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素芭生活的村子具有怎样的特点?小村庄的描绘对 于刻画素芭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者写素芭生活的环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绝 妙的风景画:这远离尘嚣的小村庄、小溪、小鸟、树 叶、蟋蟀,仿佛是世外桃源。在这样一个热闹的忙忙 碌碌的世界里,素芭却显得如此的孤寂,反衬出素芭 的孤独。
3.素芭的知心朋友有哪些?它们有何特点?作者为何 要为她安排这样几个朋友? 提示:①两头牛,一头山羊,一只小猫。②在人类面前 它们是弱者,受役使者。这样安排意在从反面衬托她 的不幸,表达对她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可有不同 观点)
纵观全文可知,小说的结尾是悲剧性的。尾声里, 待嫁的素芭被父母打扮得花枝招展,原本清水出芙 蓉般的容颜变了样,悲伤的眼泪成了提高她的身价 的标志,没有人知道她流泪的真正原因,因为她面 对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丈夫,而是“考官”。最后 一节含蓄地交代了素芭被抛弃的命运。素芭的丈 夫是另娶了一个会说话的姑娘,而不是把素芭当成 是会说话的姑娘。
自主探究
小说的结尾素芭被逼远嫁他乡。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 素芭反而顺利地通过了“考官们”的检验,但是没过 多久,婆家就发现她是个哑巴。此后,素芭的命运会是 怎样的呢?是喜剧性的,还是悲剧性的?你是怎样理解 小说的结尾的? 提示:对小说结尾素芭命运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是 素芭被她的丈夫理解接纳,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是大 团圆的结局;二是写她的丈夫抛弃了她,另娶新娘,轻 松的笔调背后是深深的悲剧意味。
在印度,婚姻是许多女子的隐痛,因为印度盛行嫁妆。 女子出嫁,如果没有体面的妆奁,易受夫家凌虐,而且嫁 妆不是结婚时一次付清,夫家在婚后多年还会不断索取, 妻子因为父母无力负担,而被夫家浇上汽油活活烧死的 新闻,屡见不鲜。父母为了女儿的幸福,不得不尽力满 足,女儿于是成为家庭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