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接头机械连接实施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钢筋机械连接规范:1、接头宜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当需要在高应力部位设置接头时,在同一连接区段内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25%;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I级接头的接头百分率除下面b条款所列情况外可不受限制。
2、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级接头或I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某建筑工程钢筋机械连接监理细则-secret摘要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是钢筋连接的一种重要方式,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可靠性强等优点。
某建筑工程中,使用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时,为了保证连接质量,制定了一套详细的监理细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监理细则,包括连接前的准备工作、连接过程中的监督要点以及连接后的检验措施等,以期对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一、连接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连接方案在进行钢筋机械连接前,需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确定连接方案,包括连接方式、连接系统、连接零件等。
连接方案不得与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不符。
2. 检查钢筋在进行钢筋机械连接前,需要对待连接的钢筋进行检查,包括外观品质、尺寸和长度等。
检查内容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确保钢筋质量符合要求。
3. 检查连接零件在进行钢筋机械连接前,需要检查连接所需的零部件,包括连接器、螺栓等。
检查内容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且连接零件应为指定规格、品种、质量等级的产品。
4. 检查连接设备在进行钢筋机械连接前,需要检查连接所需的设备,包括拉力试验机、端面均整机等。
检查内容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且连接设备应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5. 编制连接试验方案在进行钢筋机械连接前,需要编制连接试验方案,明确试验内容、试验程序、检测标准等。
试验方案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质量标准,试验结果应记录于试验报告中。
二、连接过程中的监督要点1. 工作人员资质钢筋机械连接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连接质量过程监督钢筋机械连接质量过程监督包括检查连接设备的工作状态、设备的耐久性、连接设备的接头和连接系统等。
质量过程监督应符合相应标准和规定。
3. 连接品质的抽样检验连接过程中应抽取钢筋机械连接的样品,进行质量检验。
抽取样品应按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样品的合格率和抽取的有效性。
三、连接后的检验措施1. 拉伸试验钢筋机械连接完成后,应进行拉伸试验,至少应取样检验1%或10根(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连接处的样品,满足相关标准和技术要求。
钢筋笼对接(机械连接)施工要点一、适用范围:桩基、墩柱。
二、连接方式:直螺纹套筒(机械连接);套筒规格:6cm。
三、钢筋笼如下图所示:四、钢筋笼加工要点:1、按照图纸长度下料,钢筋一长一短为一组,将接头错开。
2、钢筋丝头加工:将上图1号钢筋笼的所有钢筋按加长丝头加工,如上图(6cm),2号钢筋笼所有钢筋按3cm丝头加工,如上图.3、将套筒(6cm)逐根拧至加长丝头一侧,如上图钢筋对接前。
4、每组钢筋头对齐后将套筒拧至3cm一侧,使一组钢筋连接成为一整根,并依次将所有钢筋一一连接,如上图钢筋对接后。
5、将对接好的钢筋按设计加工成钢筋笼。
6、找钢筋笼的一组钢筋,做好标记,如上图所示:都标记为1号钢筋。
7、将全部套筒拧至加长丝头一侧,钢筋笼至此将分为1号、2号两节。
五、钢筋笼运到施工现场后,二次对接要点(以桩基钢筋为例):1、将2号钢筋笼下放到桩基孔内,在孔口固定平稳,确保钢筋笼处于竖直状态.2、起吊1号钢筋笼,尽可能处于竖直状态,找到做好标记的1号钢筋,对齐后将套筒拧至3cm一端,直至拧紧套筒(此步骤极为重要)。
3、调整1号钢筋笼竖直度,尽可能将所有钢筋接头一一对齐,然后以1号钢筋为中心,依次向两边将对齐的钢筋套筒全部拧至3cm一端,直至拧紧。
个别钢筋头未对齐的暂放,先不拧套筒。
4、能对齐钢筋全部连接完成后,稍稍调整吊起的1号钢筋笼,使剩余的钢筋头对齐,然后一一拧紧.至此1号、2号两节钢筋笼又对接成一个整体。
5、下放钢筋笼直至满足施工要求。
六、桩基声测管安设(根据钢筋笼同为两节安设):1、将声测管第二节与2号钢筋笼按设计要求绑扎,且要对应的绑扎到一根钢筋上,一定要绑扎牢固。
长度要达到1号、2号钢筋笼接头部位的,长短相错的中间位置即可(此位置便于施工)。
2、找到1号钢筋笼中与第二节钢筋笼声测管所对应的钢筋,然后将第一节声测管分别与找出的对应钢筋一一绑扎。
注意绑扎要点:声测管下口用挂钩挂住,挂钩如上图所示,下口高度要比1号、2号钢筋笼长短相错的中间位置高出20/30cm即可。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J257-200 collected by supnow1 总 则1.0.1 为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钢筋机械连接,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房屋与一般构筑物中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以下简称接头)的设计、应用与验收。
各类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均应遵守本规程的规定。
1.0.3 用于机械连接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及《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 13014的规定。
执行本规程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 语2.1.1 钢筋机械连接 rebar mechanical splicing通过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
2.1.2 接头抗拉强度 tensile strength of splicing接头试件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拉应力值。
2.1.3 接头残余变形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splicing接头试件按规定的加载制度加载并卸载后,在规定标距内所测得的变形。
2.1.4 接头试件总伸长率 elongation rate of splicing sample接头试件在最大力下在规定标距内测得的总伸长率。
2.1.5 接头非弹性变形 Inelastic deformaiion of splicing接头试件按规定加载制度第3次加载至0.6倍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时,在规定标距内测得的伸长值减去同标距内钢筋理论弹性伸长值的变形值。
2.1.6 接头长度 length of splicing接头连接件长度加连接件两端钢筋横截面变化区段的长度。
