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施肥(二计算)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59
肥料生产配方计算公式水溶性肥料浓度计算:所需肥料浓度(mg/kg)=肥料用量(kg)x 氮含量x10 /加水量(kg)生产中确定所需肥料浓度后,可根据肥料用量计算出加水量,或根据所加的水量来计算出所需肥料用量。
肥料用量(kg)=所需肥料浓度(mg/kg)x 加水量(kg)/(氮含量 x10)加水量(kg)=肥料用量(kg)x氮含量x10 /所需肥料浓度(mg/kg)用途浓度常用配比种苗早期504000种苗后期1002000盆花2001000花坛花250800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的浓度,也称百万分比浓度。
ppm 就是百万分率或百万分之几,在农药应用中以往常用于表示喷洒液的浓度,即一百万份喷洒液中含农药有效成分的份数。
现根据国际规定百万分率已不再使用ppm 来表示,而统一用微克/毫升或毫克/升或克/立方米来百万分率与百分率之间的换算公式为:百万分率=百分率X10000 即百分率乘以10000就是百万分率反之,百万分率被10000除就是百分率由于市场上水溶肥种类多,配方比例不一样,在此以摩尔水溶肥料粉剂和液体肥两种举例进行说明稀释兑水倍数:1.粉剂水溶肥,5公斤的粉剂大量元素肥兑水量为800到1000公斤,可冲施一亩地,要求最好是自来水,溶解度好,杂质少;另外采用叶面喷施稀释倍数为600-1000倍,5kg*600/1000=3000/5000公斤,可喷施近200亩地。
滴灌施肥兑水量为一吨左右,用肥量为3到四公斤。
2.液体肥料,溶液稀释倍数如果为1000倍,比如规格为300ml,稀释倍数为1000倍,及0.3L(ml)*1000=300kg,即加水300kg,然后即可喷施使用。
.。
复合肥配方计算公式复合肥是一种可以提供植物所需养分的肥料,它是由多种化学肥料组合而成的。
复合肥的养分含量和比例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编制复合肥配方时,通常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以及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计算。
本文将介绍复合肥配方计算的一般公式和相关参考内容。
一、复合肥配方计算公式复合肥的配方计算主要包括养分含量计算和养分比例计算两个方面。
1. 养分含量计算公式养分含量计算公式用于确定每种养分在复合肥中的质量百分比。
以氮、磷、钾三种主要养分为例,其计算公式如下:氮含量(%)=(所需氮量/复合肥总重量)*100磷含量(%)=(所需磷量/复合肥总重量)*100钾含量(%)=(所需钾量/复合肥总重量)*1002. 养分比例计算公式养分比例计算公式用于确定不同养分的比例。
以氮、磷、钾三种主要养分为例,其计算公式如下:氮-磷-钾比例 = 所需氮量/所需磷量/所需钾量二、参考内容在复合肥配方计算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参考:1. 作物需求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是决定复合肥配方的基础。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有所不同。
可以参考农业相关的技术资料、专业书籍、农业机构的建议等获得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
2. 土壤分析结果土壤养分含量对复合肥配方也有重要影响。
土壤分析可以确定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从而帮助决定每种养分在复合肥中的比例。
可以参考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等提供的土壤分析结果及其解读。
3. 复合肥市场产品市场上已有的复合肥产品可以作为参考。
可以查阅相关产品的说明书、标签、宣传资料等了解其养分含量和比例。
这些产品通常是根据农业实践和科研经验制定的,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4. 农业专业书籍和期刊农业专业书籍和期刊中有大量关于复合肥配方和养分比例计算的内容可以参考。
这些书籍和期刊通常提供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复合肥配方计算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5. 农业技术培训和研讨会参加农业技术培训和研讨会可以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了解复合肥配方计算的最新方法和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计算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科学的农业施肥方法,通过对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进行测试,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土壤供肥性能,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以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下面介绍测土配方施肥的计算方法。
