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采集和保存的注意事项及其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样品采集和保存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以及检验技术进行分析,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食品微生物检验。
一、样品采集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样地点和采样方法。
针对不同的食品性质和检验项目,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采样地点和采样方法,避免样品污染,同时获取可靠的检验结果。
2.采集样品前应进行充分的消毒。
在采集样品前应对采样工具、采样器具等进行充分的消毒,以防止样品受到污染,因此选择适合样品的消毒剂,避免化学残留影响检测结果。
3.避免空气污染。
在采样过程中应避免口吐在采样器具或者食品样品表面,避免因口部细菌的污染,导致食品微生物检验结果失真。
二、样品保存注意事项1.正确选择检测方法和保存温度。
不同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样品保存的温度也有所不同,对于常规检测方法,一般建议样品储存于4℃以下,而对于极低温度保存的样品,应在检测前确保样品完全解冻,以避免样品由于冰冻遭受损坏。
2.为避免样品变质,应及时采取冷冻或干燥处理。
也可使用适当的添加剂或处理方法,如添加20%的甘油或70%的乙醇进行保存,以避免微生物由于种种原因失活。
3.在样品保存过程中防止二次污染。
保护样品,避免用手触摸,以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和人体细胞等进入样品,影响检验结果。
三、检测技术1.无菌操作技术。
在样品采集、保存、培养和检测等过程中,应掌握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外源细菌污染样品,影响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常规检测技术。
常规检测技术包括菌落计数、PCR等,这些技术均有自己的优缺点,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应充分考虑。
3.快速检测技术。
快速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方法,包括光学、电化学、免疫学等多种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可重复性好等优点,但仍需注意其所需的设备、人员及复杂度等问题。
样品的制备呈送注意事项样品的制备呈送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样品的制备呈送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样品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样品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在选择样品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来源、性质、纯度等因素。
如果样品来源不明确或者样品性质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2. 样品的采集:样品的采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
在采集样品时,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外界污染或者变质。
同时,还需要注意采集样品的数量和采集的时间,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3. 样品的保存:样品在制备呈送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保存。
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采取不同的保存方法。
例如,生物样品需要冷冻保存,化学样品需要密封保存。
在保存样品时,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4. 样品的处理:在进行样品制备之前,有些样品需要进行预处理。
例如,固体样品需要研磨或者溶解,液体样品需要过滤或者浓缩。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者损失。
5. 样品的标识: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标识。
标识应包括样品的编号、名称、来源、采集时间等信息。
标识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样品的识别和追溯,避免样品混淆或者丢失。
6. 样品的包装: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包装。
包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样品不受到外界污染或者损坏。
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采取不同的包装方式。
例如,生物样品需要采用冷冻袋或者冷藏盒进行包装,化学样品需要采用密封瓶或者密封袋进行包装。
7. 样品的运输: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运输方式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要求进行选择。
例如,生物样品需要采用冷链运输,化学样品需要采用防震防漏的运输方式。
