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X线扫描检查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7.02 MB
- 文档页数:5
⾻盆X线解剖详解注:资料来源于⽹络看懂⾻盆的X线⽚真的不难,难就难在如何看到隐藏于细微处的真章,⽐如那些容易被⼈遗忘的划线……我们通过分析X光⽚⼦⽆疑是⼀条南⼭捷径,只要你有⼀把尺⼦⼏乎可以快速的掌握相当⼀部分对于⾻盆精确的分析和判断,快速知道⾃⼰的疼痛根源在哪,从⽽安排对症的运动计划和治疗⼿段。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错?那么下⾯就让我们进⼊正题吧!图1 ⾻盆正位⽚(1)髋⾻的X线解剖常规投照正位(图1)。
在X线像上,构成髋⾻的三个部分融合于髋⾅,可清晰分辨。
髂⾻翼的内侧1/4影像与骶⾻影像重叠,外侧3/4因有髂窝⽽较透亮。
髂嵴阴影较致密,边缘不光滑,外侧可见髂前上棘影,髂后上棘则重叠于骶⾻影内。
⼸状线及⾻盆腔内侧壁形成复合影像,外侧可见弧形的髋⾅阴影。
髋⾅阴影的上段粗⽽致密,中段较细,它向下绕过髋⾅切迹前部的下缘,与耻⾻体的内⾯形成⼀条“U”形的致密线,称为泪滴线(Koekler泪滴),泪滴线⼆脚之间的距离,即髋⾅窝的厚度。
髋⾅内下⽅的透亮影为闭孔。
闭孔影的上界是耻⾻上⽀、外侧界是坐⾻体的下份,坐⾻结节阴影与其重叠。
坐⾻棘的阴影呈三⾓形突向盆腔。
(2)⾻盆的X线解剖⾻盆⼀般投照前后位,检查骶、尾⾻时可加照侧位,检查骶髂关节时应加照45°斜位,产科⾻盆测量另有其特殊投照⽅法。
⾻盆前后位⽚上,骶⾻中线应通过耻⾻联合。
骶髂关节左右对称,关节间隙下半部分可以显⽰,上半部常投影出模糊双线影。
界线的影像在⼥性呈卵圆形,在男性略呈鸡⼼形。
髂嵴连线影正好通过第4、5腰椎间隙。
由髂嵴影向外可追踪到骼前上、下棘,由髂前下棘到股⾻颈外上缘的连线称髂颈线,⽤以判定髋关节是否正常。
正位⽚上,可以测量耻⾻下⾓,男性为锐⾓,⼥性为钝⾓。
⼥性⾻盆径线的测量,可以采⽤正位(见图1)和侧位。
正位⽚上,界线影像最远点连线为⼊⼝横径,正常为12.3cm;两侧坐⾻棘连线为中⾻盆横径,正常为10.5cm;两侧坐⾻结节间距为⼩⾻盆出⼝横径,正常为11.8cm。
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拍摄方法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是骨盆区域的X线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骨盆骨折、骨质疏松、关节退行性病变等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拍摄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闭孔斜位拍摄方法闭孔斜位是一种常用于评估骨盆骨折的X线检查方法。
正常闭孔斜位拍摄时,患者被要求平躺在X线检查床上,下肢伸直,并尽量放松。
操作者首先将X线机臂调至与患者的髋关节垂直。
然后,将X线片放置于患者的闭孔(耻骨结节)下,并与髋关节中线平行。
此时,操作者可以通过移动X线机臂或调整患者的体位来实现闭孔斜位的调整。
闭孔斜位分为两种:正闭孔斜位和负闭孔斜位。
正闭孔斜位指的是闭孔相对于水平面呈向上倾斜,一般为10°-20°。
负闭孔斜位则是闭孔相对于水平面呈向下倾斜,一般为10°-20°。
闭孔斜位拍摄能够更好地显示骨盆环尤其是前后旋转畸形、关节间隙的异常扩大或狭窄,有助于骨盆骨折的诊断和分类。
二、髂骨斜位拍摄方法髂骨斜位是一种用于评估骨盆关节退行性疾病的X线检查方法,如髂骨-髋关节病变、骨质疏松等。
在髂骨斜位拍摄时,患者需要侧卧位,身体平直,并尽量放松。
操作者调整X线机臂位置,使之垂直于患者的骨盆区域。
然后,将X线片置于患者的髂峡部(髂骨翼下方),与髂峡部平行。
髂骨斜位拍摄时,X线片与患者髋关节处于90°(即直角)位置,以利于评估髋关节的关节间隙和关节表面的退行性变化。
髂骨斜位拍摄能够更好地显示髋关节的骨质疏松、关节退行性变化、关节退行性疾病等,有助于了解骨盆骨折、关节病变等情况。
三、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的应用1. 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在骨盆骨折的诊断与评估中起到重要作用。
