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77.00 KB
- 文档页数:18
古代汉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现在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的时代是()A.夏代B.商代C.周代D.新石器时代2. 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又、及、取、行B.犬、下、益、伐C.口、甘、莫、菽D.目、耳、嵩、嶺3.下列各组形声字中声符都相同的一组是()A. 濉J、銅、鐵 B. 馮、凋、凌、冰C.祖、福、祁、視D. 條、倏、脩、修4.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
B.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C.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亦、寸、甘、下B.犬、上、本、州C.夕、末、刃、及D.未、又、曰、目6.“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A.先禮后兵B.窮兵黷武C.短兵相接D.兵不厭詐7.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8.在“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句中,“股”的词义发展为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A.扩大了B.缩小了C.转移了D.没有变9.《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其中“狐狸”属于()A.联绵词B.单纯词C.合成词D.词组10.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A.無乃爾是過與?B.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C.是社稷之臣也。
D.客果有能也。
11.在“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句中,“山”、“水”充当的语法成分是()A.作主语B.在主谓谓语中作小主语C.作状语D.作定语12.下列句子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代汉语(WLKC080920103) > 考研辅导考研辅导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暂行办法鼓励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暂行办法根据阜阳师范学院与安徽大学签订的《阜阳师范学院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精神,2010年阜阳师范学院与安徽大学将在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历史学、化学和数学等6个学科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联合培养研究生采用两段式培养方式:课程学习阶段在安徽大学完成;学位(毕业)论文阶段在阜阳师范学院完成,由安徽大学遴选出的阜阳师范学院导师独立指导。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籍管理由安徽大学负责,在学期间的待遇、培养要求和各项管理规定与安徽大学在校生相同。
联合培养研究生毕业时发安徽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授予安徽大学硕士学位。
为了鼓励考生报考阜阳师范学院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阜阳师范学院对报考或调剂到我校与安徽大学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
在学位(毕业)论文阶段对每位硕士研究生,一是一次性资助学费5000元;二是发放生活补助费共2000元;三是提供硕士学位论文资助经费2000元;四是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考研真题01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科目代码:437研究方向:以上专业所有方向考试科目:古代汉语与语言学一、填空(15分)1.与国际音标[x]和[y]对应的汉语拼音是和2.和是语言的两大关系。
3.“在火车上写字”有歧义,其一是,其二是指。
4.日文属于表音文字的。
5.《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著作着是,他开创了。
6.德语属于语系语族。
7.从形态角度来分,汉语属于,日语属于。
8.和克里奥耳与是的特殊形式。
二、请证明下列各组音素在普通话里是属于两个不同的音位?(8分)[A]/[а][ι]/[ψ][t∫]/[ts][x]/[k]三.“美丽”和“漂亮”都是形容人长的好看的形容词,请说明为什么可以说“美丽的姑娘”而不能说“美丽的小伙儿”,但“漂亮的姑娘”和“漂亮的小伙儿”却可以说。
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每空1分,共20分)1.《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指______;“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中的“一之日”是指夏历____月,“觱發”、“栗烈”都是_________联绵字。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2分)1.集解:2.衍文3.七音三、翻译:(26分)2.楚之有直躬,其父竊羊,而謁之吏。
令尹曰:“殺之!”以爲直於君而曲於父,報而罪之。
以是觀之,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
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
仲尼問其故,對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養也。
”仲尼以爲孝,舉而上之。
以是觀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故令尹誅而楚姦不上聞,仲尼賞而魯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異也。
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幾矣。
3.韓信曰:“漢王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
