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线、到发线、道岔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63.00 KB
- 文档页数:8
技能认证铁路线路工高级考试(习题卷4)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允许速度大于160 km/h区段,钢轨顶面上有长度大于30 mm且深度大于( )的掉块时,判定为钢轨折断。
A)1B)3C)5D)7答案:C解析:2.[单选题]艰苦奋斗、( )是人民铁路的光荣传统,是推动铁路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A)勇于拼搏B)勇于奉献C)无私奉献D)乐于奉献答案:B解析:3.[单选题]液压起拨道器应每( )进行一次检修。
(针对允许速度不超过160 km/h的线路)A)一个月B)二个月C)三个月D)四个月答案:B解析:4.[单选题]线路设备检查内容及检查周期中规定,对钢轨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及平直度,( )应检查1 次。
A)每月B)每季度C)每半年D)每一年答案:C解析:5.[单选题]高速铁路道岔CZ(6001),时速250km/h的18号尖轨第一动程( )。
A)118mmB)120mmC)140mmD)160mm答案:B解析:B)第一列25 km/h,第二列45 km/h,不少于12H,以后60 km/h、80 km/h、120 km/h各不少于24H,其后正常(允许速度≤120 km/h的线路为80 km/h,24 h后恢复正常)C)第一列15 km/h,第二列25 km/h,第三列45 km/h,不少于4H,以后限速60 km/h至下次封锁前1 hD)第一列15 km/h,第二列25 km/h,第三列45 km/h,不少于4H,以后60 km/h、80km/h、120 km/h各不少于24H,其后正常答案:B解析:7.[单选题]道岔保养质量评定,检查道钉浮离、扣件前后离缝大于2mm 情况,应连续检测()个。
A)10B)20C)50D)100答案:C解析:8.[单选题]扣件有以下伤损情况,应及时更换:弹条、弹性夹、拉簧、弹片等损坏或不能保持应有的扣压力。
弹性夹离缝、弹片与滑床板挡肩离缝、挡板前后离缝大于( )。
铁路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验收标准第 6.4.1条线路设备大修应按设计文件及表 6.4.1相关项目进行验收,主要项目(轨道几何尺寸、线路锁定、道床清筛、捣固质量)一次达到标准,可评为“优良”。
如有主要项目不符合标准,次要项目漏项或不合格,经整修后复验达到标准,评为“合格”。
线路大、中修验收标准表6.4.1序号项目质量标准1 轨距1. 符合作业验收标准2. 轨距变化率(不含规定的递减率)允许速度大于120km/h正线不得大于l‰,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 正线及到发线不得大于2‰,其他站线不得大于3‰2 水平符合作业验收标准3 轨向1.直线目视顺直,符合作业验收标准2.曲线方向圆顺,曲线正矢符合作业验收标准3.曲线始、终端不得有反弯或“鹅头”4 高低1.目视平顺,符合作业验收标准2.轨面标高与设计标高误差不得大于20 mm5 三角坑符合作业验收标准6 捣固1.捣固、夯拍均匀2.空吊板:无连续空吊板;连续检查50头,正线、到发线不得超过8%,其他站线不得超过12%7 路肩及排水1.路肩平整,无大草,并有向外流水横坡2.符合设计要求8 道床1.清筛清洁,道砟中粒径小于25mm的颗粒质量不得超过5%2.清筛深度达到设计要求3.道床密实、符合设计断面,边坡整齐9 轨枕1.位置方正、均匀,间距和偏斜误差不得大于40 mm 2.无失效,无严重伤损3.混凝土宽枕间距和偏斜误差均不得大于30 mm10 扣件1.混凝土枕(1)扣件齐全(2)螺旋道钉无损坏,丝扣及螺杆全面涂油(3)弹条安装正确,符合要求,不符合标准的不超过8%(连续检查100头),且无连续失效(4)轨距挡板和挡板座顶严、密靠、压紧,不密贴(缝隙大于2 mm)的数量不超过6%(连续检查100头),且无连续失效(5)轨下垫板无缺损,歪斜大于5 mm者不超过8%(连续检查100头)2.木枕(1)垫板歪斜及不密贴者不得超过6%(连续检查100头)(2)道钉浮离或螺纹道钉未拧紧不得超过8%(连续检查100头)11 新钢轨及配件1.钢轨无硬弯,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不得大于1 mm2.接头相错:直线不得大于20 mm,曲线不得大于20 mm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3.轨缝每千米总误差:25 m钢轨不得大于80 mm4.接头扣件涂油,扭矩达到标准12 再用轨及配件1.钢轨无硬弯,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不得大于1 mm2.接头相错:直线不得大于40 mm,曲线不得大于40mm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3.轨缝每千米总误差:25 m钢轨不得大于80 mm,12.5 m钢轨不得大于160 mm4.接头扣件涂油,扭矩达到标准13 无缝线路钢轨及配件1.轨条端头位移不得大于20 mm,固定区位移不得大于5mm2.缓冲区接头相错量不得大于40 mm3.焊接质量符合《钢轨焊接》(TB/T1632.1~TB/T1632.4)的要求4.现场焊接接头位置符合第3.10.10条的规定5.在设计锁定轨温上、下限范围内,缓冲区接头轨缝与设计轨缝相比,误差不得大于2 mm6.锁定轨温应符合设计要求7.缓冲区接头扣件涂油,采用10.9级螺栓,螺栓扭矩900~1100N·m14 护轨1.