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及乘客信息系统共64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50 MB
- 文档页数:64
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P I S简介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一、系统概述乘客资讯系统的基本概念是指地铁运营商采用成熟可靠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输、显示技术,在指定的时间,将指定的信息显示给指定的人群。
乘客资讯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可提供列车时间信息、政府公告、出行参考、股票信息、广告等实时多媒体资讯信息;在火灾及阻塞、恐怖袭击等情况下,提供动态紧急疏散指示。
PIS为乘客提供上述各类信息,使乘客安全、高效地在地铁中行走,使地铁车辆高效、安全地运营。
乘客资讯系统从结构上可分为:控制中心子系统、节目制作子系统、车站子系统、车载子系统、网络子系统。
乘客资讯系统从控制功能上分为四个层次:信息源、中心播出控制层、车站车载播出控制层和车站及车载播出设备。
二、系统功能地铁乘客资讯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提供列车时间信息、政府公告、出行参考、股票信息、广告等实时多媒体资讯信息;在火灾、阻塞情况下,提供紧急疏散指示。
(1)乘客资讯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通过PIS中心(OCC)和车站/车载PIS子系统的控制,在指定的时间,将指定的信息显示给指定的人群。
(2)系统需具备紧急疏散程序。
当事故发生时,操作员按下紧急按钮便能启动一系列的自动疏散程序。
(3)引入多媒体动态广告,结合其它显示及广播系统,共同设计和执行,提高运营效益。
(4)多媒体显示控制软件支持多屏幕分割功能,可以同时显示各种实用的信息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版面可不断地依据日程来改变。
(5)实时信息显示:实时信息能够以特别信息或者紧急信息形式通过系统播放,可以打断原来时间表正在播放的内容。
实时信息包括新闻、天气、通告、电视节目等。
在地下可以实时显示地面的交通状况;在出入口可以实时显示地铁的运营状况(正常、关闭、拥挤)。
(7)系统能够兼容多种终端信息显示设备,如:PDP显示屏,LCD显示屏,CRT,LED室内外显示屏等。
地铁/铁路乘客信息系统---通信解决方案一、应用背景与需求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凭借便捷、环保、节能、安全和运量大等特点,对缓解城市交通瓶颈、改善城市交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大城市将逐步实现以地面常规公交为主体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的过渡,地铁、轻轨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运营机构既要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加强安全防范,还要为相关安全机关提供实时信息等,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中所要传输的信息种类也越来多元化。
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正在向系统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成熟,使车地间的实时通信成为可能,车地双向实时通信系统的采用,提高了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自动化程度,系统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车地间信息实时传输的实现也使地铁运营以车辆为中心的运营模式正在发展成为以乘客服务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PIS )的基本概念是指地铁运营商采用成熟可靠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输、显示技术,在指定的时间,将指定的信息显示给指定的人群。
乘客信息显示系统(PIS )是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以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的系统。
正常情况下,提供乘车须知、服务时间、列车到发时间、列车时刻表、管理者公告、政府公告、出行参考、媒体新闻、赛事直播、广告等实时动态的多媒体信息;在火灾、阻塞及恐怖袭击等非正常情况下,提供动态紧急疏散提示。
车载设备通过无线传输实时或预录接收信息,经处理后在列车客室LCD 显示屏上进行音频视频播放。
使乘客通过正确的服务信息引导,安全、便捷地乘坐地铁。
在列车运行中车载设备要实时接收来自地面运营中心的节目,在列车车厢显示屏上播出视频和音频。
同时通过车厢内监控摄像头,监控旅客乘车情况,将监控视频信息实时上传至运营中心,作为管理部门安全决策的支持信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乘客服务及资讯信息不仅要实现运营中心与车站、车站与车站间的通信,还要完成列车与地面间的实时通信,例如:运营中心向列车实时转播数字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列车实时上传车厢内的监控信息等。
