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好的50位导演共5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25
导演:奥逊·威尔斯摄影:拉塞尔·麦蒂开场镜头:时长3分20秒难度系数:★★★★★完美指数:★★★★★这部电影曾经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悲剧,环球公司的乱剪,让奥逊·威尔斯的心血毁于一旦,许多年后当人们认识到这部电影的价值,却只能从40年后的重剪版去猜测奥逊·威尔斯的天才构想了。
《历劫佳人》的开始是一个3分20秒的长镜头,如今仍被众多影迷津津乐道,并被称为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长镜头之一。
这个长镜头的的复杂性在于空间调度,它有横向的移动,也有纵向的升降,还有镜头的远近推拉,尤其是镜头从屋顶摇到楼房的另一面,并紧接着后退跟拍,这样的难度在此后50年中竟然难以逾越。
奥逊·威尔斯在这部电影里运用了一切当时可能的技术手段,包括摄影车、起重机吊臂来支持镜头运作,吊臂上的运作至今都是电影史上的经典案例,除了有相当的复杂性,它在广角镜头和大特写之间的切换同样非常自然。
镜头前半部分的俯拍和后半部分的平拍,让我们一目了然的观察到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的混乱和污秽,它始于一个手握定时炸弹的特写,然后放置到一辆汽车的后备箱之中,整个三分钟里汽车在镜头里牵动着剧情发展,造成了惊心动魄的紧张效果。
这个开场镜头后来被许多导演争相效仿,最成功的则是罗伯特·奥尔特曼在《大玩家》中的8分钟镜头,奥尔特曼在日后访谈中大谈奥逊·威尔斯,致敬之心昭然若揭。
天才的奥逊·威尔斯,在现实生活里却命途多舛,《历劫佳人》糟糕的剪辑终至票房惨败,他自己也再次失去了拍片的机会。
为了“伸冤”,威尔斯写过一份58页的备忘录,今日竟被环球公司厚颜无耻的拿来做《历劫佳人》50周年纪念版DVD的赠品。
导演:米哈依尔·卡拉托佐夫摄影:谢尔盖·乌鲁谢夫斯基屋顶镜头时长3分22秒难度系数:★★★★★完美指数:★★★★★如果要从世界电影史上选取一个长镜头和奥逊·威尔斯《历劫佳人》中的开场白相媲美,那一定是米哈伊尔·卡拉托佐夫在《我是古巴》里运用的那个屋顶镜头,在3分22秒的时间里,镜头扫荡了整个屋顶的格局,然后下降两个楼层(此时的高楼边缘清晰可见),最后扎入游泳池而结束。
四十部法国经典电影四十部法国经典电影值得推荐的法国电影太多了,现在从80年代以后的法国电影中选择了40部自己认为值得推荐的电影,诚意向大家推荐,每一部片子后都加了一句话的推荐理由,当然那只能代表个人的观点。
还有很多精彩的法国电影,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欢迎大家跟帖推荐自己看过的优秀法国影片,希望大家在看过这些电影后,能对当代的法国电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排名不分先后1.印度支那Indochine (1992)导演:雷吉斯瓦格涅Régis Wargnier一段爱情掩盖下的殖民地历史,凯瑟琳德纳芙的表演尤其出色。
2.情人L'Amant (1992)导演: 让-雅克阿诺 Jean-Jacques Annaud文学名著和电影的一次完美结合,那些幽暗的房间、湿湿的街道,晚霞中金黄色的渡口,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3.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étro (1980)导演:弗郎索瓦特吕弗Fran?ois Truffaut一部没有正面描写二战的二战电影,特吕弗艺术和现实结合的最好的电影。
4.碧海蓝天Le Grand bleu (1988)导演:吕克贝松Luc Besson吕克贝松的光影梦幻,一部大海的童话5.浪迹天涯/流浪者Sans toit ni loi (1985)导演:艾格妮丝瓦尔达Agnès Varda1985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新浪潮之母瓦尔达最重要作品,描写了一个拒绝任何社会规则的年轻流浪女惨死在荒郊野外的发人深省的悲惨遭遇。
影片一个突出点是它的纪录片风格。
6.冬天里的一颗心/今生情未了Un coeur en hiver (1992)导演:克劳德索泰 (claude s autet)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法国电影,一部充满了幽雅含蓄、自始至终沉浸在拉威尔略带哀伤的奏鸣曲里的电影,它让人沉浸,让人着迷,让人久久的徘徊在男女主角那短暂却深刻细致的感情之中:许多人因此迷恋上法国电影。
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资料介绍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是传奇性演员,他入行超过四十年,是影史上作品最丰富的演员兼导演。
他在1955年成为演员,主演电影超过40部,执导20多部作品,自导自演对他来说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
他于2000年12月荣获崇高的林肯中心荣誉奖,并于2000年1月荣获纽约国家影评协会终生成就奖,并于1999年被提名为影史最受喜爱的电影明星。
1998年他获得法国影片协会颁发的生涯成就奖,同年更获得美国制片协会颁发的终生成就奖。
他更曾于1995年荣获奥斯卡奖特殊荣誉奖。
克林特于1993年以新西部经典《杀无赦》一片入围九项大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摄影指导、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师及最佳音效奖。
