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年小学端午节实施方案一、活动目标:1.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活动内容:花艺制作比赛:1. 活动日期:端午节前一周进行。
2. 比赛要求:学生根据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主题,制作具有端午特色的花艺作品,可以使用鲜花、干花、仿真花等材料。
3. 组织方式:每个班级挑选3-5名学生参赛,由全校花艺协会组织评委进行评选,并设立金、银、铜奖。
4. 比赛成果展览:将获奖作品在学校展览馆展出,以及在学校网上进行线上展览,让更多人欣赏和学习。
传统食物制作活动:1. 活动日期:端午节当天进行。
2. 活动内容:学生可以组队制作粽子、艾叶包饭等传统端午节食物,由老师提供原材料和制作教学,同时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
3. 评选和展示:由专家评审团对制作完成的食物进行评选,并在学校食堂展示和销售,所得款项将用于学校公益事业。
传统文化讲座:1. 活动日期:端午节前一周进行。
2. 活动内容: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传统文化讲座,介绍端午节的来历、传统习俗和故事等,并结合现代社会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3. 学生参与:讲座后进行互动问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舞龙舞狮表演:1. 活动日期:端午节当天进行。
2. 活动内容:邀请舞龙舞狮团队来学校表演,给学生们带来欢乐和祝福,同时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传统舞龙舞狮的技艺和文化内涵。
3.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参与到表演中,可以自愿组队练习舞龙舞狮,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端午文化展览:1. 活动日期:端午节前一周进行。
2. 活动内容:学校组织学生制作端午节主题的展板,并配以图片、文字和手工制品等,展示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等信息。
3. 展览形式:在学校教学楼走廊、图书馆、会议室等地方设置展览区域,供师生们参观和学习。
2024年中小学中秋节活动方案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人们团圆、祈福的时刻。
为了让中小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增强身心健康,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特制定了以下中秋节活动方案。
一、主题活动1. 课堂主题活动在中秋节前一周的中秋节课堂上,进行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统习俗、中秋节的象征物等知识。
鼓励学生自己制作中秋节的手工制品,如剪纸、灯笼、月饼模具等。
2. 中秋节晚会组织班级或学校的中秋节晚会,邀请学生和家长参与,进行欢乐的歌舞演出、快乐的游戏等节目。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可以开展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二、户外活动1. 中秋赏月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者周边公园集体观赏月亮。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月亮、讲解月亮的形状与传说,并进行月亮摄影比赛,选出最美的月亮照片。
2. 中秋露营组织学生到郊外或者学校的操场上露营,搭建帐篷、篝火,学生可以一起烤棉花糖、唱歌跳舞等。
注意安全,提前布置警戒线和警示标语。
三、体育活动1. 中秋飞镖比赛在操场上设置飞镖比赛的擂台,学生可以自行组队参加飞镖比赛。
引导学生规范比赛行为,加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中秋公益跑组织学生参加中秋公益跑活动,鼓励学生为贫困地区捐款,并组织学生自愿参与到捐款物品的包装和发放中,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创意活动1. 中秋节手绘比赛开展中秋节手绘比赛,让学生自行设计中秋节的主题画作,可以是月亮、兔子、花灯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中秋节作文比赛设置中秋节作文比赛,主题可以是写中秋最喜欢的事、中秋赏月的感受等。
组织评选最佳作文并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五、美食活动1. 制作月饼组织学生制作月饼,可以请厨师或者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并组织学生自愿参加月饼销售,所得的收入可以用于学校公益活动。
2. 中秋烹饪比赛开展中秋烹饪比赛,让学生自行制作中秋节的传统美食,如汤圆、芋头饼等。
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示例文章篇一:《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春节,那可是一年中最热闹、最让人期待的节日啦!就像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春节的魅力,我来给大家制定一个超有趣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欢乐春节,传承文化”二、活动目的春节不仅仅是放假、吃好吃的,它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我们要通过这次活动,让小伙伴们更了解春节的由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咱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难道你们不想知道春节背后那些有趣的故事吗?三、活动时间从寒假开始一直到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四、活动地点家里、社区、学校五、参与人员全体同学六、活动内容1. 春节大调查让我们像小侦探一样,去问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春节是怎么来的?都有哪些有趣的传说?以前的春节和现在的春节有啥不一样?把这些都记录下来,写成一篇小报告。
这多有意思啊,难道不比玩游戏更有意义?2. 春节习俗我知道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包饺子、发红包……这些习俗你们都知道吗?那就亲手去做一做吧!和家人一起贴春联,感受那红红火火的氛围;学包饺子,包出各种形状的饺子,说不定还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饺子呢!这难道不好玩吗?3. 春节手工制作用彩纸、剪刀、胶水,制作精美的春节贺卡,送给亲朋好友,送上自己的祝福。
或者用红包做一个漂亮的灯笼,挂在家里,多有节日气氛呀!想想看,当你看到自己做的灯笼亮起来的时候,那得多开心啊!4. 春节美食大作战和家人一起准备年夜饭,学做一道传统的春节美食。
比如,甜甜的八宝饭,香香的炸丸子。
尝一尝自己做的美食,那味道肯定不一样,难道不是吗?5. 春节文艺表演在班级里组织一场春节文艺表演,唱歌、跳舞、朗诵,用各种形式来展现春节的欢乐。
