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习题(1)
- 格式:doc
- 大小:128.00 KB
- 文档页数:21
地图学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地图上标注的经度线是指什么方向的线?A. 东西方向B. 南北方向C. 东北方向D. 东南方向2. 地图上标注的纬度线是指什么方向的线?A. 东西方向B. 南北方向C. 东北方向D. 东南方向3. 如果地图比例尺为1:50,000,实际地面上1厘米代表多少米?A. 5千米B. 50米C. 500米D. 5米4. 在地图上,标注的蓝色区域通常代表什么?A. 山脉B. 河流C. 森林D. 湖泊5. 俯瞰地球,哪个方向在地图上通常被表示为向上方?A. 北方B. 东方C. 西方D. 南方二、判断题6. 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7. 经度线是用来表示地球南北方向的虚构线。
()8. 东经和西经是根据本初子午线的东西位置来确定的。
()9. 地图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之间的比值。
()10. 等高线是展示地形地势高低的线条,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三、简答题11. 请简要说明为什么地球上会存在四季变化的原因。
12. 请简述经度线和纬度线在地图上的作用和区别。
13. 什么是地图投影?它的作用是什么?14. 请简要介绍地图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及其作用。
15. 解释什么是地图的比例尺?为什么比例尺对地图的制图和使用都很重要?四、综合题根据以下给出的地图坐标和特征,绘制具体的地图:A. 经纬度坐标:30°N, 100°EB. 河流:标注一条蓝色河流C. 山脉:标注一座山脉D. 森林:标注一片绿色森林E. 湖泊:标注一个蓝色湖泊以上为地图学期末考试试题,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认真作答。
祝各位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基础练习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读“地球基本数据”图,完成下面1-2题。
1.地球是一个()A.半径为6371千米的正球体B.周长为4万千米的正球体C.两极稍鼓,赤道略瘦的不规则球体D.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从地球仪上看,赤道是()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B.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过南北两极点的线圈读经纬网图(下图),完成下面3-4题。
3.丁地的经纬度是()A.(23.5°N,65°E)B.(23.5°S,65°E)C.(23.5°N,65°W)D.(23.5°S,65°W)4.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东半球B.乙地位于丁地的西南方C.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D.三条纬线中丁地所在纬线最短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材料自制地球仪并演示地球的运动状况。
下图为兴趣小组演示地球运动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5-6题。
5.该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方向,正确的一组是()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在图示位置,拨动自制的地球仪可以演示()A.四季更迭B.五带形成C.昼夜交替D.昼长变化“格物致知,叩问苍穹”。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开启中国太空探索新征程。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7-9题。
7.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公转位置处于图中()A.a段B.b段C.c段D.d段8.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法国首都巴黎(中时区)的区时是()A.5月30日17时31分B.5月30日1时31分C.5月30日2时31分D.5月31日3时31分9.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宜昌市昼夜长短情况是()A.昼夜平分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出现极昼北京某中学组织学生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地图学试题(A)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由A、B点的高程H A=100米、H B=200米,求高差h AB=( )米。
A.+100B.-100C.+200D.+3002、下列图件中符合“地图”定义的是:( )A、素描图B、风景照片C、卫星影像D、旅游图3、地图的类型按照地图的图型分类可分为()A地形图与地理图B地理图与专题地图C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D实地图与虚地图4、墨卡托投影的变形性质为()A、等角投影B、等积投影C、等距投影D、任意投影5、我国地形图的分幅编号中,常用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分带类型是:()A 6°分带B 2°分带C 1.5°分带D 6°和2°分带6、下列有关伪圆柱投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线为直线B、纬线是直线C、多指正轴圆柱投影D、桑逊、古德投影均为伪圆柱投影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编号J51E001001图幅的比例尺是()A、1/10,00,000B、1/50,000C、1/250,000D、1/100,0008、点状符号在数量对比上最常采用的几何符号是()A、三角形B、正方形C、圆形D、六边形9、在进行干旱区地图概括时,一般全部保留河流、水井、泉等,是因为:( )A、地图的用途和主题B、地图比例尺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D、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10、根据地图符号面积载负量确定符号选取数量的方法为:( )A、图解计算法B、等比数列法C、区域指标法D、回归分析法11、某地种植业总播种面积中小麦占40%、水稻占30%、大豆占20%、薯类占10%,确定为小麦区是采用:( )A、定名量表B、顺序量表C、间距量表D、比率量表12、点状符号不能表示的地理数据有:( )A、某城市产业结构B、某地区地形特征C、人口分布状况D、独立地物13、我国编制世界地图常使用的地图投影是:( )A 