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控制和食品欺诈确认记录-2018精编版
- 格式:docx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过敏原管理和食品欺骗确认记录-20231. 背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公司通过管理和确认食品过敏原和防止食品欺骗来保证产品质量。
本文档旨在记录公司在2023年所采取的过敏原管理和食品欺骗确认措施,以便提供参考和检查。
2. 过敏原管理措施2.1 过敏原标识在2023年,公司在所有产品的包装上清晰标识了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成分和过敏原,以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过敏原标识遵循了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2.2 过敏原管理培训为了确保员工正确理解过敏原管理的重要性和操作流程,公司在2023年进行了全员过敏原管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过敏原识别、交叉污染防控、合规标签使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3 供应链管理公司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和沟通,以确保供应链环节中的过敏原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供应商在过敏原管理方面的责任和要求。
3. 食品欺骗确认措施3.1 食品检测公司在2023年加大了食品检测的力度,特别是对可能存在食品欺骗风险的产品进行了重点检测。
通过采用各类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公司可以快速、准确地发现和确认食品欺骗行为。
3.2 食品溯源为了防止食品欺骗行为,公司在2023年建立了全面的食品溯源系统。
该系统可以追踪和记录产品的原料来源、生产加工过程以及销售渠道,以便于溯源调查和责任追究。
3.3 内部审计公司定期进行内部审计,以评估过敏原管理和食品欺骗确认措施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审计结果将用于改进和优化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4. 结论通过以上过敏原管理和食品欺骗确认措施的实施,公司在2023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公司将继续关注过敏原管理和食品欺骗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措施,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以上为过敏原管理和食品欺骗确认记录-2023的内容概要。
详细信息可参考公司内部相关文件和报告。
过敏原控制和食品欺诈确认记录-2024在食品行业中,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始终是首要任务。
过敏原控制和食品欺诈的防范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信任和企业的声誉。
本文将详细记录 2024 年在这两个关键领域所采取的措施、发现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果。
一、过敏原控制(一)过敏原清单的建立与更新在 2024 年初,我们重新审视并完善了公司所涉及的过敏原清单。
这份清单不仅包括常见的过敏原,如牛奶、鸡蛋、花生、坚果、鱼类、贝类、大豆和小麦,还涵盖了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过敏原,如亚硫酸盐和麸质。
随着市场上新产品和新原料的不断涌现,我们确保每月对过敏原清单进行更新,以保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的紧密合作是有效控制过敏原的关键。
我们要求所有供应商提供详细的原料成分和潜在过敏原信息,并签订相关协议,明确其在过敏原管理方面的责任。
对于新供应商,我们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估,包括现场考察和原料检测。
在 2024 年,我们终止了与两家未能提供准确过敏原信息的供应商的合作,以降低潜在风险。
(三)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在生产车间,我们实施了严格的分区和标识制度。
将含有过敏原的生产线与不含过敏原的生产线分开,并在显著位置标明过敏原信息。
同时,加强了生产设备的清洁和消毒程序,确保在生产不同产品时不会发生交叉污染。
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意识,我们定期组织培训,让他们了解过敏原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四)产品标签和包装准确清晰的产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产品过敏原信息的重要途径。
我们的设计团队与质量控制部门密切合作,确保产品标签上的过敏原信息准确无误、易于识别。
对于包装上的过敏原声明,我们采用了醒目的字体和颜色,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五)检测与监控为了验证过敏原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我们建立了定期的检测制度。
每月抽取一定数量的产品进行过敏原检测,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
此外,我们还积极关注国内外的过敏原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变化,及时调整我们的控制策略。