一、养分平衡法养分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土配方施肥计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作物吸收的养分等于土壤提供的养分和施用肥料提供的养分之和。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 计算作物所需养分总量作物所需养分总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2. 计算土壤供肥量土壤供肥量=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土壤容重×土壤深度×水解系数3. 计算肥料施用量肥料施用量=(作物所需养分总量-土壤供肥量)/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其中,水解系数是指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与土壤中有效养分量之比,一般取值0.5-0.8之间。
二、土壤速效养分丰缺指标法土壤速效养分丰缺指标法是根据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状况,划分不同的丰缺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的丰缺等级确定相应的施肥量。
具体步骤如下:1. 测定土壤中速效养分的含量水平,根据测定结果将土壤划分为不同的丰缺等级。
2. 根据不同的丰缺等级确定相应的施肥量。
一般来说,对于缺乏养分的土壤,需要增加施肥量;而对于养分丰富的土壤,则可以减少施肥量。
3. 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
以上是测土配方施肥的两种常用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测土配方施肥不能代替良好的农业管理措施,如轮作、间作、灌溉等。
2. 测土配方施肥的计算结果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如气候条件、作物品种、农业技术等。
3.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作物类型、生长阶段、土壤类型等,以确定最佳的施肥方案。
2024年肥料配方和施肥方案种地的朋友们!2024年咱得把肥料这事儿整得明明白白的,就像给咱的庄稼做一顿美味又营养的大餐一样。
一、肥料配方。
1. 通用型配方(适合大多数农作物)氮肥:尿素肯定不能少啦,它就像庄稼的“大力水手的菠菜”,让作物长得壮壮的。
咱可以按照每亩30 40公斤的量来准备。
磷肥:过磷酸钙可是个好东西,能让作物的根扎得稳稳的,就像给作物打了个坚固的地基。
每亩大概用20 25公斤。
钾肥:氯化钾或者硫酸钾都成,这钾肥就像是给作物的身体加了把劲儿,让它们抗倒伏能力变强,果实也更饱满。
每亩15 20公斤就够了。
2. 叶菜类蔬菜专用配方。
氮肥要多一点,毕竟叶菜类就靠叶子赚钱呢。
尿素可以加到每亩40 50公斤。
磷肥适量减少,15 20公斤过磷酸钙就行。
钾肥呢,10 15公斤就满足叶菜生长需求啦。
再搭配点微量元素肥,像硼肥,一小袋就好,这就像是给叶菜加点“调味料”,让叶子长得又绿又嫩。
3. 果树配方。
基肥:用有机肥那是必须的,就像给果树做个大蛋糕的底胚。
鸡粪、牛粪之类的有机肥,每亩施个2 3吨。
再加上过磷酸钙50 60公斤,这是给果树的根打基础,让它们在地下舒舒服服的。
追肥:氮肥在春季果树发芽的时候用,尿素每亩20 30公斤,让果树像刚睡醒的娃娃一样,充满活力地开始新一年的生长。
钾肥在果实膨大期可重要了。
硫酸钾每亩30 40公斤,就像给果实吹气球一样,让它们一个个长得又大又甜。
磷肥在整个生长季适量补充,大概15 20公斤就好,让果树的枝干长得结实,能支撑住满满的果实。
二、施肥方案。
1. 施肥时间。
基肥。
对于大多数农作物,秋天施基肥是个好时候。
就像人在冬天来临前要多吃点好的储存能量一样,作物也得在入冬前吃顿饱饭。
在秋收后,土地还没上冻之前,把肥料均匀地撒在地里,然后翻耕入土,让肥料和土壤来个亲密接触。
果树的基肥最好在秋季采果后施,这时候果树消耗了大量的养分,急需补充。
追肥。
对于春种的农作物,像玉米、小麦啥的,在苗期要追一次肥,就像孩子刚上学要补充营养一样。
测土配方施肥用肥量的计算方法目前,一般用目标产量法来确定用肥量,即通过土壤测试确定土壤提供的养分,从形成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减去土壤提供的养分量,其差额就是需要用施肥来补充的养分量,计算公式如下:施肥量(公斤/亩)= 目标产量×单位收获养分吸收量-土测值×0.16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0.16:用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换算成每亩地耕层所能提供的养分量的系数。
一般肥料利用率N按30-40%计算,P按10-25%计算,K按40-60%计算。
例如:计划每亩收获水稻500公斤,每收获100公斤水稻需纯氮2.4公斤,五氧化二磷1.3公斤,氧化钾3.3公斤,测得该地块中速效氮含量为50ppm,有效磷为20 ppm,速效钾为80ppm,则为形成目标产量需:纯N=500/100×2.4-50×0.16=4公斤P=500/100×1.3-20×0.16=3.3公斤K=500/100×3.3-80×0.16=3.7公斤如果肥料利用率N按30-40%计算,P按10-25%计算,K按40-60%计算,则需施入:纯氮4÷40%=10公斤磷3.3÷25%=13.2公斤钾3.7÷50%=7.4公斤如果用单元素肥料,如氮肥用尿素补充,磷用过磷酸钙补充,钾用硫酸钾补充,则需施入:尿素10÷46%=21.7公斤,过磷酸钙13.2÷12%=110公斤,硫酸钾6.5÷50%=13公斤。
