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_第五章《质量和密度》沪科版 及答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12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专题训练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我们可以用物理量来描述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 A .老师步行的速度是10m s B .一节课的时间是40s C .物理课本的宽度是18.5cmD .铅笔的质量是1kg2、有一个体积为603cm 的空心铁球,质量为395g ,在铁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407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3=7.910kg/m ρ⨯铁) A .空心部分的体积为403cm B .注入液体后该球的平均密度为5.153g /cm C .若空心部分注满水,其总质量为445g D .这种液体的密度为1.23g /cm 3、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为V 1=100cm 3。
某“冰块”内包裹一个实心金属球,“冰块”总质量为290g 。
若将“冰块”浸没于该量筒中(水不溢出),记录总体积为32280cm V =;一段时间过后,冰全部熔化,发现液面下降,记录此时总体积为33270cm V =(3 g =.9m 0/c ρ冰)。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冰块”中冰的体积为100cm 3B .“冰块”中金属块的质量为200gC .金属块的体积为80cm 3D .金属块的密度为2.7g/cm 34、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估计,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A.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B.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C.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7mD.人步行的速度10m/s5、图所示,分别由三种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A.a物质的密度最小B.c物质的密度最大C.b物质的密度为2×103kg/m3D.质量相同的a、b、c三个实心物体的体积比为1∶2∶46、下列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向右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相当于在右盘中增加小砝码B.天平调平后,称量过程中可以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C.可把一张邮票直接放在天平左盘里测量质量D.如果砝码因为使用不当磨损,则用该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测量结果偏小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甲物质密度为2.7kg/m 3B .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乙的体积比为3∶1C .乙物质密度为0.9×103g/cm 3D .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乙的质量比为3∶18、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A ρ和B ρ,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AB m m =,则A B >V V B .A B ρρρ>>水C .A B ρρρ>>水D .A B ρρρ<<水9、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吴将液体倒入烧杯,利用电子秤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并测出液体的体积V ,根据数据绘制出了m-V 关系图像如图。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与密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20分)1. 截止至年,深圳已有的绿道供市民和游客徒步、骑行。
骑手们在给自己的自行车轮胎充气时,对于轮胎内气体的密度和质量的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B.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C. 质量变大,密度不变D. 质量变大,密度变小2. 一把汤匙的质量是,体积是,请根据下表所给出的一些固体的密度值,判断这把汤匙的材料可能是A. 银B. 铜C. 钢D. 铝3. 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的测出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适当的量筒A. 量程是,分度值是B. 量程是,分度值是C. 量程是,分度值是D. 量程是,分度值是4. 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
这种材料的优点是A. 密度小B. 弹性小C. 体积小D. 硬度小5. 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丝,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相连的报警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A. 延展性B. 导电性C. 弹性D. 导热性6. 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于是,他开始称量物体,当右盘放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A. D. 无法判断7. 已知水在以上时,热胀冷缩(即温度升高,其体积膨胀),在之间是热缩冷胀(即水在之间反常膨胀)。
则给的水加热升到的过程中,水的密度A. 持续增大B. 持续减小C. 先变小后变大D. 先变大后变小8. 汽油的密度是,它的物理意义是汽油的体积是汽油的质量为汽油,密度是汽油,质量为9. 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A.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B.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C.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D. 天平(无砝码)、两只相同的烧杯、水、量筒、细线10. 质量为的物体,可能是下列的A. 一头大象B. 一位小学生C. 一只鸡D. 一颗小铁钉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铁比棉花的质量大C. 把钢棒轧成一张薄钢板,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D. 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12. 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2)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3)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沪科版物理八上第5章质量与密度附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在“测量液体质量”的实验中,小刚把天平放在工作台面上,当移动游码至零刻度时,看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调。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50.2g,将盐水倒出,再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此时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倒出的盐水质量为g。
