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实验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74.47 KB
- 文档页数:39
高级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6.2 实验 1:点到点链路上的 OSPF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①在路由器上OSPF 路由进程;②启用参与路由协议的接口,并且通告网络及所在的区域;③度量值Cost 的计算;④Hello 相关参数的配置;⑤点到点链路上的OSPF 特征;⑥查看和调试OSPF 路由协议相关信息。
6.4.1 实验3:基于区域的OSPF 简单口令认证①OSPF 认证的类型和意义;②基于区域的OSPF 简单口令认证的配置和调试6.4.2 实验4:基于区域的OSPF MD5 认证①OSPF 认证的类型和意义;②基于区域的OSPF MD5 认证的配置和调试6.4.3 实验5:基于链路的OSPF 简单口令认证①OSPF 认证的类型和意义;②基于链路的OSPF 简单口令认证的配置和调试6.4.4 实验6:基于链路的OSPF MD5 认证(1)OSPF 认证的类型和意义;(2)基于链路的OSPF MD5 认证的配置和调二、实验内容与设计思想(设计思路、主要数据结构、主要代码结构)6.2 实验 1:点到点链路上的 OSPF拓扑图6.1,题目要求把192.168.X.X换成192.学号.X.X6.4.1 实验3:基于区域的OSPF 简单口令认证6.4.2 实验4:基于区域的OSPF MD5 认证6.4.3 实验5:基于链路的OSPF 简单口令认证6.4.4 实验6:基于链路的OSPF MD5 认证二、实验使用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WIN10Cisco Packet Tracer四、实验步骤和调试过程(实验步骤、测试数据设计、测试结果分析)6.2 实验 1:点到点链路上的 OSPF(1)步骤1:配置路由器R1R1(config)#router ospf 1R1(config-router)#router-id 1.1.1.1R1(config-router)#network 1.1.1.0 255.255.255.0 area 0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12.0 255.255.255.0 area 0(2)步骤2:配置路由器R2R2(config)#router ospf 1R2(config-router)#router-id 2.2.2.2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12.0 255.255.255.0 area 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23.0 255.255.255.0 area 0R2(config-router)#network 2.2.2.0 255.255.255.0 area 0(3)步骤3:配置路由器R3R3(config)#router ospf 1R3(config-router)#router-id 3.3.3.3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23.0 255.255.255.0 area 0 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34.0 255.255.255.0 area 0 R3(config-router)#network 3.3.3.3 255.255.255.0 area 0(4)步骤4:配置路由器R4R4(config)#router ospf 1R4(config-router)#router-id 4.4.4.4R4(config-router)#network 4.4.4.0 0.0.0.255 area 0R4(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34.0 0.0.0.255 area 0(5)步骤5:调试参数show ip router环回接口下修改网络类型为”Point-to-Point”,操作如下:R2(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2(config-if)#ip ospf network point-to-point这样收到的路由条目的掩码长度和通告的就一致了Show ip ospfShow ip ospf interfaceShow ip ospf dateba(6)实验截图6.4.1 实验3:基于区域的OSPF 简单口令认证1、先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好设备,并配置名称、ip、环回口IP2、配置路由器R1R1(config)#router ospf 1R1(config-router)#router-id 1.1.1.1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12.0 255.255.255.0 area 0R1(config-router)#network 1.1.1.1 255.255.255.0 area 0R1(config-router)#area 0 authentication //区域0 启用简单口令认R1(config)#interface s0/0/0R1(confi-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 cisco //配置认证3、配置路由器R2R1(config)#router ospf 1R1(config-router)#router-id 2.2.2.2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12.0 255.255.255.0 area 0R1(config-router)#network 2.2.2.2 255.255.255.0 area 0R1(config-router)#area 0 authentication //区域0 启用简单口令认R1(config)#interface s0/0/0R1(confi-if)#ip ospf authentication-ke cisco //配置认证4、实验调试(1)show ip ospf interface环回接口下修改网络类型为”Point-to-Point”,操作如下:R2(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R2(config-if)#ip ospf network point-to-point(2)show ip ospf5、情况:以上输出表明区域0 采用简单口令认证。
