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交付平台技术白皮书
- 格式:docx
- 大小:3.96 MB
- 文档页数:47
应用交付产品技术白皮书上海弘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 概述 (3)2 系统特点 (4)2.1超强的处理能力 (4)2.2整合下一代数据中心 (4)2.3完备的功能支持 (5)2.4系统的高可用性 (5)2.5强大的安全保护 (6)2.6易于部署和维护 (6)2.7绿色环保的理念 (7)3 技术介绍 (8)3.1高性能硬件体系架构 (8)3.2完善的负载均衡特性 (9)3.2.1 应用负载均衡算法 (9)3.2.2 高级健康检查技术 (10)3.2.3 多种会话保持技术 (10)3.2.4 全面的负载均衡技术 (11)3.2.5 全局服务器负载均衡 (12)3.2.6 链路负载均衡 (12)3.3全面加速和应用优化 (12)3.3.1 TCP连接复用 (12)3.3.2 内容缓存 (13)3.3.3 HTTP压缩 (13)3.3.4 SSL加速 (14)3.4完善的安全防护能力 (15)3.4.1 坚实的系统架构 (15)3.4.2 抗DDoS攻击 (15)3.4.3 源NAT转换 (15)3.4.4 邮件安全处理 (15)3.4.5 自定义安全策略 (16)3.5快速设备故障切换 (16)3.6灵活的应用控制 (17)4 功能列表 (19)5 产品规格 (22)6 组网应用 (23)6.1单臂部署 (23)6.2双机部署 (23)6.3多数据中心部署 (24)1概述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电子商务、在线视频、网银、证券等应用在网络上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 现有的网络基础链路再好,例如万兆交换、千兆路由、光纤布线,都会出现关键应用访问速度慢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无法满足需求众所周知, 随着访问用户数量的增加,很多网站和应用服务器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由于不能及时处理用户的访问请求,导致大量用户的流失,大大降低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简单的依靠提升硬件性能并不能真正解决用户访问请求高速增长的问题。
技术服务白皮书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服务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技术服务是指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解决问题和满足客户需求的一系列服务。
技术服务白皮书旨在详细介绍技术服务的重要性、流程、策略以及如何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持。
一、技术服务的重要性技术服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技术服务可以帮助客户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
通过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可以帮助客户充分发挥产品的优势,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其次,技术服务可以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确保产品的稳定运行。
技术服务团队可以定期检查和维护客户的设备和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技术服务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通过技术服务的优化和改进,企业可以减少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利润。
二、技术服务的流程技术服务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需求分析:技术服务团队首先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问题,与客户进行沟通,明确问题的具体情况和要求。
2.解决方案设计:根据客户的需求,技术服务团队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解决方案。
这包括产品选择、技术支持、培训等。
3.实施和部署:一旦解决方案确定,技术服务团队开始实施和部署。
他们会安装和配置系统,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产品的正常运行。
4.培训和支持:技术服务团队会提供培训,帮助客户了解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技术要点。
他们还会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5.维护和升级:技术服务团队会定期检查和维护客户的设备和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他们还会进行产品的升级和改进,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三、技术服务的策略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服务,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技术服务策略:1.专业团队:技术服务团队应该由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应该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快速响应:技术服务团队应该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和问题。