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豈可以鄉利倍義乎?”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空1分,共12分)1、具有使动用法的词类有 、和 ;具有使动用法的词类有 和 。
2、“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一句中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泮读为畔”一句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
3、“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一句中使用的注释术语是 。
4、一首律诗分为四联,它们依次是 、 、 、 。
三、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并指出其用法及意义。
(每题2分,共14分)1、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2、 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3、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4、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冯谖)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5、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6、 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四、简答题:(共19分)得 分 批阅人得 分 批阅人得 分 批阅人得 分批阅人 得 分简要说明近体诗在字数(句数)、押韵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给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1.相:A.视,观察B.辅助C.貌相,状貌D.扶着瞎子走路的人(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季氏将伐颛臾》)2.过:A.过错B.超过C.太甚D.责备(1)求!无乃尔是过与?(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3.国:A.国家B.诸侯的封地C.都城D.一个地域(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二、解释下列括号内词的意思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四、解释下列句中带颜色的词,并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加以比较1.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5.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五、给下列括号内的词选择合适的义项1.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A.多少B.小桌子C.接近、接近D.数量少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A.房屋的统称B.宗庙C.古代刑罚之一D.古代五声音阶之一3.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
A.知道B.知识,见识C.记住D.标志,记号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A.劝告B.劝诫C.勉励D.提倡六、选出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一项A.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B.当其取于心儿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C.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一、选择(单选题)C1、“一对花瓶”、“你说的对"、“面对未来”中三个“对”代表:A、一个词B、两个词C、三个词D、只代表音节,不代表词A2、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A、仓猝、唐突、阑干、苗条、蝙蝠B、坎坷、蟋蟀、枇杷、卢布、拮据C、详细、伶俐、逍遥、葫芦、蒙胧D、游弋、叮咛、摩托、喽罗、吩咐B3、“惆怅"一词是:A、叠韵词B、双声词C、音译词D、非双声叠韵词A4、“珊瑚”一词是:A、联绵词一个语素B、音译词一个语素C、偏正式合成词两个语素D、联合式合成词两个语素D5、虚词的语法作用是____.A、连接和附着B、连接、辅助和引介C、连接、附着和关联D、连接、引介、附着和语气D6、下列各项中____不是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
A、没有重叠形式B、主要作状语C、后面不能加动态助词.D、可以带名词性宾语。
B7、下列各组词中都是时间名词的是____.A、开始往往B、目前刚才C、顿时已经D、刚刚现在C8、下列短语中是定中关系的是____。
A、光线异常充足B、逐渐富裕起来C、新开放的口岸D、请他上台讲话D9、下列短语中是连谓关系的是____.A、选老张为工会代表B、怕自己过度紧张C、苗条得像柳树一般D、打电话报警A10、下列短语中不是兼语短语的是____.A、勉强挣扎着下地劳动B、要求他马上赶到现场C、动员各方面力量捐助灾区群众D、担心他会做出错误决定B11、下列句子中包含有“的”字短语的一组是____。
A、鞋袜和裤管被露水浸得湿淋淋的。
B、公园里每天清晨都有许多打太极拳的。
C、午后的太阳炙热地烤着柏油路,踩上去脚下软塌塌的。
