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单元小结与测评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 格式:pptx
- 大小:286.40 KB
- 文档页数:6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总结新人教版选修4一、如何认识《本草纲目》及其影响1.《本草纲目》全书52卷,近200万字,收录药物1 892种,其中新增374种,并附药方11 096个,其中近3/4为新增。
书中还附药图1 109幅,其中1 081幅为自行绘制的写生图。
《本草纲目》不但是医药大典,而且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在生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化学、物候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时珍还创立了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
他首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见解,认为人类思维意识活动是大脑的机能和产物,具有重大意义。
2.影响:《本草纲目》出版后10年多,流传到日本、朝鲜。
1656年,维也纳出版了它的拉丁文译本,以后相继出版法、德、英、俄等外文节译本,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的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则认为“李时珍达到了与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二、詹天佑的突出功绩及总体评价1.突出功绩: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2.总体评价:詹天佑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
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19世纪80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他主持的京张铁路的建成,震惊了中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铁路事业的发展。
(3)他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提出“各尽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体现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高尚民族气节,永为后世楷模。
(4)詹天佑的杰出贡献集中反映在他面对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的险境,能想方设法,依靠群众战胜重重困难,修筑了京张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干。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学习总结一、中国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热爱祖国,以救亡图存、振兴民族为科研和创造的强大动力。
中国思想界倡导学习西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强国御侮。
中国近代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也是服务于抵御西方侵略的大局。
2.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又不盲目崇洋,坚持自主创新。
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设计出“人”字形路线、运用直井施工法等解决了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3.在十分艰辛的环境下,发扬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勤奋刻苦的优良传统。
詹天佑以饱满的热情跋涉于南北山野河川之间,在深谷和崖间测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为我国铁路修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牛顿与爱因斯坦的成就三、中外杰出科学家的主要成就及评价典题示例(2014·课标全国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
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
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
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
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
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总结新人教版选修4一、如何认识《本草纲目》及其影响1.《本草纲目》全书52卷,近200万字,收录药物1 892种,其中新增374种,并附药方11 096个,其中近3/4为新增。
书中还附药图1 109幅,其中1 081幅为自行绘制的写生图。
《本草纲目》不但是医药大典,而且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在生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地质学、化学、物候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李时珍还创立了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明显含有生物进化的思想。
他首次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见解,认为人类思维意识活动是大脑的机能和产物,具有重大意义。
2.影响:《本草纲目》出版后10年多,流传到日本、朝鲜。
1656年,维也纳出版了它的拉丁文译本,以后相继出版法、德、英、俄等外文节译本,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的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家、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李约瑟则认为“李时珍达到了与伽利略、维萨里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科学家所不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二、詹天佑的突出功绩及总体评价1.突出功绩: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2.总体评价:詹天佑是我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知识分子。
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奋斗终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19世纪80年代,他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过我国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早期铁路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2)他主持的京张铁路的建成,震惊了中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铁路事业的发展。
(3)他在帝国主义列强面前不畏强暴,威武不屈,提出“各尽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口号,体现了炎黄子孙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高尚民族气节,永为后世楷模。
(4)詹天佑的杰出贡献集中反映在他面对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的险境,能想方设法,依靠群众战胜重重困难,修筑了京张铁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干。
高中历史第6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6单元杰出的科学家[主题时空线索串联][主题发展历程纵览]一、从《本草纲目》看中西方科学成就的不同及成因1.不同:从15世纪开始,中国科学技术的领先地位逐步丧失,西方以崭新的近代科学体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明清时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集大成之作,是对传统科学的总结,大多为应用科学。
(2)西方科学注重对理论的研究,注重科学实验,促使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2.成因: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环境。
二、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应用之间的关系1.科学精神主要是指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
其具体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
(2)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
(3)辩证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
(4)协作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构成要素。
2.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
对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科学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
3.就自然科学的表现形态而言,有三种不同层次的类型: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应用。
15、16世纪以后的西方,就自然科学发展一般趋向而言,主要是在科学精神领域中取得了巨大进展,如探索自然规律以表现人的价值和能力,尊重客观规律以准确揭示自然发展的因果关系,只相信事实不迷信权威,只相信相对真理不承认绝对真理等。
同时,在自然科学知识的积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为近代学科的形成和近代学校教育的重大改革奠定了基础。
科学精神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播在社会上深入人心,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使科学在生产领域广泛持久的应用成为可能,科学在实践领域所表现出的巨大威力,使人们更加认同科学精神,更深入地探索自然的奥秘,更加强烈地追求科学知识,进而在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应用三者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4.古代中国的自然科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立足点放在了应用领域。
正是因为15世纪以后的中国自然科学没有走上良性循环的正确道路,其落后的趋势已不可避免。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总结一、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的社会价值及优良品质1.主要成就及社会价值(1)李时珍: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代表性人物,撰写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詹天佑:受命修建京张铁路,并不畏艰难险阻地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祖国路权与列强进行不懈的斗争,功在国家,名昭中外。
这些体现了詹天佑的科学报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3)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科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及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从地质运动的观点出发所建立的地质学理论和方法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具有独创性的学说,对我国的石油探测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优良品质:不迷信权威,坚持不懈、勤奋刻苦,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科技报国。
二、中国近代科学家能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1.热爱祖国,以救亡图存、振兴民族为科研和创造的强大动力。
中国思想界倡导学习西学的基本出发点是强国御侮。
中国近代科学家投身于科学研究,也是服务于抵御西方侵略的大局。
2.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又不盲目崇洋,坚持自主创新。
在修建京张铁路时,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设计出“人”字形路线、运用直井施工法等解决了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3.在十分艰辛的环境下,发扬中华民族不畏困难、勤奋刻苦的优良传统。
詹天佑以饱满的热情跋涉于南北山野河川之间,在深谷和崖间测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为我国铁路修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杰出科学家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1.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如李四光两次否定“洋神话”;牛顿则在“巨人的肩上”大胆创新,做出了辉煌的科学成就;爱因斯坦则大胆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创立了相对论。
2.正确的科研方法(1)独立思考是科学创新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思维的必备品质。
(2)重视实践调查,考察(李四光),归纳总结(牛顿),理论分析(爱因斯坦),科学实验以及实践调查,科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是科学家基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