他们应该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
构建可控、可管、可查的智慧和谐互联网百卓网络PatrolFlow-AM应用交付型上网行为管理产品白皮书北京百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3月版权声明北京百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力。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说明外,其著作权或其它相关权利均属北京百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
未经北京百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拷贝、传播、修改、摘录、备份本文档全部或部分内容。
免责条款本文档仅用于为最终用户提供信息,其内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北京百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编写本文档时已尽最大努力保证其内容准确可靠,但北京百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不对本文档中的遗漏、不准确或错误导致的损失和损害承担任何责任。
联系方式服务热线:4006-100-316邮箱:service@目录一、上网行为管理-缘起互联网 (4)二、上网行为管理利器-PatrolFlow-AM (6)三、产品功能介绍 (6)3.1应用控制 (6)3.2 URL分类阻断 (7)3.3内容过滤 (8)3.4内容及行为审计 (9)3.5审计日志管理 (10)3.6审计报告 (11)3.7带宽管理和QOS (11)3.8用户管理 (13)3.9流量分析 (14)3.10 WEB推送 (15)3.11防共享上网 (15)3.12高性能防火墙 (16)3.13链路备份及负载均衡 (17)3.14高性能网络病毒防护引擎 (17)四、产品技术特点 (18)4.1业界领先的安全处理架构 (18)4.2运营级高可靠特性 (19)4.3强大的集中管理平台 (20)4.4灵活的策略配置中心 (20)4.5丰富实用的增值业务特性 (21)4.6全面的应用识别 (21)五、产品的部署 (22)5.1路由模式 (22)5.2桥接模式 (22)5.3旁路模式 (23)六、产品规格 (25)七、关于百卓网络 (27)一、上网行为管理-缘起互联网随着经济和信息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接入到互联网,以借此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拓宽业务范围、加强沟通与协作。
苏州东润E-Top前置应用平台v1.0 技术白皮书1 产品背景当前,银行IT应用系统在内部互联和外部联接方面出现了联接复杂化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
在内部,需要联接核心系统、前置系统、中间业务系统、文件服务系统等,满足不同的通信协议、通信方式、报文格式的要求;对外部,需要联接人行、银联、外管等机构,以及众多企事业单位,满足更加多样和复杂的通信协议、通信方式、报文格式、处理方式的要求。
根据银行内部和外部联接的要求,需实现的通信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同步短连接、异步短连接、异步长连接等,形形色色的连接方式不但在开发新产品时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解决通信问题,也使后期运行和维护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同时,目前行业内还存在很多其他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协议,包括一些中间件应用和衍生协议,其中一部分由于应用较广,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技术标准,如Ftp、Http、Https、WebService、Tuxedo、CICS、MQ等,如何增加对这些新的协议的支持,不但关乎现有产品的改造,还涉及新产品的开发。
如果为每一个产品都单独开发,增加多种协议的支持,由此带来的工作将非常繁琐,运维也非常困难,运行风险此起彼伏。
2 产品目标基于银行IT应用系统在内部互联和外部联接方面出现的联接复杂化和需求多样化的需求,苏州东润以多年的行业技术积累和应用经验为基础,采用全新设计理念,突破关键技术,开发了东润E-T op前置应用平台1.0版本。
该平台是解决银行系统内部和外部的通信问题的一个统一框架,它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是一个即可面向开发人员也可以面向非技术业务人员的一个集开发、部署、运行平台为一体的通讯平台。
前置应用平台建立在Spring 核心思想之上,引入高度灵活的参数化配置功能,可以对行内通信以及第三方通信涉及的通信方式、通信报文等进行详细设定,从而实现端对端的通信转换服务。
同时,平台具有全面的开放性和适应性,为支持新的通信协议以及实现中间业务平台保留了灵活方便的扩展接口。
用友U8+技术白皮书引言选择一个产品不仅要看到产品的功能是否强大,也要看到此产品应用的技术是否能支持企业长期的发展。
当企业业务变化时应用系统能否支持这种变化。
如何搭建更快见效、更低风险、更灵活、更具有延展性、更高性价比、更成熟的管理升级方案以及如何在有效保护现有投资的基础上、盘活现有的信息化资产、以经济的投入换取企业的加速转型升级,成为危机中的优势企业。
U8+秉承用友一贯的应用加技术的发展策略,通过与微软的合作,完成了到.Net平台的迁移,通过迁移使U8+产品能享用到微软的最新技术成果。
在此基础上U8+在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上进行了全面升级,使U8+的运行效率、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
升级的同时U8+产品推出了经过多年发展的UAP平台。
UAP平台的推出使U8+产品在适应企业需求快速变化方面又增加了一个有利的武器。