2、如图所示,使用量筒按正确的方法读数时,应沿虚线________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________mL。
若沿虚线a的方向观察,读数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全碳气凝胶”的密度仅为0.16 kg/m3,即为__ __g/cm3,用它制成体积为100 m3的实心“人造山峰”,质量只有__ __kg.若将它切去一半,剩下部分的密度将__ 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 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10-3 m3,该地沟油的密度是________kg/m3;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密度这一指标鉴别地沟油。
(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0.93×103 kg/m3)5、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
要使天平平衡。
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增加/减少)砝码;当他在天平右盘中放入50g、20g和5g的砝码各一个,并将游码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指针恰好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6、用量筒可以测量形状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如图所示。
(1)图甲中水的体积为V1=________mL=________cm3。
(2)用细线拴住石块并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______cm3。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单元总结思维导图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一、质量【知识详解】1、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单位:国际单位:kg ,常用单位:t、g、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一个苹果约150g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2、质量的理解: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测量:【典例分析】例1、(2020•苏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C.把钢棒轧成一张薄钢板,形态发生了变化,但质量不变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答案】C【解析】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而改变,【技巧总结】深入理解“属性”的内涵是解决问题关键。
例2、(2020•河北)用天平称量出100g的水步骤如下,其顺序合理的是()(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2)调节横梁的螺母,使横梁平衡(3)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位置使天平可以平衡(4)将空杯放在左盘里(5)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之和就是空烧杯的质量(6)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7) 在右盘内放入100g的砝码(8)在左盘烧杯内加水,直到天平平衡A.(1)(2)(3)(4)(5)(6)(7)(8) B.(1)(6)(2)(4)(3)(5)(7)(8)C.(1)(3)(2)(4)(5)(6)(7)(8) D.(1)(2)(5)(4)(3)(6)(7)(8)【答案】B【解析】要称量一定质量的水,即液体的质量做了限制,可在称完空杯子的质量后,在右盘内直接放入100g的砝码,再在左盘烧杯内加水,直到天平平衡,则左盘烧杯内水的质量即为100g。
【总结升华】使用天平进行特殊测量也是中考的一个考点,本类题目类型变化比较灵活。
例如本题考查的是对于液体质量的测量;还有测轻小物体的质量,利用累加法解决,再深入考虑就可以比较准确的估测一盒此类物体的数目。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五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分值:100分时间:45min)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我们使用的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A.50克B.200克C.500克D.1000克2、下列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水全部结成冰B.铝块拉制成铝线C.瓶中的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D.将月球上的岩石带到地球3、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 (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质量、体程、密度都变小4、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C.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5、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ρ铁<ρ铜),则下列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 B.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C.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 D.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6、铜雕产生于商周,是以铜料为胚,运用雕刻、铸塑等手法制作的一种雕塑。
现铸塑一尊模特的铜合金雕像,所选模特儿的高度为1.7m,质量为60kg,若铸塑的雕像尺寸只有模特的一半,已知人的密度约为1.0×103kg/m3,铜合金的密度约为8.0×103kg/m3,则这尊铜合金雕像的质量约为()A.30 kg B.60 kg C.120 kg D.240 kg7、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时,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B.用量筒“量”出实心钢珠的质量C.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D.用量筒“量”出0. 2 kg的酒精8、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 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水从0℃上升到4℃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B.在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C.