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生物真题大全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考生物真题大全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考生物真题大全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考生物真题大全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考生物真题大全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2010生物中考试题汇编二十三——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选择题

1.(2010十堰)81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

A.脊神经 B。脑神经 C。脊髓 D。神经纤维

答案:C

2.(2010烟台)16.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功能是

A.能够收缩舒张产生运动

B.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C.能够通过细胞体上的许多突起与其它组织细胞联系

D.能够对生物体起到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的作用

答案:B

3.(2010保定)5.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

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A.小脑B.大脑C。脊髓 D。脑干

答案:D

3.(2010莱芜)1.生命之美不仅美在其宏观形态上,更美在其微观结构上。细胞的精妙结构决定了它的特定功能。下图所示细胞能

A.控制动物行为B.完成反射活动

C.调节生命活动D.产生并传导兴奋

答案:D

4.(2010南通)15.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脑 B.神经 C.脊髓 D.神经元

答案:D

5.(2010台州)7.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

答案:C

6.(2010苏州)45.下列有关人体各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B.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部分组成,包括血液、血管和心脏三个器官C.胰脏既属于消化系统也属于内分泌系统

D.肾脏是尿液形成的部位,尿的形成是间歇性的,所以排尿也是间歇性的

答案:AC

7.(2010济宁)11.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答案:B

8.(2010龙岩)24.从2010年4月1日起实施的新《道路交通安全法》提高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禁止酒后驾车的原因是过量的酒精会抑制人的

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呼吸系统D.循环系统

答案:A

9.(2010菏泽)12我们的大脑中有很多如下图所示的细胞。以下对这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细胞叫神经元

B这种细胞没有细胞核

C这种细胞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D这种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答案:B

10.(2010韶关)35.近年来因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攀升。驾驶员酒后驾车易发生重大车祸的主要原因是过量饮酒会导致

A.慢性酒精中毒 B.肝脏负担加重

C.心脏、血管受损D.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

答案:D

认知神经科学知识点总结

1、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实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园里的科学。 2、智能实体——是人类、动物和智能机的泛称。 3、研究人类智能的科学有心理学、心里语言学;研究动物智能的有动物心理学 和比较心理学;研究机器智能的科学有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学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4、神经科学是一大类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均以“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各个水平上阐明其机制,以及预防、诊治神经和精神疾病患”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胚胎学。。P2。。。等。这些学科彼此渗透,互相支持,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构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5、《人治神经科学》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阐明组成脑的分子和细胞如何以其可 塑性参与脑结构与功能系统的形成,进而通过结构与功能系统映射的进化,逐渐出现了人类的意识和多层次的精神活动。 6、人治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 (1)物理符号论、信息加工学说和特征检测理论 (2)联结理论、并行分布处理和群编码理论 (3)模块论或动功能系统论 (4)基于环境的生态现实理论:认知科学家们一直把认知过程堪称是发生在每个人头脑或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环境作用的观点则 认为认知决定于环境,发生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之中,而不是简单 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 (5)机能定位论:试图为每一种高级功能在脑内找到一个中枢,或一种特意的细胞。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以半讽刺的方式,否定了祖母 细胞是识别熟悉面孔的特意细胞。 7、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 成像技术;另一类是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突起 B.神经元 C.细胞体 D.神经末梢 *.神经传导的是() A.兴奋 B.神经冲动 C.刺激 D.信号 *.人体主要的调节机构是() A.神经 B.神经元 C.神经组织 D.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两部分构成,它们是() A 脑和脊髓 B.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C.细胞体和突起 D.神经纤维、脑和脊髓 *.大脑皮层上的沟和回增加了大脑的() A. 脑容量 B. 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C. 体积 D.大脑皮层的面积和神经元数量 *.人体的最高神经中枢位于() A. 大脑皮层 B.脑干 C.小脑 D.脊髓 *.在脑干中有控制人体呼吸、心跳等的神经中枢,它们属于人体() A.最高级中枢 B.最低级中枢 C.最基本中枢 D.一般中枢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 A.树突和轴突 B.细胞体和轴突 C.细胞体和突起 D.细胞质和细胞膜 *.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受到了酒精麻痹的结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中风”的病人四肢没有任何损伤,但出现了一侧肢体不能活动的症状,是因为哪个结构受伤?()A.骨头 B.血管 C.大脑 D.脊髓 *.不属于 ...脑的基本结构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D.脊髓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方面的论述,经不起 ...科学推敲的是() A.“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B.脊髓的传导功能由其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完成 C.小儿对排尿的抑制力较弱是由于脊髓的发育尚未完善 D.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已麻痹了小脑 *.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 A.语言中枢 B.听觉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视觉中枢 *.某人左侧躯体半身不遂,是由于此人( )受损伤而引起的 A.左侧大脑半球的躯体感觉中枢 B.左侧大脑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 C.右侧大脑半球的躯体运动中枢 D.右侧大脑半球的躯体感觉中枢 *.切除小脑的狗将() A.立即死亡 B.行动不协调 C.不能运动 D.嗅觉丧失 *.人拿到烫手的馒头时,在完成缩手反射后,会感觉到烫。那么,产生“烫”这种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 ) A.脊髓 B.大脑皮层 C.小脑 D.脑干 *在神经系统中,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它作为信息的,既接受周围的传入信息,又可发出信息到周围。(脑、脊髓处理中心)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叫做,该结构的基本功能是。(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冲动、传导冲动) *.神经系统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来实现其调节功能的,所以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京大学神经生物学考研真题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京大学神经生物学考研真题专业介绍 神经生物学是近四分之一世纪迅速崛起的一门对脑和神经工作方式和原理进行综合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的、多元的新兴科学,是21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领头学科,是其它基础医学课程的重要补充及高层次的应用,因而在基础医学教育中起着学科融合的作用。北大考研辅导班,同时它又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课程。 由于神经生物学是对神经系统的生、老、病、死规律进行多学科、多层次的研究,因而教学内容体系强调从基础研究到高级整合;从分子结构到整体行为;从理论探讨到实验验证,循序渐进。同时,神经生物学发展迅速,新的理论不断产生,在教学过程中,跟随神经生物学的发展步伐,不断将最新进展引进课堂。 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神经生物学是比较特殊的。首先,它的研究离不开生命科学的一些基本研究材料与方法。神经生物学的材料与生物学的其它学科一样,是动物,从低等的果蝇到高等的小鼠、人。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同样离不开核酸的分析与蛋白质的分析,分子生物学的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也是神经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但除此之外,神经生物学有它自身的特点,那就是神经科学所要重点研究器官——脑是高等生物最复杂的,同时神经元几乎是最难培养的细胞,所以神经生物学研究更需要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北大考研辅导班,电生理是用电刺激的方法来研究神经回路、神经元在特殊生理条件下的反应。膜片钳是用于测量离子通道活动的精密检测方法。神经细胞、神经网络的遗传与发育研究,自1993年Zieglgansberger W和Tolle TR提出系统生物学方法研究神经疼痛(pain)的疾病机理以来,细胞信号传导网络与基因表达调控的系统生物学已经成为神经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就业前景: 由于生物学在我国开展较晚,起步较慢,各种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完善,相关生物公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因此,生物学相对其他学科就业前景并不太乐观。要求从业者