目前在云计算、移动化、社区化等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下,企业计算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的经营者和信息管理者对信息的诉求更迫切。
为应对企业在互联网、物联网下的新的要求,推出的U8+,在应用升级的同时,技术再次进行了大的升级。
其核心就是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新的技术手段的应用,支持成长型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应用。
目录引言 (2)1.成熟应用与先进技术的完美融合 (6)1.1基于平台的信息化应用 (6)1.2不断采用新技术 (7)1.3成长型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最佳实践 (7)1.3.1柔性化 (7)1.3.2扩展性 (8)1.3.3协同应用 (8)1.3.4集成应用 (10)1.3.5高效开发 (11)1.3.6应用体验 (11)1.3.7管理者体验 (11)2.完善的生态链的建设 (12)2.1UAP作为生态链的核心 (12)2.2开发者社区建设 (14)3.先进的U8+企业技术框架 (14)3.1基于.N ET F RAMEWORK企业应用架构 (14)3.2基于UAP平台的多层产品架构 (17)3.3基于服务的组件开放设计 (17)3.4元数据技术 (18)3.5集成与插件技术 (18)4.完备的企业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 (18)4.1云计算应用与云融合 (18)4.1.1U8云产品的技术框架 (19)4.1.2ISD智能服务桌面 (20)4.1.3 1.2.2电商订单中心 (21)4.2U8+移动化 (21)4.2.1产品关键特性 (22)4.2.2技术架构 (22)4.3与社区化的融合 (23)4.3.1UTU技术架构 (24)4.3.2UTU应用特性 (24)4.3.3关键应用及价值 (25)5.基于最佳实践的自主技术 (25)5.1表单技术 (26)5.1.1分层开发模式 (26)5.1.2MVC模式+EditWindow技术 (26)5.1.3数据交换引擎 (27)5.1.4一站式的表单开发能力 (27)5.1.5强大、友善的设计工具 (27)5.1.6支持团队开发模式 (27)5.1.7标准的数据接口及代码设计 (27)5.2报表技术 (27)5.2.1丰富的展现能力 (28)5.2.2自由报表 (28)5.2.3图表 (28)5.2.4监控视图 (28)5.2.5多视图多分组定义 (28)5.2.6多种应用模式 (28)5.2.7多种展现平台 (29)5.2.8多种数据源的支持 (29)5.2.9强大的报表设计器 (29)5.3工作流技术 (29)5.3.1工作流引擎 (29)5.3.2图形化流程定制 (29)5.3.3第三方人员组织信息集成 (30)5.3.4多类型服务组件调用方式 (30)5.3.5完善的工作流运行时监控功能: (30)5.4门户技术 (31)5.4.1两种页面模型 (32)5.4.2面向管理者的主页 (32)5.4.3表单辅助视图模型 (32)5.4.4个性化应用 (32)5.4.5消息驱动模型 (32)5.4.6插件运行 (32)6.高安全性 (33)7.高并发支持 (33)7.1系统优化管理平台 (33)7.2数据库性能优化建议 (33)8.故障与恢复 (35)8.1网络及设备的冗余设计 (36)8.2磁盘阵列技术 (36)8.3双机热备份 (37)8.4应用系统备份 (39)8.4.1操作系统备份 (39)8.4.2数据库备份 (39)8.4.3应用软件备份 (40)9.多样化的部署 (40)9.1单服务器应用模式 (40)9.2多服务器应用模式 (41)9.3集团分布式应用模式 (41)9.4多账套应用模式 (42)9.5用友U8+使用群集双机热备模式 (43)9.6含有U8+CRM的分布式应用模式 (44)9.7含有用友连锁零售管理系统的分布应用 (44)9.8含有用友移动信息系统的部署应用 (45)9.9含有用友U8+-BI商业智能产品的部署应用 (46)9.10使用UTU应用的部署模式 (47)9.11含有用友服务桌面的部署应用 (48)1. 成熟应用与先进技术的完美融合1.1 基于平台的信息化应用早期的软件开发,程序员几乎要实现自己所负责功能的所有代码,程序员之间没有层次关系,开发成果的共享程度很低,所以造成开发效率极其低下,软件产品的质量也很难控制。
云平台技术白皮书-云产品整体资料引言:云平台技术的兴起已经改变了当今计算领域的格局,它提供了一种强大的计算资源共享和管理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弹性和可扩展的计算服务。
本白皮书将介绍云平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详细说明云平台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云产品。
一、云平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弹性扩展:云平台技术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动态调整计算资源的数量和规模,实现快速的资源弹性扩展。
2.自动管理:云平台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的管理方式,能够自动监控和调整计算资源,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多租户支持:云平台技术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租户)提供计算资源,每个租户可以独立使用和管理自己的资源。
4.按需付费:云平台技术支持按照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计费,用户只需支付实际使用的资源,节约了成本。
二、云产品的概述云产品是云平台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基于云平台技术开发和提供的各种计算服务。
云产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
