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环境分析 第九章
- 格式:ppt
- 大小:714.50 KB
- 文档页数:8
国际贸易教程(第三版)导论1、国际贸易的特点是什么?(1)困难大。
由于各国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法律和贸易法规不同,世界市场上贸易障碍多,交易技术困难多,交易接洽不方便,贸易对手资信调查和市场调查不易,所以国际贸易的困难大于国内贸易。
(2)复杂。
国际贸易在内容、程序等方面均比国内贸易复杂得多多,货币与度量衡制度、商业习惯、海关制度,以及国际汇兑、货物运输与保险等也均比国内贸易复杂。
(3)风险多。
经营国际贸易可能发生的风险多,包括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及政治风险等。
2、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基本概念有哪些?(一)出口与进口:出口与进口是对外贸易的两个组成部分。
对运进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是进口;对运出商品和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是出口。
(二)贸易差额: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叫做贸易差额。
(三)贸易额与贸易量:贸易额又叫贸易值,是一个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各国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
贸易量是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应贸易规模的指标。
(四)贸易条件:贸易条件一般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五)贸易的地理方向:从一国对外贸易的角度来说,地理方向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的状况,即指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六)贸易的商品结构: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各类进出口商品在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理论篇第一章国际分工(上)1、影响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占什么地位?(1)生产力因素:生产力的变化对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也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
在生产力因素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2)生产关系因素:主要指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参与国际分工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或生产的国际关系。
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从全球角度来看,国际贸易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效应问题。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进行分析,探讨其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贸易的环境效应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二是产品运输和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指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噪音等污染物。
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排放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例如,受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中国的大气和水质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产品运输和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是指能源的使用和碳排放。
全球范围内,贸易对运输和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不仅导致了能源的枯竭,也加速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
同时,因为商品进出口贸易的运输是依赖于某些污染物质的,因此会对空气,水源,土壤,声响,以及野生生物等造成损害。
二、国际贸易的正面效应虽然国际贸易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是也有相对应的正面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贸易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并加速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和技术交流愈来愈普及,企业可以更快地学习和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而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以及减少污染。
第二,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贸易让资源在国与国之间流动更加顺畅、合理。
例如,中国工业品出口主要给发展中和发达国家,而从这些国家进口原材料和部件,以此来节省成本。
类似的,这种交流可以使那些资源缺乏且非常珍贵的国家获得发展机会。
第三,贸易可以促进环境治理。
得益于贸易的技术进步,人们可以更加了解研究环境管理、处理技术、循环利用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中国在新型工业化驱动下,对于一些废物的再循环利用技术得到了很大的突破。
2024年国际贸易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重要的经济活动,它不仅带来经济增长和资源优化,还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
然而,国际贸易市场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以帮助企业制定适应市场环境的战略。
2. 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对国际贸易具有重要影响。
政治稳定和政府表现出的对外开放态度是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贸易的关键因素。
同时,政府之间的外交关系、贸易政策的变化以及国际组织的作用也会对国际贸易市场带来影响。
3.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决定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的经济状况、货币政策和税收制度都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此外,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贸易自由化的促进也是国际贸易市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是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各国之间的法律体系和法规差异,包括贸易法规、知识产权保护和合同法等都会对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
此外,国际贸易中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争端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5. 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市场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差异、消费者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贸易活动。
此外,社会对贸易的态度、社会群体的偏好以及诸如劳工权益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也需要考虑。
6. 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国际贸易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贸易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跨国贸易的便利性和效率。
7. 竞争环境国际贸易市场充满竞争,竞争环境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了解市场上的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市场份额分配情况。
只有深入了解竞争环境,企业才能制定适应性强的策略和提高竞争力。
8. 总结国际贸易市场环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受到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技术和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和分析市场环境,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策略,以适应环境变化并保持竞争力。
中国国际贸易行业市场环境分析1. 引言国际贸易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的重要平台,市场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当前国际贸易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技术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 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国际贸易中的政治因素,包括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政策和法律法规等。
政治环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例如,国家之间的贸易争端和战争会导致贸易受阻,而政府之间的贸易协定和自由化政策则有利于促进贸易的繁荣。
3.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指国际贸易中的经济因素,包括国家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市场规模和发展水平等。
经济环境的稳定与成熟程度直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规模和效益。
发达国家的市场规模和高效的生产能力吸引着全球的贸易合作,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为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
4. 法律环境法律环境是指国际贸易中的法律和法规因素,包括国际贸易的相关条约、协定和国际组织的规则等。
国际贸易需要依靠法律和法规来保护贸易参与者的权益,促进贸易的公平和有序发展。
各国之间的法律差异和贸易壁垒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障碍。
5. 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国际贸易中的科技因素,包括信息技术、物流技术和生产技术等。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国际贸易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跨国贸易更加便捷和高效,但也引发了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安全等问题。
6. 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因素,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和习俗等。
文化差异对于国际贸易的开展和合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和理解困难,因此在国际贸易中需要注重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7. 结论国际贸易市场的环境受到政治、经济、法律、技术和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各个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而多样的环境。
在开展国际贸易时,各国企业需要全面认识和理解国际贸易市场的环境,灵活应对,并通过合作与创新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取得更大的发展和成功。
(NEW)薛荣久《国际贸易》(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1章导论第2章国际贸易的作用第3章国际分工第4章世界市场第5章世界市场价格第6章国际贸易政策第7章国际贸易促进、救济与管制第8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第9章世界贸易组织第10章关税第11章非关税壁垒第12章国际服务贸易第13章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14章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第15章世界贸易中的中国第1章导论1什么是国际贸易?答: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变换的活动。
国际贸易是各国各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答:对外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出现了政治实体。
对外贸易属于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3国际贸易如何分类?答: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国际贸易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交易内容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国际技术贸易。
(2)按商品的移动方向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复出口与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
(3)按交易对象划分,对外贸易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4)按运输方式划分,对外货物贸易可分为海运贸易、陆运贸易、空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和邮购贸易等。
其中,海运贸易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4如何区分狭义与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答:(1)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是指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本身的结构比较,可分为对外货物贸易结构与对外服务贸易结构。
其中,对外货物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货物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货物的构成;对外服务贸易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世界进出口服务贸易中以百分比表示的各类项目的构成。
(2)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在一国总进出口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第一章导论,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国际贸易的各种基本槪念。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何特点?4、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出口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
3.转口贸易:是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方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属转口贸易。
即使有些商品是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的,但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商人分别与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的贸易关系,这种活动仍然属于转口贸易.4.贸易条件指数: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讲授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2、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知识点:1.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能提供交换用的剩余产品;第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才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指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既表现出了开拓性,也表现岀了掠夺性。
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提髙,社会产品快速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朿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虽然还不断爆发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但总体上看,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左的和平与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