圆锥投影B 圆柱投影C 多圆锥投影D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14、在一幅土地利用类型图上,体现的是土地的:( )A、定量信息特征B、等级特征C、数量特征D、定性信息特征15、编制两极地区的地图,一般使用的投影方法是:()A 横轴方位投影B 斜轴方位投影C 正轴方位投影D 正轴圆锥投影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地图的构成要素有:、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017地图制图试题:单选题1 “; ;"2017年注册测绘师各省报名时间汇总注册测绘师考试案例分析教材重要章节知识点汇总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综合能力》教材重要章节知识点汇总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教材重要章节知识点汇总一、单项选择题1、地图以其特有的数字基础、地图语言、抽象概括法则表现地球或其他星球自然表面的时空现象,主要特性不包括( ).A 可量测性B 一览性C 多样性D 直观性【答案】:C2、大于等于1:( )万的地图属于大比例尺地图.A 2.5B 5C 10D 25【答案】:C3、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地图的内容的三要素( ).A数学要素 B 地理要素 C 辅助要素 D 说明要素【答案】:D4、在设计地图投影时,中纬度地带沿东西伸展区域,宜采用( )投影.A 正轴圆锥投影B 正轴方位投影C 横轴圆柱投影D 正轴圆柱投影【答案】:A5、正轴方位投影适宜用于两级地区,其投影钟的等变形线时( ).A 曲线B 直线C 同心圆D 同心圆弧【答案】:C6、若要制作一幅全国政区图,常选用( )投影.A 等角B 等面积C 等距D 任意【答案】:B7、下列关于正轴双标准纬线圆锥投影变形描述正确的是( ).A.离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双标准纬线之间为正向变形,双标准纬线以外为负向变形B.离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双标准纬线之间为负向变形,双标准纬线以外为正向变形C.离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双标准纬线之间为正向变形,双标准纬线以外也为正向变形D.离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双标准纬线之间为负向变形,双标准纬线以外也为负向变形【答案】:B8、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使用的高斯一克吕格投影是指( ).A.等角横割圆柱投影B.等角横割椭圆柱投影C.等角横切圆柱投影D.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答案】:D9、制作航海图,通常选用( ).A.高斯,克吕格投影B.墨卡托投影C.等距投影D.任意投影B.【答案】:B10、下列哪种地形图不用绘出三北方向( ).A.1:1万B.1:2.5万 c.1:5万 D.1:10万【答案】:A2017测绘师考试测绘案例分析试题:教材第二章测试题12017年注册测绘师摄影测量试题:案例分析题12017注册测绘师案例分析章节知识点模拟题3免费获取:考试资讯短信提醒/ /手机题库免费下载:2017年注册测绘师各省报名时间汇总2017年注册测绘师考试在线模考备考指导:如何高效通过2017测绘师考试。
《地图学》试题集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地图学概论作业题作业题(一)一、判断题1、与过去的只注重地图制作而忽视地图的使用不同,在当今社会,地图的使用与地图的制作并重。
(对)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地图的制作工艺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全自动化地图制图。
(错)3、等角航线在球面上表现为除经纬线外,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对)4、在地图上只要经纬线处处是垂直的,则可以断定为等角投影。
(对)5、在对地图定向时,是将指北针的北方与地图的X轴方向一致。
(错)6、注记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7、在专题地图制作中,地图符号一般是按照国家统一的符号标准来设计的。
(错)8、夸张是为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对)9、等积投影的标志是Vp=0(或 a=b,m=n)。
(错)10、地图上的水系都适用蓝色实线来表示,并以线粗细来表示水系的宽窄。
(错)二、填空题1、地图与一般的图片照片最大的差别在于地图的______使地图具有______。
数学基础可测量性2、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图边要素)3、一般情况下,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引入邻近的______参数和______参数来确定某点的位置。
水平控制网高程控制网4、在1:10万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上,测量某地物长度4.5cm,该地物实际长度为___4500___m。
5、方位投影等变形线为______,这种投影适合制作区域轮廓大致为______的地图;圆锥投影等变形线为______,该投影适合编制处于______地区沿______地域的地图;正轴切圆柱投影等变形线为______,该投影适合制作______附近沿______延伸的地图。
圆或者点大致圆形区域圆弧中高纬度东西向直线(赤道所在线)赤道东西向7、判断地图投影类型主要是通过确定投影的______和投影的______ 来实现。
投影系统类型(经纬网形状)变形性质8、在地图概括中,居民点数量的确定用______,线状地物数量的确定用______。