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的影响。
8. 样品的呈送:在制备呈送样品时,需要填写相应的呈送单或者报告单。
呈送单或者报告单应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呈送的目的和要求等内容。
植物样品采集方法中有哪些及注意事项以植物样品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为标题,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样品采集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植物样品采集方法1. 选择合适的时间:植物样品的采集时间应根据植物的生育特性来确定。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植物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期,适合采集样品。
在采集时应避免雨天或植物处于不良状态的情况。
2. 选择合适的工具:采集植物样品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如剪刀、手锯、锄头等。
根据植物的特点和样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采集。
对于一些细小的植物样品,可以使用镊子进行采集。
3. 采集方式:根据植物的不同部位和要求,采用不同的采集方式。
例如,对于叶片样品,可以选择健康完整的叶片进行采集,避免受损或病虫害的叶片。
对于根部样品,可以挖取土壤附近的根系进行采集。
4. 采集数量:根据研究需求和植物的种群状况,确定合理的采集数量。
过多的采集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把握。
二、植物样品采集注意事项1. 保护植物:在采集植物样品时,要遵循保护植物的原则,不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特别是对于珍稀濒危植物,应采用非侵害性采集方式,避免对其造成损害。
2. 样品标识:在采集样品时,要及时进行标识,记录采集时间、地点、植物名称等相关信息。
这样可以方便后期对样品进行鉴定和分析,并减少混淆和误解。
3. 保持样品完整:采集样品时要尽量保持完整性,避免损坏或变形。
对于一些易腐烂的植物样品,可以在采集后立即进行处理,以保持其形态和特性。
4. 样品保存:采集样品后,应及时进行保存,避免样品的腐烂和变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样品,可以选择不同的保存方法,如干燥、冷藏、冷冻等。
5. 注意安全:在采集样品时,要注意个人安全。
避免采集过程中受伤或遇到危险情况。
特别是在野外采集时,要注意防护措施,如穿戴合适的服装、鞋子和手套,防止受到植物的刺伤或咬伤。
6. 遵守法律法规:在进行植物样品采集时,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采样注意事项采样注意事项及采样点选择及采样点选择
在采样前请仔细阅读:
1.采样点选择:
应选择在距管网入水口最近的易取样的点位,以客户自己实际选择的点位而定,如有疑问请再咨询。
2.采样时采样时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同一水源,同一时间采集几类检测指标的水样时,应先采集供微生物学指标检测的水样。
3.微生物采样
3.1灭菌瓶采样
采集水样前,应对水龙头消毒,再打开水龙头,放水3~5分钟。
采样前样品瓶不能打开,水样要直接采集,不能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样品瓶,快速打开瓶盖,不能触碰瓶口,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污染,采集好样品后尽快封好样品瓶,装入保温箱(含冰袋)寄送到实验室测试。
3.2“两虫两虫””采样
20L 干净塑料桶,塑料桶的采集方式与灭菌瓶类似,采集好样品邮寄到实验室安排测试。
4.理化项目采样
客户采样时先将采样瓶及塞子润洗3遍,之后才能采样。
将瓶子装满水,注意瓶盖及瓶口不要玷污,以免影响结果。
采样结束后,客户需及时将瓶盖旋紧,并用透明胶带将瓶盖固定,以免在快递过程中瓶盖松动,水样流出。
用封口带将样品封存,包装寄送。
5.测试项目及所需水样见下表 样品
测试项目 需采水样量 水样 GB 5749-2006 106项 微生物:500 mL 灭菌玻璃瓶×1瓶
20L 干净塑料桶×1桶
理化项目:1L 干净塑料瓶×15瓶。
分析样品制备注意事项样品制备是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采集样品要保持准确、快速和代表性,避免受到外界污染或损坏。
同时对于特殊的样品,要在采集后尽快进行处理,或者在采集后储存于适当的条件下,以避免样品发生变化。
2. 样品的处理:对于需要处理的样品,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和试剂。
同时,要避免处理过程中的污染和样品的损失。
在处理过程中,还要注意控制处理参数,如温度、pH值等,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样品的分散和均匀性:对于固体样品,要保证样品的分散和均匀性,以避免分析结果的误差。
可以通过机械研磨、均质化或分子筛等方法来实现样品的均匀性。
4. 样品的稀释和浓缩:对于液体样品,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进行稀释或浓缩。
在进行样品稀释时,要保证所加溶液的纯度和浓度,以避免对后续分析结果的影响。