2.2 符 号yk f ——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collected by supnow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与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中的钢筋抗拉强度值相当。
1总则 12术语、符号. 12.1术语 12.2符号 23接头的设计原则和性能等级. 24接头的应用. 35接头的型式检验. 46施工现场接头加工与安装. 47施工现场接头的检验与验收 5附录A 接头试件的试验方法 6附录B 接头试件形式检验报告9本规程用词说明. 10 引用标准名录. 10 附:条文说明. 101总则1.0.1 为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钢筋机械连接,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与一般构筑物中各类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以下简称接头)的设计、应用与验收1.0.3 用于机械连接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压带肋钢筋》GB 1499.2 4的规定1.0.4 钢筋机械连接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符号2.1术语2.1.1钢筋机械连接 rebar mechanical splicing通过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2.1.2接头抗拉强度 tensile strength of splice接头试件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拉应力值2.1.3接头残余变形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splice接头试件按规定的加载制度加载并卸载后,在规定标距内所测得的变形2.1.4接头试件的最大力总伸长率total elongation of splice sample at maximum接头试件在最大力下在规定标距内测得的总伸长率2.1.5机械连接接头长度threaded sector接头连接件长度加连接件两端钢筋横截面变化区段的长度2.1.6头钢筋端部的螺纹区段2.2符号Asgt——接头试件的最大力总伸长率d——钢筋的公称直径f yk——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f stk ——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f\st——接头试件实际抗拉强度口。
钢筋工程实施细则一、引言钢筋工程是建造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建造物的结构安全和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制定钢筋工程实施细则,以确保钢筋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工程前期准备1. 钢筋工程前期准备包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图纸、购买和检验钢筋材料等工作。
2. 施工组织设计应明确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体系,包括施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施工流程、施工设备的配置等内容。
3. 施工方案应详细描述钢筋工程的施工方法、工序、施工顺序、安全措施等,并与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和审批。
4. 施工图纸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钢筋的布置、连接方式、尺寸等详细信息。
5. 钢筋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应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艺与方法1. 钢筋的切割、弯曲、焊接等加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2. 钢筋的安装应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包括钢筋的布置、间距、连接方式等。
3. 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如搭接、焊接、机械连接等,确保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4. 钢筋的固定应采用适当的固定件,如钢筋扣件、焊接固定等,确保钢筋的位置和稳定性。
5. 钢筋的保护应采取防腐措施,如涂刷防锈漆、使用防腐剂等,确保钢筋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四、施工质量控制1. 钢筋工程应按照像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的尺寸、位置、间距等应符合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应进行测量和检查。
3. 钢筋的焊接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应进行焊缝的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测试。
4.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保护层厚度的测量和检查。
5. 钢筋的连接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应进行连接强度的测试和检查。
五、安全措施1. 钢筋工程施工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 钢筋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钢筋机械连接结果判定细则一、本细则依据《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二、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应进行接头工艺检验;三、合格情况(一)Ⅰ级接头、3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合格;、2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试件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合格;●、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2个试件均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合格;❍、3个试件均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合格;(二)Ⅱ级接头只要3个接头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合格;四、复验(双倍复检)情况(一)Ⅰ级接头、3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2个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复验(双倍复检);、2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试件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复验(双倍复检);●、2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1个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1个试件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复验(双倍复检);❍、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2个试件断于接头,1个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