1. 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是云平台技术提供的最底层的服务层级,它提供了基本的计算资源,例如虚拟机、存储和网络等。
用户可以在这一层级上创建、管理和调整自己的虚拟服务器,实现弹性扩展和按需付费等特性。
2. 平台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是在基础设施即服务的基础上提供的更高一层的服务层级,它除了提供基本的计算资源外还提供了一些开发工具和环境,例如数据库、消息队列和开发框架等。
用户可以在这一层级上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测试和部署,减少了开发和运维的复杂性。
3. 软件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是在平台即服务的基础上提供的最高一层的服务层级,它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应用程序服务,用户无需关心底层的计算资源和技术细节,只需访问云产品提供的界面或应用程序即可。
常见的SaaS产品有电子邮件服务、在线文档协作和视频会议等。
三、云产品的特点和优势1.弹性扩展:云产品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动态调整计算资源,实现弹性扩展和快速响应。
企业应用交付平台技术白皮书缩写和约定英文缩写英文全称中文解释ACL Access Control List 访问控制列表ADC Application Delivery Controller 应用交付设备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 宽带接入服务器DNAT Destination NAT 目的地址NATDNS Domain Name Service 域名服务DR Direct Route 直达路由FTP 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HA High Availability 高可用性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nternet服务提供商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RADIUS 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 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议RTT Round Trip Time 往返时间STP Spanning Tree Protocol 生成树协议SNAT Source NAT 源地址NAT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O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架构SSL Secure Socket Layer 安全套接层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RI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统一资源标识符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统一资源定位符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目录第1章应用交付,后负载均衡时代的选择 (1)1.1背景概述 (1)1.1.1负载均衡专注的领域 (1)1.1.2应用交付概念的诞生 (2)1.2快速、智能的应用交付网络 (2)第2章应用交付解决方案 (3)2.1方案概述 (3)2.2概念介绍 (3)2.3多链路负载均衡 (4)2.3.1出站流量负载均衡 (4)2.3.2入站流量负载均衡 (6)2.3.3链路负载算法 (8)2.3.4链路健康检查 (9)2.4服务器负载均衡 (10)2.4.1NAT方式L4服务器负载均衡 (11)2.4.2DR方式L4服务器负载均衡 (12)2.4.3L7服务器负载均衡 (13)2.4.4服务器负载算法 (15)2.4.5会话保持机制 (17)2.4.6服务器健康检查 (23)2.4.7服务器平滑退出 (24)2.4.8服务器温暖上线 (24)2.5服务器性能优化 (25)2.5.1TCP连接复用 (25)2.5.2内存缓存 (26)2.5.3HTTP压缩 (27)2.5.4SSL卸载 (28)2.6全局负载均衡 (29)2.6.1智能DNS方式多站点调度 (30)2.6.2IP-Anycast方式多站点调度 (31)2.6.3就近性判断机制 (33)2.6.4健康检查机制 (33)2.7设备部署与管理 (34)2.7.1路由模式 (34)2.7.2旁路模式 (35)2.8高可用性(HA) (36)2.8.1主备模式 (36)第3章应用交付特色技术 (37)3.1单边加速技术 (37)3.1.1应用背景 (37)3.1.2功能机制 (38)3.1.3应用说明 (40)3.2智能优化技术 (40)3.2.1DNS透明代理 (40)3.2.2链路繁忙控制 (41)3.2.3服务器弹性负载 (42)3.2.4智能路由 (43)3.2.5智能告警 (43)第4章科技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应用交付,后负载均衡时代的选择1.1背景概述传统的负载均衡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性价比不错的方法,通过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及吞吐量,进而提升网络数据处理的稳定性。
而应用交付与负载均衡相比,在强调稳定性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和优化方面的功能特性,以帮助用户应对来自于复杂应用环境中部署并交付服务的挑战。
通过合理地部署应用交付设备,用户不仅能进一步改善其业务应用的性能与安全性,更可提高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效率,乃至应对未来部署虚拟化数据中心的趋势。