如果施入艳阳天硫酸钾复合肥,需先用需肥量最少肥计算。
然后添加其它两种肥,如果施用N:P:K=15:15:15的复合肥,则该地块应施这种复合肥7.4÷0.15=30公斤,再补充:尿素(10-30×15%)÷46%=12公斤过磷酸钙(13.2-30×15%)÷12%=72.5公斤注:1、当计算结果为负数时,即土壤的供肥能力较大,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该养分的加入量。
稻田土壤养份丰缺指标对应施肥用量表单位:kg/亩土壤测试值(%) >4 2--4 <2 有机质施肥用量1000 1200 1500土壤测试值(g/kg) >3 2--3 <2 N施肥用量8 10 12土壤测试值(mg/kg) >12 5--12 <5P2O5施肥用量 6 7 8土壤测试值(mg/kg) >150 60--150 <60 K2O施肥用量8 10 12马铃薯配方肥用量:高肥力田N:P:K=14:10:24中肥力田N:P:K=12:8:20低肥力田N:P:K=10:6:16举例计算如下:项目名称土壤测试值前三年平均单产有机质全N P2O5K2O第一块920 1.430.9236.748.3第二块1550 2.34 1.6714.536第三块1010 1.280.8736.268第四块1820 3.47 2.3137.227.5推荐施肥量目标产量有机肥全N P2O5K2O 第一块≤1300 150010616第二块1300-1800 120012820第三块≤1300 120011616第四块≥1800 12000141024马铃薯配方施肥计算(砂质壤土)如:亩块田的推荐施肥量是N:P:K=14:10:24(高肥力田)N 肥的用量分三次即:60%(基肥)、20%(苗肥)、20%(促薯肥)P肥的90%作基肥,10%作追肥。
K肥的90%作基肥,10%作追肥。
那么,推荐施肥量的基肥用量的N:P:K=8.4:9:21.6,以施用量最少的养分进行计算(是用量最少的是N为8.4Kg)所施复混肥的NPK含量为(9:7:9)则施这种复混肥=8.4/9*100=93.3Kg相当于施P=93.3*7/100=6.531Kg(不够)相当于施K=93.3*9/100=8.4Kg(不够)需补施P肥=(9-6.531)/0.12=2.469/0.12=20.6Kg需补施K肥=(21.6-8.4)/0.50=13.2/0.5=26.4Kg所以:1、这块田施基肥用量=93.3Kg复混肥+20.6Kg磷肥+26.4Kg钾肥2、苗肥追尿素=14*20%/0.46=2.8/0.46=6.1Kg苗肥追磷肥=10*10%/0.12=8.3Kg苗肥追钾肥=24*10%/0.5=4.8 Kg3、促薯肥施尿素=14*20%/0.46=2.8/0.46=6.1Kg马铃薯配方施肥计算(砂质壤土)如:亩块田的推荐施肥量是N:P:K=12:8:20(中肥力田)N 肥的用量分三次即:60%(基肥)、20%(苗肥)、20%(促薯肥)P肥的90%作基肥,10%作追肥。
测土配方施肥原理与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在土壤肥力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量施肥技术。
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间和施用方法。
一、测土配方施肥主要原理1、养分归还学说:作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等矿质营养,由于人类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并把产物拿走,土壤所含的养分将会越来越少,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
因此,要想恢复地力,增加产量,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拿走的全部东西,这就是“养分归还学说”。
2、最小养分律: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
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这就是“最小养分律”。
3、报酬递减律:在土壤缺肥的情况下,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施肥,作物的产量会相应增加。
但施肥量的增加与产量的增加并不是正相关关系。
当施肥量很低的时候,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很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呈递减趋势,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再多施肥产量也不会增加,这就是“报酬递减律”。
4、同等重要律: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0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
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称为“大量元素”,也称为“肥料三要素”。
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
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
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这就是“同等重要律”。