另1个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复验(双倍复检);⏹、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2个试件均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复验(双倍复检);☐、3个试件均断于接头,2个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另1个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复验(双倍复检);(二)Ⅱ级接头2个接头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1个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复验(双倍复检);五、不合格情况(一)Ⅰ级接头、3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1个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2个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不合格;、3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3个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不合格;●、2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1个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试件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不合格;❍、2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2个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1个试件断于接头,不论其强度多少,判不合格;⏹、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2个试件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不合格;☐、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2个试件均断于接头,1个或2个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不合格;☐、3个试件均断于接头,2个或3个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不合格;(二)Ⅱ级接头2个或3个接头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不合格;六、复验(双倍复检)结果判定(一)Ⅰ级接头、复验(双倍复检)时,若有1个或1个以上的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为复验(双倍复检)不合格。
钢筋机械连接结果判定细则一、本细则依据《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二、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应进行接头工艺检验;三、合格情况(一)Ⅰ级接头、3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合格;、2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试件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合格;●、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2个试件均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合格;❍、3个试件均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合格;(二)Ⅱ级接头只要3个接头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合格;四、复验(双倍复检)情况(一)Ⅰ级接头、3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2个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复验(双倍复检);、2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试件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复验(双倍复检);●、2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1个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1个试件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复验(双倍复检);❍、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2个试件断于接头,1个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另1个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复验(双倍复检);⏹、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2个试件均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复验(双倍复检);☐、3个试件均断于接头,2个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另1个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复验(双倍复检);(二)Ⅱ级接头2个接头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1个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复验(双倍复检);五、不合格情况(一)Ⅰ级接头、3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1个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2个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不合格;、3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3个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不合格;●、2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1个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1个试件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不合格;❍、2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2个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1个试件断于接头,不论其强度多少,判不合格;⏹、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2个试件断于接头,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不合格;☐、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2个试件均断于接头,1个或2个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不合格;☐、3个试件均断于接头,2个或3个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1倍,判不合格;(二)Ⅱ级接头2个或3个接头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不合格;六、复验(双倍复检)结果判定(一)Ⅰ级接头、复验(双倍复检)时,若有1个或1个以上的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判为复验(双倍复检)不合格。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是针对钢筋机械连接的施工及验收标准的文件。