D、我呆坐在昏暗和寂静之中,心里感到空落落的.C12、下列不属于谓词性短语的是____.A、高兴得哭了B、极度恐惧C、满腹的抱怨D、十几米高C13、“沙哑”和“沙发"中的“沙”:A、都是语素B、都不是语素C、前者是语素后者不是语素D、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D14、“反法西斯主义者”中的语素有: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D15、下列结构不相同的一组成语是:A、毛遂自荐、胸有成竹B、中流砥柱、孜孜不倦C、天翻地覆、营私舞弊D、守株待兔、异想天开D16、( )能用数量短语修饰.A代词 B动词 C形容词D名词17、()不能用“不”修饰。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古代汉语试卷(A)1.“掩地表亩,刺屮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中的“是”:A动词 B指示代词 C系词 D人称代词2.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中的“恨”:A仇恨B遗憾C悔恨3. “彼且奚适也?”中的“奚”:A副词B代词C助词D连词4. 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去分析,“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中的“而”:A置于“三老冻馁”之前B置于“公聚朽蠹”之后C置于“公聚朽蠹”和“三老冻馁”之间5. 属于《史记》三家注中的注释家是:A裴松之B张守节C司马光D颜师古6.“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中“诗书之源”的“之”:A动词B连词C代词D语气词7.“卻克伤於矢”中的“於”:A引进关涉对象B引进比较对象C引进主动者D引进工具8.“叠韵”指的是两个音节的:A韵母相同B韵腹相同C韵尾相同 D韵头之外部分相同9.为《春秋公羊传》作注的是:A郑玄B何休C范宁D杜预10.为《仪礼》作注的是:A郑玄B何休C范宁D杜预1.“以”字常用作介词、连词和动词。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例中的两个“以”,都是用作介词。
2.“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句中的“以”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
3.“文公与之处”这句话含有双宾语,其中“之”是直接宾语。
4.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比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严格。
5.“之言”“之为言”在古注中属于声训术语。
6.宋代注解家中,影响最大的是朱熹。
7.与句读相比,标点的作用丰富得多。
8.近体诗中首联和颔联要求必须对仗。
9.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属于音义体的注释书。
10.清代戈载的《词林正韵》是比较通行的词谱书。
1. 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中的“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周易》、和五种经书。
2. 唐宋三十六字母中,属于舌头音的是、、和。
3. “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句中的“陶”读作。
4.“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中,句首的“夫”读音是,词性为。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一、选择题(共20分)(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1、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2、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3、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A 姜氏何厌之有?B B 敢问何谓也?C 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4、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5、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 从左右,皆肘之。
C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6、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B)A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D 盍各言尔志?7、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D 百里奚举于市。
8、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A)A A 惠等哭,舆归营。
B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变换构件而形成异体字的一组是()。
A.泪一淚B.峰一峯C.猿一蝯D.土一土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A.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B.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JC.厲王虐,國人謗王D.同心之言,其臭如蘭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介词“為”介绍动作行为关系的对象的一句是()。
A.公輸般為楚造雲梯之械。
B.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C.魏其銳身為救灌夫。
D.胥之父兄為戮于楚。
4.下列句中,“甚”作程度副词表示程度高的一句是()。
A.苛政暴史,甚於虎也。
B.好讀書,不求甚解。
C.以虧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D.太后日:“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對日:“甚於婦人。
”5.下列句中,“見”不是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A.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B.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C.以四百里之地見信於天下。
D.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6.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一句是()。
A.劍斬虞常已。
B.漁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數。
C.鄭有喪,春不相;裹有殯,不巷歌。
D.田單乃起,引還,東鄉坐,師事之。