地图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共20分,每小题2分 )1.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A.等积投影B.等角投影C.任意投影D.方位投影2.我国绘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的地图投影是:()A.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B.方位投影C.彭纳投影D.墨卡托投影3.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4.我国1:500000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A.方位投影B.圆锥投影C.高斯--克吕格投影D.墨卡托投影5.在1:50000地形图上,一林地面积为10厘米,则该林地在1:100000地形图上的面积为:()A.4厘米B.5厘米C.1.5厘米D.2.5厘米6.在地理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等高距一般采用:()A.等等高距B.变等高距C.较大等高距D.较小等高距7.有一高速公路宽120米,若在1:10000地理图上用符号表示,应采用:()A.依比例符号B.不依比例符号C.半依比例符号D.象征符号8.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B.便于分割图纸C.分幅编号的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9.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A.小比例尺地图B.大比例尺地图C.平面图D.地球仪10.有一幅1:500000的地形图,其所在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17°,该图幅东内图廓线的经度也为117°,则该图幅变形较小的区域是:()A.地图的东部B.地图的西南部C.地图的西部D.地图的西北部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地图是一种形象--符号模型。
()2.等角航线在球面上表现为除经纬线外,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3.在任何地图上都存在长度变形。
()4.直线比例尺主要绘制在大比例尺地图上。
()5.如果制图区域呈现南北、东西差别不大的圆形区域,则应选择圆锥投影。
2、地图专题训练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点位于 B 点的___________方向, B 点海拔高度为_______米。
(2)山峰的海拔至少_________米。
2、在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中,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颜色,中间有一片绿颜色,据此我们可 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B.高原C.盆地D.丘陵3、 在比例尺为 1 ∶ 1 000 000 的地图上,两地图上距离为 2 厘米,实地距离( )A.2 千米B.20 千米C.200 千米D.0.2 千米4、读图 1.26,完成下列问题。
图 1.26(1)三个村当中,海拔最高的是 。
(2)王村与大月山的相对高度是米 。
(3)甲、乙两地相比,坡度较陡的是点 ,判断的依据。
5、下列比例尺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1: 1000B.1: 10000C. 0____1 千米D.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10 千米6、若下列四幅地图图幅面积相同,那么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亚洲地图B.中国地图C.湖北省地图D.利川市地图7、小强与爷爷一起去郊游,爷爷提出要登山望远。
小强查看了旅游图,发现有两条路可能 上能下山。
如图为小山的等高线图,你认为小强的下列哪种想法或做法比较合理( )A 、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 C —AB 、为了让爷爷上山不会太累,应选择从 B —AC 、为了尽快到达山顶,应选择从 B —AD 、为了既快速又省力,应选择从 C —A8、地图的种类很多:如地形图、旅游图、交通图、人口图、世界地图等,阅读下面三个情 境,分析这三位同学分别需要选择什么类型的地图。
( )是①班队准备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设计越野路线。
②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小强想找一找伊拉克位置。
③小明想去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离他家很远,他得想一想怎样乘车。
A、交通图、世界地图、地形图B、地形图、交通图、人口图C、水文图、人口图、交通图D、地形图、世界地图、交通图9、读右图“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内容(7 分):(1)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山峰鞍部陡崖(2)C、D 中位于山谷的是.坡度较缓的是(3)选择上山最省力的地点是,选择攀岩的最佳地点是。
章节测试题【答题】图中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河流a的流向大致是自______向______。
【答案】东西【分析】本题是对河流流向的知识考查。
【解答】在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椐经纬线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读图可判断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河流a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向西。
【答题】中国首都北京位于澳大利亚首都的______方向。
【答案】西北【分析】本题考查地理方位。
【解答】中国首都北京的经纬度位置是40°N,116°E;读图可判断北京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西北方向。
【答题】在1:150 000 000的世界政区图上量得中国首都北京到澳大利亚首都的直线距离为6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千米。
【答案】9000【分析】本题是对比例尺的知识考查。
【解答】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6厘米÷=900000000=9000千米。
1.【综合题文】读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答题】请写出以下地形部位名称对应图中的文字标注:陡崖______、山谷______、鞍部______、山脊______、山顶______。
【答案】甲丙乙戊丁【分析】本题考查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解答】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甲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乙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丁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