一、实训基本信息1. 实训名称:思科综合网络实训2. 实训时间:____年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3. 实训地点:____市____大学网络实验室4. 实训目的:-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思科设备的基本操作。
- 熟悉网络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流程。
- 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职业素养。
二、实训内容1. 网络基础理论:-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 网络体系结构(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 - 数据通信基础- 网络协议(IP、TCP、UDP等)2. 思科设备操作:- 思科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操作- 配置思科路由器、交换机- 路由协议配置(RIP、OSPF、EIGRP等)- VLAN配置- NAT配置- QoS配置3. 网络规划与设计:- 网络需求分析- 网络拓扑设计- 网络设备选型- 网络安全策略4. 实验项目:- 思科路由器配置实验- 思科交换机配置实验- 路由协议配置实验- 网络故障排除实验- 网络安全配置实验三、实训过程1. 前期准备:- 熟悉实训环境和设备- 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制定实训计划2. 实训实施:- 按照实训计划,分组进行实验 - 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 - 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实训总结:- 分享实验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 总结实训成果,反思不足之处四、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掌握:- 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思科设备的基本操作- 能够分析网络拓扑,设计网络方案2. 实际操作能力:- 能够独立完成思科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 能够熟练配置路由协议、VLAN、NAT、QoS等3. 问题解决能力:- 能够根据网络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积极作用4. 职业素养:-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五、实训体会1. 实训让我对计算机网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
高级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5.3.2 实验3:EIGRP 路由汇总①路由汇总的目的;②EIGRP 自动汇总;③EIGRP 手工汇总;④指向null0 路由的含义。
5.3.3 实验4:EIGRP 认证通过本实验可以掌握EIGRP 路由协议认证的配置和调试。
二、实验内容与设计思想(设计思路、主要数据结构、主要代码结构)5.3.2 实验3:EIGRP 路由汇总5.3.3 实验4:EIGRP 认证三、实验使用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WIN10Cisco Packet Tracer四、实验步骤和调试过程(实验步骤、测试数据设计、测试结果分析)5.3.2 实验3:EIGRP 路由汇总1、先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好设备,并配置名称、ip、环回口IPR1:R4:R2、R3配置IP和路由器名称2、配置路由器R1R1(config)#router eigrp 1R1(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R1(config-router)#network 1.1.1.0 0.0.0.255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12.03、配置路由器R2R2(config)#router eigrp 1R2(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12.0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23.04、配置路由器R3R3(config)#router eigrp 1R3(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23.0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34.05、配置路由器R4R4(config)#router eigrp 1R4(config-router)#no auto-summaryR4(config-router)#network 4.4.0.0 0.0.3.255R4(config-router)#network 192.103.34.0R4(config)#interface s0/0/0R4#(config-if)#ip summary-address eigrp 1 4.4.0.0 255.255.252.06、实验调试(1)在R4 s0/0/0 执行汇总之前,在R3 上查看路由表:以上输出表明路由器R3 的路由表中有 4 条明细路由。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思科链路聚合(EtherChannel)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
2. 学习配置思科交换机上的聚合组,包括物理链路的聚合、聚合模式的设置以及链路聚合的配置和验证。
3. 通过实验验证聚合组在提高网络带宽和冗余性方面的作用。
二、实验环境1. 设备:两台思科交换机(如:Catalyst 3560系列)、两台PC终端、网线若干。