7.“郎陽為病狂,卧便利”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婉曲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试卷及解析B.連及C.變文D.互文8.下列各项中,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的工具书是()。
A.《經傳釋詞》B.《訶論》C.《辭源》D.《古漢語常用字字典》9.在古书的注音材料中,“壹讀爲一”采用的注音方法是()。
A.反切B.直音C.奭若D.譬况10.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
A.周禮未改。
今之王,古之帝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北师大汉语文化学院历年真题北师大汉院考研题(对外汉语教学方向)的试卷结构,古汉,现汉,语言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各占多少分值?专业基础卷:60分现代汉语的语音修辞语法;90分语言学纲要;专业综合卷:40分现代汉语文字词汇,60分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0分,字词20分,不加标点的古汉原文翻译成现代汉语30分),文学50分(填空20分,名词解释6分,简答10分,问答14分)1999年中国文学史一、简答题:(总计40分,共4小题,每小题10分)1、举例说明庄子散文中的寓言的特点。
2、概述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上的价值。
3、举例说明苏轼词的艺术风格。
4、概述明代章回小说各个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二、论述题(总计60分,只选做其中两题,每题30分)1、前人谓司司迁《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试结合作品论之。
2、前人称杜甫诗为“诗史”,又谓其“备于众体”,试结合作品论之。
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形象和《杜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的异同。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概论(50分)1、简述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及其划分的意义。
(7分)2、给“发扬抗洪精神”注上国际音标(元音要用严式)请对头三个音节的辅音和元音进行描写。
(7分)3、给“她脸蛋儿好看”注上国际音标(元音要用严式)请分析其中的元音是几个音位,为什么?(7分)4、请对汉语“父、母、伯父、叔父、姑、舅、姨”进行义素分析。
(7分)1、举例说明语素、词、词组应该如何区分?(7分)2、什么是形态,汉语有无形态?(8分)7、结合直接成分分析法给下列句子建立树形图(7分)民族的凝聚力是战胜一切灾难的源泉。
古代汉语(50分)一、用“六书”理论逐一分析下列文字的构造方法,指明各字属于“六书”的哪一书(10分):果()门()亦()赖()眉()涉()暴()高()徒()志()二、简要解释下列术语或名词(10分):1、隶变2、形训3、石鼓文4、《尔雅》5、王引之三、简述“者”“所”两个特殊代词的异同关系(10分)。
古代汉语上册考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 “秡”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A. 稻谷的粒外面的刚毛B. 稻谷的粒外面球状的硬物C. 稻谷的胚芽D. 稻秧2. 下列句子中的“冮”字,在现代汉语中的写法应为:A. 手冮着他的胳膊B. 他拿着冮子站在那里C. 他骑在马冮上D. 河里冮起了大浪3. 古代汉语中,“贽”字的意思是:A. 祭祀中的供品B. 食物名称C. 礼物D. 同义词4. 古代诗词中常出现的“ ”是指:A. 松树B. 春天C. 竹子D. 秋天5. “屣”在古代汉语中是指:A. 鞋B. 袜子C. 脚步声D. 脚印6. 古代汉语中,“忑”字的意思是:A. 舒服B. 欣喜C. 忧愁D. 急促7. “执热寒冰”的“执”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A. 抓住C. 执行D. 支撑8. 古代汉语中,“怫”指的是:A. 心烦意乱B. 惊叹C. 厉害D. 急促9. 下列词语中与“祥云”意思相近的是:A. 黄昏B. 风雨C. 花朵D. 良好的征兆10. “鞮”字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A. 鞋底B. 马鞭C. 动物的一种皮11. 古代汉语中,与“妒忌”意思相近的词语是:A. 羡慕B. 仰慕C. 感激D. 钦佩12. “沄”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A. 平静B. 清澈C. 滔滔不绝D. 平缓13. 古代汉语中,与“愁”意思相反的词语是:A. 喜悦B. 安慰C. 惊喜D. 轻松14. 下列字中的“氵”字旁意指:B. 奔流不息的河流C. 水D. 温泉15. 古代汉语中,“咣”意为:A. 碰撞声B. 惊讶的声音C. 悲伤的呼喊D. 轻微的声音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6. “次”字在古代汉语中的读音是_______。
17. “蜷”字的意思是_______。
18. 古代汉语中,“兢兢业业”的“业”是指_______。
19. “缗”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是_______。
20. “悚”字的意思是_______。
三、翻译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 将下列古代汉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遇到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君子。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其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学习古代汉语成为了许多人的兴趣和研究领域。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