符合桥面布置图规定2.轨底悬空大于5mm处所不超过8%3.护轨与基本轨间距离符合规定4.护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不大于5mm,低于基本轨顶面不大于25mm5.梭头各部联结牢固,尖端悬空小于5mm6.接头靠基本轨一侧左右错牙不大于5mm7.护轨道钉或扣件齐全完好,道钉浮离2mm或扭矩不符合规定者不超过5%15 防爬设备1.安装齐全,无失效2.普通线路爬行量不得大于20 mm16 道口1.铺面平整牢固,轮缘槽符合标准2.两侧平台平整3. 排水设施良好4. 道口防护设施齐全有效17 线路外观1.标志齐全、正确、清晰2.钢轨上的标记齐全、正确、清晰3.弃土清除干净4.无散落道砟5. 施工拆除及临时拆开的防护栅栏按标准恢复,无开口及破损18 旧料回收旧料如数回收,运至指定地点,堆码整齐,并按规定移交第6.4.2条道岔大修应按设计文件及表6.4.2相关项目进行验收。
第三节线路设备修理标准一、线路设备维修标准(一)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修规》规定: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按行车速度、线路类别、作业类别划分为大于160 km/h正线、小于等于160~120 km/h正线、小于等于120 km/h正线及到发线、其他站线四级,并分为作业验收、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三个标准。
线路维修工作的特点是边运营边维修。
一方面轨道几何尺寸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另一方面养护维修作业又需要有一定的周期。
故规定:作业验收管理值为综合维修验收,也是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作业质量的检查标准。
这个标准是要求,凡是进行有关轨道几何尺寸的养护维修作业,在检查和验收时均按作业验收标准办理。
经常保养管理值为轨道应经常保持的质量管理标准。
这个标准是要求,在综合维修及其他有关作业以后,在轨道几何尺寸不断变化的条件之下,日常应保持的基本状态。
这个标准的管理目标是:使轨道保持较好的技术状态,具有一定的平顺性,并减少轨道几何尺寸变化至需要临时补修的程度。
临时补修管理值为应及时进行轨道整修的质量控制标准。
这个标准的管理目标是:控制轨道几何尺寸误差的变化量,在少量超过临时补修允许误差时,就及时地进行整修,使其与危及行车安全程度保持一距离,防止误差量发展变化过大而接近危及行车安全的程度。
日常对超过临时补修允许误差2~3 mm者,应在一周时间内整修好,对超过允许误差较大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尽早地进行整修。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见表6—3。
表6—3线路勒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1456mm;②轨向偏差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④专用线按其他站线办理。
《既有线提速200-250km/h线桥设备维修规则》规定: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如表6-4所示。
表6-4 线路轨道表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管理值注:①轨向偏差和高低偏差为10m及以下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②三解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解坑时基长为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抗。
附件1:
正线、到发线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
注:评定单位以km或无缝线路轨条为准,最少应≥0.5km;缺乏1.0km或无缝线路长于1.0km仍按以上标准扣分:评分标准:总分值为100分,扣除缺点分后,85~100分为优良,60~85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失格,失格线路整修复验后,在60分及以上者可评为合格。
附件2:
正线、到发线道岔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
为合格。
附件3:
线路保养质量评定评分标准
无缝线路线路缓冲区评定范围:全缓冲区加连接的二个或一端伸缩区(100m×2或100m),按以上31项检查,质量评定标准同上
附件4:
大莱龙铁路道岔保养质量评定评分标准。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250(不含)~350km/h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经常保养为2 mm,临时补修为3 mm;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经常保养为3 mm,临时补修为5 mm。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及以下正线标准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但在延长18 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3.正线道岔各部位间隙的容许偏差值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线路工高级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道岔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规定,正线及到发线道岔心轨凸缘螺栓缺少松动,每个扣( )分。
