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勘探重点总结

地震勘探重点总结

地震勘探重点总结
地震勘探重点总结

绪 论

一、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 地质法—岩石露头 物探法—面积覆盖、连续测量、间接 钻井法—一点、直接勘探

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重力法—岩石密度差异 磁法—岩石磁性差异

电法—岩石电性差异 地震勘探—岩石弹性差异

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地震勘探具有精度高、作业范围大、布局灵活、成本低等特点,是最有效的物探方法。

(3)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 透射波路径 反射波路径 滑行波路径 (4)地震勘探的几种方法 折射波法 反

射波法—主要的地震勘探方法 (基本原理: 回声测距原理)h=1/2vt 透射波法

地震勘探的三大环节 野外采集 室内处理 资料解释 (1) 野外采集 按照预先设计的观测系统,炮点激发、检波器接收、仪器记录,得到原始地震资料(按时分道)。数据通常记成SEGB 或SEGD 格式,班报有电子格式的和手写格式的。这一部分工作由物探地震小队完成 (2)室内处理 将野外采集的原始地震资料转化为可用于地质解释的地震剖面 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和特殊处理三块内容。 这部分工作由资料处理中心完成 (3)资料解释 结合地质、测井、录井、油藏工程等,进行综合解释。多由物探研究院、物探公司、地质研究院、采油厂地质所等完成。

井间地震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地下成像资料,能分辨2-5米薄层和小断层,为描述井间精细构造、薄层砂体分布,确定储层连通性、剩余油分布等复杂地质问题,指导调整井的布署和采收率的提高,提供非常可靠的技术手段 地震勘探期望解决的问题

? 1、 h=1/2vt ,时间t 不仅包含有地下界面的深度信息,而且还有炮检距(x )的信息。如何消除?-----动校

? 2、地表的起伏变化、表层低速带厚度变化等如何消除?------静校正。

? 3、地下地层的成层性导致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如何认识和利用速度及其差异。

? 4、野外采集地震资料时如何消除干扰?

? 5、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能量问题。

? 6、地下界面的复杂性问题----偏移归位

? 7、地震反射界面与地质界面的对应关系问题

? 8、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及油气检测

? 9、精细的构造解释、油藏描述、储层预测

? 10、开发地震解释(四维地震、油藏监测)

总论 1波的种类 时距曲线

地震波的种类:体波(纵波,横波),面波(瑞利面波和勒夫波)1、纵波(P 波):质点位移与传播方向一致,速度快;在固、液、气中传播。2、横波(S 波):质点位移与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慢;只在固体中传播。

地震波的特征 (1)时间域(空间域): 周期:质点振动一次需要的时间。 频率:质点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振幅:质点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波峰:最大的正位移。 波谷: 波长: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是波在一个周期里传播的距离。 波数:波长的倒数。 (2)频率域: 波形特征可以转换成频谱特征——完全等价——傅氏变换———将时间域上的波形变换为频率域的振幅谱和相位谱(通称为频谱)

激发地震波——某时刻刚刚振动的点组成的曲面——波前面(波前) 停止振动的的点组成的曲面叫波尾 射线——地震波从一点到另一点的传播路径。 射线与波前垂直

费马定理 波传播——费时最少——最佳路径——垂直于波前面

视速度:地震波沿测线传播的速度。

折射波的形成 这个角度叫做临界角。 折射波盲区

大地滤波作用大地不是完全弹性介质,在弹性波传播过程中,高频成分容易被吸收。从而对震源激发的地震子波起到改造作用,由粘弹性理论证明:吸收系数与频率成正比还与地层的物质成分、结构的不均匀性有关。一般疏松地层比致密地层对弹性波的吸收更大。

波阻抗是速度与密度的乘积

岩石的弹性性质决定了弹性波的传播规律。弹性~塑性 物质的弹性性质可用几个弹性模量或常量来描述。它们可以定量地描述不同类型的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影响速度的因素: 孔隙度、岩石的埋藏深度、变质、脱水、相变等等。

21v v >090c i i =

时,透射角等于

几何地震学就是研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前面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时距曲面,而在一条测线上观测到的时距关系则构成一条曲线,成称时距曲线。利用地震波的走时特征获得地质构造信息的学科称为几何地震学

反射波时距曲线正常时差只与炮检距有关。共深度点叠加前,必须先做动校正

多次波:地震波遇到波阻抗分界面时,除产生一次反射外,还会产生一些来往于分界面之间几次反射的波,这种波称为多次反射波

多次波的类型:全程多次反射波、短程多次反射波、微曲多次反射波、虚反射。

只有在反射系数较大的反射界面产生的多次反射,才能够形成较强的多次波这样的界面有:基岩面、不整合面、火成岩面、低速带底界面、海水面和海底面等。相同t0时间的多次波时距曲线比一次波时距曲线陡-----深层速度比浅层速度高。因此多次波的正常时差比一次波大。

绕射波时距曲线地层中,当存在断层、直立地层的棱角、地层尖灭点等不连续点时,可以产生绕射现象。(狭义绕射)惠更斯原理:每个点都可以看成新的绕射源,地面上某点观测到的反射波是所有绕射的叠合。(广义绕射)2地震观测仪器主要有震源、检波器、地震仪器三部分组成。

一、震源:是激发介质振动的能源。可分为炸药震源和非炸药震源。炸药震源具有良好的脉冲特性(激发的地震子波强度高、频带宽),是一种理想震源。非炸药震源:落重法震源、可控震源、气枪、电火花等。二、检波器是安置在地面、水中或井下以拾取地面振动的地震地震探测器或接收器。它实际上是将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三、地震仪器地震仪器通常由前置放大器、模拟滤波器、多路采样开关、增益控制放大器、模数转换器、格式编排器、磁带机、回放系统组成。

地震探测的反射波方法地下介质层与层之间的界面一般为波阻抗界面,在这些界面上都能形成反射波。在地表观测这些反射波,并根据它们的特征来推断界面的深度和介质的物理性质,这就是地震探测的反射波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资源勘探和地壳、上地幔结构探测的一种主要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采集、处理、解释