一、选择题1. 下列古代诗词的作者是谁?春江花月夜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D. 白居易答案:C. 苏轼2. “神仙何日下凡尘,一念人间便现身”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句?A. 王安石B. 范仲淹C. 文天祥D. 李清照答案:B. 范仲淹3. 古代文人常用的七律格式是几个字?A. 五言绝句B. 七言绝句C. 五言律诗D. 七言律诗答案:D. 七言律诗4. 下列哪位古代文人并非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牧C. 杜甫D. 王之涣答案:D. 王之涣5. 古人常用“昔日门前流水人家,今日泱泱众人墓”来表达什么意思?A. 感叹时光荏苒B.寄托对往事的思念与怀念之情C. 不舍人间美好D. 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答案:A. 感叹时光荏苒二、填空题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子规”是指什么鸟?答案:夜鹭2. 宋代文学家苏轼自号为:答案:东坡居士3. 古代诗词中的“修短合度”是指什么意思?答案:诗句的构思要合乎逻辑,字数要适中4. 古代文人的纸笔工具中,常用的毛笔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答案:动物的毛发5. 古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来表达什么意思?答案:经历过更大的风浪后,对一般的景物不再感到惊讶或惊奇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古代中国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古代中国诗歌多以五言或七言为基本结构,常常表达个体对于自然、思乡、友情等情感的抒发。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中表现了登高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于自然的情感抒发。
2. 简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
答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以及诗词体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古代汉语试卷《古代汉语》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阅卷人号学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表格内。
)要A阮元B王念孙C王引之D陆德明2、引的本义为()A开弓B延长C牵引D后退不3、“四体不勤,五穀不分,孰为夫子?”该句中“为”的词性是()A.介词B.判断词C.动词D.语气词4、下列各句中的代词“其”活用为第二人称的是()请A.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B.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C.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与外力,以成其私。
级内班D.天子发政于天下之百姓,言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5、下列各句中,用“所以”表示行为赖以实现的工具的一句是()线 A.吾之所以距子矣。
部B.魏王所以贵张子者,欲得韩地也。
本C.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校封D.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句中“远虑”充当():A.谓语B.宾语C.状语D.补语)密7、《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一句中“后”字是()点A简体字B古今字C本字D异体字学教8、“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中“给”的意思是()(A给予B供应,使足C足,丰足D给予,使足站9、“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左传·秦晋鞌之战》)句中授“合”、“险”、“病”的含义是()函A.合兵一处、危险、受重伤B.双方交兵、难走的路、受重伤C.合作、难走的路、突然生病 D.敌我交战、危险、意外病倒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中“肆”的意思是()A.伸展B放肆C陈设D店铺11、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古代汉语》试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1页共8页A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B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C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D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1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该句中“也”字表示()A.祈使语气B.判断语气C.肯定语气D.顿宕语气13、“《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中“偏”的意思是()A直属的下级B自己的侪类C自己的亲人D自己的上级14、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递遞B村邨C禽擒D章彰15、下列各句中,属于意念上的被动句的是()A.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B.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1、下列哪个字在古汉语中表示“早晨”?
A. 旦
B. 暮
C. 夕
D. 昼
(答案)A
2、古汉语中,“之”字最常见的用法之一是作为:
A. 动词
B. 名词
C. 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D. 形容词
(答案)C
3、下列哪个词在古汉语中不表示“吃”的意思?
A. 食
B. 啖
C. 飧
D. 饮
(答案)D
4、古汉语中,“足”字除了表示人体的脚之外,还可以引申为:
A. 足够,充足
B. 行走
C. 站立
D. 奔跑
(答案)A
5、下列哪个成语中的“行”字,在古汉语中意为“行走”?
A. 行云流水
B. 行将就木
C. 行尸走肉
D. 行远自迩
(答案)D
6、古汉语中,“兵”字最初的含义是指:
A. 士兵
B. 武器
C. 战争
D. 军队
(答案)B
7、下列哪个字在古汉语中表示“看”的意思?
A. 观
B. 望
C. 窥
D. 以上都是
(答案)D
8、古汉语中,“疾”与“病”在用法上的主要区别是:
A. 疾指小病,病指大病
B. 疾指急性病,病指慢性病
C. 疾指外伤,病指内疾
D. 疾指传染病,病指非传染病
(答案)A
9、下列哪个字在古汉语中不常用于表示“说”的动词?
