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上市公司财务分析是如何提高的获利能力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9
财务报表分析⽅法及评价指标是什么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进⾏价格、分析、评价、和解释。
针对这些分析,主要有简要阅读法和⼀些评价指标。
下⾯,店铺⼩编为你具体解答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的获利⽔平。
计算公式: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净收⼊×100%产品销售净收⼊:指扣除销售折让、销售折扣和销售退回之后的销售净额。
总资产报酬率:⽤于衡量企业运⽤全部资产获利的能⼒。
计算公式为: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盈利能⼒资本收益率:是指企业运⽤投资者投⼊资本获得收益的能⼒。
计算公式: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100%-盈利能⼒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资者投⼊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保全性。
计算公式: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资本保值增值率=100%,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于100%,为资本增值。
资产负债率:⽤于衡量企业负债⽔平⾼低情况。
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债务偿还能⼒流动⽐率:衡量企业在某⼀时点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称短期偿债能⼒⽐率。
计算公式:流动⽐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速动⽐率:是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率,它是衡量企业在某⼀时点运⽤随时可变现资产偿付到期债务的能⼒。
速动⽐率是对流动⽐率的补充。
计算公式:速动⽐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变现能⼒应收帐款周转率:也称收帐⽐率,⽤于衡量企业应收帐款周转快慢。
计算公式: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净额/平均应收帐款余额×100%赊销净额=销售收⼊-现销收⼊-销售退回、折让、折扣。
由于企业赊销资料作为商业机密不对外公布,所以,应收帐款周转率⼀般⽤赊销和现销总额,即销售净收⼊。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末应收帐款余额)÷2-资产管理能⼒存货周转率:⽤于衡量企业在⼀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次数,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的效率的⼀种尺度。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分析-以重庆啤酒股份为例摘要:在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中,盈利能力是一个核心要素。
盈利水平越高,承受风险的能力就越强,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条件。
文章以重庆啤酒股份为例,选取并分析了一些盈利性的指标,比方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净资产一、引言盈利能力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是各部门生产经营效果的综合表现。
它既能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水平,获取现金流水平、降低本钱水平,又能反映资产的营运效益、获得报酬回避风险的水平及未来增长潜能。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报酬的上下、债权人债务的平安程度、经营者的业绩及公司的健康开展都与公司盈利能力密切相关,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成为各个利益相关者密切关注的内容。
因此,如何正确、公正地评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财务分析的重点内容,也是各个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财务决策的根本依据。
公司维持较好盈利能力水平是实现财务管理根本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和保证。
二、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指标1.生产经营业务盈利能力指标(1)销售毛利率: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是上市公司产品销售初始获利能力的表达。
(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反映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表示主营业务收入的收益水平唧。
(3)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
该指标越高越好.说明公司通过正常营业活动所带来的利润较高。
2.资产盈利能力指标(1)总资产报酬率:指企业利润总额加利息支出之和与资产平均总额的比率,它可用于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衡量个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指标,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获得能力越强,经营业绩越佳。
3.净资产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是净资产收益率。
它反映的是投入资本及其积累与报酬的关系.是评价公司资本经营效率的核心指标。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以及发展趋势对于不同时期的上市公司来说要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定基百分比趋势分析,多期比较分析以及结构百分比分析。
1.定基百分比趋势分析:首先需要做的就选取一个基期,首先基期的制定应该定位100,然后需要做是把其他的年度报表上的数字与基期数值进行一个详细的对比再去用指标将其表示出来,正是根据这些数据才得以编制出了定基百分比的财务报表,此方法可以清楚的分析出财务报表当中各个项目的变化趋势。
、2.多期比较分析法。
此方法是对公司连续几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从报表中分析出各项目的变化以及原因,从中可以看出公司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
过程中在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多方位的比对时,可以先进行一个百分率比较,当然也可以进行一个差额比较。
3.结构百分比分析法,这是一个较为常规化的财务报表,如果说将其换算并且编制成结构百分比报表的话,再去将不同年度之间的报表进行逐项的对比,查明某一个听定项目在不同年度百分比差额的分析法。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在公司分析当中财务报表分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含义是以企业的基本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的信息来源、以分析和综合为主要方法的认识企业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了解过去、评价现在以及预测未来,来帮助报表使用者改进决策。
财务报表分析对象是企业的各类基本活动。
财务报表分析便是从报表当中获得属于报表使用者分析目的的信息,了解企业活动的特点,评价企业业绩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当中第一步便是阅读财务报表,接下来便是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过程,由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和综合这些认识事物的步骤和方法构成。
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最基本的逻辑方法。
所以说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便是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的时候,主要的分析内容包括六方面:短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获利能力分析、投资报酬分析、现金流动分析。
介绍盈利能力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盈利能力指标是评估一个企业或个人获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盈利能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判断其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并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盈利能力指标,并分析其意义和应用。
