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三明选调生行测备考:逻辑判断之削弱题型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2
2015年选调生考试判断推理之削弱质疑方法在公务员考试中,削弱题型是逻辑判断部分的重点题型,削弱题型的解题思路是将某选项放入前提和结论中,使段落推理成立或结论的可能性降低,这个选项就可能是正确答案。
削弱题型的解题关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其次,根据题目的问题来明确削弱的方向是针对前提、结论还是论证本身。
因此削弱的途径分为:削弱前提、削弱论据、削弱论证方式。
结合途径常用的削弱方法有否定假设、反对方法、无因有果、有因无果、因果倒置、存在他因等。
1. 否定假设因为假设连接着前提和结论,如果否定了假设,就能动摇题干中的依据,从而说明题干推理是不可行的,起到削弱题干论证的作用。
例: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发动机,安全性能要好于旧型发动机。
在新旧两种型号的发动机同时被销售的第一年,旧型发动机的销量超过了新型发动机,该制造商于是得出结论认为安全性并非客户的首要考虑。
下面哪项如果正确,会最严重地削弱该制造商的结论?()A.新型发动机和旧型发动机没有特别大的价格差别B.新型发动机可以被所有的使用旧型发动机的飞机使用C.私人飞机主和航空公司都从这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这里购买发动机D.客户认为旧型发动机在安全性方面比新型机好,因为他们对旧型发动机的安全性了解更多分析:题干推论的假设是客户对新、老发动机在安全性能方面的了解程度一样,所以要削弱该推论,只要否定了这个假设即可,答案为D。
2. 反对方法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有一类削弱题型中题干的推理为“为达到一个目的而提出的一个方法”,要削弱题干,就要找出使这个方法不可行的选项。
例:某乡间公路附近经常有鸡群聚集。
这些鸡群对这条公路上高速行驰的汽车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交通部门计划购入一群猎狗来驱赶鸡群。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计划构成质疑?()A. 出没于公路边的成群猎狗会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B. 猎狗在驱赶鸡群时可能伤害鸡群C. 猎狗需要经过特殊训练才能够驱赶鸡群D. 猎狗可能会有疫病,有必要进行定期检疫分析:反对方法的削弱就是指出“方法不可行”,即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就是个问题。
逻辑判断逻辑判断------削弱质疑题型削弱质疑题型逻辑判断模块除了常考的加强支持题型,还有削弱质疑题,这类题目的考查方式是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能(不能)质疑材料结论的答案。
因此,削弱质疑题考查点恰好与加强支持题相反。
削弱质疑题型常见的问法有:(1)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2)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3)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无法削弱上述结论的是()(4)除了哪一个选项以为,其他都可支持上述论证的是()考生在阅读材料之前,要先看题目的问法,了解题目问的是什么,再根据选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选出正确答案。
选择选项的时候,可以考虑先排除无关选项,即选项内容和材料结论之间并无直接关联的选项。
再排除加强支持类选项,由于削弱质疑题的答案一定是削弱质疑性的选项,因此,加强支持类选项肯定不能选。
最后,在剩下的若干选项之间,将几个选项根据削弱质疑的不同程度进行排序,选出最能质疑的选项。
【例【例11】“东胡林人”“东胡林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在遗址中发现的人在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化石经鉴定属两个成年男性个体和一个少年女性个体。
在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
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判断?()A. A.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B. B.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C. C.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D. D.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解析】【解析】C C 。
解题时先看题目问法,问的是最能削弱上述判断的选项。