【答题】A点海拔是 ______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米,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______—______米。
【答案】150 150 900 1050【分析】本题考查应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解答】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点海拔是150米,B点海拔是30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50米;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150米。
【答题】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你的判断理由是什么?【答案】BC,BC等高线较AC密集,表示坡陡。
地图学基础第一章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填空:1、地图的基本特征:遵循特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地理信息的载体。
2、地图和文字一样有着4000多年的历史。
3、地图至少有四方面的功能:地图信息的载负功能、地图信息的传递功能、地图的模拟功能、地图的认知功能。
4、地图能够存贮数量巨大的地理信息,以表达它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变化,以及各现象间的相互联系。
空间结构指地理信息的空间分布规律,包括它的数量、质量特性;时间序列变化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变化,也即制图对象的历史进程、现代发展和未来趋势。
5、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
6、经过分类、简化、夸张和符号化,从地理信息形成地图信息的过程,称为地图概括。
7、地图信息由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组成。
直接信息是地图上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的地理信息,如水系、居民点等;间接信息是经过解译、分析而获得的有关现象或实体规律的信息,如通过对等高线的量测而获得有关坡度、切割密度的数据和图形。
8、地图按图型划分为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9、虚地图是指存在于人脑中或以数字形式记录存储在电脑中的地图。
前者例如心像地图,后者如数字地图。
10、实地图是地理信息可视化了的地图。
例如纸质地图、屏幕地图、地球仪等。
11、地图是伴随着文字出现的,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产生的。
古尼罗河、黄河流域的农田水利和城郭的发展带动了天文测量、平面测量和地图制作技术。
古希腊手工业作坊比较发达,地中海贸易和战争使测绘用于航海成为当时的迫切任务,他们着重于测量经纬度、研究地图投影、编绘航行地图,因而将地图测绘建立在天文——大地测量的基础上。
12、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提出大地是圆球的观念,埃拉托色尼估算出地球的一段经线弧长,以此推算出地球的大小。
托勒密是西方重要的天文学家、地图学家,他的名著是《地理学指南》。
13、1978年河北省平山县出土了一块公元前310年以前铜版的“兆域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平面图实物。
深圳市红岭中学高二基础地理地图知识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读左下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A.A点 B.B点 C.C点 D.D点读右上图,回答第2-3题。
2.从A到B再到C,方向是:A.一直向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C.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3.9月23日,某摄影爱好者在日落前1小时到达P点拍摄落日景观,此时北京时间约是A. 19:00B. 18:00C. 19:20D. 18:204.四幅图幅相同的我国省(市、区)政区图,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A. 青海省图B. 四川省图C. 台湾省图D.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5.下图是等高线地形图上过P点的两幅地形剖面图,两剖面线垂直相交于P点,则P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A. 山峰B. 鞍部C. 盆地D. 山谷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
读图完成6~9题。
6.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是:A.①为山脊B.②为鞍部C.③为陡崖 D.④为山谷7.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A.40m B.45m C.55m D.65m8.P、Q两地的相对高度:A.不少于10m B.不超过10mC.可能为5m D.不可能为15m9.图中观赏陡崖的最佳位置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10.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离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A读右图,判断11-12题11.图中所示的地形,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一地区A. 青藏高原B. 云贵高原C. 四川盆地D. 黄土高原12.图中所示的地形,其成因是A. 风力侵蚀作用B. 溶蚀作用C. 风化作用D. 流水侵蚀作用读下图,完成13~14题。
13.图示地区其地形地势具有的特征是( )A.山河相间 B.中部高、四周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地势低平、河网稠密14.与图示地形特征较吻合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D.横断山区读等高线地形图(图甲)和地形剖面图(图乙),回答15~18题。
地图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世界最大的洲之一是()。
A.非洲
B.欧洲
C.亚洲
D.南美洲
2. 地球上最长的河流是()。
A.尼罗河
B.长江
C.亚马逊河
D.密西西比河
3. 下列国家中,没有海岸线的是()。
A.南非
B.俄罗斯
C.澳大利亚
D.日本
4. 下列国家中,拥有最多岛屿的是()。
A.印度
B.菲律宾
C.印尼
D.斐济
