便,同时也会夹杂着肌张力地下的现象。
4、感觉障碍: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症状还表现为感觉障碍,患者会有一种自发性的疼痛,一般会在腓肠肌和前壁肌角的部位比较明显,这也是格林巴利综合症症状之一。
5、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还有一些患者会出现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多汗、汗臭味较浓,大便常秘结;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压不稳、心动过速和心电图异常等一些格林巴利综合症症状。
北总三院杜淑云教授介绍“超低频电磁导入技术”治疗原理一、磁场效应,平衡电位:人体的脏腑、神经、骨骼、结缔组织等都有各自的磁场,高科技“超低频电磁导入技术”作用于对应腧穴后,所产生的电磁脉冲波即会迅速疏通经络,循经到达该磁场,增强细胞活性,提高细胞膜通透性,调整细胞中的电位差,实现电位平衡,进而使脏腑、神经、结缔组织恢复气血畅通、阴阳平衡,痿症各类疾病的神经、筋脉、肌肉、骨骼即可得到调整和修复,进而恢复正常健康状态。
田某,男,30岁,脱髓鞘病变并下肢无力
病史:五年前30岁的田某在和同事前往中山送货途中,一次意外致使车辆侧翻被卡在副驾驶座,经过一番抢救,田某虽然性命无忧,但近年来,田某时常感觉腰痛难耐,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由于上次车祸致使腰椎体损伤所致,并开了缓痛抗炎等药物,但田某还时常感到疼痛,三个月前患者突感腰部持续性剧烈胀痛,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及行走,平卧时不能缓解。
再次入院检查发现:椎体受压约2/3,脊髓硬脊膜受压,确诊脱髓鞘病变,并给予治疗,但症状虽有缓解,但双腿时感虚弱无力,影响生活。
后来经朋友介绍,患者来到了北总三院中医痿症科进行治疗。
入院检查:主任医师杜淑云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后,结合患者的病症表现和临床经验,确诊为:患者是由于上次车祸致使脱髓鞘病变,从而影响肢体神经损伤而致。
在弄清病因后,专家为患者制定了“超低频电磁导入技术”配合中药汤剂,内外兼治等专业的治疗方案。
并建议患者配合一定的康复训练。
“超低频电磁导入技术”为仿生物理疗法,其外源磁场频率与人体磁场频率完全吻合,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可持续不断的发挥理疗作用,累积治疗效果可使痿症各类疾病呈递进式改善,患者的病情不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现象,而是一天比一天减轻,直至彻底治愈,全面恢复健康。
根据人体生物细胞学、电磁学理论解析,人体患病,体内相关磁场内必然出现组织细胞活性降低、细胞膜通透性降低、细胞中的电位出现偏差发生紊乱,“超低频电磁导入技术”通过激活、修复和调正,使组织细胞活性大大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大幅提高,发生紊乱的细胞正常有序,进而改变患病体质,愈后不易复发。
几个疗程之后,患者精神好,睡眠好,治疗效果比较明显,能独立平稳走约300米。
目前患者仍在进一步的康复中。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神经病变的一种,也是糖尿病最多见的并发症之一,也属于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炎。
由于主要表现为手脚麻疼,故称之为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因为糖尿病患者多主诉的手足麻疼或麻痛,所以有些人称糖尿病末梢神经炎为糖尿病手足神经炎。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出现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部位的神经病变或其他合并症。
糖尿病手足神经炎症状:在糖尿病早期即可出现。
其特点是对称性出现肢体感觉障碍,下肢多于上肢,感觉异常早于疼痛出现。
主要表现为麻木、蚁行、虫爬、手足冰冷或灼热、触电感以致出现手套或袜样感等,亦有痛温觉减退或消失。
另一主要表现为对称性的疼痛和感觉异常,疼痛呈冷痛或灼痛,针刺样疼痛最为多见,严重者疼痛剧烈难忍,夜间加重,甚或不能覆盖衣被。
亦有肢端厥冷疼痛,触之冰冷,甚则局部皮肤紫暗或局部出现多处色素沉着等。
注意事项平稳降糖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速战速决”降糖,这种做法非常有害。
凡是降糖快的口服药物,都是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以降糖。
但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病人胰腺是处于病态的,所能分泌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如果长期这样从胰腺中强行提取胰岛素,那终有一天,胰腺会枯竭,丧失分泌胰岛素之功能。