神经生物学重点复习

第一篇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第一章神经元和突触 一、名词解释: 1、神经元: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异性功能接触部位称之为突触。 3、神经胶质细胞:是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 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 二、问答题: 1. 神经元的主要结构是什么?可分为哪些类型? 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包括胞体(营养和代谢中心)、树突(接受、传导兴奋)、轴突(产生、传导兴奋)。分类: 1)、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分类: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 2)、根据树突分类:①按树突的分布情况分类:双花束细胞、a细胞、锥体细胞、星形细胞。②按树突是否有棘突:有棘神经元、无棘神经元。③按树突的构型:同类树突、异类树突、特异树突神经元。 3)、根据轴突的长度分类:高尔基I型神经元、高尔基II型神经元。 4)、根据功能联系分类:初级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5)、根据神经元的作用分类:兴奋性神经元、抑制性神经元。 6)、根据神经递质分类:胆碱能神经元、单胺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 2. 简述突触的分类。 突触:神经元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特异性功能接触部位称之为突触。分类: 1)、根据突触连接的成分分类:轴—体、轴—树、轴—轴三种最为主要。 2)、根据突触连接的方式分类:依傍性突触、包围性突触。 3)、根据突触连接的界面分类:I型突触(非对称性突触)、II型突触(对称性突触)。 4)、根据突触囊泡形态分类:S型突触、F型突触。 5)、根据突触的功能特异性分类: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6)、根据突触的信息传递机制分类:化学突触、电突触。 3. 试述化学突触的结构特征。 化学突触:通过神经递质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后成