1.1.1负载均衡专注的领域服务器负载均衡原先被创造出来用以解决网络方面的问题,例如将访问请求在一组负责特定Web应用交付的服务器之间进行分配。
最初是通过简单的DNS轮询来实现的,但是这种方法有其局限性。
因此市场上出现了特定功能的负载均衡设备,通过分析入站的应用请求,将这些请求动态地映射到可用的服务器之上。
为了应对用户日趋复杂的访问需求,负载均衡方面的革新一直在持续,最初是集中于入站方面的问题,例如动态识别服务器的工作负荷和故障,以及确保用户访问操作不会丢失的会话保持功能。
然而,市场很快又发生了演变,并开始着眼于其他问题,诸如应用和服务器的效率方面,最佳的例子便是SSL卸载技术的采用。
最后,关注点转移到了出站流量方面。
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出一系列的技术和功能,用以改善通过网络交付业务应用的效率。
创新点也从专注于基础设施效率的单纯网络技术,转移到了业务应用的性能优化和安全方面,而负载均衡也开始从一个单纯的网络产品发展应用交付这样一个触及网络、服务器、业务应用乃至安全方面的全方位概念。
1.1.2应用交付概念的诞生先进的应用交付产品(ADC)能帮助用户缓解来自于当今复杂应用环境部署和交付的挑战。
过去的十年,伴随着企业级应用以业务流程和用户生产力为目标,向基于浏览器模式的大量迁移,同时也见证了面向服务架构(SOA)、Web2.0和现今云计算模型被广泛采用。
基于改善业务应用环境的理念,应用交付产品提供了一系列功能以应付复杂的网络环境。
在业务持久性、终端用户访问体验、数据中心可用性等多个应用领域,均可通过部署应用交付产品予以优化。
此外,应用交付产品能够帮助减少所需部署的服务器数量,提供实时的控制机制助力于数据中心虚拟化,降低数据中心的供电和冷却方面的要求,使用户的业务更好地顺应紧凑、节能、环保的趋势。
1.2快速、智能的应用交付网络虽然应用交付产品能提供如此丰富的优化功能,可以改善用户的业务应用性能与安全性,但是国内用户在实际使用中还是以传统负载均衡的方面居多。
然而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市场,在线上业务和电子商务等方面都逐渐涌现出更复杂的应用交付需求,这对发布业务应用的服务商而言也意味着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在宽带普及率和线路质量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用户访问体验还存在很大的优化空间。
换言之,应用交付层面的种种性能优化特性,在这种环境中会愈加地凸显出来,甚至被一定程度地放大。
应用交付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十分成熟,各厂商的产品之间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走得是集中方案,有的强调整合,有的偏重于安全;而致力于提供快速、智能的应用交付解决方案,在众多功能细节中都体现了对于不同地域、不同用户群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旨在让客户能获得超出业界同类产品的投资回报,在改善用户访问体验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业务竞争力。
第2章应用交付解决方案2.1方案概述AD产品作为专业的应用交付设备,能够为用户的应用发布提供包括多数据中心负载均衡、多链路负载均衡、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配合性能优化、单边加速以及多重智能管理等技术,实现对各个数据中心、链路以及服务器状态的实时监控,同时根据预设规则将用户的访问请求分配给相应的数据中心、链路以及服务器,进而实现数据流的合理分配,使所有的数据中心、链路和服务器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不仅扩展应用系统的整体处理能力,提高其稳定性,更可切实改善用户的访问体验,降低组织的IT投资成本。
2.2概念介绍④负载均衡算法-AD设备根据设定的策略机制将来自业务访问的数据流量调度到不同的真实服务,例如对应服务器负载均衡中的服务器、链路负载均衡中的链路、以及全局负载均衡中的站点,用以调度的策略机制被通称为负载均衡算法。
④健康检查-AD设备对服务器以及链路进行主动探测,依据不同的健康性检测方法,可以判断服务器或链路的健康状况是否能正常提供服务。
④就近性-在多链路负载均衡的场景中,AD设备通过访问端的地理位置,链路隶属的运营商,以及实时探测的链路健康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比对,并根据判断结果选择最优链路,保证数据流量经由最优链路来传输。
④虚拟服务-AD设备对外发布的服务被称为虚拟服务。
虚拟服务包含了服务类型(协议)、节点池(一台或多台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的集合)等配置属性。
客户的访问请求通过网络到达AD设备,并匹配到虚拟服务后,再由AD设备按照设定的负载均衡策略调度到真实服务器。
④会话保持-AD设备提供有一种称为会话保持(Session Persistence)的机制,可以识别客户与服务器之间交互过程的关连性,在实现负载均衡的同时,还可保证一系列相关连的访问请求会保持分配到同一台服务器之上。
在这种特定情况下,AD设备将放弃原有的负载均衡算法。
④IP地址库-AD设备内置的IP地址库收录了不同运营商拥有的ISP地址段信息,以便链路负载均衡可以基于报文的源或目的IP地址查找IP地址库,并得到对应的运营商信息,再根据运营商信息为访问流量选择一条合适的ISP链路。
2.3多链路负载均衡AD应用交付设备集合出入站智能DNS解析、轮询、加权轮询、静态就近性、动态就近性等算法,解决多链路网络环境中流量分担的问题,充分提高多链路的带宽利用率,节约企事业单位对通信链路的投资;并且通过为用户分配最佳的通信线路,使用户获得绝佳的访问体验。
此外,AD应用交付设备还利用链路健康检查及会话保持技术,实现了在某条链路中断的情况下任然可以提供访问链接能力,充分利用了多条链路带来的可靠性保障,使对于用户的访问达到了最全面的支持。
2.3.1出站流量负载均衡内网的用户访问互联网访问资源时,AD接收到用户的访问流量后,通过预先设定链路负载策略将用户访问流量分配到不同的互联网链路之上,实现出站流量负载均衡,提升互联网链路带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