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 格式:pptx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12
《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分析:“抓住细节”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敏锐地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这些细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细节是构成文章的重要元素,它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生动性和感染力,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抓住”的含义:这里的“抓住”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有意识地选择并突出那些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或营造氛围的细节。
这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并捕捉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瞬间。
“细节”的重要性:细节是文章的血肉,是构成文章的基础。
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故事的情节发展。
同时,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如何“抓住细节”:首先,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及时发现那些具有表现力的细节。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推敲、精心选择,确保所选的细节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特点。
最后,学生还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写细节,使其更加鲜活、立体。
二、习作指导1. 观察生活:细节来源于生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
可以通过多角度观察、细致观察等方法,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2. 筛选细节:在众多细节中,选择与主题相关、最能表现人物或事物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
避免堆砌细节,使文章冗长杂乱。
3. 描写细致: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将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来。
同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过于笼统或模糊的描述。
4. 突出重点:在描写细节时,要有主次之分,突出重点。
可以通过对重点细节的详细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融入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细节描写中,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让细节不仅具有客观性,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6. 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细节进行描写,如可以描写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使细节更加丰富和立体。
作文指导抓住细节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
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
只有文章细节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
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
所以,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要“说真话,抒真情”。
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
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就会真实传神。
当然,万千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观察,怎么办?那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在大量阅读中掌握生活常识,了解动植物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
这是把握“生活真实”的一条捷径。
其次,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服务。
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精心筛选,才能确保文章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性。
只有典型化的细节,才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描绘典型环境,表现作品的主题。
一、在下列一组作文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个?并猜猜看哪篇作文总分高。
1.麦迪已陪伴我走过了七个年头,现在的麦迪已不复当年那种“傲视群雄”的气势了,既没有像当年单场六十三分的精彩表现,也没有像“麦迪时刻”那样的神来之笔。
但是,麦迪的那种职业精神将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麦迪伴我成长》)2.“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我坚持到了最后。
我笑了,因为,我在阳光下战胜了自己!那米阳光,它一直伴随着我。
(《那米阳光伴我成长》) 3.一只忍不住诱惑的手轻轻地在开关键上按了一下,也顾不上擦脸上正在蔓延的汗水,“放松一下,没有什么关系的!”当我用颤抖的手再次按下游戏开关,弹出的画面上却写着“合理安排时间,拒绝诱惑!”(《梦想伴我成长》)二、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作文指导抓住细节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
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
只有文章细节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
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
所以,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要“说真话,抒真情”。
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
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就会真实传神。
当然,万千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观察,怎么办?那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在大量阅读中掌握生活常识,了解动植物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
这是把握“生活真实”的一条捷径。
其次,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服务。
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精心筛选,才能确保文章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性。
只有典型化的细节,才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描绘典型环境,表现作品的主题。
一、在下列一组作文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个?并猜猜看哪篇作文总分高。
1.麦迪已陪伴我走过了七个年头,现在的麦迪已不复当年那种“傲视群雄”的气势了,既没有像当年单场六十三分的精彩表现,也没有像“麦迪时刻”那样的神来之笔。
但是,麦迪的那种职业精神将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麦迪伴我成长》)2.“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我坚持到了最后。
我笑了,因为,我在阳光下战胜了自己!那米阳光,它一直伴随着我。
(《那米阳光伴我成长》)3.一只忍不住诱惑的手轻轻地在开关键上按了一下,也顾不上擦脸上正在蔓延的汗水,“放松一下,没有什么关系的!”当我用颤抖的手再次按下游戏开关,弹出的画面上却写着“合理安排时间,拒绝诱惑!”(《梦想伴我成长》)8/ 1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二、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生活中有很多美的小细节我们很可能忽略掉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一【知识目标】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在作文中有何作用。
2.学会赏析细节描写的好处。
【能力目标】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教学方法: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米开朗琪罗在雕刻和绘画时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他在完成作品时,连雕像的眼神、肤色和肌肉线条都力求完美。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二、感受细节描写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明确: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写作抓住细节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们在写作时,也要学会抓住细节,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1.细节要真实。
真实的细节是对生活细致观察的结果。
如《老王》中对老王来送香油和鸡蛋时的细节描写,“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这些描写可能会令人觉得害怕,但是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真切的感觉,让人难忘。
2.细节要典型。
细节贵在精而不在多,要善于抓住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来写。
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只说阿长“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几句话就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她令人“讨厌"的睡姿。
3.细节要生动。
细节描写用语要生动、简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卖油翁》中写卖油翁观看陈尧咨射箭的表情和动作,只用了“睨之”和“但微颔之"两句,就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物的态度和心理。
总之,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其作用。
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
【作文题目】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
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