当0℃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9、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 )A. ρA>ρB>ρC,且ρA>ρ水B. ρA>ρB>ρC,且ρA<ρ水C. ρC>ρB>ρA,且ρA>ρ水D. ρC>ρB>ρA,且ρA<ρ水10、如图所示是在“探究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象(两种液体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练习题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A. 一块冰渐渐熔化成水B. 一杯水不断地蒸发C. 将一团橡皮泥捏成一个玩具D. 一段金属丝被烧红2.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把铜块碾成铜片,质量不变,密度不变B. 水凝固成冰,密度变小,体积变小C. 一块砖切去一半质量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D. 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m33.甲、乙、丙三个实心铁球,甲球的质量是乙球的2倍,乙球的体积是丙球3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球的密度最大B. 乙球的密度最大C. 丙球的密度最大D. 三个球的密度相等4.体积和质量都相同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铝球可能是实心的,而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B. 铝球可能是空心的,而铁球和铜球是实心的C. 铜球可能是实心的,铁球和铝球也是实心的D. 铜球可能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5.大丰人民公园有一尊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施耐庵先生的1:1仿真石像,设所用大理石的密度约为3×103㎏/m3,则这一尊雕像的质量最接近()A. 15kgB. 150kgC. 1.5tD. 500kg6.小东用一个最多能装4 kg水的塑料桶装满植物油(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则桶内植物油的质量()A. 一定等于4kgB. 可能等于4kgC. 一定大于4kgD. 一定小于4kg7.从冰箱里取出一袋冰块,过一段时间后,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则冰块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变大,密度变小B. 质量变小,密度变大C.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D.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二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A. 68.0gB. 72.0gC. 72.5gD. 67.5g9.在称量物体质量前,调整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正确的做法是A. 移动放在标尺左端“0”点上的游码B. 在某个秤盘上放小砝码C. 调整天平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D. 在天平座的某一端下面垫纸片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被宇航员拿到太空做实验,其质量变为为_____ kg.若切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铝的密度是2.7×103kg/m3,其物理意义是________,将质量为1kg的铝块截去1/3后,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__ kg/m3;空气的密度1.29 kg/m3=________ g/cm3.12.在物理学中,质量是指________.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乘“神舟七号”遨游太空时,他们的质量与在地球上相比是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的.13.一块冰的体积为200dm3,它的质量为_______,当它化成水后水的质量为______.(ρ冰=0.9×103㎏/m3)14.1kg水需用容积至少为________mL的瓶子才能盛下.15.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使用前,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调节使秤杆水平平衡.某次称量情况如图,被称货物的质量是kg.16.一个密度为 2.5L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装_____kg,用它装植物油最多装3kg/m3,植物油的密度ρ油=0.9×103kg/m3)三、实验题(1)把天平放在,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检测题参考答案1. D解析:同一铁块做成铁锤和铁管时,形状变了,但质量不变,故选项A错误;铁块变成铁水时,状态变了,但质量不变,故选项B错误;铁块从地球到太空,位置变了,但质量不变,故选项C错误;铁块的质量不随形状、位置、状态、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选项D正确。
2. C解析:粉笔在使用的过程中,物质的总量不断减少,所以质量减小,体积减小,但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选项C正确。
3. B解析:由于砝码沾满了油污,砝码的质量会比砝码所标的质量大,这样测出来的值会比真实值偏小。
故选项B正确。
4. A解析:根据天平读数的要求,应该是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物体的质量,在正确放置时,两边的等量关系为,而现在物体被放在了右盘,所以它的质量应该是。
故选项A正确。
5. A解析:在测酸奶的密度时,先测出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将部分酸奶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酸奶的质量,计算出倒出酸奶的质量,从而可以计算出酸奶的密度。
所以A步骤中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多余的。
6. D解析: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密度统一到相同的单位下。
甲物质密度:,乙物质密度:,丙物质密度:,丁物质密度:,由此可知,,所以丁物质的密度是最小的。
故选项D正确。
7. A解析:因为选项B、C、D中物质的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质量均为的这些物质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而选项A中酱油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酱油的体积小于水的体积,所以能装水的瓶子只能装下酱油。
故选项A正确。
8. C解析:已知甲、乙都是铁球,所以密度相同,甲、乙两个铁球熔化后重新制成一个大铁球丙,虽然质量变大,体积变大,但物质种类、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
故选项C正确。
9. A解析:刻度尺可以测量长、宽、高求出体积,但是没有天平不能测量质量,不能测量密度,故选项A符合题意。
天平和砝码能测量金属块的质量,量筒、水、细线可以测量金属块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密度,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卷考点一、质量的概念天平的使用和读数1.夏天,从冰箱内拿出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
一段时间后,瓶内的冰全部化成了水。
