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管电泳操作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322.24 KB
- 文档页数:9
高效毛细管电泳使用说明
1.毛细管的冲洗方法
首先用双手拇指将压力冲洗装置的顶推盘压下,旋转一个角度,使其固定住。
然后将毛细管盖连同毛细管从高压端取出放到装有冲洗液的顶端处,并一同放到下盒盖中,盖上上盒盖后,再用双手拇指将顶推盘旋转回原来角度,使其顶住注射器推杆,即可进行毛细管冲洗。
2.施加高压方法
初次升压时,必须先将电压调节扭6逆时针旋到底后,再按高压启动扭3,并缓慢逆时针旋转高压扭6至所须电压值。
如果发生异常立即按高压关断扭5,排除故障后,再重新升压。
3.电迁移进样的方法
把电压调到所需电压。
掀开上盖,把样品瓶放在样品瓶托盘上,将毛细管的一端从放在样品瓶托盘上的缓冲液瓶里抽出,插进样品瓶里,盖上上盖。
然后立即按高压启动扭,待达到预定时间后,掀开上盖,将毛细管从样品瓶抽出,插入缓冲液瓶里。
立即盖上上盖,把电压上升到工作电压,开始数据采集。
维护与保养
1 .长时间不使用的试剂不得存放于仪器托盘中,特别是盐酸,有可能造
成仪器部件的腐蚀,和仪器内的湿度增加。
2 .未涂层的毛细管长时间不用,要先用水清洗,再用空气吹干。
3 .长时间不使用仪器,在停机之前必须使样品及缓冲溶液托盘处于
Load状态。
4 .仪器要注意防尘和防潮。
毛细管电泳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毛细管电泳仪经常用于生物学、化学和医学研究中。
正确的使用和保养对于确保实验准确且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毛细管电泳仪的操作规程以及保养细节,以便用户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实验。
毛细管电泳仪安全操作规程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1 确认所需试剂是否齐全。
在进行实验前,必须确认实验所需试剂均已准备就绪,以免在实验中遇到问题而耽误时间和资源。
1.2 检查毛细管电泳仪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检查毛细管电泳仪的部件是否完好无损、是否固定牢靠,是否与电池或电源连通正常。
1.3 穿戴实验防护装备。
在进行实验前,应穿戴实验室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等必要的防护装备。
2. 操作流程2.1 设置毛细管电泳仪参数。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电泳仪的电压、温度、电流等参数,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2.2 在毛细管内加入训练缓冲液。
将毛细管放入其所在仪器中,并在毛细管内加入训练缓冲液。
2.3 垂直插入样品。
将样品垂直插入毛细管中,注意不要弯曲样品,否则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2.4 开启电源并启动操作。
将电泳仪接通电源,启动其操作程序,开始进行毛细管电泳实验。
2.5 监测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应时刻关注电泳结果并注意测量浓度值,以便及时停止实验或调整参数进行实验。
2.6 停止电泳并关闭仪器。
在实验完成后,关闭电泳仪器,并取出毛细管,清除残留缓冲液和样品。
3. 操作注意事项3.1 注意保持洁净状态。
进行实验时,应保证样品、毛细管和仪器都处于干净状态,防止杂质干扰试验结果。
3.2 注意电泳过程中的安全。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注意电泳过程中的高压、高温等安全问题,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3 注意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实时记录实验数据,保证实验参数准确可靠。
毛细管电泳仪保养规程毛细管电泳仪的保养可以提高其寿命和稳定性,并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下面是毛细管电泳仪的保养细节。
1. 日常保养1.1 定期清洁仪器。
BECKMAN P/ACE MDQ毛细管电泳操作规程1、开机1.1 接通电源,打开毛细管电泳仪开关,打开计算机,点击桌面32 Karat操作软件图标,点击DAD检测器图标,进入毛细管电泳仪控制界面。
1.2 将分别装有0.1mol/L 盐酸水溶液、lmol/L 氢氧化钠水溶液、运行缓冲液A、重蒸水依次放入左边缓冲液托盘(Inlet)并记录对应的位置。
1.3 将装有运行缓冲液A及空的缓冲液瓶放入右边缓冲液托盘(Outlet),记录对应的位置。