就像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明星一样,让大家都看到你的风采,这难道不令人兴奋吗?七、活动步骤1. 活动准备老师在放假前给大家介绍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大家心里有数。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传统节日实施方案6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统节日实施方案1一、活动主题提出的背景: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
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
在上学期“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祖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祖国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祖国传统节日》由此产生。
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主题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的节日文化,重点是阴历节日,让学生感受中国特色节日的魅力,培养他们关心社会、关心生活的情感。
2、将生动的课外采访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悠久、灿烂文明的节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3、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收集与整理资料,会在研究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活动实施准备1、课程资源导航:(1)收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杂志,询问父母、长辈和民俗机构等方式;(2)与少先队辅导员联系开展主题活动,“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与计算机、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联系,取得支持,多学科教师参与组织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全面考察的综合实践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策划方案(3篇)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策划方案(精选3篇)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策划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和目的:为了迎接中秋节,增强年级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教师们以先进模范为榜样,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为人师表,以及培养老师们的传统观念,从中国传统佳节中秋中体会中国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情结,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五年级教师工会活动小组决定决定举行“中秋节诗歌朗诵比赛”。
二、活动主题:“弘扬师德,传承民俗”三、活动对象:五年级工会小组成员四、活动时间:9月28日下午4:00五、具体要求及时间安排:1、每个工会小组成员朗诵一首诗歌,内容要求:一、与中秋节有关;二、形式上要求多样化;三、原则上要求所有工会会员参与。
2、如有配乐,请在9月25日之前将节目及配乐交黄玉梅老师处。
六、评分:(一)评分办法:总分采取10分制;参赛节目最终得分为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后其余评委评分的总分。
(二)评分标准:(1)主题内容:1分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
(2)表演形式:2分节目的选择编排富有创新和个性。
(3)表演艺术: 3分表演娴熟自如,朗诵技巧得当。
(4)服装、化妆:1分服饰整齐大方,化妆自然得体。
(5)表情演技:1分表情自然,动作大方、不矫揉造作。
(6)总体印象:2分包括上台退台紧凑有秩序,演出时间适中,服装、道具选择及使用得体色彩搭配效果好。
五、工作人员安排:总指挥:副总指挥:总策划:主持: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活动策划方案篇2亲子活动:武夷印糕活动目标:1、幼儿与家长相互制作家乡特色小吃—武夷印糕,激发爱家乡的情感。
2、学习印糕的基本制作工艺,体验劳动与合作的快乐。
体验亲子间的亲情,活动准备:和家长沟通好时间,与糕家庄老板联系场地的使用。
活动过程:1、幼儿与家长到达糕家庄,参观糕家庄外部环境及产品展示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请工作人员带领家长与幼儿观看武夷印糕的文化(印糕的制作流程、各种印糕模具、模具的发展变化)。
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方案7篇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方案篇1一、设计意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
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
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二、总体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并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丰富幼儿的科普知识,了解“月食”现象,与影像知识。
3、了解中秋节的风俗,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食物再一同分享,同时体会到劳动与分享的乐趣。
三、活动时间中秋节当天下午14:30————17:30四、活动准备:环境准备:园所室外与教室能凸显中秋节日氛围的环境布置。
有些简单,最好再具体些,都可以准备哪些具体的材料,列举出来,最好有图片也可以附上。
道具准备:绘画工具;灯泡、皮球(大、小各一个);手电筒、白墙/屏幕;月饼、水果、盘子、水果刀。
其它准备:凳子、大桌子、家长签到本、话筒、条幅等。
五、活动过程:全园孩子参加,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选择自己活动的项目。
活动一、美丽图,我来画时间:14:30————15:30活动一、二、三、四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有一个统一的时间就行,活动五的时间可以另加的,但要结合实际定时间。
活动准备:教师事先准备一些中秋相关的图片贴、挂在教室。
让孩子在作画期间寻找灵感,以及准备绘画工具。
活动目标:让孩子用绘画的手法表达自己认识的中秋节,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活动过程:形式不限,画风不限,工具不限,作画出与中秋相关的美丽图画。
