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速路面上看似有水现象的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1
公路常见病害——翻浆、松散、坑槽、裂缝、泛油和波浪产生的原因及其处治措施翻浆是指路面出现弹簧、破裂、冒浆的现象。
我国北方季节性冰冻地区,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排水不良情况下,冬季路基开始结冻,不断向深处发展,上下层形成了温度坡差,由于气候的变化,零度等温线不断下移,形成一层、两层或多层聚冰层。
土基中水分冻结后体积膨胀,由于土质不均匀,使路面冻死或冻胀隆起。
春季气温回升,由于路面导热性大,路中的溶解速度较两侧快,水分不易向下及两侧排泄。
土基土层便呈现过湿状态,当容解到聚冰层时,土层的湿度有时会超过液限。
土基承载力极低,在车辆通过时,稀软的泥浆会沿着汗裂的路面裂缝挤出或形成较深的车辙和鼓包,形成翻浆。
翻浆-防护和治理措施公路翻浆病害公路翻浆病害影响路基路面的水的类型治理翻浆的基本途径是:防止地面水、地下水或其他水分在冻结前或冻结过程中进入路基上部。
基本施工步骤:场地排水——场地清理——翻浆土挖除——分层摊铺——洒水并碾压。
提高路基加强排水根据实际情况加高路基,使路基上部土层远离地下或地表水面。
路基加高的数值,应根据当地冻土深度,路基土质和水文情况,以路基最小填土高度及临界高度确定,一般应保证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良好的路面路基排水可防止地面水或地下水侵入路基,使路基土体保持干燥,从而减轻冻结时水分聚流的来源,这是预防和处理翻浆的重要措施。
降低地下水位设置渗沟。
在翻浆路段的中心和边缘,每隔4~6m挖30~40cm、深至聚冰层以下10cm左右的小坑,定期将坑中水分掏出。
如在未摸清翻浆情况前可在100m 左右先开挖试验坑。
翻浆消失后再用原来土壤或掺拌石灰土回填,回填时不要用砂砾回填,防止形成“水囊”和翻浆传染。
路肩盲沟。
盲沟应用渗水性良好的碎砾石填充,沟底宜做成4%至5%的坡度。
在翻浆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4~10m开挖横向明沟,宽30~40cm,深根据冻融情况逐渐加深,保持在化冻层下5~15cm,待化冻到最大深度的一半就不再往下挖了。
汽车理论(第五版)名词解释汇总1、等速百公里油耗:汽车在一定的载荷下,以最高档位在水平良好路面等速行驶100KM所消耗燃油量。
2、滑水现象:在某一车速下,在胎面下的动水压力的升力等于垂直载荷,轮胎将完全漂浮于水面上与路面毫无接触3、驱动力F t: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产生驱动力矩T t,驱动轮在T t的作用下给地面作用一圆周力F0,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 t即为驱动力。
4、汽车的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5、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即Pe、Ttq、b=f(n)关系曲线。
P36、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附件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称为使用外特性曲线。
7、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
8、静力半径r s: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
9、>10、滚动半径r r:车轮几何中心到速度瞬心的距离。
11、驱动力图:P712、轮胎的迟滞损失:轮胎在加载变形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载恢复时不能完全收回,一部分能量消耗在轮胎内部摩擦损失上,产生热量,这种损失称为轮胎的迟滞损失。
13、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残余变形形成了一种波,这就是驻波。
此时轮胎周缘不再是圆形,而呈明显的波浪形。
轮胎刚离开地面时波的振幅最大,它按指数规律沿轮胎圆周衰减。
14、空气阻力: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称为空气阻力。
15、压力阻力:作用在汽车外形表面上的法向压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
16、内循环阻力:满足冷却、通风等需要,使空气流经车体内部时构成的阻力。
17、诱导阻力:空气升力在水平方向的投影。
18、空气升力:由于流经车顶的气流速度大于流经车底的气流速度,使得车底的空气压力大于车顶,从而空气作用在车身上的垂直方向的压力形成压差,这就是空气升力。
19、摩擦阻力:由于空气粘性作用在车身表面产生的切向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
汽车理论(第五版)名词解释汇总1、等速百公里油耗:汽车在一定的载荷下,以最高档位在水平良好路面等速行驶100KM所消耗燃油量。
2、滑水现象:在某一车速下,在胎面下的动水压力的升力等于垂直载荷,轮胎将完全漂浮于水面上与路面毫无接触3、驱动力F t:发动机产生的转矩经传动系传到驱动轮,产生驱动力矩T t,驱动轮在T t的作用下给地面作用一圆周力F0,地面对驱动轮的反作用力F t即为驱动力。
4、汽车的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5、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发动机的转速特性,即Pe、Ttq、b=f(n)关系曲线。
P36、使用外特性曲线:带上全部附件设备时的发动机特性曲线,称为使用外特性曲线。
7、自由半径:车轮处于无载时的半径。
