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浪费经典介绍(中英文)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37
就像寻找对你有益的习惯一样,寻找妨碍你的习惯同样重要。
这7种习惯中大多数都可能会轻易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你难以察觉它的存在(或者它如何影响到你)。
我曾经略微尝试了这些习惯,结果毫无疑问,那些重要的事情没有几个可以完成。
同时我也要添加说明的是,这只是在生活中你可能形成的影响效率的主要的7个习惯,我很确定绝不仅仅是这些。
1、缺席。
也许你曾经听过伍迪·艾伦所说的这句话:―百分之八十的成功来自于出席。
‖更多的出席——这是在生活中你可以保证更多成功所做的最大也是最简单的事情之一,无论是在你的社交生活中,你的事业上还是你的健康方面。
如果你想要改善你的健康状况,一个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事情就是在每次你该出席时出现在健身房里。
也许天气会不好,也许你会不想出门,也许你有一大堆其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是,如果即使你在积极性不高时仍然继续出现在健身房里,那将比你呆在家里的沙发上放松要有效的多。
我想这个也可以推及到生活的其他领域。
如果你每天都坚持写作或绘画,你就会快速的得到提高。
如果你更多的出门你就可以遇到更多的新朋友。
如果你参加更多的约会,你遇到心上人的机会就会大大提高。
仅仅只是更多出席就会使你的生活大大不同。
而缺席却会使你毫无收获。
2、拖拖拉拉。
为了简化,我将最喜欢的3种摆脱拖拉情况的方法列举如下:-吞食青蛙。
也就是说在一天的最开始就完成那些最艰难最重要的工作。
早上良好的开始会让你一天都保持高昂的情绪和积极的动力。
这通常会使你这一天都十分高效。
-你如何吃掉一头大象呢?不要打算一口吃成胖子,这会使你感到过多负担以至于产生拖延的念头。
把一项工作分为若干可付诸于行动的小步骤,然后仅仅关注第一步直到把它完成,接下来再继续下一步。
-说服自己。
我发现这种向导型调整十分有效。
就在我花了20分钟躺在床上反复默念在这几天里我都十分高效之后,我就不再会陷入拖拉的情况或者浏览1至5个我喜爱的网站寻找更新信息的必要。
3、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企业文化审计管理中的7大浪费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精益生产七大浪费(TIMWOOD),而事实上,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也会造成极大的浪费!浪费1:管理工作“等”在管理工作中,等待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等待上级的指示:上级不安排工作下级就坐等,上级不指示下级就不执行,上级不询问下级就不汇报,上级不检查下级就拖着办。
多干事情多吃亏,出了问题怎么办?听从指示没有错,再大责任可分担。
很多工作是在多次检查和催办下才完成的,造成极大的浪费。
等待下级的汇报:任务虽已布置,但是没有检查、监督。
不主动深入调查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是被动地听下级汇报,不做核实就做决定或者向上级汇报,出了问题,责任还可以往下级身上推。
等待对方的回复:我已与对方联系过,什么时候得到回复我无法决定,延误工作的责任应该由对方负责,我只能等。
追究责任也不怕,我某月某日把这份文件送给对方,这里记录得很清楚,对方不回复我能怎么办?你还是和对方联系一下吧,以免耽误工作。
等待生产现场的联系:职能部门不主动去为现场提供服务,而是坐等现场的联系,有时还很不耐烦,认为多等一会有什么了不起,却没有设身处地去为现场着想,严重地影响了生产现场问题的及时解决。
这些“等待”在工作中是大量存在的,主要是中层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主动精神,不愿意承担责任。
对于这种浪费,我们认为,根据不同企业的文化氛围,如果不能用Y理论激励员工去消除等待的浪费,就需要用X理论去加强管理,例如对于较重要的工作,可以用5W1H来进行计划分解,然后进行控制、检查和考核。
实际上,X和Y 理论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X Y相辅相成也许更好一些。
浪费 2:管理工作无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古语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
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容易产生混乱,这是众所周知的。
但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职责不清造成的无序:由于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某项工作好像两个部门都管,却纠缠不休,整天扯皮,使原来的有序反而变成无序,造成极大浪费。
精益生产概述之七大浪费精益生产是一种旨在消除浪费、提高效率和质量的管理方法。