一、毛利率1. 毛利率的计算方法和意义毛利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中剔除成本后所获得的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 100%毛利率可以衡量企业销售活动的盈利能力,反映了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定价策略是否合理。
较高的毛利率通常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
2. 如何提高毛利率提高毛利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企业可以通过降低采购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来降低销售成本。
另企业可以适时进行产品定价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决定产品价格,进而提高销售收入。
二、净利润率1. 净利润率的计算方法和意义净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它的计算公式如下:净利润率 = 净利润 / 销售收入× 100%净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企业在各种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净收益,包括除销售活动之外的其他收入和支出。
净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的经营效益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2. 如何提高净利润率提高净利润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
企业可以通过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来降低各项费用,以增加净利润。
另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新市场和增加销售量来增加销售收入,从而提升净利润率。
三、资产回报率1. 资产回报率的计算方法和意义资产回报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例关系,它的计算公式如下:资产回报率 = 净利润 / 资产总额× 100%资产回报率可以衡量企业利用资产创造价值和实现盈利的能力。
较高的资产回报率意味着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资产并获得更高的回报。
[财务分析][损益表]盈利能力指标分析盈利能力比率分析包括:1、销售毛利率。
(l)销售毛利率定义。
销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差,也简称为毛利率。
其计算公式为销售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 100%(2)销售毛利率分析。
销售毛利率,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产品或商品成本后,有多少钱可以用于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毛利率是企业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毛利率便不能盈利。
2、销售净利率。
(l)销售净利率定义。
销售净利率是指净利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销售净利率=(净利 / 销售收入) * 100%(2)销售净利率分析。
l)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从销售净利率的指标关系看,净利额与销售净利率成正比关系,而销售收入额与销售净利率成反比关系。
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润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2)销售利润率能够分解成为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可以作进一步分析。
3、资产收益率。
(l)资产收益率定义。
资产收益率是企业净利率与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 / 平均资产总额)* 100%平均资产总额 =(期初资产总额 + 期末资产总额)/ 2(2)资产收益率分析。
1)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与企业的资产相比较,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
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则相反。
2)企业的资产是由投资人投入或举债形成的。
收益的多少与企业资产的多少、资产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综合指标,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挖掘提高利润水平的潜力,可以用该项指标与本企业前期、与计划、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和本行业内先进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关于盈利能力财务指标分析的完善毕业论文题目:关于盈利能力财务指标分析的完善年级专业财务管理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五月摘要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是财务分析的核心,是所有者最为关注的,也是企业经营者和债权人必须关注的。
对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反映,要力求客观、全面、准确。
企业盈利能力财务指标分析的完善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企业盈利状况以及未来的盈利潜力做出的一种判断。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是财务分析的核心,是所有者最为关注的,也是企业经营者和债权人必须关注的。
对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反映,要力求客观、全面、准确。
盈利能力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首要标志,客观准确地对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是投资人、债权人、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同时也是企业管理者的要求。
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有关企业盈利能力评价的演进,在此基础上从理论方面重新对盈利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新的环境下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把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分为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两方面。
从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企业产品的顾客满意度、企业创新、以及企业对员工培训费用的投入来评价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综合以上分析因素重新构建了适应新环境的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最后,为了验证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本文列举了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实该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全面、科学、客观的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关键词】: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利润盈利质量非财务因素AbstractCompany profit ability analysis index is the core of the financial analysis, is the owner of the most attention, also is the enterprise operator and creditor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For the enterprise profit ability to reflect, to try to be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accurate.