一、地震资料采集1、测线布置与观测系统观测系统:为完成一条剖面所采用的激发点与接收点之间的关系。通常采用时距平面法和综合平面法多次叠加观测系统的原理

有效波:能用来解决地质问题的波。

干扰波:就是妨碍追踪和识别有效波的波。干扰波是相对的,如:反射波法中的反射波是有效波,折射波是干扰波,而折射波法中的反射波就是干扰波,而折射波是有效波规则干扰波:有一定频率和视速度的非随机干扰波。如声波、面波、工业电干扰、多次波等。无规则干扰波:无一定频率和视速度的干扰波,又叫随机干扰波

地震组合法组合法就是利用波的传播方向不同而压制干扰的一种方法。所谓组合,指的是以多个检波器组成一个地震道的输入或者多个震源同时激发构成一个总震源。前者叫组合检波,后者叫组合激发。由于某些干扰是随机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组合迭加后互相抵消,而有效波是相关的,组合得到加强组合法可以压制面波、浅层折射波、直达波、声波等规则干扰波。

二、地震资料的数据处理(一)预处理数据处理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数据选排(解编)、不正常道剔除、抽道集,增益恢复、初至切除等。选排与道数和叠加次数有关,选排就是把每个共反射点道集挑选出来。(二)实质性处理包括:滤波、反褶积、静校正、动校正、速度分析、叠加、偏移等等。

1、提高信噪比的数字滤波处理信噪比:信号和噪声的比值。提高信噪比的处理技术之一是利用“有效波”和“干扰波”之间频率和视速度的差异来压制干扰波,分别称为频率滤波和视速度滤波。反滤波的作用主要是压缩地震反射子波的长度,提高反射地震记录的纵向分辨能力,并进一步估计地下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另外,它还可以消除周期鸣震和多次波等干扰波

大地滤波使得震源信号“模糊化”了,降低了地层间的纵向分辨率。因此需要把地震子波压缩为原来的震源脉冲的形状,形成理想的地震记录(反射系数序列)。这一过程就是反滤波或反褶积。

静校正地震勘探基本理论的前提:地面为水平面,近地表介质是均匀的。但实际上表层因素与假设条件往往不一致,例如:存在地形起伏,炮点和观测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低、降速带的厚度变化和速度的横向变化等。这时观测到的时距曲线,是一条畸变了的曲线,影响处理的精度,因此要进行表层因素的校正,即静校正

静校正一般分为基准面静校正和剩余静校正。基准面静校正:利用野外实测的表层资料直接进行的静校正。

动校正于一个共反射点道集来说,每一道的炮检距不同引起的正常时差必须在迭加之前把它从观测走时中减去,剩下的与t0共反射点的深度有关动校正后的记录道相当于自激自收的记录道。这样各道叠加时就可以实现同相叠加

正确的速度参数的提取是获得高质量水平叠加剖面的基础(1)层速度一般地,地下介质是由若干个基本平行的地层构成,此时,将每一个地层看作为一种均匀介质(2)平均速度在水平介质中,取垂直于层理的射线长度与该长度内波传播时间之比为平均速度(3)均方根速度在水平层状介质中,取各层层速度对垂直传播时间

的均方根值与平均速度的差别:考虑了不均匀介质的情况,适应范围更大(4)叠加速度(5)射线速度定义:在水平层状介质中,波沿某一条射线传播时,它传播的总路径与总时间之比就是射线速度。注意:射线路径不同,射线速度也不同,因此射线速度无法用等效层来讨论。它不但考虑了射线的“弯折”效应,而且考虑了介质横向不均匀性的影响,是一种比较精确的速度,实际中很难计算。

(二)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

(1)在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炮检距为零时的射线速度即为平均速度。(2)均方根速度是构成等效均匀层的最佳射线速度。即在诸多的射线速度中,等于均方根速度的那一个正是按最佳估计理论得出的最佳等效值。(3)均方根速度总是大于平均速度。(4)在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炮检距不十分大时的叠加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

(三)层速度的计算层速度是与地层岩性密切相关的,是地震反演的主要目标。在速度分析中,得到的速度是叠加速度,对于层状介质此速度就是均方根速度。我们可以利用笛克斯(DIX)公式将之转换为层速度。

(四)速度分析速度分析的目的是为水平叠加处理提供速度参数,以获得高质量的叠加剖面。速度谱和速度扫描是目前进行速度分析常用的方法

在时间剖面上,一般地,强波的出现代表地下反射界面的存在,强波同相轴形态则和反射界面的起伏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直观的反映地下界面形态,为下一步的地质解释做好准备

叠后偏移前面做水平叠加时,我们假定界面是水平的,但是实际上,反射界面常常是倾斜或弯曲的,比如地层的褶皱,结晶基底的起伏等叠后偏移这时我们就需要把畸变后的反射同相轴“恢复”到正确的位置,从而获得更加可靠、真实的地质剖面,供地质解释。这个过程在地震中称为叠后偏移

多次覆盖(Multifold):即对地下同一反射点,进行重复多次观测(Multi Observe)(多次采集Multi sample),目的是突出反射波,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

共反射点多次叠加原理它是利用有效波(Signal)(一次反射波)和干扰波(Noise)(多次反射波)经正常时差校正(Normal Moveout Correction)后,存在着剩余时差(Residual Moveout)的差异,来突出(Strenghten)有效波(一次反射波),压制干扰波(Suppress Noise)(多次波),提高资料信噪比对多次波的叠加,相当于不同位置,不同时间波的不同相叠加,叠加后,能量相互抵消,压制了多次波

?一次反射波(动校正后)剩余时差为0 ,波形对齐,同相叠加,振幅增强。

?多次波(动校正后)剩余时差不为0,波形对不齐,不同相叠加,振幅减弱。

倾斜界面一次反射波的叠加效应 1.不存在一个共反射点(只有一个共中心点)

剩余时差:为倾斜界面共中心点时距曲线与具有相同t0时间的水平界面的反射波t 之差。

?共反射点叠加法,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压制随机干扰,且压制随机干扰的效果优于组合法。压制随机干扰的原理与组合法相同。利用的是叠加的统计效应。

