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 格式:ppt
- 大小:6.78 MB
- 文档页数:50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1. 引言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它鼓励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自我意识和积极的行动力。
这种态度强调个人责任感和自我奋斗精神,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成就为驱动力。
本文将讨论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的概念和重要性,并讲述如何培养和应用这种态度。
2. 自觉能动的涵义自觉能动是指个体对自己思想、行为和生活的主动管理和控制能力。
一个自觉能动的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和目标,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实现它们。
他们懂得自我激励和自我调节,不依赖外界的刺激和动力,而是从内心找到动力和目标。
这种能力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3. 自强不息的重要性自强不息意味着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不懈,并不断努力奋斗。
这种态度培养了个人的毅力和决心,在面对挑战时不会轻易放弃。
自强不息不仅可以帮助个体取得成功,还能提供心理上的满足和成就感。
它使个体能够克服困难,逐渐变得更强大和更自信。
4. 培养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的方法4.1 设定明确的目标要培养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的态度,首先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实现的。
设定目标时,要考虑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来选择目标。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规划行动和分配资源。
4.2 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可以增强自觉能动和自强不息的动力。
个体应该学会通过改变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积极思考,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和机会,而不是抱怨和消极。
借助积极的思维方式,个体可以更好地应对压力和困难。
4.3 不断学习和改进培养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的态度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
个体应该保持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并不断追求进步。
通过学习,个体可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心,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会。
5. 应用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的态度5.1 职业发展在职业发展中,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的态度尤为重要。
个体应该主动寻求职业发展的机会,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哲学与人生》学习提纲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1.什么是自觉能动性人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自觉能动性指的是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既包括把客观的东西能动地反映于主观,也包括把主观的东西能动地见之于客观。
(2)人的自觉能动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
第二,人改造世界的能力,就是指人可以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
做、行动、实践,或者叫办事情,就是改造世界。
第三,人的自觉能动性还表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2.人的自觉能动性有哪些作用(1)使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使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人的自觉能动性能够把握客观规律,把思想、计划和方案等观念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以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达到预期的目的。
(3)人的精神状态贯穿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对这些活动的导向与选择、激发与抑制、控制与调节有着巨大影响。
2、理解自觉能动性对人生的作用;(1)实现人生成功需要发挥自觉能动性(2)自觉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自觉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高,人自身潜能挖掘和发挥的也就越大,使人生更有意义,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3)要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的潜能,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
(4)人生的意义也是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3、了解客观规律与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生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规律始终制约著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
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
另一方面,发挥自觉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第一课时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教学容分析本课是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的第三课“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的第一课时,是辩证唯物论局部关于自觉能动性的容。
本课时的重点是自觉能动性的特点和作用。
本课的难点是自觉能动性的特点。
●学情简要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根底来看,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学习过很多关于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知识,也知道很多这方面的事例,为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知识奠定了根底。
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中职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具有了很强的观察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理解本课知识。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学生可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所知道的或自己经历的实际事例理解本课所学知识,并且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目标理解自觉能动性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如何发挥自觉能动性,创造自己的人生。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人具有自觉能动性,使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去,在拼搏奋斗中成就精彩人生。
3.运用目标结合人的意识的自觉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对自己人生的开展产生重大影响。
●课堂教学过程[创境激趣]材料:马云说:“创业不是空想,如果你不去把这事情变成现实,那么什么都是浮云。
如果你愿意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一点一滴去做,那就不是浮云。
〞“我希望大家既要有激情,更要有耐性。
我们既要有像兔子一样的速度,但要有像乌龟一样的耐力。
〞问题思考:结合材料,谈谈我们该如何发挥自觉能动性,创造自己的人生?学生:略[引思明理]1.人生开展不能“等靠要〞课件呈现漫画:问题思考:这两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结论:人生开展不能等靠要,自己的路只能自己去走,要充分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身,坚决信心,自强不息。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困境和挑战。
面对这些问题,有些人选择放弃,认为自己无法解决或改变现状。
然而,另一些人却选择以能动自觉和自强不息的态度来应对困境。
本文将探讨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这种态度。
能动自觉的概念能动自觉指的是对自身的意识和控制能力。
它意味着我们能够主动地选择并行动,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和适应外部环境。
能动自觉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它鼓励我们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实现目标而付出努力。
自强不息的意义自强不息是指对自己的强化和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它强调个人的自我发展和成长,以克服困难和实现成功。
自强不息不仅关注个人的实力和能力,还关注自信心和毅力的培养。
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困难并超越自己的局限。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的重要性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的态度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就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因:1.克服困难和挑战:能动自觉和自强不息的态度使我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面临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寻找解决方案,并最终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2.提高自我价值感:能动自觉和自强不息的态度使我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自我价值感。
3.实现个人目标:能动自觉和自强不息的态度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无论是职业发展、学术成就还是个人成长,我们都可以通过这种态度来追求和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培养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的态度要培养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的态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设定明确的目标:确保我们有明确和具体的目标,然后制定相应的计划和行动步骤来实现这些目标。
2.保持积极的心态: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
将困难视为挑战和机会,而不是阻碍和失败。
3.不断学习和成长:持续学习和自我发展是培养能动自觉和自强不息的重要途径。
(首页)课次1课时2授课班级12 计应 2周次5课型新授授课日期2014.3.12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作业教师活动第三课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1.认知: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
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计算机;教板;投影仪1、什么是自觉能动性?自觉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什么关系?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导入新课 >讨论,多媒体展示图片:青藏铁路的建设回答设问: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
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小结)青藏铁路最后一排铁轨稳稳安放在拉萨河畔。
自此,占中国1/8 土地的西藏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青藏高原1300 年来的沧桑苦旅成为永恒的记忆。
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跨越“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西方舆论称它“堪与长城媲美”。
这是世界工程史上从未经历过的艰难: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国外专家认为在这里修铁路“几乎不可能”。
数万名青藏铁路建设者挑战生命极限,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将无数奇迹定格在雪域高原。
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正是人们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讲授 >一、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P.261、人生发展不能“等靠要”魏瑞红, 33 年的生命历程中,骨折31 次;身患罕见的先天性脆骨症,医生预言她只能活到十一、二岁,但是为什么她不仅自己活着,还用知心热线、知心课堂别人?人生路只能自己走,要求自己要发挥自觉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