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business financial indexes analysis of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nterprise strategic target, the use of specific indicators and standards, to adopt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 to the enterprise profit condition and future earnings potential and make a judgement. Company profit ability analysis index is the core of the financial analysis, is the owner of the most attention, also is the enterprise operator and creditor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For theenterprise profit ability to reflect, to try to be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accurate. Profitability is the enterprise survival of the first sign, objective and accurate to evaluate the profitability of enterprises, investors, creditors, and other stakeholder requirements,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is paper firstly studi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 profit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connotation, has analyzed the new environment affect the profitability of the business factors, influence company profit ability factors are divided into financial factors and non financial factor two aspects. From the enterprise the market share of products, enterprise products, enterprise innovati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enterprise staff training cost inputs to the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s ' future profitabilit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factors structure to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the enterprise profit cap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inally, in order to verify that the index system is practicality, this paper listed the related case analysis, fuzzy mathematics evaluation method, the index system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target system can be more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s profit ability.【key words】Evaluate the profitability of enterprisesprofitprofit quality non financial factors绪论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背景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的评价指标有哪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则其给予股东的回报越高,企业价值越大。
1、核心指标1)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总额又称资本收益率,反映资本金的盈利能力2)销售净利润(营业净利润)=净利润/销售收入反映每1元收入实现多少净利润3)营业利税率=(利润总额+销售税金)/营业收入反映每1元营业收入实现多少利税4)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考察企业成本费用与利润的关系,说明1元成本实现多少利润5)资产报酬(收益)率(生产率比率)=(净收益+利息费用+所得税)/资产平均总额考察企业运用全部资本的收益率,衡量资产运用效率的高低6)边际利润率(临界收益率)=1-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考察边际利润变动对销售利润的影响程度7)流动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考察流动资产占用与利润的关系8)固定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平均余额考察固定资产占用与利润的关系9)净收益与销售额比率=(净收益+利息费用)/销售收入反映每一单元获得的收益额,说明企业获利能力10)所有者权益与销售额比率=所有者收益/销售收入观察每一单元销售的资本实力11)费用水平变动速度=(报告期费用水平-基期费用水平)/基期费用水平考察企业费用水平变动趋势12)销售成本、费用率=成本费用总额/销售收入考察每1元销售收入耗费成本、费用多少13)权益系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1-负债比率) 考察资产总额是所有者权益的几倍14)权益报酬(收益)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是美国杜邦系统财务指标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综合性的收益性指标。
考察投资取得的报酬2、股份公司指标1)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净收益-优先股股利)/平均普通股权益衡量普通股的获利能力2)普通股每股收益额=(净收益-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反映普通股每股所获盈利额3)股票价格与收益比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额反映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衡量市价的合理性4)每股股利=已分配普通股利总额/普通股股数反映普通股每股获利数5)股利分派率=每股现金股利/每股收益额考察企业分派的股利占每股净收益的比例6)证券收益率=利息(股息)+证券面值期末价格与期初价格之差/证券期初价格(证券持有期收益率)反映投资者从证券投资中获利的收益7)股利与股票价格利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反映每股现在价的获利能力8)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反映所有者权益在总资产中的比重,衡量所有者权益的保障程度9)收益与利息保障倍数(利息收益倍数)=营业利润/利息费用反映利润对应付利息的保障程度10)收益对优先股=净收益+利息费用+所得税用作优先股分析11)每股现金流量=(净收益+折旧)/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反映每一普通股股本提供现金流量的情况12)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利润额衡量普通股股利支付的程度13)普通股本每股账面价值=普通股权益/普通股本发行在外股数在兼并破产情况下衡量企业股东权益情况。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的几个重要指标上市公司是指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流通的股份制企业。
由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对公司股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有一些特殊指标,主要包括:每股收益、每股股利、每股净资产、市盈率和市净率。
下面一一加以详细分析。
1.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综合反映上市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判断和评价管理部门的经营业绩。
每股收益所涵盖的信息,有助于对公司未来的股利政策和股价走势做出预测,从而做出"买一卖一持有"的决策。
因此,每股收益具有预测价值和决策有用性。
人们一般视其为公司能否成功地达到其利润目标的计量标志,也可以认为它是一家公司管理效率、盈利能力和股利分配来源的显示器。
对股东说来,利润是一个综合性的盈利概念,它反映了由债权人、优先股和普通股股东投入资源所形成的公司资产上的投资收益。
然而,债权人和除普通股以外的投资者在这块盈利中可以享有的部分只能是一笔固定的金额。
根据他们与公司的契约关系,公司债券与优先股股票通常都规定了利息率和股利率,而这些固定的投资收益正是投资这些有价证券的投资者所期望得到的。