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________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佳作欣赏】父亲为我夹菜的那一刻那一刻,当父亲夹菜的手停在半空时,我看到了浓浓的父爱.以前我们家生活条件差,父亲就养成了一种习惯——坐在饭桌前,先审视一会儿自己碗里的菜,然后拨一些给我们。
他很清楚我们的口味喜好。
我喜欢吃芹菜,他便把他的芹菜拨很多给我;妹妹喜欢吃菠菜,他便将碗里的菠菜分一些给她。
遇到改善生活,他就把肉、鱼都挑出来,分拨到我们的碗里。
他害怕我们把菜再还回去,拨完后就赶紧离开饭桌,坐在厨房的板凳上吃。
此时,他的碗里,菜已经很少了。
父亲往我们碗里拨菜,几年来,造就了无数温馨的瞬间.现在家里生活条件好了,但我们仍然在他拨菜的动作里享受着父爱的温暖。
《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解读1、“抓住细节”这个主题要求我们在写作时,要特别关注并突出文章中的细节部分。
细节是指那些具体、微小但又能深刻反映事物本质或人物性格的元素。
在文学创作中,细节描写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真实,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2、关键词分析抓住:这个词强调了我们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寻找和关注细节。
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观察过程,更是一个筛选、提炼和加工的过程。
细节:细节是文章的血肉,是构成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能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物品,或者是一个环境描写等。
细节描写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章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二、习作指导1. 观察生活:要想抓住细节,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
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关注他们的特点、动作、表情等。
可以通过多角度观察、细心观察、长期观察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2. 选择典型细节:在描述事件时,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细节进行描写。
这些细节能够生动地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或事物的特点。
3. 描写要具体: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使细节更加生动、形象。
避免使用笼统的描述,要具体地描绘出细节的特点和变化。
4. 突出重点:在众多细节中,要突出重点细节,通过详细描写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重点细节能够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5. 运用修辞: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够增强细节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6. 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对细节进行描写,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能使读者更全面地感受细节。
7. 真实感人:细节要真实可信,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观察。
真实的细节更容易打动读者,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8. 前后呼应:在文章中,注意细节的前后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主题更加突出。
9. 注意语言表达: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细节,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作文指导抓住细节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
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
只有文章细节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
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
所以,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要“说真话,抒真情”。
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
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就会真实传神。
当然,万千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观察,怎么办?那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在大量阅读中掌握生活常识,了解动植物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
这是把握“生活真实”的一条捷径。
其次,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服务。
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精心筛选,才能确保文章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性。
只有典型化的细节,才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描绘典型环境,表现作品的主题。
一、在下列一组作文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个?并猜猜看哪篇作文总分高。
1.麦迪已陪伴我走过了七个年头,现在的麦迪已不复当年那种“傲视群雄”的气势了,既没有像当年单场六十三分的精彩表现,也没有像“麦迪时刻”那样的神来之笔。
但是,麦迪的那种职业精神将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麦迪伴我成长》)2.“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我坚持到了最后。
我笑了,因为,我在阳光下战胜了自己!那米阳光,它一直伴随着我。
(《那米阳光伴我成长》) 3.一只忍不住诱惑的手轻轻地在开关键上按了一下,也顾不上擦脸上正在蔓延的汗水,“放松一下,没有什么关系的!”当我用颤抖的手再次按下游戏开关,弹出的画面上却写着“合理安排时间,拒绝诱惑!”(《梦想伴我成长》)二、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写作指导+高分作文】写作指导一、细节描写及作用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具体的刻画。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描写都叫细节描写,只有那些于微小之处表现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态度,能够给予读者深刻印象的描写才可称之为细节描写。
在文学写作中,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进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创设环境氛围都离不开细节描写。
二、细节描写分类根据表现内容,细节可以大致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景物细节等。
1.肖像细节肖像细节是指对人物身材、容貌、服饰以及表情等典型特征的细微刻画。
例如《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皱边的领结”“绣边的小黑丝帽”,这些“只有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特殊服饰是表现韩麦尔先生对最后一课珍视之情的重要手段。
专门对人物脸部细微表情的描写又称神态细节描写。
神态细节对于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卖油翁》一文,“睨之”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射技的不以为意,而“微颔之”与“自矜”相对,则表现了卖油翁虽自负却又沉着内敛的性格。
2.动作细节动作细节可以是一连串个性化的动作,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雪地捕鸟的描写:“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这里“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系列动词,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捕鸟的过程,也表现了儿童的兴奋与快乐。
动作细节也可以是某一个典型化的动作,如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描写阿长睡觉时“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的细节;还可以是一组对比性的描写,如小说《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和中举后“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的两处细节。
3.语言细节语言细节主要指那些既能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同时又能触动作者或读者心灵的特殊话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本单元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片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表达,学会抓住细节,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生活的丰富多彩。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忽视生活中的细节,导致作品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用文字将其描绘出来,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细节。
2.培养学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会抓住细节2.如何将细节描绘出生动形象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抓住细节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生活中捕捉到的细节。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优秀作文供学生分析。
2.准备生活片段,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3.准备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几个优秀作文,让学生分析这些作文是如何抓住细节的。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生活片段,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
学生尝试捕捉细节,并用文字描绘出来。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抓住细节,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5.拓展(10分钟)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捕捉到的有趣细节,让大家一起欣赏和学习。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抓住细节在写作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