而在进行样品浓缩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和设备,以保证浓缩后样品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样品的保持和运输:在样品制备完成后,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对于生物样品或敏感样品,要在合适的温度下储存,并采取防止光照、湿度和氧气等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同时,在进行样品的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采取适当的包装和保护措施,避免样品的泄漏或损坏。
6. 样品标签和记录: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要对样品进行标签,以避免样品混淆或丢失。
同时,要做好样品制备过程的记录,包括样品的来源、处理方法和处理参数等,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7. 避免实验人员的污染:实验人员的手套、实验仪器和操作台面等都有可能对样品产生污染。
因此,在样品制备过程中,要保持实验人员的卫生习惯,规范操作步骤,并严格控制实验环境的卫生状况。
8. 对于特殊样品的制备,要根据实验要求和样品的性质进行特殊处理。
如对于有机物样品,需要在制备过程中避免氧气、湿气和光照等因素的干扰。
简述地表水样品采集和保存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地表水样品采集和保存是针对地表水质污染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有许多专业的样品采集和保存工作流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为了能够正确获得有效的样品,有效指导研究,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地表水样品采集和保存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一、地表水样品采集1、采样位置:具体采样位置需要根据调研任务而定,如检测主要污染物。
2、样品容器:根据检测内容确定容器材料,一般酸性指标应使用金属材质,减少样品吸收;碱性指标应使用玻璃类材质,防止样品被破坏。
3、采沙:采沙时注意避开水质改变的位置;采样时注意采集全方位、等量的沙子。
4、采样深度:有些水质指标可以采样上游、中游和下游水体,而另一些水质指标则只需要采样上游或下游水体就可以。
根据实际检测任务选取适当深度。
5、采样时间:水体表面水样一般在开始前2到3小时采集,结束后2小时采集;如果是浅水湖泊,最好在不同深度处采集,把深度分层采样。
二、地表水样品保存1、样品的保存容器要求:地表水样品的保存容器应该满足于化学成分的稳定性,防止容器本身对地表水样品产生影响,最好选择不锈钢、玻璃和聚脂材料。
2、样品保存环境:样品必须在阴凉、湿润、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保存,同时需要避开光线,并注意样品与污染物的反应,如避免放置在高温低湿的环境中。
3、样品的冷冻保存:冷冻保存可以使样品的化学成分和指标得到有效的保存,且无变质,可以有效抑制样品内部和外部细菌、微生物的繁殖。
4、样品保存时间:样品应及时分析,如果需要保存,地表水样品一般可以在室温下放置2~7天,但冷冻保存可以延长至2~3周,一般来说沙子样品最长可以放置1个月,期间要定期检查样品变质情况。
三、注意事项1、样品采集和保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安全。
采集的地表水样有时会含有有毒的污染物,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受到污染物的侵害。
2、样品采集时要全程密封,以防止外界污染物对内部样品造成污染,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检测数据。
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采集和保存的注意事项及其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可以帮助人们检测食品中是否存在病菌或其他有害微生物。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样品的采集和保存非常关键。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采集和保存的注意事项以及常用的检验技术。
一、样品采集的注意事项1. 采样容器的选择在进行食品微生物检验时,应选择干净、无菌的采样容器。
最好使用玻璃瓶或者塑料瓶,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容器可能会与采样样品产生化学反应,导致检验结果的不准确。
2. 采样工具的消毒使用消毒酒精或其他消毒液对采样工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确保采样工具的表面无菌,并避免交叉污染。
在采集食品样品时,应选择代表性强、干净卫生的地点进行采样。
尽量避免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采样,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采样方法在采集食品样品时,应遵循专业的采样方法,避免样品的二次污染。
有些食品样品可能需要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采集,以确保获得全面的检测结果。
5. 样品标识对每个采集的样品进行清晰的标识,包括采样时间、采样位置、采样者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检验工作。
6. 保持样品的温度在采集完样品后,应根据不同的食品类型,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保存。
有些样品需要在低温下保存,以避免微生物的繁殖。
不同类型的食品样品需要在不同的温度下保存,一般来说,冷藏保存是常见的方式。