食品欺诈计划确认及验证记录→ 食品欺诈方案核实及验证记录食品欺诈方案核实及验证记录1. 背景鉴于食品欺诈现象的广泛存在以及对消费者健康和权益的危害,我们制定了食品欺诈方案核实及验证记录,旨在确认并验证食品欺诈计划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2. 目的本记录的目的是确保食品企业、监管机构及其他相关方能够准确识别、防范和处置食品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流程及方法3.1 确认食品欺诈计划在确定涉及食品欺诈的计划时,我们将采取以下步骤:- 对涉及的食品进行调查和研究,确认食品欺诈的可能性;- 了解并收集相关证据,比如测试结果、消费者投诉等。
3.2 验证食品欺诈计划一旦食品欺诈计划被确认,我们将进行以下验证工作:- 进行实地考察,检查涉及食品的生产、质检等环节;- 与食品企业及相关权威机构进行沟通和协商,获取更多关于该计划的信息;- 如果有必要,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相关的检测和鉴定。
4. 结果记录经过核实和验证,我们将按照以下格式记录食品欺诈方案的结果:- 食品名称及相关描述;- 涉及公司或个人的信息;- 欺诈计划的详细内容;- 所收集和验证的证据;- 结论和建议。
5. 共享和应用完成食品欺诈方案核实及验证记录后,我们将把结果和建议分享给相关方:- 向监管机构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其采取适当的监管措施;- 与食品企业沟通,帮助其改善产品质量和监控机制;- 向消费者宣传食品欺诈的防范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
6. 总结食品欺诈方案核实及验证记录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确保食品市场的正常运作,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我们将持续评估和完善这一记录,以应对新的食品欺诈挑战。
以上是食品欺诈方案核实及验证记录,希望能为食品安全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第1页共4页生效日期:2019年04月17日管理制度食品过敏原管理规定审核:批准:1 目的制定本规定以规范致敏物的管理,避免食品过敏原的交叉污染,降低致敏物造成的风险,对公司员工和消费者进行保护。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原辅料的采购、产品的实现、物资的储存和产品的发货等。
3 职责3.1 采购部:要求供应商对原辅料的标签中注明过敏原成分在产品标签中进行标识。
3.2 销售部:负责对含过敏物质的产品的销售跟踪,客户投诉处理,信息沟通和产品召回。
3.3 仓储科:负责来料和发货车辆有无过敏原污染的检查,对含有过敏物质成分的原辅料和成品进行标识和管理。
3.4 品管部:负责核查每个产品的成分,组织过敏原评估,监督仓库和车间过敏原控制情况。
3.5 生产部:负责对含有过敏物质的原辅料取用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交叉污染。
3.6研发部:对新产品的原材料进行风险评估,对员工过敏原相关知识和本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
3.7HACCP食品安全小组对原材料进行风险评估。
4内容4.1 过敏原的识别本公司产品销往国内市场。
根据《GB/T23779-2009 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和《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过敏原种类的划分如下:1、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斯佩耳特小麦或它们的杂交品系);2、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如虾、龙虾、蟹等);3、鱼类及其制品;4、蛋类及其制品;5、花生及其制品;6、大豆及其制品;7、乳及乳制品(包括乳糖);第2页共4页生效日期:2019年04月17日管理制度食品过敏原管理规定审核:批准:8、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4.2 过敏原的评估4.2.1 过敏原的评估应对过敏原的来源(配料、加工环节、加工助剂、返工和转产等)进行评估。
4.2.2 应对原料供应商的生产现场生产和搬运活动中潜在的过敏原交叉污染进行评估。
4.2.3 过敏原评估应作为HACCP 计划设计的一部分。
食品欺诈预防控制程序目得: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欺诈或掺假产品加工过程得原材得采购风险,确保所有得产品描述与承诺合法、准确属实,防止工厂产品实现过程中发生潜在得欺诈性及替代性风险,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涉及得所有原辅料采购、产品实现过程与储运环节。
3、职责与权限:3、1品控部负责本程序得控制,总期对程序得执行情况进行核査。
3、2采购物流部负责与物资得供方、运输外包方进行食品欺诈(替代)方而工作对接,确保采购原辅料不存在食品欺诈(替代)行为。
负责本厂产品运输、存储、交付过程得控制,防止发生潜在得欺诈性及替代性风险。
3、3生产制造部负责组织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中得生产辅料使用进疔安全性防护,对原料使用程与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可追溯性记录,防止本厂产品发生潜在得欺诈性及替代风险。
4.程序4. 1食品欺诈预防定义对食品与整个供应链中任何形式得由于经济利益驱动,产生得可能影响消费者健康得薔意掺假得预防过程。
欺诈行为包括以下几种:产品欺诈、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欺诈、标签说明书欺诈、信息欺诈、产品检验与认证欺诈、许可申请欺诈、备案宿息欺诈、报告信息欺诈、提交虚假监管信息4、2食品欺诈脆弱性评估4、2、1对原辅料供应链得食品欺诈脆弱点评估生产原材料、辅助材料、可影响食品安全得加她购进材料进行成文得脆弱评估,以评定或冒牌得潜在风险。