1.4 将装有待检测样品的缓冲液瓶放入左侧样品托盘,记录对应的位置。
1.5 检查卡盘和样品托盘是否正确安装。
关好托盘盖,注意直接控制图象屏幕上是否显示卡盘和托盘该已安装好。
此时应能听到制冷剂开始循环的声音。
2、石英毛细管的处理2.1 在直接控制屏幕上点击压力区域,出现对话框。
2.2 设置Pressure、Duration、Direction、Pressure Type、Tray Positions等参数。
点击OK,瓶子移到指定的位置,开始冲洗。
按照以下表格的步骤依次进行冲洗。
冲洗完成后,毛细管已处理好,毛细管中充满运行缓冲液。
溶液 Inlet Outlet Pressure Time重蒸水 E1 B1 25 0.50.1 mol/L 盐酸 C1 B1 20 2重蒸水 E1 B1 20 0.5lmol/L 氢氧化钠水溶液 D1 B1 20 2重蒸水 E1 B1 20 0.5运行缓冲液A A1 B1 20 23、方法编辑3.1 先进入32 Karat 主窗口,用鼠标右键单击所建立的仪器,选择Open Offline,几秒钟后会打开仪器离机窗口。
3.2从文件菜单选择File Method New,在方法菜单选择Method Instrument Setup 进入方法的仪器控制和数据采集模块。
选择其中一个为“Initial Condition”(初始条件)的选项卡,进入初始条件对话框。
操作说明毛细管电泳仪仪操作BECKMAN P/ACE MDQ 毛细管电泳说明说明一、开机1 接通电源→打开毛细管电泳仪开关→打开计算机→点击桌面32 Karat操作软件图标→点击PAD检测器图标→进入毛细管电泳仪控制界面。
2将分别装有0.1 mol/L 盐酸水溶液、l mol/L 氢氧化钠水溶液、运行缓冲液A、重蒸水依次放入左边缓冲液托盘(Inlet)并记录对应的位置。
3 将装有运行缓冲液A及空的缓冲液瓶放入右边缓冲液托盘(Outlet),记录对应的位置。
4 将装有待检测样品的缓冲液瓶放入左侧样品托盘,记录对应的位置。
5检查卡盘和样品托盘是否正确安装。
关好托盘盖,注意直接控制图象屏幕上是否显示卡盘和托盘该已安装好。
此时应能听到制冷剂开始循环的声音。
二、石英毛细管的处理1 在直接控制屏幕上点击压力区域,出现对话框。
2 设置Pressure、Duration、Direction、Pressure Type、Tray Positions等参数。
点击OK,瓶子移到指定的位置,开始冲洗。
按照以下表格的步骤依次进行冲洗。
冲洗完成后,毛细管已处理好,毛细管中充满运行缓冲液。
溶液 Inlet Outlet Pressure Time重蒸水 E1 B1 25 0.50.1 mol/L 盐酸 C1 B1 20 2重蒸水 E1 B1 20 0.5lmol/L 氢氧化钠水溶液 D1 B1 20 2重蒸水 E1 B1 20 0.5运行缓冲液A A1 B1 20 2三、方法编辑1 先进入32 Karat 主窗口,用鼠标右键单击所建立的仪器,选择Open Offline,几秒钟后会打开仪器离机窗口。
2 从文件菜单选择File Method New,在方法菜单选择 Method Instrument Setup 进入方法的仪器控制和数据采集模块。
选择其中一个为“Initial Condition”(初始条件)的选项卡,进入初始条件对话框。
毛细管电泳法的使用方法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学物质的常用方法,它基于物质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差异而实现分离。
适用于各种复杂样品的分析,包括生物样品、环境样品和食品样品等。
本文将介绍毛细管电泳法的使用方法。
一、实验准备1. 仪器准备:毛细管电泳仪和电泳装置是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的关键设备。
确保仪器完好无损,并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操作和维护。
2. 毛细管准备:选择适当的毛细管,一般为无机硅玻璃或石英毛细管。
根据分析需求,选择不同内径和长度的毛细管。
3. 缓冲溶液准备:根据分析的目标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缓冲溶液。
常用的缓冲溶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乙酸缓冲液等。
根据需要,可以添加其他辅助剂来改善分离效果。
二、样品制备1. 样品处理:根据分析目标,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样品处理方法包括离心、过滤、稀释、萃取等。
2. 样品溶解:将处理后的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并进行必要的稀释。
保证样品的浓度范围适合毛细管电泳的检测方法。
3. 样品准备:将样品注入样品瓶中,并保持封闭状态,以防止污染和样品损失。
三、实验操作1. 建立分析方法:根据样品性质和目标物质的不同,确定最适合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