A. 言
B. 语
C. 谓
D. 谈(注:此题设“谈”为不常用,因古汉语中“谈”更多指谈论的内容)(答案)D
10、古汉语中,“衣”字作为动词时,意为:
A. 穿衣
B. 脱衣
C. 洗衣服
D. 做衣服
(答案)A。
古代汉语试题库古代汉语试题库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2、下列工具书按照注音字母顺序排列的是c。
A《辞源》 B《辞海》 C《词诠》 D《经传释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 。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4、“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下列关于“园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是双声联绵词 B是叠韵联绵词 C是偏义复词 D是单纯词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
A 君子引.而不发。
B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五色.令人目盲。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b。
A 校信原 B戒及炎 C友武叔 D上过本9、下列句中不是名词作状语的是 c 。
A 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B豕人立而啼。
C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D其一犬坐于前。
10、下列句中“莫”的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d。
A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D君有疾病见于面,莫多饮酒。
12、下列句子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凭借的是b。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太祖累书呼。
C天下云集而响应。
D秦稍蚕食魏。
15、下列判断句不属于活用的是 c。
A 君者,舟也。
B良庖岁更刀,割也。
C 仲弓父,贱人也。
D曹公,豺虎也。
二、填空题1、古白话是指唐宋以来在东北话基础上形成的。
6、辟避、诒贻、凭凭、孰熟、错措、谕喻、赴讣、县悬、游游、修修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辟避、孰熟、错措、赴讣、县悬;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诒贻、憑凭、谕喻。
7、“孟尝君顾谓冯谖”中“顾”使用的是它的本义义。
三、名词解释1、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1分),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1)。
3、动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1分)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1)。
四、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古代汉语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汉字笔画的最后定型,是在()(1分)A:汉隶阶段B:楷书阶段C:古隶阶段D:行书阶段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A: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衆聞則非之.(听到)B:敗矣,子所使求馬者!(糟糕,失败)C:味並殊美,冠於中京.(位居第一)D: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骄橫)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A: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既:既然)B: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國:诸侯国)C: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防备)D: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城:城墙)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部分是双音词的一句是()(1分)A: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B: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圆。
C: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
D: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易”表示“轻视”义的一句是()(1分) A:逢丑父與公易位.B:是以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C:世易時移,變法宜矣。
D: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者懷之.6、下列句中,属于无形式标志被动句的一句是()(1分)A:故不能推車而及。
B: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於真子。
C:今君聽讒人之議而不知我,西河之爲秦取不久矣。
D:萬嘗與莊公戰,獲乎莊公。
7、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分)A:泅,从水从囚。
会意B:眉,从目上长眉毛。
会意C:吹,从口从欠。
会意D:餓,从我从食。
会意8、下列句中,动宾关系属于为动关系的一句是()(1分)A: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
B: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C:故君人者,勞於索之,而休於使之。
D:君聞而賢之。
9、下列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态度的一句是()(1分)A:孟嘗君客我.B: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C:各親其親,各子其子.D:今先生不遠千里而庭教之。
10、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数词表示分数的一句是()(1分)A:有神人二八,達臂,爲帝司夜於此野。
古代汉语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
D.逝:通“誓”,发誓。