一、乘客信息系统概述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越来越注重对乘客服务质量的提高,乘客信息系统(也称为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就是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在地铁出入口、站厅、站台、电梯和扶梯的上下端口、列车车厢内等乘客可视的空间设置等离子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单行或多行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彩色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投影墙等现代视频显示装置,并利用这些装置进行信息展示。
二、乘客信息系统的现状1.国内发展现状我国目前拥有或正在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分别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天津、长春、武汉、重庆、南京、杭州、苏州、哈尔滨、沈阳和成都等。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和天津地铁都已经开通了乘客信息系统,且在北京、广州和深圳等已开通车载实时传输乘客信息服务系统。
另外如南京、武汉、沈阳、重庆和成都等国内城市的地铁,在设计中都采用了乘客信息系统。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但从现状来讲,因国家高清标准出台较晚、无线网络带宽限制以及高清产品性价比等原因,主要还是停留在标清的分辨率时期,国内一些企业对该系统也是在不断的探索和钻研之中,不断在建设中积累经验。
(1)上海上海地铁已经开通了PIS系统,但车-地视频传输采用的是准实时方式,利用列车进站或回库的时间将事先录制好的视频信息通过无线集群的方式发送给列车,待列车在隧道内行驶时向旅客播放。
该方式技术含量低、实施简单、信息实时性和灵活性较差,且不能实现列车车厢视频信息的上传。
在新建成的地铁16号线正线的各车站的站厅、站台公共区和出入口设置有乘客信息显示设备。
在各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区设置LCD/LED显示屏,乘客通过显示设备能及时了解列车的运行信息、公共信息及安全事项等,同时该系统在列车运行空隙时间可播放天气预报、时事新闻、娱乐节目等内容。
为满足上述需求,地铁公司为上海地铁16号线定制了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与信号系统(ATS)内容同步地实时显示列车到达动态信息;与上海地铁客流实时信息显示系统TOS联网,实时地显示本线及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的基本状态信息;乘客乘车须知和换乘信息等庞大的信息量。
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分析摘要:本文以分析宁波轨道交通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结构和功能基础,浅谈了目前PIS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
关键词:轨道交通乘客信息高清1.PIS系统概述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是通过设置在站厅、站台、出入口、列车客室的显示终端,让乘客及时准确地了解列车运营信息和公共媒体信息的多媒体综合信息系统。
是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以面向乘客的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
PIS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提供:运营信息:乘客须知、出行参考、轨道交通首末班车服务时间、列车时刻表、管理者公告等;公益信息:政府公告、媒体新闻、赛事直播等;商业信息:各类文本、软广告、植入广告和视频广告等。
在紧急情况下,信息的发布和显示将遵循运营信息优先使用的原则,根据紧急事件的具体情况来提供动态辅助性提示,使乘客通过正确的服务信息引导,安全便捷地乘坐地铁。
2.系统结构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PIS系统的构成包括五大部分:总编播中心系统(PCC)控制中心子系统(OCC)车站子系统(含车辆段及停车场)网络子系统车载子系统详见下图1:宁波市轨道交通PIS系统按照“三级管理,四级控制”方式来组织。
第一级是总编播中心,第二级是控制中心子系统,第三级是车站子系统(含车辆段及停车场)和车载子系统。
有线网络和车地无线网络用于连接三个级别。
四级控制分别是:总编播中心对控制中心的监视并提供媒体和其它服务信息;控制中心对车站、列车核心设备(服务器)的控制;车站、列车核心设备(服务器)对下辖范围内的其它设备(播控设备等)的控制;播控设备终端显示屏等现场设备的控制。
通过“三级管理,四级控制”,可实现对整个PIS系统的集中式监控。
即对所有车站、列车、车辆段和停车场设备的监视和控制均可在控制中心系统完成。
宁波市轨道交通PIS系统控制中心子系统可以向全线统一发布数据(视频、图片、文本等)和指令,也可以选择指定的车站或列车进行发布。
第八章乘客信息系统特别注意:本系统的投标单位应向总包投标单位索取通信系统招标文件技术分册中的第一分册“通用技术要求”,以满足“通用技术要求”中的相应要求。