5. 经过地图学学习,你知道地球上有多少个大洲()。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二、判断题
6.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单向的。
()
7.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地图上所显示的实际距离与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
8. 地图上的等高线表示地形的高低和地势的起伏。
()
9. 地理信息系统是将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技与地图学相结合的产物。
()
10. 地图是研究地球及其表层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
三、简答题
11. 请简要说明地图学的相关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12. 你所了解的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什么?请简要介绍它的位置及特点。
13. 什么是经纬度?为什么经纬度是地球上重要的坐标系?
14. 请简要描述地图中的等高线是如何表示地形起伏的。
15. 简述地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领域。
答题注意:请根据题意逐题回答,简明扼要,清晰表达,切忌跑题或罗嗦。
祝考试顺利!。
第1章 地图与地图制图学习题和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x)2.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3.地图的内容由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和辅助要素构成。
(√)4.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坐标网、控制点、比例尺和定向等内容。
(√)5.地理要素包括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环境要素。
(√)6.自然要素包括地质、地球物理、地势、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等。
(√)7.社会经济要素包括行政、人口、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等。
(√)8.环境要素指人类生活的环境状况。
包括污染与保护、自然灾害、自然保护、疾病与医疗等。
(√) 9.图外要素包括图名、图号、接图表、图廓、分度带、图例、比例尺、坡度尺、附图、资料、成图说明等。
(√)10.大比例尺地图是指1:10万以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图。
(√)11.小比例尺地图是指1:100万以及比例尺更小的地图。
(√)12.地图按照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三、问答题1.什么是地图?它具有哪些基本功能?答: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球)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通过概括和取舍用符号缩绘在平面上的图形。
且按每一具体地图的用途不同有选择和有说明的显示出若干现象的地理分布和相互联系。
地图的基本功能:(1)地图具有适应于人的图形感受功能。
地图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的大脑可以保存周围地理环境的清晰和深刻的印象,可以将这种印象描述给别人,使其在头脑中也建立一个多少有些相似的环境图象,也可以用某种方式再现这种印象。
(2)地图具有空间信息载体和积累器的功能。
地图具有传递知识的功能早已被人们认识。
信息的概念一经形成,就引起了地图学家的重视,开始用之于地图学表示法的研究。
章节测试题1.【答题】科考队在新疆考察时,一群骆驼悠闲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身后扬起一片沙土。
下列哪种图例最能表示他们当时看到的地理景观?()A. B.C. D.【答案】A【分析】本题是对地图的地理景观知识考查。
【解答】读图可知,A是沙漠,B是长城,C是运河;D是公路;科考队在新疆考察时,一群骆驼悠闲地从他们身边走过,身后扬起一片沙土,他们当时看到的地理景观是沙漠;所以答案选A。
2.【答题】当驾驶员不认识路时,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可以省时省力,准确到达目的地。
车载导航地图属于()A.地形图B.农业图C.交通图D.政区图【答案】C【分析】本题是对地图的知识考查。
【解答】地图是人们学习地理的有重要工具之一,地图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其中我们通常使用的车载导航属于交通地图,选C。
3.【答题】北京与张家口将联合主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
某同学想了解北京与张家口在哪里,应查阅()A.中国政区图B.中国城市导游图C.中国气候图D.世界政治地图【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地图的合理选择。
【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北京与张家口将联合主办2022年第24届冬奥会。
某同学想了解北京与张家口在哪里,应查阅中国政区图,故答案选A。
4.【答题】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A. B.C. D.【答案】A【分析】该题考查常用图例。
【解答】根据常用图例可知,A表示铁路,B表示国界,C表示洲界,D表示公路。
根据题意选A。
5.【答题】当你在我国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该城市的地图B.世界地图C.中国地图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该城市的地图【答案】D【分析】本题是对地图的知识考查。
【解答】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功能,当你在我国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比例尺尽可能大的该城市地图,这样更详细的了解地图。
6.【答题】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A.1:1000000B.1:200000C.1:5000D.1:10000000【答案】D【分析】该题考查比例尺大小比较。
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章地球习题及答案练习题一、填充题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北半球稍微细长一点,南半球稍微短粗一点的不规则的扁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长约_________公里,极半径长约_________公里,平均半径长约_________公里;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__公里,表面积约为_________平方公里。