2. 软件:思科IOS软件或模拟器(如:GNS3)。
三、实验原理链路聚合(EtherChannel)是一种将多个物理链路捆绑成一个逻辑链路的技术,从而实现更高的带宽和冗余性。
在思科交换机上,可以通过配置聚合组来实现链路聚合。
四、实验步骤1. 物理连接:将两台交换机的指定端口通过网线连接,形成物理链路。
2. 配置交换机:- 进入交换机配置模式。
- 配置端口模式为trunk。
- 创建聚合组,并将物理端口加入到聚合组中。
- 配置聚合模式(如:LACP、PAgP或on)。
- 配置负载均衡策略(如:源MAC地址、目标MAC地址等)。
3. 验证配置:- 使用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命令查看聚合组的建立情况。
- 使用show etherchannel port命令查看聚合端口的带宽和状态。
- 在PC终端上测试网络连通性,验证聚合组是否正常工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聚合组建立情况:通过show etherchannel summary命令,可以看到聚合组的建立情况,包括聚合组ID、端口状态、链路状态等。
2. 聚合端口带宽:通过show etherchannel port命令,可以看到聚合端口的带宽和状态,包括端口聚合状态、带宽利用率等。
3. 网络连通性测试:在PC终端上测试网络连通性,可以发现聚合组正常工作,提高了网络带宽和冗余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配置了思科交换机上的聚合组,并验证了其在提高网络带宽和冗余性方面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链路聚合是一种有效的网络技术,可以满足大型网络对带宽和可靠性的需求。
思科实训报告总结模板1. 实训内容在本次思科实训中,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1.网络拓扑设计2.Cisco IOS 命令行操作3.网络设备基础配置4.VLAN 配置及实验5.静态路由配置6.ACL 配置及实验7.NAT 配置及实验8.OSPF 配置及实验9.BGP 配置及实验通过学习以上内容,我们对 Cisco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 实训收获在本次实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和技能:2.1 命令行操作技能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 Cisco IOS 命令行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如何进入不同的模式、如何查看设备信息、如何进行配置,并且我也学会了如何在 Cisco 设备中进行命令行操作的技巧,例如使用TAB键自动完成命令、使用上下键浏览历史命令等等。
2.2 网络基础知识在实验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TCP/IP 协议族的各个层次,从物理层到应用层,了解了网络的基本架构和设计原则,并学会了基础的网络设备配置,例如IP地址的分配,子网掩码的设置,网关的配置等。
2.3 路由协议的配置在实验中,我学习并了解了跨子网通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了静态路由的配置和网络拓扑的设计,最终掌握了OSPF、BGP等常用的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并通过实验实现了路由器之间的互相通讯。
2.4 安全措施的应用在 ACL 和 NAT 的实验中,我学习了如何对网络进行安全措施的应用,了解了两种不同的安全措施,并了解其实现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验熟练掌握了这些技能。
3. 实训反思虽然本次实训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3.1 实验中设备的运行速度在实验中,由于设备之间的连接较多,在进行复杂配置时设备的运行速度较慢,导致操作过程变得缓慢且繁琐,造成不小的困扰,建议实验室在配备时考虑到相关设备的配置和显卡的性能。
3.2 紧凑的实训时间由于实训时间较紧凑,加之学生对于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不同,导致部分同学在实验中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思科实训路由器操作及配置班级:网络1031姓名:闫晓彤学院:轻工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6月17日实验 1 简单的路由配置与抓包工具的使用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CISCO仿真软件;2 学习使用路由配置基本命令.实验要求单独配置自己的路由器,完成路由的配置后,各路由器要能够ping通拓扑图中的所有网段。
并且使用抓包工具观察ping的数据流.实验项目性质设备的连通性。
实验设备计算机及CISCO仿真软件。
连接方式IP配置表名称地址网关PC0 172.168.1.12172.168.1.1PC1 172.168.1.22172.168.1.1路由器172.168.1.23172.168.1.1实验步骤1 将路由器、交换机和两台终端设备拖拽出来。
2 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连接交换机和两台终端设备。
3 配置PC0,PC1 的IP地址,4 用抓包软件来看数据流的传输方向是否连通。
5 在PC0上使用PING命令去检测是否和PC1相连通.实验数据及结果数据流:先从PC0发送数据包到交换机,再从交换机将数据包发送到PC1,然后数据包从PC1返回到交换机,交换机将数据包发送到PC0,完成数据流的流通。
实验总结在试验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用思科仿真软件来使用简单的路由配置和抓包操作。
通过使用PING命令来配置路由器等。
实验二简单的路由配置与抓包工具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CISCO仿真软件;2 学习使用路由配置基本命令。
二:实验要求单独配置自己的路由器,PC,完成路由与PC的配置后,各路由器要能够ping通拓扑图中的所有网段。
三:实验项目性质检测设备之间的连通性。