8、静力半径r s:汽车静止时,车轮中心至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
9、滚动半径r r:车轮几何中心到速度瞬心的距离。
10、驱动力图:P711、轮胎的迟滞损失:轮胎在加载变形时所消耗的能量在卸载恢复时不能完全收回,一部分能量消耗在轮胎内部摩擦损失上,产生热量,这种损失称为轮胎的迟滞损失。
12、驻波现象: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离开地面后因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并不立即恢复,其残余变形形成了一种波,这就是驻波。
此时轮胎周缘不再是圆形,而呈明显的波浪形。
轮胎刚离开地面时波的振幅最大,它按指数规律沿轮胎圆周衰减。
13、空气阻力: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作用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称为空气阻力。
14、压力阻力:作用在汽车外形表面上的法向压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上的分力。
15、内循环阻力:满足冷却、通风等需要,使空气流经车体内部时构成的阻力。
16、诱导阻力:空气升力在水平方向的投影。
17、空气升力:由于流经车顶的气流速度大于流经车底的气流速度,使得车底的空气压力大于车顶,从而空气作用在车身上的垂直方向的压力形成压差,这就是空气升力。
18、摩擦阻力:由于空气粘性作用在车身表面产生的切向力的合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
高速公路路基常见病害与养护要点高速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日常使用和管理中常常会出现各种路基病害,这些病害给道路的使用和养护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正确的识别和及时的养护对于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和保证道路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速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及养护要点。
一、常见路基病害1. 泛水泛水是高速公路常见的路基病害之一,一般会在路基设计不合理或者排水系统受阻的情况下出现。
泛水不仅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还会加速路面的损坏,严重时还会威胁行车安全。
2. 路基沉降、面洼路基沉降和面洼是由于路基构造不合理,或者路基下方土质松软、不扎实等原因导致的。
这种路基病害不仅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还会损坏路面,增加维护成本。
3. 裂缝裂缝是高速公路路基上常见的病害,主要由于路基变形、荷载过重、温度变化等原因引起。
裂缝一旦出现,会加速路面的破损,影响行车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4. 坑洼坑洼主要是由于车辆频繁通行、气候条件等原因造成的路面凹坑,不仅影响了行车安全,还会加速路面的磨损和损坏。
5. 草坪病害高速公路路基上的草坪病害主要包括草坪病虫害、草坪老化、草坪杂草等。
草坪病害不仅影响路基的美观,还可能对路基的稳定性和排水性能造成影响。
二、路基病害养护要点1. 加强排水管理对于泛水问题,要加强排水管理,修复排水设施,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除,防止路面积水。
2. 加强路基加固对于路基沉降、面洼等问题,需要加强路基的加固,使用适当的材料加固路基,确保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及时修补裂缝和坑洼对于裂缝和坑洼问题,要及时进行修补,防止裂缝扩大,避免坑洼加剧。
4. 定期修剪草坪对于草坪病害,要定期修剪草坪,控制杂草生长,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保持草坪的健康状态。
5. 加强巡视和监测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路基病害的巡视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养护。
6. 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对路基病害的正确识别和有效处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公路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加强路面的施工质量、改善沥青与粗细集料间的粘结性、改良沥青混凝土集料的级配、提高沥青路面施工现场的压实度、完善沥青路面防排水系统,是防止沥青路面渗水的有效办法。
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原因及防治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渗水系数;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的防治措施引言沥青混合料是我国公路建设的主要材料之一,其有着不用刻槽,不用切割伸缩缝,铺筑以后很短时间就能通车、行车舒适等等很多优点,应用非常广泛。
但是在潮湿多雨地区,由于雨水充足以及沥青结合料与集料之间的黏结性不强、空隙率较大等等原因,使得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害普遍而又严重。
