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护理36938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上腔静脉综合征临床表现及护理耍点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veincave syndrome, SVC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局部或完全受阻,从而导致上腔静脉回流障碍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1、静脉回流障碍可表现为:①进行性头、颈部及上肢肿胀,为非凹陷性水肿,肿胀部位皮肤瘀血和发组。
平卧时加重,站立及坐位时病症减轻。
②上腔静脉阻塞部位在奇静脉入口以上,血流方向正常,颈胸部可见静脉怒张,此型一般病症较轻;阻塞部位在奇静脉入口以下,血流方向向下,胸腹壁静脉均可发生曲张;当上腔静脉和奇静脉入口均阻塞时,侧枝循环的建立与门静脉相通,那么可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有时肿胀可因浅静脉迂曲扩张而出现不同程度缓解。
2、压迫病症气管、食管及喉返神经受压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吞咽障碍、声音嘶哑及Horner综合征。
3、神经系统损害颅内压升高导致不同程度的呕吐、头痛、视物模糊,严重时出现晕厥、抽搐。
急性重症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可由于脑缺氧、脑水肿、急性喉头水肿、呼吸衰竭或者颅内静脉破裂而死亡。
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评估1、评估患者疾病史恶性肿瘤引起占80%,其中肺癌最常见,其他恶性肿瘤还包括淋巴瘤、胸腺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精原细胞瘤、各种转移性肿瘤、上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和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等。
良性疾病发生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约占20%,包括非特异性纵隔炎、纵隔淋巴结结核、放疗后纵隔炎、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瘤。
2、评估相关因素由于心血管介入技术的广泛应用,由其引起的上腔静脉综合征也迅速增多,其中以植入心内起搏器最常见,其次为深静脉置管、心导管术后上腔静脉内血栓形成等。
3、评估病症程度临床上呈现急性或亚急性发病,病症程度有所不同,如开始时仅感觉颈部肿胀,继之颜面、颈项和上肢出现进行性浮肿,随之可出现颈静脉怒张,颈胸部浅静脉曲张。
颅内静脉压升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部胀痛、头晕、耳鸣,严重时出现晕厥。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护理3. 1 治疗前护理3. 1. 1 心理护理患者因病情发展迅速 ,临床症状明显 ,常因颜面浮肿、胸闷、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而产生焦虑、烦躁、恐惧情绪低落、抑郁等 ,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 ,影响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及疾病的预后。
应关心患者 ,经常与患者交谈 ,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 ,鼓励其说出心中顾虑 ,并提出问题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与疏导 ,讲解疾病同情绪的内在联系 ,耐心解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只是疾病的并发症 ,只要保持稳定的情绪 ,积极配合化学治疗 ,尽快缩小瘤体 ,减轻压迫 ,就能缓解症状。
如果精神压力过大 ,情绪低落 ,不但无助于治疗 ,还会加重病情 ,增加治疗难度 ,同时请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现身说法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抗病潜力 ,使其身心尽可能处于最佳状态 ,积极配合治疗。
3. 1. 2 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安静、舒适 ,温湿度适宜。
室内空气新鲜 ,光线充足 ,尽量减少探视 ,能稳定患者的情绪 ,利于休息。
同时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 ,引导其看书、看报、看电视及听音乐等 ,增加其生活情趣 ,分散其注意力。
3. 2 治疗中护理3. 2. 1 穿刺护理避免选用上肢、颈外及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 ,尤其是右上肢静脉 ,由于上肢静脉输液时输入的液体最后由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 ,而上腔静脉已被肿瘤组织侵犯和压迫 ,血液回流受阻 ,淤积于上肢及颈部 ,压迫颈部的动脉和静脉 ,导致脑组织缺血和缺氧。
宜选用下肢静脉穿刺或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 ,药液通过下腔静脉回流右心房 ,减轻因大量输液引起的压迫症状。
选用股静脉置管 ,应保持留置管通畅 ,定时用 10~100U/ml肝素盐水冲洗 ,置管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血栓的形成;如选用下肢浅静脉输液 ,特别是输入化疗药物 ,应注意有无静脉炎发生 ,给予新癀片加 75%酒精调成糊状涂抹局部皮肤 , 3~4次 /d,以防静脉炎 ,并适当抬高下肢 ,利于血液循环。
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日常护理
1、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告知在放疗、化疗后几天内可缓解症状,可减轻病人及家属的焦虑感。
2、监测病人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听诊心音、呼吸音,及时发现心肺功能的异常,早期发现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合理吸氧,提高血氧浓度,防止出现低氧血症,减轻呼吸困难。
3、皮肤护理:可使用软枕支撑肿胀的手臂,协助患者维持个人清洁,上衣要柔软,衣领要宽松,眼镜太紧易压迫局部皮肤,应摘掉。
4、护士应协助病人拾高床头30°~45°,吸氧,以减轻心脏输出,降低静脉压,促进血液回流,避免使症状加重的活动如突然站立、向下弯腰、平躺。
5、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维持体液平衡。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限制食物中的钠盐的摄入,减轻水肿,可采用少食多餐,以避免恶心及腹部不适。
6、静脉输液避免使用上肢静脉,应通过下肢静脉输液,避免加重上腔静脉阻塞症状。
7、进行放射治疗前,嘱患者及家属在治疗后4h内如出现上腔静脉阻塞加重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及时给予加大氧流量、利尿和类固醇治疗。