保持样品的新鲜度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有利于后续检验的准确性。
2. 样品保存的时长不同的食品样品在保存的时长上也有所不同,有些样品需要尽快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验,以避免样品品质的变化影响检测结果。
3. 防止交叉污染在保存食品样品的过程中,要避免不同样品之间的交叉污染,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应保持样品容器的密封性,避免样品之间相互接触。
4. 监测保存条件在保存食品样品的过程中,要定期监测保存条件,确保样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食品保存指示剂或其他工具来监测保存环境。
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在禽流感监测工作过程中,样品的采集是最关键的一步。
只有采集的样品确实可靠,保持良好的状态,才会有准确可信的监测结果。
所以需要认真对待样品的采集工作,才能做好监测工作。
我们在采样前,首先要做的是保存液的准备。
保存液里的抗生素可以抑制棉拭子样品因感染细菌腐败,甘油或血清可以保护病毒的感染力,使病毒不容易失活。
1、保存液配制和分装1.1保存液配制在500ml PBS溶液中加入以下抗生素:青霉素(80万单位/0.48 g):2.6g链霉素(100万单位/1 g):5.0g庆大霉素(针剂,8万单位/2 ml):2.6ml制霉菌素(0.5万单位/片):5片将抗生素溶解到400 mlPBS溶液中,并调PH值至7.2,然后加入终浓度为10%的甘油或终浓度为5%的小牛血清,并定容至500ml。
1.2 保存液的分装将配制好的保存液分装到2ml离心管中,每管1ml,-20℃保存备用。
2、活禽棉拭子的采集要点2.1 取咽喉拭子时要确保将拭子深入喉头口及上颚裂来回刮3-5次取咽喉分泌液;2.2 取泄殖腔拭子时将拭子深入泄殖腔约1.5~2.0cm转一圈并沾取少量粪便。
2.3 采集的棉拭子样品需马上放置含有终浓度为10%甘油或终浓度为5%的小牛血清的PBS缓冲液保存中,加盖、编号。
2.4 采集的样品应当尽快放入加有冰块的泡沫盒低温保存。
2.5 注意事项2.5.1 有些鸭子泄殖腔可能比较难找,有的同志可能只是在靠近鸭子泄殖腔的部位转一圈了事;也有一些棉拭子进入了鸭子泄殖腔,但不够深,没有采集到新鲜粪便。
这样采集到的样品不能保证其有效性。
2.5.2 再次强调采集的样品应当马上保存在含有甘油和抗生素的PBS中。
不能拿空离心管装棉拭子,等回去再加保存液,这样的样品所含病毒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就已经死亡甚至降解。
3、组织样品的采集要点病死的家禽应当采集脾脏、肺脏、气管、脑组织等样品,样品采集后,放入密闭的塑料袋内,并应立即置于加冰的保温箱中,低温保存和运输。
简述样品采集的原则摘要:一、引言二、样品采集原则概述1.代表性2.可行性3.及时性4.经济性三、具体样品采集方法1.随机抽样2.分层抽样3.整群抽样4.概率比例分层抽样四、样品采集注意事项1.采样方案设计2.采样人员培训3.采样过程质量控制4.采样数据记录与整理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在科学研究、产品质量检测、市场调查等领域,样品采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一个合适的样品可以真实地反映总体特征,为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因此,了解和掌握样品采集的原则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二、样品采集原则概述1.代表性: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个体差异对整体数据的影响。
2.可行性:采样方法应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可行性,考虑采样过程中的技术难度、成本等因素。
3.及时性:采样时间要合理安排,确保数据的新鲜性和准确性。
对于易受时间因素影响的样品,如农产品,要及时采集。
4.经济性:在满足数据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成本较低的采样方法,以降低整体成本。
三、具体样品采集方法1.随机抽样:按照一定比例,在总体中随机选取样本。
特点是简单、易操作,但可能导致样本间差异较大。
2.分层抽样: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在每层中进行随机抽样。
适用于具有明显层次结构的总体。
3.整群抽样: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体,然后随机选取若干群体进行采样。
适用于群体内部差异较小、群体间差异较大的情况。
4.概率比例分层抽样:在分层抽样的基础上,按照各层概率比例进行抽样。
适用于总体分布不均匀、层次明显的样本。
四、样品采集注意事项1.采样方案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总体特征,制定合理的采样方案,包括采样方法、样本量、采样时间等。
2.采样人员培训:确保采样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循采样规范。
3.采样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对采样过程的监督,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4.采样数据记录与整理:及时记录采样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以保证数据的可利用性。
土壤采样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土壤采样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呀!