该片最后赢得四座大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及最佳剪辑师。
同年《杀无赦》一片也赢得导演协会奖、金球奖最佳导演奖、全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及最佳编剧奖。
他于1996年曾以《麦迪逊之桥》入围法国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他曾经在1994年出任戛纳影展评审团主席,并于1990年、1988年及1985年分别以《黑心猎人》、《菜鸟帕克》和《苍白骑士》角逐金棕榈奖。
他更于1989年以《菜鸟帕克》一片赢得金球奖最佳导演奖。
克林特的作品不但倍受好评,长久以来他更是票房保证,他主演的《太空牛仔》创下不错的票房成绩,他其它叫好叫座的作品还有《神秘河》、《百万宝贝》、《廊桥遗梦》、《迫切的任务》、《一触即发》、《杀无赦》、《黄昏双镖客》、《荒野大镖客》等,他于2005年荣获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电影介绍:《哭泣的男人》影片讲述了一名驯马师为了养老金和自己破产的牧场老板达成协议,从老板富有的墨西哥前妻那里绑架老板11岁的儿子以索要赎金。
然而老板的前妻正为这个不良少年头疼,巴不得甩掉这个包袱,事情朝着意料之外的方向发展……《50年一瞬间的魔幻时刻》历时5年,横跨欧美进行拍摄的《50年一瞬间的魔幻时刻》,以叙事手法呈现世界级音乐大师莫里康内70多年职业生涯中鲜为人知的一面,探寻他在世界领域内与著名好友、同事之间的故事。
四十部法国经典电影2009-01-01 21:32值得推荐的法国电影太多了,现在从80年代以后的法国电影中选择了40部自己认为值得推荐的电影,诚意向大家推荐,每一部片子后都加了一句话的推荐理由,当然那只能代表个人的观点。
还有很多精彩的法国电影,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列举,欢迎大家跟帖推荐自己看过的优秀法国影片,希望大家在看过这些电影后,能对当代的法国电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排名不分先后1.印度支那 Indochine (1992)导演:雷吉斯瓦格涅Régis Wargnier一段爱情掩盖下的殖民地历史,凯瑟琳德纳芙的表演尤其出色。
2.情人 L'Amant (1992)导演: 让-雅克阿诺 Jean-Jacques Annaud文学名著和电影的一次完美结合,那些幽暗的房间、湿湿的街道,晚霞中金黄色的渡口,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3.最后一班地铁Le Dernier métro (1980)导演:弗郎索瓦特吕弗François Truffaut一部没有正面描写二战的二战电影,特吕弗艺术和现实结合的最好的电影。
4.碧海蓝天 Le Grand bleu (1988)导演:吕克贝松 Luc Besson吕克贝松的光影梦幻,一部大海的童话5.浪迹天涯/流浪者 Sans toit ni loi (1985)导演:艾格妮丝瓦尔达Agnès Varda1985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新浪潮之母瓦尔达最重要作品,描写了一个拒绝任何社会规则的年轻流浪女惨死在荒郊野外的发人深省的悲惨遭遇。
影片一个突出点是它的纪录片风格。
6.冬天里的一颗心/今生情未了 Un coeur en hiver (1992)导演:克劳德索泰 (claude saute t)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法国电影,一部充满了幽雅含蓄、自始至终沉浸在拉威尔略带哀伤的奏鸣曲里的电影,它让人沉浸,让人着迷,让人久久的徘徊在男女主角那短暂却深刻细致的感情之中:许多人因此迷恋上法国电影。
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他的一生就像一部传奇,他的电影改变了历史。
奥逊·威尔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电影家。
迄今为止,所有从事严肃电影事业的导演、演员,恐怕仍然不敢正视这位空前绝后的“巨人”。
因为有奥逊·威尔斯,我们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电影天才”的存在。
生卒1915年5月6日生于美国威斯康辛。
1985年10月10日威尔斯在洛杉矶死于心脏病。
成就作为演员,他参与了一百多部电影(包括配音);作为编剧,他写了42个剧本;作为导演,他执导了近40部影片。
1975年,AFI授予威尔斯终身成就奖,不过,奥逊·威尔斯对于电影的贡献,令无数后人仰望,这远远胜过任何荣誉。
生平1、早年生活(1915-1935)l 18个月,被心理学家判断为天才。
6岁,父母离异;9岁,母亲去世;15岁,父亲去世。
l 20岁以前:他创作导演舞台剧、当过流浪画家、成功的舞台剧演员、惊悚小说作家、斗牛士。
游历过欧洲、南美洲、亚洲(包括中国)的很多国家。
2、剧场和广播(1936-1939)l 在美国很快在百老汇成名。
1936年,威尔斯用黑人阵容编排舞台剧《麦克白》大获成功,被认为是美国黑人舞台剧历史上的里程碑,20岁的威尔斯被戏剧圈内捧为天才。
l 1937年的夏天,22岁的威尔斯和35岁的约翰·豪斯曼在纽约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水星剧团。
很快聚集了一些杰出的人才,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威尔斯可靠的班底。
l 1938年10月30日晚8点,威尔斯员以新闻记者的方式,使用戏剧纪录片(docu-drama)的手法,模仿现场报道的口吻向听众播报广播剧《世界大战》。
这起事件是美国广播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天才之作,据统计,当时有上百万人对此节目深信不疑,产生全国性严重恐慌,经济损失难以计数。