神经生物学复习大全

2009年神经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静息电位:活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在多数细胞中呈现稳定的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通常是采用细胞内记录获得。 阈电位和阈强度:能使Na+通道大量开放从而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或 能使膜出现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负反馈的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在一定的刺 激持续作用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指动作电位的产生,不会因为刺激因素的不同或强度 的差异而使动作电位的形状发生改变,即动作电位只要发生,它的波形就不发生 变化。 后电位:在锋电位下降支最后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前,膜两侧电位还要经历一些 微小而较缓慢的波动,称为后电位。 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机能连接点,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特 殊结构。突触的结构一般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根据突触连接的界面分类:分为Ⅰ型突触或非对称突触;Ⅱ型突触或对称突触。根据突触的功能特性分类: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根据突触的信息传递机制分类: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突触整合:不同突触的冲动传入在神经元内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是突触电位的 简单代数和,其本质是突触处激活的电导和离子流的对抗作用,从而控制膜电位 的去极化和超极化的相对数量。(当神经元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信号同时输入的时候,这些信号在神经元上就会发生叠加,这种现象称为突触整合。两次兴奋造成的神经元去极化作用将大于单个兴奋性;如果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同时发生,则两种作用可能会互相抵消。) 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 离子通道是神经系统中信号转导的基本元件。能产生神经元的电信号,调节神经递质的分泌,也能将细胞外的电解质、化学刺激及细胞内产生的化学信号转变成电反应。有两个基本特性:对离子的特异性和对调节的易感性。有一类通道对电压变化敏感,受电压变化的调节而关闭。 化学依赖性通道:能特异性结合外来化学刺激的信号分子,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完成跨膜信号传递的膜通道蛋白。 化学门控通道:能特异性结合外来化学刺激的信号分子,引起通道蛋白质的变构作用而使通道开放,然后靠相应离子的易化扩散完成跨膜信号传递的膜通道蛋白。 时间性总和:局部兴奋的叠加可以发生在连续解接受多个阈下刺激的膜的某一点,即当前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兴奋尚未消失时,与后面刺激引起的局部刺激发生叠加。 G蛋白:能与GTP 结合的蛋白称为G 蛋白,它能接到神经递质、光、味、激素和其他细胞外信使的作用。一般说来。G蛋白是一个三聚体结构,由alpha、beta、garma亚基组成,具有多种类型。 反常整流:也称为内向整流器,钾通道的一种,因去极化而关闭,只有在膜处于超极化并且大于静息电位时才开放,此时开放的钾电流为内向的,驱使膜电位趋向钾离子平衡电位。 快瞬性钾通道:也称早期钾电流,可被很小的去极化作用迅速激活和失活,特别是在一次动作电位之后。被超极化作用“去失活”而接通。 生长锥: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生长的末端被称为生长锥,它是一种高度能动的细胞结构特化形式,它的三个结构域是中央区、片状伪足和丝状伪足。其功能活动受细胞胞体(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和外部环境(神经递质、细胞外基质、细胞粘连分子)的调节。 先驱神经纤维:在神经束中轴突生长期间,发育期间形成较早,最早到达靶组织的轴突,是其他轴突发育为神经束的引路向导。

神经系统的组成

教师授课教案 章节名称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内容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 主备人案别二案授课教师 集体备课 时间 授课时间领导审核签字 具体内容个性化补充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描述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人体各部分的协调动作主要靠神经系统的调节来实现。 过程 与方法 1.尝试动手制作神经元、神经的模型,增强动手能力、加深对相关 概念的理解。 2.分析资料、联系自身、深入思考,增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关注神经系统的损伤对健康的影响。在日常活动中,注意神经系 统的保健。 教学重点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教学难点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阅读法,分析、交流等 教学资源相关视频和图片、自制PPT、用于制作神经元、神经的模型。 德育 三分钟 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搭桥引线,明确目标】 通过幻灯片展示图片创设情境。2012年 伦敦奥运会上我国羽毛球单打冠军林丹以 21:19的比分又一次绝胜马来西亚的李宗伟, 他靠的是什么取胜的? 教师提问:无论稳定的心理素质、还是 敏捷的反应都是靠人体的什么系统来调节 的? 其实我们的身体完成写字、听课、踢球 等每一个动作都离不开神经系统的调节作 用。 那么神经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在人体的分布如何? 引出课题:神经系统的组成。 学生思考推测分 析,可能是稳定 的心理素质、敏 捷的反应等 学生说出神经系 统。 引导学生思考 神经系统的调 节功能,激发学 习神经系统组 成的兴趣,提出 课题。