行测判断推理:因果论证常见的三种削弱思路在逻辑判断题型中,可能性推理占很大比重,最常见的就是因果论证题型,比如结论得出“A导致B”,或者得到“A是B的原因”的题型,都可以归为因果论证题型。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简单介绍一下这种题型常见的三种削弱思路,帮助广大考生有效备考。
一、因果倒置题干中,A导致B,即A是B的原因,那么大家就可以用因果倒置来进行削弱,即B是A的原因,或者是B导致了A。
在因果论证题型中,因果倒置的削弱力度往往是最强的。
在选项中如果发现即可勾选。
【例1】最近举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师大附中的学生对滚轴溜冰的着迷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游戏,同时调查发现经常玩滚轴溜冰的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相对其他学生更好一些。
看来,玩滚轴溜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推论?A.师大附中与学生家长订了协议,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名次没有排在前二十名,双方共同禁止学生玩滚轴溜冰。
B.玩滚轴溜冰能够锻炼身体,保证学习效率的提高。
C.玩滚轴溜冰的同学受到了学校有效的指导,其中一部分同学才不至于因此荒废学业。
D.玩滚轴溜冰有助于智力开发,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中公解析:题干所得出的因果关系是“玩滚轴溜冰导致了成绩好”,因是玩滚轴溜冰,果是成绩好。
A项恰恰就是因果倒置:成绩好导致玩滚轴溜冰。
此项为最强削弱,所以勾选。
D项是加强,B、C 项并没有说明玩滚轴溜冰和成绩好之间的关系。
故正确答案选A。
二、另有他因题干中得到因果关系,A导致B,那么导致B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并不是A而是其他原因,比如C,表述为是C导致了B,从而削弱了题干论证。
这种思路在历年的真题中出现较多。
【例2】光线的照射,有助于缓解冬季忧郁症。
研究人员曾对九名患者进行研究,他们均因冬季白天变短而患上了冬季忧郁症。
研究人员让患者在清早和傍晚各接受三小时伴有花香的强光照射。
一周之内,七名患者完全摆脱了抑郁,另外两人也表现出了显著的好转。
由于光照会诱使身体误以为夏季已经来临,这样便治好了冬季忧郁症。
“削弱型”逻辑判断快速解题技巧归纳一、什么是“削弱型”?“削弱型”就是题干给出一个完整的推理或论证,表达出某种观点,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一个选项,对题干的推理或论证进行反驳,从而使其不成立,或者使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降低。
通俗地说,就是与题干的论证“唱反调”。
从命题思路上看,“削弱型”主要有两种情形:(1)否定论题,即在选项中寻找与题干观点相反的选项来否定论题;(2)否定论据,即在选项中寻找与题干论据相反的选项来否定论据。
从提问方式上看,“削弱型”分为“最能削弱型”和“最不能削弱型”两种。
提问的方式不同,解题的思路和技巧也有所不同。
分别阐述如下:二、最能削弱型1.“最能削弱型”的常见提问方式是:(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2)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有力地质疑上述论证的结论?(3)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在作答“最能削弱型”时,应该先将与题干保持一致的选项排除掉,剩下的与题干相矛盾或不一致的选项,就是能削弱的选项。
有时,有两个或多个选项都对题干构成“削弱”,则需要比较它们的削弱程度,从而找出“最能削弱”的一项。
2.“最能削弱型”的解题模型是:第一,明确题干论证的论题是什么,论据是什么。
第二,确定反驳的方向,可以反驳论题,也可以反驳论据。
第三,如果某个选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题干论证不成立,或者使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降低,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例题1:现在市面上电子版图书越来越多,其中包括电子版的文学名著,而且价格都很低。
另外,人们只要打开电脑,在网上几乎可以读到任何一本名著。
这种文学名著的普及会大大改变大众的阅读品味,有利于造就高素质的读者群。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A.文学名著的普及率一直不如大众读物,特别是不如健身、美容和智力开发等大众读物。
B.许多读者认为电脑阅读不方便,宁可选择印刷版读物。
C.一个高素质的读者不仅仅需要具备文学素养。
D.真正对文学有兴趣的人不会因文学名著的价钱高或不方便而放弃获得和阅读文学名著的机会,而对文学没有兴趣的人则相反。