四:实验设备计算机及CISCO仿真软件。
五:连接方式IP配置表名称地址网关PC0 172.16.1.23 172.16.1.1PC1 172.16.1.13 172.16.1.1PC2 172.17.1.23 172.17.1.1PC3 172.17.1.13 172.17.1.1Router0 172.16.1.1 2172.16.1.1Router1 172.17.1.1 172.17.1.1六:实验步骤1 将两台路由器、两台交换机、以及四台PC机拖到思科仿真软件中。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基本静态路由配置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班级日期成绩一、实验目的1、为接口分配适当的地址,并进行记录。
2、根据拓扑图进行网络布线。
3、清除启动配置并将路由器重新加载为默认状态。
4、在路由器上执行基本配置任务。
5、配置并激活串行接口和以太网接口。
6、确定适当的静态路由、总结路由和默认路由。
二、实验场景对一个网络地址进行子网划分以便完成拓扑结构图所示的网络编址。
连接到ISP 路由器的LAN 编址和HQ 与ISP 路由器之间的链路已经完成。
但还需要配置静态路由以便非直连网络中的主机能够彼此通信。
实际拓扑图:三、实验器材(1)直通以太网电缆 3条(2)交叉以太网电缆 1条(3)PC机 3台(4)路由器 3台(5)交换器 2台四、实验内容任务1:对地址空间划分子网步骤1:研究网络要求。
在网络设计中,使用192.168.2.0/24 地址空间。
对该网络进行子网划分,以提供足够的IP 地址来支持60 台主机。
步骤2:创建网络设计时思考以下问题:需要将192.168.2.0/24 网络划分为多少个子网?__4个___这些子网的网络地址分别是什么?子网0:_192.168.2. 0/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网1:_192.168.2.64/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网2:_192.168.2.128/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网3:_192.168.2.192/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网络以点分十进制格式表示的子网掩码是什么?__255.255.255.19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斜杠格式表示的网络子网掩码是什么?_/26____每个子网可支持多少台主机?__62______步骤3:为拓扑图分配子网地址。
1. 将子网1 分配给连接到HQ 的LAN。
思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PC -0——PC -3属于内网,使用私有地址;其余网络节点位于外网,使用公有地址;2. PC -0和PC -2属于VLAN10,PC -1和PC -3属于VLAN20;3. VLAN10只允许访问Web 服务器(PC -4),VLAN20只允许访问FTP 服务器(PC -5)。
二:实验拓扑结构图三:IP 地址规划表Router0:Router2:Router3: Router4:四:配置文件Switch2:Vlan 10 添加vlan Vlan 20 Int f0/1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允许vlan10通过 Int f0/2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允许vlan20通过 Int f0/3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主干道Switch3:Vlan 10 添加vlan Vlan 20 Int f0/1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允许vlan20通过 Int f0/2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允许vlan20通过Int f0/3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主干道Switch0:Int f0/1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三条主干道Int f0/2Switchport mode trunkInt f0/3Switchport mode trunkSwitch1:Vlan 10 添加vlanVlan 20Int f0/1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允许vlan10通过Int f0/2Switchport access vlan 20 允许vlan20通过Int f0/3Switchport mode trunk 设置主干道Router3:int f0/0 设置子接口no ip addno shutint f0/0.1ip add 192.168.1.254encap dot1q 10no shutint f0/0.2ip add 192.168.2.254encap dot1q 20no shutip route 0.0.0.0 0.0.0.0 11.1.1.2 添加默认路由int f0/0.1 设置NAT地址池ip nat insideint s0/0/0ip nat outsideaccess-list 10 permit 192.168.0.0 0.0.255.255 允许网段转换ip nat pool out(名字)202.106.0.1 202.106.0.100 net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0 pool outRouter0:ip route 11.0.0.0 255.0.0.0 11.1.1.1 添加静态路由router rip 使能rip协议version 2 使用rip2协议ip route 13.0.0.0 添加rip路由ip route 14.0.0.0Router2:router rip 使能rip协议version 2 使用rip2协议ip route 13.0.0.0 添加rip路由ip route 14.0.0.0Router1:router rip 使能rip协议version 2 使用rip2协议ip route 12.0.0.0 添加rip路由ip route 14.0.0.0ip route 15.0.0.0 255.0.0.0 15.1.1.2 添加静态路由Router4:ip route 0.0.0.0 0.0.0.0 11.1.1.2 添加默认路由access-list 101 permit ip 192.168.1.0 0.0.0.255 host 202.1.1.1 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cess-list 101 deny ip any anyaccess-list 102 permit ip 192.168.2.0 0.0.0.255 host 202.1.1.2access-list 102 deny ip any anyint s0/0/0ip access-group 101 inip access-group 102 in。