首先呢,咱们得明确采样的目的是啥呀?是为了检测土壤的肥力?还是为了分析土壤中的污染物呢?这可得搞清楚喽!
接下来,咱们说说流程吧!
第一步,选好采样地点哇!这可重要啦,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土地类型来选哟!哎呀呀,可不能随便挑个地方就开始呢!
第二步,准备采样工具呀!比如铲子、土钻、采样袋这些东西可不能少呢!
第三步,开始采样啦!采样的时候要注意分层采样,不同深度的土壤性质可能不一样哟!
然后再说说注意事项哈!
第一,采样前要了解当地的土壤情况和环境条件呢!
第二,采样过程中要避免交叉污染呀!不能让别的杂质混进去哟!
第三,采样点要分布均匀,这样结果才更有代表性哇!
第四,要做好标记和记录哟!啥时候采的?在哪采的?都得记清楚呢!
第五,采样工具得清洁干净,不然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呀!
第六,采集的样品要及时保存,不能让它变质啦!
第七,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哦!
第八,注意自身安全,别在危险的地方采样呢!
第九,多跟同行交流经验,说不定能学到新技巧哟!
第十,对采样结果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解读哇!
总之呢,土壤采样工作可不能马虎,每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呀!这样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呢!。
实习总结化验员岗位中的样品采集与样品保存实习总结:化验员岗位中的样品采集与样品保存一、引言本次实习期间,我在化验员岗位上主要负责样品采集与样品保存工作,通过实践与学习,我深刻认识到样品采集与保存对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样品采集的重要性、采样方法的选择、样品保存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我在这一岗位中的经验和教训。
二、样品采集的重要性样品是化验的基础,正确且代表性的样品采集是化验结果准确性的保证。
在工作中,我明确了以下几点样品采集的重要性:1. 代表性:样品应能够准确地反映被采集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应代表整个批次或样品群体。
2. 防止污染:样品采集应避免外界污染物的干扰,同时避免样品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3. 样品数量:采集的样品数量应足够,以确保化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4. 采样工具: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和材料以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三、采样方法的选择为了确保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以下采样方法的选择要点:1. 分层采样:针对液体或固体样品,采用分层采样方法,确保样品采集时不同高度或位置的各部分样品混合均匀。
2. 随机采样:采用随机采样方法,避免主观因素对样品的影响,提高样品的代表性。
3. 时间采样:对于时间变化的样品,如大气采样,应采与时间相关的样品,以确保获得全面的数据。
4. 采样点选择:样品采集点的选择应均匀且具有代表性,避免采集点的局部差异对样品分析结果产生影响。
四、样品保存的注意事项正确且适当的样品保存是确保化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我在实习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样品保存的注意事项:1. 样品容器:选择适当的样品容器,应避免与容器材料发生反应,同时确保容器的密封性和耐用性。
2. 温度控制:某些样品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应注意保存温度以避免样品变质。
3. 光照控制:某些样品对光照敏感,应避免阳光及紫外光的照射以防止光解反应的发生。
4. 保存时限:不同样品的保存时间有所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存时限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化验员采样需要的注意事项分析化验是化工生产中原料、中间产物及半成品和产品的组成及其各组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要进行分析就要有分析的对象即我们日常说的样品,样品采集的是否有代表性是直接影响结果的重要因素。
