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实验室建设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12
刑事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工作用房技术要求一、实验室工作用房的布局和设计要求1.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具备合理的布局,确保各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和流畅连接,避免交叉干扰。
2. 实验室工作用房的面积应充足,能够容纳实验设备、仪器和工作人员,并留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3.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配备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光线充足、均匀,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安全和实验准确性。
4.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配备空气净化设备,保证实验环境的洁净度。
二、实验室工作用房的设备要求1.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配备先进、专业的刑事影像技术设备,如高清摄像机、数字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等,以满足实验需求。
2.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配备专业的数据存储设备,确保实验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有稳定的电源供应,并配备相应的电源管理设备,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具备防静电措施,避免静电对实验设备和样本的影响。
三、实验室工作用房的安全要求1.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配备紧急停电装置和灭火设备,以应对突发情况。
2.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设置合适的安全警示标识,明确实验室工作区域和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
3.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以保障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4.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室的安全性。
四、实验室工作用房的环境要求1.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保持干燥、整洁,避免灰尘和污染物对实验设备和样本的影响。
2.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具备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设备,确保实验环境的稳定性。
3.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具备合适的隔音设备,避免噪音对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的干扰。
4. 实验室工作用房应配备合适的工作台和储存柜,以便实验人员进行实验操作和样本存储。
刑事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工作用房需要具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配备先进的设备,满足安全和环境要求。
只有满足这些技术要求,才能保证实验室工作用房的正常运行和实验的准确性。
医学影像实训室建设(范文模版)第一篇:医学影像实训室建设(范文模版)毕节卫生学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和基础1、行业背景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医学影像设备日新月异,数字化X线设备(DR、CR、DSA、数字乳腺机等)、多层螺旋CT成像设备、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多种超声成像设备、核医学诊断设备等大型现代化医学影像设备在各级医疗机构迅速的得到普及和应用,医学影像技术岗位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结构、数量和职业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医学影像技术是由多门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应用性很强的临床应用技术学科。
医学影像设备更新换代周期缩短,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出现,更多的新设备引入医学领域并得到广泛应用,使医学影像技术得到逐步完善和迅猛发展。
2、人才需求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医学影像技术队伍构成:市级医院以本科学历为主,而多数的县级医院及民营医院主要以中专学历或改行的其他医疗辅助人员构成,不仅年龄、知识结构明显不合理,而且水平参差不齐,与我区快速发展的民营医院的需求相脱节,专业队伍亟待充实和提高。
为此,我校于2011年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每年招收一个班学生,但我市各县级及以下基层医院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需求量极大,加之放射防护、监督与检测、质量控制、超声、X线、核医学等领域的需求,对医学影像技师的整体需求会呈持续常年化增长的趋势。
3、专业建设基础(1)专业现状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于2011获相关部门批准开始招生,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的教育思想,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坚持产学研结合,采取“校院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确定了以毕节市人民医院、毕节市中医院作为专业教学核心基地。
(2)专业基础设施本专业为我校新开设专业,实验室设备配备不齐,部分设备陈旧落后,不能确保稳定运行,因此,影像实验室的改扩建势在必行。
二、实训室改建目标和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专业建设的指导,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实践和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扎实推进专业的内涵建设。
刑事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工作用房技术要求一、实验室环境要求1. 通风良好:实验室内应设置良好的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
2. 温度控制:实验室内温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一般为20-25摄氏度。
3. 湿度控制:实验室内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一般为40-60%。
4. 噪音控制:实验室内应采取措施降低噪音水平,保证安静的工作环境。
5. 光照条件:实验室内应提供充足的自然光或合适的照明设备,保证工作区域明亮。
二、实验室设备要求1. 影像采集设备:实验室应配备专业的刑事影像采集设备,包括高清摄像机、录像机、监视器等,确保高质量的影像采集。
2. 影像处理设备:实验室应配备高性能的影像处理设备,包括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等,能够对采集到的影像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
3. 音频设备:实验室应配备高质量的音频设备,包括麦克风、音频录制设备等,能够采集清晰的音频信息。
4. 网络设备:实验室应配备稳定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能够实现实验室内设备之间的联网和数据传输。
5. 电源设备:实验室应配备稳定可靠的电源设备,确保实验室设备正常运行,防止电力波动对设备造成损坏。
三、安全要求1. 防火措施: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设备,并定期进行消防设施检查和灭火器材维护。
2. 安全防护:实验室内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门、监控设备等,确保实验室内工作安全。
3. 设备维护: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4. 数据安全:实验室应采取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包括设备密码保护、数据备份等,防止数据泄露或丢失。
四、实验室布局要求1. 工作区域:实验室内应划分出清晰的工作区域,包括影像采集区、影像处理区、数据存储区等,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 电源布局:实验室内电源插座应布置合理,方便设备接入电源,避免电源线交叉和纠缠。
3. 网络布局:实验室内网络设备应统一布置,方便设备之间的联网和数据传输。