思科实验-实验1报告实验报告⼀、实验⽬的(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实验1.1:第 1 部分:检查DR 和BDR ⾓⾊变化第 2 部分:修改OSPF 优先级和强制选举实验1.2第 1 部分:配置基本交换机设置第 2 部分:通过思科PAgP 配置EtherChannel第 3 部分:配置802.3ad LACP EtherChannel第 4 部分:配置冗余EtherChannel 链路⼆、实验内容与设计思想(设计思路、主要数据结构、主要代码结构)实验1.1:在本练习中,您将检查DR 和BDR ⾓⾊并观察⽹络变化时⾓⾊的变化。
然后您将修改优先级以控制⾓⾊并强制进⾏新的选举。
最后,您将检验路由器是否充当所需⾓⾊。
实验1.2三台交换机已完成安装。
在交换机之间存在冗余上⾏链路。
通常只能使⽤这些链路中的⼀条;否则,可能会产⽣桥接环路。
但是,只使⽤⼀条链路只能利⽤⼀半可⽤带宽。
EtherChannel 允许将多达⼋条的冗余链路捆绑在⼀起成为⼀条逻辑链路。
在本实验中,您将配置端⼝聚合协议(PAgP)(Cisco EtherChannel 协议)和链路聚合控制协议(LACP)(EtherChannel 的IEEE 802.3ad 开放标准版本)。
三、实验使⽤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的平台和相关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四、实验步骤和调试过程(实验步骤、测试数据设计、测试结果分析)实验1.1:第⼀部分:检查DR 和BDR 的⾓⾊更改第 1 步:请等待,直到链路指⽰灯由琥珀⾊变为绿⾊。
当您在Packet Tracer 中⾸次打开⽂件时,您可能会注意到交换机的链路指⽰灯为琥珀⾊。
这些链路指⽰灯会保持琥珀⾊50 秒钟,在此期间,交换机会确认所连接的是路由器⽽不是交换机。
或者,您可以单击“Fast Forward Time”来跳过此过程。
第 2 步:检验当前的OSPF 邻居状态。
a.在每台路由器上使⽤适当的命令来检查当前DR 和BDR。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基本静态路由配置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班级日期成绩一、实验目的1、为接口分配适当的地址,并进行记录。
2、根据拓扑图进行网络布线。
3、清除启动配置并将路由器重新加载为默认状态。
4、在路由器上执行基本配置任务。
5、配置并激活串行接口和以太网接口。
6、确定适当的静态路由、总结路由和默认路由。
二、实验场景对一个网络地址进行子网划分以便完成拓扑结构图所示的网络编址。
连接到ISP 路由器的LAN 编址和HQ 与ISP 路由器之间的链路已经完成。
但还需要配置静态路由以便非直连网络中的主机能够彼此通信。
实际拓扑图:三、实验器材(1)直通以太网电缆 3条(2)交叉以太网电缆 1条(3)PC机 3台(4)路由器 3台(5)交换器 2台四、实验内容任务1:对地址空间划分子网步骤1:研究网络要求。
在网络设计中,使用192.168.2.0/24 地址空间。
对该网络进行子网划分,以提供足够的IP 地址来支持60 台主机。
步骤2:创建网络设计时思考以下问题:需要将192.168.2.0/24 网络划分为多少个子网?__4个___这些子网的网络地址分别是什么?子网0:_192.168.2. 0/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网1:_192.168.2.64/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网2:_192.168.2.128/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网3:_192.168.2.192/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网络以点分十进制格式表示的子网掩码是什么?__255.255.255.19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斜杠格式表示的网络子网掩码是什么?_/26____每个子网可支持多少台主机?__62______步骤3:为拓扑图分配子网地址。
1. 将子网1 分配给连接到HQ 的LAN。
思科实验报告思科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了解思科设备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掌握基本的网络协议和概念,加深对网络技术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思科设备是全球领先的网络设备供应商,其产品在企业和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将使用思科模拟器软件,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终端设备等。
通过网络协议的配置和管理,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本实验中涉及的网络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设备的连接方式和布局。
本实验将采用简单的星型拓扑结构,包括一台中心交换机和若干台终端设备。
2.IP地址分配:IP地址是网络设备的唯一标识,用于识别设备并确定其在网络中的位置。
本实验将采用私有IP地址段,为每台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IP 地址。
3.路由协议:路由协议是用于确定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路径的协议。