一、怎么才能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减少误差?(一)、固体样品的采集。
固体样品要根据物料的形状和堆积方式不同采取不同的采集方法如要从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截面取样之后要把采取的样品进行粉碎、混合、缩分。
(二)、液体样品的采集。
液体有流动性液体和非流动性液体。
流动性液体要在不同的时间随机的采样,找出合适的采样地点。
非流动性液体要从不同的截面、方位采取样品之后进行混合。
(三)(三)、气体样品的采集。
气体有压力、易渗透、易被污染难贮存的特点因此我们要掌握气体采样的技术:1、在大口径管道和容器中分层能引起的气体不均匀,这时应预先测量各断面的点,找取正确取样点。
2、流动气体取样,流速会引起误差,应对流速进行控制。
3、尽可能采用较短导管,消除导管过长引起的滞后带来的误差。
为了使气体符合分析要求,还要对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干燥等处理。
二、如何做才能使我们的样品更具有代表性?1、在采样时应该选择合适的采样点,避免采取的样品没有代表性。
当对取样地点不清楚时,及时和现场人员联系,由他们指定采样点(如安全分析等)。
2、取样时根据样品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取样器具(主要根据样品性质,成分含量等多方面考虑)。
3、采样前印制好详细的采样记录,采样后用贴上标签,认真填写标签的内容,如采样地点,位号,名称,采样时间,天气,气温,水位,流速,流量,现场监测项目,采样人姓名等必要的采样信息。
4、为了保证水样的代表性,采样前容器应先用混合均匀的水样充分洗涤2~3次,然后正式取样。
5、采样时要注意不能混入气体物质,避免样品污染。
比如我们在采锅炉过热样品时要防止冷却水溅入。
6、采集表层水样时,应注意不能混入漂浮于水面上的物质。
7、采集所需要的水样后,应该缩短从采样到分析的间隔时间。
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样品采集是科学研究、实验以及质量检测的基础工作之一、对于不同类型的样品,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也会有所不同。
以下是关于样品采集及注意事项的一些建议。
一、样品采集方法1.土壤样品采集土壤是农业、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在采集土壤样品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选择代表性样点,避免采集到地质异常、施肥应用不均匀区域的土壤。
(2)使用干净的锹、铲等工具,确保不受其他杂质污染。
(3)采集时要深入土壤内部,避免表层杂质的干扰。
(4)采集时要注意混合一定数量的土壤,以保证代表性。
(5)将土壤样品存放在干燥、避光的容器中,避免湿气、阳光等因素对其中微生物和养分的影响。
2.水样采集水是各种环境水质研究的对象之一、在采集水样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避免采集到源自局部污染物的水。
(2)使用干净的采样瓶进行采样,避免附着于瓶壁的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
(3)避免使用洗涤剂、肥皂或洗洁精等清洗采样瓶,以免残留影响样品质量。
(4)采集深水样时,应采集水体垂直剖面的不同部位以得到全面的信息。
(5)将水样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与空气接触,以防细菌滋生。
3.大气样品采集大气样品采集常用于环境科学和大气物理学研究。
在采集大气样品时,应遵循以下方法:(1)使用洁净的收集器或萃取罐来采集大气中的颗粒物或气态物质。
(2)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和地点。
(3)采集前应仔细清洗和消毒采样容器,避免外来污染的影响。
(4)采集过程中要避免与其他污染源接触,例如汽车尾气、化工厂排放等。
(5)采集后,标记好样品信息,注意保存样品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二、注意事项1.采样容器应干净、无污染。
采样容器的洁净度对样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采集样品之前,确保容器已彻底清洗并无污染。
2.避免污染交叉。
在采集不同样品的过程中,要避免污染交叉。
尽可能使用不同的工具和设备,避免样品的相互污染。
3.适当保存样品。
DNA样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1. 引言DNA(脱氧核糖核酸)样本采集是生物鉴定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