?叠加效果好坏,关健是动校正量求得是否准确(动校正速度是否准确)。Δtn=x2/(2.t0.v2)

? 1.速度准确→求出的动校正量准确→动校正后→剩余时差为0→叠加为同相叠加→叠加后,能量增强。

? 2.速度偏大→求出的动校正量偏小→动校正后(校正不足) →剩余时差大于0→叠加为不同相叠加→叠加后→能量减弱。

? 3.速度偏小→求出的动校正量偏大→动校正后(校正过量) →剩余时差小于0→叠加为不同相叠加→叠加后→能量减弱。

?如果速度=多次波多速度,将使多次波不是受到压制而是增强了

为使倾斜反射层的反射波能有好的叠加效果,在水平处理中首先用速度谱方法获得每个反射波的“叠加速度”。

叠加速度是一个能使道集内的倾斜层反射波有最佳叠加效果的速度(它不会等于倾斜层上部的均匀覆盖介质的速度,应比此速度大)。

用叠加速度,再用水平层动校正公式计算动校正量,正好把道集内的倾斜层反射波同相轴校成水平直线。获得最好的叠加果。

三、地震解释

在油气田的地震勘探中,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处理后的各种地震剖面(一般是水平叠加剖面或偏移剖面),结合地质、钻探、测井及其它物探资料,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和地质规律,把地震剖面变为地质剖面,进一步研究区域的构造发展史、盆地的发育演化史和油气运移聚集史,作出油气资源评价,在有利的构造和地层岩性圈闭上提供钻探井位。

反射地震剖面主要蕴含着运动学信息和动力学信息。运动学信息主要指地震波反射时间,同相性和速度等,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把地震时间剖面变为深度剖面,绘制地质构造图,进行构造解释,搞清岩层之间的界面、断层和褶皱的位置和方向,人们称此为常规地震资料的解释方法,它主要用于寻找圈闭油气藏

地震资料的解释包括构造解释和岩性解释

1、波的对比:在地震记录上利用有效波的动力学和运动学特征来识别和追踪同一界面上的有效波的过程。

对比的四个标志:(1)同相性:把每道上同相位的点连接起来就是同相轴时间剖面上属同一个界面的反射波具有同相性

(2)振幅突出度经过各种方法处理后,有效波的能量应该比干扰背景强,应有一振幅极大值存在(3)波形特征当激发条件一定时,对同一反射波来说,在传播路径和介质性质差别不大时,波形相对稳定,包括频率成分、相位数目、包络的形状、各极值的振幅比都应该相似4)时差特点时差是运动学方面的特征,即在追踪某一波时,应满足视速度合理的条件

通过以上对比,就可以把地下同一地层的反射同相轴识别出来。

2、进行地质剖面的地质解释根据钻井资料和各种地层的反射波同相轴在地震剖面上的特征,推断地震剖面上各反射层所相当的地质层位,以及分析地震剖面上所反映的各种地质现象和构造现象,如:断层、地层尖灭、不整合、古潜山等

断裂的识别标志:(1)特征波或波组被错断。是断层在时间剖面上的最主要表现形式。(2)特征波或波组的突然消失甚至整个断层下盘出现空白现象,是区域性大断裂的反映(3)绕射波的出现。绕射波是在断层棱角上形成的。

3、绘制构造图构造解释工作通常包括剖面解释、平面解释、连井解释三个环节。一个未经钻探的地区,解释工作只能从剖面解释开始,经过平面解释,达到提供钻井井位的目的。钻探工作开始后,解释工作就应以钻探井位位出发点,利用井孔资料,控制和指导工区的剖面和平面解释。这时,解释工作的精度将比前阶段提高。(二)、地震地层岩性解释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通常可分为地震地层学和地震岩性学。地震地层学是根据地震剖面总的地震特征来划分沉积层序、分析沉积岩相和沉积环境,进一步预测沉积盆地的有利油气聚集带。其主要工作可分为:地震层序分析、地震震相分析和解释等工作。地震岩性学是把研究重点放在单个的反射层或一个小的反射层组上。采用各种地震技术(如各种特殊处理),提取各种地震参数(如振幅、速度、频率等),并紧密结合地质、钻井资料,研究地层的岩性、厚度分布、孔隙度、孔隙中的流体性质等

从地震资料中提取岩性与烃类信息,主要是利用速度资料和振幅、频率等动力学信息。—用速度信息可估算砂岩含量,求取泊松比等弹性参数;—用振幅信息等,可以直接预测油气,被称为亮点技术;—振幅分析技术可用来确定储集层层厚度、预测岩性体等

标准层地震界面的性质取决于岩层的岩性,如果岩性差异明显、横向稳定,则地震界面的横向连续性好,可以大面积连续追踪,并且与地质界面吻合,这样的岩层被称为标准层

就地层界面的反射系数而言,若小于1-2%,可能反射波太弱,难以被检测到;若反射系数大于10-15%,一方面会阻碍地震波的上、下传播,产生屏蔽现象,还会产生多次反射而造成地震记录和剖面中的假象。

沉积岩波速的一般规律主要表现为:成层性递增性方向性分区性

古老的岩石波速相对较高;地震波在岩石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是随构造作用力的增强的增大。因而,强烈褶皱区经常观测到波速增