认知神经科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认知神经科学》期末复习 一、概论 1.什么是认知神经科学? [ppt]认知神经科学是阐明认知活动的心理过程和脑机制的科学。其研究模式是将行为、认知过程、脑机制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书]认知神经科学是在传统的心理学、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物理学、数学、哲学等学科交叉的层面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分子(基因)、细胞、网络(神经回路)、脑区、全脑、行为等各个水平上对人类的所有初级和高级的精神活动的心理过程和神经机制—包括感知觉、运动、注意、记忆、语言、思维、情绪、意识等—开展研究。简而言之,它是研究脑如何创造精神的。 二. 方法: 2. 结构磁共振成像的空间contrast与功能共振成像的时间contrast 的概念 结构像的空间contrast:结构像一般认为是比较固定的,在短时间内不会变化,所以空间contrast是被试间某个脑区volume大小的contrast; 功能像的时间contrast:功能像在时间维度上是变化的,使用block design/event related design时,可以在被试内做时间上的experimental condition vs. baseline的contrast,当然在这之后也可以做被试间的两个时间上的experimental condition vs. baseline的contrast的contrast。 3. fMRI研究中的多重比较校正的概念。为什么需要做多重比较?常用的矫正方法有哪些(列举3个左右)?(答案1:在我们进行voxel-by-voxel比较时,由于比较次数很多,那么犯I型错误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如果还以只进行一次比较的α值为犯I型错误的概率的话,就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所以理论上比较次数大于1次的分析都应该进行多重比较校正。 另外,在fMRI数据分析中,我们相信脑的活动应该在灰质的一定范围内,而不是仅在一个voxel内,所以通过多重比较校正我们可以把这些单个的假阳性voxel排除。fMRI数据分析中常用的多重比较校正有FDR(false discovery rate),FWE(family-wise error)和AFNI提供的校正方法。) 4. 在磁共振成像中的血液动力学响应函数指的是什么? 血液动力学响应函数受区域性脑血流(rCBF)、血体积(rCBV)等的变化影响,是随着刺激出现从平稳状态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最后恢复到平稳状态的一条函数曲线。 5. 什么是成像设备的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 这两个分辨率都应该指设备进行功能成像的描述。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是指成像设备在什么空间水平上反映大脑活动的信号,也就是能在什么样的空间水平上分辨出不同的信号的变化,可以反映为突触级,神经元级,voxel级,脑回级等空间分辨率。 时间分辨率(Temporal Resolution)是指成像设备在脑活动后多长时间内能记录下活动信号,可以反映为毫秒(ms)级,秒(m)级,分钟(min)级,小时(h)级等时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单细胞记录 > 颅内ERPs > 颅外ERPs、fMRI、PET。 时间分辨率:MEG、颅外ERPs > fMRI、TMS、PET。 6. BOLD-fMRI, NIRS, EEG/ERP这三种成像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哪两个之间可以同时记录,好处在哪里?

神经生物学考研

神经生物学排名 1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 招生人数:24 报考人数:无 最低录取分数:无录取比例:无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 研究方向:01视觉信息处理的神经机制及细胞和分子基础02痛觉信息传递、调制的细胞和分子基础 03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 04阿尔茨海黙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05癫痫机制的研究 06突触可塑性和记忆 07精神疾病的分子及遗传机制 08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发育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③727生物化学或728生理学

④872细胞生物学 复试备注:含脑科学研究院14名,其招生方向为01-03及05-08。 2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 招生人数:无报考人数:无 最低录取分数:无录取比例:无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专业目录 研究方向:01神经元溃变与再生02血管重建的分子调控 初试科目: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6西医综合或731生物综合④810生物化学(X)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2009年研究生入学参考书目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主编,高教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教出版社,02年; 《生物化学》面向21世纪教材,第六版,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面向21世纪教材,第六版,周爱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编,高教出版社 3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生物学2008年研究生入学基本情况 招生人数:35 报考人数:无 最低录取分数:无录取比例:无

神经生物学考试重点整理版3

谷氨酸受体与突触可塑性—长时程增强(p307) 长时程增强L TP:给突触前纤维一个短暂的高频刺激后,突触传递效率和强度增加几倍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保持这种增强的现象。 早期L TP: ?Ca/CaM依赖的蛋白激酶II(CaMKII) ?蛋白激酶C(PKC) 产生逆行信使(NO),促进突触前神经元递质的释放 CaMKII能触发在突触后膜上插入AMPA受体或增加谷氨酸受体通道的传导性?晚期L TP:3小时以上 ?蛋白激酶A(PKA)和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 ?需要有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 ?(在谷氨酸突触传递过程中,AMPA受体和NMDA受体都会被激活 ?AMPA受体介导的快速反应 ?NMDA受体介导的较慢但持续时间长的反应 ?AMPA受体激活引起的去极化是移除阻滞在NMDA受体上的Mg2+所必需的?NMDA受体激活后,大量的胞外Ca2+进入细胞; ?由NMDA受体介导的神经递质传递较慢并且持续时间长) 胆碱能受体的分型、分布和作用机理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上两个是外周神经系统,后两个是中枢的)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儿茶酚胺的种类,合成途径(Tyrosine是酪氨酸)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脱羧酶(DDC) 多巴胺-β-羟化酶(DBH)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PNMT)(a-左旋多巴,b-多巴胺,c-去甲,d-肾上腺素) ?

?5-HT的降解代谢途径 失活 5-HT释放后,主要通过膜转运体重摄取 酶解 重摄取: 5-HT膜转运体属Na+/CI-依赖型转运体 5-HT被膜转运体摄入胞浆再经囊泡 单胺类转运体进入囊泡内储存 酶解: 5-HT →MAO →5-HIAA 主要酶解失活途经 5-HT →MAO →5-MIAA 病理情况HIOMT (5-甲氧基吲哚乙酸) 5-HT →AANMT →N-甲基5-羟色胺 芳香烃胺氮位甲基移位酶(AANMT) 5-HT →HIOMT →N-乙酰基-5-甲基5-HT(松果体) 5-HT氮位乙酰转移酶(褪黑素melatonin)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 人体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 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其中,脑和脊髓是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 统;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 分,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 可概括为: 神经元: 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脑: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1)大脑 大脑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皮层是覆盖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大脑皮层表面具有许多深浅不同的裂或沟以及沟裂之间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积和神经元的数量。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关,为人类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 (2)小脑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小脑被酒精麻痹而引起的。 (3)脑干 脑干灰质中,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这一部分中枢受到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 脊髓: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1)脊髓的结构 从脊髓的横切面可以看出,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各部分之问以及脊髓和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2)脊髓的功能 反射功能: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等。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 传导功能: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反之,脑的活动也要通过脊髓才能传递到身体各部位。因此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