⾏测-削弱题型论证的三要素论点:作者的观点、态度(⼀定有)论据:能够证明论点为真的原因、例⼦(数据、事例、调查、实验),(可能有)论证: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隐含其中)例⼦如下:论点提⽰词: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意味着,由此推出/可知,据此认为论据提⽰词:由于、因为、鉴于、根据论据常见形式:原因、数据、事例、实验或调查内容等⼀、削弱之否定论点(⼒度最强&最常考)选项特征: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班上的⽼师喜欢吃⽕锅1、直接削弱:粉笔⽼师不喜欢吃⽕锅2、举例削弱:宋⽼师不喜欢吃⽕锅注意:优选直接削弱,选项⽐较原则:表意明确优先选。
⼆、削弱之拆桥(⼒度仅次于削弱论点)什么是拆桥?否定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龙龙⾝材好→龙龙特别帅⾝材好的不/不⼀定特别帅什么时候优先考虑拆桥?1.论点与论据话题不⼀致2.提问⽅式为“削弱论证”时,优先考虑拆桥拆桥选项特征:(1)论据与论点没关系(2)通过论据⽆法得到论点三、削弱之否定论据1.题⼲中出现⽀持⽅、反对⽅观点相反的情况,经常采⽤否定论据来削弱2.题⼲存在论据并且在找不到否定论点和拆桥的情况下,考虑否定论据选项特征:与论据表述的意思相反四、削弱之因果倒置和他因削弱1.因果倒置:原因和结果说反了论点:1 是 2 的原因因果倒置削弱:2 是 1 的原因2.他因削弱:在原来原因 1 的基础上,增加另⼀个原因 2 也能导致相同的结果,削弱的是原来原因的重要性或者唯⼀性他因选项与⽆关选项的区别:看两个原因是否同时存在1、“削弱”⼒度⽐较:否定论点>拆桥>否定论据>他因削弱(注意还有部分⽆法推出总体,因果倒置,必要条件不可实现)2、优先选择表意明确的。
逻辑判断-削弱-否定论点否定论点是削弱题中的常考削弱方式,也是力度最强的一种削弱方式。
否定论点有两种具体的形式,一种是直接否定,还有一种是举反例进行否定,本文重点给大家讲解举反例这种削弱方式。
所谓举反例,就是举一个与论点表述相反的例子来证明论点不成立即可。
例:吃黄瓜有利于减轻体重。
举反例:“小聂每天吃2斤黄瓜,体重从未发生过变化”通过举小聂这个人的例子,来说明吃黄瓜不能减轻体重。
削弱力度上来讲,举反例要弱于直接否定。
题型示例2007年以来,我国正式启动了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的试点工作,金融租赁行业迅猛发展,行业内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整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从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角度看,金融租赁行业在降低传统实体企业的固定成本、助力实体企业技术革新和提升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相比,金融租赁业还未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A.金融租赁行业覆盖面偏窄B.金融租赁行业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C.金融租赁行业整体客户黏性较低D.金融租赁行业盈利模式相对单一【题干分析】选择“最能质疑上述观点的是”的选项。
没有明显的观点提示词,“但是”表转折,后面往往是论点: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要求相比,金融租赁业还未充分发挥其业务特长和优势。
但是前面是个背景介绍,不是论据,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因此,只能考虑削弱论点。
【选项分析】A项:“覆盖面偏窄”说明不好,奔着没有发挥了其业务特长和优势来说,加强项,排除。
B项:“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助力”说明发挥了特长和优势,举反例削弱题干论点,举反例削弱没有直接否定论点好,要看其他选项,保留。
C项:“整体客户黏性较低”说明不太好,奔着没有发挥特长和优势来说,可以支持,排除。
D项:“模式相对单一”说明不好,奔着没有发挥特长和优势来说,可以支持,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有些同学反映,做逻辑论证题和做言语题感觉一样,摸不准其中的规律,并且有时候能做对,有时候做不对。
今天吉吉以削弱论证为例,给各位进行拆迁。
削弱论证,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尽量使对方的话变得没有说服力。
削弱论证可以分为,直接削弱和间接削弱两种,再往下还可以细分,每种削弱方式的削弱强度也不同,做题时应选择最强削弱类型。
一、直接削弱1.因果倒置。
(削弱强度大)甲说:你嫁给我吧,我会很努力挣钱,以后会让你有花不完的钱。
乙说:等你什么时候挣了钱,再和我求婚吧。
这里就构成了一种削弱。
并且是因果倒置,生活中,这种例子很多。
2.对比削弱。
(削弱强度中)甲说:今天的饭菜有问题,我吃了一只拉肚子。
乙说:哥儿几个都吃了,也没拉肚子,人家饭菜没问题。
乙的话,就对甲构成了一种削弱,削弱方式是对比削弱。
3.另有他因。
(削弱强度弱)甲说:今天的饭菜有问题,我吃了一只拉肚子。
乙说:你肠胃炎没好呢,昨天就拉了一天,不是饭菜的问题。
这里就是另有他因削弱。
二、间接削弱。
1.否论点(含否前提)(最强削弱)甲说:这苹果太硬了,我压根咬不动。
乙说:你压根就没牙,怎么知道这东西硬。