大。但在隆起构造顶部则可能波速减低

几类岩石的波速分布规律是:火成岩波速最大,变化范围较小;变质岩次之;沉积岩的波速最低,变化范围最大

地震勘探原理 研究生入学笔试 10年回忆版

10年回忆版: 1.简述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等效速度和叠加速度的定义、适用范围及相互间关系。(复试) 2噪声是影响地震的重要因素,请阐述在地震勘探中为了消除噪音所采用的方法技术与原理。 3指出下面地震剖面是什么类型的剖面?得到该地震剖面经历了哪些主要的工作?该地震剖面上包含有哪些地质现象? 答;水平叠加剖面。包括绕射波、断面波。有背斜、断层。为使同相轴形态与地下实际地质现象尽可能的一致需要对剖面作偏移处理。(大概是一道这样的题) 4 分析说明地震、测井、地质三种资料综合应用的实现思路,并列举三种资料综合应用的具体例子。 5 时间偏移与深度偏移的区别?深度偏移的优势? 6 如何利用地震资料来研究构造、地层和岩性油气藏? 7 分析叠加和多次覆盖对干扰波的压制? 8 还有一个是横向分辨率和纵向分辨率的定量描述,极限。。。。。(第一菲涅尔带)具体怎么说忘了,大概是这样 9 层位标定的题 10 提高分辨率,信噪比,保真度(复试) 11 数据处理流程(复试) 12静校正,包括野外静校正,剩余静校正(复试) 我问了几个人,大题应该差不多了。。有回忆的不大清楚的。。红色的应该就是我们考的。。 名词解释我就只记得一个VSP了。。因为当时忘了它的英文怎么写了所以记下了。。 整理的题1 一、填空: 1、静校正量只与(检波器的高程)有关,与(炮点、检波器的位置)无关,在讨论检波器组合的基本原理时,通常采用的研究思路是把组合看成一个滤波系统(每个检波器接收)的信号看成是滤波系统的输入,组合的信号看成滤波系统的输出。 2、水平叠加剖面上常出现各种特殊波,如(断面反射波),(绕射波)、(回转波)等,这些波的同相轴形态并不表示真实的地质形态。 3、测定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地震数字处理下册P131) 二、名词解释(英文的先写中文意思) 1、深度偏移 2、剩余时差 3、时间厚度 4、时距曲线 5、视铅直深度 6、视倾角 7、视速度 8、斯奈尔定律 9、EOR(提高采收率) 10、DMO(倾角时差校正) 三、问答 1、简述有限差分法波动方程偏移的基本原理。(地震数字处理书上有) 2、如何区别叠加剖面和偏移剖面?(以前的答案上有区别,在加上自己的话,如果剖面上有绕射波、回转波、等是水平叠加剖面)

地震勘探原理与解释私人整理版

绪论部分 地震勘探①它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勘探方法②包括三种方法: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方法、折射波法~、透射波法~③原理是利用地震波从地下地层界面反射至地面时带回来的旅行时间和波形变化的信息推断地下的地层构造和岩性 地震勘探的生产过程及其任务①野外采集工作(在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地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并记录下来)②室内资料处理(利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以及计算地震波的传播速度)③地震资料的解释(综合其他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对地下构造特点说明并绘制主要层位完整的起伏形态图件,最后查明含油气构造或者地层圈闭,提供钻探井位) 油气勘探的方法特点方法有:地质法,物探法,钻探法①地质法是通过观察,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地层,对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了解一个地区有无生成石油和储存石油的条件,最后提出对该地区的含油气远景评价,指出有利地区②物探法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原理。它是利用各种物理仪器在地面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③钻探法就是利用物探提供的井位进行钻探,直接取得地下最可靠的地质资料来确定地下的构造特点及含油气的情况。 第一章地震波运动学 子波具有确定的起始时间和有限能量的信号称为子波在地震勘探领域中子波通常指的是1—2个周期组成的地震脉冲。 地震子波由于大地滤波器的作用,尖脉冲变成了频率较低、具有一定延续时间的波形,成为地震子波。震源产生的信号传播一段时间后,波形趋于稳定,这时的地震波也为地震子波。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波前的空间位置与其传播时间的关系,研究波的传播规律,

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总结-活动总结

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总结-活动总 结 为了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使全园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全园师生牢固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和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6月11日,我园组织全园教工和幼儿进行了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演练前一周,各班级组织幼儿学习了防震知识和练习疏散避震动作,组织全园各班幼儿观看了学生安全防护与自护教育趣味情景互动教学片《地震自救》,同时幼儿园还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白河县幼儿园地震应急预案》、《白河县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要求全体教职工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演练前各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进行有关地震知识和演练安全知识的教育,演练时所有教职工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安全导护工作,演练前一天,还组织全体幼儿练习队列,确保演练活动安全、顺利地开展。 随着第一次电铃响起,防震疏散演练拉开了序幕,首先各班老师再一次向幼儿说明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地

震警报”信号(三声短促电铃声)过后,各班级老师立即告知幼儿“地震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紧急避险(指导幼儿双手护头,蹲在课桌下、床下或教室承重墙角落等)。1分钟后,随着紧急疏散的信号(一声长哨)响起,各班老师组织幼儿按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到体育场安全地带,各班级立即清点人数并逐级汇报。全园500多名师生仅用时4分45秒就全部撤离到体育场正中间安全地带。 演练结束后,本次演练活动领导小组组长赵园长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总结,肯定了整个演练过程做到急而不乱,稳定有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时提醒幼儿今天是演习,如果真的地震了也要象今天这样不慌不乱,积极自救。 通过此次防震、抗震演习,幼儿园全体师生及时地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了初步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得到了提高。今后,我园将继续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和安全演练活动,并将此类安全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震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地震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地震部门个人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篇一:北京市地震局最新个人年度总结范文北京市地震局工作岗位=个人原创,有效防止雷同,欢迎下载=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在×××(改成北京市地震局岗位所在的单位)北京市地震局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北京市地震局岗位的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在北京市地震局工作岗位上积极

进取、勤奋学习,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的北京市地震局所有工作任务,履行好×××(改成北京市地震局岗位所在的单位)北京市地震局工作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现将过去一年来在×××(改成北京市地震局岗位所在的单位)北京市地震局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用以指导自己在×××(改成北京市地震局岗位所在的单位(转载于: 在点网:地震部门个人工作总结))北京市地震局 篇二: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 =个人原创,绝非网络复制,欢迎下载=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在×××(改成地震

