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二上《跳圆舞的小猫》教案 (1)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7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5课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选自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五课。
乐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小猫们在月光下跳圆舞的场景。
通过学习这首乐曲,学生可以感受圆舞曲的特点,体会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同时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善于模仿和表现,但在音乐鉴赏能力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学习《跳圆舞曲的小猫》这首乐曲时,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掌握圆舞曲的特点,并能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乐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体会音乐带来的愉悦心情。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力。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圆舞曲的特点2.乐曲的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音乐。
2.模仿教学法:引导学生模仿小猫的动作,表现乐曲的生动形象。
3.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聆听乐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4.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图片、动画等素材。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小猫头饰、圆舞曲服装等。
4.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月光下的小猫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小猫吗?它们在月光下会做什么呢?”2.呈现(5分钟)播放《跳圆舞曲的小猫》乐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乐曲的背景和作者。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圆舞曲动作的模仿,让学生亲身参与,体会乐曲的韵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巩固(5分钟)让学生自主选择乐器,为《跳圆舞曲的小猫》伴奏。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5.拓展(5分钟)欣赏其他圆舞曲作品,如《蓝色多瑙河》、《天鹅湖》等,让学生对比感受不同圆舞曲的风格。
二年级音乐《跳圆舞曲的小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和学唱《跳圆舞曲的小猫》,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动作表现小猫跳圆舞曲的情景,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2. 用轻快的动作表现小猫跳圆舞曲的情景。
三、教学难点:1. 圆舞曲节奏的把握。
2. 歌曲的高音部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
2. 音乐播放设备。
3. 学生乐器(如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小猫跳圆舞曲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 教学歌曲:播放《跳圆舞曲的小猫》,让学生初步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3. 学习歌词:教唱歌曲,重点教授歌曲的高音部分,引导学生跟唱。
4. 节奏练习: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5. 动作表现:教授圆舞曲的基本动作,如旋转、跳跃等,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动作练习。
6. 课堂展示:邀请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舞曲的特点及动作要领。
8.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圆舞曲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9.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展示所学内容,加强巩固。
10. 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了解圆舞曲的历史背景,拓宽知识面。
2. 组织学生进行圆舞曲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2. 评价学生在学唱歌曲和节奏练习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的动作表现,看是否能够准确地表现小猫跳圆舞曲的情景。
八、教学反馈:1. 在课后向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在家中展示所学内容。
2.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跳圆舞曲的小猫》教案教学内容:1、听《小猫圆舞曲》2、唱《小猫圆舞曲》第一段片段。
3、随《小猫圆舞曲》一起舞动,做动作。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仔细聆听、表演、歌唱、图谱等教学活动,正确把握乐曲的基本情绪,想象和观察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聆听,身体动作学生能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3、通过两首乐曲的比较,学生能辨别乐曲的速度、情绪的不同。
教学难点与重点: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
2、随歌曲《请你唱个歌吧》律动。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表情,(老师做出灿烂的笑容)。
我送给你们一个美丽的笑容,我们每一位同学送给老师一个美丽又灿烂的笑脸好吗?好!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
(播放《请你唱个歌吧》,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师:谁能告诉我这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它是几拍子的呢?生:是三拍子。
师:那三拍子我们用一个动作来表示谁会呢?生:表演三拍子的动作。
二、欣赏教学:1、初听《跳圆舞曲的小猫》(第一遍):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一猜她是谁呢?老师有个要求,请你静静的听,如果谁猜出来千万不要说出来,等音乐完了之后告诉大家。
生:初听乐曲,并做抢答。
师:原来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猫,你平时观察的小猫它有什么样的特点?生:可爱、走路轻轻。
2、复听乐曲:师:这只小猫叫咪咪,美国有一位作曲家安德森就为小猫咪咪写了这一首曲子《跳圆舞曲的小猫》。
原来,这还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猫,它是一只会跳圆舞曲的小猫。
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当你听到乐曲有变化的时候,你想一想小猫是怎么样来跳圆舞曲的?你又能联想到什么呢?老师也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
复听乐曲,老师用图谱法诱发学生想象。