4. 安全通道:实验室内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德宏职业学院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建设方案德宏职业学院医学影像技术实训中心始建于2008年~自升格以来~学科实验室大多起点较低~只有传统的一台X线模拟摄影机等。
自2013年9月迁入新校区以来~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及教学改革的需要~根据学校的要求~既要对原教学实验室进行了重新调整设置~又要根据新申报的专业加紧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2013年根据本教研室专业设置特点~已筹建了具有较强师资实力和拥有先进医疗设备为一体的教学单位。
对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医学、护理专业、助产专业、检验技术专业起到支撑作用。
一、区域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一,专业设置背景1、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行业社会背景分析医学影像技术是现代医学发展中最快的学科之一~已经形成传统放射诊断、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医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由于高新影像设备的不断问世和更新换代~该学科在临床疾病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利用现代影像设备引导进行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临床影像科室一直被看作是医院的"辅助科室"~只对临床部门起"辅助"作用。
而目前影像科室已经成为各医院很重要的一个部门~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这个医院的影像检查对各科室临床诊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是衡量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高低的评估指标之一。
另外~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查项目的逐步增多~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对临床疾病的诊断的重要性愈加明显。
因此~医学影像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的医学影像技术虽已发展成为与临床并列的医学领域重点学科,进入了一个设备更新快、方法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人性化的新时代。
但在高速度发展的同时, 许多新的理念需要深化与理解, 许多新事物需要逐步消化与吸收, 许多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不断总结与提高~因此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摘要]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实验室建设和规划是学院需要面对的问题。
为此,以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为例,按照对本专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阐述了实验室的建设必要性以及建设和管理。
实验室建设效果显著,通过理论结合实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初步具备独立操作医学影像设备的检查能力。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室建设;理论结合实践;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31-0102-02浅谈本科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①赵宇1,刘俊1,滕婷2*(1.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江苏南京210000;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00)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设备也日新月异,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大大提高。
2017年南京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开始招生,2018年医学影像学院成立,新学院对本专业提出了新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影像技术学理论等知识及能力,具有较深厚的医学与影像技术基础,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维护和图像处理、管理工作;并能在医疗设备生产等企业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安装、维护、研发等方面工作;还能在放射防护领域从事医学影像学相关的防护设备研发,人员防护的宣传教育工作的高级医工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一、实验室建设必要性(一)对医学影像专业提出新的知识要求(1)掌握与学科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及行为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生命体征各阶段的人体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异常病理结构和机能、致病病原体基础知识。
(3)掌握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及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4)重点掌握医学影像学与技术学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X 线机、CT 、MRI 、DSA 、超声学、核医学、PET 等)。
医学系(护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护理实训室建设是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培养高等实用性技能人才的关键。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从事护理专业及相关职业群的一线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型护理人才。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是提高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从实训区的规划及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实训师资团队建设、日常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建设工作,营造护理职业氛围,适应新形势下行业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思维能力等的高要求。
护理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作为我院三年制大专的特色专业,就需要在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方面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
一、建设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
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对各成员国卫生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许多国家护理人才紧缺。
“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
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
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
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
二、院校情况1、学院背景根据我院近三年的招生情况,护理和医学专业作为我校在校人数最多,在学院整理的建设及规划中,我院已经筹办建设了护理实训室,在设备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能够使得护理专业的教学与实践更上一个台阶,在整个学院的教学发展过程中,用现代护理教育理念指导护理专业建设,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社区健康服务等四大建设重点。
强化“2+1”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的“技能训练三步走”的实践教学模式。
自2001年以来,“中心”通过争取上级拨款、学校定向投入、校企合作共建,新增实验设备600 余台件,设备总值达到3760万元。
实验教学条件居国内同类实验室领先水平。
中心95年开始与日本日立医疗器械株式会社合作,引进了日立CT、X线机、彩超等价值800万元大型医疗设备。
2001年学校自筹资金引进了代表国际水平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固体X线剂量测量系统、美国纳斯X线人体摄影体模、血管介入治疗检测体模、数字化X线摄影质量检测体模,意大利乳腺X线摄影机等价值500万元仪器设备。