A、41B、2C、4D、8正确答案:A2.按管理类型分,( )不是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
A、质量管理B、设备管理C、生产管理D、作业管理正确答案:B3.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中,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中作业验收为0,计划维修为2mm,临时补修为( )。
A、3mmB、4mmC、2mmD、1mm正确答案:A4.无缝线路地段,当预测施工轨温高于原锁定轨温( )以上时,线路清筛前必须进行应力放散,放散轨温应满足施工期间作业安全要求。
A、10℃B、7℃C、15℃D、12℃正确答案:A5.道岔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规定,正线及到发线道岔道钉、扣件缺少,每处扣( )分。
A、41B、8C、4D、2正确答案:D6.铁路灾害监测系统是由( )构成的。
A、现场采集设备、监测单元、分析设备、监测终端B、现场采集设备、监测设备、监测数据集成设备、数据分析及传输网络C、现场采集设备、监测设备、监测数据设备、监测终端及传输网络D、现场采集设备、监测单元、监测数据处理设备、监测终端及传输网络正确答案:D7.曲线正矢计划维修允许偏差值中,半径为500m的曲线,正线圆曲线正矢最大最小值差超过( )为超限。
A、15mmB、18mmC、9mmD、12mm正确答案:D8.作业前,( )应对机具进行检查,机具状态不良或安全附件失效的机具严禁上线使用。
A、工长B、机具使用人员C、防护员D、班长正确答案:B9.在速度小于200km/h的线路上,曲线正矢作业验收容许偏差中曲线半径450m<R≤800m时,缓和曲线的正矢与计算正矢差为( )mm。
A、2mmB、4mmC、5mmD、3mm正确答案:D10.允许速度Vmax≤120km/h正线地段,轨距Ⅱ级容许偏差管理值为( )。
A、+8mm,-6mmB、+10mm,-7mmC、+8mm,-4mmD、+12mm,-8mm11.螺栓折断,严重锈蚀、丝扣损坏或杆径磨耗超过( )不能保持规定的扭矩。
正线、到发线、道岔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
附件1:
正线、到发线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
注:评定单位以km或无缝线路轨条为准,最少应≥0.5km;不足1.0km或无缝线路长于1.0km仍按以上标准扣分: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扣除缺点分后,85~100分为优良,60~85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失格,失格线路整修复验后,在60分及以上者可评为合格。
附件2:
正线、到发线道岔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
合格。
附件3:
线路保养质量评定评分标准
无缝线路线路缓冲区评定范围:全缓冲区加连接的二个或一端伸缩区(100m×2或100m),按以上31项检查,质量评定标准同上附件4:
大莱龙铁路道岔保养质量评定评分标准。
铁路线路设备大修和维修验收标准第 6.4.1条线路设备大修应按设计文件及表 6.4.1相关项目进行验收,主要项目(轨道几何尺寸、线路锁定、道床清筛、捣固质量)一次达到标准,可评为“优良”。
如有主要项目不符合标准,次要项目漏项或不合格,经整修后复验达到标准,评为“合格”。
线路大、中修验收标准表6.4.1序号项目质量标准1 轨距1. 符合作业验收标准2. 轨距变化率(不含规定的递减率)允许速度大于120km/h正线不得大于l‰,允许速度不大于120km/h 正线及到发线不得大于2‰,其他站线不得大于3‰2 水平符合作业验收标准3 轨向1.直线目视顺直,符合作业验收标准2.曲线方向圆顺,曲线正矢符合作业验收标准3.曲线始、终端不得有反弯或“鹅头”4 高低1.目视平顺,符合作业验收标准2.轨面标高与设计标高误差不得大于20 mm5 三角坑符合作业验收标准6 捣固1.捣固、夯拍均匀2.空吊板:无连续空吊板;连续检查50头,正线、到发线不得超过8%,其他站线不得超过12%7 路肩及排水1.路肩平整,无大草,并有向外流水横坡2.符合设计要求8 道床1.清筛清洁,道砟中粒径小于25mm的颗粒质量不得超过5%2.清筛深度达到设计要求3.道床密实、符合设计断面,边坡整齐9 轨枕1.位置方正、均匀,间距和偏斜误差不得大于40 mm 2.无失效,无严重伤损3.混凝土宽枕间距和偏斜误差均不得大于30 mm10 扣件1.混凝土枕(1)扣件齐全(2)螺旋道钉无损坏,丝扣及螺杆全面涂油(3)弹条安装正确,符合要求,不符合标准的不超过8%(连续检查100头),且无连续失效(4)轨距挡板和挡板座顶严、密靠、压紧,不密贴(缝隙大于2 mm)的数量不超过6%(连续检查100头),且无连续失效(5)轨下垫板无缺损,歪斜大于5 mm者不超过8%(连续检查100头)2.木枕(1)垫板歪斜及不密贴者不得超过6%(连续检查100头)(2)道钉浮离或螺纹道钉未拧紧不得超过8%(连续检查100头)11 新钢轨及配件1.钢轨无硬弯,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不得大于1 mm2.