师:同学们你们在欣赏的时候,老师也和你们一起欣赏了一遍,我还画了一幅美丽的画,你们看:像什么?生:像小猫的脚印。
3、感受乐曲:师:通过老师画得图形谱你们觉得乐曲有怎样的情绪变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小猫一开始是悠闲的跳舞。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教案一. 教材分析《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富有童趣,以描绘小猫跳圆舞曲的情景为主题,展现了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歌曲节奏变化丰富,富有弹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节奏和旋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2.能用轻快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的童趣。
3.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用合适的语气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歌曲的美。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法:分组演唱、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故事素材等教学资源。
2.钢琴、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故事引入课题,引导学生关注小猫跳圆舞曲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节奏和旋律。
教师对每组进行指导,纠正发音和情感表达上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鼓励他们自信地表现。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圆舞曲作品,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舞曲的特点和歌曲的情感表达。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歌曲,观察家人对歌曲的反应,感受音乐的魅力。
二年级音乐《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听懂并演唱《跳圆舞曲的小猫》;了解圆舞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特点;能够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小猫跳圆舞曲的形象。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利用图谱、动作等辅段,帮助学生理解圆舞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创作简单的圆舞曲动作。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二年级音乐教材,通过描绘小猫跳圆舞曲的场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听懂并演唱《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难点:理解圆舞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用动作表现出小猫跳圆舞曲的形象。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小猫跳圆舞曲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带领学生模仿小猫的动作,引发学生的笑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2 教学基本节奏和旋律:教师播放《跳圆舞曲的小猫》音乐,学生聆听并感受节奏和旋律;教师引导学生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教师利用图谱或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圆舞曲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3.3 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演唱《跳圆舞曲的小猫》,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模仿动作;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
第四章:教学拓展4.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创作简单的圆舞曲动作;每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欣赏并给予评价。
4.2 音乐游戏:教师设计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圆舞曲的节奏和旋律;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演唱水平和合作能力;学生自评、互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曲目,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富有童趣。
歌曲以跳圆舞曲的形式,描绘了一群小猫在月光下欢快跳舞的场景。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节奏明快,旋律活泼,表现出小猫们跳舞的快乐气氛;第二部分节奏稍慢,旋律悠扬,表现出小猫们累了休息的情景。
整首歌曲简单易懂,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听懂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圆舞曲这种形式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和魅力。
2.能听懂并唱准歌曲《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
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舞曲的特点和魅力。
2.歌曲《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的旋律和节奏。
3.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动作等引导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和魅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教学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培养合作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件、图片、道具等教学资源。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3.准备教材《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故事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圆舞曲的特点和魅力。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5.拓展(5分钟)学生根据歌曲《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的旋律和节奏,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
《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了解圆舞曲的基本舞步。
2、激发孩子们学习跳舞的兴趣。
3、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5、促进孩子们身体协调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圆舞曲基本舞步,表演圆舞曲舞蹈。
难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动手动脑,尝试学习圆舞曲舞蹈。