2、地球自转时所围绕的_________叫地轴,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_________,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叫_________,另一端叫_________。
北极是地球上的最_________点,站在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_________;南极是地球上的最_________点,站在南极点上,四面八方都是_________。
3、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_________线,又叫_________线。
所有的经线的两端都汇集在_________,经线指示_________方向;所有的经线长度都_________;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形成一个_________,都能把地球平分成_________。
4、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_________经线,又叫_________线。
习惯上,人们根据西经_________和东经_________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西经21°位于_________半球,东经161°位于_________半球,180°经线位于_________半球。
5、在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叫_________;所有的纬线都相互_________并与经线_________相交;纬线指示_________方向;纬线都自成_________;纬线的长度_________,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是_________。
6、低纬度是_________,中纬度是_________,高纬度是_________。
第一章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5.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7.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8.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9.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2.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13.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14.南京紫金山最高点对连云港云台山最高点的高差为正。
15.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二、名词解释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直线定向3.真子午线4.磁子午线5.磁偏角6.子午线收敛角7.磁坐偏角8.方位角9.象限角10.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11.三北方向12.1956年黄海高程系三、问答题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3.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四、计算题1.已知某地的磁偏角为-5°15′,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134°10′,试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
2.已知某地的R=59°20′SE,α=?3.已知某目标方向线OA的真象限角为24°SW,OA的磁方位角为206°30′,求其真方位角和磁偏角各为多少?并分别画出草图。
4.已知某点的真象限角为13°SW,子午线收敛角为2°,求其坐标方位角。
5.已知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312°30′,磁偏角为-1°45′,求其真方位角,将它换算成真象限角。
(另作图表示)五、填空题1.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辅助要素及()。
2.编绘成图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制印四个步骤。
3.70年代,德国地图学家佛莱泰格把地图学分为()、地图学方法论和()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4.()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成为西方古代地图编制理论的代表。
5.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
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二、名词解释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直线定向: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角度关系。
3.真子午线:指向地球正北极和正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真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4.磁子午线:指向地球磁北极和磁南极的线或者说是磁子午面与大地水准面的交线。
5.磁偏角(δ):磁子午线和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
(以真子午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6.子午线收敛角(γ):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真子午线为准,坐标纵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7.磁坐偏角(c):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8.方位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0°-360°)。
9.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到某一直线的锐角(0°-90°)。