接头相错:直线不得大于20 mm,曲线不得大于20 mm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3.轨缝每千米总误差:25 m钢轨不得大于80 mm4.接头扣件涂油,扭矩达到标准12 再用轨及配件1.钢轨无硬弯,接头轨面及内侧错牙不得大于1 mm2.接头相错:直线不得大于40 mm,曲线不得大于40mm加缩短轨缩短量的一半3.轨缝每千米总误差:25 m钢轨不得大于80 mm,12.5 m钢轨不得大于160 mm4.接头扣件涂油,扭矩达到标准13 无缝线路钢轨及配件1.轨条端头位移不得大于20 mm,固定区位移不得大于5mm2.缓冲区接头相错量不得大于40 mm3.焊接质量符合《钢轨焊接》(TB/T1632.1~TB/T1632.4)的要求4.现场焊接接头位置符合第3.10.10条的规定5.在设计锁定轨温上、下限范围内,缓冲区接头轨缝与设计轨缝相比,误差不得大于2 mm6.锁定轨温应符合设计要求7.缓冲区接头扣件涂油,采用10.9级螺栓,螺栓扭矩900~1100N·m14 护轨1.符合桥面布置图规定2.轨底悬空大于5mm处所不超过8%3.护轨与基本轨间距离符合规定4.护轨顶面高于基本轨顶面不大于5mm,低于基本轨顶面不大于25mm5.梭头各部联结牢固,尖端悬空小于5mm6.接头靠基本轨一侧左右错牙不大于5mm7.护轨道钉或扣件齐全完好,道钉浮离2mm或扭矩不符合规定者不超过5%15 防爬设备1.安装齐全,无失效2.普通线路爬行量不得大于20 mm16 道口1.铺面平整牢固,轮缘槽符合标准2.两侧平台平整3. 排水设施良好4. 道口防护设施齐全有效17 线路外观1.标志齐全、正确、清晰2.钢轨上的标记齐全、正确、清晰3.弃土清除干净4.无散落道砟5. 施工拆除及临时拆开的防护栅栏按标准恢复,无开口及破损18 旧料回收旧料如数回收,运至指定地点,堆码整齐,并按规定移交第6.4.2条道岔大修应按设计文件及表6.4.2相关项目进行验收。
技能认证铁路线路工高级考试(习题卷17)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无缝线路轨枕应均匀布置,轨枕配置1667根/km的线路轨枕间距应为600mm,轨枕配置1840根/km的线路轨枕间距应为( )。
A)362B)486.6mmC)518.8D)543.5答案:D解析:2.[单选题]允许速度Vmax≤120km/h 正线地段,高低Ⅱ级容许偏差管理值为( )。
A)7mmB)8mmC)10mmD)12mm答案:D解析:3.[单选题]整铸式辙又是用含锰( )的高锰钢把心轨和翼轨铸造成整体的辙叉。
A)8%~12%B)10%~14%C)12%~16%D)14%~18%答案:B解析:4.[单选题]设计行车速度250~300km/h区间正线最大坡度困难条件下不应大于( )。
A)20‰B)25‰C)30‰D)35‰答案:C解析:5.[单选题]《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规定:250(不含)~350km/h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轨距(尖轨尖)临时补修( )。
A)+3,-2mmB)+4,-2mmC)+5,-2mmD)+2,-3mm答案:A解析:A)5B)10C)15D)20答案:C解析:7.[单选题]工务段接到探伤车探伤报告后( )日内应完成对伤损的复核,并将复核结果报铁路局工务处和钢轨探伤车。
A)1B)3C)5D)7答案:B解析:8.[单选题]全站仪搬站并重新设站,检核设站后,注意比较搭接测量长度内的测量结果,如偏差普遍超过( ),需重新设站。
A)0.5mmB)1mmC)2mmD)3mm答案:C解析:9.[单选题]铁路营业线施工是运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 )、施工兼顾的原则,加强施工计划管理,加强施工组织和施工期间的运输组织,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各项施工,积极推广使用技术先进的施工机具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作业效率和质量。
A)运输B)质量C)营业D)安全答案:A解析:10.[单选题]普速铁路双线车站同时影响上下行正线的渡线道岔或影响全站信号设备正常使用的电务为主、工务综合利用的设备检修,每月应保证()次垂直天窗,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250(不含)~350km/h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经常保养为2 mm,临时补修为3 mm;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经常保养为3 mm,临时补修为5 mm。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及以下正线标准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但在延长18 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3.