包括电泳条件的选择、运行缓冲溶液的优化以及检测参数的设置等。
2. 毛细管填充:在进行毛细管电泳之前,需要将毛细管填充成电泳缓冲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成分。
常用的填充方法包括静态填充法、动态填充法和电泳填充法。
3. 毛细管电泳条件的设定: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标的要求,设定合适的毛细管电泳条件,包括电压、电流、温度、电泳缓冲液的浓度和pH值等。
4. 样品注入和分析:将样品通过母液喷射装置或静态注射装置注入到填充好的毛细管中,然后开启电源,进行电泳分析。
5. 检测和数据分析: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检测,并记录峰的峰高和峰面积等参数。
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四、实验注意事项1. 仪器操作:严格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保证实验安全和设备的长期稳定性。
毛细管电泳仪使用说明书尊敬的用户:感谢您选择购买我们的毛细管电泳仪。
为了帮助您更好地使用该仪器,我们特别提供了以下使用说明书,请您仔细阅读,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一、仪器介绍毛细管电泳仪是一种用于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器。
它主要由电泳槽、高压电源、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1. 电泳槽:电泳槽由两个并列的金属板构成,中间通过绝缘材料隔开。
电泳槽用于保持电场稳定以及支撑毛细管。
2. 高压电源:高压电源为仪器提供电场,使溶液中的化合物在毛细管中移动。
3. 检测器:毛细管电泳仪配备了多种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电导检测器等,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4. 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电泳结果,并提供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便于您的后续研究。
二、使用步骤1. 准备工作在操作前,请确保仪器已正确接通电源,并检查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固。
同时,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泳缓冲液,并通过滤器过滤以去除杂质。
最后,准备好待测样品,并稀释至适当的浓度。
2. 将毛细管装入电泳槽首先,将尾端截平的毛细管插入电泳槽的两个极板之间,确保毛细管的两端均能延伸到电泳槽外。
然后,通过调整槽中绝缘材料的位置,使毛细管保持在水平状态。
3. 调整高压电源参数根据实验需要,设置合适的电压和电流值,确保电泳能够正常进行。
注意,过高的电压可能会导致电泳带宽过宽或毛细管损坏,因此请务必谨慎调整参数。
4. 注射样品使用注射器将待测样品缓慢注入毛细管,避免产生气泡。
注射结束后,迅速切断样品进入毛细管的通路,以免影响分离效果。
5. 启动电泳在确认样品已经注入毛细管后,启动电泳,并开始记录数据。
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自动采集数据或手动记录数据。
6. 数据处理电泳结束后,您可以通过仪器提供的数据处理系统对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不同的检测器可能需要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请根据实际检测器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
三、注意事项1. 请在使用仪器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根据说明书进行正确操作。
毛细管电泳仪的操作指南和分离条件设置技巧毛细管电泳是一种常用于分离和检测生物大分子的技术。
毛细管电泳仪是进行毛细管电泳实验的重要仪器,准确的操作和合理的分离条件设置对于实验的成功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毛细管电泳仪的操作指南和分离条件设置的技巧。
I. 毛细管电泳仪操作指南毛细管电泳仪操作指南包括样品准备、仪器预热和校准、样品注入和分离过程等步骤。
1. 样品准备样品的准备是毛细管电泳的第一步,对于不同的样品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样品处理包括蛋白质的脱盐和浓缩、核酸的纯化等。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证样品的纯度和浓度,以免对后续的分离和检测造成影响。