但是,就普通股而言,剩余权益往往意味着盈利下降时,普通股首先会遭受损失,而当盈利上升时,则只能获得剩余收益。
因此,如果债权人和优先股的投资收益首先能够确定的话,每股收益便能比较恰当地说明收益的增长或减少。
因此该指标实际上是一种对普通股收益的描述,我们应当对所有优先证券如公司债券和优先股股票等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在公司的盈利中加以扣除,以便得到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投资收益。
其中,债券持有者的利息早就作为一项费用在确定利润时扣除,所以,接着需要调整的是,将属于优先股的股利从税后利润中减去,以便确定属于普通股股东的盈余部分。
由此,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在分析每股收益指标时,应注意公司利用回购库存股的方式减少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使每股收益简单增加。
财务分析在股票市场中,股票发行企业的经营状况是决定其股价的长期的、重要的因素。
而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则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出来,因此,分析和研究财务统计报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基本分析的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进行股票投资的投资者在研究如何衡量股价以前,应先会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股票投资的财务分析,就是投资者通过对股份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解释,来了解该公司的财务情况、经营效果,进而了解财务报告中各项的变动对股票价格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最终作出投资某一股票是否有利和安全的准确判断。
因此,一般认为,财务分析是基本分析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分析方法很多,在下面我们将向您介绍各种分析方法。
140内 容 财务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表,你需要分析的财务内容依据: 资产负债表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现金流量表 资产减值明细表 股东权益增减变动 应缴增值税明细表 分部报表 目 的 分析财务报表主要的目的是分析公司的收益性、安全性、成长性和周转性四个方面的内容。
结合这三种表投资者应分析主要内容是: 1.公司的获利能力。
公司利润的高低、利润额的增长速度是其有无活141力、管理效能优劣的标志。
作为投资者,购买股票时,当然首先是考虑选择利润丰厚的公司进行投资。
所以,分析财务报表,先要着重分析公司当期投入资本的收益性。
2.公司的偿还能力。
目的在于确保投资的安全。
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其短期偿债能力,看其有无能力偿还到期债务,这一点须从分析、检查公司资金流动状况来下判断;二是分析其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
这一点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中不同权益项目之间的关系、权益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权益与资产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检测的。
3.公司扩展经营的能力。
即进行成长性分析,这是投资者选购股票进行长期投资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4.公司的经营效率。
主要是分析财务报表中各项资金周转速度的快慢,以检测股票发行公司各项资金的利用效果和经营142效率。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中获利能力指标是如何提高的[摘要] 不管是从2007年半年报来看,还是从年报来看,上市公司盈利均大幅提升,而考虑到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提升的背后是有相应的制度背景的,这篇文章从新会计准则的角度来分析上市公司获利能力指标提升背后的原因。
[关键词] 获利能力指标提高新会计准则一、企业盈利能力及其财务经济分析概述企业财务经济分析将传统的经济活动分析与基于财务报表的财务分析相结合,合理地整合了二者的优点,它是以经济核算信息为起点,以财务资金分析和财务能力分析为中心,并运用专门方法和指标体系评价生产经营过程诸要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借以考核企业过去业绩,评估目前财务状况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盈利能力即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
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回避风险等能力的综合体现。
企业的净利是股东获取股利的直接来源。
净利的增长同时也能引起股价上涨从而使股东获取资本收益。
净利的多少对于长期债权人而言也极为重要,它是其债权回收的最后保障。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企业的盈利水平是其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盈利的多少也直接影响着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
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分析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为基础,通过表内各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构建一套指标体系,然后对指标值进行计算,结合该指标值的企业历史最好水平、行业平均水平等标准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并指出企业努力的目标。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
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生产经营业务获利能力分析。
该指标反映每实现百元销售额所取得的利润有多少。
它主要通过销售利润率(即利润总额/销售收入净额)指标反映。
根据反映层次要求的不同,还可计算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指标。
计算时分母不变,依次将分子换成销售毛利额、营业利润额。
该指标是衡量资产报酬率、资本回报率的基础。
二是资产获利能力分析。
这种分析在于衡量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益,从总体上反映投资效果,该指标只有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公司的发展才算处于有利地位。
这一分析所采用的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该指标是从企业所得与所占角度进行分析。
销售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成本及费用。
这一指标是从所得与所费角度进行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年末净资产或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
三是所有者投资获利能力分析。
由于债务融资的存在,资产报酬率高并不意味着所有者投资收益高,只有所有者投资收益高才能吸引投资者继续投资或追加投资。
该分析主要通过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市盈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市价)进行。
通过这三方面分析得到的关于企业获利能力水平的信息,能为现有及潜在的广大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主体提供重要的信息决策支持。
二、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导致获利能力提高的具体准则我们知道以上公式中若想比值有所提高,或者提高分子,或者减小分母。
这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升获利能力指标的数值提供了渠道。
但会计收益由于各种计价方法、确认手段的不同,存在报表收益与实际收益的一定程度的差异。
而新会计准则出台在很多地方都有变更,这些变更无一例外的提高了会计收益的质量,也即提高了分子值的水平,以下是本文的具体分析和说明。
1.《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四条: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也即取消了原先采用的存货准则中的“后进先出”法。
现实情况是:原材料价格一路升高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显然缩小了公司的利润率,而用“先进先出”法,则扩大了公司的利润率。
