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模版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7
课程设计说明书写作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能够运用XX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XX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大纲如下:第1章:XX学科概述1.1 XX学科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XX学科的基本概念1.3 XX学科的基本原理第2章:XX学科的基本知识2.1 XX学科的知识体系2.2 XX学科的重点知识2.3 XX学科的难点知识第3章:XX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1 XX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3.2 XX学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3 XX学科在前沿领域的应用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XX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XX学科教材,确保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软件项目实训学生学号:6102040124专业班级:11测控01班学生姓名: 徐晗学生成绩:指导教师:陈希课题工作时间:2014-6—9至2014-6-22一、课程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1.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2.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2)课程设计总体要求:1。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2.主菜单设计界面如下:3.子菜单界面如下:选择结构子菜单:循环结构子菜单:4。
在对应模块下完成如下功能: (1)单选择if语句:(2)双选择if语句:(3)多选择if语句:(4)switch语句(5)while循环语句(6)do—while循环语句(7)for循环语句(8)循环嵌套例如:switch语句案例界面:(3)论文部分1、学生应提交的资料:纸质《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报告1份。
2、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附在《课程设计说明书》后,内容包括: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
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二、系统功能模块图(略)三、设计函数列表在C语言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对应一个函数,即由函数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也就是建立功能模块与函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编写程序时可以减少不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要求及模板一、课程设计的装订顺序依次为:封面、目录、任务书、零件图、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机械加工工序卡、设计说明书、致谢、参考文献。
二、页面纸为A4;标准字体间距,标准行间距;页边距为左3cm,右2cm,上下各2cm。
三、“目录”二字用四号黑体,下空二行为章、节、小节,采用小四号宋体。
页码放在行末。
四、正文用五号宋体,页码居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字数要求5000字左右。
五、图:图题放在图下方,中文用五号宋体。
图号按章顺序编写,如:图3-1表示第三章第一图。
六、表格:标题放在表上方,用五号宋体。
表格按章顺序编写,如:表3-1表示第三章第一表。
表应有标题,表内必须按规定的符号注明单位。
表中文字可根据需要采用小于小四号字体(中文宋体,英文Arial字体)。
七、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书写。
公式后应注明编号,该编号按章顺序编排。
公式的编号加圆括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八、“致谢”二字用四号黑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
九、“参考文献”四字用四号黑体,内容用五号宋体。
格式为:a)若为科技论文,可以按以下顺序列出:作者、论文篇名:刊物名,年.月,卷号(期号),论文摘刊物中的起止页码。
b)若为科技书记和专著,按以下顺序列出:作者、书名、版本(版本为第一版时可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内容所在起止页码。
十、零件及技术要求:给定零件如图十一、设计任务(1)零件图工艺分析。
(2)确定装夹方案。
(3)确定加工顺序。
(4)选择加工用刀具。
(5)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课程设计题目系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萍乡高等专科学校机电系课程设计任务书机电系2005级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学号一、题目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二、内容和要求1、绘制××零件图、毛坯图各1张2、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3、编制××零件指定工序工序卡片2张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三、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为(中批量、大批量)四、进度与时间安排本课程设计一周时间集中安排,对各步工作不作统一规定,建议同学按以下进度进行:周一:零件图技术要求、工艺分析,确定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周二:绘制零件图、毛坯图周三:拟定工艺路线,机械加工工序设计周四: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机械加工工序卡周五:撰写设计说明书附录一设计说明书内容目录1 . 零件的分析 (1)1.1.零件的功用……………………………………………………1. 2.零件工艺分析…………………………………………………2 . 毛坯选择、画毛坯—零件合图3.工艺规程设计……………………………………………………3.1 定位基准的选择………………………………………………3.2 制定工艺路线…………………………………………………3.2.1 表面加工方法选择…………………………………………3.2.2 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顺序的安排………………………3.2.3 热处理工序的、辅助工序的安排…………………………3.3 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的选择……………………………3.4 加工余量、切削用量的确定…………………………………3.5 各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3.6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4. 设计心得体会…………………………………………………5. 参考文献……………………………………………………各位同学注意:指定工序卡每人一张不能是同一工序,发现相同一列判为舞弊重修。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设计题目:苯-氯苯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姓名:李翠丽学号:200905040018专业班级:09应用化学(2)班指导教师:张楠2011年11 月10 日课程设计任务书苯-氯苯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一、设计题目试设计一座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要求原料液处理量为 2.6t/h, 氯苯纯度为99.8%,塔顶馏出液中含氯苯不高于2%。