1渗水的原因1.1基层的原因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基层通常采用半刚性材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泥稳定碎石类基层。
该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好,水稳性好,板结性好,可以减少因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的诸多优点。
但由于添加了水泥这种胶结材料,自身的结构就受到水泥添加量的影响。
若水泥剂量使用增大,基层结构中的水泥产生较大的水化热在养护过程中的失水,就会产生相应的干缩或者温缩裂缝。
由于水稳类基层的板结性较强,在施工中混合料含水量大、水泥剂量高、混合料的级配不良、材料的含泥量过大等因素,都会导致基层结构产生裂缝,当裂缝宽度大于3mm 时,且在不作处理的条件下,裂缝就会反射到沥青路面结构中,此裂缝就会成为水渗入沥青面层的通道。
1.2原材料及级配影响原材料质量不稳定,会导致配合比级配变化,如石料的吸水率不一致,在配合比设计时所用石料的吸水率较低,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吸水率较大的石料,则由于石料对沥青的吸附量增大,会导致有效沥青用量的减小,在相同的油石比下,空隙率会增大,从而使渗水系数增大。
有时为了增加抗车辙能力而增加大粒径石料的用量,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空隙率增大,也会导致渗水系数增大。
1.3施工原因(1)路面的压实度不足,碾压不到位。
高速公路路基常见病害与养护要点高速公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承载着大量的交通运输任务。
而高速公路路基作为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其使用质量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由于高速公路的长时间使用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路基常会出现各种病害,对于这些病害的养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高速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及其养护要点。
一、高速公路路基常见病害1. 泛水泛水是指雨水在路基表面聚集形成积水的现象。
泛水通常是由于路面排水系统不畅或者排水结构不当所引起的。
泛水不仅会影响行车的安全,还会对路基造成破坏,加剧路基的老化和损坏。
2. 车辙车辙是指车辆行驶时在路基上形成的沉陷和痕迹,特别是在高速路口和拐弯处最为明显。
车辙的形成对路基沥青层和基层都会造成损坏,加速路面的老化。
3. 裂缝裂缝是指路基表面或路面上开裂的现象。
裂缝通常是由于温度变化、地基沉陷或者材料老化等因素引起的。
裂缝会导致路基表面的变形和破坏,加剧路面的损坏。
4. 坑洞坑洞是指路基表面或路面上出现的凹陷和坑洼的现象,通常是由于路基材料的沉陷和基层的变形所引起。
坑洞会影响行车的安全,造成车辆的颠簸,同时也会加剧路基的损坏。
5. 塌方塌方是指路基边坡或者路基基础发生坍塌和变形的现象。
塌方通常是由于路基基础土质松动、降雨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塌方会给路基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需要及时处理。
以上就是高速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这些病害都会直接影响着高速公路的使用和安全。
对于这些病害的养护工作至关重要。
二、高速公路路基养护要点1. 定期巡查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养护工作,定期巡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定期巡查,可以及时发现路基的病害,并且可以及时对病害进行处理,避免病害的扩大和加剧。
2. 畅通排水系统为了避免泛水等问题的发生,需要保证路基的排水系统畅通。
定期清理排水管道和沟渠,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除,避免在路基表面积水。
3. 加强基层养护和修补对于路基上的车辙、裂缝、坑洼等病害,需要进行及时的修补和养护。
关于高速路面上看似有水现象的解释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平直的公路上特别是高速路面上,看远处的沥青地面,就像水面一样,能看到对面汽车的倒影,可是等开近一点后看到的就是干的路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些人解释是由于夏天路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非常高,和上层空气之间形成了一个界面,可以像水面一样折射光线。
也有些人说这其实就是一种简单的海市蜃楼现象。
更有人通过在靠近热路面的一层空气里建立温度随高度作指数变化的模型,考虑空气折射率随气温的变化,对高速公路上的海市蜃楼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
其实以上解释都是把问题复杂化了,在平整的路面上看到像水面一样的反射并非只在夏天才有,冬天照样能看到,这就说明和夏天温度高没关系,更不是什么逆温层,它其实就是普通的镜面反射而已。
因为马路表面比较粗糙,最上面的突出点经过车轮摩擦会变的像镜面一样,近处看时,因为太分散,并没有看到整个镜面,而当从远处看时,当路面有一定的坡度时,无数微小的镜面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镜面,就可以反射过往的车辆,而当你的车靠近时,路面角度发生了变化,完整的镜面不复存在,就看不到反射的汽车倒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