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基于ELES模型的实证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5.40 KB
- 文档页数:2
AND TRADE收稿日期:2019-03-17作者简介:崔蓓蕾(1994-),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研究———基于ELES 模型实证分析崔蓓蕾(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2488)摘要:通过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2004-2017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
运用ELES 模型,对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食品、居住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城镇居民重要的消费支出,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明显增加。
关键词:消费结构;城镇居民;ELES 模型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19)07-0024-02一、引言20世纪以来,经济增长一直是我国奋斗的明确目标,中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已经逐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8.52%,较2016年同期上升1.15%。
我国城镇居民的经济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且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优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的消费也处于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由传统型消费向新型消费转变过程中。
因此,研究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变动更具有代表性。
二、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实证分析(一)模型设定ELES 模型是扩展线性支出模型,通常进行消费结构分析,比恩格尔函数模型更具优势。
ELES 的模型如下:V i =P i X i +B i {Y-},i=1,2,……,n (1)(1)式中,V i 是对第i 种商品的消费支出,X i 是对第i 种商品的基本消费需求,P i X i 是对第i 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B i 表示基本消费需求后剩下的收入对第i 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Y 表示居民实际收入。
A i =P i X i -B i (2)则(1)式变形为V i =A i +B i Y (3)对(3)式利用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可求得A i ,B i 的估计值。
基于ELES模型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ELES模型是一种常用的衡量消费结构的工具,在研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时也是非常常用的。
本文将以ELES模型为基础,探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以及其发展趋势。
一、ELES模型的简介ELES模型是一种衡量消费结构的工具,它将消费品分为三个类别:必需品、选择性产品和奢侈品。
其中,必需品是指对于人来说生存所必需的产品,例如食品、住房、医疗等;选择性产品是指能够满足消费者某些欲望的产品,例如汽车、电视等;奢侈品则是指价格高昂,仅能为少数人所购买的产品,例如名牌服装、高档手表等。
E = (P1/Q1) x W1 + (P2/Q2) x W2 + (P3/Q3) x W3其中,E为消费结构的指数,P1、P2、P3分别为必需品、选择性产品和奢侈品的价格,Q1、Q2、Q3分别为它们的数量,W1、W2、W3则是权重值,表示各类产品在消费中的重要性。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必需品的消费比重仍然较高。
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消费比重仍然较高。
其中,食品、住房、医疗等是农村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因此必需品的消费比重在整个消费结构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2、选择性产品的消费比重上升。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于选择性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例如家电、汽车等选择性产品已经成为了农村居民消费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奢侈品的消费比重逐渐升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居民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和消费享受,因此奢侈品的消费比重也在逐渐升高。
基于ELES模型的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基于ELES模型,对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概述了ELES模型,然后深入分析了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特点,探讨了ELES模型在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分析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实证分析方法和案例分析。
在对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促进旅游消费的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ELES模型、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实证分析、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特点分析、应用、实证方法、案例分析、结论总结、政策建议、研究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消费在中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消费行为。
城镇居民作为国内旅游的重要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对国内旅游的发展和市场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通过基于ELES模型的实证分析,可以揭示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的特点以及其消费行为背后的动因,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水平逐渐提升。
城镇居民作为国内旅游消费的主要参与者,其消费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个人收入水平、文化素养、家庭结构等。
深入研究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对于促进国内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城镇居民消费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国内消费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基于ELES模型的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结构实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该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特点,为制定更加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2010年第2期兰州学刊No.22010总第197期Lan zhou xue kan Genera.l No.197基于EL ES模型的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段小红(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为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文章依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pend li near expend it u re syste m,ELES)模型的基本理论,根据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分别建立全国和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ELES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提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主要用于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但消费潜力较大。
[关键词]ELES模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图分类号]F127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1005-3492(2010)02-0215-03[收稿日期]2009-10-23 [作者简介]段小红,女,陕西华阴人,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基于EL ES模型的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研究0的成果(项目编号:0902-13);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开发甘肃省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研究0的成果。
分析居民消费结构,是研究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课题,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是我国消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水平不仅低于甘肃省城镇居民,也低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
据统计,2008年甘肃省总人口为2617.26万人,其中68.41%为农村居民,所以,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对扩大该地区消费需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ELES模型来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国内对居民消费结构研究较多,[1][2]但用ELES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未见报道。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和甘肃年鉴消费数据为依据,建立了ELES模型,从基本需求支出、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及需求价格弹性等方面对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基于ELES模型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是农村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