原料液中含氯苯为38%(以上均为质量分数)。
二、操作条件1.塔顶压强4kPa(表压);2.进料热状况,泡点进料;3.回流比,2R;min4.塔釜加热蒸汽压力0.5MPa(表压);5.单板压降不大于0.7kPa;三、设计内容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2.塔板数的确定;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4.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5.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6.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7.塔板负荷性能图;8.精馏塔接管尺寸计算;9.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10.绘制精馏塔设计条件图;11.绘制塔板施工图(可根据实际情况选作);12.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四、基础数据p(mmHg)1.组分的饱和蒸汽压i2.组分的液相密度ρ(kg/m 3)纯组分在任何温度下的密度可由下式计算苯t A 187.1912-=ρ 氯苯t B 111.11127-=ρ 式中的t 为温度,单位为℃。
3.组分的表面张力σ(mN/m)双组分混合液体的表面张力m σ可按下式计算:AB B A B A m x x σσσσσ+=(B A x x 、为A 、B 组分的摩尔分率) 4.其他物性数据可查化工原理附录。
摘 要: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化工设计基本知识的初次尝试。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利用本课程和前修课程的基本知识,惊醒融会贯通的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化工设计任务,从而得到化工课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内容中的关键概念,如XXX(此处填写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学生能描述XXX(此处填写学科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并解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总结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XXX(此处填写学科相关技能)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产生对学科的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3.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的观点,学会倾听与分享,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XXX学科(此处填写学科名称)的示范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针对XX年级(此处填写具体年级)的学生,课程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教学要求:课程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的学习:涵盖课本第X章(此处填写具体章节),重点讲解XXX(此处填写具体知识点)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 技能训练:结合课本第X节(此处填写具体节次),开展XXX(此处填写具体技能)的实践操作。
通过实验、练习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课本内容为载体,融入对XXX(此处填写具体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年产1万吨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合成车间工艺流程设计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学院完成日期:2016年12 月摘要关键词:3~5个目录摘要 (I)第1章文献综述 (1)第2章原料及产品介绍 (2)2.1产品规格 (2)2.2 原材料性能和规格 (2)第3章工艺流程说明 (5)3.1 工艺设计原则 (5)3.2 工艺流程选择 (5)3.3 催化剂选择 (6)3.4 影响聚合反应的因素 (8)3.5 工艺流程的叙述 (10)第4章物料平衡计算 (13)4.1 化学反应式 (13)4.2 确定计算任务 (13)4.3 绘制物料流程草图 (13)4.4 计算数据 (14)4.5 分布计算 (17)第5章设备工艺设计计算 (23)5.1 聚合釜的工艺设计 (23)5.2 闪蒸釜设计 (24)第6章车间布置 (25)6.1 车间布置基本原则 (25)6.2 厂房布置的原则和要求 (25)6.3 车间设备布置 (26)参考文献 (27)第1章文献综述3000~4000字第2章 原料及产品介绍2.1产品规格表2.1 成品质量指标项目 指标外观 白色、无结块的微球粉粒技术指标 合格品 等规指数 ≥92% 灰分 ≤0.05% 氯含量 ≤0.25% 表观密度 ≥0.40g/cm 3 拉伸屈服强度 ≥27.0MPa 熔融流动速率1.9~4.2g/10min2.2 原材料性能和规格2.2.1 原材料丙烯无色透明液体,分子式C 3H 6,分子量42.078,相对密度为0.5193,折光率为1.3625,沸点为-47.7℃,临界温度91.89℃,临界压力4.54MPa ,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V%)2.0~11.1%。
该原料低毒、有刺激性气味、易燃、易爆,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气体。
表2.2 原料规格进装置丙烯 精制后丙烯丙烯%(V) ≥98 硫 ≤3ppm 乙烯%(V) ≤0.005 水 ≤20ppm 硫mg/kg ≤3 氧≤10ppm水ppm(V) ≤100 其它同进装置丙烯 氧mg/kg ≤30 丙二烯%(V) ≤0.001 丁二烯+丁烯%(V) ≤0.001 烷烃%(V )余量2.2.2 催化剂CS-2比较均匀的规整的球形颗粒,粒径在30~60μm ,以MgCl 2为载体,有效成分是TiCl 3。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课程代码:题目: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班:学院(直属系) :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1)引言…………………………………………………………………………………………任务与分析…………………………………………………………………………………1. 方案设计…………………………………………………………………………………1.1步进电机步距角误差测量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1.1.1系统的驱动控制方案设计…………………………………………………………………结论…………………………………………………………………………………………参考文献……………………………………………………………………………………随着关键词:网络化计算机对策……任务与分析本课题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检测步进电机步距角误差,并把误差进行分析计算,最终得到一份误差数据,用误差曲线的方式在坐标上面把误差和步数结果表现出来,方便日后对误差的分析、误差的减少讨论出相应的方案。