5、不可替代律: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一定的功能,相互之间不能代替。
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施用其他肥料不仅不能解决缺素的问题,有些时候还会加重缺素症状。
这就是“不可替代律”。
6、因子综合作用律:作物产量的高低是由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诸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测土配方施肥用肥量的计算方法目前,一般用目标产量法来确定用肥量,即通过土壤测试确定土壤提供的养分,从形成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减去土壤提供的养分量,其差额就是需要用施肥来补充的养分量,计算公式如下: 施肥量(公斤/亩)= 目标产量×单位收获养分吸收量,土测值×0.16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0.16:用土壤速效养分含量换算成每亩地耕层所能提供的养分量的系数。
一般肥料利用率N按30-40%计算,P按10-25%计算,K按40-60%计算。
例如:计划每亩收获水稻500公斤,每收获100公斤水稻需纯氮2.4公斤,五氧化二磷1.3公斤,氧化钾3.3公斤,测得该地块中速效氮含量为50ppm,有效磷为20 ppm,速效钾为80ppm,则为形成目标产量需:纯N=500/100×2.4-50×0.16=4公斤P=500/100×1.3-20×0.16=3.3公斤K=500/100×3.3-80×0.16=3.7公斤如果肥料利用率N按30-40%计算,P按10-25%计算,K按40-60%计算,则需施入:纯氮4?40%=10公斤磷3.3?25%=13.2公斤钾3.7?50%=7.4公斤如果用单元素肥料,如氮肥用尿素补充,磷用过磷酸钙补充,钾用硫酸钾补充,则需施入:尿素10?46%=21.7公斤,过磷酸钙13.2?12%=110公斤,硫酸钾6.5?50%=13公斤。
如果施入艳阳天硫酸钾复合肥,需先用需肥量最少肥计算。
然后添加其它两种肥,如果施用N:P:K=15:15:15的复合肥,则该地块应施这种复合肥7.4?0.15=30公斤,再补充:尿素(10-30×15%)?46%=12公斤过磷酸钙(13.2-30×15%)?12%=72.5公斤注:1、当计算结果为负数时,即土壤的供肥能力较大,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考虑该养分的加入量。
蔬菜配方施肥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就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养分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促进农业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
配方施肥的基本内容包括“配方”和“施肥”,“配方”就是对症处方,其核心是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并在产前定肥定量;“施肥”是在生产中执行和实施配方计划,包括所施肥料的品种和数量,基肥、种肥、追肥的比例,追肥的次数、时期以及科学的施肥方式。
一、配方施肥的一般原则蔬菜配方施肥的原则应根据蔬菜产量的养分吸收量以及蔬菜地土壤养分供应状况来确定施肥量,依据蔬菜的需肥特点确定施肥期和施肥比例。
蔬菜苗期需要养分不多,在旺盛生长和产品形成期需要养分较多。
有机肥和磷肥一般在蔬菜播种和定植作基肥施用,速效氮、钾肥可在蔬菜生育中期作追肥施用。
追肥的次数可根据蔬菜生育期长短来确定,生育期短的蔬菜可在生长中期追肥1~2次,生育期长的蔬菜可在养分需求量较多的时期至少追3~4次。
一般15~20天追肥1~2次。
二、配方施肥量的估算方法蔬菜个营养元素的施肥量的计算公式是:计划施肥量(千克)=需要通过施肥补充的氧分数量(千克)/该肥料的某种氧分含量(%)*该肥料利用率(%)其中:需要通过施肥补充的养分的数量为实现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总量与土壤供肥量的差值。
知道了需要通过施肥补充的养分数量,就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确定基肥与追肥比例、肥料种类与质量(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等,计算出基肥与追肥的计划施肥量。
估算实例:某农户黄瓜高产栽培计划产量指标为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该地块土壤供肥能力,即无氮对照区黄瓜产量为667平方米产1000千克。
现有化肥品种为尿素,有机肥为猪圈肥。
试估算实现黄瓜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的指标,每667平方米需施用多少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估算步骤:查表1,得知实现黄瓜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的丰产计划指标约需氮量为5000÷100×0.4=20千克。
配方施肥的计算方法及玉米施肥技术作者:田淑凡来源:《吉林农业》2015年第04期摘要:经过土壤检测,镇赉县土壤普遍缺氮、钾,部分土壤缺磷。