2. 仪器预热和校准在进行毛细管电泳实验前,需要预热和校准仪器。
预热的目的是使仪器温度达到设定的实验温度,通常在室内使用的毛细管电泳仪温度范围为15-30摄氏度。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包括流速的校准、电场的校准等。
3. 样品注入样品注入是将处理好的样品导入毛细管的过程。
样品注入可以采用手动或自动注射的方式。
在样品注入过程中,要注意使样品均匀注入毛细管内,并避免产生气泡。
4. 分离分离过程是毛细管电泳的关键步骤。
在分离过程中,通过控制电压和电流来实现样品分离。
通常,高电压和电流可以加快分离速度,但也容易产生热量,影响分离结果。
因此,在分离过程中,要根据样品性质和分离要求来选择合适的电压和电流条件。
II. 分离条件设置技巧合理的分离条件的设置对于毛细管电泳实验的成功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分离条件设置的技巧。
1. 电压和电流设置电压和电流的设置是影响分离速度和分离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可以加快分离速度,但也容易产生热量,影响分离结果。
因此,在设置电压和电流时,要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离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数值。
2. 缓冲液选择缓冲液是毛细管电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影响分离效果和样品的稳定性。
在选择缓冲液时,要考虑到样品的性质和分离要求,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缓冲液pH值和离子浓度。
毛细管电泳仪操作流程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作为一种高效而准确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环境监测、化学分析等领域。
本文将为您介绍毛细管电泳仪的操作流程。
一、仪器准备1. 确保毛细管电泳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仪器的所有外部连接是否牢固。
2. 根据待测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电泳缓冲液,并准备好所需的电泳缓冲液。
二、打开电泳仪1. 打开电泳仪的电源开关,等待一段时间以确保仪器达到稳定工作温度。
2. 启动电泳仪上的控制软件,并连接电泳仪与电脑。
三、样品处理1. 准备待测样品,并标记好每个样品的相关信息,如样品编号、浓度等。
2. 根据样品特性选择适当的预处理方法,比如蛋白质样品可能需要进行还原、热变性等处理。
四、样品注射1. 取一根胶管,并将其一端插入装有待测样品的样品瓶中,另一端插入电泳仪的样品槽中。
2. 打开电泳仪软件上的样品注射选项,并设置注射时间和注射电压。
3. 确保胶管中没有气泡,控制好注射速度,使样品缓慢注入到毛细管中。
五、电泳1. 设置所需的电泳参数,包括电压、电流、电泳温度等。
2. 在电泳仪软件上选择相应的电泳方法,并输入相关参数。
3. 点击开始电泳按钮,启动电泳过程。
六、数据收集与分析1. 在电泳过程中,观察样品的迁移情况,确保样品在毛细管中顺利迁移。
2. 根据实验需求,在电泳仪软件上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并设置相关参数。
3. 点击数据采集按钮,开始采集电泳数据。
4. 采集完毕后,保存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和解读。
七、仪器关闭与清洗1. 结束实验后,关闭电泳仪软件和电源开关。
2. 移除使用过的毛细管,并将其丢弃或进行清洗。
3. 使用适当的清洗液清洗电泳槽和其他相关部件,确保仪器干净整洁。
4. 关闭电泳仪的电源,并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总结:以上便是毛细管电泳仪的操作流程。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仪器的准备、样品处理、样品注射、电泳、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步骤,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CAPILLARYS电泳仪操作维护规程1. 仪器简介CAPILLAYRS 是运用液相电泳技术,8条石英毛细管,8通道同时电泳,快速电泳分离的全自动,多任务处理的毛细管电泳系统。
CAPILLARYS从原试管连续进样到最后电泳结果剖析全过程:标本的识别,标本的稀释,毛细管的清洁,标本进样,电泳,检测,结果处理和网络传输等,全自动完成。