在这个方法中,七大浪费被认为是导致资源浪费和低效率的主要原因。
因此,精益生产的目标是通过识别和消除这些浪费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
以下是精益生产中七大浪费的概述:1. 运输浪费(Transportation):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物料、产品或信息的运输。
这种浪费可能是由于生产线布局不合理、物料存放位置不当等导致的。
2. 库存浪费(Inventory):指在生产过程中过多的存储物料、产品或信息。
高库存不仅占用了宝贵的空间,还导致资金被束缚,增加了物料管理的复杂性。
3. 过程浪费(Process):指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不必要的任务、步骤或动作。
这些浪费可能是由于不必要的检查、重复的手动操作或不必要的文件处理等原因造成的。
4. 动作浪费(Motion):指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做出的不必要的动作或移动。
这些浪费可能包括在工作站之间来回移动、长时间等待或不必要的物料搬运等。
5. 等待浪费(Waiting):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等待而导致的停滞或不必要的停机时间。
这种浪费可能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停机、设备故障或不平衡的任务分配等原因造成的。
6. 蒙眬浪费(Over-processing):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过度加工或处理,超出了产品要求或客户需求的范围。
这种过度加工不仅浪费资源,还可能导致产品成本增加。
7. 缺陷浪费(Defects):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或错误。
这些缺陷可能导致产品退货、修复或重新制造,增加了成本和时间。
通过识别和消除这七大浪费,精益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可应用于服务业和其他组织。
通过优化流程,改进布局和减少浪费,组织可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满意的客户。
精益生产是一个追求效率和质量的管理方法,它的目标是通过消除七大浪费来优化生产过程。
该方法最初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引入,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和组织。
丰田生产方式认为:“不产生附加价值的一切作业都是浪费”。
它把生产过程中的浪费问为以下七种(见下表):
1、生产过程的浪费。
一心想要多销售而大量生产,结果是人员、设备、材料、能源等方面都产生了浪费。
在没有需求的时候提前生产而产生浪费。
2、产生不合格品的浪费。
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次品、废品),会在原材料、零部件、返工或返修所需工时等生产不合格品所消耗的资源方面而产生浪费。
3、停工待产的浪费。
在进行机械加工时,机器发生故障不能正常作业,或因缺少零部件而停工等活等,在这样的状态下所产生的浪费都是停工待产的浪费。
4、动作的浪费。
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动作、不合理的操作、效率低下的姿势和动作都是浪费。
5、搬运的浪费。
除去准时化生产所必须的搬运,其他任何搬运都是一种浪费。
如在不同仓库间移动、转运、长距离运输、运输次数过多和运输方法不档等。
6、加工本身的浪费。
把与工程的进展情况和产品质量没有任何关系的加工当作必要的加工而进行操作所产生的浪费。
7、库存的浪费。
因原材料、零部件、各道工序的半成品过多而产生的浪费。
这些产品过度积压还会引起库存管理费用的增加。
丰田七种浪费对策表。
One of the hardest challenges we face in life is to simply live in our own skin –to just be right here, right now, regardless of where we are. Here are eight reasons so many of us miss out on life as it’s happening.生活中最困难的一件事便是活在当下——不论处境如何,只活在此时此刻。
以下便是很多人浪费生命的八大方式。
1. The fear of missing out. 总担心错过什么If you feel anxious because you constantly feel like you’re missing out on something happening somewhere else, you’re not alone. We all feel this way sometimes. But let me assure you, you could run around trying to do everything, an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and always stay connected, and work and party all night long without sleep, but you could never do it all. You will always be missing something.总是焦灼忧虑、觉得自己错过了别处正在发生的某些事情么?那你可不是唯一有这种感觉的人。