缺磷是由于长期施用二铵和尿素等化肥而造成的,缺氮是由于氮肥性活泼易损失(流失、挥发),磷肥性“懒”当年利用率低,易残留在土壤中,因此需打破原有的施肥方式。
要使镇赉县粮豆产量获得高产就必须根据土壤状况实行配方施肥。
关键词:配方施肥;计算方法;玉米施肥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7.0441配方施肥的定义配方施肥是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以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适用量与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2配方施肥的意义减少施肥的盲目性,配方施肥是在测定土壤中养分含量和各种作物目标产量的前提下对不同作物提出不同配方,通过配方确定各种作物的施肥量,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通过配方施肥确定不同作物的最少施肥量,并不是化肥投入量越多,产量越多,而是当化肥施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所施肥料的单位增产开始下降,而且增产的经济价值小于所投入肥料的经济价值,施肥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产量还要减少。
3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为大量元素,碳、氢、氧可以在空气和水中得到。
钙、镁、硫、铁、硼、锰、锌、铜、钼、氯、硅为微量元素。
在大量营养元素中,氮、磷、钾最为重要,这三种元素通常称“肥料三要素”。
配方施肥主要讲这三种元素,微量元素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只是需求量少,但不可缺少,缺乏微量元素也会导致减产。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有所不同,同一作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
4配方施肥的计算方法4.1养分平衡法通过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的各种速效养分含量,再按目标产量来计算施肥量。
施肥量(公斤/亩)=(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土壤测定值×0.15)/(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其中0.15为换算系数,表示土壤速效养分换算成每亩地耕作层所能提供的养分系数。
测土配方施肥用肥量的计算方法如何按测土配方计算施肥量?一般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表采用的推荐施肥量是纯氮(N)、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钾(K2O)的用量。
但由于各种化肥的有效含量不同,所以农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易准确地把握用肥量。
应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施入土壤中的化肥量。
假设该地块推荐用肥量为每亩施纯氮(N)8.5 kg、P2O5 4.5 kg、K2O 6.5 kg,单项施肥其计算方式为:推荐施肥量÷化肥的有效含量=应施肥数量。
可得结果:施入尿素(尿素含氮量一般为46%)为8.5÷46%=18.5 kg,施入硫酸钾(硫酸钾含K2O量一般为50%)为6.5÷50%=13.0 kg,施入过磷酸钙(过磷酸钙含P2O5量一般为12%)为4.5÷12%=37.5 kg。
如果施用复混肥,用量应先以配方施肥表上推荐施肥量最少的那种肥计算,然后添加其他两种肥。
如某种复混(合)肥袋上标明的氮、磷、钾含量为15∶15∶15,那么该地块应施这种复混肥:4.5÷15%=30.0 kg,这样土壤中的磷元素已经满足了作物需要的营养。
由于复混肥比例固定,难以同时满足不同作物、不同土壤对各种养分的需求。
因此,需添加单元肥料加以补充,计算公式为:(推荐施肥量-已施入肥量)÷准备施入化肥的有效含量=增补施肥数量。
该地块已经施入了30.0 kg氮、磷、钾含量各为15%的复合肥,相当于施入土壤中纯氮30.0×15%=4.5 kg、P2O5和K2O也各为4.5 kg。
根据表上推荐施肥量纯氮(N)8.5 kg、P2O5 4.5 kg、K2O 6.5 kg的要求,还需要增施:尿素(8.5-4.5)÷46%=8.7 kg,硫酸钾(6.5-4.5)÷50%=4.0 kg。
配方肥基础肥的配伍方式有几种?目前,配方肥国内配伍系列有5种形式。
第一种是硝铵-过磷酸钙—氯化钾:适于生产低浓度BB肥,提倡把过磷酸钙与有机质、微量元素加工成颗粒,与硝酸铵、氯化钾颗粒肥混配;第二种是氯化铵—过磷酸钙—氯化钾:适于生产低浓度BB肥,用颗粒氯化铵代替硝酸铵,可降低成本,由于是双氯化肥,一般用于水田;第三种是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适于生产低、中、高浓度BB 肥;第四种是硝酸磷肥—氯化钾:适于生产中、高浓度BB肥,硝酸磷肥是颗粒肥料,含N、P2O5各20%,混合后理化性状较好,但硝酸磷肥原料少;第五种是尿素-磷铵—氯化钾:适于生产高浓度BB肥,粒度好,耐贮存,国外广泛采用这种配伍方式。
肥料配方计算公式肥料配方计算公式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式,它通过对不同植物所需营养成分的了解,结合土壤状况、季节和气候等因素,计算出合适的肥料配方,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肥料配方计算公式。