希望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然后带着下列的问题重点复习 一、名词解释 神经元、神经调质、离子通道、突触、化学突触、电突触、皮层诱发电位、信号转导、受体、神经递质、神经胚、神经诱导、神经锥、感受器、视网膜、迷路、味蕾、习惯化、敏感化、学习、联合型学习、非联合性学习、记忆、陈述性记忆、非陈述记忆、程序性记忆、边缘系统、突触可塑性、量子释放、动作电位、阈电位、突触传递、语言优势半球、RIA、LTP、CT、PET、MRI、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儿茶酚胺、神经递质转运体、神经胚、半规管、传导性失语、离子通道、神经生物学、神经科学、免疫组织化学法、细胞外记录、EEG、突触小泡、纹外视皮层、半侧空间忽视、 二、根据现有神经生物学理论,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说明其理由。 1、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从神经胚到形成成熟的神经系统,其神经细胞的数 量是不断增多的。 2、在神经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西班牙的哈吉尔(Cajal)、英国的谢灵顿 (Sherrinton)和俄国的巴甫洛夫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哈吉尔主要是因创立了条件反射理论,谢灵顿主要是因创立神经元的理论,而巴甫洛夫主要是因创立反射(突触)学说。 3、神经元是神经组织实施其功能的主要细胞,但其数量在神经组织并不是最多 的。 4、海马的LTP与哺乳动物的学习记忆形成的机制有关。 5、神经系统的功能学研究方法和形态学研究方法是本质上不同的两种方法,因 此迄今尚没有办法把功能学和形态学研究结合起来。 6、一个神经元一般只存在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 7、大脑功能取决于脑的重量。 8、神经肌肉接头处是一个化学突触。

9、Bernstein 的膜假说和Hodgkin等的离子学说均能很好地解释神经细胞静息 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 10、EPSP有“全和无”现象 1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与氯通道激活有关,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 生与钠通道激活有关。 12、视锥决定了眼的最佳视锐度(空间分辨率),视杆决定视敏度。 13、神经管的细胞不是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不能由神经管的 细胞转化。 14、哺乳动物特殊感觉的形成需要经过丘脑的投射,而一般感觉的形成则一 般不经过丘脑的投射。 15、语言的优势在大脑左半球,所以语言的形成与右半球无关。 16、在神经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实验材料的应用对一些神经生物学理论 的创立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海兔对乙酰胆碱作用的了解,鱼类的电器官对学习记忆机制的阐述,枪乌贼对细胞生物电离子学说的建立有重要的意义。 17、神经元是神经组织实施其功能的主要细胞,其树突和轴突分别有接受和 传出神经信息的作用。 18、REM睡眠与觉醒时脑电图相似,而这两个时期脑和躯体状态有明显的不 同。 19、采用脑透析术可引导脑的诱发电位。 20、ATP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 21、钾通道既有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也有化学门控性离子通道。 22、视觉的形成需要经过丘脑的投射,而听觉的形成则一般不经过丘脑的投 射。 23、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个半球的功能既有对称性,也有不对称性。 24、典型的突触结构主要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 25、大脑皮层中央后回是运动代表区,中央前回是躯体感觉代表区。

大脑的奥秘——神经科学导论(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
1.0 分
?
A、
没有声音刺激时耳蜗会自发发生声波震动
?
B、
如果检测不到自发耳声发射,有可能外毛细胞功能出现问题
?
C、
在不打开大脑直接观察的情况下,不同的细胞类型,不同的通路位置的异常是无法检测到的
?
D、
传出神经纤维的活动会刺激外毛细胞,接着会改变外毛细胞机械特性会产生自发的声音发射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控中错误的是()。 (1.0 分)
1.0 分
?
A、
心脏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调控,前者是兴奋作用,后者具有抑制作用
?
B、

当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受到牵拉,交感神经会兴奋,血管会收缩
?
C、
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迷走神经紧张性减弱,交感神经紧张性会加强,血管会收缩
?
D、
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加强,心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血管会 舒张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
在小鼠关键期内进行过一次单眼剥夺实验,然后又使其恢复;同一只小鼠在关键期之外,再 进行一次单眼剥夺实验,它的可塑性变化为()。(1.0 分)
1.0 分
?
A、
由于在关键期之外,所以不存在可塑性
?
B、
可塑性增强
?
C、
由于在关键期内做过单眼剥夺实验存在记忆,当再一次进行时此类实验是可能达到相同效果
?
D、
可塑性减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关于情景记忆,不正确的说法是()。