以下是一般的技术规程内容:
1. 施工前准备:包括施工图纸的审核、材料的准备、设备的检验等。
2. 机械连接的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机械连接方法,例如螺纹连接、扣压连接等。
3. 机械连接施工:详细说明机械连接的施工步骤、要求和技术要点。
包括钢筋的加工、连接件的安装、连接件的拧紧力矩、连接点的堆焊等。
4. 连接强度和质量控制:对机械连接的强度和质量进行控制和检验,包括对连接件的检验和对连接点的验收等。
5. 连接效果评估:对机械连接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连接点的承载力、稳定性等。
6. 相关验收标准和检测方法:对机械连接的验收标准和检测方法进行说明,包括连接点的抗弯、抗剪等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7. 安全注意事项:对机械连接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进行说明,例如焊接作业的安全措施、机械连接时的翻斜、倒塌等问题的防范措施。
总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是用于指导钢筋机械连接施工、控制质量和验收的文件,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质量符合要求。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一、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⑴钢筋:钢筋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切口端面要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弯曲、马蹄形严重的要切去,但不得用气割下料。
套筒有检验报告。
(2)主要机具:钢筋滚压直螺纹机、限位挡铁、螺纹环规、力矩扳手及普通扳手等。
2.人员:参加滚压直螺纹接头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二、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钢筋下料一钢筋丝头加工f钢筋弯折成型f成品保护f钢筋连接2•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出现弯曲时应调直。
3•钢筋下料时不得用电焊、气焊等加热的方法或用钢筋切断机进行切割,必须用无齿锯下料,确保钢筋端头平直并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弯曲现象。
4•钢筋丝头加工:丝头加工长度为标准型套筒长度的1/2,钢筋规格应与滚丝器调整一致,加工丝头的牙系牙形、螺距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一致,。
有效丝扣段内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的周长,在直螺纹滚轧机上按设计的螺距、进刀长度等参数滚轧出钢筋直螺纹丝头,并用相应的环规和丝头卡扳检测合格。
丝头参考加工尺寸(mm)见表1。
5•钢筋滚轧螺纹加工时,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不得使用油性切削液,且不得在没有润滑液的情况下加工。
6•钢筋丝头加工完毕后,应立即带上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筒,防止装卸钢筋时损坏丝头,按要求在指定地点码放整齐,并标识清楚钢筋规格。
7•钢筋的连接时将密封盖保护帽回收,并且丝头与套筒要保持干净。
8.所选用的钢筋与套筒规格必须一致。
9.用扳手将钢筋与直螺纹套筒拧紧,使两钢筋丝头接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钢筋丝头上应有两道标记线,钢筋连接时,应在丝头处作出钢筋进入套筒内的长度标记,便于检查验收。
10.当丝头加工完毕后,进行钢筋弯折段的加工。
11.依据钢筋翻样单及现场实际情况,将需进行弯折的钢筋加工成型,保证弯折的高度及弯折端头的平直。
12.弯折加工时,注意保护好丝头,套好套筒。
13•连接梁端钢筋接头时,应先将直螺纹套筒及锁母拧到长丝的一边,待另一根钢筋对准后再反向退回,同时用螺母相向拧紧。
钢筋接头机械连接实施细则
1. 总则
1.1本细则主要用于工程建设中的各类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检验。
1.2本细则依据JGJ107-2010编制。
2.仪器设备
2.1 WE-600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WI-100油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0~300)mm。
3.接头的性能等级要求
3.1接头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的标准值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10倍。
3.2接头应根据抗拉强度、残余变形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分为下列三个性能等级:Ⅰ级接头抗拉强度等于被连接钢筋的实际拉断强度或不小于1.10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Ⅱ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
Ⅲ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25倍。
3.3Ⅰ级、Ⅱ级、Ⅲ级接头的抗拉强度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接头的抗拉强度
4.
4.1对每种型式、级别、规格、材料、工艺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型式检验试件不应少于9个:单向拉伸事件不应小于3个,同时应另取3根钢筋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
全部试件均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
5.钢筋接头试件的试验方法
5.1型式检验试件的仪表布置和变形测量标距应符合下列规
定:
5.1.1单向拉伸和反复拉压试验时的变形测量仪表应在钢筋两侧对称布置(图一),取钢筋两侧仪表读数的平均值计算残余变形值。
5.1.2变形测量标距
式中:——变形测量标距;
——机械接头长度;
——钢筋公称直径。
图一接头试件变形测量标距和仪表布置
5.2型式检验试件最大力总伸长率的测量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试件加载前,应在其套筒两侧的钢筋表面(图二)分别用细划线A、B和C、D标出测量标距为的标记线,不应小于100mm,标距长度应用最小刻度值不大于0.1mm的量具测量。
图二总伸长率的测点布置
1—夹持区;2—测量区
5.2.2试件应按表一单向拉伸加载制度加载并卸载,再次测量
A、B和C、D间标距长度并应按下式计算试件最大力总伸长率:
式中:、——分别是试件达到最大力时的钢筋应力和钢筋理论弹性模量;
——加载前A、B或C、D间的实测长度;
——卸载前A、B或C、D间的实测长度;
应用上式计算时,当试件颈缩发生在套筒一侧的钢筋母材时,和应取另一侧标记间加载前和卸载后的长度。
当破坏发生在接头长度范围内时,和应取套筒两侧各自读数的平均值。
5.3接头试件型式检验应按表一和图三所示的加载制度进行试验。
表一接头试件型式检验的加载制度
目
单向拉
伸0→0.6→0(测量残余变形)→最大拉力(记录抗拉强度)→0(测定最大力总伸长率)
图三单向拉伸
检验方法实施细则
文件编号:QTD/YZ-11 版本号:第三版修订号:第0次第1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