作画期间,其它幼儿以及家长可以保持秩序的观看。
作画后(15:50)教师帮助幼儿一起把画粘贴在教师四周墙壁上。
活动二、小故事,大家讲。
时间:15:00———15:50准备:提前两天教师给讲故事的孩子布置任务,和家长一起寻找、准备中秋节的小故事。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方案7篇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三、活动过程1、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2、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老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老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3、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方案篇2一、活动分析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为庆祝端午节、纪念屈原与保留民俗传统,特别举办多项庆祝端午节的促销活动,借此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并回馈顾客,希望能提高商场知名度,吸引人潮,为顾客提供一个温馨的购物场所,以及提高活动日的营业额,让顾客感受一个难忘的端午佳节。
二、活动时间20_年x月x日。
三、推荐活动标题千里闻艾香,“明珠”礼尤多。
实用的小学传统节日活动方案5篇小学传统节日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2、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而自豪。
二、活动内容1、发动学生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
2、通过多种形式述说或表演传统节日中的来历、习俗,从而引导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
三、活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形式生动活泼,了解传统节日,抒发真情实感。
四、准备工作:收集节日的来历及习俗。
五、实施过程(一) 宣布班会开始。
师: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我们一起在这里了解一下重阳节好吗?全班:好师:看见同学们这么有信心,老师也信心百倍!下面掌声有请我们班的李晨、张怡同学来主持今天的班会。
主持人齐:谢谢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主持人齐:五(1)班“过传统节日,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提问导入甲:同学们,今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特别的日子――九九重阳节(课件出示)(三)活动过程1、重阳节的起源、来历(出示课件)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它源于古老的《易经》,在中国人的眼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便开始过这个节日。
甲:同学们,你们对重阳节的历史渊源还知道哪些?生:主持人我们小组的同学从网上收集了有关的资料,就让我们来说说吧!a、早在春秋战国时《楚词》中已提到了九九重阳。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远游》里写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由此可以知道早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重阳。
b、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这首诗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在这首诗里提到菊花和酒。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那天就有了饮酒、赏菊的习俗。
c、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d、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示庆贺,连皇帝也要亲自到万寿山登高啊!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我们的传统节日综合实际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节日氛围。
3.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活动内容:
1. 春节活动
(1) 举办春节联欢会,表演传统文化节目。
(2) 布置校园春节气氛,悬挂对联、剪窗花等。
(3) 组织包饺子、做年糕等传统手工活动。
2. 元宵节活动
(1) 举办元宵猜灯谜比赛,激发学生智力。
(2) 制作花灯、捏塑灯会等传统民俗活动。
(3) 品尝汤圆、赏月观赏等传统习俗体验。
3. 清明节活动
(1) 开展祭扫先人、缅怀革命先烈活动。
(2) 组织户外踏青、赏花活动,亲近大自然。
(3) 诵读经典诗词,培养文化修养。
4. 端午节活动
(1) 包粽子、挂艾草、划龙舟等民俗体验。
(2) 朗诵经典诗词,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3) 举办体育运动会,传承中华武术文化。
5. 中秋节活动
(1) 品尝月饼、赏月观月等传统习俗体验。
(2) 猜灯谜、制作月饼等手工活动。
(3) 举办中秋诗会,吟诵经典名篇。
三、活动组织
1. 成立节日活动领导小组,分工协作。
2. 发动学生社团积极参与,策划组织活动。
3. 邀请社会文化机构和专家学者指导支持。
四、活动总结
每次活动结束后,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下次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中华文化精髓,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实用的小学传统节日活动方案5篇小学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学习爱国主义、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了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节日,学校可以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
以下是五个实用的小学传统节日活动方案。
方案一:端午节“包粽子”活动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华夏民族传统的重要节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端午节,学校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包粽子”活动。
活动流程:1.准备食材。
学生们准备糯米、肉馅、棕叶等包粽子所需的材料。
2.制作粽子。
老师向学生介绍制作粽子的方法,然后学生们可以亲手操作,制作自己的粽子。
3.品尝粽子。
学生制作好的粽子可以煮熟后品尝。