监测管理岗位所在的单位)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地震监测管理岗位的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在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的地震监测管理工作任务,履行好×××(改成地震监测管理岗位所在的单位)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现将过去一年来在地震监测管理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用以指 篇三: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岗位年度个人工作总结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岗位 =个人原创,绝非网络复制,欢迎下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震勘探原理》教学大纲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震勘探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震勘探原理(The Principle of Seismic Exploration) 课程编码:121014(长江大学) 学分: 5 分 总学时:80 学时,理论学时:64 学时;实验学时:16 学时 适用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方向)专业 先修课程: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信号分析、弹性力学 执笔人:毛宁波 审定人:陈传仁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地震勘探是国内外应用地球物理领域中发展得最为成熟、应用面也最为广泛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地震勘探基本原理是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测地下的地质情况。在地面或水面某处激发的地震波向地下传播时,遇到不同弹性的地层分界面就会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返回地面或水面,用专门的仪器可记录这些波,分析所得记录的特点,如波的传播时间,振动形状等,通过专门的计算或仪器处理,能较准确地测定界面的深度和形态,判断地层的岩性,勘探含油气构造甚至直接找油,勘探煤田、盐岩矿床、个别的层状金属矿床以及解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问题。地震勘探以精度高、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信息量丰富等显著优势,在国际及我国油气勘探、工程建设、灾害防治、环境保护等方面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充分重视。 《地震勘探原理》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球物理勘探方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作为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之一的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地震波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基本原理与方法。了解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掌握地震数据解释中的基本原理,了解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及其应用,为学生将来从事地震勘探科研与管理工作打下必备的专业理论基础和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2学时 ◆重点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震勘探三大生产环节、技术发展史 ◆难点 ◆石油地震勘探与天然地震的异同 ◆石油地震勘探与浅层地震的异同 第二章地震波的理论14学时 ◆重点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地震勘探原理复习题答案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地球物理方法(ExplorationMethods):利用各种仪器在地表观测地壳上的各种物理现象,从而推断、了 解地下的地质构造特点,寻找可能的储油构造。它是一种间接找油的方法。特点:精度和成本均高于 地质法,但低于钻探方法。 2、地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从而来确定矿藏(包括油气、矿石、水、地热资源等)等的位置,以及获得工程地质信息。 二、简答题 1、了解地下资源信息有那些主要手段。 (1)、地质法(2)、地球物理方法(3)、钻探法(4)、综合方法:地质、物探(物化探)、钻探 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勘探。其中,地质法贯穿始终,物探是关键,钻探是归宿。 2有几种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们的基本原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以岩矿石(或地层)与其围岩的物理性质差异为物质基础,用专门的仪器设备 观测和研究天然存在或人工形成的物理场的变化规律,进而达到查明地质构造寻找矿产资源和解决工 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环境监测等问题为目的勘探,叫地球物理勘探,简称物探。相应的各种勘探方法,叫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简称为物探方法,有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球物 理测井。 (1)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密度差异,引起重力场变化,产生重力异常,用重 力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2)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磁性差异,引起磁场变化,产生磁力异常,用磁力 仪测量其异常值,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3)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电性差异,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性异常,用 电法(磁)仪测量其异常,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4)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矿物(地层)之间的弹性差异,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 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 (5)地球物理测井:电测井;电磁测井;放射性测井;声波测井;地温测井;密度测井。 3、地震勘探的主要工作环节。 (1)野外数据采集(2)室内资料处理(3)地震资料解释

地震应急演练工作总结-推荐

宁海小学20XX年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防震减灾的通知精神,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普及地震应急避险知识,提高师生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能力。同时制定了《宁海小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预案》,于20XX年5月12日下午,根据《预案》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此次的演练让全体师生了解了防震、疏散等应急避险知识,知道在发生地震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自救,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在此次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各位同学临危不惧、同心协力,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因此演练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演练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王兴远校长任组长,全体班子人员、各班班主任等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校教职工大会,部署演练工作。会上,王校长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王校长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预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警报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迅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排好队有秩序地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立即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司其职,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井然有序,演练效果良好 总指挥通过广播下达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请大家不要恐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马上有秩序地进行避震和疏散演练。”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避震及疏散。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分管校长汇报。演练指挥小组坐阵统筹,驾驭全局。这次活动全部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3分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2016年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为了预防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保证在地震期间班站人员能够安全脱险,把损失降低到最低,在今年安全月里班站组织下进行了一次防震演练,其效果良好。现总结演练如下: 一、制定方案 根据2016年瓜州运检站安全月应急演练计划,为提高本次演练效果,落实具体演练工作,并按照预案要求认真编制了《2016年瓜州运检站地震应急演练方案》,结合本站实际情况,按照演练内容范围,进行了科学分工,明确了各职能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战前动员,为规范性的开展好这次演练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组织分工 我站成立了以站长为总指挥的食物中毒演练工作小组,按照《地震应急预案》要求,参加演练的职工,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在工作中要精力集中,尽职尽责,严肃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及时请示和报告,相互协调配合做好工作,布置好各项准备工作,明确任务分工,责任到人,确保人员安全。 三、演练过程 (一)启动程序:

1、组织班站人员在会议室集中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15分钟) 2、白宏明对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进行详细讲解。(5分钟) (二)寝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高永安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各楼层长立即告知各楼层人员“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导班站人员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坚固物体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重心,并尽可能用枕头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3分钟。 3、3分钟后,信号员高永安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4、班站人员回到床位,楼层长告知各楼层人员,地震已过,现在撤离寝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各楼层人员在楼层长的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2分钟内全部人员撤离到制定区域视为本次紧急疏散演练成功,超过2分钟视为本次紧急疏散演练失败。 2、5分钟后,结束演练,解散回会议室。 在班站会议室集中,准备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四)自救演练