3.“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 )A.面对B.临视C.哭悼死者D.从高处向低处看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講:講解]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憤:憋悶,積]C.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
[逆:違背]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 )A.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敢問以國報隹誰者奈何?C.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D.墳:土堆—墳墓7.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9.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伯牛有疾,子問之。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试卷(05年样卷)2007-03-14 08:46:18 来源: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试卷 (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现代汉语部分一、填空题说明 : 第 1-8 题有 10 个空 , 每空 1 分 , 共 10分。
请仔细阅读题目的意思 , 并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填入恰当的答案。
1. 《汉语拼音方案》是由、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构成的。
2. 普通话 22 个辅音中 , 不充当声母 , 只能做韵尾的辅音是3. 在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上 , 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体。
4. 按照部首检字法 ," 翠 " 字属于部。
5. 同音词是的一组词。
6. 汉语成语具有和结构的凝固性两个基本特点。
7. 词义演变的途径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
8. 语法学分和句法两个部分 ,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和。
二、选择题说明 : 第 9-18 题是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1 分 , 共 10 分。
请仔细阅读题目的意思 , 并在备选答案 ABCD 四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 , 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9.下列各字中与 " 宅 " 的发音部位相同的是 A. 再 B. 太 C. 窗 D. 家10."chuāngtái" 这两个音节包含音素 A.9 个 B.8 个 C.7 个 D.6 个11.下列各组形声字中 , 形旁和声旁的部位都是上形下声的一组是A. 贷、裹B. 疲、芒C. 零、苍D. 溜、晨12.从构造方式看 ," 尘 " 字属于 A 象形字 B. 指事字 C. 会意字 D. 形声字13." 玻璃瓶里的咖啡是姥姥买的 " 这句话中有A.8 个语素、 7 个词B.9 个语素、 8 个词C.10 个语素、 8 个词D.12 个语素、8 个词14.下列词语单位中 , 不能看作 " 简称 " 的是 A. 中小学 B. 黑白电视 C. 四化D. 奥运会15.下列各词中 , 属于音译外来词的是 A. 计算机 B. 啤酒 C. 沙文主义 D. 休克16.下列各组动词中 , 不能带宾语的是A. 旅行、结婚B. 明白、喜欢C. 知道、觉得D. 开始、进行17.下列句子属于存现句的是A. 有个村庄叫吴老庄B. 把花种在院子里C. 桌子都放在教室里D. 座位上放着红色的大衣18." 大家在一起整整生活了两个月 " 这个句子中的 " 一起 " 是A.名词B. 副词C. 数量词D. 形容词三、改错题说明 : 第 19-23 题是改错题 , 第 19 题 3 分 , 第 20 题 2 分 , 第 21 题 4 分 , 第 22 题 9分 , 第 23 题 12 分 , 共 30 分。
请仔细阅读各题目的要求 , 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19. 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 , 并根据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加以说明 :(1) 小 siăo (2) 伯 buó20. 根据普通话音节拼写规则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1) 演员 iǎnüán(2) 论文 luânwún (3) 疑案íàn (4) 规矩 guãijǚ2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1) 世外挑园 (2) 鼓惑人心 (3) 残无人道(4) 出奇致胜 (5) 广为传诵 (6) 绿草如阴(7) 迫不急待 (8) 一愁莫展22.改正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 美丽勇敢的小伙子谁不喜欢。
(2) 在欢迎新同学的联欢会上 , 新老同学互相交流礼物。
(3) 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自然环境 , 庇护野生动物。
23. 改正下列句子的语法错误并说明理由(1) 我今天要把这些水果吃。
(2) 我现在比刚来时非常忙。
(3) 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一直下了。
(4)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提倡普通话。
四、简答题说明 : 第 24 一 28 题是简答题 , 每小题 3 分 , 共 15 分。
请注意各题目对举例的要求 , 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24. 调值和调类是一回事吗 ? 请举例说明。
25. 举例说明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
26. 举例说明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的关系。
27." 我们班同学谁都想去吗 ?" 是哪一类问句 ? 请说明理由。
28." 他幸亏来了 " 和 " 幸亏他来了 " 这两个句子在语法上和语之上有什么区别 ?五、综合题说明 : 第 29-34 题包括多种类型 , 第 29 题 3 分 , 第 30 、 31 、 32 、 34 题各 2 分 , 第33 题 4 分 , 共 15 分。