有时候人们都会这么想。
但是我敢保证,就算你设法四处奔波忙碌、周游世界、与人联络、没日没夜地上班或聚会,事情也还是没完,你还是会觉得生活中少了什么。
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消除七大浪费是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之一,七大浪费可用“TIM WOOD”表示(分别取7种浪费之英文首字母:运输、库存、动作、等待、过量生产、多余的工序、缺陷),以下对七大浪费作简要介绍。
一、七大浪费介绍第一种:运输的浪费主要表现为:车间布置采用批量生产,依工作站为区别的集中的水平式布置所致,无流线生产的观念。
第二种:库存的浪费主要表现为: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工作方便或本区域生产量化控制一次性批量下单生产,而不结合主生产计划需求流线生产所导致局部大批量库存。
库存的损害表现有:(1):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
(2):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困难。
(3):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
(4):物品的价值会减低,变成呆滞品。
(5):占用厂房空间,造成多余的工场、仓库建设投资的浪费。
(6):没有管理的紧张感,阻碍改进。
(7):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的误判。
第三种:动作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生产场地不规划,生产模式设计不周全,生产动作不规范统一。
第四种:等待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作业不平衡,安排作业不当、待料等。
第五种:过量生产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者认为制造过多与过早能够提高效率或减少产能的损失和平衡车间生产力。
制造过多(早)的损害表现有:(1):提早用掉费用(材料费、人工费),不能创造利润。
(2):把“等待的浪费”隐藏起来,使管理人员漠视等待的发生和存在。
(3):自然而然地积压在制品,其结果不但会使制程的时间变长(无形的),而且会使现场工作的空间变大,机器间距离因此加大,逐渐地吞蚀利润。
(4):产生搬运,堆积的浪费,使得先进先出的作业产生困难。
第六种:多余的工序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制造过程中作业加工程序动作不优化,可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的未及时检查。
第七种:缺陷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工序生产无标准确认或有标准确认未对照标准作业,管理不严密、松懈所导致。
二、以制造业为例,消除浪费之优先顺序优先级#1 过量生产这是7种浪费中最严重的一种,因为:a)它衍生出了另外的6种浪费b)它掩盖了真正的生产能力,从而导致你做出诸如转包工作或是在不必要的方面投资这样错误的决定。
七大浪费( Muda )解析日本著名的企业现场改善专家大野耐一将现场发现的浪费(Muda)分为以下七类:1、制造过多的浪费;2、存货的浪费;3、不良重修(返工)的浪费;4、动作的浪费;5、加工的浪费;6、等待的浪费;7、搬运的浪费。
有一天,大野耐一专心地视察了在现场工作的作业员之后,对他们说:“我可以请求你们,每天至少做一小时有价值的工作吗?” 作业员自认为,已经很卖力气地工作了一整天工作了,因此对这一句话感到很愤怒。
然而,大野的真正意思是指“你们每天至少做了一小时有附加价值的工作吗?”,他知道作业员大部分时间,只是在现场走动,没有增加任何价值。
任何没有附加价值的作业,在日本称为Muda。
大野耐一是第一位认出在现场里,存在着庞大Muda的人。
日文的 Muda,是浪费的意思。
但是Muda还带有更深一层的内涵。
工作是由一系列的流程或步骤所构成的。
从原材料开始,到最终产品或服务为止,在每一个流程,将价值加入产品内(在服务业里,是把价值加入文件或其它的信息内),然后在送到下一个流程。
在每一个流程里的人力或机器资源,若不是从事有附加价值的动作,就是进行无附加价值的动作。
下边针对每一种浪费进行详细的讲解:制造过多的Muda制造过多的Muda,是生产线督导人员的心理作用造成的,他担心机器会出故障、不合格产品会产生,以及员工会缺席,而被迫生产比需要数更多的产品,以策安全。
此种形式的Muda,是由于提早生产造成的,尤其是对昂贵的机器,为了有效地运用而生产超过需要的数量。