四、教学准备:1、故事书《跳圆舞曲的小猫》2、音乐播放器3、音乐盘《跳圆舞曲的小猫》背景音乐4、圆舞曲的图片资料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向学生介绍圆舞曲,播放背景音乐,展示圆舞曲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圆舞曲的起源和基本舞步。
第二步:阅读故事让学生一起阅读《跳圆舞曲的小猫》,引导学生了解小猫学习跳圆舞曲的故事情节。
第三步:练习基本舞步老师向学生展示圆舞曲的基本舞步,让学生跟随音乐学习基本舞步,带着音乐一起练习。
第四步:情景表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让学生们通过表演小猫学习跳圆舞曲的过程,体验圆舞曲的乐趣。
第五步:小结老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学习圆舞曲需要耐心和练习,鼓励学生们多加练习。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生学习圆舞曲的过程中,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和鼓励,共同进步。
老师要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通过学习圆舞曲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篇示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跳圆舞曲的小猫》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歌曲和舞蹈的形式表现小猫跳圆舞曲的场景。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和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跳圆舞曲的小猫》的故事情节,歌曲与舞蹈。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能够感受到小猫跳圆舞曲的欢乐和活力。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唱歌的同时跳舞。
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5课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5课的一首教学曲目。
这首曲目以富有童趣的旋律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小猫们在圆舞曲中快乐舞动的情景。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
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多种方式,感受和体验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演唱和演奏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音乐活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然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简单的节奏、旋律辨识,简单的演唱和演奏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提高教学难度,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跳圆舞曲的小猫》,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使他们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跳圆舞曲的小猫》,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能够用乐器演奏歌曲。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跳圆舞曲的小猫》,能够用乐器演奏歌曲。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的把握,以及演奏技巧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模仿、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采用乐器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小猫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小猫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跳圆舞曲的小猫》的兴趣。
二年级音乐《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跳圆舞曲的小猫》,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跳圆舞曲的小猫》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跳圆舞曲的小猫》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教学难点: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学唱、模仿、舞蹈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 运用图片、道具等教学辅助工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教师播放《跳圆舞曲的小猫》歌曲,让学生聆听并猜测歌曲的主题。
2. 歌曲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唱《跳圆舞曲的小猫》,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节奏和歌词。
3. 圆舞曲特点讲解:教师讲解圆舞曲的风格特点,让学生了解圆舞曲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小猫、小狗、小鸟等),按照圆舞曲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圆舞曲的特点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跳圆舞曲的小猫》歌曲,并尝试家庭成员一起进行圆舞曲舞蹈。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表现力。
2. 评价学生对《跳圆舞曲的小猫》歌曲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节奏和歌词。
3. 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进行圆舞曲舞蹈活动,增进家校联系。
2. 组织校园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才艺。
3. 开展音乐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八、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跳圆舞曲的小猫》歌曲、圆舞曲特点介绍。
2. 教学音频:《跳圆舞曲的小猫》歌曲。
二年级音乐《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聆听和学唱《跳圆舞曲的小猫》,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跳圆舞曲的小猫》的曲调、歌词及演唱技巧。
2. 圆舞曲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跳圆舞曲的小猫》的曲调、歌词及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圆舞曲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聆听、学唱、模仿、分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 运用图片、动画等教学辅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歌曲内容。
3.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听一首圆舞曲,感受圆舞曲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介绍歌曲:《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圆舞曲,通过描绘小猫跳圆舞曲的场景,展现了圆舞曲的魅力。