请仔细阅读各题目的要求 , 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29. 在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上标出普通话 7 个舌面单元音的位置 :(见下图)30. 写出与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 :(1) 雙 (2) 樂 (3) 鹽 (4) 範31. 写出与下列异体字相对应的规范字 :(见下图)(1) (2) (3) (4)32. 分析下列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1) 女儿 (2) 鸟儿 (3) 仅仅 (4) 弹性33.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语言片断 : 我们学院需要进口实验设备。
34. 分析下面这个复句的层次和关系他就是再聪明 , 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 不肯付出努力 ,古代汉语部分一、选择题说明 : 第 35-39 题是单项选择题 , 每题 1 分 , 共 5 分。
请仔细阅读各题目的要求 , 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35.下列各句中包括动词使动用法的句子是A. 秦王屏左右 , 宫中虚无人。
B. 父母唯其疾之忧。
C. 假舟楫者 , 非能水也 , 而绝江河。
D. 吾尝三士三见逐于君。
36.下列各句中包括名词作状语的句子是A. 不迁怒 , 不或过。
B. 舜勤于民而野死。
C. 都城过百雉 , 国之害也。
D. 缮甲兵 , 具卒乘 , 将袭郑。
37. 下列各句中包括词类活用的句子是A. 冰 , 水为之而寒于水。
B. 劝民务农桑。
C. 不难以死免其君 , 我戮之不祥。
D. 初 , 赵高为郎中令所杀。
38. 下列各句中包括宾语前置的句子是A. 导之以德 , 齐之以礼。
B. 直不百步耳 , 是亦走也。
C. 夫子喟然叹曰 :" 吾与点也 !"D. 姜氏何厌之有 ?39. 《说文解字》的成书年代是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清代二、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 ( 词性、语法功能、今译 )说明 : 第 40-44 题每题 1 分 , 共 5 分。
要求解释加点词的词性、语法功能 , 并今译该词。
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40. 殷因于夏礼 , 所损益 , 可知也。
41. 之二虫 , 又何知 ?42. 伍奢有二子 , 不杀者 , 为楚国患。
43. 才不为世用 , 道不行于时。
44.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 登泰山而小天下。
三、标点下列古文 , 并今译画线部分说明 : 第 45 题 10 分。
请先把古文转抄到答题纸上并加标点 , 然后今译画线部分。
45. 初大梁人张耳陈馀为刎颈之交秦灭魏闻二人魏之名士重赏购求之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里吏尝以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摄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数之曰始吾为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谢之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2003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汉语考试现代汉语一.语音部分(15分)1.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写出拼音(4分)1) 我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2) 留学生要提高运用汉语的水平。
2. 根据普通话的声韵的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4分)1) ciao(巧)2) to (拖)3) ja (价)4) gue (决)3. 写出国际音标,注明其发音特点。
(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说明)(4分)1) ch [ ]2) z [ ]3) r [ ]4) q [ ]4. 轻声音节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分)二.文字部分(15分)1. 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合体字请指出其偏旁及作用。
(7分)1) 森2) 辩3) 从4) 舟5) 甘6) 闻7) 阁8) 武2. 下列词语中如有别字,请加以改正。
(4分)1) 飞扬拔扈()2) 短小精悍()3) 投机捣把()4) 如法泡制()5) 惮精竭虑()6) 潜然泪下()7) 篷荜生辉()8) 磬竹难书()3. 写出与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
(4分)1) 嘆2) 難3) 畢4) 塵5) 穢6) 瀋7) 豐8) 邊三.词汇部分(15分)1. 举例简要说明应该从哪些角度辨析同义词。
(6分)2. 指出下列合成词的构成。
(复合式的还需指出其类型。
)(6分)司令说服女儿沙子花儿质量莲子姐姐胆怯老年跳高老龄3. 词语辨析(8分)1) “大家请他再唱一个,他就又唱了一个。
”中“再”和“又”的位置是否能够互换,为什么?2) “欢迎你以后常常来母校看看。
”中的“常常”是否可以用“往往”来替代,为什么?3) “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于简单了。
”中的“未免”能否用“难免”来替代,为什么?4) “看到这次冠军非自己莫属,王平不免有些飘飘然。
”中的“不免”是否可以用“难免”来替代,为什么?四.语法部分(30分)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错误请加以改正。
(4分)1) 汉语中的形容词大部分都能重叠使用。
2)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语法单位。
3) 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词的意义。
4) 连词都可以连接词、词组、句子,甚至段落。
2. 分析下列句子的语义,如果有歧义,请加以分化。
(8分)1) 电脑没叫他拿走。
2) 我让他说了几句。
3) 我们三个人一组。
4) 热爱边疆的战士。
3. 写出相应的语法形式(至少2种)(6分)例:表示“完成”语法形式1)动词+了例如:他买了一本书。
2)动词+结果补语例如:作业刚做完。
1) 表示“比较”2)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起始”3) 表示“存在”4. 请改正下列句子并说明理由。
1) 昨天我买三本书了。
2) 我发誓了一定要学好汉语。
3) 一个苹果我吃了。
4) 这个问题我考虑考虑一会儿。
5) 他的收音机放着在桌子上。
6) 他计划翻译这篇文章成汉语。
5. 请分别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6分)1) 两位老师的风格确实不一样。
2) 我们也经常跟老师讨论这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