这两种拍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显示骨盆环的畸形和关节的异常,有助于骨盆骨折的分类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2. 闭孔斜位和髂骨斜位在关节退行性疾病的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两种拍摄方法,医生可以了解关节间隙的异常扩大或狭窄、关节表面的变化等情况,对骨质疏松、髋关节病变等进行诊断和治疗。
足骨x线摄片方法
足骨X线摄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常规X线摄片:常规X线摄片包括正、侧位片和特殊位置的摄片。
(1) 正、侧位片:一般部位均采用正、侧位投照。
正位片适用于观察骨盆、髋、肩及锁骨等部位,侧位片适用于观察跟骨、髌骨等部位。
(2) 特殊位置摄片: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斜位、轴位等特殊位置的摄片,以获取更详细的足骨结构信息。
2. 数字化X线摄影(DR):在X线电视系统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数字化处理,使模拟视频信号经过采样和模拟数字转换后直接进入计算机形成数字化矩阵图像。
DR技术可以提供更清晰的足骨图像,患者接受的X射线剂量较小,且便于图像后处理和存储。
3. 计算机断层摄影(CT):CT扫描可以获取足骨的立体图像,清晰显示足骨各部位的结构,对于诊断骨折、脱位等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4. 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显示软组织结构,对于了解足部肌肉、韧带和关节等软组织病变具有优势。
但在某些情况下,MRI成本较高,检查时间较长,患者可能不易接受。
在进行足骨X线摄片时,可以根据具体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此外,在摄片过程中,要注意加强防护,尽量减少X线照射,切忌在透视下进行骨折整复。
如有需要,还可以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MRI等)进行综合诊断。
骨盆X线投照技术骨盆 X 线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诊断骨盆相关疾病、评估骨盆结构和损伤情况等具有重要意义。
要获得清晰、准确的骨盆 X 线图像,正确的投照技术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骨盆 X 线投照技术。
一、投照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骨盆 X 线投照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患者需要去除身上可能影响X 线成像的金属物品,如项链、腰带、硬币等。
其次,患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摆好体位,保持身体放松,避免移动。
医生需要向患者解释检查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另外,投照设备的准备也必不可少。
需要检查 X 线机的性能是否正常,确保球管、探测器等部件工作稳定。
同时,要根据患者的体型和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曝光条件,如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等。
二、常见的骨盆 X 线投照体位1、骨盆正位这是最基本的骨盆 X 线投照体位。
患者仰卧于摄影台上,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两下肢伸直,足尖向上内旋,使两拇趾内侧相互接触。
中心线对准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探测器。
骨盆正位片可以清晰地显示骨盆的整体形态、髋关节、骶髂关节、耻骨联合等结构。
2、骨盆侧位患者侧卧于摄影台上,患侧靠近台面,两下肢稍弯曲,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平行。
中心线对准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探测器。
骨盆侧位片有助于观察骨盆的前后径、髋臼的形态以及骨盆前后结构的关系。
