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6全国指标数据:中国2015年主要城市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统计
- 格式:xls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2
长江上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作者:刘鸿渊蒲萧亦刘菁儿来源:《重庆社会科学》2020年第09期摘要:长江上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上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面临着整体创新发展能力弱、环境污染治理压力大、四大中心城市发展差距大和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困境。
长江上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应立足于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从整体上明确其发展指导思想,在区域层面建立健全协同发展机制,在四大中心城市层面着力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信用体系的建立,在城市群内部应着力解决城乡发展差距。
关键词:长江上游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发展策略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发展理念下成渝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模式研究”(SC19A005)。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0)009-0056-012[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ki.css.2020.009.006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把握高质量发展新态势,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的手段。
应对高质量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需要持续深化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1]。
立足于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主要矛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2]。
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是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可持续发展,这客观上要求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重视资源的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降低社会风险的过度积聚等问题[3-6]。
2016—2019 年全国生态环境统计公报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为基准,生态环境部依法组织对2016—2019 年污染源统计初步数据进行更新,依据《生态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生态环境统计管理报表制度》,现将相关全国生态环境统计数据公布如下。
一、污染源统计(一)统计范围污染源统计调查对象为全国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污染源(简称工业源)、农业污染源(简称农业源)、生活污染源(简称生活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简称集中式)、移动源。
各类污染源的调查范围与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范围有所不同。
工业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行业代码为06—45 的40 个大类行业以及行业代码为4610的自来水生产和供应业。
农业源包括畜禽养殖业中的大型畜禽养殖场(生猪设计年出栏量≥5000 头、奶牛设计年存栏量≥500 头、肉牛设计年出栏量≥1000 头、蛋鸡年设计存栏量≥15 万羽、肉鸡年设计出栏量≥30 万羽)。
生活源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第三产业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源;此外,生活源废气污染物排放包括农村生活源。
集中式包括集中式污水处理单位、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处置单位、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处理)单位。
移动源包括机动车污染源。
(二)废水污染物2016—2019 年,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658.1 万吨,下降为2019 年567.1 万吨,下降13.8%。
其中,工业源、农业源、集中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均逐年下降,2019 年分别为77.2、18.6、1.4 万吨;生活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总体持平,2019 年为469.9 万吨。
废水中氨氮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56.8 万吨,下降为2019 年46.3 万吨,下降18.5%。
其中,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氨氮排放量均逐年下降,2019 年分别为3.5、0.4、42.1 万吨。
废水中总氮排放量逐年下降,由2016 年123.6 万吨,下降为2019 年117.6 万吨,下降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