8、观察患者精神、饮食状态,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予以处理;保证患者的安全,对意识障碍的病人,应防止损伤。
上腔静脉综合征护理
1.初步护理:
首先,对于怀疑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患者,应对其症状进行详细询问,
包括症状的开始时间、发展情况、出现的频率、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等。
此外,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了解面部、颈部和上肢的肿胀和静脉曲张
情况。
如果患者症状明显,应及时安排CT、MRI等检查,以确定病因。
2.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潜在原因进行治疗,可以采取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以减轻上腔静脉受压的程度。
3.适当的体位:
患者应采取适当的体位,尽量避免长时间处于平卧位或者高垫高的状态,以减轻颈部和上肢的水肿和沉重感。
可以适当使用枕头抬高头部,促
进下排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4.局部冷敷:
对于面部和颈部的水肿,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敷物进行局部冷敷,可以
起到收敛毛细血管、减轻局部水肿的作用。
但应避免过度冷敷造成局部损伤。
5.运动和按摩:
对于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来说,适量的运动和按摩对缓解症状非常有效。
运动可以促进肌肉泵作用,增加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水肿和静脉曲张。
按摩可以促进淋巴循环,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减轻局部水肿和压力。
6.穿戴松紧适中的衣物和饰品:
患者应避免穿戴过紧的领带、项链和手镯等饰品,以免加重局部压力。
衣物选择宽松舒适的款式,利于血液循环和舒缓症状。
7.营养支持:
8.心理护理:
总之,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护理应综合考虑病因治疗、体位调整、局部
冷敷、运动和按摩等多个方面,以期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心理护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要尽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关怀。
上腔静脉综合症的护理上腔静脉综合症是由于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的一组躯体症状,可表现为上肢、颈、颜面部淤血水肿,上半身浅表静脉曲张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颅内压增高,需要紧急处理以缓解症状。
临床表现为:1)上腔静脉回流障碍的表现:头颈、上肢的非凹陷性水肿,胸壁静脉扩张,颈静脉怒张,当阻塞发展迅速,上述症状加重,可出现全身水肿,并发胸腹腔、心包积液。
2)气管、食管、喉返神经受压的表现:气管受压可以引起咳嗽、呼吸困难、胸闷、口唇发绀甚至不能平卧,食管受压引起进食不畅,喉返神经受压引起声音嘶哑。
3)其他表现:眶周水肿,结膜充血,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周围静脉压升高。
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半坐卧位或者高枕卧位,低盐饮食,使用利尿剂,吸氧,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抗凝药物。
2)化疗:未分化的小细胞肺癌的首选。
3)放疗:对于非小细胞癌、恶性淋巴瘤、生殖系统的肿瘤,首选放疗。
尽早开始,使用高能射线,总量可达45-50Gy。
放射部位除了全部肿瘤外,还包括纵膈、肺门。
放疗可以引起上腔静脉水肿,并发上腔静脉穿孔和后纵膈纤维化。
4)外科治疗:血栓摘除或者血管重建5)血管内支架治疗。
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
2)采取半坐卧位或者高枕卧位,减轻对心肺的压迫。
3)做好病情观察:监测水电解质平衡,监测生命体征和意思水平,观察患者呼吸喘鸣音和精神状态的改变,观察颜面部、颈部及上肢肿胀消退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准确记录出入量,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湿度、末梢血液循环。
4)做好输液护理:避免在指趾端进行侵入性和压迫性操作,避免使用有关指趾端的血管,操作后的出血考虑的主要原因为静脉充血。
选择注射的静脉血管时,应禁用颈外静脉、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应选择下肢静脉建立通道,以免加重上肢水肿,静滴化疗药物时,应避免使用下肢,特别是发疱剂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推荐选择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股静脉置管术是安全的给药途径。
5)放化疗患者做好相关的护理6)做好饮食护理和营养指导,保证患者大便通畅。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放化疗护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是指肿瘤或其他病变压迫上腔静脉所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治疗上通常使用放疗或化疗来减轻症状。
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护理。
一、对病情进行评估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需要在开始治疗前和化疗过程中进行综合评估,获取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生理和心理状态等信息,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二、保护好肝脏和肾脏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化疗后患者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导致身体的水分和电解质失调,从而威胁到肝脏和肾脏的功能。
因此,在化疗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避免一些药物对肝脏和肾脏产生不良影响,保护好肝脏和肾脏的功能。
三、注意口腔护理化疗药物对口腔黏膜和牙齿有一定的伤害作用。
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卫生,每餐前后用淡盐水或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同时需要注意饮食指导,尽量选择软、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足够的营养供应。