2. 工作原理2.1具有条形码阅读器自动识别原试管中的标本.2.2使用一次性的稀释杯对原管中的标本进行稀释.2.3使用CAPILLARYS 试剂舱中不同的溶液(CAPILLARYS清洗液,冲洗液,缓冲液),通过高压循环对毛细管进行清洗.2.4通过每条毛细管末端下降直接接触稀释后的标本,上升前吸取微量的标本来完成毛细管的进样.2.5通过Peltier元件对泳动过程进行温度控制.2.6具有PHORESIS软件: 可对结果进行处理.自动识别片段,直观分析电泳剖象并标示出任何的异常.2.7显示系统的操作状态以及当前分析到的结果.2.8通过调制解调器将结果传输到外部。
3. 仪器运行环境尺寸L. 95 cm x H. 39 cm x D. 63 cm重量50 kg功率300VA外接电源115-230 V, 50/60 Hz温度在15℃和30℃之间相对湿度 5 % 到85 %(不冷凝)4. 授权操作人经培训合格人员5. 每日开关机程序5.1 准备工作:5.1.1检查机器内安放的缓冲液,清洗液,净化水是否够用,排空废液桶。
5.1.2机器内试管架是否全部取出。
5.1.3检查样本,尽量不采用溶血标本。
血清量应多于200μL。
5.2 操作步骤5.2.1打开毛细管电泳仪电源开关,打开电脑开关,待系统启动结束后启动“PHORESYS”软件。
在电脑提示下输入用户名(ADM)和密码(46448630)后,按确定(电脑自动向其加载和交换信息,并运行自检,初始化程序。
)---连机成功, 进入待工作状态,显示(Ready)。
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分发部门:分析研究部拷贝号:NO. /目录1目的 (4)2范围 (4)3定义 (4)4环境、健康和安全 (4)5培训 (4)6职责 (4)7程序(内容) (4)7.1原理 (4)7.2实验材料 (5)7.3操作步骤 (6)7.4结果分析 (8)7.5判定标准 (9)7.6注意事项 (9)8相关文件 (9)9参考文献 (9)10流程图 (9)11附录 (9)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IEF法)测定记录 (1)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IEF法)测定记录(适用于多个样品) (1)1目的规范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CIEF法)检验的操作过程。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常规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检验,涉及到蛋白质等电点相关指标的测定。
3定义3.1CIEF: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3.2pI:等电点。
3.3DDI:超纯水。
4环境、健康和安全4.1乙酸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且腐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因此需适当防护。
4.2氨水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有毒,对眼、鼻、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能使人窒息。
有燃烧爆炸危险。
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
5培训5.1培训部门:分析研究部。
5.2培训对象:分析研究部相关人员。
5.3培训方式和时数:授课,8小时。
5.4考核方式:现场操作。
6职责6.1质量保证部:负责监督本文件的执行。
6.2分析研究部:负责严格执行本规程规定。
7程序(内容)7.1原理两端电极槽中分别加入酸液和碱液,施加电压后毛细管中的操作电解质溶液逐渐形成pH梯度,各溶质在毛细管中迁移至各自的等电点(pI)时变为中性形式聚焦的区带,而后改变检测器末端电极槽储液的pH值的方法使溶质通过检测器。
采集色谱图后,根据各marker pI值与色谱峰的迁移时间的线性关系,从而得到供试品的pI值。
7.2实验材料7.2.1试药与试液如无特殊说明,所有试液有效期均为2~8℃,保存3个月。
7.2.2标准物质7.2.3.1毛细管电泳仪:SCIEX公司PA 800plus或CESI 8000 Plus。
毛细管电泳仪的使用(原创)电泳仪的使用方法毛细管电泳仪的使用方法一、简介毛细管电泳仪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仪器,通过电场作用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毛细管电泳仪的使用方法。
二、仪器准备1.清洁仪器表面:使用纯净水和无菌纱布清洁仪器外壳和工作面。
2.检查电源:确保电源正常工作,连接正确并稳定。
3.准备电解质缓冲液:根据实验需要配制适当浓度的电解质缓冲液,并通过滤器过滤。