地震勘探原理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 一.野外工作概述 1.陆地石工基本情况介绍 试验工作内容:①干扰波调查,了解工区内干扰波类型与特性。 ②地震地质条件调查,了解低速带的特点、潜水面的位置、地震界面的存在 与否、地震界面的质量如何(是否存在地震标志层)、速度剖面特点等。 ③选择激发地震波的最佳条件,如激发岩性、激发药量、激发方式等。 ④选择接收和记录地震波的最佳条件,包括最合适的观测系统、组合形式和 仪器因素的选择等。 生产工作过程:地震队的组成 (1)地震测量:把设计中的测线布置到工作地区,在地面上定出各激发点和接收排列上各检波点的位置 (2)地震波的激发 陆上地震勘探的震源类型: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激发方式:炸药震源 的井中激发、土坑等。激发井深:潜水面以下1-3m,(6-7m)。 (3)地震波的接收 实现方式:检波器、排列和地震仪器 2.调查干扰波的方法 (1)小排列(最常用) 3-5m道距、连续观测 目的:连续记录、追踪各种规则干扰波,分析研究干扰波的类型和分布规律。 从地震记录中可以得到干扰波的视周期和视速度等基本特征参数 (2)直角排列 适用于不知道干扰波传播方向的情况 Δt1和Δt2的合矢量的方向近似于干扰波的传播方向 (3)三分量检波器观测法 (4)环境噪声调查 信噪比:有效波的振幅/干扰波的振幅(规则) 信号的能量/噪声的能量 3.各种干扰波的类型和特点 (1)规则干扰 指具有一定主频和一定视速度的干扰波,如面波、声波、浅层折射波、侧面波等。 面波(地滚波):在地震勘探中也称为地滚波,存在于地表附近,振幅随深度增加呈指数衰减。其主要特点:①低频:几Hz~20Hz;②频散(Dispersion):速度随频率而变化;③低速:100m/s ~1000m/s,通常为200m/s~500m/s;④质点的振动轨迹为逆时针方向的椭圆。面波时距曲线是直线,记录呈现“扫帚状”,面波能量的强弱与激发岩性、激发深度以及表层地震地质条件有关。(能量较强) 声波:速度为340m/s左右,比较稳定,频率较高,延续时间较短,呈窄带出现。 浅层折射波:当表层存在高速层或第四系下面的老地层埋藏浅,可能观测到同相轴为直线的浅层折射波。 工业电干扰:当地震测线通过高压输电线路时产生,整张记录或部分记录道上出现50Hz的正弦干扰波。 侧面波:在地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进行地震勘探时,常出现侧面波干扰。

防震安全演练总结

防震安全演练总结 篇一:小学防震演练总结 小学防震、消防演练总结在 5.12 特大地震中,许多鲜活的生命瞬间被地震无情的吞噬了,这次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掌握危难时自救的方法是必需的,学校人群相对密集,是事故易发地点,为了培养学生逃生自救技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我校制订了“校园防震、消防安全疏散演练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演练。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校园防震演练小组,并召开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成员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防震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大规模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各年级要层层落实,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认真研讨,对演练方案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使演练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方案中就演 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校长的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 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参与,演练效果呈现良好。

5 月 11 日下午,校园铃声长鸣,防震、消防逃生演习活动开始。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报告校长。各班向校长汇报,校长对演习活动进行简要总结。 随后,校长又给师生介绍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并现场演示了灭火器的使用。校长宣布防震、消防逃生演练活动结束,请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要求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 这次活动全校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校园 (安全区域) 只用了不到 50 秒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 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消防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2012、5、11 篇二:防震演练心得体会 防震演练心得体会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宝贵,失去了就没有第二次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它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树立防震减灾意识,力争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发生地震时,还有很多自救的方法: 一、将门打开,确保出口,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二、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如果是一楼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前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桌子底下,用书包或者

镇地震应急工作自查报告

xx镇地震应急工作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工作指示,确保全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现将我镇关于开展地震应急管理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我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真正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紧抓实。调整充实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王桂山担任组长,副镇长冯雨生担任副组长,派出所、安监办、土地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为增强防震减灾工作战斗力,降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在各村成立了以书记为队长,村委为队员的应急抢险小分队。 二、强化宣传,增强防震意识 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深入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防震理念,我镇积极配合区地震救灾指挥部等相关部门对全镇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将抗震设防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中。

四、动态监测,提高抗震能力 下一步,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在项目安排上,做好危房改造工作,确保新建和加固改造的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震能力。在工程建设中严把“三关”、做到“四不准”,即: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把验收入住关;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设计不准实施,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准审批,对不符合抗震标准的建材不准进入工地,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准验收。 五、完善制度,提升救援时效 完善修订了《xx镇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进一步熟悉掌握启动应急预案的方法、步骤,明确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效果,确保预案启动及时、运转顺利。严格值班制度,在汛期及历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时期,要求各村及相关部门实行值班制度,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及时上报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 六、存在问题 我镇地震应急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人员、编制不到位,我镇地震应急组织机构没有完全落实,镇政府没有专职人员来负责地震应急管理工作,村级地震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村干部兼职,在一定程度

2020年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2020年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总结 【2020年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总结一】 一、加强监测,努力提高地震监测水平。 一是跟踪了解我市地震活动动态。通过微机联网和手机短信,我办实现了与局数据传输现代化和信息化共享,及时接受地震监测台发布的我及附近海域地震活动信息并记入我办“大事记”,从而能够及时了解我市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情况。 二是加强地震监测。原*师范断层气CO2观测是我市重要的地震前兆观测手段,为确保测报工作准确性、连续性,我办除做好正常观测外,还做好寒暑假、长假期间的值班安排,确保地震监测工作能够连续不间断地进行。同时,我办还及时分析整理每日的观测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市地震局。 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CO2气继续呈现明显的冬低夏高的年变规律,高低值之间是渐变关系而不是突变的。CO2气值于5月份明显抬升,至10月份开始下降,测值变化正常,未见突变。另外,CO2气观测值与地温测值有明显的相关。在加强CO2观测的同时,我办仍加强对动物宏观骨干点的管理,三个骨干宏观点保持连续无间断观测的良好状态,同时也保持了较高的上报及时率。 二、加强练兵,努力提高地震应急工作水平。 1、今年应急工作在软件方面,重点放在应急指挥所需的各类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上,及时充实地震资料库、前兆观测资料、地震目录等。在市地震局的技术帮助下,我办在地震系统的局域网上设立了专用网页,从而使我办与市局信息传递更为迅捷和方便。 在硬件方面,为了解决办公和应急中心场所紧张的问题,我办积极向有关方面反映,在市府分管领导的协调下,在市科技局的支持下,科技局把科技大楼四楼二间办公室调整给我办使用。现装修工作正在进行,年底前就可交付使用,这将缓解我办办公和应急中心场所紧张的状况。 2、在岗位职责方面,我办严格考勤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岗位练兵,努力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在现有的人员编制和技术条件下,一旦震情出现,能够