本文档旨在介绍DNA样本采集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帮助采集人员正确操作,保证采集质量。
2. 采集前准备在开始采集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准备必要的采集工具,如采集棉签、采集管等;- 确保采集工具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样品污染;- 获取被采集者的知情同意,并向其解释采集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根据需求记录被采集者的相关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等。
3. 采集流程DNA样本采集的常见方法有口腔黏膜采集法和血液采集法。
以下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采集流程:3.1 口腔黏膜采集法1. 采集人员必须正确佩戴一次性手套,以避免样品污染。
2. 要求被采集者在采集前不要饮食、吸烟、漱口,以减少口腔中外源性DNA的干扰。
3. 使用棉签轻轻刮擦被采集者口腔黏膜内侧的粘膜表面。
4. 将采集到的棉签立即放入采集管中,并尽快封闭管盖。
5. 根据实验室要求进行样品标记,确保采样者和样品的一一对应。
3.2 血液采集法1. 采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血液采集技能,并遵守消毒和穿刺安全操作规程。
2. 确定采集部位,通常选择前臂腕部静脉。
3. 使用一次性消毒棉球擦拭采集部位,并等待干燥。
4. 进行穿刺,将采集针插入血管,采集适量血液。
5. 将采集到的血液转移到采集管中,尽量避免气泡的产生。
6. 根据实验室要求进行样品标记,确保采样者和样品的一一对应。
4. 注意事项在进行DNA样本采集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采集过程应该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 采集前准备充分,保证采集工具的清洁和消毒。
- 采集过程中应轻柔操作,避免对被采集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 采集后应及时封闭和妥善保存样品,避免降解和污染。
- 所有采样者的个人信息应保密,并按照法律法规进行隐私保护。
5. 结论DNA样本采集是一个关键环节,采集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样品采集和保存一样品采集和保存①氨氮: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要尽快分析。
如需保存,每升样品中应加1ml浓硫酸,并在4下贮存,用酸保存的样品,测定时用氢氧化钠将PH值调至7左右。
②溶解氧:样品应采集在细口瓶中,测定就在瓶内进行.试样充满全部细口瓶。
不得有气泡。
③化学需氧量:水样采集于玻璃瓶中,应尽快分析.如不能立即分析时,应加入硫酸至PH<2,置4℃保存,时间不能多余5天。
采集水样的体积不得少于100ml。
④悬浮物: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要用洗涤剂洗净。
在采样之前,再用即将采集的水样清洗三次.然后采集水样500—1000ml,盖严瓶塞。
⑤总磷:采集500ml水样后加入1ml硫酸调节样品的PH值,使之低于或等于1,或不加任何试剂于冷处保存。
⑥PH值:最好现场测定。
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小时内进行测定。
⑦水温:最好现场测定。
否则,应在采样后把样品保持在0~4,并在采样后6h之内进行测定⑧氯化物:采集代表性水样,放在干净且化学性质稳定的玻璃瓶或聚乙烯瓶内。
保存时不必加入特别的防腐剂⑨色度:所用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溶液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净、沥干。
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为1L的玻璃瓶内,在采样后尽快进行测定。
⑩总氮:将采集好的样品储存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中,用浓硫酸调节PH值至1~2,常温下可保存7天。
储存在聚乙烯瓶中,—20℃冷冻,可保存一个月。
⑾五日生化需氧量:采集的样品应充满并密封于棕色玻璃瓶中,样品量不小于1000ml,在0~4℃的暗处运输和保存,并与24小时内尽快分析。
24小时不能分析可冷冻保存。
⑿粪大肠菌群:采样瓶使用500ml已灭菌的磨口玻璃塞广口瓶,采集水样时应避免瓶盖及瓶子颈部受杂菌污染。