这是否定了论点的前提,也是否论点的一部分。
2.否论证。
(中等削弱)甲说:八月十五那天晚上,天气晴朗,我伸手不见五指。
乙说:八月十五那天晚上月亮应该很远,视线不至于很差。
这里就是乙就否定了甲的论证过程。
3.否论据。
(削弱强度弱)法官常说的一句话:证件不足,当庭无罪释放。
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举一个例子,供大家借鉴。
例题1:某保险公司近来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在舒适工作环境里工作的人比在不舒适工作环境里工作的人的生产效率要高 25%。
这表明,日益改善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工人的生产率。
以下哪个假设是对以上因果联系最严重的挑战?()A.平均来说,生产率低的员工每天在工作场所的时间比生产效率高的员工要少B.舒适的环境比不舒适的环境更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C.舒适的工作环境通常是对生产率高的员工的酬劳D.在拥挤、不舒适的环境中,同事的压力妨碍员工的工作【解析】文段中的推理是,工作环境→提高生产率。
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削弱加强型题的力度比较在公职的考试中我们都会接触到行测的学习,说起行测考试就不能不提起削弱加强型的题目,我们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难点就是在于比较选型的削弱、加强的程度,那么就来说一说这类型的题目怎么去解。
我们在比较的时候自然地认为比较时应该按照削弱或加强的是结论还是论据来比较,但是这样并不适合考试的思路,那今天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力度比较。
一种情况就是题干中涉及了多个概念,但是选项里只涉及一部分概念,这时候我们可以从概括全面的角度入手,来看下这个例题。
例题. 5000多年前某地是大汶口文化,但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为龙山文化所替代。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文化的更迭?考古人员发现,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冷事件”,环境由原来的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植被大量减少,藻类、水生植物基本绝迹了,大汶口文化向南迁移,而龙山文化由北迁到此地。
他们据此认为,距今4400年左右的极端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这次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
以上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A. 大汶口文化有不断向南方迁移的传统B. 龙山文化刚迁来时,人口较多,但之后逐渐减少,在距今约4000年的时候消失了C. 大汶口文化的族群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D. 不同生存方式的族群对气候和环境都有相对稳定的需求【解析】我们先来梳理下题干的论证主线,题干先告诉我们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迁移,第二件事情发生了冷事件,并且冷事件造成了植被的消减。
两件事情同时发生,研究者认为这两件事具有因果关系,就是冷事件导致了这次的文化迁移。
我们来分析下选项,A说明了大汶口文化的迁移是因为有传统所以在削弱题干的观点,不能体现加强。
B说明的是龙山文化搬来之后的事与题干无关。
C说明了大汶口文化的迁移与植物有关系,通过植物的消减建立起冷事件与大汶口文化之间的关系,能够加强保留。
削弱型型题目削弱型题目在公务员考试中一直是一个重点。
同时也是同学们不容易得高分的题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可能性推理题目中,一般给的选项是比较迷惑人的,加之有些材料本身也比较绕,所以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那我们今天就针对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来具体为大家讲解如何提高这类题目的正确率。
1.削弱型常见的问法:以下哪项(最)能/不能削弱,质疑和推翻上述论证的是?2.解题思路:首先要能够通过题干的阅读,梳理出论证主线,也就是文段通过什么样的论据得出了怎样的结论或观点等。
3.削弱的角度:(1)削弱论据:证明论据不真实,但不可以否定论据存在的客观事实;(2)削弱论证:切断论据到结论的联系(3)削弱结论:证明结论不成立4.力度比较:(1)必然优于或然:在一些选项当中,可能有两个选项都具有削弱的作用,但对比会发现其中一个选项描述的比较不确定,常见的标志词有:可能,也许,大概等(2)直接优于间接:当两个选项都有削弱作用时,看一些哪一个与题干讨论的话题相关性最强,一般与话题相关度越高,它的削弱作用越强(3)综合优于单一:对一个事物的单方面削弱的力度要小于多方面的削弱的;或者涉及到两个事物的优劣对比时,单纯只讲哪个好哪个不好力度弱于对两个事物优劣比较的选项(4)量大优于量小:量大和量小是在选项中经常会遇到的,一般数量越多越能削弱,而量少的表述一般不能代表全部,所以力度较弱。