正线道岔各部位间隙的容许偏差值注:2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19.1mm,3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25.4mm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 、250(不含)~350km/h 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注: 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 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 ,经常保养为2 mm ,临时补修为3 mm ;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 ,经常保养为3 mm ,临时补修为5 mm 。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 及以下正线标准注:① 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 ,但在延长18 m 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
注:2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19.1mm,3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25.4mm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
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250不含~350km/h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经常保养为2 mm,临时补修为3 mm;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经常保养为3 mm,临时补修为5 mm;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及以下正线标准
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
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 6.25 m,但在延长18 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3.正线道岔各部位间隙的容许偏差值
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
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线路设备大修应按设计文件及下表关项目进行验收,主要项目(轨道几何尺寸、线路锁定、道床清筛、捣固质量)一次达到标准,可评为“优良”。
如有主要项目不符合标准,次要项目漏项或不合格,经整修后复验达到标准,评为“合格”。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不平顺容许偏差管理值
单位:mm
注:①轨距偏差不含曲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差)不得超过1456 mm;
②轨向偏差和高低偏差为10 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采用轨道检查仪应为3m,采用轨距尺时为6.25m,但在延长18 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④段管线、岔线按其他站线办理。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250(不含)~350km/h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经常保养为2 mm,临时补修为3 mm;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经常保养为3 mm,临时补修为5 mm。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及以下正线标准注:①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但在延长18 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3.正线道岔各部位间隙的容许偏差值注:2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19.1mm,3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25.4mm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附件1:
正线、到发线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
注:评定单位以km或无缝线路轨条为准,最少应≥0.5km;不足1.0km或无缝线路长于1.0km仍按以上标准扣分: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扣除缺点分后,85~100分为优良,60~85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失格,失格线路整修复验后,在60分及以上者可评为合格。
附件2:
正线、到发线道岔综合维修验收评分标准
合格。
附件3:
线路保养质量评定评分标准
无缝线路线路缓冲区评定范围:全缓冲区加连接的二个或一端伸缩区(100m×2或100m),按以上31项检查,质量评定标准同上
附件4:
道岔保养质量评定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