1 设计方案1.1 步进电机步距角误差测量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1.1.1系统的驱动控制方案设计正文1.总则1.1西华大学立项背景西华大学现有校本部、彭州校区、成都市人南校区、安德校区。
校园面积近3000亩。
校本部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毗邻国家高新技术开发西区,西依望丛帝乡、杨雄故里,岷江水自都江堰而下从校园蜿蜒而过。
校园环境大气优雅,植被葱郁,景色宜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环境,是成都市园林式单位和四川省绿化先进单位,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西华大学是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四川工业学院和原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2008年9月25日,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西华大学。
四川工业学院的前身四川农业机械学院建于1960年,是国家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在当时的全国7个大区分别布点所建立的综合性农业机械学院之一,1978年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属重点大学,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此页单独打印】课程名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代码:题目:年级/专业/班:学生姓名:学号:开始时间:2007 年12月24日完成时间:2008 年01月 6 日课程设计成绩:XXX公司人事管理系统实现—管理模块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I I目录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问题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任务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程序的主要功能(或需求分析,正式说明书中请删除此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添加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删除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删除全部职员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显示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查找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修改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程序运行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基础知识,如XXX概念、XXX原理,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学生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明确本章节内容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学生能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认识到学科知识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本章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学生能够尊重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形成包容、合作的团队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对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XXX学科,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和认知能力,但部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应用尚不熟练,需要通过实践和探究活动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3.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讲解:依据课程目标,详细介绍XXX概念、XXX原理等基础知识,结合课本第X章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XXX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内容与课本第X章实例紧密结合。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针对课程内容,设计相关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任务依据本课程设计任务依据为《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道路CAD课程设计)》。
二、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
路基宽度:路基宽B=8.5米,即:2×3.5米(行车道)+2×0.5米(土路肩)+2×0.25米(路缘带)设计行车速度:V=40KM/h设计荷载:公路—II级桥涵宽度:所有小桥涵与路基同宽。
三、路线基本走向S258线乳源县大布至英德交界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起点位于乳源县大布镇英明,接S258线K84+650,起点桩号为KO+000,经埕头、桥背、赵屋,终点位于乳源县与英德县交界处排沙沥,本设计终点桩号为K4+817.545,路线全长4.825公里, (改线后长链7.507m)。
四、沿线自然概况1、自然概况:本路段位于韶关市乳源县境内,处在风景旅游区一大峡谷的大布镇内,地处山岭重丘区,沿线地形变化不大,最高地面标高为655米,;最低地面标高为610米。
2、地质:沿线地质表层多:为比较稳定的亚粘土,地表下为少量风化带及花岗岩。
3、地震设防: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按7度设防。
五、气候特征本路段地处中亚热带,具有较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9.8℃,1月平均气温为9.8°C,7月平均气温为28.9°C,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4.6°C。
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雨季多集中在4—7月,无霜期312天。
六、筑路材料本路段沿线河砂很少,河砂可在位于30公里外的古母水购取。
石料在大布镇附近石场购取。
水泥、钢筋在乳源县城购取。
七、工程技术方案(一)路线线形1、路线平面线形:本路段共设交点26个(不计起终点),平均每公里5.803个,平曲线最小半径65米,1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35米,平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66.041%,夹直线最大长度277.678米,夹直线长度基本符合规范要求。
2、路线纵断面:本路段共设变坡点9个,平均每公里2.076个,最小坡长248.521米,最大坡长276.701米,最大纵坡5%,最小纵坡0.5%,竖曲线最小半径,凹型5100米,凸型8100米,竖曲线长占路线长度22.58%,平纵组合较为合理,路线设计标高指路中心线设计标高,水准点标高为相对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