10.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11.三北方向: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绘有三种指向北方的线,即真子午线、磁子午线和坐标纵线,称为三北方向线。
这三种方向线虽然都是指向北方,但这些北方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分别称为真北、磁北和坐标北,统称为三北方向。
12.1956年黄海高程系:1956年在青岛观象山设立了水准原点,其他各控制点的绝对高程均是据此推算。
三、问答题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数学法则、地图概况、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3.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认识功能、模拟功能、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
四、计算题1.已知某地的磁偏角为-5°15′,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134°10′,试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
(128°55′)。
2.已知某地的R=59°20′SE,α=?(120°40′)3.已知某目标方向线OA的真象限角为24°SW,OA的磁方位角为206°30′,求其真方位角和磁偏角各为多少?并分别画出草图。
(A=204°,δ=-2°30′,图略)4.已知某点的真象限角为13°SW,子午线收敛角为2°,求其坐标方位角。
(α=191°)5.已知直线AB的磁方位角为312°30′,磁偏角为-1°45′,求其真方位角,将它换算成真象限角。
(另作图表示)(A=310°45′,R=49°15′NW)五、填空题1.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及(补充说明)。
2.编绘成图过程可分为编辑准备、(编绘)、(清绘)、制印四个步骤。
3.70年代,德国地图学家佛莱泰格把地图学分为(地图学理论)、地图学方法论和(地图学实践)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4.《制图六体》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编制的理论基础;《地理学指南》成为西方古代地图编制理论的代表。
5.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8.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1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11.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12.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
13.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14.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15.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
16.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17.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18.地球面上点的位置是用地理坐标和高程来确定的。
19.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20.正轴圆锥投影的各种变形都是经度的函数,与纬度无关。
二、名词解释1.大地体2.水准面3.大地水准面4.椭球体5.天文经度6.天文纬度7.大地经度8.大地纬度9.1956年黄海高程系10.地图投影11.地图比例尺12.主比例尺13.局部比例尺14.长度比15.长度变形16.面积比17.面积变形18.角度变形19.等变形线20.方位投影21.圆住投影22.圆锥投影23.等角航线24.高斯-克吕格投影25.墨卡托投影三、问答题1.简述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3.非几何投影的种类有哪些?4.简述圆锥投影的分布规律。
5.试述等积正轴方位投影的投影条件、投影公式、经纬线形式和变形分布规律。
6.方位投影的特点是什么?7.正轴圆柱投影中,经纬线网的特点是怎样的?8.墨卡托投影投影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9.我国按经差 6°或 3°是如何进行分带投影的?10.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特点是什么?11.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是什么?四、计算题1.试述该坐标值(X=1026km,Y通=25452.678km)对应点位的具体地理位置。
2.在1:100万正轴等积圆锥投影地图上,某点的经线长度比为0.95,自该点向东量得图上距离为2.10厘米,求其实地长度为多少(精确到公里即可)?五、填空题1.椭球体三要素:()、短轴和()。
2.中国的大地控制网由()和高程控制网组成,控制点遍布全国各地。
3.GPS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即空间部分、()和()。
4.把地图上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网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变形表现在( )、( )和( )三个方面。
5.地球球面投影到平面时,产生的变形有长度、角度和面积三种,地图投影根据变形特征可分为:()、等积投影和()三种。
6.方位投影可分为()投影和()投影两类。
7.根据投影面和地球球面相切位置的不同,透视投影可分为三类:()、()、()。
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二、名词解释1.大地体:由大地水准面包围形成的形体称为大地体,是一种逼近于地球本身形状的一种形体。
可以称大地体是对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2.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3.大地水准面: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4.椭球体: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旋转椭球体来代替大地球体,这个旋转椭球体通常称为地球椭球体。
5.天文经度:观测点天顶子午面与格林尼治天顶子午面间的两面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