防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总结

防地震应急预案演练活 动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1月预防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总结为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自救能力,在突发情况下,让师生熟悉逃生路线,以达到在发生地震这一紧急事件时,能有序、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师生面对紧急事件的处理能力和防范自救能力,学校再次制定了地震疏散的演练方案,掌握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来临时最有效的逃生方法,并在校园内举行校园防震紧急疏散演练。 在本次的演练活动中,全校老师组织到位,保障有力;全体同学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在极短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紧急而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操场中间空旷地带,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识,还提高了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演练中,教师沉着镇定、恪尽职守,学生临危不惧、同心协力,师生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演练因此十分成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上重视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张校长任总指挥,班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

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这次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这次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方案上缜密 在制定的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效果上良好 演练开始前,总指挥通过广播下达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即将发生地震,请大家不要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在听到警报声后马上有秩序地撤离。”随着尖利的警报声响起,所有在场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汇报。 这次活动全校所有师生参加,学生从教室撤离到操场只用了2分多钟,演练按预案进行,整个演练过程既紧张、激烈,又有条不紊。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总 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校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为了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进一步强化全校师生应急避震能力,保证全校师生在地震临震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我校于2013年6月日上午进行了地震应急演练,现将演练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为了确保演练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总指挥,教导主任现场指挥、总务主任和各课任教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演练工作。会上,学校领导要求全体教师首先从思想上要引起重视,增强安全意识,在学生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抓住演练机会,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领导还着重强调,对于这样的活动,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确保演练活动顺利进行。 二、认真规划,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路线、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方案顺利进行,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注意事项。要求班主任教育学生,听到宣布后,全校师生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全进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 三、师生共同参与,演练效果良好 演练警报响起后,我班教师指导学生有秩序地迅速撤离。到达目的地,我班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向现场指挥汇报,现场指挥对演练活动进行简要总结。这次演练,我班一共15位学生,两位教师,用了3分25秒安全撤离到安全区,到清点人数完毕,一共用了 8 分钟,这个成绩是在安全保障预设之内。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演练发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没能把演练当作一次实战演习,在疏散的过程中紧张程度不够,撤离速度较慢。 此次地震应急演练,增强了我班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同学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明确了安全事故发生后的逃生路线。这次演练活动是对我校应对校园突发安全事件的一次检验,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防震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 2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

地震勘探原理考试试题(C)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反射波 2、有效波 3、干扰波 4、多次波 二、填空 1.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物探方法,主要有_______勘探,_________勘探, __________勘探和_________勘探.其中是有效的物探方法是地震勘探. 2.用_________方法(如爆炸,敲击等)产生振动,研究振动在_________的传播规律,进一步查明________地质构造和有用矿藏的一种_______方法,叫地震勘探. 3.地震勘探分__________地震法、__________地震法和____________地震法三种.用于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主要是_________地震法,其它两方法用的较少. 4. 反射波地震勘探,首先用人工方法使__________产生振动,振动在地下________形成地震波,地震波 5反射波到达地表时,引起地表的_________.检波器把地表的_________转换成___________,通过电缆 把电振动输送到数字地震仪器里, 记录在磁带上的, 这就成为_______________地震记录. 6. 对数字磁带地震记录,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地震资料___________,得到各种时间剖面,再对时间剖面进行地震资料__________,做出地震____________,并提出____________进行钻探,这样就完成了地震勘探工作. 7. 根据炮点___________和地下反射点三者之间的关系,要__________追踪反 射波,炮点和接收点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关系.这种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炮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地震测线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大类. 9.地震波属于_________波的一种,振动只有在弹性__________中,才能传播出去而形成波. 三、选择题 1 在反射波地震法勘探中,_____________就是有效波. A.多次波; B.反射波. 2 共反射点记录反映的是地下界面上_____________. A.一个点; B.许多点. 3 在同一反射界面条件下,多次反射波比一次反射波_____________. A.传播时间长; B.反射能量强. 4. 对共反射点道集记录,经过动校正后,各道反射波的传播时间,都校正成____________反射时间. A.垂直; B.标准. 5 水平迭加能使多波受到压制,反射波得到______________. A.突出; B.增强; C.压制; D.变化不明显. 四、 简答题 1、什么是多次覆盖? 2、什么是多次波记录? 3、什么是反射定律? 4、什么是时距曲线? 五、计算题 1、地下有一水平界面,其上介质的速度为3000米/秒.从水平叠加剖面上知其反射时间为2.25秒,试问此反射界面的深度是多少? 2、计算波阻抗Z 知:砂岩速度V=3500m/s,密度ρ=2.7g/cm的立方. 求:Z=?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辛庄小学幼儿园2017年10月19日

地震应急演练总结 为了预防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保证师生安全脱险,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我校在学校领导亲自组织下进行了一次防震演练,其效果良好。现总结演练如下: 演练过程: 一:2017年10月18日上午8时,召开本校班主任会议部署演练方案,学校校长在会上讲解了防震方面的知识以及演练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2017年10月19日下午,各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了5分钟时间的防震安全教育和演练时注意要领。 三:师生演练正式开始。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老师们,全体同学,辛庄小学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一)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信号,随着地震警报声,老师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5秒。15秒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铃)。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二)紧急疏散演练 随着“地震警报”信号,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前后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迅速出门,

并按照预定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校长集合全校师生,对演练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演练中,由于老师们指挥得力,此次演练同学们做到了不惊慌失措,不争先恐后,有秩序地按逃生路线疏散到安全的地方,仅用时2分钟。整个疏散过程安全、有序,演练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学生安全撤离。 通过这一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了全体师生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能力。提高了学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面对地震灾害应急避险、自救自护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组织大型疏散活动的能力,为学校积累了应急疏散的经验,更使同学们懂得了自救的知识,感悟到生命的可贵。使全体师生普及了防震减灾知识,增强了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的技能,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地震灾害事件的综合能力。我们将继续认真抓好学校安全工作,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而努力。