3、骨盆入口位患者仰卧,身体向后倾斜 25°-30°,下肢伸直。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30°-45°,对准耻骨联合上缘约 25cm 处射入。
此体位可以更好地显示骨盆入口的形态和结构。
4、骨盆出口位患者仰卧,身体向前倾斜 45°-60°,下肢伸直。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30°-45°,对准耻骨联合下缘约 25cm 处射入。
骨盆出口位有助于观察骨盆出口的大小和形态。
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检查操作规程1 摄影前准备摄影前应做好如下准备:——脊柱X线摄影图像中一定要包括邻近具有明确标志的椎体,以便鉴别椎体的序列。
——上、下部脊柱X线摄影要注意性腺、甲状腺、眼晶状体等部位的辐射防护。
——脊柱和骨盆X线摄影均应使用滤线栅。
——脊柱外伤受检者,搬动时易损伤脊髓和血管。
因此,动作要谨慎避免二次损伤。
——除无呼吸训练外其它同胸部摄影检查。
2 第1、2颈椎开口位2.1 操作方法——受检者仰卧于摄影台上,头颅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影像探测器中线重合。
——头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
——照射野和探测器包括第1、2颈椎上下缘。
——站立位摄影距离150cm~180cm减少肩部与颈椎部分椎体放大、重叠。
——源-像距离为100cm;——中心线经两嘴角连线中点,垂直射入影像探测器。
——曝光时,受检者口尽量张大并发“啊”声。
2.2 图像显示要求——第1、2颈椎及寰枢关节间隙、齿状突于上、下齿列之间清晰显示,第2颈椎位于其正中。
——上、中切牙牙冠与枕骨底部相重,第2颈椎齿突不与枕骨重叠,单独清晰显示。
——寰枢关节间隙及齿状突清晰显示;齿突与第1颈椎两侧块间隙对称,寰枕关节呈切线状显示。
——影像密度和对比度良好,无体外异物伪影、运动伪影和切割伪影等。
1.1.2.3 注意事项——颈椎开口位摄影时,应除去口内的活动假牙。
——外伤受检者的检查应尽量减少头的搬动,必要时应有临床医生帮助,避免在检查时加重损伤。
3 颈椎前后正位3.1 操作方法——受检者站立于摄影架前,或仰卧于摄影台上。
人体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影像探测器中线重合。
——头略后仰,使上颌门齿咬合面与乳突尖端的连线垂直于台面。
——影像探测器上缘与外耳孔平齐,下缘包括第一胸椎。
——源-像距离为100cm;——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15°角,通过甲状软骨下缘射入影像探测器。
3.2 图像显示要求——显示第3~7颈椎正位影像,第3~7颈椎与第1胸椎显示于图像正中。
骨盆前倾x线诊断标准嘿,你知道骨盆前倾不?这玩意儿要是不注意,那可老难受了。
咱就说说骨盆前倾的X 线诊断标准吧。
我跟你讲讲我一个朋友的事儿哈。
我这朋友啊,整天嚷嚷着腰疼。
一开始我们都以为她是累着了,让她多休息休息。
可这腰疼就是不见好。
后来她去医院看了看,医生说可能是骨盆前倾。
这骨盆前倾是啥玩意儿呢?医生就说,要确定是不是骨盆前倾,得做个X 线检查。
这X 线检查能看出来骨盆的位置是不是正常。
医生跟我们解释说,正常情况下,骨盆是有一定角度的。
但是如果骨盆前倾了,这个角度就会变大。
在X 线上就能看出来,骨盆的位置比较靠前,腰椎的曲度也会变大。
我朋友一听就有点慌了,这可咋办呢?医生说,别担心,先做个检查看看情况再说。
等X 线结果出来了,医生拿着片子给我们看。
嘿,还真能看出来不一样。
正常的骨盆应该是这样这样的,我朋友的骨盆明显就靠前了。
医生说,这就是骨盆前倾了。
医生还说,骨盆前倾不仅会腰疼,还会影响身体的其他部位。
比如说,会让肚子凸出来,还会让屁股看起来比较翘。
我朋友一听,哎呀,这可不行啊,得赶紧治治。
医生就给我朋友提了一些建议。
比如说,要注意坐姿,不能老是弯腰驼背的。
还要多做一些运动,像瑜伽啊、普拉提啊,这些都可以帮助纠正骨盆前倾。
我朋友听了医生的话,就开始努力纠正骨盆前倾。
她每天都坚持做运动,还注意自己的坐姿。
过了一段时间,她的腰疼果然好多了。
所以说啊,要是你也觉得腰疼,或者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不妨去医院做个X 线检查,看看是不是骨盆前倾。
要是的话,就得赶紧治治,可不能拖哦。
嘿嘿,这就是骨盆前倾的X 线诊断标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