了解和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对于指导农村消费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
农村居民的消费向多元化、品质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基于ELES模型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探索农村居民在消费行为中的特点与规律,为进一步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具体目标包括:一、深入理解ELES模型在消费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农村居民消费领域的可行性。
二、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和特点,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三、探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关键因素,为调整消费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四、总结基于ELES模型的研究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启示,为实现农村消费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通过这些研究目标的实现,旨在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政策指导意义。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了解和掌握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制定农村发展政策,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对于发展乡村经济和建设美丽乡村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和偏好,可以为乡村商业的发展提供指导,促进农村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匹配,推动乡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逐渐发生了明显变化。
甘肃省作为西部省份之一,其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与影响因素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针对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总体变化趋势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家庭服务和文化娱乐消费增加、食品消费和衣着消费减少的趋势。
据甘肃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8870元,同比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856元,同比增长8.2%。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为2254元,同比增长17.5%;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支出为704元,同比增长27.7%。
以食品为生活必需品,其在家庭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
近年来,甘肃省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呈现出肉类消费逐年上升,而谷物、蔬菜、水果消费逐年下降的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消费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1.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甘肃省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从而也提高了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购买力。
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城乡居民对高质量、高品质的消费品和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2.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逐渐向城市转移,城市消费市场逐渐扩大,促进了城市消费结构变化。
此外,城镇化进程也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环境,促进了农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3.人口结构的变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更加注重品质、服务和舒适度。
此外,新生代消费群体的不断出现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也推动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
4.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城乡居民提供了更多品质更高、价格更低、更便捷、更优质的购物体验,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
基于ELES模型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本文将基于ELES模型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研究。
一、ELES模型简介ELES模型是指生产、生活、生态、社会四个方面构成的模型。
生产方面包括农作物、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等;生活方面包括粮食、衣物、住房、医疗等;生态方面包括土壤、水、空气、森林等;社会方面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就业等。
ELES模型的提出,为研究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1. 生产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在生产方面主要体现在农作物、农业机械和农副产品加工上。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作物的消费逐渐多样化,不仅包括粮食作物,还包括经济作物和果蔬等。
农业机械的消费也在不断增加,主要体现在购买农业机械和维修保养等方面。
农副产品加工的消费主要表现在加工设备和加工原料上。
在生活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包括粮食、衣物、住房和医疗等。
粮食的消费是农村居民的主要支出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粮食的品质和多样性要求也在增加。
衣物的消费主要体现在购买和清洗等方面,随着时尚和品质要求的增加,农村居民对衣物的消费也在不断提高。
住房的消费主要包括修缮和改善住房条件等方面,医疗的消费主要体现在就医和购药上。
在生态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体现在土壤、水、空气、森林等方面。
农村居民的消费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
土壤的消费主要包括施肥和农药等,水的消费主要包括用水和保护水源等,空气的消费主要包括空气净化和环保设施等,森林的消费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的维护和保护等。
4. 社会方面在社会方面,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和就业等方面。
教育的消费主要体现在子女的教育和继续教育上,文化的消费主要包括书报杂志和文化娱乐等,体育的消费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和体育用品等,就业的消费主要是为了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甘肃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时间序列分析的角度,探讨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我们来看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根据统计数据,近年来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过去,该地区的城乡居民主要消费粮食、衣着和住房,占据了其消费总体的较大比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
现在,城乡居民的消费重心已经从粮食、衣着和住房逐渐转向教育、医疗、交通、通信、旅游等服务类消费。
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甘肃省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正在提高,消费需求也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那么,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呢?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随着甘肃省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也相应增强,进而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变化。
城乡居民的教育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城乡居民对于文化、娱乐及其他服务类消费的需求也相应增长。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促使了交通、通信和旅游等服务类消费的增长。
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导致消费结构的差异。
虽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都在向服务类消费转变,但由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市居民的服务类消费占比更高。
这可能会加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差距,进一步加深城乡二元结构。
消费结构转变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过度的工业发展和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信息技术普及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都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环境问题也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