三、样品处理1.样品准备:准备待测样品,根据实验要求将其稀释或提取。
2.样品混合:将样品与电泳缓冲液以适当比例混合,并轻轻摇匀。
3.过滤样品:使用0.22微米的过滤器过滤样品,以去除悬浮颗粒。
四、仪器操作1.打开电源:按照仪器使用手册的指示打开电源,并确保电压稳定在设定范围内。
2.运行控制软件:启动电泳仪的控制软件,并连接仪器。
3.样品注射:使用适当的方法将样品注入毛细管内。
4.设置运行条件:根据实验需要,在控制软件中设置合适的电场强度、电压、温度等运行条件。
5.开始电泳:在控制软件中开始按钮,启动电泳过程。
6.观察结果:通过实时监控仪器反应情况,观察电泳分离效果。
7.停止电泳:在电泳结束后,停止按钮停止电泳过程。
五、结果分析1.导出数据:将电泳仪记录的数据导出至计算机,以便后续分析。
2.数据处理:使用适当的软件处理电泳数据,进行峰识别、定量分析等。
3.结果解读:根据实验需要,对电泳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
六、文档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考附件部分。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解质缓冲液:含有离子的溶液,用于维持电泳过程中的稳定性。
2.毛细管:一种细长的管道,用于将样品输送到电泳仪中。
3.控制软件:用于控制电泳仪运行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软件。
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的使用方法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是一种基于电场作用在毛细管中对溶液中带电分子进行分析和分离的方法。
这种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药学、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毛细管电泳分析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样品准备、背景电解质的选择、操作步骤、结果解读等方面。
一、样品准备在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准备。
首先,要保证样品的纯度和浓度。
若样品存在杂质,可能影响电泳分析的准确性。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溶剂来溶解样品,避免样品组分的析出或溶解度的不足。
最后,需要对样品进行过滤处理,去除悬浮颗粒和固体杂质,以避免堵塞毛细管。
二、背景电解质的选择背景电解质(Buffer)在毛细管电泳中起到平衡电荷、调节pH值和提供可控电导率的作用。
选择一个适当的背景电解质对于保持稳定的电泳性能非常重要。
常用的背景电解质有磷酸盐缓冲液、甘氨酸缓冲液等。
选择时应考虑样品的特性,如酸碱性、离子强度等。
三、操作步骤1. 准备毛细管: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毛细管,通常为多孔硅毛细管或厌氧硅毛细管,其内径一般在25-100 μm之间。
将毛细管切割至适当长度,并使用电泳缓冲液填充。
2. 运行条件设定:设置电压,通常为10-30 kV,电压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分离效果。
调节温度,电泳分析通常在20-30℃进行,可根据具体分析物的特性进行调整。
3. 样品注射:将样品通过毛细管的一端注入,在电场的作用下,样品被迫进入毛细管。
4. 运行分析:开启电源,启动电泳分析。
分析过程中要注意检测信号的稳定性和峰形,判断分离情况。
四、结果解读在毛细管电泳分析完成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解读。
主要通过对峰面积、峰高度、电泳时间等参数进行分析,以获得所需的定性或定量信息。
同时,可以通过与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来确认分析物的存在、纯度和浓度。
在解读结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峰的形状:正常情况下,峰应呈现尖峰形状,表示分离良好。
毛细管电泳仪的使用(原创)*电泳仪的使用方法毛细管, 电泳仪, 原创概要:准备工作1.毛细管的制备:①剪略长于需要长度的毛细管(使用专用的裁剪纱布),断端利用镊子小心移除。
②烧窗:从毛细管进液端开始到实验者需要长度的位置烧窗,窗口尽量小,过程中可用防护工具对窗口两端.准备工作1.毛细管的制备:①剪略长于需要长度的毛细管(使用专用的裁剪纱布)。
断端利用镊子小心移除。
②烧窗:从毛细管进液端开始到实验者需要长度的位置烧窗,窗口尽量小,过程中可用防护工具对窗口两端的毛细管进行防护。
烧好的窗需用粘有酒精的棉花擦拭。