3. 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4.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小猫、舞伴等),进行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展示: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圆舞曲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7. 拓展:推荐一些类似的圆舞曲作品,让学生课后进行欣赏和学习。
8. 作业:让学生课后练习演唱《跳圆舞曲的小猫》,提高演唱水平。
9.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分组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0.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跳圆舞曲的小猫》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音响、投影仪等。
3. 准备图片、动画等教学素材。
4. 准备小猫、舞伴等角色道具。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听一首圆舞曲,感受圆舞曲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人音小学音乐二上《5跳圆舞的小猫》教案 (1)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表现、歌唱、创造等教学活动,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丰富想象、生成个性化感悟。
2、初步感受圆舞曲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韵律感。
3、通过音乐创造活动,激发想象力、发挥主体创造。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表现、歌唱、创造等教学活动,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丰富想象、生成个性化感悟。
教学准备:师准备:小猫头图片12个,小猫跳舞脚印图一张,洋娃娃跳舞脚印图一张,木管打击乐器,录音机,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前在地上画上圆圈。
生准备:红、蓝手圈花等教学过程:一、初听乐曲感受风格特点1、师生问好2、复习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师:今天,森林里正在举行小动物音乐会,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可热闹了。
音乐会开始了,首先给我们表演的是洋娃娃和小熊,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唱一唱好吗?3、初听乐曲:洋娃娃和小熊表演完以后,第二个表演者上场了,他们给同学们带来一首舞曲。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欣赏后,要告诉老师,这首舞曲中谁在跳舞呢?仔细听一听,下面这段音乐中有一种小动物叫声,猜猜是谁呢?(播放录音,师模仿猫动作)师:谁说说是什么动物?生:小花猫!师:你们说得非常好,是小猫在跳舞!(贴小猫图片)为什么曲子中有小猫和小狗的叫声呢?原来啊,作曲家在作曲时,还有一个故事呢,想听吗?(师讲故事)(在美国,有一个作曲家,叫安德森,他想写一首曲子,可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一天他坐在桌前想着,这时他养的小猫和小狗,正追逐玩耍着,跑过来他们跳到了琴键上,这给安德森带来了灵感,他动手写出了一首好听的乐曲。
)4、出示课题师:咱们看看安德森把这首乐曲取个什么名字呢?(板书课题)生:跳圆舞曲的小猫三、分段欣赏1、脚印图比较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曲子啊,就叫《跳圆舞曲的小猫》。
师:小猫在跳舞的时候会印出许多不同样式的脚印,大家看,老师这儿有两张脚印图,谁能看出来哪张是小猫在跳舞,哪张是洋娃娃和小熊在跳舞?(出示两张脚印图)师:好。
《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案例一、背景分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结合音乐新课标,我们的课堂渐渐发生了变化。
音乐课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鉴赏音乐,同时创造音乐。
小学二年级课型欣赏课教学内容"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童趣》第二首《跳圆舞曲的小猫》教材分析《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门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
由美国作曲家R.安德森作曲。
曲调诙谐有趣,描绘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优美的圆舞曲音乐的伴奏下欢快起舞。
乐曲具有拟人化与写实的特点,为三部曲式A、B、A1,4小节的引子,好似一个自豪的小猫一步步走进了"舞场"准备翩翩起舞。
二、案例描述(一)创设情景1、师生问好: do re mi mi re do2、上课之前老师送给你们一个甜甜的微笑,小朋友们也送老师一个微笑好吗?3、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一场既精彩又特别的舞会,请小朋友们听一听,舞会的主角是哪个小动物?你听到了舞会上舞蹈者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播放主题一)生:小猫、小狗……(如没听出就再次播放一小段,提示学生是小猫)出示课题:《跳圆舞曲的小猫》生:热闹、欢快、优美。
(二)深入学习聆听赏析4、师:老师想用手中的粉笔画出小猫跳舞的情绪,请看~老师画图形谱(播放全曲)A部分:5、师:你们能在图形谱中找到小猫叫的声音吗?并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指出来。
6、师:你们能模仿一下小猫的叫声吗?生:模仿小猫7、师:你能在音乐中准确的找到小猫发声的位置吗?生:能(播放A部分学生跟着音乐模仿小猫叫声)8、师:你们觉得小猫的声音是什么乐器发出来的呢?生:同桌讨论并回答师出示小提琴的图片并做出演奏小提琴的动作。
9、师:我想请几位孩子和大家分享一下到前面来跟着音乐模仿小猫的叫声,请下面的孩子,仔细观察他们谁模仿的最好?是动作好?声音好?还是小猫叫的位置找的准确?(播放A部分,请三个孩子上台表现,其余学生观看)生:请学生对表演的孩子做出评价。
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现、歌唱、创造等教学活动,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丰富想象、生成个性化感悟。
2、初步感受圆舞曲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韵律感。
3、通过音乐创造活动,激发想象力、发挥主体创造。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表现、歌唱、创造等教学活动,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丰富想象、生成个性化感悟。
教学准备:
师准备:小猫头图片12个,小猫跳舞脚印图一张,洋娃娃跳舞脚印图一张,木管打击乐器,录音机,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前在地上画上圆圈。
生准备:红、蓝手圈花等
教学过程:
一、初听乐曲感受风格特点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师:今天,森林里正在举行小动物音乐会,来了很多的小动物,可热闹了。
音乐会开始了,首先给我们表演的是洋娃娃和小熊,他们给我
们带来了一首《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唱一唱好吗?
3、初听乐曲:洋娃娃和小熊表演完以后,第二个表演者上场了,他们给同学们带来一首舞曲。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欣赏后,要告诉老师,这首舞曲中谁在跳舞呢?仔细听一听,下面这段音乐中有一种小动物叫声,猜猜是谁呢?(播放录音,师模仿猫动作)师:谁说说是什么动物?