评估时应考虑以下因素:a掺假或冒牌得以往证据(主要参照国务院《151种非法食品添加物黑名单》及外部其她方而得信b 可掺假或冒牌更具吸引力得经济因素。
C通过供应商接触到原材料得难易程度。
d识别掺假常规测试得复杂性。
e原辅料得性质、产地、欺诈历史。
f供应商评审(资质、能力、诚宿、持续改进得业绩)4、2、1、1 评估规则综合风险等级:等级分数评判结果判定:0-5分为低风险,可忽略不计得原料,不必采取防范行动06-15分为一般风险,不大可能掺假得原料,有新得信息时要再评估-16-25分为高风险,极有可能掺假得原料,需要采取防范措施控制。
过敏原管理和食品假冒确认记录-20231. 引言本文档旨在记录和管理过敏原及食品假冒问题,以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
以下是对过敏原管理和食品假冒确认的记录。
2. 过敏原管理记录2.1 过敏原识别与标注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要求,我公司通过以下方式管理过敏原:- 在产品配料表中清晰标注过敏原成分。
- 加强供应商管理,确保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清单准确无误。
- 建立过敏原管理流程,包括产品开发阶段的过敏原识别和评估。
2.2 过敏原交叉污染预防为防止过敏原交叉污染,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独立的制造设备和工作场所进行过敏原制品的生产。
- 实行严格的清洁和消毒措施,避免过敏原残留和交叉接触。
- 培训员工关于过敏原交叉污染预防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2.3 过敏原事故管理针对过敏原事故,我们已建立应急预案,包括以下步骤:- 快速召回受影响产品。
- 与相关监管机构和消费者沟通,发布公告和警示。
- 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采取纠正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食品假冒确认记录3.1 供应商审核我们通过以下方式确认和管理供应商的真实性:- 对新供应商进行审核,包括对其资质、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进行评估。
- 定期进行现场检查,查验供应商的生产设备和原材料库存。
-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互信和信息共享。
3.2 产品追溯与检验为确认食品的真实性和防止假冒,我们进行以下措施:- 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对原材料的来源和加工流程进行记录和核查。
- 定期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合规性。
- 监测市场上的食品假冒情况,与相关部门合作打击假冒行为。
4. 结论以上是对过敏原管理和食品假冒确认的记录。
我们将持续改进和完善相关管理措施,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过敏源控制和食品欺骗确认记录-2023
1. 概述
此文档旨在记录和确认我们在2023年期间的过敏源控制和食品欺骗相关事务。
有效地控制过敏源和防止食品欺骗是我们公司保证客户安全和信任的重要措施。
2. 过敏源控制记录
在2023年期间,我们已经采取以下措施来控制过敏源:
- 定期培训员工,加强对过敏源的认识和了解。
- 与供应商保持密切合作,确保原材料和成品产品的过敏源信息准确无误。
- 引入全面的过敏源标签和警示标识,以便消费者及时识别和避免过敏风险。
- 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以确保过敏源交叉污染的风险最小化。
3. 食品欺骗确认记录
在2023年期间,我们对食品欺骗采取了以下确认措施:
- 进口原材料时,严格审查其原产地证明和产品质量证书,确
保其真实性和合规性。
- 建立内部检测机制,对关键原材料和成品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其成分和标签信息的一致性。
- 配置先进的食品检测设备,以便及时识别并处理任何潜在的
食品欺骗行为。
- 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食品欺骗的警觉性和识
别能力。
4. 总结
通过过敏源控制和食品欺骗确认的有效实施,我们公司在2023年期间确保了产品的安全和质量,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
我们将继
续努力改进我们的措施,并与各界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安全可
信的食品行业。
食品过敏原管理规定(I S O22000-2018新要求)1 目的制定本规定以规范致敏物的管理,避免食品过敏原的交叉污染,降低致敏物造成的风险,对公司员工和消费者进行保护。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原辅料的采购、产品的实现、物资的储存和产品的发货等。
3 职责3.1 采购部:要求供应商对原辅料的标签中注明过敏原成分在产品标签中进行标识。
3.2 销售部:负责对含过敏物质的产品的销售跟踪,客户投诉处理,信息沟通和产品召回。
3.3 仓储科:负责来料和发货车辆有无过敏原污染的检查,对含有过敏物质成分的原辅料和成品进行标识和管理。
3.4 品管部:负责核查每个产品的成分,组织过敏原评估,监督仓库和车间过敏原控制情况。
3.5 生产部:负责对含有过敏物质的原辅料取用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交叉污染。
3.6研发部:对新产品的原材料进行风险评估,对员工过敏原相关知识和本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
3.7HACCP食品安全小组对原材料进行风险评估。
4内容4.1 过敏原的识别本公司产品销往国内市场。