本实验将采用静态路由协议,手动配置路由表项,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4.VLAN技术:VLAN技术是将一个物理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网络的技术,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本实验将采用VLAN技术,将终端设备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
5.访问控制列表:访问控制列表是用于控制网络访问的技术,可以根据源地址、目标地址、端口等条件限制网络访问。
本实验将采用访问控制列表,实现终端设备的访问控制。
三、实验步骤1.配置网络拓扑结构:使用思科模拟器软件,创建星型拓扑结构,包括一台中心交换机和若干台终端设备。
连接设备和线路,确保网络连通性。
2.分配IP地址:为每台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IP地址,包括中心交换机和终端设备。
使用私有IP地址段,避免与公共网络冲突。
3.配置静态路由协议:在中心交换机上配置静态路由协议,手动添加路由表项,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测试网络通信是否正常。
4.配置VLAN技术:在中心交换机上配置VLAN技术,将终端设备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
测试VLAN之间的通信是否正常。
路由思科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路由思科综合实验实验目的:1. 学习和了解思科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操作。
2. 掌握常用的路由协议和路由表的配置。
3. 能够解决和排除路由故障。
实验步骤:1. 连接设备:使用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搭建实验环境。
2. 配置基本网络设置:为路由器和交换机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3. 配置路由协议:使用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
4. 验证网络连接: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
5. 故障排除:根据故障情况使用跟踪命令、调试命令等排除故障。
6. 总结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经验,并分析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成功地搭建了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实验环境,并配置了基本的网络设置。
我使用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成功地配置了路由器的路由表。
我使用ping命令测试了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发现网络连接正常。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配置路由表时出现了错误的路由路径,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
我通过查找资料和请教同学,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成功地修复了路由路径。
我还遇到了一些网络故障,例如一台主机无法访问另一台主机。
我使用跟踪命令和调试命令,找到了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了问题。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思科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协议来配置路由器的路由表,以及如何使用ping命令来测试网络连通性。
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跟踪命令和调试命令来排除路由故障。
总结和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完成了实验目标。
通过实验,我不仅掌握了思科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操作,还加深了对路由协议和路由表的理解。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今后的网络工作和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网络路由技术,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还会多进行实验和实践,加强对网络故障排除的能力。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思科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2. 熟悉思科网络设备的连接方式,如VLAN、STP等;3. 了解思科网络设备的网络管理功能;4. 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网络规划能力。
二、实验环境1. 硬件设备:思科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等;2. 软件设备:思科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3. 实验拓扑:楼宇网络拓扑。
三、实验内容1. 交换机配置(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配置交换机名称、描述、管理IP地址等;(2)VLAN配置:创建VLAN,配置VLAN ID和名称,将端口划分到对应VLAN;(3)STP配置:配置生成树协议,防止网络环路。
2. 路由器配置(1)路由器的基本配置:配置路由器名称、描述、管理IP地址等;(2)静态路由配置: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通;(3)动态路由配置:配置OSPF路由协议,实现路由器之间的动态路由学习。