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汇报

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汇报 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汇报防震减灾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关系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项特殊而重要的工作。全面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应对复杂的震情新形势,着力强化应急防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为扎扎实实地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震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成立青州市地震应急准备工作领导小组,由郭永超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应急办主任、市人武部部长、市地震局局长任副组长,青州人武部、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市台办、市政府办公室、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局、市卫生局、市药监局、市环保局、市外侨办、市统计局、市安监局、市旅游局、市政府法制办、市人防办、市粮食局、市地震局、市供销社、市公安消防大队、市科协、人民银行青州市支行、市气象局、中国移动青州市分公司、中国联通青州市分公司、中国电信青州市分公司、中国人保财险青州支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青州支公司、市供

电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的负责同志及各镇、街道、市属各开发区分管领导为成员,统一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地震应急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地震局,赵立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从思想上认识到当前复杂的震情形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负责制,抓好震情监视、应急准备和安全稳定等各项工作。要明确本部门单位防震减灾的责任和义务,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同志具体负责的原则,统筹防震减灾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部署本单位地震应急准备各项工作,组织好领导带班和值班工作,亲自督促检查。分管负责同志要切实抓好分管工作,加强指导,认真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强化震情跟踪,做好应急值守 严格落实震情值班制度,确保应急通讯畅通,快速高效应对地震突发事件,提高综合反应能力;做好各类观测仪器、监测技术系统和应急指挥系统的运行维护,确保监测网络畅通,运行正常;加强地震前兆资料分析和异常跟踪,科学研判震情发展趋势;做好群测群防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加强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系统管理,提升地震监测和预警能力。 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重要岗位实行主副班制度,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值班人员要尽职尽

地震勘探重点总结

绪 论 一、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 地质法—岩石露头 物探法—面积覆盖、连续测量、间接 钻井法—一点、直接勘探 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重力法—岩石密度差异 磁法—岩石磁性差异 电法—岩石电性差异 地震勘探—岩石弹性差异 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服务的一种物探方法。地震勘探具有精度高、作业范围大、布局灵活、成本低等特点,是最有效的物探方法。 (3) 地震波的传播路径: 透射波路径 反射波路径 滑行波路径 (4)地震勘探的几种方法 折射波法 反 射波法—主要的地震勘探方法 (基本原理: 回声测距原理)h=1/2vt 透射波法 地震勘探的三大环节 野外采集 室内处理 资料解释 (1) 野外采集 按照预先设计的观测系统,炮点激发、检波器接收、仪器记录,得到原始地震资料(按时分道)。数据通常记成SEGB 或SEGD 格式,班报有电子格式的和手写格式的。这一部分工作由物探地震小队完成 (2)室内处理 将野外采集的原始地震资料转化为可用于地质解释的地震剖面 包括:预处理、常规处理和特殊处理三块内容。 这部分工作由资料处理中心完成 (3)资料解释 结合地质、测井、录井、油藏工程等,进行综合解释。多由物探研究院、物探公司、地质研究院、采油厂地质所等完成。 井间地震技术可以提供高精度地下成像资料,能分辨2-5米薄层和小断层,为描述井间精细构造、薄层砂体分布,确定储层连通性、剩余油分布等复杂地质问题,指导调整井的布署和采收率的提高,提供非常可靠的技术手段 地震勘探期望解决的问题 ? 1、 h=1/2vt ,时间t 不仅包含有地下界面的深度信息,而且还有炮检距(x )的信息。如何消除?-----动校 正 ? 2、地表的起伏变化、表层低速带厚度变化等如何消除?------静校正。 ? 3、地下地层的成层性导致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如何认识和利用速度及其差异。 ? 4、野外采集地震资料时如何消除干扰? ? 5、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能量问题。 ? 6、地下界面的复杂性问题----偏移归位 ? 7、地震反射界面与地质界面的对应关系问题 ? 8、地震资料的地层、岩性解释及油气检测 ? 9、精细的构造解释、油藏描述、储层预测 ? 10、开发地震解释(四维地震、油藏监测) 总论 1波的种类 时距曲线 地震波的种类:体波(纵波,横波),面波(瑞利面波和勒夫波)1、纵波(P 波):质点位移与传播方向一致,速度快;在固、液、气中传播。2、横波(S 波):质点位移与传播方向垂直,速度慢;只在固体中传播。 地震波的特征 (1)时间域(空间域): 周期:质点振动一次需要的时间。 频率:质点在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振幅:质点振动时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波峰:最大的正位移。 波谷: 波长: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是波在一个周期里传播的距离。 波数:波长的倒数。 (2)频率域: 波形特征可以转换成频谱特征——完全等价——傅氏变换———将时间域上的波形变换为频率域的振幅谱和相位谱(通称为频谱) 激发地震波——某时刻刚刚振动的点组成的曲面——波前面(波前) 停止振动的的点组成的曲面叫波尾 射线——地震波从一点到另一点的传播路径。 射线与波前垂直 费马定理 波传播——费时最少——最佳路径——垂直于波前面 视速度:地震波沿测线传播的速度。 折射波的形成 这个角度叫做临界角。 折射波盲区 大地滤波作用大地不是完全弹性介质,在弹性波传播过程中,高频成分容易被吸收。从而对震源激发的地震子波起到改造作用,由粘弹性理论证明:吸收系数与频率成正比还与地层的物质成分、结构的不均匀性有关。一般疏松地层比致密地层对弹性波的吸收更大。 波阻抗是速度与密度的乘积 岩石的弹性性质决定了弹性波的传播规律。弹性~塑性 物质的弹性性质可用几个弹性模量或常量来描述。它们可以定量地描述不同类型的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影响速度的因素: 孔隙度、岩石的埋藏深度、变质、脱水、相变等等。 21v v >090c i i = 时,透射角等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