灭菌后的采样瓶2周内未使用需重新灭菌采集好的水样需放置约4℃冷藏设备内保存运输,一般要求在采集4小时内测定。
⒀硝酸盐:水样采集后应及时进行测定.必要时,应加硫酸使pH〈2,保存在4℃以下,在24H内进行测定。
样品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一、采样前准备工作
1、文件类:委托书、文件、抽样目录;
2、现场用品:抽样员证、三种表格、公章、印泥、所用类目抽样细则单独列出;
3、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插线板、白纸;
4、其他:抽样号、封签、现金。
二、与当地食药部门沟通
出示委托书、文件、抽样目录。
嘉峪关:市场监督管理局510,联系人:何科长、李科长;
酒泉:市局综合科谢科长、李科长出函,再去相应县(市、区)局沟通;
三、样品的采集
概念: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化验样品,这项工作即称为样品的采集或采样。
遵循的原则:第一,采集的样品要均匀一致,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分析食品的整体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第二,在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逸散或带入杂质。
1、抽样前向负责人出示抽样员证,并索要其单位营业执照及许可证;
- 1 -
2、抽样时注意所选物品生产许可证中间4位是否与所抽类目要求一致,按照细则要求抽取相应数量,散装食品根据比例分成检验和留样两包。
还要注意生产日期与保质期,临近过期的物品不应抽取,应至少有三个月的有效期。
抽取的样品应是同一批次;
3、分类并贴抽样号,每种预留一个抽样号;
4、电脑系统登记、打出抽样单,签字、盖公章。
注意登记清楚被抽样单位信息和样品信息;
5、填写三类表格,填好盖章后,请被抽样单位负责人分别在表格、抽样单及封样签相应位置签名盖章,无公章可按手印。
6、封样。
将每种样品分成检验和留样两包,比例基本为2:1,在留样外包装上粘贴前面预留的抽样号,并在封口处粘贴封样签。
7、拍照。
货架、营业执照、许可证以及负责人和抽样人员在封好的样品旁进行拍照。
四、样品的保存及运输
易变质食品应尽可能当天寄出,最好提前准备好冰块或冰袋,在每批运送的箱子上做好标记,便于下一步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需要注意的事项
1、抽检前须先了解抽取样品的有关规定。
每种产品均有其不同的执行标准,不同的产品执行标准,样品抽取的工序和要求
- 2 -
是不同的,因此,应在抽检前先掌握产品抽样的有关要求后再去抽样检查,以确保样品送检得出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的合法性。
2、抽样检查必须要有当事人在场。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抽样检查时,应有当事人在场,抽样人员应当现场制作抽样记录,对样品加贴封条,开具物品清单,并由抽样人员和当事人在封条和相关记录上签名或盖章。
3、抽检产品的数量必须合法。
抽样取证是统计调查的一种调查方法,是随机性抽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检验得出结论,进而根据此结论推断全部产品的质量结果。
该方法虽有科学性,但毕竟不是全部检查,得出的结论是有暇疵的。
因此,抽样取证对抽检产品本身及抽取样品的数量的要求是极为严格的。
抽样检查必须按照产品执行标准规定的数量执行。
否则,得出的产品检验报告的合法性也得不到保证。
事实上,除非必须,一般应抽取存货数量较多的产品去送检,以方便后续的处理。
4、注明产品批次。
这点至关重要,所有的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其结论仅对送检样品负责,而产品是有批次的,若样品被验定为不合格产品,执法人员只能对送检样品此批次的产品予以处罚。
事实上,抽检样品可能是当事人一批进货,也可能是分几次进的货。
同一次进的货不一定是同一批次,分几次进的货也不排除为同一批次生产的可能。
因此,抽样人员抽样时一定要核实抽检产品及样品的批次,并作好记录。
- 3 -
5、文书制作应齐全。
抽样检查时,不仅要填写抽检工作单,还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抽检财物清单等,将抽检产品的经营信息详细记录。
6、在与当地食药部门沟通工作中,最好提前联系,尽量不影响他们的工作,哪怕我们多跑点路,中午不休息,也要使抽样工作能如期正常开展;
7、生产企业如果停产,应进行现场拍照取证、负责人写证明;生产企业抽不到的样,可去流通进行补充;生产企业抽当地的产品,流通企业抽外省的产品。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