神经生物学复习题2016

一、名词解释 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轴突,树突组成。 神经调质:由神经元产生,作用于特定的受体,但不在神经元之间起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能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的化学物质。 离子通道:是各种无机离子跨膜被动运输的通路。在神经系统中是信号转导的基本元件之一。 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之间的机能连接点。 化学突触:通过化学物质在细胞之间传递神经信息的突触。 电突触:直接通过动作电流的作用到达下一级神经元或靶细胞的突触。 皮层诱发电位:在感觉传入的冲动的刺激下,大脑皮层某一区域产生较为局限的电位变化。 信号转导:生物学信息(兴奋或抑制)在细胞间或细胞内转换和传递,并产生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局部电位:能引起膜电位偏离静息电位而尚未达到阈电位的变化。 受体:能与配体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它是存在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内的蛋白质大分子。 G-蛋白偶联受体:在与激动剂结合后,只有经过G蛋白转导才能将信号传递至效应器,结构上由单一多肽链构成,形成7次跨膜结构的受体蛋白。 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起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神经递质转运体:膜上将递质重新摄取到突触前神经末梢或周围胶质细胞中储存起来的功能蛋白。 神经胚:原肠胚的外胚层经过发育,经神经板、神经褶、神经沟,最后形成神经管,这就是神经胚的形成,经历上述变化的胚胎。 神经诱导:在原肠胚中,原肠背部中央的脊索与其上方覆盖的预定神经外胚层之间细胞的相互作用,使外胚层发育为神经组织的过程。 神经生长锥:神经元轴突和树突生长的末端。 先驱神经纤维:指在发育期间形成较早,最早到达靶组织的轴突,它们是其他轴突发育为神经束的引路向导。 感受器:把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机械能、热能、光能和化学能)转换为电信号,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传入神经纤维到达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 视网膜:视觉系统的第一级功能结构,可将光能转换为神经电信号。 光致超极化:光照引起感受器细胞超极化效应的过程。 视觉感受野:视觉系统中,任何一级神经元都在其视网膜有一个代表区,在该区内的化学变化能调制该神经元的反应,则称这个特定的视网膜区为该神经元的视觉感受野。视皮层功能柱:具有相似视功能的细胞在厚度约2mm的视皮层内部以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式呈柱状分布。 on-中心细胞:细胞的感受野对中心闪光呈去极化反应。 迷路:前庭器官和耳蜗共同组成极复杂的内耳结构。 行波:声波引起膜振动从耳蜗基部开始,逐渐向蜗顶传播。 本体感觉:指人和高等动物对身体运动的感觉。

2019级北大认知神经科学复习重点

---------------------------------------------------------------最新资料推荐------------------------------------------------------ 2019级北大认知神经科学复习重点 2019 级北大认知神经科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 1. 神经元: 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所以又将其称为神经元。 神经系统的一切机能都是通过神经元实现的。 神经元虽然在形态、大小、化学成分和功能类型上各异,但是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的。 2.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的细微结构,由突触前膜(轴突末梢)、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和突触间隙(前,后膜之间的缝隙)三个部分组成,突触间隙因突触的种类不同宽窄不一。 3.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a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b 外周神经系统由 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头部、面部和躯干的感觉与运动信息。 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中,称为自主神经或植物神经系统,它们维持机体的生命过程。 4. 脑的结构: 大脑: 1 / 11

大脑皮层、髓质、基底神经节间脑: 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脑干: 中脑、桥脑、延脑小脑: 灰质、白质、深部核 5. 全或无规则是指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的神经脉冲发放。 6. 神经递质与调质神经递质是一些小分子或中分子的化学物质,由突触前末梢释放。 越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神经调质作用于释放的神经细胞体或稍远的神经末梢,调节自身的生成和释放速度。 根据神经递质的化学结构,可将其分为如下几类: 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 7. 受体: 是蛋白大分子, 8. 脑的电现象第 1 页共 6 页脑的电现象可分为自发电活动和诱发电活动两大类,两类脑电活动变化都在大脑直流电位的背景上发生。 自发电活动记录就是脑电图(EEG) 9. 平均诱发电位: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在计算机叠加和平均技术的基础上,对大脑诱发电位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这种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刺激以后 10 毫秒之内出现的一组波称为早成分,代表接受刺激的感觉器官发出的神经冲动, 10~50 毫秒的一组称为中成分, 50 毫秒以后的一组波称为晚成分。

