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财务管理中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0.18 KB
- 文档页数:1
金融工具创新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摘要:金融工具创新有着规避风险、提高收益,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
本文分析了企业金融工具创新的基本思想以及金融工具创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后,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金融工具创新的具体实例—应收账款转让融资,最后探讨应收账款转让融资的方式及优势。
关键词:金融工具创新;企业财务管理;应收账款转让融一、企业金融工具创新的基本思想1、规避风险与保险规避风险是金融工具的作用之一,可以通过金融工具创新,设计新的金融产品和工具来达到对冲风险、合理避税、规避海外市场管制开启海外目标市场。
而且金融工具创新还能起到保险的作用,在最低收益和最高风险水平被锁定后,来保留在未来获取更高收益的权利。
金融工具创新实现规避风险与保险的方式主要有投资组合与资产分配的分散化收益风险的再配置,实现企业经济效用的最大化。
2、利用比较金融工具创新中的金融互换就是利用比较优势思想的典型。
企业可以利用自己的金融比较优势,实现金融活动的双赢或多赢。
3、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金融工具创新可以通过在企业证券中写入特殊条款,使信号显示机制被建立,信息分布结构得到改善,这样做使信息传递被强化,能够起到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作用。
4、增加流动性与收益率金融工具创新还要有为企业增加资金流动性和收益率的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贴现来解决资金链问题,可以通过金融杠杆来实现收益的放大等等。
二、金融工具创新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1、融资行为企业在融资上,有普通股、债券等主要类型,通过权益工具创新、债券契约条款创新、债权股权转换创新等等金融工具创新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资本结构的问题,通过融资上的金融创新,使企业融资能力大大提高,实现资本结构调整的灵活性,方便了对资金链的管理。
2、投资行为企业在金融投资上,可以通过金融创新设计出不同的投资组合,结合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规避或放大收益。
在低风险流动性强的短期投资工具中,回购协议就是不错的金融创新,企业可以逐日滚动地进行隔夜回购协议操作,实现资金利用的最大化。
金融产品创新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协调运用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为适应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许多大型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了衍生产品的创造和交易,与此同时,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更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金融产品创新速度加快,而金融产品创新速度的加快,和金融市场不完善形成矛盾,这就需要金融产品在创新的同时,企业合理运用财务管理来配合,使得金融市场保持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产品创新财务管理金融风险金融产品的创新作为最近几十年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工具,有其积极健康的一面,同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市场上唯利是图的本质导致人们为了利益疯狂创新,如果没有合理的办法规避这些问题,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资金运行的处理者,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金融产品创新的内涵所谓金融产品创新,顾名思义,即金融领域内的创新,金融领域没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或者引进新事物。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金融创新涵盖了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各种革新,包括新制度、新市场、新工具、新业务、新机构甚至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而狭义的金融创新则是指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
两者一个是源,一个是流,金融创新起源于金融工具的产生,各种创新产品的产生会带来相应的新的金融市场的出现,并在此基础上引起原金融结构的变化。
而广义上的金融创新中的制度又为金融发展构建了基础,不但使产品合理化、规范化并最终保留,还会为金融自由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二、金融产品创新和企业财务管理的关系一方面,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的好坏直接取决于金融市场发展的好坏,而企业财务管理的好坏则直接影响着金融市场的好坏,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金融产品创新对企业财务也有着相当的影响,两者合则两利,分则两害。
(一)财务管理的缺乏会直接导致金融风险的加剧,众所周知,财务是企业资金进入和支出的关卡,如果说一个企业财务控制和管理缺乏,那么资金进出将会混乱,资金贷出后无法按时收回,加大了资金的周转时间,影响企业对资金的投资利用,同时也会加大坏账、呆账的数量,增加了企业的运行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是指现金、手持证券以及引起某种合约上的权利、义务产生的合约。
其基本业务主要有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
衍生金融工具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金融市场的动荡使其产生成为必然,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杠杆性和高风险性。
衍生金融工具出现的背景及特点,决定了它将被广泛地为人们所运用,以其共性与具体衍生金融工具的独到之处解决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融资中的运用第一,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以规避或减少企业融资中的财务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效应可用于规避风险,规避风险也是人们设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初衷。
前几年,我国在向日本借款引进外资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没有预料到汇率风险的巨大影响,因而没有采取任何风险防范措施,导致在日元升值美元相对贬值的情况下使我国增加了几十亿美元的额外债务负担。
当时我国借入的资金是日元而贷给企业的全部是由日元兑换成的美元(当时企业需要美元),企业最后连本带利还回美元时,我国在当时美元疲软的情况下还要将收回的美元折回日元还债,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债务负担。
这种情况企业是常常会遇到的。
比如,企业得到一笔低息日元贷款,未来将有美元收入用以还贷,而美元相对日元将有贬值趋势。
对此若采用了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防范则不会增加债务负担。
最简单的,为防上即将收回的美元贬值可以签订远期外汇合约,做一笔买入日元卖出美元的远期外汇交易,这样就可以确定收支,免于受到汇率变动的冲击。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总会遇到因汇率的波动而增加实际债务负担的风险,另一种避险的方法就是利用金融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假设企业欲在九月份进口一批原材料,需要大量美元,虽然预测美元汇率将大幅度上升,却苦于手边无大量资金可以用于购入美元现货,况且购入美元闲置并不合算。
此时,该公司可在金融市场上购入九月份美元期货合约,在合约即将到期前,筹足资金购入所需美元现货,同时卖出期货合约。
财务管理一衍生工具筹资衍生工具筹资主要包括兼具股权与债务特性的混合融资和其他衍生工具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最常见的主要有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
一、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混合型证券,是公司普通债券与证券期权的组合体。
可转换债券的持有人在一定期限内,可以按照事先规定的价格或者转换比例,自由地选择是否转换为公司普通股。
按照转股权是否与可转换债券分离,可转换债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可转换债券,其转股权与债券不可分离,持有者直接按照债券面额和约定的转股价格,在约定的期限内将债券转换为股票;一类是可分离就交易的可转换债券,这类债券在发行时附有认股权证,是认股权证和公司债券的组合,又被称为“可分离的附认股权证的公司债”,发行上市后公司债券和认股权证各自独立流通、交易。
认股权证的持有者认购股票时,需要按照认购价(行权价)出资购买股票。
(一)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性质1证券期权性。
可转换债券给予了债券持有者未来的选择权,在事先约定的期限内,投资者可以选择将债券转换为普通股票,也可以放弃转换权利,持有至债券到期还本付息。
由于可转换债券持有人具有在未来按一定的价格购买股票的权利,因此可转换债券实质上是一种未来的买入期权。
2.资本转换性。
可转换债券在正常持有期,属于债权性质;转换成股票后,属于股权性质。
在债券的转换期间中,持有人没有将其转换为股票,发行企业到期必须无条件地支付本金和利息。
转换成股票后,债券持有人成为企业的股权投资者。
资本双重性的转换,取决于投资者是否行权。
3.赎回与回售。
可转换债券一般都会有赎回条款,发债公司在可转换债券转换前,可以按一定条件赎回债券。
通常,公司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高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公司会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回未转股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同样,可转换债券一般也会有回售条款,公司股票价格在一段时期内连续低于转股价格达到某一幅度时,债券持有人可按事先约定的价格将所持债券回卖给发行公司。