威尔斯由此一夜成名。
3、在好莱坞(1940-1948)l 1941年,雷电华(RKO)给了奥逊·威尔斯一纸无比优厚的合约,甚至包括影片的最终剪辑权——在大制片厂时代的好莱坞,极少有导演能够拥有这一权力。
《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如何让国宝从“火”到“活”《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如何让国宝从“火”到“活”打开文本图片集《国家宝藏》一开播就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度。
采访那天,十几家媒体守候着于蕾的出现,国宝变“网红”,让这位年轻的总导演一夜之间成了媒体焦点。
短发、身着一袭黑衣、戴着渔夫帽,时尚靓丽,看起来精明干练且气质高雅。
落座之后,简短的几句话语,显露出了她的睿智。
记者第二次遇见她,是在三八妇女节前的“中国妇女·专家来了”微信群微课上,尽管她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却能静下心来和大家隔空亲聊,揭秘“宝藏”的幕后制作,让我们受益匪浅。
她声音优美清脆,节目中聊起《国家宝藏》滔滔不绝,足见她对这个节目的倾心与热爱。
从实习记者到央视春晚总撰稿于蕾出生于沈阳。
她的父亲19岁时就在《辽宁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诗歌,出版过好几本诗集,这让小小的于蕾萌生了对文字的热爱。
儿时,她熟读受私塾教育长大的姥爷亲手为她抄制的教材,《爱莲说》、《陋室铭》、《桃花源记》、征气歌》等经典古文,背得滚瓜烂熟。
怀着“铁肩担道义”的梦想,于蕾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专攻新闻学专业。
毕业后,她被推荐到“20XX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担任导演助理,因表现出色留在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担任实习记者。
一年后,于蕾加入《非常6+1》栏目,和一群热爱电视、勇于创新的年轻人一起为普通百姓圆梦,节目中有从SOS儿童村走来的爱心妈妈,有从边关哨所千里探亲的军嫂,有热爱踢踏舞的聋哑少年……每一次平民梦想的绽放,也丰满着她自己的人生。
从道具到制片,从导演助理到外联,她几乎尝试了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可能涉猎的全部工种,最终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导演。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于蕾还是央视春晚史上第一位女性总撰稿兼歌舞导演,并且从20XX年到20XX年,连续三届。
用细碎的时光,坚守在万众瞩目的舞台后,一扛就是三年。
羊年春晚,她又担当春晚的总体设计。
从初生牛犊到日臻成熟,再到不断突破,四年的春晚经历对于于蕾而言是一个实践职业梦想的过程。
013《人世间》讲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国家积极鼓励工人家庭上山下乡。
江辽省吉春市住着周姓一家人,父亲周志刚是根正苗红的老一辈建筑工人,在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
家中老大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上山下乡知青。
二姐周蓉敢于追求自己心中所爱,选择去贵州农村支教。
家里只留下老疙瘩周秉昆重情重义,负责照顾母亲。
一家人即使百般不舍,但是也积极配合,只是一家人再想齐聚在一起最快也要等到几年以后,在那个年代所有家庭的命运基本上都一样,和那个时代紧紧捆绑在一起。
整部电视连续剧在时间跨度上长达50年,记录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
其以周氏三兄妹的生活和命运为主线,讲述了社会各阶层人民在时代变迁进程中的梦想和努力,展现了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
《人世间》作为虎年开年大剧登陆央视一套,以工业发展的吉春为点,多次出现东北的过年场景,串联起时间线,一家人围着热炕头吃饺子,期待下一年也是平安团圆的一年。
吃饭唠嗑,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过年记忆。
平安团圆,则是一家人最朴素的幸福。
一、群像化应用群像化叙事这一概念最初来自“群像电影”,是指在一部电影中每一位参与演出的角色都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表现突出,在层层交织的故事线索中,充分给予每一位演员空间,最终由这些各具特色的表演者共同组成一幅多线式、全景式的风情画。
电视剧《人世间》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人物群像,塑造了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背景。
长子周秉义、二姐周蓉、三弟周秉昆、爸爸周志刚、妈妈李素华这一组百姓群像,以三弟周秉昆的生活为“主线”,层层交织在一起,让他们在多次困难之际迎刃而解。
其充分地诠释了即使时代在变、生活方式在变,但是周家精神永远不变的深刻内涵。
剧中人物覆盖了老、中、青三个年龄层,以周秉昆为中线,加上周秉昆妻子郑娟、嫂子郝冬梅、姐夫冯化成、外甥女冯玥和儿子周楠,以及工作后的六小君子、曲书记、马主任和胡同里一起长大的春燕和她的爸妈等,达到了人物梯次上的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