3. 网络管理(1)查看设备信息:查看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信息、运行状态等;(2)配置设备监控:设置设备监控,实时查看网络流量、设备性能等;(3)配置设备备份:设置设备配置备份,防止设备配置丢失。
4. 楼宇网络规划(1)分析楼宇网络需求:了解楼宇网络规模、网络设备需求等;(2)设计网络拓扑:根据需求设计楼宇网络拓扑;(3)配置网络设备:根据拓扑图配置网络设备,实现楼宇网络互通。
四、实验步骤1. 使用Packet Tracer软件创建实验拓扑,包括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等设备;2. 配置交换机,包括基本配置、VLAN配置、STP配置等;3. 配置路由器,包括基本配置、静态路由配置、动态路由配置等;4. 配置网络管理,包括设备信息查看、设备监控、设备备份等;5. 分析楼宇网络需求,设计网络拓扑;6. 根据拓扑图配置网络设备,实现楼宇网络互通;7. 测试网络连通性,确保楼宇网络正常运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成功实现了楼宇网络的互通;2. 实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掌握了思科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熟悉了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步骤,提高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网络规划能力。
思科实验报告.pdf一、实验目的本次思科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和掌握思科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提升网络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在网络搭建和维护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了以下设备和软件:1、思科路由器:型号为_____,数量为_____。
2、思科交换机:型号为_____,数量为_____。
3、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安装了相关的网络模拟软件。
三、实验内容(一)基本网络拓扑搭建首先,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并搭建了一个简单的网络拓扑结构。
该拓扑包括了多个网段,通过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连接,以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通信。
(二)IP 地址规划与分配为了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对各个设备和网段进行了合理的 IP 地址规划和分配。
制定了详细的IP 分配表,包括子网掩码、网关等信息。
(三)路由器配置1、配置路由器的接口 IP 地址,使其能够与相连的网段进行通信。
2、启用路由协议,如 RIP 或 OSPF,实现网络的动态路由。
3、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以控制网络中的访问权限和流量。
(四)交换机配置1、配置交换机的 VLAN,将不同的端口划分到不同的 VLAN 中,实现网络的逻辑隔离。
2、启用生成树协议(STP),防止网络中的环路产生。
(五)网络测试与故障排除在完成配置后,进行了全面的网络测试,包括 Ping 测试、Traceroute 测试等,以验证网络的连通性。
同时,模拟了一些常见的网络故障,如链路故障、设备故障等,通过排查和解决这些故障,提高了对网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四、实验步骤(一)网络拓扑搭建1、连接设备:使用网线将路由器、交换机和终端设备按照设计好的拓扑结构进行连接。
2、启动设备:打开所有设备的电源,确保其正常启动。
(二)IP 地址配置1、登录路由器:通过控制台端口或远程登录方式,进入路由器的命令行界面。
2、配置接口 IP 地址:使用相应的命令,为路由器的各个接口配置IP 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思科模拟器Packet Tracer,学习并掌握思科网络设备的基本配置方法,了解网络设备之间的互联原理,提高网络故障排查能力,为今后从事网络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软件:思科Packet Tracer 7.22. 实验设备:思科路由器(如:2960、3560)、交换机(如:2950、3550)、PC 机(作为网络终端)3. 实验拓扑:根据实验要求构建实验拓扑,具体拓扑如下:```交换机1 交换机2┌──────────────┐┌──────────────┐│ │ │ ││ │ │ │路由器1 ┌──────────┴──────────────┐ 路由器2│ │ ││ │ │└──────────────┘└──────────────┘PC1 PC2```三、实验内容1. 配置PC机IP地址2. 配置交换机VLAN3. 配置路由器接口IP地址4. 测试PC机之间通信5. 故障排查与解决四、实验步骤1. 打开Packet Tracer,构建实验拓扑,按照上述拓扑图连接设备。
2. 配置PC1的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1.2;配置PC2的IP地址为192.168.2.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2.2。
3. 配置交换机1的VLAN 10,将端口FastEthernet 0/1分配给VLAN 10;配置交换机2的VLAN 20,将端口FastEthernet 0/1分配给VLAN 20。