目录1 概述1.1 乘客信息系统工程概况1.2 供货范围2 主要技术要求2.1 系统构成2.2 功能要求2.3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2.4 设备组成2.5 接口配合2.6机柜要求3 附图(参见图纸附件)乘客信息系统网络构成图4 附表4.1 主要设备材料数量表4.2 主要工程数量表1 概述1.1乘客信息系统工程概况上海市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世博园区专用交通联络线工程调整工程(以下简称13号线)起点为嘉定区华江路站,终止为浦东新区世博园站,全线共19个站均为地下车站,本工程线路总长约23公里。
13号线控制中心设在隆德路站附近,与11号线控制中心合建。
1.1.1乘客信息显示系统为方便乘客候车、乘车,在轨道交通13号线正线的各车站的站台、站厅公共区或出入口处设置乘客信息显示设备。
乘客通过显示设备能及时了解列车的运行信息、公共信息及安全事项等,同时该系统在列车运行空隙时间可播放天气预报、时事新闻、娱乐节目等内容。
各车站乘客信息系统向乘客显示的主要内容:·与广播内容同步地实时显示列车到达动态信息(年月日、现在时间、最近两班列车到达时间、距本站最近的列车到达时间等);·本系统应与上海地铁客流实时信息显示系统(简称TOS系统)联网,实时地显示本线及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的基本状态信息。
·乘客乘车须知和换乘信息。
·实时信息可以是数据库数据、图文信息等等。
·一些重要事项(突发事件、通知等紧急信息)。
·地铁电视台直播信息。
·预置DVD输入的视频信息。
上述内容须在工程中完成调试并具备开通条件。
1.1.2出入口显示系统在换乘车站各出入口,安装动态显示屏及LED显示板。
乘客能通过动态显示屏幕的告示以获得最优出行路线(包括周边道路、地面交通、主要商业网点等公益信息。
综合监控子系统之乘客信息系统1、系统概述乘客信息系统(PIS)是一个综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媒体技术的综合服务性系统,是一个多媒体资讯发布、播控与管理的平台。
在地铁正常运营时,PIS系统通过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向乘客发布乘车须知、列车到发时间、换乘指引、运营安全、列车时刻表、管理者公告、政府公告、出行参考、股票信息、媒体新闻、赛事直播、广告等实时动态的多媒体资讯与娱乐信息信息,包括天气预报、时事新闻、电视节目等。
当地铁出现火灾、阻塞及恐怖袭击等非正常情况下,PIS 系统提供动态紧急疏散提示,车载设备通过移动宽带传输网传输实时或预录接收信息,同时在列车上LCD显示屏上进行音视频播放。
乘客通过正确的服务信息引导,能够安全、便捷地乘坐轨道交通。
PIS系统主播运营、安防反恐信息,适当插播地铁公益广告、天气预报、新闻、交通信息,实现列车视频监控,在紧急情况下运营紧急救灾信息优先使用。
在紧急情况下,信息的发布和显示将遵循运营信息优先使用的原则,根据紧急事件的具体情况来提供动态辅助性提示,使乘客通过正确的服务信息引导,安全便捷地乘坐地铁。
2 系统构成地铁PIS系统由五大子系统组成:1、控制中心子系统2、车站子系统3、车载子系统4、网络子系统5、电源子系统系统按照“两级管理,三级控制”方式来组织。
第一级是控制中心系统OCC,第二级是车站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
网络子系统用于连接三个级别,电源子系统为整个系统提供电力。
三级控制分别是:中心播出控制层:播控中心对车站、列车核心设备(服务器)的控制;车站播出控制层:车站、车载核心设备(服务器)对下辖范围内的其它设备(播控设备等)的控制;播出终端控制层:播控设备对终端显示屏等现场设备的控制。
通过“两级管理,三级控制”,可实现对整个PIS系统的集中式监控。
即对所有车站、列车的监视和控制均可在控制中心系统完成。
系统总体构成图:PIS系统控制中心子系统可以向全线统一发布数据(视频、图片、文本等)和指令,也可以选择指定的车站或列车进行发布。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乘客信息系统是依托现代成熟可靠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图像显示等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通过控制中心、广告制作中心、车站控制等系统实现对所需信息的实时编辑、制作和传递,以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可为乘客提供全面、正确的服务信息引导。
在正常情况下,乘客信息系统可以提供乘车须知、服务时间、列车到/发时间、列车时刻表、换乘信息、管理者公告、政府公告、出行参考、股票信息、媒体新闻、天气预报、赛事直播、广告等实时动态的多媒体信息;在火灾、阻塞及恐怖袭击等非正常情况下,乘客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动态紧急疏散提示。
乘客信息系统兼有列车车厢乘客监视功能。
通过摄像头采集的乘客乘车情况视频信息在司机室记录、显示,并能通过车—地之间双向信息传输手段,实时上传至控制中心。
其上传信息可作为管理部门进行安全决策的支持信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成为向人们提供出行、通信、购物、娱乐等多种服务的新型城市活动空间。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越来越注重对乘客的服务,越来越多地以对人的服务为中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运营理念。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内的广告媒体与通信系统基本上形成各成体系、独立运作的格局。