瓶内的冰化成水的过程中,不变的是【】A.体积 B. 质量 C. 密度 D. 比热容2.请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①一名初中生质量约45______ ②一只鸡蛋质量约50______3、下列质量约为0.2kg的是【】A、一只老母鸡B、一只梨子C、一只鸡蛋D、一只蚂蚁4.天平的使用:小金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采用了如下步骤:称量前: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称量中:C、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里,用手将砝码放在左盘里,再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D、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所对的刻度值,得出所称物体的质量称量后:E、称量完毕,整理仪器,把砝码放回盒内。
以上步骤中可能有遗漏或错误,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这些步骤的序号,并加以补充或纠正: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天平测物体质量:①调节天平平衡时,将天平放在上,再将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若天平指针静止时如图17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②图乙中被测物体的质量是g.6.小王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到零刻度处后,指针静止时出现甲的清形,此时应向调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由图乙、丙可知烧杯的质量为g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g。
7.小芳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横梁平衡后右盘有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沪科版物理2013中考复习专题第五章《质量和密度》一:知识点梳理1、质量: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表示符号:m3、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千克(单位符号:kg )常用单位:吨(t );克(g);毫克( mg )单位关系: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4、质量的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所处的空间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测量工具: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2、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1、托盘天平(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2)注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测量方法:A 、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2、量筒和量杯:(1)用途:测量液体体积(间接地可测固体体积)。
(2)使用方法:看:单位:毫升(ml )=厘米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的液面如果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量筒里的液面如果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凸面的顶部相平。
3、密度:1、定义: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 ρ:密度 ;m :质量 :V :体积 )变形公式: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 (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g/cm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单位换算:1 g/cm3 = 1000 kg/m3(说明:两个单位比较:g/cm3单位大)物理意义:ρ m V = V m ρ= V m ρ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质量成正比。
5、密度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4、密度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量筒或刻度尺(1)测固体的密度: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这里采用了一种科学方法:等效代替法。
ρ m V = ρ m V= 原理 ρ甲ρ乙m V(2)、测液体密度:⑴原理:ρ=m/V⑵操作方法: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二:重点、难点突破1、质量:例1、下面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厂中质量检验员的工作就是用天平测量产品的质量;B,物体中所含物质越多,它的质量就越大;C,物体的质量会随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D,体积大的物体,它的质量一定大。
解析:物理学中质量是反应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物理量,物体所含物质越多,它的质量就越大,跟物体的体积大小没有直接关系。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着外界因素的改变而改变:因而选项B是正确的。
答案:B小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体都有质量,没有质量的物体是不存在的B.一个铜球放在空气中或放在水中,质量是不同的C.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克D.宇宙飞船里的苹果其质量为零2、一杯水凝固成冰块,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状态不变,质量改变B.它的状态改变,质量不变C.它的状态和质量都改变D.它的状态和质量都不变答案:1、A 2、B2、托盘天平和量筒的使用:例2、一位同学在测物体质量时,在天平右盘里无论怎样加减砝码都不能使横梁平衡,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交换托盘 B.旋动平衡螺母C.移动游码D.同时移动游码和旋动螺母解析: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使用天平时先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要注意调节平衡后的天平不能移动,否则要重新调节横梁平衡才可以称量.然后再进行载物称量调节平衡,此时,绝不允许去移动平衡螺母.因此在用天平称量时交换托盘是错误的;而旋动平衡螺母是在天平称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的方法,一旦称量物体质量时是不能旋动平衡螺母的;只有通过加减砝码再移动游码来使天平横梁再次平衡。
故选项C是正确的。
答案:C小练习:1、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时,将物体错放在右盘中,并在左盘加52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到0.4g处,天平平衡.请你与同学交流讨论得出此物体实际质量应为( ).A.51.2 g B.51.6 g C.52 g D.52.4 g2、在调节托盘天平前,发现指针偏向刻度线中央的右侧,为使天平横梁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调节螺母:()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C,不必移动,而移动游码;D,以上三种都可以。