4. 配置路由器1的FastEthernet 0/0接口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配置路由器1的FastEthernet 0/1接口IP地址为192.168.2.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5. 配置路由器2的FastEthernet 0/0接口IP地址为192.168.2.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配置路由器2的FastEthernet 0/1接口IP地址为192.168.1.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思科交换机实验报告思科交换机实验报告引言: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思科交换机的原理、功能以及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我们将深入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配置和管理,并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其性能和可靠性。
一、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包。
它能够根据数据包中的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
交换机通过学习和建立MAC地址表来实现数据包的转发。
二、交换机的功能1. 数据包转发:交换机能够根据目的MAC地址来转发数据包,将数据包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另一个端口,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2. VLAN划分:交换机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的划分,将不同的设备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增加网络的安全性和管理灵活性。
3. 速率控制:交换机能够根据端口的带宽和流量情况进行速率控制,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安全性控制:交换机支持网络访问控制列表(ACL)和端口安全功能,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限制,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5. 链路聚合:交换机支持链路聚合技术,将多个物理链路绑定成一个逻辑链路,提高网络的带宽和可靠性。
三、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1. 管理接口:交换机通常有一个管理接口,用于进行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
通过管理接口,我们可以进行交换机的初始化配置、VLAN的划分、端口的配置等操作。
2. 命令行界面:交换机提供命令行界面(CLI)来进行配置和管理。
通过CLI,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命令来配置交换机的各项功能。
3. 图形界面:交换机还提供图形界面(GUI)来进行配置和管理。
通过GUI,我们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和拖拽等方式来配置交换机的各项功能。
4. 远程管理:交换机支持远程管理,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
远程管理可以极大地方便管理员对网络的管理和监控。
四、实验操作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思科交换机进行了以下操作和测试:1. 初始化配置:通过管理接口,我们对交换机进行了初始化配置,设置了管理IP地址、主机名、密码等。
思科交换配置实验报告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目标是使用思科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
我们将进行以下操作步骤:1. 连接思科交换机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3. 配置交换机主机名和域名4. 配置交换机端口5. 配置交换机VLAN6. 配置交换机端口安全实验步骤1. 连接思科交换机首先,我们使用合适的网线将电脑与思科交换机连接。
确保连接稳定,并确认电脑可以与交换机成功通信。
2.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使用终端软件(如PuTTY)登录交换机,并进入管理模式。
输入命令`enable`,进入特权模式,然后输入`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3. 配置交换机主机名和域名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我们可以设置交换机的主机名和域名。
输入命令`hostname <hostname>`,将`<hostname>`替换为你想要设置的主机名。
接着,使用命令`ip domain-name <domain-name>`,将`<domain-name>`替换为你的域名。
4. 配置交换机端口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我们可以配置交换机的端口。
首先,使用命令`interface <interface>`,将`<interface>`替换为你要配置的端口编号。
然后,配置端口模式。
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式(如访问模式、Trunk模式)来适应不同的网络需求。
5. 配置交换机VLAN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一种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在一个物理网络中划分多个逻辑网络。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我们可以创建和配置VLAN。
使用命令`vlan <vlan-id>`,将`<vlan-id>`替换为你要配置的VLAN编号。
然后,通过命令`name <vlan-name>`,将`<vlan-name>`替换为你的VLAN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