“先进先出”法更侧重于反映公司长期的经营情况,当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对下游产业的上市公司是有利的。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股权投资有四类:前三类分别是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第四类是除前三类以外、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股权投资。
原准则规定,上市公司的证券类投资如市价比成本低,必须计提减值准备,但如市价比成本价高,而公司并没有抛出实现收益,账面盈利并不能计入当期业绩,但新股权投资准则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新规定使得证券投资的账面盈利也能成为净利润。
具体说是:在上述四种情形以外的股权投资,则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
实际上,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这三类股权投资,新、旧准则下的核算并无实质性区别。
例如,丽珠集团是健康元的子公司,健康元对丽珠集团合并报表,丽珠集团股价变动并不会对健康元的净利润和净资产带来任何影响。
长江电力持有2.3亿股广州控股,由于长江电力将广州控股视作联营企业,对该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广州控股的股价变动也不会对长江电力的业绩和净资产带来任何影响。
只有在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情况下,交叉持股的市值变动才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或净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因此,划分为该类金融资产后,交叉持股的市值变动影响净利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其市值变动影响净资产。
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根据前者第九、十、十一条的规定及后者第十九条规定,会计报表中须单列“投资性房产”项目,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继处理可以采用成本模式或者公允价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为主导。
如果上市公司一旦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早些年购入的投资性房产,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
尽管对于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准则采取了极为审慎的态度,但可以相信随着相应要素市场的发展,本准则必将带来该类企业利润的实质回归。
4.《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按照其第十五条、第十九条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原先估计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
即:新准则不仅可以改变折旧方法,还可以改变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寿命(审慎地)。
在每年年度终了,企业只要找到证据,就可根据需要证明其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与原估计有差异,就可以调整相关内容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而且,新准则规定公司调整采用未来适用法,不用追溯调整。
如此方便的条件为某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升获利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可能。
5.《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按照其第八条、第九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予以费用化,与原准则相同,但在进入开发阶段后,开发过程中的费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进行资本化。
尽管新准则对公司的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定义作了区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这二者很难界定,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一定调整,划出研发支出费用化与资本化的分界点,进行盈余管理,实现上市公司绩效的改善。
同时第十七条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但由于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摊销不再局限于直线法,摊销年限也不再固定,上市公司有可能通过改变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或摊销方法来进一步进行盈余管理。
此外,新准则规定对无形资产不再进行摊销,而是进行减值测试,这些都有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对利润具有了可操控性。
6.《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对于第一个条件,那些想以此为契机进行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上市公司,必会想方设法让关联方的非货币交换具有商业实质,而对商业实质的划定界限模糊,更难监管,第一条件的成立就有很大可能。
对于第二条件,由于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使得公允价值的真实与否成为关键。
在我国,“公允价值”的成熟操作环境尚未完全形成,资产评估机构评出的“公允价格”往往并不公允,这使得上市公司为了盈余管理的需要,有可能买通评估机构,得出有利于自己的价格。
7.《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九条规定“以现金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债权人已对债权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被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这项规定,将为上市公司通过债务重组调节利润打开方便之门,使那些无力偿还债务的上市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豁免或部分减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到当期利润中,使得公司的账面业绩发生变化,而且,愈是那些亏损较重、负债较多的公司,其调节利润的空间就愈大。
据有关机构测算,因为这一规定,仅2006年上市公司就已增加收益近百亿元。
8.《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成本;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很显然,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扩大了,资本化的借款范围也由专门借款扩至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
上市公司有可能利用此规定,将一些存货的利息支出及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计入资产范围,进而扩大费用资本化,调高公司利润。
而我们知道这一策略是相当好实现的。
9.《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按照其第六条、第十二条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按历史成本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也就是说,分别采取“权益法”和“购买法”两种会计处理。
但是由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能增加合并新主体的会计利润和未分配利润,所以想进行盈余管理的上市公司就有可能通过资本运作,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象置于同一控制下,轻而易举的实现获利能力的提升。
应该肯定的是,新会计准较原准则相比在制度上为收益的真实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无法否认的是新会计准则仍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相当的余地。
上市公司在核算会计收益时,必然会认真研究新会计准则,并相应地应用到日常的账务处理中,进而实现利润的提升,表现为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时,获利能力指标的提高,对此我们应更加客观的看待和深入分析以揭示企业真实地会计收益。
三、小结以上分析主要是基于投入资本或资源的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也涉及部分基于普通股份或股价的盈利能力分析,但尚无法具体说明基于销售基础的盈利能力指标是如何提高的,对此的研究还在继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