四、保持适当的休息和运动化疗后患者疲乏、虚弱、容易产生肌肉萎缩等问题,需要适当的运动来恢复身体机能,防止并发症。
同时,由于化疗药物对免疫系统有一定破坏作用,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因此不应剧烈运动,应适当参加有氧运动,避免滋生害虫、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
五、提供心理支持化疗治疗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产生严重的抑郁、焦虑等问题,因此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症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化疗护理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定义】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SVCS)又叫上腔静脉综合症,是由于患者上腔静脉阻塞而造成的一系列症状。
导致患者出现上腔静脉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相关组织的纤维化、血栓形成、肿瘤侵犯以及外来压迫等通常大部分上腔静脉综合征都是由于肿瘤侵犯造成的。
【临床表现】1。
静脉回流障碍:头颈部、躯干及上肢出现水肿,伴皮肤及口唇发绀,平卧时加重,上半身直立后可缓解,常伴头晕、头胀、睑结膜充血.有时可见颈胸部静脉明显扩张、胸腹壁静脉曲张等。
2。
压迫症状:肿瘤等压迫周围器官、神经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进食不畅、声音嘶哑、眼睑下垂、瞳孔缩小、面部无汗等。
3.神经功能受损:可出现视力下降、颅内压增高导致的恶心、喷射性呕吐等症状。
【护理常规】1.体位:抬高床头30°~45°,使膈肌下降,胸廓增大,以改善通气功能,改善患者缺氧症状.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肤体活动及意识状况等情况,并将观察结果详细记录。
3.加强对放疗的护理:放疗是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通过放射治疗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对于放疗初期患者产生的水肿河以使用利尿剂及地塞米松进行辅助治疗。
在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期间要观察其是否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症状以及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要注意观察患者放射区的皮肤反应要使放射确定的标识保持清晰,避免过度擦洗损伤皮肤。
4.静脉输液:避免从上肤静脉进入,以免引起患者血流速度缓慢而导致静脉炎和血栓河以选取在下肢静脉进行输液,同时注意输液的量和速度。
拔针时,按压的时间应为平时的2倍,且不要立即活动该侧下肢。
穿刺技术应娴熟,避免因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损伤,避免化疗药物尤其是发泡性化疗药物外渗.5.测血压:以左上肢为宜,因上腔静脉回阻,右上肢静脉压增高,故不宜测右上肢.6.加强用药的护理:掌握常用药物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方法,防止患者出现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不适反映。
要适时地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从而有效地保证药物能够及时进入患者体内。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
【定义】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SVCS)又叫上腔静脉综合症,是由于患者上腔静脉阻塞而造成的一系列症状。
导致患者出现上腔静脉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相关组织的纤维化、血栓形成、肿瘤侵犯以及外来压迫等通常大部分上腔静脉综合征都是由于肿瘤侵犯造成的。
【临床表现】
1.静脉回流障碍:头颈部、躯干及上肢出现水肿,伴皮肤及口唇发绀,平卧时加重,上半身直立后可缓解,常伴头晕、头胀、睑结膜充血。
有时可见颈胸部静脉明显扩张、胸腹壁静脉曲张等。
2.压迫症状:肿瘤等压迫周围器官、神经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进食不畅、声音嘶哑、眼睑下垂、瞳孔缩小、面部无汗等。
3.神经功能受损:可出现视力下降、颅内压增高导致的恶心、喷射性呕吐等症状。
【护理常规】
1.体位:抬高床头30°~45°,使膈肌下降,胸廓增大,以改善通气功能,改善患者缺氧症
状。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肤体活动及意识状况等情况,并将观察结果详细记
录。
3.加强对放疗的护理:放疗是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通过放射治
疗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对于放疗初期患者产生的水肿河以使用利尿剂及地塞米松进行辅助治疗。
在患者进行放射治疗期间要观察其是否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症状以及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
要注意观察患者放射区的皮肤反应要使放射确定的标识保持清晰,避免过度擦洗损伤皮肤。
页脚内容1
4.静脉输液:避免从上肤静脉进入,以免引起患者血流速度缓慢而导致静脉炎和血栓河以选取在下肢静脉进行输液,同时注意输液的量和速度。
拔针时,按压的时间应为平时的2倍,且不要立即活动该侧下肢。
穿刺技术应娴熟,避免因反复穿刺对血管造成损伤,避免化疗药物尤其是发泡性化疗药物外渗。
5.测血压:以左上肢为宜,因上腔静脉回阻,右上肢静脉压增高,故不宜测右上肢。
6.加强用药的护理:掌握常用药物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方法,防止患者出现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不适反映。
要适时地为患者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从而有效地保证药物能够及时进入患者体内。
在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映,一旦出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妥善进行处理。
7.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进行心理护理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到有的放矢。
为患者创造安静的休养环境缓解紧张的心理。
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工作要围绕解除患者的焦虑心理消除其恐惧感来进行缓解由于其病情反复给其造成的心理压力。
8.饮食护理:饮食宜富有营养,易消化,且宜少食多餐,限制钠盐的摄入。
禁止腌制品,如罐头食物,……
页脚内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