注:检测的有效长度为从毛细管进液端到检测窗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一般根据实验者的需要自己掌握。
③取出卡槽:打开安放卡槽区域的门。
旋转固定卡槽的杠杆90度,按卡槽中央的释放按钮,握住卡槽的两端向上抽出卡槽。
④安装毛细管:将进液端的毛细管小心的从卡槽的出口插入。
进入时可轻轻旋转。
当窗口到达检测点时停止插入,将游离的进液端毛细管从卡槽的入口引出。
并固定好毛细管外端的橡胶管。
注:插入毛细管时小心操作,窗口位置的毛细管非常容易破裂,需格外谨慎。
过程中切忌使用暴力。
⑤安放卡槽:用与取出的步骤相反顺序的操作安放卡槽。
2.添加样品,缓冲液及冲洗液:①为了减少样品及缓冲液的挥发。
在插入加液管前可在加样管固定器的小孔内加入少量的ddH2O。
②已添加好的加液管,在插入转盘上的固定槽前先离心2min加液时注意加样枪头紧贴管壁,防止气泡的产生。
③为了减少虹吸作用,需要保持入口处和出口处的running buffer量一致,对于500ul体积的加液管,推荐加入500ul的剂量;对1.5ml体积的加液管,推荐1.3ml的剂量。
④推荐加入样品的最小剂量为50ul检测需要的最小剂量为15ul。
⑤在出口处的waste管中加入50ul的ddH2O,可以防止检测端的毛细管被冲洗液的残留污染。
电泳仪的操作1.插上电源。
检查电泳仪的连接情况。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操作规程1. 引言本操作规程旨在准确地描述毛细管电泳法的检测操作步骤,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毛细管电泳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各种样品中的化合物。
2. 设备和试剂2.1 设备- 毛细管电泳仪: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状态和正确的参数设置。
- 注射器:用于将样品注入到毛细管中。
- 毛细管柱:选择适合样品分析的合适柱型。
- 检测器:确保检测器的正常工作状态和灵敏度。
2.2 试剂- 母液: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母液,例如缓冲溶液。
- 样品:按照实验要求准备样品。
3. 操作步骤3.1 准备工作- 打开毛细管电泳仪电源,并确保仪器的正常启动。
- 检查仪器的参数设置,包括电压、注射时间和检测器灵敏度等。
- 准备所需的母液,并将其装入毛细管柱中。
3.2 样品处理- 准备样品,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例如稀释或离心。
- 使用注射器将样品注入到毛细管柱中。
- 确保样品注射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3 进行电泳- 启动电泳仪,并将电压设置为合适的数值。
- 开始记录检测器的响应信号,并将其连接到数据记录设备。
- 监控电泳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4 数据分析- 对电泳结束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 鉴定样品中的化合物,并计算其峰面积或峰高度。
- 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定量分析或比较分析。
4. 结论本操作规程详细描述了毛细管电泳法的检测操作步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和仪器的正确使用,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毛细管电泳操作手册
一.毛细管紫外检测器简介
分高压电源(左侧)与毛细管检测主机(右侧)(紫外检测器)。
1.高压电源
设置高压电源分离电压范围在0-30 kV,最高设置不能超过25 kV,参考文献中如若提及分离电压在30 kV,务必不要将本高压电源也设置在30 kV。
2.毛细管检测主机
主机分毛细管系统、进样系统、和紫外检测系统。
a.毛细管系统主要包括:缓冲池、冲洗器、毛细管、高压电极。
缓冲池是两个高约3.5 cm 的玻璃瓶,用于乘装运行缓冲液。
冲洗器包括弹簧压力器和2.5 mL的医用注射器,注射器中乘装与缓冲池中一样的运行缓冲液,依靠弹簧压力将运行缓冲液推入毛细管中。
毛细管主要用的是未涂层的50 µm口径石英毛细管,有效长度在50 cm左右。
高压电极的作用是将高压电源产生的高压传输到两个缓冲池中形成电回路。
b.进样系统为一可伸缩的高度进样杆,一般进样升到最高点,所产生的高度差提供0.5 psi
的进样压力。
c.紫外检测系统提供各个波长的紫外光,可根据所做物质的紫外吸收最大波长进行手动
调节。
二.毛细管电泳的日常维护以及注意事项
1.毛细管每次使用之前必须检查正负铂丝电极是否断裂——用手指轻轻挑动电极;
2.毛细管电泳使用完毕后一定要将干燥硅胶置入主机内,如若变红,须烘箱干燥后再放入;
3.毛细管主机内部不能用水清洗,只能在关机状态下用酒精浸泡的脱脂棉擦拭,或用小毛