生:小花猫!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是小猫在跳舞!(贴小猫图片)为什么曲子中有小猫和小狗的叫声呢?原来啊,作曲家在作曲时,还有一个故事呢,想听吗?(师讲故事)(在美国,有一个作曲家,叫安德森,他想写一首曲子,可怎么想也想不出来,一天他坐在桌前想着,这时他养的小猫和小狗,正追逐玩耍着,跑过来他们跳到了琴键上,这给安德森带来了灵感,他动手写出了一首好听的乐曲。
)
4、出示课题
师:咱们看看安德森把这首乐曲取个什么名字呢?(板书课题)生:跳圆舞曲的小猫
三、分段欣赏
1、脚印图比较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曲子啊,就叫《跳圆舞曲的小猫》。
师:小猫在跳舞的时候会印出许多不同样式的脚印,大家看,老师这儿有两张脚印图,谁能看出来哪张是小猫在跳舞,哪张是洋娃娃和小熊在跳舞?(出示两张脚印图)
师:好。
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猫,印一个漂亮的小脚印吧。
(提示学生用拍腿、拍肩的方法)
板书:3/4
2、聆听第一段
师:这是一首四三拍的圆舞曲,接下来咱们进一步感受这首曲子,首先听第一段,听听这段情绪怎样?表现了什么内容呢?咱们听听吧!播放录音,师舞进行引导
师:谁说说你的感受?
生:乐曲非常欢快,好像小猫在跳舞……
师:你们回答得非常好,小猫一边跳舞,还一边喵喵喵的叫着,如果让你用线条表现猫的叫声,你会怎样画?用手画一画。
生:模仿。
(弧线)
师: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数一数小猫在这段音乐中叫了多少次?老师放音乐,当你听到小猫在叫时划一条弧线。
(播放录音)
师:同学们,小花猫到底叫了多少次呢?(生回答)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放音乐,师生一起数,边数师边贴小猫头在黑板上。
)
师:在这段音乐中小猫叫了多少次啊?
生:一共12次!
3、聆听第二段:
师:在第一段音乐中小猫叫了12次。
我们接着听赏第二段,听听第二段和第一段在速度上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呢?咱们跟着音乐跳跳感受一下好吗?可以自由结组。
(播放录音,师生共舞)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这两段音乐,谁说说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二段变快了、激烈了
师:说得非常好,鼓励一下!
介绍第二段情节
师:这段描绘了小猫在跳舞时,一会转身、一会跳跃、一会摇尾巴、非常高兴,为了表现小猫非常高兴的跳舞,作曲家在这里加上了一种乐器仔细听听,是什么乐器?
播放录音,教师动作引导
师:谁勇敢地说说是什么乐器?
生:双响筒、响板……
师:你们真聪明,它是木管打击乐器,老师这里有一些,谁来试试?(学生自由探究,全体师生练习用打击乐器来打三拍子)
师: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表现小猫高兴的跳舞好吗?(放录音,师边跳边喊拍子)
4、聆听第三段
师:孩子们,你们表现得太棒了,第二段音乐比第一段速度快了,下面我们继续听第三段,听听这段表现了什么内容?
播放音乐
师:熟悉吗,它和哪段相似?
生:第一段!
师:对了,同学们刚才听出来了,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完全相同的,在音乐中我们用A+B+A来表现,结束部分称为尾声。
(师板书)
四、跳《小猫的圆舞曲》
1、教学生跳圆舞曲
师:下面我请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小猫的圆舞曲。
(先示范,再选几对同学到中间围圈学跳,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跳。
)
2、放主题音乐,让生一起围圈随主题音乐跳一跳。
【跳圆圈舞,感受圆舞曲,体验流动的圆】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简案
一、初听乐曲感受风格特点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3、初听乐曲:(师讲故事)
4、出示课题
三、分段欣赏
1、脚印图比较:板书:3/4
2、第一段(弧线)
(贴小猫头)
3、第二段(播放录音,师生共舞)
(介绍第二段情节)
乐器(用打击乐器来打三拍子)
4、第三段(师板书)A+B+A尾声
四、跳《小猫的圆舞曲》
1、教学生跳圆舞曲
2、放主题音乐,让生一起围圈随主题音乐跳一跳。
五、课堂小结
板书:跳圆舞曲的小猫
[美]安德森 3/4
O O O O O O }12次□□
O O O O O O A+B+A+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