广告媒体主要是由站厅、站台的灯箱广告和列车内的广告牌、站厅城市轨道交通有线电视等组成。
由于传统广告媒体自身设置空间与环境具有局限性,且大多数是不可移动的静态画面,无法随着乘客动线实时出现,因此乘客获取资讯不方便。
同时也存在广告媒体需要最大限度聚集人群和城市轨道交通站内不能滞留人群的矛盾。
当今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以安全、可靠、先进为建设目标,以人性化服务为宗旨。
因此,建设乘客信息系统可以为乘客提供实时、多样的资讯信息,帮忙乘客实现便捷出行。
此外,建设乘客信息系统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科技形象和整体服务水平及质量的需要;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需要;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回报能力,增加社会经济收入的需要。
哈尔滨地铁车辆系统培训(乘客信息系统PIDS)二○一○年三月一日乘客信息系统功能与配置功能:车辆PIDS系统为一个综合语音、图像传输的综合信息交换系统,该系统实现乘客、司机与中央控制中心(OCC)之间的信息传递的一系列功能。
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如下:1.列车广播通信部分:该部分为司机、乘客和中央控制中心(OCC)提供语音通信与语音广播的功能;2、LED动态地图系统通过客室内安装的LED车站地图闪光显示系统,为乘客乘车旅行时提供必要的信息;3.列车视频监控系统(CCTV)该部分为乘客提供高质量的视频、文本信息,以及为司机、中央控制中心(OCC)提供客室视频监控图像一、列车广播通信系统司机室对讲:通过扬声器、麦克风、司机室对讲按钮实现。
司机对客室对讲:通过客室扬声器、麦克风、司机室对客室对讲按钮实现。
OCC无线电广播:OCC通过无线电设备实现OCC对司机室、客室广播通信方式优先级:司机室对讲司机对客室广播OCC无线电广播自动报站/关门报警列车广播系统结构与功能1、电源电源模块主要是将DC110V的供电变换为其他各模块所需的DC24V供电电源。
其特点是:模块化,易拆装,便于维护。
电源模块为高可靠性工业用电源,且两块电源模块互为备用。
通过电源模块中的DC/DC变换器可实现广播系统与列车其他设备的电气隔离。
电源模块主要是将DC110V的供电变换为其他各模块所需的DC24V供电电源。
2、功率放大器功放模块由功率放大器和噪声检测模块组成。
其主要功能包括对广播音频信号的功率放大,平衡定压输出,车厢噪音检测及相应的音量调整。
具有独立的两路功率放大器,各自带一路扬声器,当其中一路出现问题时,不应影响另一路工作。
各路放大单元都具有噪声检测电路,能根据广播区的噪声状况自动调节广播区音量的大小。
3、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负责整个系统功能的管理和调配,通过与列车TMS管理控制单元的接口,可集中控制列车数字式语音广播、动态地图显示和LCD多媒体控制器的相关信息显示等功能,并作为设备间系统控制总线的通信管理,实现整列车不同设备间的信息交互。
第八章乘客信息系统第一节概述乘客信息系统(PIS)是依托多媒体网络技术,以计算机系统为核心,以车站和车载显示终端为媒介向乘客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
乘客信息系统在正常情况下,提供乘车须知、服务时间、列车到发时间、列车时刻表、管理者公告、政府公告、出行参考、股票信息、媒体新闻、赛事直播、广告等实时动态的多媒体信息;在火灾、阻塞及恐怖袭击等非正常情况下,提供动态紧急疏散提示。
车载设备通过接收无线传输的信息经处理后实时在列车车厢LCD 显示屏进行音视频播放。
使乘客通过正确的服务信息引导,安全、便捷地乘坐轨道交通。
本系统兼有列车车厢乘车情况的监视功能,通过监视器采集的运营中列车车厢内旅客乘车情况视频信息在司机室记录、显示并能实时上传至控制中心,其上传信息可作为管理部门安全决策支持信息。
乘客资讯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可提供列车时间信息、政府公告、出行参考、股票信息、媒体资讯、广告等实时多媒体信息;在火灾及阻塞、恐怖袭击等情况下,提供动态紧急疏散指示。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为乘客服务为宗旨,提高地铁运营总体服务水平和质量。
同时,提高媒体宣传的利用率,提升社会经济收益水平。
一、设计范围全线20座车站及区间、控制中心、车辆段、停车场及22列4辆编组的轨道交通列车内的乘客信息系统设计。
涉及的系统设备包括全线(控制中心、车辆段、停车场、各车站)的各种可动态更新信息的乘客信息显示设备,交互式多媒体信息查询设备以及相关支持设备等的安装设计。
全线PIS系统的维护管理系统以及与相关系统的接口设计等。
乘客信息系统(英文简称PIS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二、主要设计原则1、控制中心可监测和采集车站设备运行和检测的结果。
2、系统应具有高可靠性,可支持7X24小时连续运行的能力,并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3、PIS系统采用的无线传输频段不得干扰其他运营设备,保证运营安全。
4、PIS系统所有设备、设施的安装、位置要合理,便于维修、维护,并符合运营和乘客需求,室外的单元和组件应根据轨道交通环境特点和气候条件考虑抗电磁干扰、防尘、防潮、防霉、防振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