神经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Dec2013

神经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哪些行为状态与篮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活动有关? A.促进随意运动的发起; B.掠夺性攻击和对恐惧认识的降低; C.调节注意力、意识、学习和记忆、焦虑和疼痛、情绪和脑代谢; D.与奖赏、精神紊乱有关。 2下列哪项反应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A.支配心脏和血管以调节血压和血流; B.参与技巧、习惯和行为的记忆形成; C.对生殖器和生殖器官的性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D.与机体免疫系统相互作用。 3下列哪项不参与无脊椎动物记忆的神经基础? A.突触传递的修饰可以产生学习和记忆; B.神经的活动转化为细胞内第二信使时,可触发突触修饰; C.现存突触蛋白的改变可以产生记忆; D.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 4 伤害性感受器是______神经纤维。 A. Aα纤维 B. Aβ纤维 C. Aδ纤维 D. Aδ和C纤维 5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 嗅觉感受器细胞是特化的组织细胞; B. 嗅觉感受器的信息转导机制可能只有一种; C. 味觉感受器的信息转导机制可能也只有一种; D. 每种乳突仅对一种基本味觉敏感,具有选择性。 6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_______

A. 脑对脊髓运动的调控通过外侧通路和腹内侧通路; B. 外侧通路控制肢体远端肌肉的随意运动; C. 腹内侧通路控制姿势肌肉的运动; D. 位于脊髓的下运动神经元α运动神经元与γ运动神经元兴奋时都产生肌力。 7 神经元有几个轴突? A 1 B 2 C 3 D 4 8 神经系统来源于哪个胚层? A.内胚层 B.中胚层 C.外胚层 D.内胚层和外胚层 9.人患有腹内侧下丘脑综合症的症状主要包括: A.肥胖; B.消瘦; C.水肿; D.脱水; 10.GABA受体是几聚体? A.二; B. 三; C. 四; D.五 二名词解释 1.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4F反应:fight,fright,flee,sex 强烈的动员机体,以牺牲机体长时程健康为代价实现短时间的应答 2.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边缘系统包括边缘叶,相关皮质及皮质下结构。Broca 规定的边缘叶包括围绕脑干和胼胝体的环状结构,包括扣带回,杏仁核,海马,海马旁回,皮质包括额叶脏部,岛叶,颞极。皮质下结构包括杏仁核,海马,上丘,下丘,丘脑前核。功能是嗅觉,内脏,自主神经,内分泌,性,学习,记忆,摄食。

2021山东大学神经生物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感谢一路陪伴的小伙伴,不断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最后使得考烟成功。 英语: 想先推荐一下蛋核英语微信公众号的每日一句,感觉真不错。 单词:前期学英语挺猛的,英语3月暑假前一直是单词,看了一遍《一本单词》然后背了两遍单词,好做了几年00年之前的真题。我想说,感觉没必要做,太早了,根本不是一个套路,还简单,做了还特别有自信,感觉自己很棒,感觉自己特别傻哎。暑假开始我就没记过单词了,对自己英语太过自信(因为我英语四六级都还不错,哎)这是特别错误的!千万不要这样!特别是越到后期,到了11月12月,英语做真题特别差,都是因为单词问题,当时一度担心自己英语过不了线,12月份我又开始背之前整理的单词,当时有大量政治和专业课需要背,真的特别急。单词一定要从头背到尾,越到后面越发现全是单词问题,一定要好好背单词。 阅读:当时暑假也是一直做真题,也没有效果,错特别多,感觉不大行。然后9月份开始听了蛋核英语微信公众号的视频,也是走了很多弯路但听了老师视频后感觉很棒,就是不一样啊!感觉阅读还是需要看看视频的。后来用10—11年的真题,可以先做10—14年的真题,做一次真题,再反过来做04—10年的,再做15—17,可以留上最后两年的真题最后模拟。真题是最重要的,也很宝贵,我只做了一遍,不大对,大家都做了三遍左右吧,我建议做两遍以上,感觉遍数不重要,还是看自己有没有get到,还是要多总结。推荐用《木糖英语真题手译》。 作文:我是10月份开始作文的,感觉不用太早,太早了也记不住,这时阅读也一定要坚持做,阅读不能停。也背了几篇木糖英语考研微信公众号推荐的作文,让你整理自己的模板,感觉还是需要模板的,因为时间有限。新题型还是好好做做,完型就尽量多拿分吧。 政治: (带着文科生的自信)基本裸考,考前一个月大约每天15分钟看李凡的《政治新时器》,考前一星期开始背《政治新时器》(悔!)。 一战失败后颓废了很久(整天吃鸡),觉得和自己的期望隔很远,毕业了何去何从比较迷茫。中间找工作面试折腾了好久,后来父母支持我二战(感恩)。从学校宿舍搬到我租的小窝,同学一个个离开学校,就剩我还在,一个人吃饭,一