然而,在及时生产体系里,提早生产被视为比延后生产更不好,生产过多产生巨大的浪费:提早耗用原材料、浪费人力及设施、增加了机器的负荷、增加利息负担及额外的空间以储存多余的存货,及增加搬运和管理成本。
在所有的Muda中,制造过多是最严重的Muda,它带给人们一个安心的错觉,掩盖了各种问题,以及隐藏了现场中可供改善的线索。
要把制造过多当做犯罪看待。
制造过多是起源于下列无效的观念及政策造成的:1、没有考虑到下一个流程或下一条生产线的正确生产速度,而只尽其所能,在本流程生产过多的产品。
七种浪费这里所说的七种浪费,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对企业最终效益影响最大的浪费。
这个是丰田公司(Toyota Co.)在他们的精益生产活动中提出来的,是与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活动相结合的。
这里的“浪费”是否与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笔者暂时无法作出判断。
原文中的浪费一词为“ムダ”,希望对此有经验的朋友多多指教。
七种浪费的内容包括:1.多做的浪费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我国的一些中型国有企业、合资企业中。
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计划的安排不合理,生产能力不能适应随需应变的生产要求,以及产品的质量检验和保证都不能完全达标。
如果采购量是1000,那么当生产到第1001个成品的时候,就造成了这种浪费。
这被丰田认为是“万恶之源”。
2.手头等待的浪费这是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常见现象。
由于生产企业规划、设备、生产技术等部门对于生产工艺安排的不合理和人机工程的安排不合理等因素,操作者往往会花费比预期更多的时间来完成预定的工作,造成时间节拍无法满足,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
3.搬运的浪费这个问题也是值得规划和物流部门好好研究的。
合理的安排,可以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移动尽量少的时间,从而达到生产效益的最大化。
4.加工本身的浪费这个很好理解。
有些零件的原材料往往提供了过多的加工余量,这样造成了2个层次的浪费。
首先,多余的原料如果无法被再利用,本身就是浪费的,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其次,原料余量越大,那么加工所耗费的时间、人力、能源等各种资源也就越多,这些已经远远超过了废料再利用的价值了。
5.库存的浪费从表面上看,零库存似乎不太符合市场的需求。
有些生产者认为,当客户有需求的时候如果无法满足,那么会造成尴尬和企业的客户资源流失。
其实这种观点已经落后了。
在某些行业,如汽车制造、芯片制造等行业,零库存几乎已经是普遍的要求了。
企业一般都是按定单生产。
这个现象可以和第一个浪费结合起来看。
如果是按定单生产,那么一旦发生多做,必然导致库存的增加。
LEANPRODUCTION七大浪费简单记第一篇:LEAN PRODUCTION七大浪费简单记LEAN PRODUCTION七大浪费简单记WESMART W:wait 等待浪费-----如工作量少,工作时间无所事事,等待前道工序E:excessive manufacture 过渡生产S:stock 库存浪费M:manufacture 加工浪费----如工序可合并,替代 A:action 动作浪费-------如一只手空闲,不必要动作R:rework 返工浪费------如品质缺陷时 T:transport运输浪费一、库存浪费◆精益生产认为:“库存是万恶之源”,所有改善行动皆会直接或间接地和消除库存有关。
①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②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困难③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④物品的价值会减低,变成呆滞品⑤占用厂房空间、造成多余工场、仓库建设等;⑥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的误判。
◆因库存造成无形损失,绝不亚上述有形损失,精益生产者认为库存会隐藏问题,而“问题”在精益生产者被认为是宝藏,问题如果能不断地被发现解决,则利益便会不断地产生1、没有管理的紧张感,阻碍改进;2、库存量一多,因机械故障、不良产品所带来的不利后果不能马上显现出来,因而也不会产生对策;3、由于有了充足的库存,出现问题时可以用库存先顶上,问题就可以慢慢解决甚至不用解决,最起码是被掩盖住了,不急迫了,不会被上级追究了,于是乎本部门的工作成绩就出来了。
二、过渡生产(制造过多或过早浪费)◆TPS强调的是“适时生产”。
◆多做能提高效率,提早做好能减少产能损失(不做白不做,机器还不是一样停着?)1、提早用掉了材料费、人工费而已,并不能得到什么好处;2、把“等待浪费”隐藏,使管理人员漠视等待的发生和存在;3、积压在制品,使生产周期L/T变长无形的),而且会使现场工作空间变大,不知不觉中吞蚀我们的利润;4、产生搬运、堆积浪费,先进先出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