这种竭泽而渔、鞭打病牛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预防并发症目前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恢复追求“如何达到降糖目的”,过于偏重于:如何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如何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药物抵抗;如何减缓多糖的分解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但忽视了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更应注重改善人体免疫力,降低血液粘稠度,调节微循环等本源性问题。
这也就是现行大多数降糖药物无法阻止并发症出现的根本原因。
而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每年全球有近800万人死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的饮食建议1、菜肴少油少盐糖尿病人应选少油少盐的清淡食品,菜肴烹调多用蒸、煮、凉拌、涮、炖、卤等方式。
烹调宜用植物油,尽量减少赴宴。
基本情况:患者马先生,男,45岁,广东人。
职业:生意人于2年前无诱因的开始出现双手双足麻木,寒凉,疼痛,疼痛时有抽搐感,夜间加重,无法入睡,呈手套式和袜套式样的麻木发作,未做过肌电图等检查,一直用营养神经的西药和中药等治疗,均未见好转,病情仍逐渐进展,近2月症状较前加重,夜间疼痛无法入睡,病人已无法从事任何的劳动。
经朋友介绍来到北总三院中医痿症科进行治疗。
查体情况:1、两下肢股部至足趾针刺毫无感觉,麻木不仁。
2、两上肢肘部关节至手指尖针刺感觉消失,麻木不仁。
3、肢端皮肤发凉、发绀,有轻微出汗障碍,皮肤开始变粗糙变薄;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有轻微肌肉萎缩的征兆。
腰椎X摄片均正常诊断:末梢神经炎。
治疗情况通过与患者马先生的沟通,以及详细的询问病人的既往史和之前的就诊情况、用药情况,北总三院中医痿症科专家杜淑云针对患者马先生现阶段的病情,结合当前病症所需,为其拟定了针对性治疗方案。
用“超低频电磁导入技术”配合中药调理进行治疗。
中医的缴入能够调节机体免疫机能,激发阳气、强肌生肌,解决由末梢神经炎而引起的肌肉萎缩、肌营养不良、肌无力症状,改善肌肉无力引起的眼睑下垂、复视、斜视、肢体无力、吞咽困难、呛咳等症状。
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马先生双手及双足疼痛感觉明显减轻,夜间疼痛减轻明显。
寒凉也有恢复,用药后身体有温热感。
继续治疗两个疗程后,手套式和袜套式样的麻木感觉基本消失,双手及双足指尖还略有疼痛,麻木疼痛均减轻。
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以及体征变化,杜淑云专家为马先生调整了治疗方案,继续叮嘱其服药巩固,经过三个疗程的积极是指,目前马先生双手双足的温度恢复较好,疼痛已无抽搐感。
双手及双足疼痛麻木均消失,温度恢复正常,已能从事轻便的劳动。
末梢神经炎在我们生活中其实还是很常见,末梢神经炎患者常有手足或四肢麻木,同时伴有疼痛,无力感。
轻者指(趾)端麻木,重者可延伸至整个手掌及足部、四肢,甚至全身。
感觉麻木困胀、屈伸不利、运动不灵活,“蚂蚁爬一样”或“针刺样感觉”。
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杜淑云医生的介绍,来了解末梢神经炎具体的症状吧。
末梢神经炎有哪些症状呢?杜淑云医生称,末梢神经炎由于病因不同,起病可急可缓。
主要临床表现为以肢体远端为着的对称性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且常以下肢较重。
其主要症状主要有三类:
末梢神经炎的三大症状
1、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患者的肢端常会出现皮肤发凉、苍白、潮红或轻度发绀,少汗或多汗,皮干变薄变嫩或粗糙,指(趾)甲失去正常光泽、角化增强等。
2、感觉障碍
初期常以指(或趾)端烧灼、疼痛、发麻等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等刺激症状为着,逐渐出现感觉减退乃至消失。
感觉障碍的分布呈手套或袜套式。
少数病人可有深感觉障碍。
腓肠肌等处常有压痛。
3、运动障碍
严重的患者表现为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个别病因(如呋喃西林)所致者反射可活跃。
久病后可有肌萎缩。
“超低频电磁导入技术”对症施治直达病灶消除健康隐患
专家温馨提醒:一切不良的精神刺激,不好的情绪恶劣的心情以及忧虑、悲痛、抑郁和孤独等都会引起免疫机体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或恶化。
好的心理状态会给末梢神经炎患者增添无比强大的抗病能力,坚定的生活信念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所以心理调整在对疾病的治疗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在此,还要提醒患者家属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患者多加关怀,患者自己也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治疗后,快速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