根据《GB/T23779-2009 预包装食品中的致敏原成分》和《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过敏原种类的划分如下:1、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黑麦、大麦、燕麦、斯佩耳特小麦或它们的杂交品系);2、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如虾、龙虾、蟹等);3、鱼类及其制品;4、蛋类及其制品;5、花生及其制品;6、大豆及其制品;7、乳及乳制品(包括乳糖);8、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
4.2 过敏原的评估4.2.1 过敏原的评估应对过敏原的来源(配料、加工环节、加工助剂、返工和转产等)进行评估。
4.2.2 应对原料供应商的生产现场生产和搬运活动中潜在的过敏原交叉污染进行评估。
4.2.3 过敏原评估应作为HACCP 计划设计的一部分。
4.2.4 当产品配方重组或配料变更时、当顾客要求或者进口国的过敏源标准发生变更时、当顾客投诉产品可能含有过敏原时,需重新对过敏原进行评估。
食品欺诈计划确认及验证记录→ 食品骗局确认及验证记录食品骗局确认及验证记录1.骗局确认1.1 骗局描述在本次确认及验证记录中,我们将对涉及食品欺诈的情况进行确认和验证。
食品欺诈指的是涉及食品行业的虚假广告宣传、假冒伪劣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行为。
1.2 骗局确认目的确认及验证食品骗局的存在和来源,这样可以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行业的诚信度,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和预防。
1.3 骗局确认步骤1.收集相关信息:收集涉及食品欺诈的线索和证据,包括产品广告、消费者投诉、相关报道等。
2.分析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验证是否存在食品骗局。
3.验证来源:确定食品骗局的来源,包括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
4.确认欺诈行为:确定涉及骗局的具体欺诈行为,包括虚假宣传、产品质量不过关等。
2.验证记录2.1 骗局确认及验证结果根据前述的确认步骤,我们对以下骗局进行了确认及验证:1.骗局名称:虚假宣传骗局来源:某食品公司证据:广告宣传中明显夸大产品功效,与实际表现不符合,消费者投诉数量显著增加。
结果:确认该公司存在虚假宣传的行为,涉及食品骗局。
2.骗局名称:假冒伪劣产品骗局来源:某食品市场证据:多名消费者购买相同品牌食品后出现异常症状,经检测发现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结果:确认该食品市场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涉及食品骗局。
2.2 预防和纠正措施为了预防和纠正食品骗局,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强化监管: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提高对欺诈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以威慑潜在的违规行为。
2.宣传教育: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其识别和防范食品骗局的能力,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合作:加强行业内各方的合作,共同整治食品骗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骗局发现和处理的效率。
4.质量监测:加强对食品产品质量的监测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提供给消费者安全可靠的食品产品。
3.结论本次食品骗局确认及验证记录的目的在于确保食品行业的诚信度,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过敏原管理和食品欺诈确认记录-2023
引言
本文档旨在记录公司在2023年过敏原管理和食品欺诈方面的实施和确认情况。
过敏原管理和食品欺诈是保障食品安全和顾客权益的重要环节,我们致力于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过敏原管理
1. 过敏原评估
在2023年,我们对公司产品中的过敏原进行了全面评估,以确定潜在的过敏原风险。
评估结果表明,我们的产品中不存在任何潜在的过敏原风险。
2. 过敏原标识
为了确保消费者获得准确的过敏原信息,我们在产品包装上清晰标识了可能含有的过敏原成分。
这些标识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便消费者能够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食品欺诈确认
1. 供应商审核
我们在2023年对所有的食品供应商进行了审核,以确认他们的生产和供应过程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
审核结果显示,所有的供应商均符合我们的要求,并未发现任何食品欺诈行为。
2. 产品检测
为了确保我们的产品不受食品欺诈行为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定期的产品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我们的产品不含任何未经授权或伪装成其他成分的物质。
总结
在2023年,我们严格遵守过敏原管理和食品欺诈方面的要求和标准。
本文档对过敏原管理和食品欺诈确认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记录,以便审查和证明我们的合规性。
我们将继续努力提升食品安全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工作。