刷扫除主机内部的灰尘;
4.非正常情况下不要将紫外检测器的暗池打开,以免损坏紫外光接收器;
5.高压电源与主机非正常情况下不要轻易移动位置;
6.实验中手法保持轻盈,毛细管较易折断,主机窗门轻开轻关;
7.实验结束后一定要将高压电源和主机的插头都拔掉,也不要将试验样品留在主机内部的
样品架上,要保持主机内部无任何附加的化学试剂;
8.下雨天或者潮湿天气不要开机,高压电源对湿度比较敏感,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开机可能
会使高压电源击穿,造成仪器损坏;
9.寒暑假实验室无人的情况下要将毛细管主机及高压电源用干净的实验服盖住,门窗关
好,保持实验室无人的状态下也干燥;
10.若仪器长时间不用,须定时在不插电关机状态下将毛细管冲洗一次,以免毛细管堵塞。
三.毛细管电泳运行操作
1.开机前的准备
开机实验前需依次用无水乙醇、1 mol/L HCl、1 mol/L NaOH、二次过滤水冲洗毛细管
10 min。
用水冲洗时再开机。
2.开机
打开电脑上的“HW-2000”色谱软件
将高压电源和毛细管主机电源插头插上,再分别按下两台仪器上的电源键(下图红圈内)。
当二次水冲洗完毕后,再用此次实验所用的运行缓冲液冲洗毛细管10 min,冲洗完毕后此时毛细管主机的预热也完成了,可以运行基线或者进样分离检测。
3.高压电源的设置
a.高压电源可提供0-30 kV的分离电压,设置时首先按下电源上的“修改”键,再按下“电
压”键,即可看到电压显示窗口光标闪动,此时即可输入实验所需电压,比如25 kV,在面板上按下“2、5、0、0”四个数字键,再按下“确认”键,此时高压电源将提供25kV的电压
b.电源未提供电压时面板上“电流”窗口显示的是保护电流最高值,比如是“100 µA”,
即表示电源启动提供电压使毛细管与缓冲池之间产生电流回路,此时产生的电流如果超过“100 µA”,电源会自动切除高压,保护仪器。
保护电流的设置与电压的设置一样。
4.主机检测波长的设置
检测实验样品时,根据参考文献查阅的该物质最大吸收来设置仪器的紫外波长,如下图:
开机后的主机显示窗口光标在最左边,按下“1”键使光标跳到显示窗口的波长上,并按“3或4”键使显示的波长达到所需的数字,并按“2”键使光标调回左边,此时会听到主机光栅机械调节发出的清脆两次声音,此时表示波长调节完毕。
5.运行仪器
A.毛细管仪每次开机预热后正常进样前,首先运行一次基线(毛细管内没有进样品),用
来查看仪器是否正常和缓冲液是否纯净。
a.将配制好的缓冲液装满两个缓冲池的三分之二,放入主机内的两个缓冲池托盘中,左边
的缓冲池此时可以上升并锁死(使左边的铂丝电极在液面以下)。
b.当毛细管用缓冲液冲洗完毕后便可将右边的缓冲池上升并锁死(此边注意铂丝电极和毛
细管都要在液面以下)。
c.将毛细管进样端(左端)从冲洗器中取出并插入左边的缓冲池,使毛细管在液面以下,
此时毛细管和正负铂丝电极形成一个电流回路。
d.关上主机的窗门,并按下主机显示窗口的红色“AUTO ZERO”键使紫外检测器归零。
e.再同时按下电源和主机上的“启动”和主机提供的控制按钮(小遥控上的红色按钮)。
按照以上过程,比如缓冲液是8.5 mM的硼砂和30 mM SDS在pH=9.5,那么电源上的电流显示窗口将出现“23”-“27”µA的正常电流变化。
电脑工作站上将显示一条平直的缓冲液基线,如下图:
或者平直但是稍倾斜的基线:
当缓冲液不纯净,或者仪器出现问题时可能出现下图的基线:
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多运行几次基线看是否会变好,或者将缓冲液重新配制(更换溶剂)。
B.进样运行
a.一般进样采用高度进样法,左右两边的缓冲池都上升并锁死,将主机内的高度进样器上
升到最高点固定,样品放置在进样器托盘内,毛细管进样端(左端)迅速插入样品液面以下读取15s,再迅速拿出插入左边的缓冲池并使在液面以下,放下进样器,将主机窗门关合,并开始运行(方法与运行基线一致)。
b.以SDS 30 mM + 硼砂8.5 mM + 30% 乙腈pH 9.5 + 10 mM CD的缓冲液,在18 kV电
压下,15s进样,分离检测四种多环芳烃为例,得到正常峰如下图:
c.当运行完毕后首先按下电脑工作站上的“停止运行按钮”,下图红圈中所示:
并按下高压电源上的红色停止按钮,然后打开主机窗门,放下右端的缓冲池,进行毛细管的冲洗(缓冲液冲洗)。
d.这时可在运行完毕后得到的色谱图上手动读取各物质峰的峰面积、塔板数、和分离度等
有效数据。
读取塔板数时需要的是有效塔板数而不是理论塔板数。
在需要的读取的峰上用鼠标点右键,出现如下对话框:
可以读取:1.基线噪声及基线漂移;2.峰尺寸;3.采集数据输出到文件(使用Origin作图)。
e.选择上图对话框中的“峰尺寸”得到下图中得对话框:
可读取该峰的:1.面积;2.有效塔板数;3.分离度。
四.毛细管电泳关机操作
实验完毕后撤下左右两个缓冲池,并用二次水进行毛细管的冲洗,首先按下高压电源上的关机按钮关闭电源,再按下主机上的电源开关关闭主机,拔下各自的电源插头,待二次水冲洗毛细管20 min后放下冲洗器的弹簧,将干燥硅胶放入主机内,至此毛细管关机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