神经生物学 名词解释

受体:能与内源性配基(递质,调质等)或相应药物与毒素等结合,并产生特定效应的细胞蛋白质。按跨膜信息转导分为:受体门控离子通道,G蛋白耦联受体,酶活性受体。 突触: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互接触、并借以传递信息的部位。 神经元: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 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除了神经元以外的所有细胞。具有支持、滋养神经元的作用,也有吸收和调节某些活性物质的功能,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曲张体:轴突末梢上形成的串珠状的膨大 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过特性。极化:由于跨膜电位的存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的电模型,膜内负膜外正。处于静息状态的细胞,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静息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对外不显电性。 去极化:去极化是指跨膜电位处于较原来状态下的跨膜电位的绝对值较低的状态。是通过向膜外的电流流动或改变外液的离子成分而产生。 超极化: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向发展,外部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 静息电位:指未受刺激时神经元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神经元兴奋和活动的标志,是神经信息编码的基本单元,是信息赖以产生、编码、运输、加工和整合的载体。 阈刺激:引起有机体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的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为。 局部电位: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突触电位:突触传递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电位变化,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 刺激的全或无定理:小于阈值的刺激,机体不反应。增强刺激,就产生固定形态大小的动作电位,跟强的刺激不能产生更大的动作电位。 条件反射: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相结合。 牵张反射:指肌肉在外力或自身的其它肌肉收缩的作用下而受到牵拉时,由于本身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诱发同一肌肉产生收缩的一类反射。是脊髓环路所介导的一种最简单的运动反射,它的反射环路仅由2个神经元,即1个肌梭感受神经元和1个运动神经元所构成。 屈肌反射:当肢体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如针刺、热烫等),该肢体的屈肌强烈收缩,伸肌舒张,使该肢体出现屈曲反应,以使该肢体脱离伤害性刺激,此种反应称为屈肌反射。 运动单位:一个α运动神经元与其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就组成了一个完成肌肉收缩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去大脑僵直:在去大脑僵直动物上可以看到,动物伸肌的张力增大,四肢伸直,头

中考生物真题大全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考生物真题大全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2010生物中考试题汇编二十三——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选择题 1.(2010十堰)81在人的神经系统中,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是 A.脊神经 B。脑神经 C。脊髓 D。神经纤维 答案:C 2.(2010烟台)16.与人体的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功能是 A.能够收缩舒张产生运动 B.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C.能够通过细胞体上的许多突起与其它组织细胞联系 D.能够对生物体起到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的作用 答案:B 3.(2010保定)5.我国新交通法明确规定不得醉酒驾车。醉酒的人驾车时明显表现为反应慢、动作不协调, 从而影响各项操作。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 A.小脑B.大脑C。脊髓 D。脑干 答案:D 3.(2010莱芜)1.生命之美不仅美在其宏观形态上,更美在其微观结构上。细胞的精妙结构决定了它的特定功能。下图所示细胞能 A.控制动物行为B.完成反射活动 C.调节生命活动D.产生并传导兴奋 答案:D 4.(2010南通)15.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脑 B.神经 C.脊髓 D.神经元 答案:D 5.(2010台州)7.为了初步诊断病人的脊髓是否受损,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是A.内脏B超 B.心电图检查 C.膝跳反射检查 D.血常规化验 答案:C 6.(2010苏州)45.下列有关人体各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 B.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部分组成,包括血液、血管和心脏三个器官C.胰脏既属于消化系统也属于内分泌系统 D.肾脏是尿液形成的部位,尿的形成是间歇性的,所以排尿也是间歇性的 答案:AC 7.(2010济宁)11.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大脑皮层

同济大学神经生物学复习

神经营养因子 1、神经营养因子NTF是一类由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如肌肉)和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且为神经元生长与存活所必需的蛋白质分子。 神经营养因子通常在神经末梢以受体介导式入胞的方式进入神经末梢,再经逆向轴浆运输抵达胞体,促进胞体合成有关的蛋白质,从而发挥其支持神经元生长、发育和功能完整性的作用。近年来,也发现有些NT 由神经元产生,经顺向轴浆运输到达神经末梢,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完整性起支持作用。 2、分类 一神经营养素家族NTs:又称为NGF 家族,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大于50%。 包括nerve growth factor, NG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 BDNF,NT-3、NT-4/5, NT-6 二其它NTF:主要包括GDNF,是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 CNTF,属于成血细胞因子超家族 ①神经营养素(neurotrophins)家族: NGF、BDNF、NT-3、NT-4/5等; ②细胞因子家族: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白细胞抑制因子(LI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 ③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酸性成纤维生长因子(aFGF); ④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 ⑤细胞外基质分子,如N-CAM,L1。 3、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效应 ←NT-3: 是本体感觉神经元存活所必需 ←BDNF: 胆碱能、多巴胺能神经元。AD与PD ←NGF:前脑基底节胆碱能神经元—海马、皮质,构成胆碱能通路,与学习、记忆有关。 与AD ←GDNF: 多巴胺能、运动神经元强效营养作用。AD 与PD。促进运动神经元的生长与分化,是目前已知的效应最强的胆碱能运动神经元营养因子。基因修饰嗅鞘细胞能促进损伤区神经纤维再生。 神经营养因子作用: 神经元存活阻止神经元死亡 神经生长刺激轴突和树突的延长 神经再生发芽刺激成人神经元轴突和树突发芽 合成代谢作用增加神经元胞体大小 分化诱导神经元表型蛋白的合成 调节传输增加神经递质、神经肽以及它们的合成酶的合成 电性质改变离子通道的活性和水平 掌握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效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