2003年通过与北京万东医疗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又引进了万东公司最新技术的MR、数字胃肠、大型血管介入治疗机、数字化X线机等价值1100万元设备。
2005年通过与山东新华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又引进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Co60治疗机、肿瘤模拟定位机、肿瘤后装治疗机等价值400余万元设备。
与上海蓝海合作建立了数字影像医学实验室。
中心的设备维护由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大型设备有专人负责保养管理,教务处每年下拨一定数额维修经费,保证设备安全平稳运行。
实验中心设计完全按照环保及辐射防护要求,X线机机房全部设置屏蔽,达到国家标准。
高校摄影专业仿真实验室的设计研究
摄影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而实验室是他们进行实践训练
和技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从空间布局、设备配置和教学功能三个方面对高校摄影专
业仿真实验室的设计进行研究。
空间布局是摄影实验室设计的基础。
实验室应当有足够宽敞的空间,可以容纳一定数
量的学生同时进行实践活动。
实验室的布局应当分为多个区域,包括拍摄区、后期处理区
和展示区等。
拍摄区应当设置拍摄台和照明设备,以便学生进行实际的拍摄操作。
后期处
理区应当配备高性能计算机和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以满足学生的后期处理需求。
展示区
应当设置展示墙和展示台,以展示学生的作品和成果。
设备配置是摄影实验室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应当配置一系列的摄影设备,包
括相机、镜头、照明设备、闪光灯等,以便学生进行各类拍摄实验。
实验室还应当配备专
业的后期处理设备,如高性能计算机、显示器、扫描仪等,以满足学生的后期处理需求。
实验室还应当配置一些配件和小工具,如三脚架、滤镜、反射板等,以便学生进行实际的
拍摄操作。
教学功能是摄影实验室设计的核心目标。
实验室的设计应当兼顾学生的实践训练和技
术研究需求。
实验室应当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包括静物拍摄、人物拍摄、风景拍摄等,以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摄影技术。
实验室还应当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辅导,以帮助
学生提高技术水平。
实验室还应当设置一些专门的培训课程和实践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鑫学院新建实验室论证报告
一、实验室建设总体方案论证
1、实验室承担的主要任务
(1)图像示教与分析,影像报告书写规练习等实验项目;
(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准备与实施;
(3)实验教学的复习巩固;
(4)课外科研活动实习与探讨;
(5)图文病例资料教学片库检索方便学生课外实习;
(6)X光机、心电图机、超声机和DR摄像等的实验操作;
(7)CT、MRI和核医学设备的观察学习;
(8)其他。
2、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目标、预期效益、实现方案
(1)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医学影像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仅在临床的应用上非常广泛,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等方面,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治疗方面也有很好的
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是现代医学发展中最快的学科之一,已经形成传统放射诊断、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医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查项目的逐步增多,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对临床疾病诊断的重要性愈加明显。
因此,医学影像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影像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4年6月,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成功成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按照省级重点专业建设要求,同时也为进一步提高本专业教学水平,经学院和系共同研究,拟以学院新校区建设为契机,新建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室。
(2)建设目的:该实验室将实现集教学、实验实训、科研等功能为一体,使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够切身观察和操作到各种影像设备,分析讨论实际的摄像片子,使其对影像技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发挥主观能动性。
配合学校完善教学计划,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学有所得。
(3)预期效益:该实验室建设成功后,将成为专业建设的一大亮点,能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卫生事业,提升学院本专业在区域行业的影响力。
(4)实现方案:政府支持、学校自筹、行业企业支持。
3.建设起止时间、建议验收时间及主要验收指标
二.实验室建设规模和设备建设经费投向
1.实验室构成和建成地点
医学影像技术实验室规划位于学院新校区实验大楼,将有X线检查技术实训室一间、读片室两间、设备室四间(CR实训室、DR 实训室、CT实训室、MRI实训室各一间)、影像物理实训室、X线机维护及保养实训室、心电图实训室一间、超声实训室两间、暗室一间。
建成一个功能齐全的暗室并完备相应的实验教学、检查设施。
达到能完成实训教学、技能考核和能适应对基层影像技术人员的培训及
技能考核工作。
2. 实验室设备建设经费投向计划
单位:万元(人民币)
3.实验室建设计划购置设备清单
三.学术队伍1.学术带头人
2.实验室负责人
3.现有队伍结构
医学影像技术教学队伍现有教师15名(包括外聘教师7名),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3%。
4.队伍建设措施
实施名师工程,打造精品教学团队,通过三年建设,建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兼结合的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四.人才培养
1.我校学生人才培养
2.接受其他院校学生进入实验室及其它人员培养计划
五.项目管理
1.建设期间管理措施
2.现有管理制度及拟制定的制度
1.实验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本室相关安全制度、仪器管理、药品管理、玻璃器皿管理制度等相关要求。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桌柜等表面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
4. 实验室应井然有序,物品摆放整齐、合理,并有固定位置。
禁止在实验室吸烟、进餐、会客、喧哗,或作为学习娱乐场所,不得存放实验室外个人用品、仪器等。
严禁在冰箱、温箱、烘箱、微波炉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5.随时保持实验室卫生,不得乱扔纸屑等杂物,测试用过的废弃物要倒在固定的箱桶,并及时处理。
6.试剂应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填写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等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
或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
7.进行高压、干烤、消毒等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擅离现场,认真观察温度、时间、压力等。
8.严禁用口直接吸取药品和菌液,按无菌操作时,如发生菌液等溅出时,应立即用有效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安全处理后方可离开现场。
9.实验完毕,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于有毒、有害、易燃、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应按有关要求执行,两手用清水肥皂洗净,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然后用水冲洗,工作服应经常清洗,保持整洁,必要时高压消毒。
10.离开实验室前,尤其节假日应认真检查水、电、气、汽和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关好门窗方可离去。
11.部门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予奖惩,出现问题应立即处理、上报。
六.审核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