常见的量小表述:许多,有些等(5)本质优于现象:一般是涉及到讲道理和举例子的力度比较,因为讲道理它是针对的范围是比较广的,而举例子可能只是个例,代表不了全部,力度较弱。
例1.有人认为,十二生肖起源于动物崇拜。
这是因为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猪、牛、羊等牲畜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动物崇拜也就随之而生。
除此之外,虎、蛇等动物可能威胁到人类的自身安全,往往被视为强大的象征,人们也会因为感到恐惧而形成动物崇拜。
以下选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判断的是()。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首选品牌2015三明选调生行测备考:逻辑判断之削弱题型
在每年的选调生行测考试中,逻辑判断题基本维持在10道,可能性推理是逻辑判断的一个重点,分值较高,而且这类题型有着固定的解题方法。
今天中公选调生考试网要为大家讲解的是可能性推理中最常见的削弱题型,常见的问法有“下面哪项如果正确,最能削弱以上的论证”,“以上哪项最能反驳上述说法”。
一、期值论证
我们从小到大,从进入学校学习,到步入社会工作,都需要制定各种各样的目标。
在学校中需要制定每天的学习任务,每个学期的进步幅度。
工作中也需要制定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第二天的工作安排。
除了个人层面,公司甚至国家都需要制定各种计划。
我们制定这些计划,都想要在完成这些计划后能够得到一些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可是做完后却没有达到。
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称为期值论证。
遇到这类问题,其实有一个固定的解题方法:就是说明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计划,最后得到的结果可能会比现在还要糟糕。
【例题】
某国人口总量自2005年起开始下降,预计到2100年,该国的人口总数将只有现在的一半,为此该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但是到目前为止,该国的妇女平均只生育1.3个孩子,远低于维持人口正常更新的水平(2.07个)。
因此有人认为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论断
A.该国政府实施的这些鼓励生育政策是一项长期国策,短时间内看不出效果
B.如果该国政府没有出台这些鼓励生育政策,该国的儿童人口总数要比现在低很多
C.如果该国政府出台了更加有效的鼓励生育的政策,就可以提高人口总量
D.近年来该国人口总数呈缓慢上升趋势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国家制定了各种鼓励政策,但是最后发现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正好对应了期值论证题型的特点。
根据我们介绍的方法,下面只需要观察选项,国家如果不出台这一系列鼓励政策,可能人口比现在还要少。
容易发现B选项的说法与我们介绍的方法一致。
二、共变论证
在削弱类型的题目中还有一种题型叫共变论证,这类题型的特点是,在题目出现各种各样的条件,某些条件一直不变,只有其中的两个发生变化,而且在这两个变化的条件中,其中一个变化是另一个变化的原因。
那么这类题型该如何做呢?
做这类题目的固定解题思路就是:说明这件事情的成立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一定成立了。
【例题】
在中国的一项关于幸福感的研究表明,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体通常幸福感较低,而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的群体通常幸福感较高,由此可知,钱越多就越幸福。
以上哪项最能反驳上述说法?
A.日本人的收入比中国人要高很多,但是他们普遍没有中国人幸福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首选品牌
B.有很多月收入过万元的人都感觉不如低收入的人幸福
C.很多生意人也面临着很大的失败压力
D.很多百万富豪选择了自杀
【答案】B
【解析】上面讲到了,做共变论证这类题目,要先找到其中的条件,本题中的条件就是收入的高低和幸福的程度。
题目要求反驳收入越高幸福度就越高,根据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我们只要把说明这个结论成立有一定的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后就不成立。
观察四个选项,可以容易发现,B选项正好对应了我们说的解题方法,说明了收入越高不一定幸福程度越高。
看完这两道例题,大家一定学会了这类题型的做题方法,下面就需要大家平时多加训练,锻炼做逻辑判断的思维能力。
更多资料及信息请浏览
/cqq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