金融工具创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财务管理不断面临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工具创新成为解决问题并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探讨金融工具创新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首先,金融工具创新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方式。
传统的融资方式有限,例如借贷,发行债券,股票发行等。
现在,由于金融工具创新,企业可以选择更多种类的融资方式,例如债券互换,信用担保等。
这些新的融资方式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减少融资成本和风险。
其次,金融工具创新可以帮助企业管理风险。
金融工具创新提供了新的合约和交易方式,这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例如,通过使用衍生品,企业可以锁定价格或汇率,从而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此外,金融衍生品也可以减轻企业的信用风险。
第三,金融工具创新可以优化企业的运营资本。
通过使用各种金融工具,企业可以更好地优化其运营资本。
例如,使用财务期权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现金流问题。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股票期权等工具来减轻经营风险。
第四,金融工具创新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
利用技术革新和创新的金融工具,企业可以提高其财务管理效率。
例如,通过使用智能合约,企业可以自动化其财务管理过程,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此外,企业还可以使用AI 算法来优化投资组合,以提高投资收益率。
最后,金融工具创新推动了企业财务管理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可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和弥补现有工作流程中的缺陷。
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
总而言之,金融工具创新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众多的机遇。
通过创新的金融工具,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方式,管理风险,优化运营资本,优化财务管理,以及数字化转型。
这些机遇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其财务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其竞争力。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财务管理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2.财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3。
论理财环境4.论财务制度的改革5.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6。
论企业财务机制7.论新会计准则中的理财理念8.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探讨9.论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10。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11.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12。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研究13。
杠杆原理及其应用14.论企业财务风险15。
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16。
论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17.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讨18.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研究19.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研究20。
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研究21.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研究22。
论债务重整23.企业清算中的财务问题研究24.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25。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与资本预算管理研究26.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研究27.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28.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研究29.网络财务研究30。
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研究31.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32.企业集团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研究33.资源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34.产权重组与财务管理研究35。
关联方交易与财务控制问题研究36。
论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37。
财务预测管理体系构建研究38。
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问题研究39.企业产权理论分析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研究40.经营者薪酬研究41.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42.论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43。
关于财务学科体系的探讨44。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决策45.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46.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47。
论我国高校的筹资风险48.论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49.论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50.论企业的盈余管理51。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52。
论存货的适时制管理53。
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研究54.财务舞弊监督研究55。
双重委托代理的财权安排研究56。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问题研究57。
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研究二、财务专题1。
中级会计实务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企业金融衍生工具是指根据合同条款而产生的、属于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权益工具,其价值变动与基础资产或指标的变动相关。
企业在进行金融交易时,常常会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投资利益的增值。
然而,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根据会计准则第13号的规定,金融衍生工具可以分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两大类。
根据其结算方式又可细分为以市场价格结算的现货合同和以约定未来日期结算的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合同等。
不同的金融衍生工具对应着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初始与后续会计处理1. 初始会计处理企业金融衍生工具在初始被确认时,根据其特征和交易方式进行判断。
对于以市场价格结算的金融衍生工具,其确认时可以选择公允价值模型;而对于以约定未来日期结算的金融衍生工具,则需要进行费用分摊。
2. 后续会计处理金融衍生工具在确认并初始计量之后,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后续会计处理。
对于公允价值模型确认的衍生金融资产或衍生金融负债,其价值变动将直接计入损益表;对于经过资产减值测试后被确认存在减值的金融衍生工具,则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此外,衍生金融工具的现金流量遵循现金流量对冲法。
三、关于风险管理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往往与风险管理密切相关。
企业为了规避或转移特定风险,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或出售金融衍生工具。
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企业应该合理选择衍生工具的种类、金额和期限,并确保其风险管理政策与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四、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对财务报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资产负债表中,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以资产或负债的形式呈现;在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表;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量对冲法影响该项报表。
企业应该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其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及相关风险。
综上所述,企业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