目录食物过敏原和耐受不良 (3)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1 (3)食品法律和企业责任 (4)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2 (4)食品标签 (6)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3 (6)花生、木本坚果及相关产品 (8)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4 (8)蛋和蛋制品 (11)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5 (11)鱼、甲壳类动物及相关产品 (13)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6 (13)奶和奶制品 (15)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7 (15)大豆和豆制品 (17)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8 (17)芝麻和芝麻产品 (19)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9 (19)羽扇豆和羽扇豆制品 (21)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10 (21)含麸质的麦片 (23)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11 (23)添加亚硫酸盐(10毫克/千克或以上) (25)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12 (25)交叉污染 (27)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13 (27)过敏原和耐受不良 (29)为食品企业提供的更多信息和资源 (29)如需本出版物的无障碍版本,请致电1300 364 352(如有需要可使用National Relay Service 13 36 77),或发电子邮件到食品安全处<*******************.gov.au>。
由维多利亚州政府授权出版,地址:1 Treasury Place, Melbourne。
© 维多利亚州,卫生和民事服务部,2020年3月。
(2003671)ISBN 978-1-76069-384-8 (pdf/网上/MS word)英语和其他语言版本可见于:health.vic – Food safety <https://.au/public-health/food-safety>食物过敏原和耐受不良给食品企业的信息说明书1关于以下食物的信息:花生、木本坚果、蛋、鱼、甲壳类动物、奶、大豆、芝麻、羽扇豆、含麸质的麦片、亚硫酸盐。
ISO220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过敏原风险评估报告2020年06月22日发布xxxx食品有限公司一、目的为了防止储存、生产等过程发生过敏原污染、交叉接触等,依据BRC 第8版全球食品安全标准、ISO22000-2018标准要求。
二、xxxx过敏原识别清单三、过敏原风险评估三、过敏源控制程序1、目的建立过敏源控制程序,通过从源头上进行控制、过敏源物质的运输、过敏源物质的入库贮存及生产工艺和生产环节中的消毒工序控制等,避免交叉污染,降低将公认的过敏物质转移到食品的机会,确保食品安全,从而保护公众健康。
2、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用于生产的所有原料及辅料中过敏源的控制过程,适用于采购、储运、生产前生产计划的下达、工艺标准的制定和生产全过程。
3、术语3.1 过敏:过敏是指生物体对外来的异物,所产生的一种不适当反应。
3.2 过敏源:在某些敏感的个体身上引起威胁生命的过敏反应,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源。
如过敏性休克的一类食品。
4、职责:4.1 采购部负责原料采购时过敏源的控制。
4.2 仓储管理部负责原料储存时过敏源的控制。
4.3 生产科负责生产过程中过敏源的控制。
4.4 品管科负责建立公司原辅料含过敏源清单,并及时更新清单,保证相关部门能够及时得到最新的过敏源信息。
5、具体内容和工作程序5.1 常见的过敏源种类如下:5.1.1吸入式过敏源:如花粉、柳絮、粉尘、螨虫、动物皮屑、油烟、油漆、汽车尾气、煤气、香烟等。
5.1.2食入式过敏源清单:发水、洗洁精、染发剂、肥皂、化纤用品、塑料、金属饰品(手表、项链、戒指、耳环)、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5.1.4 注射式过敏原: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种血清等。
5.1.5 自身组织抗原: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幅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抗原,以及由于外伤或感染而释放的自身隐蔽抗原,也可成为过敏源。
食品过敏原培训记录表 1 / 1
食品过敏原培训证明
对食品过敏原危险性的认知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经理,你有责任保证你的团队成员都已接受过专业训练,能够防备可能过敏的顾客接触过敏原并向顾客说明新的过敏原。
请保证每一个接触过敏原或款待顾客的团队成员都研习过过敏原培训卡以及新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警告。
培训结束后,请每一位团队成员在下面的证明签字,以表示他们已经理解列出的重要看法。
餐厅: 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__ 我已接受使用食品过敏原参照卡的培训并理解以下问题: 1.哪些食品会引起过敏反应
2.我应该如何回答咨询食品过敏原的顾客
3.如何防备过敏原交错接触
4.若是出现交错接触,应该如何对付 餐厅经理 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
副经理
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副经理 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 团队成员姓名
团队成员签字 培训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