一、基础知识在计算肥料配方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植物生长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镁、硫等。
其中氮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元素,磷则是促进植物生长和根系发育的关键元素,钾则可以增加植物的抗逆性和提高果实的质量。
此外,各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也存在差异。
二、计算公式肥料配方的计算公式基于这些基础知识,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对植物需求和土壤情况的综合分析,计算出各种肥料的投入量和配比。
常用的肥料配方计算公式如下:总需求量=次需量x亩数x生长周期天数x作物需量系数其中,“次需量”指的是每公斤肥料中所含有的纯元素量,“亩数”则是种植面积,“生长周期天数”是指作物从种植到收获所经历的时间,“作物需量系数”则指的是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系数。
接下来,我们以玉米的肥料配方计算为例,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计算公式的具体操作。
三、案例分析以玉米为例,假设种植面积为5亩,生长周期为120天,则总需求量可以这样计算:总需求量=次需量x亩数x生长周期天数x作物需量系数1、氮素需求根据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素的需求量,我们可以计算出氮素的总需求量。
假设出苗期需要的氮素量为2公斤/亩,生长期需要的氮素量为7公斤/亩,则总需求量可以这样计算:氮素总需求量=(出苗期氮素需求量x出苗期需要天数x种植面积)+(生长期氮素需求量x生长期需要天数x种植面积)=(2公斤/亩x21天x5亩)+(7公斤/亩x99天x5亩)=525公斤2、磷素需求同样的,我们可以计算出玉米需要的磷素总量。
假设出苗期需要的磷素量为1公斤/亩,生长期需要的磷素量为5公斤/亩,则总需求量可以这样计算:磷素总需求量=(出苗期磷素需求量x出苗期需要天数x种植面积)+(生长期磷素需求量x生长期需要天数x种植面积)=(1公斤/亩x21天x5亩)+(5公斤/亩x99天x5亩)=270公斤3、钾素需求最后,我们再来计算一下玉米需要的钾素总量。
配方施肥方案引言施肥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最终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传统的施肥方式主要依靠农民的经验和感觉,存在浪费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配方施肥方案应运而生。
什么是配方施肥方案?配方施肥方案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期、需求量和土壤的养分状况,通过科学计算和配比,制定出合理的施肥方案。
它可以精确控制每种养分的供给量,使农作物能够充分吸收利用,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配方施肥方案通常包括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比例等内容。
设计施肥方案的关键要素要设计一个有效的配方施肥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 农作物需求量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量是不同的。
因此,在制定施肥方案时,必须明确目标作物的需求量,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
2. 土壤检测和养分含量分析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养分含量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
进行土壤的检测和养分含量分析可以了解土壤养分状况,从而更好地制定施肥方案。
3. 养分平衡和控制施肥时需要考虑不同养分之间的比例和平衡。
不同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有的农作物对氮素需求较高,而对磷、钾需求较低,有的则相反。
因此,在制定施肥方案时,需要根据目标作物的需求合理控制养分的比例,保持养分平衡。
4. 施肥技术和方式选择合适的施肥技术和方式也是设计有效施肥方案的重要环节。
施肥技术主要包括基施、追施、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则包括全量施肥、分次施肥等。
根据目标作物的特点和生长需求,选择适合的施肥技术和方式,有助于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如何制定配方施肥方案?制定配方施肥方案需要依据目标作物的特性和实际情况,下面是一些制定方案的基本步骤:1. 调查研究首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目标作物的生长特点、需求量和适宜的养分供应时机。
2. 土壤检测和分析进行土壤检测和养分含量分析,了解土壤的肥力和养分状况,为制定方案提供依据。
3. 计算养分供应量根据目标作物的需求量和土壤养分状况,计算出养分的供应量。