答案:1、B 2、B3、密度:例3:一块金属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每小块的质量和密度为()A.m/3,ρ/3 B.m/3,ρ C.m,ρ D.m,ρ/3解析:质量和密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而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一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如一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却不变.故选项B是正确的。
答案:B小练习::1、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2、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为乙的2/5倍,乙的质量为甲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为乙的体积的:()A,0.4倍;B,0.8倍; C,1.25倍;D,5倍。
答案:1、C 2、C三:综合训练一:填空题:1.物体________________叫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__,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___.2.实验室用来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_.使用前,首先要把它放在_____上,然后,调节_____,使其平衡.3、铜的密度是8.9×103 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块铜锯去一半,剩下一半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4、请在下列数值后写上合适的单位:(1)一本书的质量约为300__________;(2)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104_____;(3)氧气的密度是1.43__________;(4)铅的密度是11.3__________.5、一台天平,在调节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方向旋动.在称量时,如果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应向_____盘____(填“加”或“减”)砝码.6、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球,甲球是1000克,乙球是200克,它们的质量之比是___________,它们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__,密度之比是____________。
7、一个2.5l的瓶子里装满食用调和油,油的质量为2kg,由此可知这种油的密度约为____kg/m3.当它用了一半,剩下一半的质量是_____kg,密度是___kg/m3.8一只玻璃瓶的质量为0.3千克,装满水时总质量为0.8千克,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0.7千克,这只瓶的容积是分米3;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千克/米3;这个瓶子可装密度为1.8×103千克/米3的硫酸克。
9、将120 g煤油倒入量筒中,液面将与150 ml刻度线相平,将100 g的石块投入煤油中,液面上升到190 ml的刻度线处,则煤油密度是__________g/m3,石块的体积是_____m3,密度是_____kg/m3.10、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合_____g/cm3,质量为900 g的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______kg,体积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选择题:1、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0.2kg的物体可能是( )A.一只蚂蚁B.一个苹果C.一台电视机D.一只羊2、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A.代替指针用来表示平衡B.相当于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相当于向左盘中加小砝码D.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小砝码3、在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有200g的水、煤油和盐水.比较它们液面的高度,其中液面最高的是( ).A.水B.煤油C.盐水 D.一样高4、一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还剩下半支,则:()A,因为质量减半,所以密度减半;B,因为体积减半,所以密度减半;C,质量和体积改变,密度不变;D,因为质量、体积均改变,所以密度肯定改变。
5、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时,将物体错放在右盘中,并在左盘加52g砝码,同时将游码移到o.4g处,天平平衡.请你与同学交流讨论得出此物体实际质量应为( ).A.51.2 g B.51.6 g C.52 g D.52.4 g6、下列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水全部结成冰B.瓶中的液化石油气用去一半C.铝块拉制成铝线D.将月球上的岩石带到地球7、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8、在已调好的天平上称物体时,某次发现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可使天平平衡的方法是()A. 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一点B. 减少右盘中的砝码C. 将游码向右移动一点D. 增加右盘中的砝码9、因为密度ρ、质量m和体积V的关系式为ρ=m/V,所以( )。
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B.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C.对于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m、V无关10、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和水的密度ρ水=1.0g/cm3)之间的关系是( )A.ρA>ρB>ρC且ρA>ρ水 B.ρA>ρB>ρC且ρC>ρ水C.ρA<ρB<ρC且ρA>ρ水 D.ρA<ρB<ρC且ρC>ρ水三:实验题:1、下面是用天平称盐水质量的几个步骤,请你排出合理的顺序: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B.称出烧杯的质量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好横梁平衡D.把盐水倒入烧杯中E.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中减去烧杯的质量合理的顺序是:_____.2、在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实验中,图7—4、图7—5、图7—6分别是三个不同的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情景,指出图中违反实验操作规则和实验不规范之处.(1)图?—4是甲组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时的操作情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