通过“包粽子”活动,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培养操作技能和合作意识。
方案二:中秋节“赏月”活动1.了解中秋节。
老师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观赏月亮。
学校安排时间让学生们在户外观赏明月,让他们感受月亮的赏心悦目之美。
1.准备对联。
学生们准备对联纸和毛笔,需要老师提前准备好对联模板。
2.写对联。
老师向学生介绍对联的基本知识并示范写字,学生们可以跟着老师的指导练习。
3.贴对联。
学生们用自己写好的对联贴到校内指定位置,欣赏彰显春节喜庆气氛的红色挂饰和窗花,感受春节的欢乐气氛。
1.选择场地。
学校可以选择一些高山或高地的郊野地带,学生们可以在此进行登高活动。
2.爬山。
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魄的活动,让学生们在登高过程中享受自然的美景并培养坚毅坚定的品质。
3.健康讲座。
学校可以请专家为学生们讲授健康生活的知识,以保证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通过“登高”活动,学生们可以增强体魄,欣赏自然美景,也可以培养坚毅坚定的品质。
方案五:元宵节“猜灯谜”活动1.准备灯谜。
学校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灯谜和一些红色大字纸,让学生了解灯谜的文化历史和写法。
2.开展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猜灯谜”比赛,让学生们竞技求胜。
3.颁发奖品。
中小学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寒假生活,引导学生接触、了解、奉献社会,让学生养成连号品行,提升文明素养,促进广大同学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市教育局转发的市文明办《关于做好市年“缤纷冬日”未成年人主题活动项目收集报送的通知》的文件要求,决定开展“文明进万家品味中国年”“缤纷冬日”寒假系列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时期的工作要求,根据我校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实际情况,利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社会实践、文体艺术、节日民俗等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争当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礼、快乐健康、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句容人。
二、主要活动
(一)我的中国年——弘扬传统,欢乐过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传统的积淀,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每逢春节,举国上下都融入了浓浓的欢乐气氛中,贴春联、拜年、包饺子、剪窗花、
画年画、赶庙会等传统活动成为了春节的代名词。
本次活动决定在高一年级开展年画创作活动。
1、“文明进万家品味中国年”年画创作、摄影比赛活动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年画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
为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体验新年气氛,倡议同学们亲自动手,创作年画,并将作品在开学时带到学校参加展评。
(1)活动对象:高一年级、美术相关社团成员。
(2)活动要求:
A、年画创作作品需围绕鸡年春节主题,融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元素,展示高中学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彰显青青活力,倡导绿色节能的生活理念。
立意新颖,作品创作手法丰富。
绘画采用美术专用纸,便于展评时张贴。
B、作品创作独立完成也可多人合作,不得拿他人作品顶替冒充。
C、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择优提交2—3幅年画作品,作品正面注明班级、姓名和作品名称,开学后提交年画作品,将进行校内展出,根据展评结果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
2、“文明进万家品味中国年”摄影活动
(1)活动对象:高二年级、摄影协会社团成员。
(2)活动要求:
A、摄影作品的内容主要以鸡年春节为大背景,拍摄春节期间身边发生的体现文明过春节、文明拜年、春节氛围、过年聚会、环保节能等内容。
B、倡议同学们利用假期走进社区、文博场馆、旅游景区等场所,开展清洁卫生、环境保护、公益宣传和文化活动等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并做好作品的拍摄活动。
C、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择优选取3-5张作品,作品创作不允许网络下载,必须记录身边的真人真事,开学时上交电子稿,并注明班级、姓名、作品名称。
如发现作品剽窃现象,取消参评资格并通报批评。
(二)文明过春节——崇尚文明、发扬传统。
我市2015年-2017年期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近几年来,全市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取得很大的进展,我校全体师生也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模范的遵守和践行文明规范。
“缤纷的冬日”是非常有意义的假期活动,在寒假期间,借着春节的节日气氛进行教育回报社会的感恩教育可以更好的让学生规范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公益服务意识,更好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八礼四仪”融入到走亲访友的实际生活中,做到知行合一,营造学礼、懂礼、守礼、践礼的节日氛围。
弘扬尊师孝亲、团结助人、热心公益等可贵品质,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活动对象:高一年级
活动主题:“弘扬传统文化暖冬走访”活动。
活动办法:具体活动由各班团支部成立志愿服务队独立开展活动。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动员
团委联系各年级部,通知下发年级部,并在例会中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希望班主任及相关教师积极参与和组织活动的开展,要充分认识“缤纷的冬日”活动对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召开全校团支部书记会议和相关社团干部会议,让学生干部和社团干部在同学中广泛动员,调动大家参与的积极性,做好具体的活动安排。
2、立足实际,务实高效
各班级结合自身实际,遵循力所能及的原则,认真策划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好活动人员的安排。
团委建立“缤纷假日”活动工作群,保持假期期间和学生们的联系,保证与学生进行活动的沟通和指导。
力争务实高效的将活动开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